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上帝問你:我要給你一個孩子,
他完美得簡直是每個父母的夢想,他只會帶給你快樂與驕傲,
但是──他只能與你生活十三年。
十三年後,我就把他收回去。你要不要?
《悲懷書簡》是一個痛失愛子的母親,面對一場猝不及防的、慘絕酷痛的災變,整整一年的心情與思維。李黎逐月、逐字地紀錄一段從人間跌入地獄,再掙扎回到人間的過程,以一種緩慢無形、然而在內心中不啻是移山填海的力量,將自己的心靈從全然的悲懷中拉拔出來。那是一種對世界的告白,除此之外已別無更莊嚴的排宣悲痛的方式了。
有一天,地上的生命將超越地平線成為星星……
悲傷的淚水可以侵蝕臉頰,也可以化為滋潤枯草的春雨。這是一本為生命中有過大失落的人所寫的書。即使不是失去子女的父母親──任何人,失去了自己的所愛,不論以何種方式失去,《悲懷書簡》也為你打開,請你閱讀。
作者簡介:
李黎
本名鮑利黎,高雄女中畢業,入台大歷史系,後出國赴美攻讀政治學於印第安那州(Purdue)普渡大學。任編輯與教職,現居美國加州從事文學創作與翻譯。曾獲《聯合報》短、中篇小說獎。
著有小說《最後夜車》、《天堂鳥花》、《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等;散文《別後》、《天地一遊人》、《世界的回聲》、《晴天筆記》、《尋找紅氣球》、《玫瑰蕾的名字》、《海枯石》、《威尼斯畫記》、《浮花飛絮張愛玲》等;譯作有《美麗新世界》。
章節試閱
給三毛 。
ECHO:
那天妳從台北打電話來時這裡是凌晨三點半。妳說妳剛進家門,聽到這個消息,顧不得是什麼時間也要跟我們講話。與妳談完掛上電話之後,服下半粒Valium才慢慢睡著。平素我是完全不吃那些藥的,事情發生後我吃了三晚,然後便停了。
彷彿總是聽到電話裡妳的聲音在重複地說:「妳怎麼不哭?為什麼不哭?」妳怕我是在壓抑著自己。當然我常常是,不過那一刻並不是,只是昏昏然茫茫然的怔忡。請放心,我還是哭的,一天至少總要有兩三次。只是有時候場合不對便很尷尬,像前天在市場買菜時忽然忍不住要大哭,嚇得飛奔出門躲進車裡,簡直是歇斯底里──只因看見一個心形小氣球,上面畫著百合花寫著「我愛你」,想到可以買下插在孩子的墳頭……,那樣的激動連自己也給嚇著了,因為不但是心痛得受不了,同時也感到一種驚怖:這還要持續多久?難道我這輩子都要受這種煎熬嗎?這是與悲哀並行的一份不知深淵有多深的恐懼。
孩子走了十七天才讓我夢見他。他好端端地躺在地上,絮絮不停地柔聲說著話──就像平素晚上睡前他喜歡我伴他一陣,聽他躺著告訴我一天裡發生的有趣的事──可是我根本聽不進他在說些什麼,只是狂喜地親吻撫摸他的小臉蛋,一邊吻他一邊心想:「天哪,好長好可怕的夢總算過去了,他還是活著的──可別講給他聽,免得嚇著了孩子。」妳看,人在夢裡以為自己是醒的,而醒時──那晚在醫院裡確知他已無救時,卻以為在做夢,拚命掐自己好讓自己快點醒來,甚至希望趕快上床睡覺,好一覺醒來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隨後又夢到他穿著那件他喜歡的紅襯衫,若無其事地走到我面前,指指自己的心臟說:「媽咪,既然我的冠狀動脈有個大彎曲,那血是怎麼流過去的呢?」我正想說:「傻孩子,就是因為血流不過去了,你才……」立時昏天黑地斷了片。第二天指尖唇上撫他親他的感覺好像還在,他那伸著手指聰明好奇的模樣也仍似在眼前,一整天想到那熟悉可愛的模樣就心口脹得發疼。
這幾天我把一些從前讀過的書拿出來再讀,發現了全新的意義。我重讀《小王子》,最後小王子要被毒蛇咬死之前說的一些話,簡直像是孩子在對我說話:
「你不必來看我,你會痛苦的。我將會看起來像是死了,可是那並不是真的……(我來自的那個星球)太遙遠了,我沒法帶著這個身子而去。它太沉重了。……它只會像個陳舊廢棄的空殼子罷了。一個舊殼子是沒什麼好為它悲傷的……」
我重讀聖經舊約〈約伯記〉。讀到最後草草的一小段「光明的尾巴」時,我幾乎怒極大笑。是的,神殺死了約伯的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後來又賜給他七個兒子三個女兒(當然不是原先的那十個子女死而復活),而且強調「新」女兒們美貌無比。天哪,原來在造物主的眼中,孩子只像花瓶、檯燈,打破了再換個新的,還可以比原先的那個更漂亮……,然而即使只是花瓶、檯燈,如果那花瓶曾插過我愛的人送我的花、那檯燈曾伴我度過許多夜讀的時光,也就不是任何別的看似相同的物件可以取代了;何況是活生生的人!難道懷胎九月、痛苦的分娩、從小到大的照料撫養、病時的徹夜難眠、成長階段中無限的喜悅、數不清說不盡的辛苦與甘美……,都不算嗎?便是再給我一個一模一樣的孩子,我與他再共度的日子,每一分一秒都將會不一樣,我已不一樣,世界也不一樣,我們共享的記憶無法重複──一旦有了愛與記憶,沒有一個人可以取代另外一個人,沒有一段時光可以取代另一段時光。
