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者可以在小說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子,或是身旁許多市井人物的問題或腔調,其實不足為怪,這實在是因為林黛嫚善於觀察人生、歸納體驗的長處所致。」——陳建忠
「家庭、職場、婚姻,林黛嫚小說的泉源來自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對人性世故的理解,無論溫暖或犀利,都有著人生真實的況味。」——宇文正
「林黛嫚以其熟悉的生活範疇起筆,然而略一轉化,小家小戶裡每個人物便都有了眉目,並且顧盼之間生動靈活。……然而這些尋常可見的生活步調與節奏,卻往往因暗藏機敏與人情而「曖曖內含光」,遂能引發平凡人如你我的生活共感。」——石曉楓
當世如此艱難,人生如是卑微,
究竟該如何安頓自我?
且看林黛嫚如何以生花妙筆勾勒現代都會市民浮士繪!
書中的六篇短篇小說講述的都是市井人生百態。〈粉紅色男孩〉以父母離異的國三生小智為敘事者,認為自己身子裡還住著另一個女孩,所以他對離婚母親處境的體會更為敏銳,並揭露面臨家庭巨變和課業壓力下的青少年成長歷程;〈沉默的遊樂園〉由未婚好友的角度描繪進入婚姻後的雅琴如何失去自我存在感,以埋葬寫作才華的方式成就完美的家庭生活;〈我的學生○○○〉從老師的視角關注四個學生的故事,青年的助學貸款問題、畢業後就業的恐慌,在林黛嫚筆下有具體呈現;〈站在你身邊〉以備受冷落的妹妹之眼,寫盡手足間微妙糾結的感覺;〈遊戲規則〉以美女薇薇的三次婚姻為線索,訴說了一個愛自己甚於愛人的女性;〈親密與陌生〉藉著描述陸續失業的夫妻,記錄了經濟傾圮年代都市中產階級的心情轉折。
創作題材生活化、寫人情日常溫厚,本是林黛嫚筆端的一貫特質。在這些尋常可見的生活故事裡,因暗藏機敏與人情,遂能引發平凡如你我的共鳴。
作者簡介:
林黛嫚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主編、人間福報藝文總監、三民書局副總編輯、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著有《本城女子》、《時光迷宮》、《你道別了嗎》三本散文集,《間愛孤雲》、《閒夢已遠》、《今世精靈》、《平安》、《林黛嫚短篇小說選》等長短篇小說集。另編有《中副五十年精選》、《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爾雅版年度小說選《復活》等。散文及小說作品都曾多次入選年度散文選、年度小說選及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卷。現在除了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及世新大學教授現代小說課程外,專事寫作。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狀態
那是什麼狀態?
拿了提包,下電梯,坐進車子,車子開出大樓,上了高架道路,突然驚醒,咦,要去哪裡?幸好,一下子就想起了,是要去學校上課;車子油箱見底的指示燈已亮起,明明記得要下快速道路加油的,下一分鐘,已經回到社區的停車場;按了下樓的電梯,當有鄰居進電梯,發現電梯往上,竟然以為自己是要回樓上,其實忘了這一趟原是要下樓拿之前遺留在閱覽室的書。
記得沒多少年以前,朋友聚會中,有位較年長者,敘述一件事時,要說一個應該很熟悉的名字,卻怎麼想不起來,有的人這種狀況會十分焦心,眼珠滴溜溜轉,臉上皺紋來助陣,無論如何要想起來,但這位智慧的大姊,當機立斷切住這個話題,說,「沒關係,我等一下就會想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這句「我等一下就會想起來了」不知覺、不經意會從我口中溜出,還好,按照前段所敘述的現在對時日的記憶狀態,那應該不會是「沒多少年以前」。
忘,忘,忘,都是忘,可是我並不是要寫一則遺忘記事啊,希望大家也不要簡單地把這種狀態歸因為上了年紀,我寧願相信,一定有什麼變化發生在我身上。可能只因為我腦子裡都是文字、都是描述、都是故事的發展,有地點,但是事件發生的地點不是我要去的地方;有人名,不是我的朋友,家人,而是我小說中的人物;有柴米油鹽,卻不是馬上要下鍋的青菜牛肉,而是我小說中的家常。所以有時候,我一時猶疑,此刻到底是在哪一個人生的狀態裡?
我所認識的我,是個平凡而正常的女性。應該也有成為作家的條件,都出了那麼多本書。我所駕御的文字,看待事物獨特的視角,敘述事情的邏輯,自以為不尋常的想像能力,還有喜歡說故事的感覺……這些都是我開始寫作的原因,一寫三十年。有人這麼說過,童年是作家的提款機,我確實擁有一座豐富的提款機,缺乏照料的童年、貧寒的家境、孤獨的生活、不起眼的外貌、有機會大量閱讀、經常省視自己內心的特質,但是這些,在我像同時代許多人一樣,像小說家筆下的「小林來台北」一樣,離開家鄉,在大都市生活,也許不像三級貧戶成為國家領導人那樣大的轉變,但也得以在大城市購屋,有一份安定而收入中等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完全像一個加入一點現代精神的傳統女性過的日子。
年輕時一起出書的朋友,在當時看來有相當近似的背景,大學人文科系的學生尚在學或剛畢業,書寫的內容因為年齡及時代氛圍近似,也多以家庭親情、校園愛情或成長議題為主,那位帶領我們進入文壇的前輩作家,就曾分析過,你們幾位,其他人他都不擔心,因為對寫作有旺盛的企圖心,他只擔心某位,可能有了家庭和穩定的工作後,就會失去了創作的動力。某位就是我,後來的發展似乎某種程度被說中了,我的創作量相較同時期的幾位女作家是單薄多了。
想要創作出獨抒性靈、細緻刻畫人性的動人藝術作品,是要有異於常人的性情吧,也許是纖細、敏感、無畏、熱情,或者是怪異、自私、無禮甚至是瘋狂,可是我想我也許有一點點敏感,有一點點熱情,也有一點點無畏精神,但更多的是像一般人的想法和心情,只想守護著家人,平平安安過一生。直到中年以後,我才發現那是我自以為是的正常,一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以至於那個憤怒少年長成了憤怒青年,到了不惑的年紀,還是經常懷疑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就算是應該接近知天命了,還是不自量力要和命運對抗,甚至對不以為然的事指指點點兼下指導棋。絕不是好為人師的特質可以解釋一切的,當我還是小學老師時,就認為孩子天性好動,應該讓他們充分活動以及表達意見,於是那不願或無法管教的教室,就成了講求整潔秩序的校園的災難。當我離開小學教職時,我就已經知道,教師這工作也不是我這個人做得來的。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只能說,也許我的作品中會給出答案。
那位當紅的華裔運動員以毫不猶豫的語氣說:「我打球是為了上帝。(或者,我為上帝打球)」,這種義無反顧為了什麼做什麼的感覺,真令人羨慕。
我也很想說:「我為上帝(或者老天爺、佛陀、父親與母親、先生、兒子、戀人、姊妹……其至我同學)寫作。」可是我不能,不能這麼說,我只能說,我為自己寫作。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狀態
那是什麼狀態?
