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理所當然」是新的夢想,使今日的我們幸福的寶石
作家、書商、總編輯、攝影家多才多藝的松浦彌太郎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我想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累人的生活了。所以,我希望和昨日的自己比起來,今天的自己能多少有所不同。」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如何發現,用心創造,以及意識到新價值觀念,
也就是發現「嶄新理所當然」的方法。
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理所當然應該這麼做」的事。去思考那些「理所當然」是什麼,也就是對自己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心境和行事方法抱持關心。當各種新觀念便一個一個湧現時,對任何事自然能抱持高度興趣,投入愛情打理,並以勇氣實踐。
為了與他人從容相對,在自己心中準備一張小桌子;
相信自己的答案很重要,但那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不一味地向外尋求,如此一來你便自由了;
笨拙一點也沒關係,執著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個性……
要發現新的「理所當然」,誰都辦得到的。如果有機會與大家分享彼此發現的「理所當然」,那生活該會有多幸福啊。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未畢業,即隻身遠赴美國等地遊歷闖蕩,體驗最純粹的生活。回國後,便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實現他開設書店的夢想。現任《生活手帖》總編輯,同時也是書商、作家。
個人經歷 /
1992年,成立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1994年 於赤(土反)「Huckleberry」內設置書店;1997年將店面遷移至中目黑。
2000年 創立以兩噸重貨車為載具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 與GENERAL RESEARCH的創辦人暨設計師小林節正於中目黑共同開設「COW BOOKS」。
2003年 於南青山Dragonfly CAFE開設「COW BOOKS」二號店。
2007年- 接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
著有《本業失格》、《松浦彌太郎隨筆集──口哨三明治》、《口哨目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輕輕鬆鬆生活哲學》、《旅行的所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等作品。
譯者簡介:
張富玲
台大日文系畢,曾於翻譯公司、出版社任職,現為文字工作者。
章節試閱
chapter one 1 期待明天
去發現新鮮事
心中的桌子
我有張尺寸恰恰好的小桌子。
那張桌子就在我的心中。
那張桌子還附了一張沒有裝飾但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
只要面對著那張桌子,我就能集中心神,一個人思考。
為了全心全意進行思考這件事,我在心中準備了「專屬於自己的空間」。對我而
言,那就是擺在我心中的小桌。
不過,最近我心裡的家具增加了。我試著擺了一張可以讓其他人坐下的大餐桌,
因為現在的我在學習如何與人共事,學習如何與人共度人生。所以我拿定主意要準備一個地方,以便隨時都能與他人面對面坐下。
明明是一起共事的夥伴或朋友、重要的家人,自己卻總是一面做著什麼事一面和
他們說話,這實在是件寂寞的事。如果老是趁錯身而過時交換三言兩語,或是站著聊天,未免也太落寞了。
我希望即使兩個人實際上是站著說話,也能用心地對話,就像彼此是在我心中的
大桌相對而坐那樣。因為這層考量,我才在心中準備了一張可以與大家分享的桌
子。我在心裡想著,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吧。
那張桌子並不僅限兩個人使用,是大家可以湊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大小。我還擺了
幾張椅子,就算是不認識的人,如果對方高興也能坐下來說話。
那是張相當大的桌子,可供人坐在那裡看書,小孩子可以在那裡寫功課,老奶奶
也能在一旁挑豆筴。
年輕時一無所有在國外流浪的時候,我曾遇過一張歡迎我的大桌子。在那張大桌
子上,有人在打牌,也有人在看雜誌,有人舉杯喝酒。
我在一角坐下,知道有個地方隨時可以接納自己,對隻身一人的我而言這是莫大
的驚喜,令我放下心來,十分自在。
或許是年輕時的經驗使然,開設
COW
BOOKS的時候,雖是二手書店,但比
起書架要怎麼做,我最先考慮的卻是桌子該怎麼擺。倘若能使想歇腳的客人儘管互不相識,不聊天,也能感受到同為一體的的歸屬感,我想那一定很棒。
在心中擺了一張桌子後,我不管是面對工作對象,還是家人朋友,隨時都做好了
了與人面對面的準備。
此外我也覺得,只要在心中準備一處可隨時供人入座、從容談話的場所,你便能
溫柔待人。
當然,我也十分珍惜地預留了只屬於自己的小桌,對我而言,躲進那裡獨處凝思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時刻。那張桌子永遠都是一人座,我不打算與人分享。
雖是如此,我卻同時擺了一張大桌,或許,這代表我已經成了一個除了單人房還
需要客廳的成年人了。
◆ 為了與他人從容相對,去排出可以獨處的時間吧。
◆ 你在心中準備了自己的「空間」嗎?