我無法否認苦難,因為苦難是時時刻刻在發生的;我斷然否認的是「苦難可以補償」的觀念。
妳告訴我:「我是基督徒,我先生死的時候,我大罵我的上帝。」我那一刻便想到約伯。約伯之所以有「記」,正是記他與神的理論這篇「天問」。最後的光明尾巴一點也不重要,我們都明白。然而妳可以向妳的神大聲討個公道(雖然祂似乎一直沒有給還予妳),我卻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我只信這宇宙間締造安排從星球到細胞一切和諧與美的這一個力量與秩序。我沒有一個名字或一個偶像可以去理論、去對罵。我甚至連一個機會也沒有被給予。當我趕到孩子倒下的地方時,他已沒有脈搏,我心裡清楚他已去了,只是不能承認罷了;但至少他的身體還是溫熱的,在醫院看他最後一眼時,我還可以嗅嗅他的髮香(雖然我也嗅到乾血的死亡氣息)……然而他遠在巴黎開會的爸爸趕回來見到他時,他已是躺在棺中被化妝得面目全非的蠟像了。我們這兩個做父母親的人,連一絲搶救一下、抗爭一下的機會也沒有;死亡將他帶走的方式竟是這樣偷襲式的,橫蠻、冷酷而無理,這對作為父母的我們又是怎樣的一種不公平?可是我們要向誰質問、抗議?
Echo,我再取出妳的書其中幾篇來讀。我這才明白人的大痛苦是怎樣難以讓其他的人了解,更別說什麼「感同身受」之類的話了。當有人說:「我懂你的感覺」,那不會是真的。不可能的。除非你曾經歷過一模一樣的經驗──然而每個人的反應都還會有不同。我這才算稍稍讀「懂」了妳。人們在妳的文字中找他們要找的東西││羅曼蒂克化了的痛苦、美麗的哀愁、「他人之血」……,這也包括從前的我自己在內。然而這豈不正是文字的功能嗎?希臘人為什麼從來就要演那些慘絕人寰的大悲劇?正是要觀眾在「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中清洗自己的靈魂。寫作者/演出者──在命運的舞台上演著自己悲劇角色的人,是需要怎樣的勇氣,才能一邊撕揭自己血淋淋的傷口,一邊優美合度地表演著呢?然而話又說回來:卻正是在這寫著自己悲劇的同時,一種自我療傷的過程在緩緩展開,寫作正是受傷者溫柔地舔舐自己靈魂傷口的姿勢。
事發之後的頭幾天,家中電話響個不停,我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回答同樣的問題:怎麼回事?怎麼可能?怎麼發生的?到底是什麼病?……我平靜地複述,我告訴自己我必須一遍遍地講,才能接受面對這是一個事實。然而有一回我放下電話忽然想到:我是不是有點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了?一遍又一遍地向人敘述自己孩子死亡的事實……。我把〈祝福〉拿出來重讀,那段話令我心驚:「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過大家咀嚼賞鑑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我當然還不至於此──我周圍的人自然更不至於此。然而我還是清楚明白:一個人的悲哀是他自己的事。當我感到身在世界末日時,這世界正在好端端地轉動著;當我和已無呼吸脈搏的孩子乘著救護車在淒厲的警笛聲中穿過這美麗的城市街道時,人們正在吃晚飯、看電視、散步、交談……,這不是荒謬,這是正常。
丁尼生的悼亡詩中有一句大意是這樣的話:「文字是內在靈魂的半隱半現。」妳知道我發表的文字多半是小說,「我」只躲在幕後。妳在妳的文字中則好像是無所不在的。但我到現在才恍然大悟:那也頂多是一半,更可能遠遠少於一半。然而便只是那冰山的一角,我也至今才真看出那大痛大悲。我的至愛去時至少他還溫熱,雖然小臉血污但看在我眼中還是俊美無比;而妳的至愛去後直到那麼久才讓妳見到他,而他那時的模樣……,我不敢想像。我不能想像。我讀到妳看另一婦人五年後去揀骨的一段簡直渾身發抖: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習俗規矩?酷刑一次還不夠嗎?天哪,妳五年後真的回去揀骨了嗎?妳怎麼承受的?有幾個自己以為讀懂了妳的人知道妳是怎麼承受的?
