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三部曲作者史迪格.拉森《龍紋身的女孩》主角布隆維斯特也愛不釋卷!
英國犯罪小說大師──薇兒‧麥克德米,最具爭議、卻又評價最突出的推理作品!
本書榮獲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於二○○五年宣布薇兒‧麥克德米榮獲「匕首中的匕首(Dagger of Daggers)」美名,二○一○年再頒贈代表終身成就的「鑽石匕首獎」。
全球已有四十種語言的譯本,共賣出一千萬冊。
九把刀、心戒、張筱森、劉韋廷 聯合推薦
【推理評論家】黃羅 專文導讀
你永遠不會知道,人魚為了換得人類的雙腳,究竟付出了多大代價?
所以,當你背棄了他們的愛,死亡絕對是你最慈悲的懲罰……
殺人對「他」來說,是一種天分,更是一門藝術。
一開始,他們叫他「酷兒殺手」。
沒有人知道兇手是他,那四宗發生在卜拉費、駭人聽聞的兇殺案。
屍體被棄置在同志出沒區的男性死者,生前均遭到不可思議的殘忍虐殺:四肢脫臼變形、性器官毀損,這個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讓全城人心惶惶,就連警方也束手無策。
後來,那個男人稱他為「巧手安迪」。
第四名獵物得手後,東尼‧希爾出現了──這個警方請來的知名犯罪側寫分析專家,據說能從命案的證據和線索,描摹出兇手的背景、心態與作案動機。
什麼都不知道的天真傢伙,居然也想試圖看透他的內心?但有趣的是,經過他的跟蹤與觀察,他可能比任何人都還了解東尼‧希爾的弱點!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心理鬥智!東尼‧希爾和他,誰能先讓對方掉入彼此佈下的陷阱?面對這個令他又欣賞又妒恨的男人,他可得好好思索,要準備什麼最適合的刑具,來好好「愛」他……
傳說中,只要水手在海上看見人魚,就會發生船難或遭逢厄運。而這本套用人魚典故的《人魚之歌》,正是英國犯罪小說作家薇兒‧麥克德米最引人爭議的作品。雖然麥克德米血腥殘酷的描述,與男性作家相比毫不遜色,但她卻是以發自內在的慈悲去觀照暴力的本質。所以,當我們因驚悚的情節而感到冷顫不止時,竟也能為書中角色的際遇與心理,產生一絲悲傷嘳嘆。
作者簡介:
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
蘇格蘭人,一九五五年生於東岸一個生產油氈聞名的小城鎮克科底(Kirkcaldy)。童年在東衛彌司(East Wemyss)的礦區村與祖父母一起度過。十七歲時,她進入牛津就讀,是年紀最小的大一生。那幾年的牛津生活給了她震撼教育,讓她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衝擊,啟蒙了她更加遼闊的全新視野。
麥克德米從小就立志成為作家,但她的作家生涯一開始並不順遂,她找了一份不需朝九晚五還得打卡的記者工作。麥克德米先在德文郡的培訓中心待了兩年,接著在格拉斯哥和曼徹斯特兩地的報社當了十四年記者,其間她已開始嘗試寫作。
她的第一本小說完成於二十一歲,那是一本探討生命意義、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的作品,但是投稿無門,被倫敦各大出版公司退稿。後來,她的一位演員朋友讀了之後,建議她把小說寫成劇本,結果因緣際會被改編成舞台劇〈宛如快樂結局〉(Like a Happy Ending),讓當年二十三歲的她陰錯陽差成了劇作家。
但不服輸的麥克德米,對寫小說顯然沒打退堂鼓,她很聰明地改弦易轍,從自己最喜歡的犯罪小說重新出發。她對八○年代崛起的美國女私探新浪潮非常著迷,尤其是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的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系列小說。
