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以繁複而龐大的論義見長,類似歐洲中世紀的繁瑣哲學,令人望而生畏。幸賴印順導師著作的指引,使學人可按圖索驥,不致於掉入繁瑣哲學的迷宮之中,盲人摸象一番。
悟殷法師充份消化了導師在這方面的成就,以此作為基礎,展開進一步的探索,終於以類相從,將部派佛教中的一些重要議題(從基本思想、業果輪迴到聖證解脫),排比同異、分析原委。這樣一來,部派佛教的無邊論議,就更清晰地呈現了它們的主幹與重要支脈。研究部派佛教的人,受惠於他的研究成果,從此研讀毗曇,就可「以簡馭繁」,收到「綱舉目張」之效了!
部派佛教系列,預計將出三編,分別是上編的「實相篇」與「業果篇」,中編的「修證篇」與下編的「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中、下二編將於明年以後陸續出書,有志研讀部派佛之讀者,千萬不可錯過透過本系列論著以向作者請益的機會。"
作者簡介:
釋悟殷:●出生於台灣新竹北埔鄉●福嚴佛學院畢業、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碩士●現任教於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佛教弘誓院研究部●著有《部派佛教》系列專書
章節試閱
"部派佛教在次第發展中形成,學派分化的次第,分裂的系譜,是眾說紛紜:學派在不斷分化而互相交流下,又形成了無邊異義及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要理解部派佛教思想,釐清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並非易事。
研讀部派佛教,有一根本原則:以佛法「緣起」的本質與佛教的實踐性出發點,掌握學派思想分歧的重要問題,順著這些思想發展的自然傾向,配合著時空背景以理解學派論義。
此一根本原則,可說是研讀部派思想的捷徑:倘能掌握此一根本原則,那麼,不管論師們如何地橫說豎說,很多看似複雜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部派佛教在次第發展中形成,學派分化的次第,分裂的系譜,是眾說紛紜:學派在不斷分化而互相交流下,又形成了無邊異義及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因此要理解部派佛教思想,釐清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並非易事。
研讀部派佛教,有一根本原則:以佛法「緣起」的本質與佛教的實踐性出發點,掌握學派思想分歧的重要問題,順著這些思想發展的自然傾向,配合著時空背景以理解學派論義。
此一根本原則,可說是研讀部派思想的捷徑:倘能掌握此一根本原則,那麼,不管論師們如何地橫說豎說,很多看似複雜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推薦序
"序
釋昭慧
在佛學教育的領域裡,許多教師,過分重視教學中的「討論法」,漠視「演講法」;有些老師,甚至從頭到尾讓學生分配章節,輪流上台講述。筆者出身師範教育體系,也贊同激發學生參與的教學法。但是,就筆者的觀察,有些深刻、艱澀或繁複的學門(如禪學、部派與唯識學門),用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初學,成效是很差的。因為學生對該學門畢竟陌生,解義之時,只能勉強消文,甚或錯解;而且大都會「見樹不見林」地掉入繁瑣哲學的迷宮之中,爬不出來。
在這些學門中,初學入門者如果能遇到高明的大師,「以簡馭繁」,「綱舉目張」地帶引學子,是何等幸運的一件事!因為,研究學問,能掌握其複雜內容,已經很可貴;更可貴的是:在充分消化其內容後,能將複雜問題簡單化,讓後來者能縮短「深入堂奧」的時間,更有效率地學習該科學門。
部派佛教,以繁複而龐大的論義見長,類似歐洲中世紀的繁瑣哲學,令人望而生畏。一般人連部派傳承與分支的譜系都搞不清楚,更遑論了解各部派的要義!在這兩方面,印順導師都為後學開拓了康莊大道:一方面,他參看南北傳的異說,避開了他們「自尊己宗」的缺點,前所未有地整理出了清晰而客觀公正的部派譜系表;另一方面,他不但嫻熟部派論義,而且避開了毗曇繁複細碎的缺點,直下為吾人勾勒出每一重要論師的學習背景及其學說、每一重要論典的內容大要、每一學派的思想體系、演變脈絡與相互間的影響,乃至於此諸論師、論書、學派思想之優點與盲點。這樣一來,研讀部派佛教,就可以先透過導師著作的指引,按圖索驥,讓人不會一下掉入繁瑣哲學的迷宮之中,騖自盲人摸象一番。
最重要的是:他從龐雜繁複而又相互糾葛的部派論義中,抓住了兩個大動脈:「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各部派間,無非是循此二大動脈,而發展出俱有嚴謹內在邏輯的諸門論義。這是前所未有的創見!這不但幫吾人重新建構了部派發展的歷史圖像,而且循著這兩大動脈以研究佛教思想史,則所有繁複法義與修持理論,也都清晰呈現了它們的發展脈絡。可以這麼說:無論是部派也好,大乘兩大唯心學派(真心論與妄心論)也好,中國的大乘八宗也好,它們不是依蘊立我,就是依心立我¬¬¬——更多時候是「依心(識)立我」。思想體系是循此建構,修行原理也不例外。
悟殷法師充份消化了導師在這方面的成就,以此作為基礎,展開他進一步的探索,終於以類相從,將部派佛教中的一些重要議題(從基本思想、業果輪迴到聖證解脫),排比同異、分析原委。這樣一來,部派佛教的無邊論議,就更清晰地呈現了它們的主幹與重要支脈。研究部派佛教的人,受惠於他的研究成果,從此研讀毗曇,就更可以「以簡馭繁」,收到「綱舉目張」之效了!