孩子葬在離家開車只需十來分鐘的一個墓園裡,非常幽靜美麗的地方,墓碑都嵌在地上,所以遠遠望去只見一片碧草如茵,像個公園。我第一趟去洽談他的喪葬事宜,看到草地上兩個小孩在追逐嬉戲,我心想:「就是這裡了。很好。」他的墓地前方有株長青桃樹,初春開花後會飄灑粉雨般的花瓣在他的碑上;聽說那裡夜間還有小鹿、野兔之類的友善的小動物出沒……。可是Echo,我告訴妳這些不是很殘忍嗎,妳的愛在那麼遠……。妳還儘問我為什麼不哭,在妳面前,我難道更有資格哭嗎?
妳說妳一直在追悔,荷西在世時為了儉省,妳總不讓他買他想要的東西,好不容易日子才寬裕起來,他就去了……。我想到孩子向我們要什麼大部分是會滿足他的,但也有故意不給的時候,為的是給他教育:在這個速食消費的豐足社會裡,要學會忍耐、等待、惜物。我對他說:「爸爸媽媽是如此愛你,我們願意給你這世上的一切,只要有可能。可是我們先要給你一些最寶貴的東西:耐性,和珍惜的能力。」他總是那麼懂事得令人心疼地說:「我懂了,媽咪,妳別擔心。」有一次我給他買了個好些的「隨身聽」,知道他偷偷想要了好久的,他高興極了,可是竟說:「媽咪,妳會寵壞我的。」我摟住他說:「不要緊,你是寵不壞的。」
妳看,我決意不給自己負罪感,我不要追悔,我與他在一起共度的時光只要是我記得的全都美好;像前年夏天他小學畢業,我送他的禮物是母子兩人同遊大陸、香港、台灣,一路朝夕不離。路上我一直問他:「天天,你將來長大了,會記得這些日子的,對不對?對不對?」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我該特別努力為他留些美好的記憶……。所以,Echo,妳追悔什麼呢?妳也有許許多多美好的記憶,那樣的自責和自我折磨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當然,失去至愛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自罪自責,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我學會了擺脫這種情緒,我不能在自己已經太沉重的痛苦天平上再加砝碼!
我實在不應該把妳我的傷痛相比。只有快樂能比較,痛苦是不能比的。那對妳是不公平的。
妳書中也寫到你倆最後一段時光是極度的親密快樂,以致使妳產生隱隱的疑懼與不安……,真的,最近這段日子我也是太快樂了,我心中亦有潛沉的恐慌:月太圓了,下一步是什麼?出事前三個鐘頭,他鋼琴表演剛完,老師宣布他入圍將參加兩週後洛杉磯的比賽;一個小朋友的媽媽過來向我道賀,又說:「妳現在的日子真是沒得抱怨的。」我笑道:「我是沒在抱怨呀!」然後孩子和我回到家,他乖乖地替我把車洗乾淨了,跑進來向正在沙發上讀報的我說:「媽咪,我現在可以出去玩了嗎?」我說:「好的。」那便是他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一個多小時之後,他倒在家附近公園旁的人行道上。那時是黃昏七點一刻左右,正是十三年三個月零十一天前他出生的時刻。我每天出門都得經過那處地方,快三個星期了,也下過雨,然而一塊半圓形的血跡總也不褪,外圍顏色稍深些,像一彎新月的形狀。
他去後第二天一早,我到那處地方去癡癡地看著,一位鄰居太太開車經過,下車來抱住我泣不成聲說:「多好的孩子,那麼懂事、有禮貌……我總對我先生說:我們的孩子要是有他一半好就好了……」接著她就說了一句我再也忘不掉的話:「這孩子算是來世上騙了妳這麼些年──」我頓時如雷轟頂,怎麼就沒想到《紅樓夢》裡賈政那一段相似的話呢?「豈知寶玉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
四月初離台前夕曾留了本書給妳,其中〈孩子的眼睛〉那一篇是五年前寫他的,我在喪禮上朗讀了幾段──那其實不是個喪禮,我們用鮮花和音樂把它安排成一個很美的告別會:愛旅行的孩子遠行了,永不回來。孩子下葬時,我向他說:「旅途愉快!」心裡加了一句:「爸爸媽媽以後會來同你一起的。」我試著去相信有一個死後的世界,在有生之年我將磨練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和更好的母親,待有一日死亡來臨,我便會快樂地去那兒與他重聚──細心體貼的孩子一定早已將一切都準備好了。
〈同情會〉獨無助感最強烈的時刻,一個朋友給我一篇短短的剪報,上面簡單介紹這個叫做「同情的朋友」的組織……