拿了提包,下電梯,坐進車子,車子開出大樓,上了高架道路,突然驚醒,咦,要去哪裡?幸好,一下子就想起了,是要去學校上課;車子油箱見底的指示燈已亮起,明明記得要下快速道路加油的,下一分鐘,已經回到社區的停車場;按了下樓的電梯,當有鄰居進電梯,發現電梯往上,竟然以為自己是要回樓上,其實忘了這一趟原是要下樓拿之前遺留在閱覽室的書。
記得沒多少年以前,朋友聚會中,有位較年長者,敘述一件事時,要說一個應該很熟悉的名字,卻怎麼想不起來,有的人這種狀況會十分焦心,眼...
章節試閱
粉紅色男孩
我是男孩,不過我老是覺得我這男性的身子裡住的是個女孩。舉例來說,我怕蟑螂,在家裡只要讓我看見一隻在爬的或是在飛的蟑螂,我就會大叫,而且一定要媽媽把那蟑螂打死,媽媽其實也不太敢殺蟑螂,她只想把它趕跑,眼不見為淨。可是我說如果不把它打死,我會一直擔心不知何時它會從哪裡鑽出來,一定要看到屍體才罷休。你有看過哪個男生這麼怕蟑螂嗎?還有,我不敢看恐怖片,不只是血腥的恐怖片,甚至偵探片、懸疑片,只要有那種氣氛緊張、不確定接下來要出現什麼的場景,我都不敢看。你有聽說過哪個男生不敢看恐怖片的嗎?或許你會說,你不過是膽小而已,膽子小的男生也很多啊?不是,不是,我不只是膽小而已,終究你們會知道的。
我回來了
「我回來了」!
這句話我大喊了好幾天,才把它唸熟。
我從小愛看的卡通〈哆啦A夢〉,裡頭那個笨笨傻傻老出差錯的男孩大雄,放學回到家,進家門前總是一面推門,一面大叫,我回來了,因為他這個舉動,這個完全沒有成為偶像條件的笨小孩卻成了我的偶像,我崇拜他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我十四歲,我媽媽四十一歲。
我常常覺得一定有什麼事搞錯了,我媽媽比較像蹦蹦跳跳、無憂無慮的青春少年,而我才是那個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單親媽媽。
在我十四歲以前,媽媽有兩份工作,我出門上學,媽媽還在睡,我回家時,她還在第一個工作崗位,於是我脖子上掛著一串鑰匙,自己開鎖進家門,後來我當然收到書包或口袋去了,在我知道胸前掛著鑰匙是一件又蠢又危險的事之後,那個時候我當然也可以大喊「我回來了」,不過屋子裡不會有人回應。
最近,媽媽失業在家,她自己說是「在宅工作」,不過我判斷那只是「換句話說」。當我從補習班回家,在出電梯口還沒走到我家大門時,我就一路喊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媽媽,我回來了。」媽媽要我別那麼神經,她在臥房裡都聽到我的叫聲了。可是我不管,我就是要大叫,「媽,我回來了。」我喜歡我媽從屋子最裡面的地方,急急忙忙趕到門口迎接我的感覺。
如果說只有我和我媽的家現在這個樣子不算完整的話,其實那原來也是人人稱羨的幸福家庭。
爸爸媽媽什麼時候開始吵架的?那要看吵架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說兩個人說話越說越大聲,言詞越來越尖銳,嚇得站在邊上的人都不敢吭聲,可是過一會兒,聲音就平和下來,然後他們兩個人都說只是意見不合,這樣算不算吵架呢?
有一次爸爸開車,帶著我去接媽媽下班,接到媽媽時,有一位媽媽的女同事坐到我身旁,媽媽跟爸爸說同事搭順風車,爸爸很有風度地表示歡迎。車子行進不久,爸爸媽媽就開始了前述的那種情況,我習以為常,坐我旁邊的阿姨坐立難安。她下車的時候,我聽見她跟媽媽說,「你們怎麼在外人面前吵架,下次我不敢坐你的車了。」媽媽說,「我們沒有吵架啊,我們只是在溝通意見。」其實那一次真的不是吵架,真正的吵架要像這樣……
「我就是瞎了眼才嫁給你!當年你怎麼說的,說要給我過好日子的。」媽媽哭。
「你現在日子過的不好嗎?」爸爸大叫。
「我過的日子是我自己掙的。」媽媽抓起一個抱枕扔過去。
「都是你掙的?你為這個家付出多少?你又盡到什麼責任了?」爸爸接住抱枕,把桌上的玻璃杯往地上扔,玻璃碎裂的聲音很有戲劇效果。
「我不要再忍耐了,我再也受不了你了!」媽媽又哭。
「沒人叫你忍耐,別以為只有你在忍耐!」爸爸擺出一副不屑再多談的樣子。
……
這才是吵架。我記得看過書上寫的,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吵架。會對小孩產生不良的影響,我不知道我爸媽是不在意這種論點,還是無法在意了?或是他們一開始是偷偷摸摸地吵,吵多了也顧不得我和弟弟在場了。
像這樣的情況持續一年多後,爸媽突然不吵了,他們開始和和氣氣,只說必要的話。
「小智明天要去隔宿露營,六點半以前要到校。」
「小光下星期日學校運動會,你去還是我去?」
「星期六上午信義房屋的人來簽約。」
等等……信義房屋?