麥克德米開始師承派瑞斯基,把場景從美國換成英國,再將政治介入的議題與女性主義思維的影響雙雙融入情節中,成為推動戲劇張力的主軸。她從一九八四年開始著手寫《採訪謀殺》(Report for Murder),一九八七年此作獲得出版機會。一九九一年四月,寫到第三本小說《最後版本》(Final Edition)時,她辭掉記者工作決定專心創作,這時她已經可以靠寫作維生了。
麥克德米的作品節奏明快,有通俗小說的動作場面,有類型小說的繁複情節,更有關懷社會的嚴肅主題。她筆下總有三個系列:曼徹斯特女調查員凱特.布蘭妮根(Kate Brannigan)探案、女同性戀自由記者琳賽.高登(Lindsay Gordon)探案,以及臨床心理學家東尼.希爾(Tony Hill)搭配總警探卡蘿.喬登(Carol Jordan)的兩人組探案,故事中的女主角清一色是有稜有角的女強人。三個系列作的評價都很高,但後期作品氣氛較為陰沉,節奏更為緊繃,事物的敘述也更加趨近寫實,對二十世紀末的英國社會有非常逼真的呈現。
一九九五年,麥克德米以《人魚之歌》(The Mermaids Singing)勇奪金匕首獎,此書的銷售量在英美兩地皆大獲捷報,更讓麥克德米登上名符其實的暢銷作家寶座。
譯者簡介:
余國芳
目前為自由譯者,譯著等身。譯有《安琪拉的灰燼》、《我的左腳》、《大地之聲》、《職業殺手》、《爆醒惡夢的第一聲號角》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衝擊性十足的殘虐暴力,冷靜矜持的英式陰鬱,出乎尋常地於《人魚之歌》裡達到絕佳的平衡。薇兒・麥克德米不止在警察程序範疇裡為讀者帶來充滿黑暗與深度的魅力角色,突破性別疆界的猛戾力道,更讓人當頭棒喝地虔心省思,何謂「愛」的真諦及其可能。」
——心戒(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同類型小說的女性作家,大多會讓書中主角同樣身為女性。但薇兒・麥克德米在《人魚之歌》中不僅選擇了男性作為主角,更以直接、獨特的態度塑造出角色的心理陰影,使本作不僅是部具有娛樂性的驚悚小說,同時更是一本以不同角度來談論性別問題的優秀作品。在尖銳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她對男性那帶有一絲揶揄的同情心。」
——劉韋廷(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
「當代的犯罪小說書寫中,無人能像麥克德米從發自內在的慈悲心去觀照暴力本質;而且在殺戮的陰影下,還能編寫機巧圓滑的對白,穿插冷面笑匠式的幽默,並以扣人心弦的情節附和此類型小說的基本要素。」
——《紐約時報》
「以引人入勝但可怕的結局顛覆了連續殺人犯罪小說的形式。麥克德米為讀者準備了許多令人吃驚的意外之事,並且巧妙地中途抽手,拆穿在對於犯罪者扭曲心靈毫無深度的描寫中常見的心理陳腔濫調。」
——《舊金山紀事報》
「這個殘虐、變態但引人入勝且別出心裁的驚悚小說讓薇兒‧麥克德米獲得英國頂尖犯罪小說獎——金匕首獎;這只證明了,英國並非一個如我們過往所相信那般文雅的國家……」
——Amazon.com評論
「一個黑暗故事……錯綜複雜,精心編織,而且令人惶惶不安……強而有力……震懾人心……讓人不忍釋卷。」
——《出版者周刊》
「一個絕對令人寒慄的驚悚小說;這是從曼徹斯特而來、對湯瑪士‧哈里斯的回應。」
——《衛報》露克瑞莎‧史都華
「撰寫震懾人心的驚悚小說之能手。」
——《每日快報》
「麥克德米進入變態犯罪者乖戾心靈的能力,令人戰慄地充滿說服力。」
——《英國時代雜誌》
「麥克德米已成為邪惡的頂尖剖析者。驚恐的微妙交織極為精采。」
——《衛報》馬克辛‧賈庫包斯基
「錯綜複雜……強而有力……震懾人心……讓人不忍釋卷。」