美國各色各樣的自助、互助組織近年來日益增多。從前好像只聽說幾個最有名的如「戒酒會」、「戒賭會」,後來有了「戒毒會」、「戒菸會」、「減肥會」等等以及本人之外的家屬組織成的相關的會,總之都是以集體力量和經驗交換等方式來達到一個人或一家人的力量辦不到的目的。但另有一種組織,與這些團體類似但性質並非完全相同,較偏重於精神上與感情上的支援而非「治療」;與會者並沒有什麼惡習要戒要治,而是心靈的創傷需要同「病」者的了解、撫慰與開導。於是一群有著相似的悲痛經歷的人,組成一個俱樂部性質的民間非營利性團體,定期聚會,在一起討論、交換經驗與心得,互相陪伴、彼此鼓舞,並不為達到什麼目的,而只是純粹地做心靈的療傷。我參加過一次的「同情的朋友」(Compassionate Friends)就是這樣的一個團體。
當一個人猝然遭受到悲劇打擊的時候,在各種痛苦的情緒反應中,其中極強烈的一種恐怕就是極度的孤獨感──好像自己是全世界唯一這樣倒楣不幸的人,周遭完全沒有人可以分擔自己那難以言喻的痛苦與不幸,連了解都辦不到。在這種時候,若是加入一個組織,裡面的成員全是跟自己遭遇相類似的人,常常聚在一起談心或痛哭發洩一場,那麼即使原有的痛苦和問題不一定能夠解除,但至少那份極端孤獨無助和憤怒不平之感可能減輕一些。事實上當人在那樣的時刻,任何一種痛苦不適的任何程度的減輕都是好的。
我的孩子逝去後的兩個多月的時候,也是我的孤獨無助感最強烈的時刻,一個朋友給我一篇短短的剪報,上面簡單介紹這個叫做「同情的朋友」的組織。它是全國性的,幾乎美國任何大城都有當地的團體,成員絕大多數是遭喪子女之痛的父母,但喪孫的祖父母和喪手足的兄弟姊妹也可以加入。我當時的情形很像一個在茫茫水域中即將滅頂的人,任何浮物都願意抓住;於是便給剪報上登出的總部辦公室打了個長途電話,查詢出聖地牙哥分會的地址和負責人的姓名電話,然後便給這位名叫葛羅莉亞的本地負責人撥了電話。接電話的是錄音留話機,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簡短地留下自己的姓名電話,沒想到過不多久葛羅莉亞便打電話來了。
她先向我約略介紹一下此地的組織,每個月一次的晚間聚會時間和地點(城南城北各有一處聚會地點)、圖書室所在地,以及幾位可以全天候接電話提供傾聽和安慰的義務會員的姓名電話。接著她便問了我的情況,我已有好一陣子不曾讓自己的感情在人前迸發出來,此時只覺得對方是個完全能夠了解自己心情的人,便自然而然地語無倫次說了許多。她安靜耐心地聽完,便告訴我她自己的遭遇:五年前,她十七歲的兒子在車禍中喪生,那是她唯一的孩子,而她已不能再生育。
兩天後我收到她寄來的「會刊」,是每月一次的小型通訊,除了例行的聚會時間地點通知之外,就是一些會員投稿的短文與詩歌。另有一欄是一系列姓名和日期,原來是這個月內若有某個日子是某會員亡兒的生日或忌日,通訊便將之列上,提醒熟識這位會員的其他會員,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可以對他做些什麼能令他稍感安慰的事。
過了一個月,我便獨自去參加了他們的聚會。那是在一個教堂的會議廳裡,入口處有親切招呼的人、桌上有自我介紹用的名條、飲料以及一些陳列的書籍,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社交聚會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人群中的大多數不是笑語晏晏,而是在啼泣或者飲泣,也有靜靜的擁抱和低低的談心。
葛羅莉亞走過來向我打招呼自我介紹,並把我介紹給幾位工作人員,全都是中年或中年以上的婦女。不久大家把摺椅排成兩個大圓圈坐下,聚會便開始了。我粗粗估計一下竟有三四十人之多,而還有人說今晚算是冷清的了。葛羅莉亞先做簡短的自我介紹:她的姓名、她的孩子什麼時候怎麼死的、她參加這個會有多久了……等等。接下去每個人都照她的模式說了一番。看得出能夠維持神態平靜的人都是悲劇發生在兩三年前或更久以前,而一上來就泣不成聲的必是新人無疑。一圈完畢,便是自由發言。要傾訴、提出問題、提供經驗和勸導……什麼都可以。
我怔怔地坐著,難以置信竟有這許多人跟自己有過相類似的遭遇,而我竟在這個晚上跟他們全坐在一塊。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全然孤獨的,此刻在他們中間我仍然感到孤獨,但那份伴隨孤獨而來的恐懼似乎減輕了幾分。我忍不住將每個人的遭遇與自己的相比較,我明知道不幸是不能相比較的,但在我禁止自己這麼做之前我已經比了,而主觀地發覺自己並不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發現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當然也不能減輕痛苦,但起碼可以緩緩化解一份莫名的、無可理喻的憤怒與絕望之感。
聚會的成員有夫婦同來的,但大部分是一個人單獨來,只有一個母親是帶了她另一個孩子來。男女都有,但還是女比男多。我想在許多文化裡都是這樣:男性即使在這種時刻也沒有女性那麼容易對別人打開自己、伸出求助的手。當有些男性因此而指控女性是「弱者」時,殊不知女性採用的才是健康有效的心理療法。
