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讀冊選讀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佩德羅.巴拉莫

Pedro Páramo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魯佛

評價
38收藏
18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定價:NT$ 299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裡頭是祝福?還是詛咒?
文/Anderson

該怎麼形容這本書有多經典?憑馬奎斯的最強烈言詞推薦?馬奎斯跟人家說過好多次,說自己除了在大學讀卡夫卡後,再也沒有如《佩德羅巴拉莫》這樣令他震撼的書,說他看過無數次,可以背誦許多段落。假如你還遲疑,馬奎斯會補上一句,假如沒有《佩德羅巴拉莫》,可能根本就不會有《百年孤寂》。

話説到這麼重,在這個重鹹的時代裡,會否也才只是剛剛好而已?身為讀者的我們,書單還很長耶,光拉美文學,還有很多有名的還沒讀完呢!例如之前才拿到諾貝爾文學奬的略薩,所以,真要這樣直接先讀魯佛(Juan Rulfo)嗎?

不再寄託於名人推薦或全球獎項,回歸文學基本面吧!如同魯佛被大師們尊為大師,他的《佩德羅巴拉莫》,真是經典中的經典。

毫不隱瞞地說,《佩德羅巴拉莫》在它出版的年代,最開始得半賣半送地勉強讓一兩千冊去到別人手中,而其中又只有幾分之幾被真正讀了。可是,就像是一個神奇的火種,一旦點燒、傳遞,整個文學時代就這樣慢慢亮了起來。

沒有人能確定,是否沒有《佩德羅巴拉莫》,就不會有魔幻寫實,或者那會慢多久、或以其他別的方式開啟?但我們能確定,夾處在一個時代與另一個時代中間,會有某種,早一點點或晚一點點,就看不到的風景。只有看得到的人能寫下它,只有它被寫下,我們才能知道世界曾以某麼模樣成立過。

魯佛的《佩德羅巴拉莫》就是這樣的書。

作家魯佛成長於墨西哥一處貧瘠荒僻的小鎮,父親和祖父早年遭人殺害,母親隨後也離開人世,人們說魯佛偏好更孤單的生活方式,但或許在他能有所偏好之前,他早已不得不認識,生存有近乎絕境的一面。

《佩德羅巴拉莫》剛開始,像是個兒子受母親生前託付來到陌生小鎮尋找生父「佩德羅巴拉莫」的故事,但沒想到,等著他的,不再是一個人的下落或訊息,而是該個人整個身世,及其所牽連到的整個小鎮的命運。

就像是一個原本自己封存得好好的黑盒子,你只是想要看一眼,問點資訊,卻劃開了致命的縫口。所有人的命運急速運轉且改變了……。

「夜晚是不是真的充滿了罪惡呢?…..如果生命只是罪惡,妳覺得還有什麼意義呢?妳聽到沒?妳沒聽到地上嘎吱嘎吱的響聲嗎?」 「沒有。我沒能聽到什麼聲音。我不像妳有那麼大的福氣。」 「妳會大吃一驚。我告訴妳,如果妳也聽得到我聽到的那個聲音,妳一定大吃一驚。」

….「….總有那麼一天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可以持續到永久的,再美好再深刻的回憶,最終也要歸於永恆的沉默。」。《佩德羅巴拉莫》說。

瀰漫著不祥,卻像是預言,一切如此現實,但神秘亦如影隨形….。讀《佩德羅巴拉莫》,不因為魯佛被公認是「魔幻寫實之父」,而因為,作家擁有洞悉永恆的眼力,關於他看到了什麼,他就寫在這小說裡。

發行六十餘國,長銷半世紀
魔幻寫實文學奠基石.拉美文學經典作品
影響馬奎斯、余華、蘇童、閻連科等人創作
馬奎斯、桑塔格、西西摯愛推薦

《佩德羅.巴拉莫》是一本傳奇的小說,最後讓它的作者也變成傳奇。
——《旁觀他人之痛苦》作者,桑塔格

拿到《佩德羅.巴拉莫》的那一夜,我看完第二遍才肯上床就寢......
那一年裡其他的日子我都沒有辦法再閱讀其他的作家的作品......
——《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


【原是孤兒尋根的旅程,卻揭開荒涼地景的百年盛衰,展現人世的罪惡與救贖。】

「我」受不久於人世的母親所託,來到可馬拉尋找生父佩德羅.巴拉莫,「向他索討積欠我們母子倆的一切」。經由善心人的指引,「我」投宿在老嫗經營的旅社——據說母親早前捎來了消息,預告我的到來。白晝的可馬拉少見人跡,夜裡卻傳來陌生人的交談聲,議論著「我」來此地之目的。

