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洪流之後
在早期網路的大型事業中,只有維基是非商業的,只花錢不賺錢,由一個非營利機構專職營運。使用者達到每日五千萬人次時,基金會只有十八名支薪人員,一名在德國,一名在荷蘭,一名在澳洲,外加一名律師,其餘全是志工,包括幾百萬名編纂者、上千名派任的「管理者」,以及無所不在的創辦人(自稱「精神導師」)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威爾斯壓根沒想到維基百科一轉眼就變得如此零碎、混沌、半吊子、業餘和完全免費。要成為百科全書就要有專家群、學術認證、核實與同行審閱,但「維基」採取的概念卻是亂七八糟的。「維基」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迅速」,所有人都能瀏覽和編輯其內容。因此,維基是自我創造的,至少是自我成立的。
維基百科以一則簡單的自我介紹出現在網路使用者面前:
首頁
你現在就能編輯此頁!這是個免費的社群計畫
歡迎來到維基百科!我們正從頭開始撰寫一部完整的百科全書,而且是用集體合作的方式。二○○一年一月開始到現在,已經超過三千頁,但我們希望突破十萬頁。所以,大家一起來吧!寫下你所知道的,一點或很多都好!請先閱讀歡迎信息:新朋友,歡迎!
從列出的搜尋條目就能看出維基第一年的涵蓋範圍有多寒酸。在「宗教」這個主條目之下只有:天主教?撒旦教?拜火教?神話?「科技」則是:內燃機?可操縱的?液晶螢幕?頻寬?「民俗」是:「若想撰寫民俗相關的條目,請先列舉出民俗中公認明確而重要的主題,光玩《龍與地下城》(Dungeons and Dragons)不會知道太多的事,參見。」《龍與地下城》當時已經條目眾多。維基不追求瑣碎的知識,但也不輕視。幾年後,吉米.威爾斯在亞歷山卓城表示:「對於那些瘋狂撰寫小甜甜布蘭妮、辛普森家族或神奇寶貝的人,我們不應該要求他們轉寫物理學的深奧概念。維基不是紙,他們的時間也不屬於我們。我們不能說:『幹嘛讓員工做這麼沒用的東西?』他們沒有傷害到什麼,讓他們寫吧。」
「維基不是紙」是維基的非正式信條。這句話在維基也有一頁(請見「Wiki ist kein Papier」和「Wikipédia n’est pas sur papeir」),自己說明自己。這句話代表條目數量與長度沒有物理和經濟限度。位元是免費的。誠如威爾斯所言:「關於紙和空間的一切比喻都死了。」
維基發現自己以驚人速度成為文化棟梁,有一部分是因為它和Google無意間形成的綜效關係。維基成為「群眾智慧」這個概念的測試案例。使用者從理論和實務角度出發,不斷辯論條目的可靠程度,因為所有條目都是由不具資格、沒有可查證身分、擁有未知偏見的人以權威口吻寫的。維基是出了名地愛搞破壞,這凸顯要爭論不休的現實達成中立的共識是多麼困難,也許根本不可能。過程中充滿了所謂的編輯戰爭,對立的編纂者不斷修正對方的改動。二○○六年底,關心「貓」這個條目的人對於有貓的人應該叫做「主人」「照顧者」或「人類伴侶」無法取得共識。短短三週內,爭論的內容就足以寫成一本小書。逗點有編輯戰爭,神有編輯戰爭,就連拼寫、發音和地緣政治都有無謂的編輯戰爭。有一些編輯戰爭凸顯了文字的可塑性。海螺共和國(佛羅里達西嶼)是一個「微國家」嗎?某一隻幼年北極熊的相片「可愛」嗎?專家們彼此互異,而人人都是專家。
除了偶爾出現的騷亂,條目往往會固定下來。不過,就算內容似乎達到了某種平衡,也依然是變動不定的。在維基宇宙中,真實是不可能有定論的。定論的幻象,有部分是受到紙本百科的實體所影響。狄德羅一七五一年開始在巴黎出版《百科全書》,目的在「蒐羅目前散布在地表各處的所有知識,讓知識的普遍結構為同代人所知曉,並流傳給未來的人」。《大英百科全書》一七六八年於愛丁堡初版,分一百期付款,每週六便士。這套書和狄德羅的大作一樣帶著權威的光環,給人定於一尊的感覺——每一版都是如此。其他語言找不到這樣的書。然而,負責第三版的專家(「共十八冊,內容大幅修訂」)在牛頓出版《原理》的一百年後,卻無法支持牛頓或任何人的重力理論。「這方面一直有很大的爭論,」《大英百科全書》這麼表示。
許多大哲學家,包括牛頓爵士在內,都認為它是所有第二因的第一因,是無形的精神實體,只能見其效應,看不到它本身,是物質的共性。其他人則以一種極為微妙的乙太流體來解釋重力現象。對於這種解釋,牛頓爵士晚年似乎並不反對,甚至猜測這種流體可能在何種物質中引發重力現象。然而,想充分瞭解……目前的爭議,請見以下條目:牛頓哲學、天文學、大氣、地球、電、火、光、引力、斥力、全滿(Plenum)、真空等等。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權威,牛頓的重力理論還不是知識。