後來我才知道爸媽那時已經開始談離婚,他們在五分鐘車程外的地方訂了一戶公寓房子。
有一次我和小光剛回房間睡覺,就聽見客廳裡爸媽在大聲說話,到底吵些什麼聽不清楚,不過從那拉拔高的聲量可以確定是在吵架。小光從雙層床的上舖下來,鑽進我的被窩,說:「哥,要是爸爸媽媽離婚,你要跟爸爸還媽媽?」這種事很普遍,從小學到國中,我班上都至少有三分之一同學是單親家庭出身,只有爸爸或只有媽媽也不是不能談的禁忌,連小我三歲的弟弟都知道,這個選擇已經快要決定了。
做哥哥的,這個時候要怎麼回答是很難的,我知道弟弟想跟媽媽住,我也是,如果是像孔融那樣明理的哥哥,應該讓弟弟跟媽住,因為弟弟比我小,比我更需要媽媽,可是選擇爸爸和媽媽和要一顆大梨或小梨是不對等的問題,這件事情不讓啊。想到這兒,我好想哭。三歲以前,我給鄉下阿嬤帶,她總是告訴我,男孩子要勇敢,要堅強,不可以掉眼淚。所以我不能哭,我也不想給小光發現自己內心波濤汹湧,便說:「快睡啦,想那麼多幹嘛!」小光只是要找個理由跟我睡,其實也不在乎我的答案,已經睡著了。
家庭會議
後來這件事怎麼決定呢?前幾天補習班同學大偉借了一本書給我,《無家可歸的中學生》,主角的家庭發生變故,到了決定的時刻,他爸爸對兩個小孩說:「很抱歉,不能再維持這個家了,解散!」這個場景多麼震撼!對主角來說,加入這個家庭,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並不是他能自主的,他毫無選擇成為田村家的孩子,剛到了一個享受家庭幸福感覺的年紀,先是媽媽丟下他們到天堂去了,接下來爸爸說一聲「解散」,就不管他們了。這是什麼天理啊!
自從看了那本書之後,我天天都在擔心,爸爸哪一天會像隊長一樣,召集我們,「來,列隊,向右──看齊,向前──看!」隊伍整好了,隊長說:「解散。」
我害怕的那一天終於來了,不過和我想像和害怕的場面完全不一樣,爸媽特別挑了一個連續假期開始的那天,往年像這樣有四天的連續假,媽媽都會安排度假,媽媽雖然也得工作,但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她最喜歡利用放暑假前,期末考剛完的那段時間帶著我和弟弟出國,因為別人還在上班上學,所以可以花最少的錢去玩。可是爸爸的工作不能配合請假,所以若是一家四口一起出國旅遊一定是農曆春節,又貴又擠又不好玩。而且有爸爸加入的旅遊總是會有不愉快發生,或許這也是我和弟弟都想跟著媽媽的原因之一,和媽媽在一起沒有壓力,很隨興,走到哪兒算哪兒。跟爸爸出門,就一切都要計畫好,不能有一點差錯,如果運氣不好出了錯,爸爸和媽媽就怪來怪去,美好的旅程往往結束在兩人的冷戰中。
連續假期開始,爸爸從不允許我們睡懶覺,晚睡晚起只有媽媽有這個特權。我和小光吃過早飯正進行假日才允許的PS2時間。我們玩「三國」,殺伐之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爸爸站在我們身後說:「再五分鐘結束,爸爸有事跟你們說。」我馬上意識到,來了,終於來了,我也不管我那騎在馬上的趙子龍正面臨生死決戰,立刻把PS2關了,小光立即抗議,「哥──,人家快贏了。」說著,看到我們三人面色凝重才住嘴。
爸爸說:「過來坐著吧。」
上一次像這樣一家四口在客廳沙發正襟危坐,是因為爸媽覺得我們兄弟倆看太多電視、玩太多PS2、上網時間太長、讀書時間太短,於是爸爸把我和小光叫來,鄭重召開家庭會議,還叫小光當記錄,把家人的權利、義務紀錄清楚。你知道那場會議的結果如何?寫歸寫、講歸講,一開始可能還有些作用,沒多久,各忙各的一家人,早忘了這回事。幫忙做家事?家庭會議分配小光要洗碗,大概只洗過一次吧;我的家事服務是倒垃圾,每次在我想到這件事,垃圾桶都是空的。
我多麼希望這次的家庭會議也能像上次一樣,開過就算了,一切回到原點。
爸爸說:「我和媽媽因為個性不合,選擇分開,以後有兩個家,你們愛住哪一家就住哪一家。」
什麼跟什麼?好像喪事變喜事,其實還是悲傷的失去。
改變
爸爸喜歡改變,飯桌上的青菜如果連續兩餐出現一樣的,他就會沈著臉,不說一句話,媽媽一看這樣子,就知道怎麼回事,自顧自解釋道,「青菜一把五塊錢,兩把才十元,煮一把太少,兩把太多,所以中午就先炒起來晚上吃。」
「我又沒說什麼,你不必解釋一大堆。」爸爸的言辭中是說沒什麼,但說話的語氣是有什麼,連我都聽出來了。
「你那個臉色已經說很多啦。」果然媽媽也感覺到了,媽媽也是不肯吃一點虧的人,連語言上都不可以。
「叫我吃隔餐菜,我還得笑容滿面是不是?我賺的錢有這麼少嗎?」爸爸這句話踩到地雷啦,呯,筷子、碗盤亂飛,我和小光趕快把碗中的飯菜扒乾淨,離開餐桌,免得被流彈擊中。客廳和餐廳在一起,我們不能若無其事在客廳玩PS2,只好躱到房間去玩電腦。剛開始發生這種事時,我們還很高興可以不需找藉口下餐桌,我還跟小光開玩笑說,爸媽吵架的附加價值就是可以窩到房間玩電腦,而且接下來幾個小時都不會有人來管我們是不是玩電腦玩太久了。這種事多發生幾次,我們(至少我是)躱到房間後,我根本不想玩電腦,豎起耳朶傾聽外面的動靜。
「你以為你賺很大啊,你以為你給我的是金山銀山?知不知道小孩的補習費要多少?電費、水費、管理費,開門七件事都要花錢,我也一樣工作賺錢,為什麼你就可以翹著二郎腿吹冷氣看報紙,我就得在廚房汗流浹背做飯,還被不知感恩的人嫌棄!」
