二十世紀初,台灣文學的變態意識在哪裡?當二十世紀人們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人的形象可以如同賈可梅提(Giacometti)的雕像不斷被削減掏空,人的意識狀態的黑色空間反覆被文學家與藝術家所探索,為何台灣的文學固執地堅持「寫實」與「健康」的立場?為何在台灣的現代文學史中,沒有發展出從巴岱爾 (George Bataille)到格里耶(Robbe-Grillet)的負面意識與新小說或是新新小說?
本書分三部份,分別以「方法論」、「文化圖像」以及「負面文學史」三個層面切入,企圖回應上述問題。第一部份提出文化符號之視覺詮釋以及精神分析徵狀式閱讀的方法論,第二部份根據此徵狀式閱讀之方法論,展開對於台灣文化場域所展演的文化圖像之分析,並探討此文化圖像所透露的主體/客體相對位置以及其中牽引的文化認同問題,第三部份則對應於前述二個層面的思考軸以及揭露的文化認同問題,從負面思維重新觀看台灣文學史,搜尋台灣寫實文學傳統之外的超現實書寫與負面意識脈絡,從三○年代超現實詩人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四○年代延續到五、六○年代的銀鈴會詩人林亨泰所進行的超現實語言實驗,到五○年代紀弦的「橫的移植」,六○年代到八○年代之間「故宮博物院」與「超現實拼貼」兩種觀看模式,以至於八○年代、九○年代以林燿德為代表的後現代暴力轉向。
這一系列台灣文學史中的負面書寫脈絡,不僅揭露了台灣文學史與文化史所不容的「他者書寫」,也揭露了不同心理地層而鑲嵌了歷史與時代痕跡的負面「本土意義」以及「台灣意識」。
作者簡介:
劉紀蕙
一九五六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糖廠廢棄的鐵道旁,成長於日本式的老屋子與巷弄間。祖籍據說是上海市,其實不詳。一九八四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一九九四年創立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致力於推動整合性人文研究。曾任輔仁大學英文系主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現為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現代主義文學與藝術、精神分析與文化研究、電影研究與跨藝術研究。著有《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三民,一九九四),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立緒,一九九九),《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麥田,二 ○○○),《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麥田,二○○○)等論文集(麥田,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