其實殷法師的部派研究系列論文,不祇是嘉惠少數研究部派佛教的學人,它也為讀者釐清了很多根本佛法的觀念;並且讓讀者清晰地看到:「世諦流佈」的佛教思想與制度,是如何從聲聞佛教過渡到大乘佛教的。
本系列論文,大都發表於《弘誓》雙月刊,也有部分是發表於其他刊物或研討會中的。他在研討會中發表論文或應答問難時,有「鄉下人」的質樸,有「修道人」的篤實,也有著「學者」在該學門中全盤通達才會流露出來的果敢與自信。揉和著這三種神采,他說話不疾不徐,聲音堅定而有力,令人印象深刻!
在佛教界,殷法師不是一顆才情逼人的亮眼明星,卻是一位腳踏實地、質樸淳厚的修道人。他的研究範疇,不祇是部派佛教,事實上,無論是聲聞律典、印度佛教,還是中國佛教,他都有很深刻的研究心得;在這些方面的教學,也深獲口碑。只可惜因他好靜住山,所以學人直接受業的機會不多;但是,也正因為他沉得住氣,耐得住山居的寂寞,才能蘊釀出思想深刻的學術篇章,與教界廣結文字般若的法緣。顯然在「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山居歲月裡,與藏經為伍的他,心靈中所汩汩湧出的法味甘露,業已灑向塵寰!
筆者雖忝為他早年受學的老師,但是近年來,由於諸緣忙碌,已只能從大處著眼以治學,而無暇細心推敲繁瑣論義了。這時,筆者受到了殷法師幕後的許多協助,他真是筆者最佳的「活動字典」與「活動索引」。
例如:最近教界盛傳「女眾若沒二部僧受戒,就不得戒,要重新受戒,否則就是賊住」,此種無稽之談,讓許多長老比丘尼不得不重新受戒,而無辜地調降了戒臘。今年初的農曆歲末,筆者臨時起意,要拜會某位資深長老尼,稟明此說之荒謬,希望透過他的影響力,在尼僧中將訊息傳達出去,以免眾多尼眾姐妹,因過往是「一部僧受戒」而心裡忐忒不安,平添憂惱。
車途中忽然想到:要找出明確的教證,才會有更大的說服力。連忙打電話給山裡這尊「活動索引」,請他立刻代查藏經出處。果然,幾分鐘後,電話再打過去,他已逐一告知書名、內容、藏經冊數、頁碼、欄位與行數了。他簡要報告:《高僧傳》中,求那跋摩就已明確說到「一部僧受戒可得戒」的問題,《行事鈔》中,道宣律師也認同此說,並再作發揮。更妙的是:殷法師還喚回了筆者的記憶,原來《四分律》的「律分別」中,早已明確說到:說人不得戒,而讓人疑惱者,犯波逸提。
筆者當即於拜會該長老尼時,請出該寺藏經,逐項稟告,並分析道:「準此以觀:依律典的精神,是儘量讓已受戒者安心,相信自己確已得戒;而不是吹毛求疵,硬讓別人疑惱自己不得戒體。讓一人疑惱自己不得戒,就應懺一波逸提!那些自詡為持戒精嚴的尼師,動輒輕慢受一部僧戒的長老尼,害長老尼們憂惱懷疑,並讓戒子對和尚尼等之如法清淨與否,產生疑慮,這樣的人,還不知要懺幾個波逸提,才能回復戒體的清淨呢!」
殷法師作為「活動字典」與「活動索引」的功力,於上項事例,已可見一斑。他的同班同學德松法師也告訴我:「他常常在山居生涯中,深入三藏時,有了一些個人的見解,會忍不住歡喜地打個電話下山,與我分享他的體會。說完了就掛掉電話!」
這就是悟殷法師,有很濃厚的「書獃子氣」,不善與人酬酢;身雖安住深山陋巷,熱力卻可無遠弗屆!生活中的一切,淡泊以對;卻對法的體會、法的分享,有著無限的熱情!
