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
堪千東由仁波切
◎真心推薦◎
我們無法迴避死亡;人若真能不死,認真想想,後果也實在不堪設想。
但是透過自身對死亡的訓練,我們學會了接受,在命終之際,我們的心可以是輕鬆而愉快的。這不僅在那時對自己有益,對我們的親戚、朋友與所有相關的人士也同樣有益。
時至今日,死亡這個議題在許多社會中仍是不可碰觸的禁忌。然而不論人們怎麼避而不談、視而不見,死亡仍時時刻刻以各種型態現身,有時來得既快又猛,有時則是慢得令人備受折磨。但無論如何,生命的定律是:有生,就有死。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及早做好準備,以優雅從容的姿態迎接死亡?
本書是波卡仁波切在印度波卡寺所給予的開示彙編,其中收錄許多他與弟子的精彩問答。仁波切從積極正面的觀點,帶領我們用更開闊的視野,重新認識「死亡」真正的面目。他說,死亡只是無常的結果。當我們越能夠觀照無常,時時刻刻對死亡保持覺察,不逃避,亦不恐懼,我們的心就有能力為死亡做好充裕的準備。因此不論死亡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到來,對我們都不會是一種震驚,因為我們知道:儘管死亡不可避免,卻絕不是生之盡頭,而是另一種生命狀態的開端;死亡的藝術,同時也是生命的藝術。
波卡仁波切藉由這個珍貴的教法,讓我們了解死亡時會經歷的不同階段,並舉出一些偉大成就者的實例來說明死亡;他也提供我們一些教導,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死亡;此外,當親人即將離世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驅除對死亡的恐懼,坦然的面對,也提出許多有益的建議。
作者簡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1940~2004)
波卡仁波切是達香噶舉傳承持有者,於1940年誕生於西藏阿里地區一游牧家庭。四歲時,為第十六世噶瑪巴嚷窘日佩多杰認證為第一世波卡仁波切的轉世。第一世波卡仁波切於阿里地區的天洞專心苦修,完成一千遍「紐涅」(十一面觀音聖者斷食法)的修持。一如前世,波卡仁波切致力於實修。1959年逃亡至印度後,他在卡盧仁波切的指導下,完成三次嚴謹的三年三個月傳統閉關。1978年,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任命他為隆德寺閉關中心的金剛上師,前後指導了四期的傳統閉關。1984年,他在大吉嶺地區彌律村創建「波卡涅敦確闊林」,往後幾年又建立兩座閉關中心及一所佛學院,致力於培養僧團及利生志業,弘法足跡遍及世界各地。
仁波切素有「禪師中之禪師」的美譽,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的上師之一。仁波切圓寂時稀有瑞相環生,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親臨波卡寺主持七七法會。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當和尚遇到鑽石》《修行百頌》《你可以更慈悲》《蔣貢康楚閉關手冊》《穿越六道輪迴之旅》等書。目前定居西雅圖。
章節試閱
照料亡者
問:在過去,宗教教導人們對亡者採取一種特定的態度,提供某種協助;但是我們目前身處的社會對宗教大多漠不關心,並且產生一種從不聞不問到緊張失控的兩個極端行為。一些人對此感到不自在,並且試圖在這個社會框架內去尋求幫助亡者的解決之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態度?
