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海島國家的城市,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的首都?
倫敦如何牽動世界,影響時代?既掌握全球金融脈動,又是創意產業中心?
走在時尚潮流尖端的倫敦,展現的現代化、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都呈現著未來的意象。這個國際貿易的大熔爐,各種思潮在此碰撞匯集凝聚,奠定日不落帝國的偉業。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背後,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
其實十七世紀中葉的倫敦已瀕臨崩潰,古老的建築結構無法負擔急速成長的人口,內戰使社會分崩離析,瘟疫來襲還奪去十萬條人命。一六六六年九月二日晚上,布丁巷一間烘焙店竄出火苗,接著蔓延倫敦城,狂燒四天四夜。大火驅走了黑死病,也燒盡倫敦舊城的繁華,吞噬一萬三千兩百棟房屋、八十七間教堂,包括聖保羅大教堂與所有主要建築。作家艾佛林嘆道:「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可是只不過短短的六十年,倫敦猶如浴火的鳳凰,從灰燼中崛起,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國際貿易的風爐。
倫敦是怎麼辦到的?本書作者翻掘龐雜的史料,發現倫敦重建史裡五個傳奇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建築師雷恩、作家艾佛林、科學家胡克、思想家洛克,以及地產商巴蓬。透過這五個人的視線和經歷,我們重新走過一次倫敦重建史,以及整個英國社會的重生和轉型。我們也看見從十五世紀以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如何透過思想的洗禮,影響了一個世代的知識份子,最後改變一個偉大城市的發展路徑。
本書核心雖在倫敦,實則寫整個英國的重大演變,及如何牽動世界。除了大時代的動盪外,我們從中看到倫敦如何在過往古蹟上重新建立未來。再也沒有比這一段艱困且輝煌的時期,更適合介紹英格蘭的政治與文化。
作者簡介:
賀利思(Leo Hollis)
賀利思,一九七二年出生於倫敦。曾就讀石林學院,並於東安格利亞大學修習歷史。畢業後回倫敦,花了許多時間以行走的方式探索倫敦城,著有兩本關於倫敦與巴黎歷史行腳的書籍。本書是由他長久以來對十七世紀的興趣發展而來。他經常在「獨立報」、「今日歷史」、「週日電訊報」、「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及評論,並曾在BBC、國家地理頻道與英國第五頻道現身說法。現與妻子和兩個小孩居住於倫敦。
歡迎光臨賀利思的網站:www.leohollis.co.uk
譯者簡介:
宋美瑩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碩士,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藝術史碩士,諾丁罕泉河大學英文與藝術史博士。現任佛光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著作包括《陳第──文武雙全的古音學家》(台北幼獅,1995),英文學術著作《布雷克與版畫藝術(William Blake and the Art of Engraving)》(Pickering & Chatto,2009);已出版譯作《推理莎士比亞》(貓頭鷹,2007),《食滋味》(貓頭鷹,201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家、評論家 楊照專文推薦
