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英屬西非殖民地,時間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高比是位有原則的高階警官,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的妻子露易絲對於他無法獲得升遷一直耿耿於懷,斯高比因此被迫借錢送她到南非。
就在露易絲離開後的這段期間,斯高比和因海難而失去丈夫的年輕寡婦海倫產生了戀情,他的人生從此轉變。他夾在妻子、愛人與上帝之間,無法掙脫;為了愛,為了憐憫,也為了責任,終於自殺身亡。
作者透過斯高比與兩個女人的三角戀情,描述以斯高比為中心的複雜心理關係,深刻地傳達他強烈的痛苦,加以懸宕和刺激的情節,使得《事物的核心》成為葛林最具戲劇張力、最永恆不朽的小說。
葛林的《事物的核心》是人類小說傑作中的傑作,書寫小說的人勇敢、堅定而且心思細膩清晰,一整部長篇小說下來幾乎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專注的瞪視著斯高比這個人一步一步悲憫的走入煉獄。
──唐諾
作者簡介:
格雷安‧葛林
1904年10月2日生於英格蘭赫福郡的小城Berkhamsted,父親為當地寄宿中學的校長。葛林畢業於劍橋大學後,曾在諾丁罕的地方報紙當一名沒有薪水的實習記者,後來擔任《泰晤士報》副刊的助理編輯達四年之久。1926年,葛林改信天主教,翌年結婚。 1929年發表處女作《心內人》後,出版社預支給他三年的生活費,於是他辭去《泰晤士報》的職務,專心寫作;不過,他的前三部小說《心內人》、《行動之名》及《暮色的流言》並未引起注意,直到1932年《史坦堡特快車》問世後,才轟動文壇,好萊塢並將之拍成電影。1935年,葛林徒步遊歷賴比瑞亞,寫成遊記《沒有地圖的旅行》。1935~39年間,葛林持續為《觀察家》雜誌撰寫影評,1940年成為該雜誌的文學編輯。1941~44年,葛林在英國外交部擔任重要職位,期間派駐西非的獅子山國。戰後他卸下公職,四處旅行,足跡遍及南美、東歐、亞洲和非洲,同時以自由投稿人的身分繼續發表著作。
葛林的著作豐富,著名的長篇小說有《布萊登棒棒糖》、《權力與榮耀》、《事物的核心》、《愛情的盡頭》、《沉靜的美國人》,以及《名譽領事》等共二十五部,另著有數本短篇小說集、四部遊記、六部劇本、三部自傳、四本童書,以及詩集、評論、報導文學等。他的許多作品已改編成電影,如《黑獄亡魂》、《賭城緣遇》、《愛情的盡頭》和《沉靜的美國人》。
葛林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有人將他所創造的小說世界稱為「葛林之國」(Greeneland),在葛林之國中,充斥著暴力、肉慾、貪婪、苦難的考驗、人性的衝突、背叛、陰謀,以及意識形態的對抗,似乎找不到一方淨土。 他的作品的另一個特色是蘊含著宗教色彩,常以天主教義為中心主題。此外,他善於刻畫二次大戰後國際間的處境與當時社會的不安氣氛,透過精緻的心理描寫,深刻描繪葛林眼中的真實世界。
葛林非常在意自己作品的定位,他曾將題材較為嚴肅者歸類成「正經小說」,世人多喻為「天主教小說」,但他本人深不以為然;另一類則是「娛樂小說」,往往以消遣性的偵探形式出現,帶有傳奇色彩。但是這種分類法沒過多久葛林本人就宣告放棄。
葛林晚年長住法國尼斯,1991年4月3日在瑞士去世。他生前獲獎無數,諾貝爾文學獎曾提名他高達二十一次,可惜他始終未能獲獎。高汀(William Golding)讚譽葛林「自成一格……人們在閱讀他的作品時,將會記得他是記錄二十世紀人類的自我意識與內心焦慮之重要人物」。
譯者簡介:
傅惟慈
傅惟慈,1923年生,滿族,北京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翻譯協會理事。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並先後在英國鈕卡索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任教。自五○年代初起開始譯介外國文學作品,已翻譯出版的外國名著有德國湯瑪斯‧曼的《布登勃魯克家族》、亨利希‧曼的《臣僕》、格雷安‧葛林的《事物的核心》與《權力與榮耀》、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