「我自己賺錢不能吹冷氣啊,你那個工作能賺幾個錢,早叫你不要做了,從前孩子小給保母帶,你那點錢還不夠付保母費……」
一個碗飛過餐桌,砸在牆上發出粉碎的聲音。
「我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人生,我喜歡我的工作,難道我天生活該給你當黃臉婆!」
「是啊,你喜歡的工作不要你了,再去找啊,看看你找的到嗎?你的人生多可悲。」
「說到底你就是不尊重我,不尊重我的工作,不尊重別人,世界上百百樣人生,不是只有你那一種,自己當老闆也不見得就了不起。」
「不想跟你吵了,我每天努力工作還不是為了這個家,回到家來好好吃頓飯也不行,我不如不要回來。」
「對啊,你不在家我們母子吃得多開心。」
砰。這次是爸爸用力關上鐵門的聲音。
然後外頭安靜下來了,從暴烈到死寂,不知道什麼時候同樣的場景再來一次,弄得全家人筋疲力竭,至死方休。很多電影不都是這麼演嗎?我知道媽媽在客廳正掩著臉無聲地哭泣,我又好想哭了,是阿嬤的話支撐著我的眼淚在眼眶中轉啊轉的掉不下來,我不曉得我為什麼想哭?為誰流淚?但我就是忍不住想哭。而我那超級不識趣、不懂事、蠢斃了的弟弟竟然跑過來問我要不要一起打怪,我頭也不回地捶他一下,「去死啦!」把他弄哭了,我心裡才覺得舒坦多了。
過沒多久,爸爸就帶著弟弟搬出去了。為什麼是小光,不是我?為什麼是他們搬出去,不是我和媽媽?不用問我也知道,一定是爸爸用銀彈攻勢讓弟弟同意跟他住。爸爸最會這一招啦,有一次我們全家去印尼玩,我們在機場排隊等進關,隊伍太長,小光耐不住一直吵,爸爸就一直用物質來滿足他。果然搬出去沒多久,小光回來看媽媽時,就跟我炫耀,新房子很漂亮,他自己住一個房間,有全新的電腦,爸爸還買了上萬的小摺給他騎去學校上課。我聽了很生氣,我跟媽媽縮衣節食,這小子努力揮霍!
我和媽媽住在原來的家,除了少了弟弟和爸爸之外,改變不大。媽媽也不是不喜歡改變,不然她每天穿一樣的衣服就好了,可是媽媽很懶,要花力氣的改變她寧可不要。這一點我和爸爸比較像,我喜歡在數學課看英文,英文課背地理,國文課睡覺,有一次國文老師用一聲低沈、溫柔而堅定的吼聲把我從無夢的睡眠中喚醒時,她說:小智,你的人生是怎麼回事?
我回家跟媽媽說了這件事,她想了想,說,「老師說的有道理,你什麼不調整一下,數學課算數學,英文課讀英文?國文課呢,就神遊吧」。
我是隱形人
很多小孩希望自己是隱形人,我也曾經是,當爸爸和媽媽在客廳吵架吵得很凶時,我就會希望自己是隱形人,悄悄從我的房間往外走,走過爸媽身邊,不被發現地離開吵架現場。後來我發現,當隱形人不夠好,因為別人看不見你,但是你看得見別人,你還是會看到兩個怒目圓睜,恨不得把對方吃下肚的人是你的父母。我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我把眼鏡摘下,四百度近視讓我的世界頓時從清晰變模糊,我小心翼翼走過客廳,身旁有兩個模模糊糊的身影,可是原本高分貝的吵架聲降低了,等到我走到門口時,那令我傷心的聲音已經完全消失了,我覺得我弟弟應該感謝我,是我成功地扮演和事佬,可是小光從來不知感恩,連每個月兩次跟媽媽和我見面時,也都沒有珍惜和依戀的表情,一逮到空檔就拿出掌上遊戲機猛玩,我真是敗給他了。
人家說女孩子才會在意爸爸媽媽在不在一起,家庭和諧不合諧,男生是無所謂的啦,可以我覺得我一直沒辦法接受一家四口變兩口,所以我說我這男性的身體裡住的是女生吧。
這天,我從衣櫃裡拿出我最喜歡的粉紅色襯衫,中午爸爸要請我吃飯。弟弟已經先偷偷打電話告訴我,為什麼要吃飯呢?為的是要介紹他的女朋友給我認識。我一聽弟弟那神秘兮兮、有點興奮又有一點悲傷的情緒就很生氣,於是在電話裡吼他,「你腦殘啊,快要有新媽媽了,你還這麼高興,你知道什麼是後母嗎?後母就是都不准你玩電腦、不聽話你就沒飯吃、再吵就把你帶到衣櫥裡關禁閉!你還這麼高興,白痴!」弟弟被我嚇哭了,哭哭啼啼掛了電話。
爸爸有女朋友?新的還是舊的?舊的意思就是說是爸爸跟媽媽還沒離婚時就在來往,而爸爸如果打算跟她結婚,那這個人就是破壞我的家庭的元凶,我絕對不會接受她;如果是爸媽離婚以後,爸爸遇到他的真命天女,決定走出離婚的陰影,開展自己新的婚姻生活,那我應該祝福他們。我是不是太過理性了,其實我的心在淌血,我希望爸爸有一天發現媽媽永遠是他的真命天女,就像國文課上教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然後我們一家人就又可以團圓了。
可惜,看到爸爸的新女朋友,我就覺得媽媽沒希望了。她要我叫她方阿姨,我覺得叫方姐姐也可以,個子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笑起來嘴角有兩個小酒渦,又可愛又好看。看得出這個方阿姨也滿聰明的,她不太理弟弟,拼命討好第一次見面的我,她其實可以不必這麼做,我以後又不跟他們住,可見她還是知道我在爸爸心中的份量。
她問我有沒有女朋友,我說沒有,她說,你這麼帥,一定有很多暗戀的女粉絲吧。
「我現在還不想交女朋友,我覺得我認識的女孩都很任性又幼稚,不過,我知道誰喜歡我。」我為什麼要告訴她?我連媽媽都沒說過。這個方阿姨那種認真傾聽的神態有種讓人暢所欲言的神奇力量。「媽媽的同事簡阿姨的女兒JJ,常來我家玩,我知道她喜歡我。」
「那你呢?也喜歡她嗎?什麼樣的女孩,說給方阿姨聽。」