各界學者、精英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Zoe佐依子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王芝芝 輔仁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王盛弘 作家
李俊明 「2535」雜誌編輯總監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林盛豐 公視「城市的遠見」節目主持人
胡忠信 歷史學者
唐湘龍 飛碟早餐節目主持人
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所長
張金鶚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陳文茜 「文茜世界週報」主持人
黃碧端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倫敦,一個你永不會厭倦的城市。」這是十八世紀英語字典之父約翰生的經典之句。這本《倫敦的崛起》,為你解說這句名言背後的精彩歷史。想要認識今天的倫敦,就從這本講述十七世紀幾位重要文明精英的貢獻開始…… ──Zoe佐依子/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一六六六年,倫敦歷經一場大火。這把火驅走了黑死病,燒盡倫敦舊城的繁華;同時也把經年累積的空間困難和無從解决的產權難題一體清除。……倫敦城重建委員會匯集政商以及全國文化資源,成功地締造近代歐洲第一個舊城全面更新改建的精彩案例,讓倫敦在十七世紀下半葉,像火鳳凰一般,由灰燼中重生。這是西方城市規畫史上第一個奇蹟,讀者可以在本書中,洞悉城市規畫與建築營造,徹底認識許多令人咋舌的政商微妙關係,其實由來久矣。 ──王芝芝/輔仁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賀利斯寫出一座偉大的現代城市誕生背後,時代與個人錯綜交織的命運。 ──王盛弘/作家
‧一座偉大的城市,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吸引著摩拳擦掌、夢想大展身手的豪傑人物。我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特別享受倫敦地標聖保羅大教堂如何被建成的抽絲剝繭;既體現了城市追求卓越的願景,也捕捉了當時知識份子追求理性與美感的極致理想。 ──李俊明/設計&生活風格作家.「2535」雜誌編輯總監
‧城市興起是近世代的現象與表徵,城市史的閱讀自有其重要性。倫敦,作為現代性與工業革命的關鍵源頭,更不能不認真做閱讀與了解。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一個偉大城市的經營打造,必需有幾位關鍵人物寬廣的視野;一個偉大城市的歷史撰寫,也需要同樣寬廣的視野。《倫敦的崛起》是讓我們學習這種視野的好書。 ──林盛豐/公視「城市的遠見」節目主持人
‧本書透過五位中心人物述說了倫敦的崛起。倫敦一六六六年大火後的重建,看到都市的歷史脈絡,也反省了都市重建的各種困境,尤其開發商的投機利益在都市重建過程中,是特別值得深思之處。 ──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倫敦的崛起》讓我們看見偉大的城市背後的力量。 ──黃碧端/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這是人類思考、知識力量發揚發達的故事。 ──楊照/作家、評論家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偉大城市,一個偉大的國家,一個精彩的時代,以及它深遠的影響,這本書非讀不可。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國際媒體、學者好評