「我」在可馬拉四處探問,往昔可馬拉的一幕幕透過鄉言村語重現:老巴拉莫如何來到偏僻的可馬拉,闖出一片天地;第二代的佩德羅如何巧取豪奪成了可馬拉的大富豪,卻仗勢欺人,無惡不作;米格爾,這個佩德羅唯一承認的私生子如何死於非命。村人的無心之過激怒了喪子又痛失愛妻的佩德羅,出於報復,他痛下詛咒,導致村人死的死、逃的逃,可馬拉幾乎成了廢村,佩德羅自己也難逃一死⋯⋯

記憶與真實交錯、敘事觀點的刻意模糊,造就難以斷然拆解起始與終結的故事線。刻畫一個暴戾無情人物的同時,也呈現出殘酷底下的柔軟;無辜群眾的面貌之下,難掩凡人皆有的自私及生死貪嗔;眾多角色的囈語描繪出國家的改革過程與社會階級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魯佛以《佩德羅.巴拉莫》這樣精簡的短篇展演出後續魔幻寫實文學可能的樣貌,也開闢了文學創作的新徑。

本書特色

◎收錄馬奎斯及桑塔格的推薦序

◎一九六七年由知名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維洛Carlos Velo改編為電影,大師顏尼歐.莫里克奈Ennio Morricone擔綱配樂。線上觀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KNjGKt8EY

◎「我的《世事如煙》就是受了魯佛那部令人歎為觀止的《佩德羅.巴拉莫》的啓發。」(摘自余華散文隨筆集〈閱讀〉)

◎蘇童自述:「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之一。」

◎閻連科自述影響寫作的原因:「八十年代中後期看的拉美作家魯佛的《佩德羅.巴拉莫》,完全打破了陰陽之間的界限,它比《百年孤獨》早五十年,我認為是個不朽的作品。我想這部小說對我有很大的啓發,恰恰它也喚醒了我對民間那些經驗的記憶。」

作者簡介:

魔幻寫實文學之父:魯佛Juan Rulfo(1917-1986)
墨西哥當代著名作家,一九一七年生於哈利斯克州(Jalisco)的小鎮,九歲時因「擁護耶穌戰爭」(Guerra de los Cristeros)目睹父親和家族親人慘絕人寰的遭遇,十五歲時母親去逝,接續在孤兒院成長的經歷更讓他鬱鬱寡歡,形塑了他離群索居的個性。在大學裡,他念的是法律,並開始寫作,但是到一九三○年代晚期都沒有出版。他的短篇小說於一九四○年代陸續刊登在雜誌上,直至一九五三年始結集為《燃燒的平原》(El llano en llamas,並譯為英文版The Burning Plain and Other Stories)。
魯佛一生為人處世低調,不喜社交生活,文學創作亦非如成名作家一樣著作等身。但誠如蘇珊.桑塔格所言,「一個作家生命的重心是出版一部偉大的作品,一部永續存在的作品」,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佩德羅.巴拉莫》奠定了他在墨西哥文學前所未見的獨創性和權威,被喻為「拉丁美洲魔幻寫實文學巔峰傑作」,影響世界知名作家如馬奎斯、余華、蘇童、閻連科等人,也映證了巴拉圭知名學者羅德里格茲.阿卡拉(Hugo Rodríguez Alcalá)對魯佛的評價:「以最少的作品贏得最大的聲譽。」
一九七○年獲墨西哥國家文學獎、一九八三年獲西班牙阿斯圖利亞斯王子文學獎。

譯者簡介:

張淑英
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曾任教師大歐文所、輔大比研所、西班牙文系/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西班牙與拉丁美洲文學博士。學術專長領域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近年專注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與電影、流浪漢小說、旅行文學、殖民時期紀事與文學、飲食文學、中西筆譯理論與實務研究,以及學術領域之口譯。於國內外期刊、專書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西葡語文學作品中譯導讀、序文、引介逾四百篇;另有西語文學作品中譯:《佩德羅.巴拉莫》、《莫雷的發明》、《紙房子裡的人》、《亞卡利亞之旅》、《杜瓦特家族》、《消逝的天鵝》、《金龍王國》(合譯)、《解剖師與性感帶》、《梁君午》(中西雙語畫冊)、以及中詩西譯《零度以上的風景》(北島著)等作品。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