約定真正的意義
約定的目的並不是去遵守。
約定,是要讓人開心。
「星期一之前,我會交出文件。」
訂下約定後,然後趕在星期一傍晚前設法交出文件,但光是這樣,還不算履行了
約定。
如果只看「截止日」和「期限」,那麼你只要在那天之中完成約好的事就行了,可是如果你把這件事當約定看待,那就一定得讓對方開心才行。
讓那個人開心,也就是幫上對方的忙。
如果對方必須在星期一拿到文件,那麼就在早上給他,而且是交給他品質好的東
西。這才算是幫上對方的忙,遵守了約定。
遵守交稿期限有種「受支使」的感覺,但如果把這視作想讓對方開心的約定,這
項行動也就變作「自發性」的行為。一份資料,一張傳票,如果做之前先設想一下如何做才能使對方
開心,我想工作一定能順利進行,氣氛也會變得融洽許多。就算只是附上一張便條也好,只要抱持著想讓對方開心的心意,就連這麼做的自己也會連帶高興起來的。
這不僅限於工作。
和家人約好了,「每天早上都要說早安喔」。
然而,如果只是看都不看對方一眼,在嘴裡含糊不清地說聲「早安」,我想那並
不算是履行了約定。「我說早安了,有說不就行了?」,如果是抱持著這種態度,
對方不僅不會開心,也完全失去道早安的意義。
這件事很簡單,不過是改變詞彙的定義,人就能變得更體貼,大家可以生活得更
朝氣蓬勃。
請記得,「約定,是讓人開心」。
◆ 約定,是自己主動想替對方做點事。
◆ 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去對待別人。
朋友這面鏡子
旅途中突然想到一件事,於是我拿出一張紙。
那時我在一個靠近海邊的鄉間地方想事情。
我在那張紙上一一寫下了朋友的名字。因為對我而言,朋友最重要。家人當然也
很重要,可是他們有部分已經和自己成為一體,無法像朋友那般從外側觀望。
但拿出紙筆之後,很意外的,我竟然遲疑了。
「第一個要寫誰呢?」
我立刻就遇到問題,心裡很猶豫。
我不是朋友像山一般多的人,但仍有幾位無可取代的好朋友。要在其中選擇一
人,把他的名字寫在最前面,令我苦惱了好一會兒。
最後,我寫下了第一個名字,但這會兒我的心情又換成了訝異,「咦?這個人是
第一名嗎?」。
訝異的事還不止一件。
有些人明明和自己很親近,但你就是不會想到他的名字。
有些人則是在旅途中結識的,真正來往不過一個月左右,但我
毫不猶豫地認定「這人是朋友」,把對方寫進朋友名單。
有些人你雖然很喜歡,卻又覺得「把他寫進朋友名單,似乎不太對」。
還有些人雖然經常見面,但你不覺得他們是朋友;而有些人十年來的互動只有寄
寄賀年卡,但你立刻就寫下了對方的名字。
價值觀、共通點、認識的時間,曾一起做過多少事。
或許朋友關係是無法靠這些標準來判定的。
寫完名單之後,可能會納悶「奇怪?我只有這些朋友嗎?」,也可能會意外「原
來我有這麼多朋友啊!」。看著那張薄薄的紙頁,我漸漸覺得那就像一面映照著自己的鏡子。
「啊啊,原來我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這樣想事情,這樣子的人啊。」
真是奇妙,就在思索朋友的事情時,自己的內在也漸漸浮上表面。「寫出朋友的名字」這件單純的事,竟可以做為認識真正的自己的具體幫助。
沒寫下某人名字的時候,會覺得寂寞得不得了。
而寫下某人名字的時候,心情又開心得不得了。
這種複雜的心境變化或許映照出了我這個人吧。
清楚地認知自己喜歡什麼,是和誰來往,其實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你也會發現
自己和別人不同而且並不想承認的部分。
不過,儘管如此仍不別過頭,去看清那些「差異」的話,朋友這面鏡子可以讓你