‧《倫敦的崛起》是一個真正啟發人心的故事,它訴說關於人類在面臨災難時發揮的聰明才智與堅忍毅力,以及如何在過往的廢墟上建立未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比這一段艱困且輝煌的時期,更適合介紹英格蘭的政治與文化。 ──《圓頂的故事》作者/金恩
‧這是一本極其豐富又資訊齊備的好書。能夠把精深的學術表現得如此流暢易讀,誠屬難得成就。 ──歷史學者/霍藍
‧這本書真是完美無與倫比。賀利思有種罕見的才能,可以把難懂的事物如光線的本質和國家金融的複雜性,寫得連最外行的讀者都看得懂。 ──歷史學者/皮卡德
‧賀利思用極其豐富引人的細節,解釋聖保羅大教堂從倫敦大火的灰燼裡重新崛起,揭開他所謂的「石塊中的謎題」,不只描述了新的大教堂的設計和建造,也呈現出當時複雜的政治、科學與哲學,還有把倫敦建造成第一個真正現代都市的幾位傑出人物。 ──歷史學者/摩爾
‧這是一本精彩描述倫敦大火後重生與其重建者的書,結合了觀念史、建築史,與倫敦城的生活,文筆引人入勝。 ──歷史學者/阿格羅
‧賀利思的書就像聖保羅大教堂的結構一樣令人印象深刻,他以美妙的文筆,訴說一個知識革命的故事,以雷恩為中心的幾位天才,如何讓十八世紀最偉大的城市文化復興達到頂峰,以及他所建的天下無雙的大教堂圓頂。賀利思讓我們有如第一次看到聖保羅,這是一本成績斐然的書。 ──歷史學者/葛蘭西
‧賀利思訴說了一個現代倫敦如何誕生的生動故事,以大火如何從布丁巷費林納的烘焙店開始,逐街逐巷蔓延,敘述引人入勝。 ──周日時報
‧賀利思給我們一幅生動的畫像,他們是工匠,建造了倫敦最偉大的象徵……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不只在它豐富的細節,還有對當代新思想的形成的解釋。 ──周日獨立報/佩平絲特
‧一部傳記、歷史、政治、哲學、實驗科學的力作……賀利思以純熟的技巧,用詳細的情境,描繪出他的角色。在倫敦擴展,商業繁榮之時,他們以狂熱的實證主義,投身大計畫之中,建築、測量、收集資料。 ──經濟學人
‧跟著賀利思知識淵博的引導,我們得以用新的眼光心境巡視倫敦城……這種新心境,就跟雷恩的新建築一樣,才是他這本好書的真正主題。 ──休斯/周日郵報
‧賀利思成功地解釋了當代的複雜事件與議題……對這座偉大城市的誕生,有引人入勝而觀察敏銳的詮釋。 ──出版家周刊
‧這是對一個偉大城市如何崛起,及一些人如何造就它的故事,一部引人入勝的書。 ──書單雜誌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文 / 楊照 作家、評論家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倫敦當然也不是一天造成的。
造成羅馬最主要的力量,或說羅馬這個城市顯現的主題,是帝國的榮光,和一份自覺的文明驕傲。在羅馬逐步建造的過程中,跟隨著帝國的擴張,有愈來愈多不同地方的資源匯注到羅馬來,也有愈來愈多不同社會的工匠參與建造,羅馬不斷長大,大到超過了其自身,轉變為帝國的中心,蓋起了「條條通羅馬」的大道,羅馬才算真正成立。
而且羅馬的風華,明確依隨著希臘城邦,尤其是雅典的美學經驗發展出來的。那是羅馬的文明指導原則,帶給羅馬城統一的價值判斷依據,摒除了混亂,凸顯出羅馬的偉大。
羅馬如此,那麼倫敦呢?作為另一個帝國──大英帝國的中心,倫敦得以塑造產生的背後力量又是什麼呢?這是《倫敦的崛起》試圖要解答的問題。
而《倫敦的崛起》提供的答案,極其特別、極其有趣。倫敦是在十七世紀洶湧的知識潮流中興起的。在實體倫敦崛起之前,先有了想法,不是直接關於城市建設、城市生活的想法,而是更龐大的,關於整個世界如何構成的想法。