如今,趕在印順導師九六嵩壽前夕,他的論文,彙編成為《部派佛教系列》,其中上編的「實相篇」與「業果篇」,先行付梓;中編的「修證篇」與下編的「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也將會於明年以後陸續出版。這對於有心研讀部派佛教的讀者來說,真是一個大好消息!
慶喜之餘,爰序如上,並祝他的心中寶礦,能源源不絕地形諸文字,流之久遠!
民國九十年一月廿五日,農曆正月初二日 于尊悔樓
"
"序
釋昭慧
在佛學教育的領域裡,許多教師,過分重視教學中的「討論法」,漠視「演講法」;有些老師,甚至從頭到尾讓學生分配章節,輪流上台講述。筆者出身師範教育體系,也贊同激發學生參與的教學法。但是,就筆者的觀察,有些深刻、艱澀或繁複的學門(如禪學、部派與唯識學門),用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初學,成效是很差的。因為學生對該學門畢竟陌生,解義之時,只能勉強消文,甚或錯解;而且大都會「見樹不見林」地掉入繁瑣哲學的迷宮之中,爬不出來。
在這些學門中,初學入門者如果能遇到高明的大師,「以簡馭繁」,「綱舉目張」地帶...
作者序
"印度佛教的流傳,從世尊出世說法,到佛教衰亡,大約有一千六百年的時間。在千六百年裡,一般把佛在世時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滅後,至部派尚未正式分裂,一味和合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亦有把佛世至部派正式分裂前這段期間,統稱為原始佛教的);部派正式分裂,至大乘興起乃至成為主流前,稱為部派佛教;以後就是大乘佛教及祕密大乘佛教了。因此,從原始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部派佛教是處於中介站,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性地位。
從佛教流傳的時間來說,部派佛教流行的時間很長,從西元前三○○頃部派分裂以來,至玄奘法師、義淨法師到印度求法的七、八世紀,尚記載著印度僧團奉行部派佛教的情形,乃至今錫蘭、緬甸、泰國等都還流傳著(部派的)聲聞佛法。不過,以佛教思想史的主流來說,從西元前五○年頃,初期大乘經典不斷集錄出來,到西元一、二世紀,已流行於整個印度,所以部派佛教的主流時代,大約是西元前三○○頃至西元五○年頃;西元五○年後,佛教思想的主流,則可說是大乘佛法了。既然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在流行的時間上,頗多是重疊的,那麼,在大小並行、各自分化發展,而又相拒相攝、互相影響的現象,是研讀部派者應該留意的地方。
又西元前後,印度進入南北朝時代:南方案達羅王朝,北方貴霜王朝。東南印度佛法流傳的情形,由於資料闕如,所以,從大眾部學派發展到大乘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是最模糊的一段歷史。而西北印度則留下大量的阿毘曇論書,有非常豐富的資料。雖然這些資料大多數是屬於北方說一切有部的,不足以代表整個印度佛教,但藉由這些資料,還是可以補足印度歷史的空白,可以瞭解由原始佛教經部派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思想的一貫與流變。所以,要理解部派佛教思想,也不能忽略西北印的區域文化。
尤其是,西元一世紀的北印,聲聞部派如大眾部,分別說部系的法藏、化地、飲光,及初期大乘如般若等,都已流傳於北方;而有部內亦有阿毘達磨師、譬喻師、瑜伽師,以及自宗內的異師異說等。再加上北印是印度門戶的樞紐,自古民族複雜,文化多元。這麼豐富的佛教思想,如此多元的民族文化,都齊聚於北印;而這時候流傳的佛教思想與風格,又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佛教的思想風格及其發展趨勢。如此,無論是要認識印、中佛教思想史,要論究根源的佛法,探尋大乘佛教的思想源頭,還是要理解大乘三系、中國大乘八宗之思想,「部派佛教」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一環了!而這也是驅使筆者研讀部派佛教思想的主要原因。