看見自己的真面目。只要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對事物的看法便不會失焦,也不容易隨波逐流了。
◆ 在一張紙上試著寫下朋友的名字吧。
◆ 朋友這面鏡子會映照出自己真正的模樣。
茶與功德
鄭桑一天會喝上好幾杯茶。
鄭桑出身自擁有茶藝這項美好傳統的台灣,他泡的茶也是能夠暖和身子,香氣怡
人的中國茶。
不過,鄭桑的茶用的並非特別的茶葉,泡法也是比照那片土地的百姓向來品茗的
習慣,十分簡單。只要用一只略大的茶杯,茶葉份量則按喜好添加,然後直接沖熱水就行了。
形式很輕鬆,能夠自在品嚐。正因為這般隨意,所以美味。
經由定居台灣的朋友介紹,我認識了二十五年來在台灣製作舒適好穿的日常布衣
的鄭桑。鄭桑研習東洋思想哲學,並將其表現在服飾製作上。聽他說話,教人怎麼聽都不厭倦。
舉個例子,中國有陰陽調和思想。他們認為就像月亮和太陽,女人與男人,萬事萬物皆有相對而立的一方,不宜有所偏頗。
而鄭桑給我的感覺,不管是在服裝製作,還是待客方式、個人生活方式,都是採
用這種思想來進行。我深受吸引,自此只要去台灣,我都會去喝鄭桑的茶。
一面喝茶,鄭桑偶爾會突然拋出讓人心裡一顫的問題。
「在你的店裡,是理性地接待客人呢?還是感性地對待客人呢?」
他想傳達的,應該是理想和感性兩者的平衡很重要吧。
今年春天去拜訪他的時候,鄭桑一面喝茶一面告訴我以下的故事。
有一次,有個客人上鄭桑的店裡買衣服。
設計簡單的襯衫,低襠褲,中國傳統服飾風格的連身裙,鄭桑製作的衣服和流行
扯不上關係,也不特別華美,但每一件都有擄獲人心的力量;而且衣料是以植物顏
料染製,色彩種類繁多。那位客人似乎也是深受吸引的愛好者之一,只見對方專注
地一件一件仔細品味,並選購了好幾件衣服。
可是結帳的時候,對方發現自己帶的錢不夠。當時,鄭桑這麼說:「你現在能付多少就付多少,衣服全帶走吧。」
我聽了大吃一驚,但更教人吃驚的是鄭桑接下來的話。
「你現在付了這些錢,餘款還有○○元。」
鄭桑對客人這麼說,把金額寫在紙上。一般店家都會把這當作賒帳處理,為了確
保客人事後會來付錢,還會詢問對方的聯絡方式並記錄下來。但鄭桑在那位客人離開之後,立刻把那張紙條給撕了。
「不只是撕破,在撕掉的瞬間,我就把這筆帳給忘了。」
我以為他是不願事後生氣客人不來付錢,但似乎並非如此。
有事後會來付錢的客人,但也有客人自此從未上門,但鄭桑似乎並不介意。
「人行善會有功德或福德。功德是一種完全不求回報的無償行為,福德則相反。
收取與商品等值的金錢,以及世上所有的工作,都是福德。對我而言,功德和福德保持平衡是必要的。正常地工作,正常地生活,人會逐漸積累福德。但有時候,我們也必須有意識地去做些功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地去問:「做這件事是功德?還是福德?」。鄭桑平靜
地這麼說。
「做這件事是功德?還是福德?」
這門我從未接觸過的深奧學問,隨著茶湯,一點一滴地滲透到我的心中。
今後,我還想繼續品嚐鄭桑的茶,一杯又一杯。
◆對不同的價值觀時時保持關注吧。
◆提到無償的行為,你會想到什麼事呢?
chapter one 1 期待明天
去發現新鮮事
心中的桌子
我有張尺寸恰恰好的小桌子。
那張桌子就在我的心中。
那張桌子還附了一張沒有裝飾但坐起來很舒服的椅子。
只要面對著那張桌子,我就能集中心神,一個人思考。
為了全心全意進行思考這件事,我在心中準備了「專屬於自己的空間」。對我而
言,那就是擺在我心中的小桌。
不過,最近我心裡的家具增加了。我試著擺了一張可以讓其他人坐下的大餐桌,
因為現在的我在學習如何與人共事,學習如何與人共度人生。所以我拿定主意要準備一個地方,以便隨時都能與他人面對面坐下。
明...