《倫敦的崛起》從克倫威爾的革命和皇家學會的成立,兩件看來和城市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開始講起。順著書中敘述的開展,我們才慢慢理解了這中間的聯結──表面上間接、卻具有深遠影響的聯結。
克倫威爾的革命,尤其是後來將國王查理一世處死的戲劇性場面,摧毀了一個過去習以為常的環境,同時也打開了英國人重新思考、重新認識生命基本狀況的機會。
一套思考方法─演繹與歸納構成的邏輯─刺激出了新的哲學方向,更刺激出了新的科學探索。這是革命之前就在英國社會醞釀著,剛好應和了時代探索的需求;反過來說,革命打開的空間及革命創造的驚慌,又提供了這些形成中的知識可以派上用場的機會。
從幾個站在知識前沿的人士開始,他們各自不同方向開發出來的興趣,在這段關鍵時間裡得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非正式的討論團體,再進一步轉化為固定、正式的「皇家學會」。學會的成立,是個重要的歷史里程碑,因為那不是一個團體、一個協會的開端,而是一整個知識運動的契機。
十七世紀中葉,成了英國最具創造爆發力的一段黃金年代,也是英國從傳統走出來,戴上近代面貌的時代。今天我們看到、認識的倫敦,是在這樣一個激昂的歷史浪頭上推前而來的。
人類很早就有了城市與城市生活,但近代城市是很不一樣的一種東西。近代城市聚集了空前眾多的人口,城市內部這些人口之間有著頻繁密集的互動,讓城市隨時在波動著,人與物在移動,進行交易與群眾活動,每樣東西都不會停留在原有的樣態上。城市外部,因應這些人口的短期及長期生活需求,必須和周圍廣大的鄉間土地組構出一個複雜網絡來。
自然生長擴張的城市,不足以處理這樣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除非進行改造,否則很快就會陷入運作失靈的困境。
《倫敦的崛起》書中敘述開始時,倫敦就在這樣的困境邊緣,尤其和法國新打造的巴黎相比,倫敦是個令人尷尬的歷史遺物;然而到書末結尾處,倫敦就算沒有超越巴黎,至少也能和巴黎,或任何歐洲大城平起平坐了。這個浴火重生的城市,這時已經準備好迎接工業革命與大英帝國肇建,未來兩百年令人目不暇給的變化了。
「浴火重生」不是一個比喻的形容詞,而是對倫敦崛起的忠實描寫,至少是部分描寫。先是遭逢一場讓教堂鐘聲都為之沉默的大瘟疫,接著又有一六六六年的大火。大火延燒好幾天,倫敦變成了一座大烤爐,火燒過後,倫敦的建築毀壞過半,更重要的,整個城市喪失了其居住的機能。
倫敦必須重建!多麼幸運,知識運動的浪潮已經培養了足夠的想法,來進行倫敦的重建。不是在火後的廢墟上,隨機任由時間去長出另一個倫敦來。新的倫敦,既靠著之前查理二世復辟後,寬鬆的氣氛鼓勵的許多新觀念,給予基礎的規劃;新的倫敦,同時也是一個試驗誕生更多新觀念的溫床。
《倫敦的崛起》因而講的,不是一個城市的故事,而是人類思考、知識力量發揚發達的故事,用這種方式,讓我們換個角度欣賞倫敦,領受倫敦的普世意義。
名人推薦:◎作家、評論家 楊照專文推薦
各界學者、精英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Zoe佐依子 台北愛樂電台節目主持人
王芝芝 輔仁大學歷史系退休教授
王盛弘 作家
李俊明 「2535」雜誌編輯總監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林盛豐 公視「城市的遠見」節目主持人
胡忠信 歷史學者
唐湘龍 飛碟早餐節目主持人
夏鑄九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所長
張金鶚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陳文茜 「文茜世界週報」主持人
黃碧端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倫...