答:當摯友或親戚過世時,人們會非常痛苦。我們常常看見人們哭泣,或用其他方式表達哀傷;有時候,他們表達悲傷的方式非常強烈。雖然這種行為對亡者一點幫助也沒有,但卻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行為舉止?除了不由自主的悲傷之外,他們錯誤地相信,表達悲傷是證明自己愛那個正在受苦之人的方式。
另外一個事實是,漠不關心只會讓亡者更痛苦。亡者會感覺被遺棄,而獨自面對他或她的痛苦。垂死者需要感覺自己沒有被遺棄,他們需要感覺自己和自己所受的痛苦受到人們的關心。 因此,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去尋找正確而具有利益的態度。剛開始,我們可能會認為,只要保持平靜的心,不採取冷淡的態度就足夠了。
這種做法是遠遠不足的。我們也需對亡者表達更多的愛。那種愛必須是真誠而深刻的。垂死者需要在我們的行為和字字句句中感受到我們的愛。眼淚和悲傷不是顯示我們的愛的真正方式。相反的,我們應該用光燦的寂靜和巨大的關懷來表達我們的愛。①
(註1:波卡仁波切是這種態度的完美示範。身為仁波切的口譯,我(法蘭科斯‧傑克馬特)常常有機會陪伴仁波切造訪垂死者或身患重症的病患。在此,我舉出一個例子。有一個年輕女子飽受癌症之苦,她曾經閱讀過幾本佛教書籍,並且對佛教產生極大的興趣。她透過許多人的因緣,在居住的城鎮遇見一名佛教徒。在此不久之後,波卡仁波切依約抵達造訪該城鎮。女子的佛教朋友知道她想要遇見和皈依一位上師,於是詢問仁波切是否介意去看看她。年輕女子住在一個小房間裡,她無法站立,必須留在床上。女子為了仁波切的造訪,已經請人張羅了一些茶水和餅乾。波卡仁波切應她之請,給予她皈依。然後,波卡仁波切仁慈地對她解釋佛教的一些事情,說著令人感到寬慰的話語,並且向母親對待孩子一般,用相同的關愛碰觸她的臉龐。在仁波切的言語和態度中,沒有憂慮、悲傷、悔恨,只有愛,如天空般廣闊、明晰、自由的愛。接著,仁波切坐在床尾的一張椅子上注視著女子,雙眼充滿大慈和無限的溫柔。整個房間充滿這樣的氣氛。眼淚如珍珠般無聲地從生病的女子雙眼滾下,她的心是寂靜的,沒有恐懼,充滿了她剛剛領受的愛。)
問:我們是否應該告訴垂死者,他們即將死亡了?
答:這並沒有一般性的規則。我們需考慮的是,這個病人是否能夠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不會產生更多的痛苦。多半的情況是,不告訴人們他們即將死亡是比較好的做法,因為他們肯定不會從中獲益,反而可能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如果垂死者曾經從事一些修行,那麼我們可以告訴他或她平靜地思量死亡,為死亡做準備;否則,我們就沒有必要雪上加霜。
問:當某個和我們親近的人即將死亡時,我們很難掩蓋悲傷。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悲傷對垂死者或亡者沒有好處?我們該如何控制悲傷?
答:事實上,眼淚對垂死者或死者弊多於利,我們的眼淚和痛苦會為他們製造更多的痛苦。 在法之中,痛苦從生與死中產生,而這個世界本具的痛苦,一般都是慈悲的對境。當某個和我們親近的人死亡時,我們所感受到的悲傷讓我們覺察到痛苦。悲傷應該把我們帶向慈悲,而慈悲將會以祈請、持咒、從事善行、把善行的功德迴向垂死者或亡者的方式來展現。這些祈請文也將幫助我們舒緩自己的悲傷。
一般的悲傷無關修行的態度或慈悲,僅僅是一種執著。這種不生起祈願的悲傷,是一種無用的感受。再者,《西藏度亡經》中解釋,太多的哭泣和太多的悲傷,對剛剛去世的人有害。這個人感覺到我們的悲傷,因而受苦。此外,亡者看見我們痛苦,將會對我們更加執著,而可能製造從中陰解脫的障礙。
然而,慈悲是健康有益的態度。在今生與我們親近的人,和我們有著非常親密的業緣。在我們的生生世世中,那個人可能曾經多次是我們的父親、母親或朋友。過去從事的惡行製造今生的痛苦,並且帶來未來痛苦的種子。心懷慈悲代表我們如此思量:「現在這個人正在受苦,為了不讓他或她在未來墮入惡趣(下三道),我需要做一點事情來幫助他或她。」因此,我們向上師和三寶祈請,為那個人施行供養和發願。然後,我們思量,上師的心、我們的心和亡者的心合而為一,我們住於禪修之中。這即是正確的態度。
問:我們可以採取什麼實際可行的行動來幫助垂死者?