——《出版者周刊》
「刺激、高潮迭起……令人滿意地進入扭曲的心靈。」
——《書單雜誌》評論
「引人入勝而令人震驚。」
——米涅‧渥特絲
「驚悚但充滿品味,殘酷但富有同情心。真的好看得可怕。」
——《周日郵報》法蘭西絲‧法菲爾德
「扣人心弦、充滿智慧的書。」
——《時代雜誌》馬塞爾‧柏林
「一流的心理驚悚小說。」
——《柯夢波丹》
「談及心理側寫,讓人立即想到電視影集《怪客》,但是麥克德米最新的驚悚小說更勝一籌;這是犯罪小說迷必讀之作。」
——《Company》
「耐人尋味而陰森的連續殺人犯犯罪罪小說。麥克德米找到了令我們感到震驚且戰慄的新方法。」
——《紐約時代週刊》
「麥克德米真的是一名撰寫震懾人心的驚悚小說之能手。」
——《每日快報》
「在現今犯罪小說中,沒有人能像薇兒‧麥克德米的作品那般既發自內心又充滿人性……她是我們最好的作者。」
——《紐約時報》
「節奏緊湊,足夠的血腥場景讓我們覺得謀殺完全不是冷血而客觀的;而且最棒的是,角色設定令人信服。」
——《周日郵報》
「在犯罪小說創作的大路上,薇兒‧麥克德米是壅塞車陣中轟鳴的法拉利。」
——《獨立報》
「情節無與倫比,氛圍鮮明可察,我懷疑今年將難有其他故事能勝過此書。」
——《周日快報》
「麥克德米是一位聰明而極有天賦的小說家……這最新的故事可能會讓人不適,但是十足地引人入勝。」
——《格拉斯哥先鋒報》
「格外令人緊張而題材創新的驚悚小說。」
——《每日郵報》
媒體推薦:「衝擊性十足的殘虐暴力,冷靜矜持的英式陰鬱,出乎尋常地於《人魚之歌》裡達到絕佳的平衡。薇兒・麥克德米不止在警察程序範疇裡為讀者帶來充滿黑暗與深度的魅力角色,突破性別疆界的猛戾力道,更讓人當頭棒喝地虔心省思,何謂「愛」的真諦及其可能。」
——心戒(MLR推理文學研究會成員)
「同類型小說的女性作家,大多會讓書中主角同樣身為女性。但薇兒・麥克德米在《人魚之歌》中不僅選擇了男性作為主角,更以直接、獨特的態度塑造出角色的心理陰影,使本作不僅是部具有娛樂性的驚悚小說,同時更是一本以不同角度來談論性別問...
章節試閱
事實是,我「肖想」他,所以決定拿他的喉嚨開刀。
戴米恩.康諾力,城南第六分局地方資訊官沒在當班的時間出現,執勤小隊長並不特別的擔心。康諾力是隊上最優秀的資料整理人選之一,也是訓練有素的福爾摩斯系統員,更是出了名的遲到大王。一個星期至少有兩次,他總是在上班時間過了十分鐘之後才匆忙的衝進分局大門。這次過了半個小時他還沒現身,小隊長克萊兒邦納真的有些火了。就算康諾力再不懂事,也該知道如果遲到超過十五分鐘,就必須電話報備。今天跟平常一樣,總部要求福爾摩斯小組為連續殺手的偵辦作業全員出動。
小隊長克萊兒邦納一邊嘆氣,一邊在她的檔案裡翻查康諾力家裡的電話。電話響了又響,到最後自動切斷了。她感覺事情有些蹊蹺。康諾力在工作以外算是個獨行俠。他很安靜,可以說比隊上大多數人都來得深沉,參加局裡的社交活動總是與人保持距離。就她所知,康諾力連一個同床共枕過的女友都沒有。他的家人都在格拉斯哥,此地根本沒有可以聯絡的親戚。克萊兒開始回想。昨天放公假。前晚值完了大夜班,康諾力還跟她和其他十幾個弟兄們一起用早餐。他完全沒有提到休假日怎麼打發,只是回去補眠和整理他的車,一台老式的奥斯丁敞篷車。
克萊兒走向控制室,去找另一名同事,請他派一輛巡邏車到康諾力住家附近轉個圈,看他是否生病或受傷。「最好檢查一下車庫,確定他沒被壓在車子底下,」回座位的時候她又追加了一句。
八點過後,控制室的小隊長出現在她的辦公室。「去康諾力的住家查過了。沒人應門。他們仔細查看了一圈,窗簾全部開著。牛奶還在台階上。看不出有任何動靜。只有一件事有點奇怪。他的車停在街上,這一點不像他的作風。我不說妳也知道,他寶貝那台車就像皇冠上的珠寶似的。」
克萊兒皺眉。「會不會有人跟他一起過夜?一個親戚,或是女友?也許是他讓他們的車停在車庫裡?」
控制室的小隊長搖搖頭。「不會。他們從車庫窗子看過一眼,裡面空空的。還有,別忘了那瓶牛奶。」