章節試閱
前言
走過倫敦縱橫交錯的街道與鄰近地帶,整個城市所展現的現代化、速度以及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在在呈現著未來的意象。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的背後,往往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黎登霍市場裡有個理髮廳,地下室還保留著發掘出的一世紀古羅馬廣場石塊;倫敦市政廳前院底下,還有羅馬人在五世紀留下的圓形露天劇場遺蹟,此處一度是盎格魯‧撒克遜族人的「民眾議會」,也就是當時公民集會的場所。君臨其上的市政廳,自十二世紀以來即已是倫敦舊市區的權力中心。倫敦的歷史從其街道名稱也可略窺堂奧,如古城牆裡面的中心市集齊普賽街,中世紀英文稱為 Cheapside,其中 cheap 在中古英文裡指的就是「市場」,時至今日齊普賽街左右還有麵包街和牛奶街,順著齊普賽街還可通到雞農和菜農做買賣的「雞鴨路口」。
當我們揭開一層又一層倫敦的歷史,這座城市就益發顯得複雜多元。倫敦是個在古蹟上重新打造的城市,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起一六六六年倫敦大火後的十七世紀,更能讓人看到這項嘆為觀止的事實;也沒有其他建築物比重建後的聖保羅大教堂更輝煌、更有象徵意義。倫敦此番史無前例的大重建,重建的不僅是城市的磚石,更遠遠含括了機構組織和街道的規畫,這些熙來攘往的市集和活力旺盛的公司行號,至今仍是金融中心「平方哩」的主要景觀。
十七世紀所體現的不只是倫敦的重生,同時也預示了現代城市的樣式,重建的倫敦成為全世界各大城市複製或轉化的學習模範。這個時代人初次觸及的問題,至今仍是我們深思的課題,如:政府是什麼?我們要如何判斷某件事的真偽?世間是否存在一種普世的基本法則?如何權衡利益是否符合道德規範,或者上帝是否存在?《倫敦的崛起》講述的就是這個現代都會的種子,當初如何播下的故事。
十七世紀中葉的倫敦是個充滿了不安的城市,人人都很焦慮,到處都是關於上帝的預言。乘馬車來的外來訪客,投宿在城外眾多旅店,他們一下車就被淹沒在洶湧的人潮裡;隨著泰晤士河混濁潮水乘船而來的人,一路在霧氣瀰漫的空氣裡看到的,是北岸雜遝的中世紀屋頂和高聳的哥德式尖塔。水岸邊的木造房屋緊臨河岸而建,水手和商人在碼頭和倉庫之間忙碌穿梭,這些倉庫存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優雅的倫敦大橋前上岸的旅客,將被迫捲入那些等待通行的推擠人潮,並馬上體會到大城市生活的混亂喧囂。
離開河岸,進入舊市區的中心,街道上也是擠滿了人群、馬車,一切都在移動。下垂的屋簷幾乎遮蔽了天空,看起來就像是彎腰禱告的僧侶。空氣中瀰漫著煙塵,就如作家艾佛林假借一位法國遊客的語氣,所寫的《英格蘭之特色》裡所述:「居民呼吸的盡是污濁濃重的霧狀空氣,空氣中夾雜著滿是煤灰的污穢蒸氣,使他們的生活暴露在種種不便與不快中。」步行時既緩慢又危險,雖然部分主要街道都鋪設好了,但大部分街道鋪設的卻是尖銳的肯特碎石,較小的巷道則鋪上土壤,因此一旦下雨就變成泥濘不堪的灰泥沼澤。路上到處丟滿垃圾,靠雨水把它們沖到泰晤士河裡去。無雨的夏季,整座城簡直臭氣沖天。
十七世紀下半葉,倫敦瀕臨瓦解邊緣。舊市區變得太過龐大,導致中世紀的行業公會機構、市府官員和一年一選的倫敦市長無法再掌控。鄰近的新興區域繞著「平方哩」的城牆迅速擴張,城牆對古城雖有防衛功能,卻也限制了它的發展。到了一六四○年代,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已經散布在新興的外圍市郊。當時,在舊市區裡享有市民權而不再是學徒的職業人士,稱為自由工匠,他們除了有公會的保護,也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對公會也有責任和義務;相對於自由工匠,在郊區營業的商人,當時稱為「無主之人」,他們不屬公會管理,既非學徒也非自由工匠,拒絕承擔與自由工匠相同的責任與義務,這些人的興起對首都的政治經濟形成一種威脅。
