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MOOK限時特價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枡野俊明python比爾蓋茲黃仁勳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典藏新版]

短篇小說集(2)一九四四年~一九四五年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愛玲

2評價
82收藏
48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46 NT$ 28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56 156元起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文:李安婷

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就如同進入繁花茂林的大觀園,世間情愛百態就在張愛玲既華麗又蒼涼的筆下為讀者赤裸呈現。這並不僅是虛構的一篇篇故事情節,而是更真實反映我們的情愛和生活,每一角色所遇的轉折、內心衝突和衡量皆是現實世界裡的投射,只是張愛玲將這些平常不易捕捉的情愛生活藉由文學集中展示、放大,而讀者在閱讀之際,是既沉迷也有著一種被看得透徹的心驚。


《紅玫瑰與白玫瑰》雖是許多短篇小說編輯成一本書,其故事角色皆有所不同,但卻都顯透出一種作為「人」的想望:安身立命。人的一生充滿許多變動性,如何能在這世界裡找尋一處能安身立命,便是重要之事,而在此小說裡許多角色或迷茫、或積極或甚而算計,卻也都是希冀自身能在這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安然處世。在故事之中的人物角色,有的是想著生計問題,例如〈連環套〉的霓喜,每每再嫁,卻是到底懂得自己有著女人的優勢,憑著這些使自己無須憂愁生計。但除了生計外,情感的安頓也是這些人物生命的命題之一,〈年青的時候〉和〈花凋〉恰好同為剛接觸愛情的青澀故事。在〈年青的時候〉裡,汝良「為戀愛而戀愛」,藉由對沁西亞的愛戀,使他似乎覺得可以脫離吃油炸花生下酒的父親、聽紹興戲的母親和庸脂俗粉的姐姐所構築的世界,而走入由沁西亞所代表的西方、乾淨無塵,自己所想像可以安然自在的世界,這無非是年輕時期會有的盼望,藉由愛情,又或者更精確點的說成正在戀愛的時刻,可以親自用情感構築自我所想像另一個能夠歸屬的世界。而〈花凋〉則是女生版愛情的青澀萌芽,但張愛玲又使之破碎,所以我們看到的情感圖像就是川嫦曾因愛而挺立於生活中,卻因病痛、失愛而又墜落於生活外,註定如花凋萎,無法安身存活。


與書同名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則是安身立命這一主題的展現強度最大的一篇。振保、紅玫瑰嬌蕊和白玫瑰烟鸝對於如何安身的想像、取捨與追尋皆有所不同,這種想望卻也彼此互相交集、衝突,在拉扯妥協中使自己能盡快塵埃落定,不再紛紛飄蕩於世界之中。所以振保不停尋找「對的世界」,要做自己的主人。但他無法按己所願,為了走向對的世界而放棄情感所衷的嬌蕊,始終不是情感的主人。所謂安身立命,是生活的平安;是情感的安定,而振保自己給自己打造了「假」的安身立命,自己的牢籠。所以,張愛玲如此寫:「砸不掉他自造的家,他的妻,他的女兒,至少可以砸碎他自己。」振保理解到的牢籠使他無法再假裝安然,想要砸碎掉無法處世的那個自己。而白玫瑰烟鸝則因得不到丈夫振保的情愛,而以外遇偷情的方式找到自身存活下來的某種意義。比起前兩位人物,紅玫瑰嬌蕊則是更加懂得如何走過充滿變動的人生,最終是以中年婦女抱著小孩坐公車,為小孩牙疼奔忙的圖像呈現,有種歲月靜好之感。


閱讀此書,不僅可看故事中人物情節的流轉,推究其深意,又是一幅幅各種人心念於安身立命和掙扎於慾望取捨的圖像。而看文字敘說或許覺得張愛玲銳利雙眼看穿許多人世虛偽和顧慮現實的殘忍,她毫不留情的時而諷刺,時而冷眼旁觀;但寫故事角色中的心情曲折,能抓住人的心思幽微,又未嘗不是一副敏感且帶著憐憫、理解的心腸才能寫就。這是張愛玲和此書最令人感動之處,每一篇皆是關懷人的生存、人的想望。

張愛玲逝世15週年紀念,重新編輯.全新改版,本書內容與舊版不同


張愛玲的小說,永遠是我們心口的硃砂痣、床前的明月光!

談論到張愛玲的小說特色,幾乎不免要提到文字華麗、比喻創新、體裁大膽、意象繁複、色彩濃郁……這些外在的技巧,但讓追隨者最難以企及的,應該是她累積的智慧與世故的體悟。

像〈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那段名言:「娶了紅玫瑰,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花凋〉描寫病中鬱鬱思想:「碩大無朋的自身和這腐爛而美麗的世界,兩個屍首背對背拴在一起,你墜著我,我墜著你,往下沉。」〈鴻鸞禧〉藉婚禮中「半閉著眼睛的白色的新娘像復活的清晨還沒有醒過來的屍首」,嘲諷虛假荒謬的人生……

這是何等細緻入微的觀察、何等天才橫溢的表達!張愛玲的小說不只描敘出一段精采的來龍去脈,還囊括她對人性、對生命的思索,並充滿文學藝術的渲染力,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地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近年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