簡阿姨應該算媽媽最要好的朋友了,我總覺得媽媽和簡阿姨比跟爸爸還親密。我和JJ生日只差半個月,簡阿姨和媽媽應該從懷孕開始就互相分享一切,如果在古代說不定就指腹為婚了,所以我們也算青梅竹馬。JJ常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我,那眼神也可以解讀為含情脈脈,再遲鈍的人也看得出她喜歡我。對JJ呢,我也說不上喜歡或不喜歡,因為從小在一起玩,把她當姐妹的成份多些。不過,現在我肯定不喜歡她了。
爸媽離婚後有一次她來家裡玩,媽媽和簡阿姨在客廳喝下午茶,她弟弟和小光在玩PS2,我在房間看書,她到房間來陪我。小光搬出去後,媽媽把雙層床撤掉,給我換了一張大雙人床,床單也買了新的一套,JJ看到我的床單就開始發笑,說,你的床好像女生的喔。那是小碎花粉紅色系的床單。我淡淡地說,我媽媽買的。過幾天我就跟媽媽吵著要換床單,說人家嘲笑我,媽媽解釋道,「那是特價品,本來很貴的,我覺得質料很棒啊」。為了特價品,讓我被女生嘲笑,可是這是我媽媽啊,我永遠要護衛她,所以我決定再也不要理JJ了。不只是因為她嘲笑我,而是我感覺到有巨大的差異橫亘在我們之間,她有幸福美滿的家庭,我沒有。
上面這一長串話,我沒跟方阿姨說,我只簡單說,「JJ太公主了,我喜歡能幹堅強的女性,像我媽媽」。我決定回家要把我跟JJ之間發生過跟沒發生過的事都跟媽媽說。
方阿姨笑笑表示她理解,那樣子全然就是善解人意,方阿姨這麼完美,媽媽一點都不是對手啊。看著爸爸、弟弟和方阿姨互動的樣子,我又希望我是隱形人了。
粉紅色男孩
我是男孩,不過我老是覺得我這男性的身子裡住的是個女孩。舉例來說,我怕蟑螂,在家裡只要讓我看見一隻在爬的或是在飛的蟑螂,我就會大叫,而且一定要媽媽把那蟑螂打死,媽媽其實也不太敢殺蟑螂,她只想把它趕跑,眼不見為淨。可是我說如果不把它打死,我會一直擔心不知何時它會從哪裡鑽出來,一定要看到屍體才罷休。你有看過哪個男生這麼怕蟑螂嗎?還有,我不敢看恐怖片,不只是血腥的恐怖片,甚至偵探片、懸疑片,只要有那種氣氛緊張、不確定接下來要出現什麼的場景,我都不敢看。你有聽說過哪個男生不敢看恐怖片的嗎?或許...
推薦序
導讀1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林黛嫚《粉紅色男孩》裡的市民浮士繪 陳建忠
一、別閒愁:從校園走向紅塵
距離上一本長篇小說《平安》(二○○四)出版,時隔多年,方又見到林黛嫚(一九六二~)老師的小說《粉紅色男孩》的結集。但實際上,自一九八○年代以來,林黛嫚便是暢銷小說榜上的常客,創作歷程已超過二十五年。
自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也是閒愁》(一九八六)問世起,《閒愛孤雲》(一九八七)、《閒夢已遠》(一九八九)、《閒人免愛》(一九九一)等系列固然是成名之作,後續之長篇小說《今世精靈》(一九九七)與《平安》(二○○四),也寫出了職場女性的一番天地。若要詳細追蹤長期以來的小說成就,恐非小文所能。不過,稍加回顧過往,或許更能清楚理解今日小說家新作的企圖所在。
早年以「校園文學獎」起家的林黛嫚,正如前幾本集子都以「閒」字為名,這閒愁、閒愛、閒夢者,或許並非其所本之詩作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中所云:「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那「閒」本是無愛於當朝的落寞,因此其實蘊含一種人生情境裡的無可如何。而林黛嫚二十啷噹歲所寫的校園與言情小說,倒真是如〈也是閒愁〉這篇小說結尾說的:「『閒』是不快樂的人愁的」。小說裡更多的是召喚一種以愛情與溫情來理解人生的「少年老成」,距離真正人生況味之描摹,不乏辭溢乎情的成分。
但自長篇《今世精靈》(二○○一年後更名為《超感應魔女之謎》)、《平安》開始,作者的視角開始進入職場,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紅塵煙火之味漸出,已然流露出更多對人情世故的熨貼理解。眼前這本新作《粉紅色男孩》,便是後期思路的延續,但題材包括更廣,其中有對下一代成長議題的反映,也有失婚婦女的心路歷程,更有失業夫妻的應對進退,人間煙火味更濃,但體會其實也就更形深刻了。看來,告別閒愁,走入紅塵,林黛嫚的寫作歷程無疑正是她勤於筆耕、敏於品味人生的體現,並且在表現的細膩程度上與時俱進。
二、煩惱千般:新世紀裡的市民浮士繪
漫數出身自「希代小說族」的作家,八○年代中期以降,林黛嫚正是其中一員。其他如吳淡如、彭樹君、詹玫君、陳稼莉、楊明、侯文詠、郭強生等,實同出一源。歷來,論者多以都市浪漫小說族視之,就以蔡詩萍二十年前一篇文論〈小說族與都市浪漫小說〉中所言,曾歸結八○年代希代出版社所創造的「小說族現象」,描述包括吳淡如、林黛嫚等以「新台北人」形象出現的作家,其作品特色是:「幾乎全以『都會』為背景,以愛情為主軸,經過出版社的集體定位後,快速的成為書市寵兒」;並說其「小說族叢書」系列,「更是清一色以現代人的詭異兼浪漫愛情故事為訴求,其通俗性格愈發一覽無遺」。