克萊兒聳了聳肩膀。「暫時也只能這樣了,對吧?」
「他都過了二十一歲。應該不會沒腦筋到搞失蹤,不過妳知道他們對這些悶不吭聲的人是怎麼個看法。」
克萊兒嘆息。「等他露臉的時候我要給他一點顏色了。對了,我找喬易史密斯到資料室代他的班。」
控制室的小隊長兩眼往上看。「妳還真會挑人啊?難道就沒別的人選了嗎?史密斯只懂得二十六個字母而已。」
克萊兒邦納還來不及反駁,有人敲門。「是?」她大聲應著。「進來。」
控制室一名員警有些遲疑的走進來。她的神色有異。「隊長,」這簡單的一聲裡已經明顯有著不安的口氣。「你最好看看這個。」她遞上一張傳真,底線參差不齊,顯然是從捲筒上匆忙撕下來的。
控制室的小隊長就近接過那張傳真紙。他猛的抽一口氣,閉了一會兒眼睛。不發一語的,把傳真遞給了克萊兒邦納。
起初,她只看到強烈的黑白影像。緊接著,她很自動的先排除掉心裡的恐懼,她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直接來通報康諾力失蹤的消息。她的眼睛開始把紙頭上的符號翻譯成字句。「緊急通知。昨天下午在卜拉費,廟田區,紅心皇后酒店後院發現一名身分不明的死者。今天上午稍後將提供死者的照片。請各分局單位傳閱並發布。詳情請洽督察凱文馬修,司卡吉爾街重案室,分機2456。」
克萊兒邦納陰沉的看著另外兩人。「很有可能,是吧?」
那名員警盯著地板,她的皮膚濕冷蒼白。「我看是的,隊長,」她說。「就是康諾力。我的意思,這不是很有可能,而是確定就是他。」
控制室的小隊長拿起傳真。「我立刻連絡馬修督察,」他說。
克萊兒邦納退開椅子站起來。「我這就去停屍房。儘快做確認他們才好辦事。」
「現在進入新的局面了,」東尼說,他臉色凝重。
「愈發的棘手了,」卡洛說。
「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巧手安迪(註﹕Andy Kane 1965~,英國電視名人,綽號Handy Andy。)到底知不知道他給我們的是一個條子,」東尼輕緩的說著,轉動座椅望著窗外重重疊疊的屋頂。
「抱歉?」
他扮了個古怪的笑臉說,「不,抱歉的應該是我。我喜歡給他們起個名字。感覺上像是私事,比較親切。」他轉回來面對著卡洛。「會不會干擾到妳?」
卡洛搖搖頭。「這比局裡取的綽號好多了。」
「叫什麼?」東尼的眉毛挑了起來。
「酷兒殺手,」卡洛說,嫌惡的口氣非常明顯。
「這可省了好多問題,」東尼說的有些曖昧。「不過只要對他們的恐懼和憤怒有幫助,倒也沒有什麼不好。」
「我不喜歡。對我來說一點也不私密,叫什麼酷兒殺手。」
「妳要什麼樣的私密呢?他都已經殺死你們的一個人了?」
「我早就有這種感覺。在我們碰上第二件兇殺案的時候,由我接手的那件。當時我就認定我們是在跟一名連續殺人兇手交手。也就在那時候我把它看成是我個人的私事。我要逮住這個渾蛋。一定要。於公於私,一定要。」卡洛冷酷強硬的語氣給東尼很大的信心。這個女人會拔除一切障礙達成他的工作目標。她的口氣和她的用字遣詞同時也帶著一種蓄意的挑釁,表明了她根本不甩他有多少魅力。她只是他現在最不可或缺的一個人選。在工作上,絕對。
「妳我二人,」東尼說。「我們聯手一起,一定辦得到。不過要聯手一起。妳知道,我的側寫分析處女作,是針對一名連續縱火犯。在他放完了六七場大火之後,我已經知道他怎麼作案,為什麼做案,從作案當中他可以得到什麼。我對這個變態已經一清二楚,只是沒辦法給他安上一個姓名,一張臉。為了這個我有好長一段時間真的很沮喪。後來我想通了,這不是我份內的工作。這是你們的工作。我能做的就是指引你們一個正確的方向。」
卡洛苦笑。「說得好,我就得像條獵狗似的跟著轉,」她說。「你剛才說他到底知不知道代米恩康諾力是個條子,這話是什麼意思?」
東尼一手搔著頭,把頭髮搞得像個大龐克。「好吧。我們現在有兩個劇本。巧手安迪也許不知道代米恩康諾力是條子。這可能純粹是巧合,對他的同事來說這尤其是一次很不愉快的巧合,不過它就是巧合而已。如果是這種情況,我不樂見,因為就我所知,以目前這些有限的資料來看,這幾個都不是隨機受害人。我認為他對於受害人是經過仔細挑選的,而且計畫縝密。妳同意這個說法嗎?」