答:不論你的宗教背景為何,身為一個家庭成員、朋友、護士或醫師,如果你照料垂死者,最重要的是,你需竭盡所能地不去傷害垂死者的心(mind)。你應該不要在這個人所經歷的痛苦上增添更多的痛苦,反而要努力保護他或她,提供更多令人感到愉悅、寬慰的事物,為他或她製造快樂。你應該用盡方法,避免做和說一些會引起痛苦的事情,因為垂死者的心極為脆弱,而且已正在經歷足夠的痛苦。他或她的心疲憊不堪,情緒抑鬱。任何不悅的事物可能具有極大的涵義,這在一般的背景脈絡中是不存在的。
當一個人罹患了身體之前不曾習慣的疾病時,就會出現源自病痛的痛苦。除了身體的疼痛之外,我們也可能擔心疾病會導致死亡。這便是在疾病的痛苦之上製造了恐懼和痛苦。除此之外,我們也應該限制某些行為。那個人不可以從事他喜歡的活動,吃他喜歡的食物。舉例來說,那個人喜歡坐起來或走動,但他必須躺下。
他或她必須要做自己不想做的活動和事情,例如服藥。那個人可能會因為擔心財力、財務保障等等而受苦。所有這一切都製造了更多的痛苦。
為了幫助那個人,你應該記得,了解這個人正在經歷什麼是你的責任。如果你不記得這是你的責任,你就不會有所覺察,因為你不是那個正在經歷一切的人。那個人可能明白他或她就快要死了。再一次地,這增添了更多的痛苦。死亡不是他或她的選擇。對於眼前的情況,他或她失去了掌控。垂死者知道,與財產、家人和親戚分離的時刻已經到來,而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痛苦。他或她也憂心重重。垂死者納悶,家人和親戚沒有他或她該怎麼辦?他們將如何處理留下來的財產?或許這些財產會落入壞人之手,或被誤用。這個念頭帶來更多的痛苦。你應該覺察這一切都可能發生,並且竭盡所能地紓解垂死者。幫助垂死者是你所能做最人道、最仁慈、最體諒的事情。
從修行者的觀點來看,你應該記得,什麼會為垂死者帶來更多的安慰和快樂。如果垂死者的心和感覺可以保持平靜,那麼這種態度將帶來一些了解和覺察。這樣的結果是,他或她將不會因為心的衝突狀態而受到障礙。
從業的真諦角度來看,幫助垂死者或亡者的人,肯定會得到善果。如果你修持佛法,並且能夠用佛法來幫助垂死者,那麼你可以把這當成清淨和積聚功德的根源。對你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
如果你沒有親近死亡的修行戒律,卻必須面對照料垂死者的狀況,那麼智慧和常識是你最佳的助力。你要記得,垂死者正在經歷許多痛苦,所以要努力讓他或她更加自在快樂。舉例來說,你感覺到那個人擔心自己的財產將如何被處置。你知道,告訴垂死者他或她的財產將如何被處置,會讓垂死者放心。另一方面,相反的做法也是真確的。你可能感覺到,財產是垂死者最不想談論的話題,那麼你要就此打住。如果你表達太多的悲傷、憂慮或不自在,那麼因為垂死者與你親近,將會增添更多的痛苦。即使你感受到切身的痛苦,也必須保持平靜。擺出平靜的模樣對垂死者將有更大的幫助,因為垂死者是那個更需要幫助的人。如果你看起來不動感情,垂死者會認為你不在乎他或她的感受,或他或她正在經歷的事情。如果你感覺到那個人因為你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痛苦悲傷而感到難過,那麼你必須顯露悲傷或任何可以讓垂死者感到寬慰的情緒。
舉例來說,垂死者和照料者都對基督教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如果你知道垂死者熟悉這種傳統,那麼你可以幫助他或她,建議他或她想著耶穌基督,回憶《聖經》的故事和祈禱文。這將舒緩垂死者內心的痛苦,帶領他或她清除太痛苦的感受。