不過,以通俗與言情來概括某種類型的作者,甚至以商業化來貶抑是類作者,或許出於長久以來閱讀品味的成見。如果深入加以分辨,在反覆閱讀林黛嫚新作的過程裡,可以發現,小說家的確不以繁複的技巧示眾,亦不時興沉重的理念辯證。與此同時,小說家更著重的似乎是講述,講述生活之流裡的千般煩惱,而歸結出各種各樣的市民浮士繪來,別有一種對紅塵眾生的同情理解。
換言之,林黛嫚重視的是一種關於生活真相的發現與挖掘,遠非借用理念或各種技法來提高其間的價值。我相信,試圖以實驗性技巧與各式理論來再現生活者,他們其實對如何表現他們與讀者所見的同一個世界,有著絕對不容與他人重複的自我要求,他們要追求的是比生活更高的境界與解釋,此一「獨特性」既懸為高標則往往顯示了與世俗之見的差距,而這樣的菁英美學型態實則長期主導台灣文壇。若是林黛嫚的敘述方式,則向來不喜以高於生活的價值來自我妝點,小說便是紅塵,紅塵便是舞台,技巧與境界容或可求,但提煉生活的體驗並訴諸曉暢平實的語言風格,何嘗不是一種表現這個娑婆世界的心態與美學觀?
因為這樣的理解,我們就可以看到林黛嫚所見與我們乃是同一個太陽底下的世界,這個文學世界是易於親近的,而她毋寧是更加細膩的觀察者。小說集中的六篇小說,講述的都是市井人生裡的百態,而時有新鮮理解。
〈粉紅色男孩〉裡,以父母離異的國三生鄭小智為敘事者,認為自己身體裡還住著另一個女生,所以他對母親處境的體會更為敏銳。他自詡為一個「粉紅色男孩」,但,小說裡實際觸及的問題,卻是離婚狀態下的女性生命狀態:「我常常覺得一定有什麼事搞錯了,我媽媽比較像蹦蹦跳跳、無憂無慮的青春少年,而我才是那個被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單親媽媽」。甚至小說裡不時見證著無緣夫妻的爭執場面:「砰。這次是爸爸用力關上鐵門的聲音。然後外頭安靜下來了,從暴烈到死寂,不知道什麼時候同樣的場景再來一次,弄得全家人筋疲力竭,至死方休」。從青少年角度看到的世界,似乎默默提醒讀者不要輕忽了粉紅色心靈的易感,與親情互動間對他們的影響。
〈沉默的遊樂園〉則說起進入婚姻後的女性,如何失去了自我的存在感,並由一個不婚的好友口中敘述出來。敘事者轉述朋友的感嘆說:「有一段時間,我突然很想念戀愛的感覺。……現在,我在環球影城蜘蛛人的大看板下讀邱妙津的《鱷魚手記》,看到那種對激烈愛情的描述,即使是同性也夠讓我掩卷一嘆,為什麼我沒有經歷過那麼刻骨銘心的愛情?」這個原先就想寫小說的已婚朋友雅琴逐漸荒廢了才華,看來,婚姻若不是愛情的墳墓,卻極可能是才華的墳墓:「我第一次聽雅琴說這種事時,以為那是一個擁有正常美滿生活的女人,對孤身一人的老處女的示威,可是多聽幾次後,慢慢就聽出裡頭的悲涼意味了,她彷彿自己在哀悼那個坐在布滿香檳玫瑰和紫色毋忘我的書房寫作的女人」。在婚姻中沈默下來的女人,她們以埋葬才華與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完滿的家庭生活,這一理解角度,寫來不乏詼諧之意,但讀來真是讓人步步驚心。
〈我的學生○○○〉,可算是素描四個學生的故事,以老師的角度,述說她所遇見的四個學生。課業可能只是師生間數年間偶然的交集所在,但漾起的「漣漪」則可能綿綿不絕。校園故事可以自成體系,而之所以充滿各種師生相處的軼事,可能要歸結到小說裡的這句話:「他們會到學校進修,固然有文憑主義作祟,應該也有夢想吧,對浩瀚學海的嚮往,以及還有值得期待的人生的夢想。這其實也是我在幾個學校兼課的初衷,只要學生還有夢想,我就陪著他們一起追夢吧」。只不過,學生的夢,為人師者往往也只能遙予祝福,這更平添了師生聚合之際的惘然之感。
〈站在你身邊〉,以備受冷落的妹妹之眼,看兩姊妹成長的故事,寫盡為人子女者對手足、父母那種糾結的感覺,是集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作品。妹妹映潔:「是天之驕女,擁有一切,父母、師長的寵愛不說,上天也特別眷顧她,隨著年紀一起長大的是嬌艷的外貌,就連那老是掛在嘴角的三分傲氣都不令人反感,似乎她的驕傲與霸氣是理所當然」。姊姊則成為十足的對照組:「因此在陳家看似多餘的淑姿也有不可少的作用,她是垃圾場,接收一切映潔不要的,包括讚美,像善良、樸實、乖巧、安靜……這些形容詞就不適合映潔」。這則成長史的描述,當很能勾起讀者思考親人之間那種幽微的情感角力,也說明了作者對情感關係中的親情體察入微的程度。
〈遊戲規則〉,以美女薇薇的三次婚姻為線索,訴說了一個愛自己甚於愛人的女性。愛情與婚姻,有讓人愉悅的一面,但未嘗不是一種束縛。在這樣的時代裡,從一而終不再是美德;但「忠於自我」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幸福?小說裡經常透露出這種對主角性格的疑慮說:「薇薇知道她性子中的涼薄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待清楚」,或是:「歸根究底,她之所走到這一步,竟然是看了太多故事,小說、電影、電視劇,她喜歡別人演的故事,不喜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這個答案你可以接受嗎?說到底,薇薇還是無法解釋她為什麼要離開健一」。也許就是因為不夠理解自己,不夠理解責任與承擔,浮沉在情感之海裡也就成為一種必然,不知何時方能得道上岸?