自由發言的場面很自然,沒有冷場,也沒有人搶著說話。在這個圈子中好像有一個默契的安定力量,即使是說到傷心處的情緒爆發,也仍然是溫和的,像是這房間裡的空氣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溫柔的手在輕輕撫呵眾人。
一對銀髮似雪的老夫婦並排坐著,老先生低低緩緩地敘說著他們的兒子英年早逝,留下妻子兒女一家,而他倆已是七八十歲的人,白髮人送黑髮人情何以堪……說著說著聲音便漸漸低下終至無聲。而老太太自始至終只是垂著頭一言不發。
一位身型微胖的年輕婦女,用平靜的口吻告訴大家她的兩個孩子在一場火災中被燒死,這個意外事件使得她與丈夫陷入悲痛絕望和負罪感的折磨中難以自拔,並且無可避免地互相責怪對方。結果夫妻倆實在無法承受在原有的痛苦之上彼此再加諸的痛苦──而且對方的存在本身便是時時刻刻不斷的作為悲劇的提醒者──於是終致婚姻破裂。
我實在難以相信這名女子竟可以如此安詳地敘述這種大悲劇大打擊而不帶一絲怨忿。我同時發現她也是個義工會員,聚會開始之前就已在室內走來走去安慰哭泣的人。
一個像是剛從公司下班就過來,還穿著套裝的年輕女性,說幾個月前她的女兒病逝,她當時受不了任何一樣會勾起她對女兒強烈思念的東西,一時衝動之下把女兒所有的遺物全都扔掉了。現在她後悔無比,泣不成聲地說:「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取回我女兒的遺物留作紀念……」然後她勸大家在事情剛發生、情緒極度不平穩時,千萬不要做這麼衝動決絕的事。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感激她的好意。
一名中年男子說他的獨生子因摩托車失事喪生已有兩年了。他已經可以在大部分的時候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他仍然每個月定期來聚會;一方面他仍然需要這裡的「同情的朋友」,另一方面他也願意對新會員提供精神上的幫助。他談到自己獨特的思念亡兒的方式:「我的工作相當忙,一週裡根本沒有時間允許我放任自己的情緒去思念或哀傷。我便給自己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個星期六上午,我在家中拔下電話、鎖上門、拉緊窗簾,與世界隔絕,全心全意地想念我的兒子。過了中午,我就又回到這個世界。其後任何時候一想到他,我就壓制住自己不去想,直到下一個星期六。」
不少人聽後神色間都流露出一份感動,有人點頭,有人提出自己的情緒反應和控制的方法。我早已發現每個人有他自己獨特的悼念方式;在這裡,大家都已明白這點,並且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方式。
坐我旁邊的婦人開口講話時,我注意到她胸前別著一枚特大的胸針,上面是一個笑瞇瞇的小男孩的彩色照片。她說這個兒子是偷玩他們家的手槍時走火自己射死自己的。我瞥視她悔恨悲痛的臉孔,心想:當妳能夠開始做些別的事的時候,妳不必再來這裡,而應當加入呼籲槍枝管制的組織,他們需要像妳這樣的見證啊。
這時我也覺得似乎該說些什麼,便向大家推薦一本剛讀完的書《喪子之親》(The Bereaved Parent),因為自己讀時感到得了一些安慰與指點,相信對其他與會者也會有幫助。幾位讀過的人表示同意,葛羅莉亞也點頭贊同,並說今天會場桌上擺的就有,可以借閱,組織的小圖書室裡也有。
談得差不多了就起身自由交談,彼此熟識的會員又是一陣擁抱。我到陳列專刊的桌前瀏覽一番,發現美國各類「自助」的書籍確實很豐富,從造房子到這種悲劇發生後的心理重建的書刊手冊應有盡有。甚至就有一本手冊專門教人如何成立這類的團體、如何籌備聚會、每次聚會的話題、方式和程序等等。這個社會缺乏東方式的家族和小家庭延長的親密的親族關係,而各人之間也由於美式文化鼓勵獨立的個人主義和對隱私權的極度尊重,使得一般人與人間的情感相當疏離;當家庭或個人悲劇發生時,沒有親族的集體治療,而朋友們又習慣性地小心保持一個尊重的距離,這時就只有靠心理醫生、自助書籍以及這樣的自助互助團體了。
我環顧周遭,有的在三三兩兩低語,有的一對對靜靜摟抱,有的是一個痛哭流涕另一個款款勸慰……但竟也有幾個就像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那樣微笑交談。我先是有些詫異地看著那幾張不含悲意的微笑著的面孔,然後便想:如果他們發生過同樣的甚至更糟的事,而今天竟可以在這裡微笑,那麼將來有一天我也做得到吧。
葛羅莉亞走過來親切地問我對這聚會覺得怎樣,我說很好。她問我下個月還來嗎,我遲疑了一下才說大概會。她要我任何時候想「找一隻傾聽的耳朵」時都可以打電話給她──「任何時候都可以,」她強調道。我由衷感激地道了謝。她只是一個陌生的美國人啊!