「他的手法沒有漏洞,非常明顯,」卡洛說。
「對。那另外一種就是巧手安迪完全知道他的第四名受害人是警察。這個認知帶來兩種可能。一﹕巧手安迪知道他殺了一個條子,不過這個事實跟他做案的意義毫不相干。換言之,代米恩康諾力符合了安迪有求於這些受害人的全部條件,不管他是條子還是公車司機,反正該死。
「這一種劇本也是我最喜歡的。代米恩康諾力是條子的事實正是巧手安迪之所以挑選他當第四名受害人的主要成份。」
「你是說他衝著我們來了?」卡洛問。
事實是,我「肖想」他,所以決定拿他的喉嚨開刀。
戴米恩.康諾力,城南第六分局地方資訊官沒在當班的時間出現,執勤小隊長並不特別的擔心。康諾力是隊上最優秀的資料整理人選之一,也是訓練有素的福爾摩斯系統員,更是出了名的遲到大王。一個星期至少有兩次,他總是在上班時間過了十分鐘之後才匆忙的衝進分局大門。這次過了半個小時他還沒現身,小隊長克萊兒邦納真的有些火了。就算康諾力再不懂事,也該知道如果遲到超過十五分鐘,就必須電話報備。今天跟平常一樣,總部要求福爾摩斯小組為連續殺手的偵辦作業全員出動。
小隊長克萊兒...
推薦序
【導讀】
贏得「匕首中的匕首」殊榮的推理女傑——薇兒‧麥克德米
推理評論家黃羅
有「蘇格蘭黑色之王」(King of Tartan Noir)稱號的英籍作家伊恩.藍欽(Ian Rankin)曾公開說過:「最骸人恐怖的犯罪小說,都是女同志作家寫出來的產物。」藍欽雖未指名道姓所謂的女同志作家是哪些人,但大家心中雪亮其中一定有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麥克德米本人聽聞這個說法頗感不悅,尤其讀到《泰晤士報》標題寫著「嗜殺的女同性戀所進行的復仇之舉」更是光火。以她如今在推理文壇所享有的崇高地位,麥克德米的確可以大膽對媒體嗆聲,然而女同志在推理小說中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卻沒有辦法一筆勾消。
‧女同志偵探的辛酸血淚史
回顧女同志的坎坷際遇,早在二十世紀初可見端倪。比方在桃樂絲.榭爾絲(Dorothy L. Sayers)一九二七年的作品《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中,貴族神探溫西爵爺的某個親戚克琳普森小姐就對一樁命案的兩名嫌犯評論道:「她們倆的關係,非常不健康……」是的,在早期的推理小說裡,作者對同性戀所抱持的意識形態多半如此。即便是英明的「謀殺天后」克莉絲蒂也跳不出這個窠臼,在她一九五○年發表的《謀殺啟事》(A Murder is Announced)中,故事裡頭有兩個女人住在一起,平時飼養雞鴨度日。作者沒明說她們倆是女同志,但讀者一看就心知肚明。這兩人後來的下場是一個死於非命,另一人則是身心交瘁,簡言之都不得善終。
沒錯,不用懷疑,一直以來,這就是同性戀在推理小說中的悲情宿命,他們要嘛是受害人,不然便是扮演誤導讀者的嫌犯,一正一反的兩大要角——解開謎團的神探與藏身幕後的大魔王真兇——他們根本沾不上邊。直到一九六七年,推理史上才出現第一位男同志偵探:美籍作家喬治.貝克特(George Baxt)創造的曼哈頓黑人警探帕洛.羅夫(Pharaoh Love),然而能打入主流市場的第一人,卻是約瑟夫.漢森(Joseph Hansen)筆下催生於一九七○年的大衛.布蘭史岱特(David Brandstetter)。在虛擬小說中,布蘭史岱特擔任查案的主角,他不再是受害人,不必是紈褲子弟,更不用是只會驚聲尖叫的變裝皇后;他不但有保險調查員的正職,還可以享有愛情生活,最重要的是,這位在洛杉磯活躍的男同志偵探,終於從美洲大陸西岸的冷硬派傳統中破繭而出。