〈親密與陌生〉,描述兩個陸續失業的夫妻,間接記錄了經濟狀況衰頹年代裡,都市中產階級的心情轉折,相信會引來讀者不少共鳴。小說中那位原本唯一要出門上班的女性,被主管明示要自動申請離職後,中年失業的她不免對人生興起更多的疑慮:「她不曉得像她這樣的人是特例還是大多數人都一樣,沒有人告訴她要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怎麼選擇婚姻的對象,怎麼當人老婆,怎麼教育子女當人母親?或許有人,怎麼沒有?坊間多的是告訴你怎麼賺錢,怎麼學習,怎麼教育,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其至還有教你怎麼談情說愛……是啊,鞋店裡總有一雙合你的腳的鞋,服裝店裡總有一件合你身的衣服,傢俱店也總有一張你躺下覺得舒服的床,可是好像沒有哪一本書寫著可以照著去量身訂做的人生」。的確,面對這樣充滿變數的人生,林黛嫚似乎也點出當代人內心深處隱隱的恐懼感,究竟真正的幸福要如何擁有?
以上這些帶有市民浮士繪色彩的小說,讓人察覺林黛嫚的觀察與體驗有了更新的進展。面對更多新生代作者的出道,他們也許正試圖建立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風格,但若有前輩作家能夠持續創作,則讓人同感振奮。因此,假使林黛嫚這樣的老經驗作者,能將台灣文學裡對市民生活描繪的題材與技法進一步拓展,相信這樣的書寫型態也將是無人能夠輕易取代的吧!
三、帶給讀者新鮮的角度:期待的話
在與吳妮民的訪談中,林黛嫚曾經透露了她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並說:「不過我一向對弱勢及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特別在意,這可能跟我從小出身貧寒家庭有關」(見《聯合文學》三三七期)。這一點,或許可以用來說明,林黛嫚為何鍾情於表現各種生活現場裡的人的反應。如果讀者可以在小說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子,或是身旁許多市井人物的問題或腔調,其實不足為怪,這實在是因為林黛嫚善於觀察人生、歸納體驗的長處所致。
這一來,讓人想起台灣亦有不少讀者的山崎豐子如《白色巨塔》、《兩個祖國》那類的作品,充滿了社會觀察又有吸引人的敘述手法。不知道,林黛嫚是否想為她的市民讀者提供更深的觀察?或者,讓她的社會觀察更具有剖析社會問題的犀利程度?但在她的新作裡,其實都顯示了這樣的可能性。無論是成長創傷、職場權力糾葛、校園文化與情愛觀念,廿多年來的變化何其之大,作為一個貼近都會中產階級生活情狀的小說家,我著實暗暗如此期待。
《聖經》裡雖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小說家卻可以透過敘事,讓讀者從新鮮的角度重新看待生活。林黛嫚曾經寫遍閒愁,也曾看盡職場與成長過程的人生百態,千帆過盡之後,我相信她的眼光較諸往日是更加深沉銳利的,不僅更能照見都會市民生活裡的喜怒哀樂,同時益發能勾勒這一切情緒的社會根源所在。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看到一個更具有人間煙火味的林黛嫚,而她的都會市民浮士繪也必然能獲得更廣大讀者的共鳴。
導讀2
溫柔的感慨與療癒 石曉楓 從一九八○年代末希代出版社的「小說族」新人成員之一,到新世紀前十年,林黛嫚的創作資歷不可謂不深,但她卻始終抱持著勤懇踏實的態度,兢兢業業寫下每一行文字。二○一二年秋天,林黛嫚再度交出暌違已久的小說集《粉紅色男孩》,集中六個短篇裡,〈粉紅色男孩〉的筆調與題材,略有昔年張大春筆下「大頭春」的影子,小智所面臨的課業重擔、家庭變局以及真相揭露之隱痛俱現筆下,顯然是一篇「未完待續」的成長故事,其中對於青少年生活的關注,或源於「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慨。 換言之,從林黛嫚的創作題材裡,不難窺見作者個人生活的影子,小說敘事者(或主角)的生活背景,有些是小學、國中代課老師,或具備大學教授身分;有些在報館、出版社上班,既是資深編輯,也是歹命上班族。至於個性表現,則每每不脫出身保守、傳統鄉下家庭,好脾氣易相處等人格特質,裡頭或多或少摻雜了作者的性格切面與成長經歷。林黛嫚以其熟悉的生活範疇起筆,然而略一轉化,小家小戶裡每個人物便都有了眉目,並且顧盼之間生動靈活。 但這些小說裡的人物,卻又多是低調而樸素的,她們全為街巷間尋常可見的市井小民,名姓隨意,秀雲、淑姿、雅琴、慧美、盈慧,信手拈來彷彿市場大把菜蔥販售,偶爾這篇小說裡的主角還會在下一篇小說中跑跑龍套。他們的行為且日常,看看〈親密與陌生〉裡庸庸碌碌的上班族秀陶,她拎著「袋底角角有點破皮的紫色仿鱷魚皮的大包包」,早晨出門前「信手為兒子挑掉餐桌蛋餅上的蔥花」,瞥到一眼丈夫倦容,「又擔上了幾分心思」。