我不知道自己幾時會再去。但我暗暗決定如果再去,我將不是為了去找尋傾聽的耳朵,而是去向新到的人作見證,說:看看我,你以為過不了的關、受不了的苦難,我都過過來了,所以你也做得到。
但願那一天不會是太久以後。
給三毛 。
ECHO:
那天妳從台北打電話來時這裡是凌晨三點半。妳說妳剛進家門,聽到這個消息,顧不得是什麼時間也要跟我們講話。與妳談完掛上電話之後,服下半粒Valium才慢慢睡著。平素我是完全不吃那些藥的,事情發生後我吃了三晚,然後便停了。
彷彿總是聽到電話裡妳的聲音在重複地說:「妳怎麼不哭?為什麼不哭?」妳怕我是在壓抑著自己。當然我常常是,不過那一刻並不是,只是昏昏然茫茫然的怔忡。請放心,我還是哭的,一天至少總要有兩三次。只是有時候場合不對便很尷尬,像前天在市場買菜時忽然忍不住要大哭,嚇得飛奔出...
作者序
二十年後──《悲懷書簡》新版序
就在不久之前,有位母親托朋友問我要一本《悲懷書簡》--她的兒子一年前病逝,朋友從圖書館借出這本書給她看;她讀了,想要有一本留在身邊,可是不知哪裡買得到。我立刻把書寄去給那位母親,同時看著家中書架上僅存的寥寥數冊,心想:該是重印的時候了。
開始寫這本書裡的文字是二十年前。寫了整整一年,然後大致按照書寫的時序,整理之後出了書。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這樣流逝,連自己都感到難以置信;而今原先的爾雅版已經絕版,但我不希望這本書從此絕跡,因為這已不是我一個人的書了--十幾年來,已記不清送了多少本給我相信是需要讀它的人;更無從知道有多少人自己讀了,又送給了他們覺得需要讀的人……
二十年是漫長的歲月。當時出書的一個主要的念頭是:寫下來,印出來,記憶就保存下來了。在舊版序言裡我開頭第一句寫著:「這是一本為生命中有過大失落的人所寫的書。」當然亦是實情。但以當時的心情,書寫,首要還是療傷,是為著安撫自己和逝者的靈魂。
後來的許多年--先且不說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裡我自己生活和思想的變化,這本書有多少人讀到亦不得而知;但我知道這已經不是一本只屬於我自己的書了。二十年後,我已與生命達成了和解;我的「悲懷」早已深化、轉化成遠遠超越悲傷的領悟和接納。可是書名並沒有變,還是「悲懷書簡」--但這裡的「悲」懷,到了現在,是慈悲的悲,是悲願的悲了。
「慈」‧「悲」兩字,以我個人的理解,是有不同的。我覺得兩者相比,「慈」心比較容易,而「悲」心比較難;因為慈心只需善念,但悲心需要深切的體會,理解,感同身受。如今我之能「悲」,因為我經歷過,我懂得。
我曾對自己許下悲願:對於那些失去子女的父母,我願贈書,同時附上我的聯絡方式,讓他們知道:任何時候,都可以找我談心。我告訴他們:請隨時給我寫信,或電郵、電話;我的心,永遠對另一個母親,或者父親,打開。
我與許多失去孩子的父母親,尤其是母親,有過心與心的對話。他們想跟我說話,因為覺得:在那樣的時刻,全世界只有另一個有過相同經歷的父母才能懂得。悲傷是最最寂寞的情緒,而這份寂寞更加深了悲傷的痛楚。知道世上還有別人也承受過相似的遭遇,至少悲傷不再是那麼寂寞了……那是療傷的第一步。
即使不是失去子女的父母親--任何人,失去了自己的所愛,不論以何種方式失去,這本書也為你打開,請你閱讀。
◆
讀過一位智者寫的一篇題為〈落葉〉的文章。智者說:最難被人們接受的死亡,就是孩子的死亡。每當他幫忙主持孩子的喪禮時,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父母親人的悲痛甚至罪惡感的折磨,還要解答「為什麼?為什麼是孩子?」的困惑。於是他敘述了一位森林僧的頓悟--
一位簡樸的僧人獨自在森林的茅篷裡靜坐。一天深夜,山林裡颳起非常強烈的暴風雨。黎明時分,風停雨住,僧人走出茅篷視察災情。突然吸引住他的,不是許多連根拔起的樹和散落地面的斷枝殘榦,而是舖滿森林地上那一層厚厚的落葉--地面上大部分的葉子都是年老枯焦的黃葉,但也有些是綠葉,而且這些綠葉當中有的還非常鮮嫩,顏色翠碧,可能在幾個小時前才剛從芽苞裡萌發出來呢。當下,這位僧人的心明白了死亡的本質:
當死亡的風暴吹襲著人們,通常帶走的是年老的人--那些「斑駁枯焦的葉子」;同時也帶走很多中年的人,像那些發黃的葉子;可是正值黃金年華的年輕人也會死亡,正似那些早落的鮮嫩綠葉。有時候死亡奪走年輕孩子寶貴的生命,就如大自然的風暴奪走了一些新發的葉芽一樣。死亡的本質就是這樣,正如森林中的暴風雨是大自然的本質一樣。
智者的故事當然富有啟示,但接下來我們的疑問是:「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的孩子?」這也是我曾經常向「老天」或「命運」問過的問題。是啊,新出芽的綠葉也會被吹掉,但為什麼偏偏是我的那一片呢?