內戰使得英格蘭、愛爾蘭和蘇格蘭四分五裂,一六四二年到一六四八年之間的內戰中心就在倫敦。首都成了「當前叛亂的溫床」,然而,幾年內倫敦卻變成它自己所製造出的新事物之受害者─共和國取代了王室,但政治並未因此穩定,倫敦人生活在恐懼不安中。王室的復辟重建了秩序,大家又重燃恢復舊制的希望,可惜這個希望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幻夢而已。
一六六五年,王室復辟後五年,當初的歡欣鼓舞、滿懷希望,受到一場瘟疫的打擊,千百條性命就此喪失。第二年夏天,英格蘭遭受乾旱,牛津的河川都因此乾涸。除了七月中一場怪異的冰雹以外,整個夏天都沒下雨。到了夏季中旬,倫敦的木造房屋乾燥得像火種一樣,只要有零星火花就可以引燃整座城市的大火。
一六六六年九月二號,星期天晚上,河北岸布丁巷的一家烘焙店開始起火。以倫敦那樣擁擠的巷道,火災本來就是難以避免的災害,可是,這一次一定是哪裡出了嚴重的差錯。作家艾佛林在日誌裡記載道,他第二天下午從位在荻浦阜區瑟伊院的住家要出門時,他的花園籬笆對面「國王軍需庫」的眾水手正在集合,趕著去救火。艾佛林當天走到泰晤士河南岸的河岸區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彷彿在看一場大毀滅的恐怖戲劇。他能找到解釋眼前景象的方式是:「狂暴的烈焰發出的爆裂聲響震耳欲聾,女人、小孩哭喊尖叫,群眾飛奔逃命,高塔、房屋和教堂紛紛倒塌,彷彿一場駭人的狂風暴雨……毀滅的景象一如特洛伊戰爭。」
那天稍早,黑煙蔽日,使得白晝有如黑夜,艾佛林還記載,黃昏之後烈焰高張禁制了黑夜的到來,「十里之內光亮有如白晝,白晝呈現的方式卻十分駭人」。天空變成血紅色,彷彿空氣都著了火,「如同燃燒著的爐子頂部」。艾佛林除了哀嘆,也束手無策:「啊!如此慘絕人寰的景象,自開天闢地以來應屬空前,未來除了毀滅宇宙的大火之外,恐怕也是絕後了。」他眼前整個倫敦都在熊熊燃燒,火焰一條條街道、一棟棟房子地延伸躍進,風暴似地一路吞噬,無一物能夠倖免。他無助地看著,嘆道:「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艾佛林特別注意到位於拉德關山丘上的倫敦舊市區,俯視著首都的聖保羅大教堂,在煙霧中朦朧可辨。此刻,它還聳立在烈焰之上,可是到了星期二,教堂裡巨大的內堂已經擠滿避難的人,他們不是乞求上帝保護,就是以為聖保羅這樣大的建築應該足以庇護裡面的民眾。在當地,商人趕著把貨物搬到教堂牆下,密集開設在教堂院區周圍和書籍業同業公會事務所附近的印刷店,早已把他們的紙張、草稿和作品堆滿教堂下面的聖菲絲地窖了。
到了中午,火焰包圍了整個教堂院區,不到幾小時,教堂整個周圍已經陷入火海,幾乎所有來尋求庇護的人,都不得不慌張地逃離。幸而所有人都驚險及時脫逃,只有一位老婦人例外,三天後有人在教堂的哥德式主體邊發現了她蜷縮焦黑的屍體,和一些燒焦的狗皮。作為倫敦古老地標的聖保羅與它象徵了一千年的城市,淪於同一命運。
煉獄般的烈火由於東風的煽動,狂燒了四天。吞噬一萬三千兩百棟房屋、八十七間地方教堂、六間奉獻禮拜堂,以及所有貿易中心和政府的主要建築,如:市政廳、皇家交易中心、海關大樓、會議大樓、五十二棟公司大會堂、布萊德威爾、新西門、木頭街、雞鴨路口的監獄,還有三個城門,和四座石橋。財富於瞬間付之一炬,餐盤熔入土裡,昂貴的香料蒸發成帶著刺鼻惡臭的氣體。光是「書籍業同業公會事務所」裡的印刷商,就損失了價值兩百萬英鎊的書籍紙張,所有緊急堆放在聖保羅大教堂的地窖裡的財貨盡皆化為灰燼,泰晤士街的碼頭商則損失價值一百五十萬鎊的菸、酒、糖和李子。