那是民國七十六(一九八七)年左右的事吧!筆者在研讀印、中佛教史之餘,想要對部派佛教作進一步的認識,因而翻閱《異部宗輪論》,卻被論文的內容困住,一籌莫展。這種情形,相信多數讀過《宗輪論》者,必有同感。論中,首先簡略說明部派分裂的情況,然後開始用精簡的句子,介紹各部派思想。句子之簡要,若非對佛教義理非常深入,實難瞭解其含義。舉例來說: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等四部,主張「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演說法」;「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大正四九‧一五中|下)等等。這些文字,看起來都懂,然真要說出所以然,卻不知從何說起。因而激起筆者想要解析這些問題的意圖,然而一時間卻苦無下手處。
民國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在上昭下慧法師指導下,閱讀廣律,為了寫《「破僧」事義之研究》的報告,在偶然的機緣下,翻閱了《大毘婆沙論》,不僅解決了報告的問題,進而由於論中對部派的解說,給筆者指引了一條方向:似乎可以透過《大毘婆沙論》的解說,來了解《異部宗輪論》的部派思想。雖然兩者出現的時間,相差二五○年左右(造《異部宗輪論》的世友,是西元前一世紀人,《婆沙論》的集出,約為西元一五○頃),以思想的流變來說,一定有不少變化,而且造論者性格亦不相同(世友是摩羅人,是屬於西方系的論師,其思想亦甚多與東方迦濕彌羅師的《大毘婆沙論》不同),差距亦應不小,然而兩部論書造論的地點,都在北印度,所以筆者仍以《大毘婆沙論》為主,於中搜尋解答《異部宗輪論》的問題。不敢奢求絕對能正確把握整體部派思想的異同與流變,但最起碼是以西元一五○年左右,北印度的迦濕彌羅論師所提及的部派學說,來拼湊出一幅部派思想的圖像吧!
經過數年不斷的摸索,終於有了一點眉目,對於研讀部派思想,也有一番感想:部派思想看似複雜,其實只要順著上印下順導師的創見:「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的軌則,去掌握各部派的主要理論綱領,其餘的說法,大概都是根據這些理論延伸出來的問題而已。由此,筆者亦解答了《廣論》中,各部派對事緣詮釋不同的疑慮,同時,對於大乘佛法的某些思想來源,也有了個概念的認識。
在「把部派佛教思想釐清」的理念驅使下,筆者嘗試以《異部宗輪論》為骨幹,以《大毘婆沙論》為輔釋,再旁涉《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南傳《論事》,用以介紹部派佛教思想。於是,從佛陀觀,菩薩觀,聖果觀,修道解脫觀,時間觀,有為無為觀,業力觀,……有部譬喻師的思想與風格,分別論者的思想與風格等等,一系列寫下來,不知不覺中,就累積到相當龐大的篇幅了。
部派思想異義無邊,值得探討的主題亦不少,雖然筆者寫作每一單元,都有獨立的主題,但單元間,如業力觀、輪迴觀、中有觀等三者間,亦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各部派論師作論立說時,非常熟稔自宗思想,詮釋問題時,必是緊扣自宗學理,再加以廣泛發揮,故不管他橫說豎說,最後必歸於自宗的學理思想。很多看似龐雜紛繁的部派思想,我們只要能掌握住各部派基本教說,就能提綱挈領的「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大正二五、二六八下)了!
不過,主題單元太多,倘不加以類別,就顯得雜亂了。幸蒙上昭下慧法師的指導,把主題相關連的單元匯集成一個系列,總共四個系列:依「境行果」次第,分三大系列:一、實相篇,二、業果篇,三、修證篇。第四系列則為「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如此一來,不僅方便於對整個問題的了解,同時,亦較能掌握各部派的根本思想及彼此的諍議。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筆者參考的資料,主要是漢譯藏經(大正藏)的「毘曇部」,「異部宗輪論」,南傳《論事》(日文),窺基、普光、法寶等法師的注釋,以及印順導師的著作。何以未有日本及西方作品?一是筆者外語能力不足,二是沿於過去研讀日文書籍的經驗,認為:日本學者資料都蒐集得很齊全,亦有考古出土記載部派流行之碑銘資料,但總好像是缺少什麼?或許是義理上,缺少透視部派思想分歧背後之癥結點;簡單的說,缺少提綱挈領及一針見血吧!這是筆者個人的淺見!孤陋寡聞,真是遺笑於方家了!