如果垂死者和照料者都傾向佛法,可以提及或念誦諸佛菩薩的名號。你也可以念誦比較普遍而流行的咒語,例如觀世音、阿彌陀佛的咒語,以及希望前往極樂淨土的祈願文。我們應該提醒垂死的修行者,不要把心安住在財產、人際關係,以及把一切留在身後的痛苦,他或她應該了解,這些事物都將消逝。你也應該提醒垂死者,對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施行供養。
不論垂死者或照料者是否具有任何宗教傾向,紓解垂死者的心理痛苦是重要的元素。此舉不但會帶來立即的利益,也會在未來帶來更大的利益。因為垂死者的心之狀態非常強烈,所以態度會影響他或她的心,而這會為中陰階段和未來的生生世世帶來後果。如果在最後的時刻,垂死者處於極度憤怒怨懟的狀態,這些情緒的影響將被帶入中陰,可能會對中陰的覺受造成非常不良的作用。如果因為因緣之故,那個人懷著慈悲、仁慈、信心的念頭死亡,也將會為中陰的階段和未來的生生世世帶來重要的影響。你可以在當下幫助垂死者,也可以幫助他的未來。
從佛教相信轉世的觀點來看,即使肉體在死亡的過程中分解,心之相續卻沒有被摧毀。你幫助垂死者在心中所形成的觀點,被相續的心識實現。
我們有許多其他不同的方式可以幫助亡者或垂死者去清淨心之狀態,體驗更多的利益。經驗豐富的修行者可以施行頗瓦法(遷識法)。亡者仍然可以透過不同的解脫法門而和佛法結緣,例如聽聞《西藏度亡經》,或舉行寂靜忿怒本尊壇城法會。我們也可以舉行一種稱為「素爾」(soor)的特別修法,即把供養的食物焚燒成為煙的煙供。各種積聚功德和清淨業障的修行法門,都有助於亡者清通中陰的通道。
問:在垂死者或死者面前,我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如何轉化自己的痛苦?
答:態度有許多種類,就像人與人之間有所差異一般。某些人沒有任何靈修的傾向,而某些人則對宗教有某種程度的熟悉。在後者的情況下,他們的態度將隨著他們的觀點而有所變異。我們無法支配每一個人的想法,因為人們對現實都傾向抱持非常強烈的意見。如果有宗教背景,就會比較容易。
不論是否具有宗教背景,有一些人把親近之人的死亡看得非常個人。他們認為:「這只發生在我身上。」這種想法導致強烈的痛苦。我們應該如此思量,這不只是自己不幸的經驗,死亡發生在每一個地方。我們家族之前的世代已經經歷過死亡,未來的世代也將經歷死亡。這並不是個別的情況,死亡發生在垂死者身上,也發生在必須面對死亡的人身上。為了安撫我們的心,我們不應該把死亡看得太個人。我們別無選擇。即使死亡是不幸的,但還是會發生。
如果我們具有宗教背景,那麼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採取適當的行動,例如祈願。就佛法修行者而言,這取決於修行者的修行層次,但一般來說,你應該透過觀修無常來接近死亡。因為生與死無可避免;有相遇,就有分離。對生者和垂死者來說,真正有幫助的做法是,懷著信心向三寶、皈依境祈請,並且在心中保持一種利他的態度。
照料亡者
問:在過去,宗教教導人們對亡者採取一種特定的態度,提供某種協助;但是我們目前身處的社會對宗教大多漠不關心,並且產生一種從不聞不問到緊張失控的兩個極端行為。一些人對此感到不自在,並且試圖在這個社會框架內去尋求幫助亡者的解決之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態度?
答:當摯友或親戚過世時,人們會非常痛苦。我們常常看見人們哭泣,或用其他方式表達哀傷;有時候,他們表達悲傷的方式非常強烈。雖然這種行為對亡者一點幫助也沒有,但卻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行為舉止?除了不由自主的悲傷之外,他們錯誤...