相較之下,女同志要從受害人被扶正為偵探,還得再多掙扎幾年光陰。時為一九七七年,貝爾(M. F. Beal)的獨立作《天使之舞》(Angel Dance)正式將小說史上第一位女同志偵探介紹出場,她的名字是一大串落落長的「瑪利亞.凱特琳娜.蘿卡.葛瑞娜.阿卡薩」(Maria Kateria Lorca Guerrera Alcazar,簡名為凱特.葛瑞娜)。在小說的開場中,身為墨裔美國人的葛瑞娜原是個菜鳥記者,為一家反現存社會體制的左派新聞週刊撰稿,但故事只進行了十五頁她就被迫離職,結束短暫的記者生涯,改行當偵探去了。
貝爾和她筆下的凱特.葛瑞娜在歷史上雖擁有一席之地,卻不曾名滿天下過;畢竟先驅者若未攻上頂峰,通常只會變成砲灰。相隔十年之後,葛瑞娜的棒子由英國的琳賽.高登(Lindsay Gordon)接手。在一九八七年初登板的小說《採訪謀殺》(Report for Murder)中,高登因工作所需必須造訪一所女子學校,但那間特權掛帥的學院卻是她最討厭的地方。為了寫稿,她決定前往那裡屈就一個週末,誰知命案就此發生……操弄高登的人生、讓她捲入血腥謀殺案、逼她下海客串偵探的不是別人,正是咱們這位薇兒.麥克德米。按照高登自我解嘲的說法,她是個「憤世嫉俗的社會主義者,同時也是滿腦子女性主義思想的女同志記者」,平常老喜歡在警局的偵訊室附近打轉,伸長鼻子嗅聞著犯罪的氣息。她菸酒不拒,個性強硬決不妥協,有話直說且機智風趣,為人熱情又務實獨立,在男性主導的行業裡表現不讓鬚眉。不過,寫出高登這號虛構人物的麥克德米也是勇猛無比,一出道就不屑打安全牌,不單膽敢讓女同性戀當破案英雄,而且她自己也是出櫃的女同志。
‧融合社會意識和女性主義思維
麥克德米是蘇格蘭人,一九五五年生於東岸一個生產油氈聞名的小城鎮克科底(Kirkcaldy),童年是在東衛彌司(East Wemyss)的礦區村與祖父母一起度過,勞工階級的意識形態無形中在心裡頭扎根,激發幼小的她一心到外地求學打拼的志願。麥克德米去參加入學口試的那一天,僅是她平生第三度前往英格蘭,然後在跌破眾人的眼鏡下--包括她自己在內--進入牛津就讀,當時她才十七歲,是年紀最小的大一生。那幾年的牛津生活給了她震撼教育,讓她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文化衝擊,啟蒙了她更加遼闊的全新視野。
麥克德米的作家生涯一開始並不順遂,為了餬口飯吃,她選擇一份不需朝九晚五還得打卡的記者工作。她先在德文郡的培訓中心待了兩年,接著在格拉斯哥和曼徹斯特兩地的報社當了十四年記者,同時間並沒放棄嚮往多年的作家夢。她的第一本小說早在二十一歲完成,那是一本探討生命意義、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的作品,但是被倫敦各大出版公司退稿。所幸她一位演員朋友讀了之後,建議她把小說寫成劇本,結果因緣際會被改編成舞台劇〈宛如快樂結局〉(Like a Happy Ending),讓當年二十三歲的她陰錯陽差成了劇作家。
常言道:不是猛龍不過江。不服輸的麥克德米顯然對寫小說沒打退堂鼓,不過她很聰明地改弦易轍,從自己最喜歡的犯罪小說重新出發。她對八○年代崛起的美國女私探新浪潮非常著迷,尤其是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的維艾.華沙斯基(V. I. Warshawski)系列小說。在某次接受媒體的專訪中,麥克德米坦承派瑞斯基是她崇拜的偶像,閱讀華沙斯基的探案故事更是她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她從中了解到犯罪小說仍有可開發的新領域,而且華沙斯基的角色形象也讓她明白在城市之中,執行司法正義和關懷社會公理的擔子可以由女性偵探一肩扛起。正是憑藉這層領悟,麥克德米開始師承派瑞斯基,把場景從美國換成英國,再將政治介入的議題與女性主義思維的影響雙雙融入情節中,成為推動戲劇張力的主軸。以處女作《採訪謀殺》為例,作者一邊提出校園內女性的人身安全問題,一邊控訴有關當局在政策上的冷漠心態,使得書中的女主角氣憤填膺又疲於奔命,正好反應出普羅大眾的觀感。