然而,倫敦確實存活了下來。短短六十年內,這個大都會從大火的餘燼裡蛻變、重生。到了一七○八年,僅僅不過人一世的壽齡,倫敦便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是國際貿易的風爐,從此朝向建構大英帝國的路子上邁進,逐步將自己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並奠定英國啟蒙主義的基礎。
這個大都會的重生有五個中心人物─雷恩爵士、艾佛林、胡克、洛克和巴蓬。他們的故事要從倫敦大火的二十年前開始說起,生長在英格蘭內戰時期,內戰爆發所帶來的動亂和不安,都在他們的餘生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這場內戰主要肇因於政治和宗教的衝突,進而導致國家分裂,造成分裂的原因當然不僅止於此,不過對這五個人來說,這個童年經驗讓他們產生尋求一個新社會的共同決心。
艾佛林出生於上流世家,父親是英格蘭紳士,在國王、教會、義務的既定體制和信念下,從小就可以預期他一輩子享有閒適生活的特權;雷恩是在英國國教的高層階級長大的;胡克的父親也是神職人員,不過是低層階級。雷恩和胡克從小時就認為自己會受傳統教育,然後一輩子在既有的教會體制裡工作;洛克的父親是薩默塞特鄉下地方的律師,而巴蓬的父親則是倫敦備受尊重的工匠,也是清教徒的傳教士,由於不屬國教,只能祕密崇拜,常有遭受迫害的恐懼。
對他們每一人來說,內戰瓦解了穩定和有秩序的生活,帶來了動蕩不安和無所適從。雷恩和胡克的父親失去職業,被貼上「罪犯」的標籤;艾佛林離開英格蘭,旅遊尋求慰藉,因而改變了他的一生;巴蓬的父親變成新政權下聚眾鬧事的主要領導人;而洛克則在恐懼中眼見各種思想種子互相衝突發展,進而影響到他的餘生。「騎士黨」和國會的戰事雖然於一六四八年結束,當時出現的許多小派系仍持續爭鬥了半個世紀以上。大家都想轉變修復這個國家,經過種種努力和失敗,現代英國才由此誕生。
然而內戰的餘波和後果不只影響到社會的傳統秩序,卻也成了國家文化和思想的轉捩點。內戰之起不只是對國王個人的攻擊,也是對整個階級結構的質疑。國王的權威奠基在什麼上面?王位遭受攻擊,支持它的機構也同樣受到攻擊,包括教會和大學,他們都認為真理是獨一無二只屬王室的。新觀念和知識的管道產生,從內戰的大混亂之中發展出的哲學,預示了現代科學的誕生。這種追求新真理的精神分別顯現在戰後社會上的無數領域裡,倫敦就是這許多辯證論述的主要思想中心。
一六六六年那場毀滅性的大火,意外地給了這五個人改變一生的機會。大火過後,大家就城市的性質討論計畫,倫敦應該要依照舊基地的規模重建,還是要以全新的城市規模加以取代?對雷恩、艾佛林、胡克、洛克、巴蓬來說,大火給了他們一個空白之地,可以重新打造一個現代化城市。
胡克是大火過後當下對倫敦新貌最有影響力的人。他是模範思想家,用新方法測量紀錄首都焚毀的程度,把中世紀的混亂建築轉變成清楚易懂的科學,因此,他以數學來規畫重生的首都。胡克重建城市的工作,跟他自己的另一個角色是相輔相成的,他是最新成立的皇家學會裡的「新哲人」,這個機構是專門以推動實驗和資料的重要性而成立的。
對巴蓬而言,倫敦城燒毀提供了另一種形式的機會:即投機、利益與建築商的興起。他是從都會的建築業起家的,在倫敦古城牆內重建被燒掉的房屋,不過當他的野心變大以後,偶然發現了「石塊」之外的新機會,也就是發展改建蘇活、史匹特菲爾德、霍爾本等郊區。巴蓬對利益的追逐,使得倫敦發展出現代城市的新貌,也促成經濟與商業之新觀念。
洛克是在大火之後才到倫敦來的,一到此地便捲入政治與知識圈的劇變。他跟贊助他的庫伯爵士一起工作,專注思考貿易與資產、宗教信仰自由、政府機構和知識原則等問題。這些思想使洛克身處危境,隨時有可能會被控煽動叛亂,甚至驅逐出境,可是他的理論卻對首都的知識思想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