作者序
【英譯者序】
如果我們仔細思量,很快就會了解到,死亡是我們人生中唯一的必然。當然,我們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會輪到我們頭上。我們有一個選擇:我們可以面對死亡,或者完全忽視它。我們是要把死亡的時刻視為一場最後的災難,還是想要為死亡做準備?
一般而言,西方文化把死亡視為一種不可加以檢視的禁忌。現在,死亡主要是由醫學和心理學專家來處理。本書包含的教法,強調在今生從事修行的根本重要性。藉由建立一個穩固的修行基礎,我們要與死亡的現實共存就會容易許多。
你將會從握在手中的這本書發現什麼?波卡仁波切帶來一個活躍積極的傳統,這個傳統是他透過研習和關愛生者、死者而養成。波卡仁波切對於藏文法本及其實修應用的精通熟學,在此濃縮成為本書的四個章節。他引導你通過死亡的不同階段,給予你面對死亡的善巧方便。他顯示,時時刻刻對死亡不可避免地保持覺察,既可豐富你的人生,也可以為死亡做準備。他提供在日常生活中接近死亡的教導,以及幫助他人面對死亡的方針。
本書以偉大瑜伽士卡盧仁波切的實例來說明死亡。藉由這個例子,我們發現在一個覺醒者的死亡過程中,「覺察無常」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可以從這個修行來學習。
請仔細閱讀這些教法,這有如波卡仁波切為我們帶來的種子。如果我們用思與修來滋養這些種子,就會長出充滿喜悅智慧的花朵。這種智慧將照亮生死,驅除恐懼與畏怖。
這本書是由一本法文書的翻譯,以及後來波卡仁波切在印度米里克(Mirik)所給予的開示彙編而成。為了那些不熟悉藏傳佛教的讀者,本書也加入了「辭彙解釋」來釐清特定詞語的意義。
願本書為你帶來充滿喜悅的智慧!
【英譯者序】
如果我們仔細思量,很快就會了解到,死亡是我們人生中唯一的必然。當然,我們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會輪到我們頭上。我們有一個選擇:我們可以面對死亡,或者完全忽視它。我們是要把死亡的時刻視為一場最後的災難,還是想要為死亡做準備?
一般而言,西方文化把死亡視為一種不可加以檢視的禁忌。現在,死亡主要是由醫學和心理學專家來處理。本書包含的教法,強調在今生從事修行的根本重要性。藉由建立一個穩固的修行基礎,我們要與死亡的現實共存就會容易許多。
你將會從握在手中的這本書發現什麼?波卡仁波切...
目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推薦序文
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推薦序文
波卡寺住持堪千東由仁波切推薦序文
怙主 波卡仁波切簡介
英譯者序
法文版本導言
死亡
死亡中陰
死亡中陰的進一步細節
中陰的修行
自殺
偉大人物的死亡
事物之本質
死亡的藝術
了無恐懼地死亡
死亡的三種方式
特殊的議題
接近死亡
觀照無常
無常五要點
七支祈願文
當其他人死亡的時候
照料亡者
慈悲的法門
佛之名號
進一部細節
特殊的技巧
【附錄一】六種中陰
【附錄二】七支祈願文
辭彙解釋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推薦序文
第十二世大司徒仁波切推薦序文
波卡寺住持堪千東由仁波切推薦序文
怙主 波卡仁波切簡介
英譯者序
法文版本導言
死亡
死亡中陰
死亡中陰的進一步細節
中陰的修行
自殺
偉大人物的死亡
事物之本質
死亡的藝術
了無恐懼地死亡
死亡的三種方式
特殊的議題
接近死亡
觀照無常
無常五要點
七支祈願文
當其他人死亡的時候
照料亡者
慈悲的法門
佛之名號
進一部細節
特殊的技巧
【附錄一】六種中陰
【附錄二】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