作者序
《嶄新的理所當然》台灣版序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心的成長」。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也是在踏上「心的成長」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物、風景和事件,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我們找到幸福,擁抱喜悅,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學到什麼?從今日的邂逅當中,又學到什麼?在今天一天,自己究竟能學到什麼事呢?如果把可能發生的事都當成是必然的,不管是好事或壞事,都看作是現在的自己必學的考驗來堅持面對吧。
如果心頭湧上疑問,便去探究到底。不滿足於間接關係,除非自己走訪當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聞,才肯心服。探究之心沒有妥協餘地。疑問即是迷惘,而自己能正視這份迷惘到什麼程度,我想這便是芸芸眾生要學習的一步。
對我們而言,這份好奇心,或是探究心,會成為生活中和工作上的重要種子。因為使你明白事物真意的方法訣竅就潛藏在其中。
有個字眼叫「典座」。典座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據說在坐禪、誦經等活動當中,典座是最重要的修行。典座也是禪僧寺院裡的一個職稱,又稱炊事長或雜務長。為什麼炊事長或雜務長這種看似卑賤的工作會是最重要的呢?那是因為佛門弟子相信開悟見性的真理就存在於最接近身邊的地方。簡而言之,發生於家庭主婦的工作場所,也就是存在於廚房、洗衣場或屋子裡等地方的工作,便是最重要的修行。做菜,打掃,洗衣,在這些每日例行的工作之中,充滿了許多有益於「心的成長」、「認識自己」,值得學習的事情。典座所示的訓誡裡,有一則是「要像在清洗別人的眼睛那般,用心仔細地清洗鍋子和餐具」。第一次聽聞這個訓誡時,我大受感動,心想:「這是多麼嶄新的生活道理啊。」
現在對自己而言最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意即,你心中「嶄新的理所當然」是什麼?每一天的探究之心,將會引領你找到這個答案。
經常去重新衡量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把這視為理所當然的方式繼續學習,還有就是,希望自己常保新鮮。
あたらしいあたりまえ 台湾版序文
人はなぜ生きるのか。
ぼくは、その目的を「心の成長」と考える。
子どもから大人になるにつれ、著しく身体能力が成長するように、人は一生という時間軸の中で、「心の成長」という、ある意味、大いなる心の旅へと出発する。その旅の過程で出合う、人やモノ、風景や出来事などとの関係あるいは交歓に、わたたちはしあわせを見つけ、喜びを抱き、また一歩、また一歩と、歩みを進めるのです。
命が尽きるその日まで、ゆっくりでもいいから、心の成長の歩みを進めることができたらいいな。それは本当にしあわせなことだと思います。
自分以外の他人すべてを師とし、今日起きたことから何を学べるのだろうか。今日の出会いから何を学べるのだろうか。今日一日から何を学べるのだろうか。起こりうることが必然であれば、よきこと悪しきこと、どちらも今の自分に必要な学ぶべき試練として、しっかりと向き合えればと思う。
疑問が湧いたらそれをとことん追求する。間接的な関係で満足せず、自分をその場所に運び、自分の目で見て、自分の耳で聞いてはじめて納得する。それは妥協のない探究心。疑問とは、すなわち迷いでもあるけれど、その迷いと自分が、どれだけ向き合えるかどうかが、生きとし生かされている人としての学びの一歩だとも思うのです。
わたしたちにとって、この好奇心、あるいは探究心が、暮らしや仕事の大切な種になるのです。ほんとうのことを知る方法のヒントがそこに隠されているからです。
「典座」という言葉があります。「典座」とは、仏道修行のひとつです。それは座禅や読経といった修行の中でもっとも尊い行いといわれています。禅僧寺院の役職のひとつでもある「典座」とは、炊事係や雑用係ともいわれます。低く思われがちな炊事係や雑用係の仕事がどうして尊いのか。それは仏道において悟るべき真理とは、日々の暮らしのもっとも身近なところにこそ存在するからです。要するに、家庭の主婦の仕事場である、台所、洗濯場、部屋の中、といったところに生まれる仕事こそが一番尊い修行であるというのです。料理をする。掃除をする。洗濯をする。この日々のあたりまえの仕事の中に、「心の成長」「自分を知る」のための、学ぶべきことが溢れているのです。「典座」では「鍋や食器を、他人の目を洗うようにていねいに洗う」という教えがあります。この教えに出合ったとき、僕は、「なんて、あたらしいあたりまえなのだろう」と感動しました。
今、自分にとっての一番普遍的なこととは何だろう? すなわち、あたらしいあたりまえとは何だろう? その答えはこんなふうに日々の探究心の先に与えられるのです。
あたりまえのことを常に測り直しながら、あたりまえに学んでいく。そして、いつもあたらしくありたい。
《嶄新的理所當然》台灣版序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認為目的是為了「心的成長」。
就像隨著從孩子長成大人,身體能力有了顯著成長,人在一生的時間軸之中,也是在踏上「心的成長」這場在某種意義上規模浩大的心之旅程。旅程中會遇見許多人、物、風景和事件,在與這些事物的關係和交流之中,我們找到幸福,擁抱喜悅,一步又一步地繼續邁出步伐。
直到命盡之日那天,步調慢一點也沒關係,希望心的成長能持續踩著步伐前進。我想這真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把自己以外的人都當成老師,在今天發生的事情中能學到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