‧英國犯罪史上最棒的女調查員
有二十三部著作的麥克德米共寫了三條系列小說,其中受派瑞斯基影響最深的其實是第二系列的凱特.布蘭妮根(Kate Brannigan)探案。布蘭妮根是個私家偵探,綜橫於曼徹斯特的殘酷大街,留著一頭紅髮,精力充沛且暴躁易怒,個性強勢喜歡主導一切,口才甚佳能以「嘴」服人,但是需要動用武力時,身為拳擊手的她也可出手自衛反擊。布蘭妮根出道於九○年代,無庸置疑會被拿來和女私探前輩金絲.梅芳(Kinsey Millhone)、秀蘭.麥康(Sharon McCone)等人作比較,很多評論者指出她和華沙斯基一樣同屬「火爆女煞星」。英國的推理雜誌《犯罪時間》(Crime Time)毫不囉嗦,很乾脆地評選她為「英國犯罪小說史上最棒的女性調查員」。
麥克德米的作品節奏明快,有通俗小說的動作場面,有類型小說的繁複情節,更有關懷社會的嚴肅主題。三條系列作的評價都很高,但後期作品氣氛較為陰沉,節奏更為緊繃,描寫事物的手法也更加趨近寫實,對二十世紀末的英國社會有非常逼真的呈現。她擅長寫有稜有角的女強人,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塑造最成功、也最為人所知的角色,卻是一位男性臨床心理學家東尼.希爾(Tony Hill)。雖然前兩條系列作品已為她打響名號,但這時候的麥克德米仍不被美國出版商看好。第三系列的首作《人魚之歌》(The Mermaids Singing)出版時,她專程飄洋過海去美國巡迴宣傳,甚至自掏腰包到一年一度的推理盛會「鮑查大會」(Bouchercon)設攤打書,並利用週末假期以簡訊傳送行銷文字給書迷。她的辛勞終於獲得回饋,《人魚之歌》的銷售量在英美兩地皆大獲捷報,讓麥克德米登上名符其實的暢銷作家寶座。
‧殘酷嗜血,洞悉暴力本質
不過,麥克德米大概萬萬沒想到,名利雙收的後遺症居然比出櫃來得可怕。儘管第三系列作讓她大紅大紫,卻也招來「顯露殘暴本性」的罵名。這個系列是由東尼.希爾搭配女督察卡蘿.喬登(Carol Jordan)聯合主演的雙人組探案,基本上每部作品的主調都著重於追緝連續殺手。在真實世界中,開膛手傑克、泰德.邦迪(Ted Bundy)、約克郡屠夫這些連續殺人魔個個叫人心驚膽顫,而小說史上最恐怖的食人魔醫師漢尼拔(Hannibal)也令人不寒而慄,不過《人魚之歌》的殺人狂更是不遑多讓,他參照古代惡名昭彰的酷刑,如法炮製把人五花大綁、行刑時叫人生不如死的肢刑架、猶大椅、X形十字架……被相中的男性獵物幾乎是三十歲左右的青壯年,遭受施虐的死相慘若銷魂喪膽,最後被棄屍於男同志縱情歡樂的夜店區。這樣的題材已遭人非議,再加上作者對酷刑虐殺毫不手軟,鉅細靡遺的文字描繪栩栩如生有如親臨現場,讓讀者觀之心跳加速、不忍卒睹。麥克德米調度場面的功力在此大放異彩,多條繁複的故事線在她手中交織出一張巧奪天工的殺人拼圖;但也因為血肉模糊和骸骨異位的慘狀呈現,無可避免換來「殘暴女同志的嗜血復仇」評論。
針對輿論界的群起攻訐,麥克德米可不是省油的燈。她宣稱自己不用無謂的暴力來渲染劇情,不寫無血肉單一面向的受害人;她試著用小說形式探討暴力的肇因和影響力,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能娛樂大眾,同時可以打開讀者的眼界,從中明白暴行發生的來龍去脈。幸好她的這番聲明得到正面迴響,《人魚之歌》勇奪一九九五年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金匕首獎,是當年最具爭議性、卻又評價最突出的推理小說。該系列後來推出的作品也都叫好叫座,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的《紐約時報》特別撰文讚譽「儘管血腥殘酷的陳述確實出於她之手,但當代的犯罪小說書寫中,無人能像麥克德米從發自內在的慈悲心去觀照暴力本質;而且在殺戮的陰影下,還能編寫機巧圓滑的對白,穿插冷面笑匠式的幽默,並以扣人心弦的情節附和此類型小說的基本要素。」