然而這些尋常可見的生活步調與節奏,卻往往因暗藏機敏與人情而「曖曖內含光」,遂能引發平凡人如你我的生活共感。 集中的短篇在報端陸續發表時,其實便相當引人入勝,我每每看完今日的上集便期待明天的下集,例如〈沉默的遊樂園〉以今昔交錯的手法,寫女友雅琴從日本大阪的環球影城打電話給「我」,其中的回憶與慨嘆隱露危機。然而隔日的小說收尾,卻出人意表地凡常,在深夜國際漫遊電話中最後一句「我覺得我值得更好的人生」之後,雅琴還是無波無浪地「回家」了。以情節構設而言,林黛嫚的小說收尾亦不以炫奇取勝,但在種種內斂的不動聲色裡,卻自有作者的旁觀與關懷。 創作題材生活化、寫人情日常溫厚,本是林黛嫚筆端常有的一貫特質。當年開始寫小說時,她「只是腦子裡的一段想法、一個故事,沒有人教過我怎麼寫小說,字句與情節就像有生命一樣,從我筆尖流洩出,自顧在稿紙上搬演一齣戲。」年輕時也許信筆行之,然而隨著歲月歷練,現今林黛嫚的筆調看似隨意,實則都蘊藏行走江湖的人生智慧。她把〈遊戲規則〉裡薇薇個性中涼薄又安分的矛盾,隱含在家庭長年遷徙的背景以及母教的薰陶裡;她把〈沉默的遊樂園〉裡雅琴壓抑的生活寫照,呈現在那篇「一直只有題目,還沒開始書寫」的稿紙上;她且在摶塑出的每則故事裡,為平凡人物尋找生活的「位置」,這個位置的尋找,可以集中我最愛的〈站在你身邊〉一文統括。淑姿在虛構的小說情節裡「活」出人生種種面貌,卻在現實生活裡低頭做人,畸形的人格發展如何得到自我肯定?凡此生命的轉折過程書寫,作者於其間對於人物的內在情緒,都有細微的體察與洞視。 〈站在你身邊〉寫的是姊妹間微妙的關係與對應位置,其他如〈我的學生○○○〉、〈沉默的遊樂園〉、〈親密與陌生〉等,或涉及婚姻生活,或涉及職場生涯,無一不是關於個人在社會生活中「位置」的反省。而在這些個人位置的反省與確立過程裡,自然會觸及當今各年齡層的普遍問題:少年的家庭與學業困擾、青年的助學貸款問題、成年的失業潮恐慌,在林黛嫚筆下都有具體而微的呈現。我們甚且看到昔年報端的新聞如報紙剪字恐嚇信、失業女載油駕車衝撞官衙等借屍還魂,紛紛成為作者的創作素材,顯見林黛嫚對於現實社會的關切。 當世如此艱難,人生如是卑微,然則在卑微的現世裡,究竟當如何安頓自我?於此我們又看到了林黛嫚的敦厚,在她筆下,〈我的學生○○○〉總算找到差強人意的工作,無論是貿易公司、統一超商、好樂迪員工,或是高學歷家政婦,起碼都能為負債人生找到一線光明。林黛嫚從不讓筆下的人物走到絕境,生命偶有小小的偏執與出軌,然而「回來了就好」;未來也許像眼前無邊的黑暗般充滿未知,但是「再過幾個小時就天亮了啊」。於是在小說集卷末,我們看到甫被資遣的秀陶打起精神: 人生到處都是危險啊,有時危險就從你身旁擦身而過。秀陶在心裡這麼接話,她想著明天要去
房屋仲介那看房子,價格合宜的話,就租個地方開作文班,成本若太高,那就拿家裡客廳當教
室吧,就像當年新婚時……人生到了這個關頭,還能有個新的開始,真是好啊。 如此溫暖的結束,隱含了作者的喟嘆與悲憫,也因此達到撫慰、療癒人心的作用。是啊,在大學的課堂上,「我」最終選擇讓徐澍林及格,因為「就算他再重修一次,也不會比現在學習到更多的現代文學技巧,還是讓大家都繼續往前走吧。」那麼,在生命的學習過程裡,我們便也都放自己、放他人一馬,「讓大家都繼續往前走吧」,這就是林黛嫚對於混亂世道所發出的溫柔感慨。 石曉楓 福建金門人,現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兩岸現當代文學。創作曾獲華航旅行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著有散文集《無窮花開──我的首爾歲月》、《臨界之旅》;論文集《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白馬湖畔的輝光──豐子愷散文研究》等。
導讀1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林黛嫚《粉紅色男孩》裡的市民浮士繪 陳建忠
一、別閒愁:從校園走向紅塵
距離上一本長篇小說《平安》(二○○四)出版,時隔多年,方又見到林黛嫚(一九六二~)老師的小說《粉紅色男孩》的結集。但實際上,自一九八○年代以來,林黛嫚便是暢銷小說榜上的常客,創作歷程已超過二十五年。
自最早的短篇小說集《也是閒愁》(一九八六...
目錄
導讀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林黛嫚《粉紅色男孩》裡的市民浮士繪 ◎陳建忠
溫柔的感慨與療癒 ◎石曉楓
粉紅色男孩 沉默的遊樂園 我的學生○○○ 站在你身邊 遊戲規則 親密與陌生
後記
狀態
導讀
太陽底下的新鮮事:林黛嫚《粉紅色男孩》裡的市民浮士繪 ◎陳建忠
溫柔的感慨與療癒 ◎石曉楓
粉紅色男孩 沉默的遊樂園 我的學生○○○ 站在你身邊 遊戲規則 親密與陌生
後記
狀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