後來--經過了許多年的學習和思索,我終於比較能夠換個角度看待這個疑問了:
首先,為什麼不該是我?為什麼該是別人?為什麼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不公平,那麼發生在別人身上呢?
其次,為什麼當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多半不會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如此幸運? 」
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更能幫助促進我們思考和自省?
◆
當我們想念著先我們而去的所愛之人,我們記住他們,同時希望這個世界也有其他的人記得他們。每個人有自己保存記憶的方式。無論以何種方式,全都是美的。而最最美好的,莫過於化悲痛為慈悲。
我認識、也聽說許多父母,以去世的子女名義成立慈善或教育基金會,或為有特殊意義的機構做義工,或捐贈書籍回饋鄉里……。多麼不可思議啊:即使是如死亡這樣絕望的事,都能經由慈悲的力量,轉化成帶來希望的行為。也唯有如此,逝者中斷的生命記憶才能延續,才不會在我們走後便被這個世界遺忘。
孩子逝世兩年之後,我懷著依依難捨的心情離開他的長眠之地聖地牙哥,遷來史丹福定居。當我得知史丹福的建校歷史,立刻對新居產生了親切之感。一百多年前,一場傷寒症奪去了史丹福夫婦十五歲獨子的生命。就在兒子病逝的那一天,這對還在震驚悲悼中的父母親,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以他們的愛子之名,在家鄉設立一所教育機構。「從此,加州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他們這麼說。
從此,不僅是加州,全世界許多優秀的孩子,都來到這處曾是那個早逝的男孩騎馬馳騁的莊園裡上學。
悲傷的淚水可以侵蝕臉頰,也可以化為滋潤枯草的春雨。
◆
去年的四川大地震,死了多少孩子?(我不忍記住那些報導的數字。)那段時日,有多少傷心欲狂的父母親,若不是在哀悼,就是還站在廢墟前痴痴等待 (哪一種折磨更殘酷?)… …而走的幾乎全都是獨生子女。
痛苦的感覺是孤獨的,因為旁人難以感知;但痛苦的人其實不是孤獨的,因為周遭有太多人正在受各式各樣的苦。
許多不幸的事發生,我們或許沒有選擇,但如何應對,有時候我們是可以有一些選擇的。比如我在兒子剛走之後,心情最最低落的時日,有時真不想醒來面對新的一天,我就問自己:
我還要活下去嗎?(要,因為我還有責任,我還有個小兒子,丈夫,以及年近八十的老母親。)
那麼,我是要好好的活呢,還是像行屍走肉似的活?(既然要活,就好好的活吧。)
怎樣好好的活呢?於是我強迫自己起床、梳洗、換上整潔的衣服、出門辦事,不知道我的人看不出我是前一天還不想活了的人。
於是我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活過來了,並且告訴與我同樣經歷的人:你可以做得到。不要想這天是什麼日子,不要擔憂這天將要怎麼過,只要儘量好好的去過每一天。過一天,就是跨過了一道心障;然後,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我告訴他們:我就是這樣過下來的,你也可以。他們願意相信我,因為我們都是從同一條路走過來的。
◆
在一份華文報紙的地方版裡,我讀到一則新聞:一個健康活潑的華裔男孩忽然病逝,家人師長如何震驚哀痛……我立即找到寫這篇報導的記者,托他轉告那位母親:如果願意,請她隨時跟我聯絡。
我和那位母親開始通電郵、電話。她讀了我寄去的《悲懷書簡》,寫信告訴我,她不久前埋葬了自己兒子的心情。我在回信中這樣對她說:
「請妳這麼想吧:我們『埋葬』的並不是我們的孩子,那只是一個軀殼,一件不再能用的『太空衣』--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旅行訪問時穿著這身衣服來,穿到破舊不能再用時,我們留下這件舊衣,回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我知道妳現在所做的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找墓地,埋葬他,為他立墓碑……我都經歷過。妳只好不斷提醒自己:這樣做是為了他,為了不要讓這個世界忘記他。你是在為自己所愛的人做這一切。想到是為自己愛的人做事,就不那麼辛苦了。」