《部派佛教系列》作品能夠成書,是眾多因緣和合而成的。飲水思源,首先當然要感恩印公導師。筆者自修部派思想,在摸索《異部宗輪論》、《大毘婆沙論》原文時,印公導師的著作,給了最大的啟發與助益;並蒙導師慈悲指引研讀南傳《論事》,又不厭其煩地解答了筆者不少的疑問。還要感謝教界師長、前輩、同學、道友對我的慈悲護念,感謝編輯、美編、校對等一切朋友的協助。
要感謝的實在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在此要特別感謝上昭下慧法師的慈悲護念,法師在法務繁忙中,為使本系列作品減少錯誤,還撥冗逐篇作一番刪改斧正與潤飾,常是挑燈夜戰至東方幾白;又惠賜寶貴序文,使本書增色不少。法師護念學僧的慈悲風範,這是筆者必須特別感激與習學的地方。
部派思想在發展中完成而又異義無邊,而且筆者平庸,故本書不免有錯誤遺漏及有待加強的地方,有些思想也尚未趨成熟,若干論點也只能點到為止。倘有錯誤之處,懇請教界法師、先進、同道慈悲,惠予指正,使筆者來日能有更圓熟的成績。若有功德,那是大眾的成就!願以此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福慧莊嚴,同圓種智!並祈願在
三寶的恩威護持下,大家以清淨的善緣,在菩提道上一同精進!
悟殷序於初鄉山居 二○○一年一月十二日
"
"印度佛教的流傳,從世尊出世說法,到佛教衰亡,大約有一千六百年的時間。在千六百年裡,一般把佛在世時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佛滅後,至部派尚未正式分裂,一味和合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亦有把佛世至部派正式分裂前這段期間,統稱為原始佛教的);部派正式分裂,至大乘興起乃至成為主流前,稱為部派佛教;以後就是大乘佛教及祕密大乘佛教了。因此,從原始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部派佛教是處於中介站,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性地位。
從佛教流傳的時間來說,部派佛教流行的時間很長,從西元前三○○頃部派分裂以來,至玄奘法師、義淨法師到...
目錄
"
出版前言 一︱八
序 一︱六
自序 七︱十二
目次 一︱十四
︻壹 緒 論︼
部派思想概論 三︱二十八
壹、前言/三
貳、佛法的特質與實踐/四
參、時間觀與生命流轉、還滅之關係/七
一、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八
二、時間觀與心識論及業力觀/一一
三、時間觀與解脫論/一四
肆、時間觀與認識論/一六
伍、修道次第與學派思想、風格之關係/一八
一、現觀次第與學派思想之關係/一九
二、修道次第與學派風格/二二
三、小結/二三
陸、結論/二四
︻貳 實相篇︼
論師的時間觀 三一︱一二○
壹、前言/三一
貳、時間體的諍議/三五
一、世體是常/三五
二、﹁譬喻者分別論師﹂的派別/三八
三、恆有與常有/四○
四、結語/四二
參、三世實有/四四
一、《識身足論》主的問難/四五
二、《大毘婆沙論》主的問難/四七
三、《俱舍論》的二教二理/五四
四、結語/五六
肆、過未體無、現在無為實有/五八
一、自性實有/六○
二、有當果/六一
三、所緣境/六三
四、成就、不成就性/六四
五、二心俱生/六八
六、結語/七○
伍、過未無體、現在有為實有/七一
一、法體與作用/七四
︵一︶詰難三世有/七四
︵二︶法體與作用,是一是異/七九
二、實有與假有/八二
三、所緣境/八四
四、異熟因果/九一
五、結語/九四
陸、四大論師的時間觀/九九
一、四大論師安立三世差別的依據/九九
︵一︶法救尊者的類異說/九九
︵二︶妙音尊者的相異說/一○一
︵三︶世友尊者的位異說/一○二
︵四︶覺天尊者的待異說/一○二
二、四大論師安立三世說的困境/一○三
︵一︶評法救的類異/一○四
︵二︶評妙音的相異/一○七
︵三︶有部以世友位異為宗/一○八
︵四︶評覺天待異/一○九
︵五︶結語/一一一
柒、說轉部與飲光部的時間觀/一一一
一、說轉部/一一二