‧女同性戀作家的復仇之舉
犯罪小說家有男有女,兩造之間有何差異?麥克德米曾提出個人見解回應這個問題,她認為男性作家像局外人一樣從外在觀點描寫暴力,但女性作家落筆時卻從當事人立場去感同身受,因為她們生來就活在一個危機四伏、隨時都有可能遭受侵犯的環境中。因為這份同理心,女性作家的作品少了滿足偷窺慾的獵奇心態。麥克德米自稱毫不嗜血,事實上她一見血就昏倒,對恐怖片興趣缺缺,也沒有因童年創傷而產生反社會人格。她的真誠和才華逐漸贏得世人一致性的肯定,多項國際性的推理大賞如安東尼獎、貝瑞獎、洛杉磯時報年度作品獎、Theakston's Old Peculier Award全是囊中物,英國犯罪作家協會在二○○五年宣布她榮獲「匕首中的匕首(Dagger of Daggers)」美名,二○一○年再頒贈代表終身成就的「鑽石匕首獎」。全球已有四十種語言的譯本,共賣出一千萬冊。史家一般認為,過去二十年來犯罪小說起了很大的轉變,其中厥功甚偉的應屬麥克德米和伊恩.藍欽二人。他們掀起英國犯罪小說的新浪潮運動,推翻克莉絲蒂以村鎮農莊為舞台、主奏舒適愜意(cozy)氛圍的古典解謎小說,把革命的種子播向一個以城市街道為背景、強化不安情緒的闇黑戰場(noir)。如今種子開花結果,身為先驅者的麥克德米,自是享有無法撼動的大師地位。
若硬要說麥克德米幹了甚麼復仇舉動,那只能打趣說,或許這個仇是報應在東尼.希爾身上。故事中的希爾是個心理側寫分析師,他擁有古典神探的所有特質:智力高超,能了解兇手扭曲怪異的心態和行為動機;料事如神,可以深入殺人魔的內心世界並洞燭機先阻止犯行;情感獨立,不與女性產生互相牽絆的情愛關係。從福爾摩斯、艾勒里.昆恩、白羅一路傳承下來,這些古典神探全都過著禁慾的無性生活。表面上希爾和前輩們一樣清心寡慾,私底下呢,麥克德米卻開了他一個大玩笑,因為作者設定他有性功能障礙!天啊,難怪他明明和卡蘿.喬登來電而起了化學效應,卻總是保持相當距離;他的不能,意謂不近女色的古典神探或許有難言之隱。長久以來,古典神探一直是「思想上的巨人,情感上的侏儒」,麥克德米這位近代作家對這句話做了看似相同、實則大不同的詮釋,實在叫人忍俊不禁。
東尼.希爾和卡蘿.喬登究竟會不會成為一對?女督察能否讓男神探頂天立地、重燃生機?書迷們對結果無不引頸期盼,導致這個懸念成為本系列小說繼續發展下去的賣點之一。這系列的另一特色是書名全引用自艾略特(T.S. Eliot)的詩句,《人魚之歌》正是出於〈艾弗雷德.普魯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第124行的「I have heard the mermaids singing, each to each」。文學裡的美人魚通常具有性象徵,相傳美人魚對水手而言乃不祥之物,看見她們必會發生船難厄運。這部套用人魚典故的犯罪小說雖發表於十五年前,如今讀來驚嚇程度卻不比當道的虐殺電影遜色。不信者僅管來試膽,尤其是男性讀者請注意了,看你們還敢不敢隨便開門放陌生人進屋來……
【導讀】
贏得「匕首中的匕首」殊榮的推理女傑——薇兒‧麥克德米
推理評論家黃羅
有「蘇格蘭黑色之王」(King of Tartan Noir)稱號的英籍作家伊恩.藍欽(Ian Rankin)曾公開說過:「最骸人恐怖的犯罪小說,都是女同志作家寫出來的產物。」藍欽雖未指名道姓所謂的女同志作家是哪些人,但大家心中雪亮其中一定有薇兒.麥克德米(Val McDermid)。麥克德米本人聽聞這個說法頗感不悅,尤其讀到《泰晤士報》標題寫著「嗜殺的女同性戀所進行的復仇之舉」更是光火。以她如今在推理文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