她說: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場夢啊!夢醒時我的孩子還好端端站在我眼前……
我回信說:「其實看長遠一點,人生整個的就是一場夢。夢是會做完的,只是做的時候感覺很真實, 尤其在痛苦中的時候。所以只好打起精神面對這場夢,和夢中人的悲歡離合,儘量做好它。……我寫過一個短篇小說,主題跟這個想法有關。記得那時心情很苦,有一天忽然有一種頓悟,很快就寫出來,寫出來以後竟然就覺得好多了。」
我指的就是〈棋局〉這篇,我非常願意相信的一種可能。所以我把這篇加在這本書最後,作為新版的外一篇;以及,給予自己的一個解答。
◆
校稿時重讀〈秋天的信〉那篇,發現那可能是我全書中最苦澀、最絕望的一篇。讀著自己囚禁在那樣的「心獄」裡寫下的文字,感到萬分的不忍。而今,好似大難之後的倖存者,我多麼慶幸自己走出了那個心獄 。重出這本書,就是我走出來的見證。
二十年後,書中對話和提及的人,有的健步成長,有的安穩前行,有的卻已隨歲月離散。〈悲懷四簡〉裡那個聰慧的小女孩黎明,現在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的媽媽;而以那般誠摯的話語勸慰我的Echo,竟已離開世間整整十八年了﹗人事變幻,豈是滄桑兩字足以形容的呢。
最為感念的,還是書中提及的那些位當年扶持、至今依然相伴的人--與我走過這一路的人,是我終生愛惜的友伴。
回首這段人生,無論是悲是喜,其實都是無常,終究都會過去。我們慨嘆好景不長、快樂時光如飛而逝 ,其實同樣的,悲傷也終究不會是永遠的--任何一種狀態,無論好的或是壞的,都不會是永久的。
然後,悲傷可以化為思念,化為了悟,化為慈悲。
二十年後,唯有思念仿彿如昨。我的孩子長眠在陽光明媚的聖地牙哥北邊一處青草地下,不遠之外便是太平洋的萬頃碧波。蘇東坡的【江城子】是最感動我的一闋悼亡詞,我作了些改動,借來自述情懷:
廿年生死兩茫茫,長思量,總難忘。綠草孤墳,依然話淒涼。縱使相逢應難識,容已改,鬢如霜。 夜來夢回舊時光,天倫樂,聚一堂。相顧狂喜,醒來淚千行。從此年年腸斷處,藍天下,碧海旁。
2009年1月26日,於美國加州史丹福
二十年後──《悲懷書簡》新版序
就在不久之前,有位母親托朋友問我要一本《悲懷書簡》--她的兒子一年前病逝,朋友從圖書館借出這本書給她看;她讀了,想要有一本留在身邊,可是不知哪裡買得到。我立刻把書寄去給那位母親,同時看著家中書架上僅存的寥寥數冊,心想:該是重印的時候了。
開始寫這本書裡的文字是二十年前。寫了整整一年,然後大致按照書寫的時序,整理之後出了書。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就這樣流逝,連自己都感到難以置信;而今原先的爾雅版已經絕版,但我不希望這本書從此絕跡,因為這已不是我一個人的書了--十幾年來,...
目錄
二十年後──《悲懷書簡》新版序
遣悲懷
五月 天使之翅
六月 悲懷四簡
附:黎明的回信
聖地牙哥眼庫來函
七月 夏日煙雲
永遠的童年
八月 百日記
九月 同情會
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
十月 一個名叫羅杰的男孩
十一月 秋天的信
夢
十二月 怎樣的一種愛?
一月 生日
生命中的難題
二月 琴音
三月 長青桃樹
四月 對話
生與死
孩子記得什麼?
片語
五月 五月之詩
似水流年
(附錄)棋局
二十年後──《悲懷書簡》新版序
遣悲懷
五月 天使之翅
六月 悲懷四簡
附:黎明的回信
聖地牙哥眼庫來函
七月 夏日煙雲
永遠的童年
八月 百日記
九月 同情會
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
十月 一個名叫羅杰的男孩
十一月 秋天的信
夢
十二月 怎樣的一種愛?
一月 生日
生命中的難題
二月 琴音
三月 長青桃樹
四月 對話
生與死
孩子記得什麼?
片語
五月 五月之詩
似水流年
(附錄)棋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