對艾佛林而言,這場大火使他這樣一個富有思想和品味的人,有機會在最嚴苛試煉下把想法呈現出來。由於太常被人低估為聰明的外行人,艾佛林靠著寫作、與重要人物交誼,以及他在瑟伊院自家的作品,為自己贏得權威的角色。其作品質疑辯論有關英國人想像力的作品。英國特質要如何定義?「英國的」這個詞表達的是什麼?貿易、宗教、理性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然而,這次倫敦的重生與現代英國的崛起,最有代表性的還是要算聖保羅大教堂的重建,以及雷恩自己想要創造現代建築的企圖。他最早是以天文學家成名,代表最前衛的世界新視野,推動理性、實證與科學方法。然而,在成為建築師以後,他重新界定了自己的原則,在傳統的設計藝術裡,採取從實驗室裡學來的現代方法。聖保羅大教堂就是這個新方法的見證。
聖保羅大教堂在整個十七世紀所代表的意義,訴說了一個在巨變洪流裡與時代搏鬥的國家,流動多變的故事。時至今日,它仍然是倫敦的一個神聖象徵物,同時也是國家慶典和嚴肅典禮的所在地。站在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底下仰望石塊堆砌的半球體,下面理應是靜聲廳堂與耳語長廊,寂靜卻被每日循環的禮拜儀式和每年八十萬遊客的腳步聲打破。圓頂的比例非常完美,光線從上面射入內部空間,圓頂的頂端有個類似望遠鏡之眼的鏡片,將光束從頂端燈塔底座投射而下,光幾乎成了建築的自身。
聖保羅揉合了複雜的概念,也把時間凝結在石塊裡。大教堂站在這段倫敦與英國的歷史中心,成為這個時代的象徵與投射。到十八世紀初,大火之後不過四十年,聖保羅又被重新改建。一七○八年十月,雷恩站在大教堂前的教堂庭院,仰視他自己的作品,看著最後一塊磚石放在尖頂上。據他的家族歷史《祭祖文》所記載:「穹窿頂端最高處,也是最後一塊石磚,是由驗收官雷恩指定其子代替他親手擺上的。」
它是一個人一生作品的極致高峰,也是經歷過內戰、瘟疫、大火、革命和政治大混亂,卻仍然能夠把周圍的都會重建成現代化首都的一個世代的永恆見證。
前言
走過倫敦縱橫交錯的街道與鄰近地帶,整個城市所展現的現代化、速度以及閃亮的外表和繁忙的交通,在在呈現著未來的意象。然而,倫敦有著很多層面,鋼鐵、玻璃帷幕的背後,往往還留存著許多過往的歷史。黎登霍市場裡有個理髮廳,地下室還保留著發掘出的一世紀古羅馬廣場石塊;倫敦市政廳前院底下,還有羅馬人在五世紀留下的圓形露天劇場遺蹟,此處一度是盎格魯‧撒克遜族人的「民眾議會」,也就是當時公民集會的場所。君臨其上的市政廳,自十二世紀以來即已是倫敦舊市區的權力中心。倫敦的歷史從其街道名稱也可略窺堂奧,如古城牆裡面...
目錄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楊照
給台灣讀者的信 世界第一座現代城市──倫敦
前言
第一部 內戰時期的孩童
一、有史以來英格蘭年輕人的最大危難
二、無聲的革命
第二部 復辟時期倫敦的興衰
三、復辟與復興
四、雙城記
五、「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第三部 我將再起
六、丈量城市
七、勘測司令
第四部 現代倫敦的形成
八、投機城市
九、古老與現代
十、政治的對立
十一、革命前夕
第五部 倫敦再生
十二、徹底摧毀,重新再造
十三、倫敦革命
十四、鳳凰崛起
十五、終點
注釋
參考書目
中英對照表
圖片來源
推薦序 在知識運動浪頭上出現的城市──讀《倫敦的崛起》 楊照
給台灣讀者的信 世界第一座現代城市──倫敦
前言
第一部 內戰時期的孩童
一、有史以來英格蘭年輕人的最大危難
二、無聲的革命
第二部 復辟時期倫敦的興衰
三、復辟與復興
四、雙城記
五、「倫敦再也不存在了」
第三部 我將再起
六、丈量城市
七、勘測司令
第四部 現代倫敦的形成
八、投機城市
九、古老與現代
十、政治的對立
十一、革命前夕
第五部 倫敦再生
十二、徹底摧毀,重新再造
十三、倫敦革命
十四、鳳凰崛起
十五、終...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