二、飲光部/一一六
捌、後記/一一八
論師的有為、無為觀 一二一︱一九六
壹、前言/一二一
貳、有為相有無實體/一二八
參、有為相體是有為抑或無為/一三一
一、有為相體之諍/一三一
二、滅相之諍/一三四
肆、同時三相、異時三相/一三七
一、三有為相一剎那、非一剎那對論/一三七
二、學理困境/一三九
三、展轉論法/一四二
四、﹁生待因緣,滅則不爾﹂之諍/一四四
五、﹁一念中如鬧叢林﹂之議/一四六
六、結語/一四八
伍、擇滅、非擇滅、虛空無為/一四九
一、 擇滅無為/一五一
二、 非擇滅無為/一五五
三、 虛空無為/一六○
四、 結語/一六五
陸、緣起、聖道、四沙門果與四諦無為/一六八
一、緣起支性無為/一七○
二、聖道支性無為/一七五
三、四沙門果無為/一七九
四、四諦無為/一八三
五、結語/一八五
柒、四空處、不動與滅定無為/一八六
一、四空處與不動無為/一八七
二、滅定無為/一八九
捌、三性真如,與法住、決定無為/一九一
一、善性、惡性、無記性真如/一九一
二、法住與決定無為/一九二
玖、後記/一九四
︻參 業果篇︼
論師的業力觀 一九九︱二七六
壹、前言/一九九
貳、等流果與異熟果/二○四
參、業因︵力︶的種類/二○九
一、異熟因的類性/二一○
︵一︶唯善、惡有漏法是異熟因/二一○
︵二︶實有異熟因體/二一四
︵三︶諸有學法有異熟果/二一六
二、業力的攝屬/二一七
︵一︶業力是心心所法說/二一八
︵二︶業力通五蘊說/二一九
︵三︶與異熟果相關的問題/二二二
肆、業力是色法和心法的困境/二二六
一、表無表業的諍議/二二七
二、學理上的困境/二三一
︵一︶業力是心法的困境/二三三
︵二︶業力是色法的困境/二三五
︵三︶譬喻師的問題/二三八
伍、業力可轉說/二四一
一、已種順解脫分善根者當得解脫說/二四二
二、現法中續善根者,現身能入正性離生,
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二四七
三、由聖道力,令殺生業道無表不生/二五二
四、業可轉或不可轉/二五四
五、結語/二五九
陸、心力與身行/二五九
一、中有業可轉與本有業可轉/二五九
二、種順解脫分善根者,當來定得解脫/二六四
三、斷善根者,現身能續乃至能得解脫/二六六
四、由聖道力,令殺生業道無表不生/二六七
五、結語/二六八
柒、業說的轉變/二六九
捌、後記/二七二
論師的中有觀 二七七︱三二二
壹、前言/二七七
貳、中有名義的確定/二八○
一、中有/二八○
二、健達縛/二八三
三、求有/二八三
四、意成/二八三
五、起/二八四
參、中有的諍議/二八四
一、正反對論/二八六
二、思想的癥結/二九三
︵一︶時間觀與業果安立處之關係/二九四
︵二︶二心俱起、不俱起/二九五
︵三︶化地部之難題/二九九
三、學理上的困境/三○一
肆、中有的特質/三○二
一、中有業可轉、不可轉/三○二
二、中有住世長短/三○七
三、中有何處入母胎/三○九
四、中有的形相/三一一
五、中有以香為食/三一二
六、色界中有與衣俱生/三一三
七、作無間業者亦受中有身/三一四
八、神通力勝中有行勢/三一五
九、中有般涅槃/三一七
十、結語/三二○
伍、後記/三二一
論師的輪迴觀 三二三︱三六六
壹、前言/三二三
貳、諸法的剎那生滅與轉變差別/三二六
一、說一切有部學系/三二六
二、大眾、分別說部學系/三二九
三、結語/三三二
參、說一切有部系的輪迴說/三三二
一、有部的輪迴說/三三三
二、犢子部的輪迴說/三三五
三、說轉部︵經量部本計︶的輪迴說/三三九
四、結語/三四一
肆、大眾部的輪迴說/三四三
伍、分別說部系的輪迴說/三四九
一、化地部的窮生死蘊/三四九
二、銅鍱部的有分識/三五三
三、結語/三五五
陸、經部譬喻師的輪迴說/三五六
柒、後記/三六一
參考書目 三六七︱三六九"
"
出版前言 一︱八
序 一︱六
自序 七︱十二
目次 一︱十四
︻壹 緒 論︼
部派思想概論 三︱二十八
壹、前言/三
貳、佛法的特質與實踐/四
參、時間觀與生命流轉、還滅之關係/七
一、依蘊立我與依心立我/八
二、時間觀與心識論及業力觀/一一
三、時間觀與解脫論/一四
肆、時間觀與認識論/一六
伍、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