維基否認主張這種權威。學術機構的官方態度是不信任,記者也被下令不能倚賴它,但權威還是不請自來。假如有人想知道美國有多少州有蒙哥馬利郡,有誰會不相信維基說的十八州?我們還能到哪裡搜尋這麼冷僻的統計數據—— 出自數百或好幾人的集思廣益,每一個貢獻者可能只知道一個蒙哥馬利郡?維基有一個很受歡迎的條目,叫做「被維基揪出的《大英百科全書》謬誤」。可想而知,這個條目永遠在變動。每一個維基條目都是如此。使用者隨時都只抓到真相的一個版本。
維基的「老化」條目有一段話:
經過一段近乎完美的更新期(人類約為二十到三十五年〔出處待查〕)之後,有機體便開始衰老,症狀顯現在應付壓力的能力下滑、恆定不平衡增加與生病機率提高。這一連串不可逆的改變最後必然以死亡收場。
讀者可能採信了,但在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清晨,整個「老化」條目卻只剩下一句話:「老化就是你老到不行時的下場。」這樣的公然破壞幾乎活不了多久,很快就有自動破壞機器人和無數人類反破壞者偵測到它、修正它,其中許多人都是驕傲的「反破壞單位和任務小組」成員。曾經有一位沮喪的破壞者說過一句名言:「維基百科有一個巨大的共謀,就是讓所有條目符合真實。」這句話差不多是對的。所有維基人所寄望的就是共謀,這樣就夠了。
十九世紀末,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在小說中描述一張終極地圖。這張地圖按照等比例繪出全世界,但卻「從來沒有打開過。農夫反對打開,他們說地圖會蓋掉整個國家,將陽光遮住。」維基人沒有錯過這一個重點。或許有人聽過德文版維基發生的一個爭論,內容是關於烏利希.福克斯單車左後煞車片的螺絲。福克斯是維基編輯者,他提出一個問題:這個物體宇宙中的小小物件值不值得在維基擁有一個條目?大家都同意螺絲很小,但很真實而明確。「它是空間中的一個物體,而我看到它了,」吉米.威爾斯說。的確,德文版的後設維基(也就是關於維基的維基百科)確實出現了一個名為「烏利希.福克斯單車左後煞車片螺絲」的條目。正如威爾斯所言,這個條目的存在是個「後設諷刺」,編纂者正是爭論應不應該加入這個條目的那群人。不過,這個條目的主旨其實不是螺絲,而是個爭議:從理論或實務上,維基百科應不應該以詳細描述全世界為目標。
對立的兩個陣營各自集結在「排除派」與「收錄派」的麾下。排除派主張去除瑣碎知識,也經常這麼做,像是寫得太短、品質太差、不可靠或主題不重要的條目。但這些標準都很主觀,時常變動。排除派想提高維基的品質水準,二○○八年成功移除了一則關於澳洲新南威爾斯麥加里港長老教會的條目,理由是內容無關緊要。威爾斯本人傾向收錄派。二○○七年夏末,他造訪南非開普敦,在一家名叫莫佐利的餐館用餐,之後用一句話寫了一則「小條目」:莫佐利是肉舖兼餐館,位於南非開普敦附近的古古列土鎮。這則小條目只出現二十二分鐘,就被一名十九歲管理者^demon以內容無意義為由刪除。一小時後,另一名使用者重建了該條目,並且根據開普敦一個部落格和線上的廣播訪問稿加以擴充。兩分鐘後,又有一名使用者提出反對,理由是「內容很像廣告」。就這樣反反覆覆,「有名」兩個字被寫上又被刪除了好幾次。使用者^demon 再度插手,他說:「維基不是電話簿,也不是旅遊指南。」使用者EVula立刻回擊:「我認為只要再給這個條目幾小時,很可能會出現不錯的內容。」雙方的爭執很快上了澳洲和英國的報紙。隔年,這則條目不僅存活下來,而且還多了一張相片、精確經緯度、十四個參考資料連結和三個章節,介紹歷史、生意與觀光。不過,敵意顯然揮之不去。二○○八年三月,一位匿名使用者以一句話取代了這則條目:「莫佐利不過就是一間微不足道的小餐館。之所以會有一則條目,還不是因為吉米.威爾斯是個喋喋不休的自大狂。」他的評論延續不到一分鐘。
維基的演化有如樹枝,不斷朝四面八方開枝散葉(這一點很像宇宙)。排除派和收錄派衍生出合併派與漸進派,最後各擁山頭,而派系分裂的結果就是除了排除派維基人協會和收錄派維基人協會之外,還出現了「不喜歡對條目類別的價值泛泛評論,但贊成刪除特別差的條目,卻不代表我們是排除派的」維基人協會。威爾斯特別擔心「在世者傳記」這一項。他說,理想上,如果維基不用擔心維護和可信度之類的現實問題,那他很樂於見到地球上所有人的傳記出現在維基裡。這一點勝過了波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