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與緣覺行者,常以觀想佛陀美好的身相為修行起點,
修到最後,染污的諸蘊永不再生,
一念入靜,萬籟俱寂。
如獨角犀牛一般的獨覺行者,
過著獨處且大部分是沉默的生活。
他們藉由在百劫之中讓諸佛歡喜,
使自己的心續成熟,以此開始他們的聖者修道。
《寂滅為樂二乘人》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的第四本書。這本書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重述了佛法修道上特定的旅人,他們因根器、習性、業力與因緣不同,最後達到他們在這條路上能到達的最遠之處。(聲聞乘與緣覺、獨覺乘行者的修持之道與果位)
本書可以視為是《佛陀佛陀請開門》、《沒有我時我是誰》、《從前有位阿羅漢》這三本書的總整理。部分是考古題,部分是補充題。小乘行者看清了輪迴彷彿是個火宅,因而深懼輪迴的痛苦,決心出離;他以一個輪迴難民的決心,向解脫的真正功德尋求庇護;他待在一個不受煩惱惑念干擾的環境,少欲知足,放棄過度和不必要的活動;他以嚴格戒律,自淨其意,斷捨因貪欲和紛飛念頭所引起的散亂。
和其他人的旅行相同,要在這條路上前進,他也必須依賴交通工作,但他拉下了車窗的遮簾,外頭迷人的風景瞬間消逝,喧囂的市聲也驟然退隱,嗯~是有一點點孤寂,但這正好是他深心喜歡的,他在包廂的獨座墊上,探究自心的五欲愛染。直到煩惱障淨除、了悟人無我,一切的生與滅都滅盡,寂滅為樂。
本樂仁波切提醒小乘階段的學習者,應潛心護念,將修行主題聚焦在自心,「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別忘了走完這段哩程之後,後頭還有風景。所以本書雖是小乘次第的完結篇,是佛法基礎乘的總整理,但這也意味著大乘次第──般若見地的開端,德謙讓卓出版社將繼續出版大乘系列。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學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除了本課程系列,還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普賢王如來祈願文》、《叛逆的佛陀》等書。
章節試閱
◆走上佛法修行者的道路,意謂著去處理自心的兩種層面。我們面對與處理自心時有多善巧?在這修道上進展有多快速?以及在這心靈旅程上能有多少成就?完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努力、理解力和智慧。
◆跟隨佛陀的教導之後,我們會生起一股更大的勇氣,因為我們都具有保護自己和超越痛苦、恐懼、苦難的能力。這就是「自主」的意義——擁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力量和潛能。到底我們是想要超越恐懼和苦難,或是要墮落到它們的深淵之中,這選擇就取決於我們自己。
◆佛陀教導,每個人應該要獨立自主,並且靠自己去經歷解脫和證悟。我們必須了解,佛教並不是某種「了悟保證班」,在佛法學習過程中,不會有什麼夢幻旅程,一切都是直接了當而且是實際的。
◆基本上,只要真正看見所有人都體驗過痛苦,並且由衷地承認這些痛苦確實發生了,我們就會開始想要修持佛法。當我們感受到輪迴永無饜足的本質,就與佛法建立了真摯的連結。
◆如果我們不是因為打從心底對於輪迴的快樂感到幻滅,如果不是因為真的想要捨棄痛苦,而與這修道建立起真正的連結,那麼我們永遠都不會走上真正的道途。
◆戒律指的是藉由「退出(停止)」傷害性的心態和行為,使心自律,並引導自己走向正面及有利益的狀態。這意謂著去掌控身、語、意的行動,並且除去不善的行動、言語及心態。這樣做之後,我們自然會發展出正派、謙虛穩重、以及和善等功德。換句話說,戒律教導我們如何馴服粗烈的情緒、粗烈的自我、粗烈的執著、以及粗烈的心態。
◆形形色色的對境出現於我們的心續當中,而這些對境又引發執著,我們不是想要避開它們,就是想要用某種方式擁有它們。這種連續不斷的推拒與牽引,這種厭惡和欲求,引生了各式各樣的迷惑和痛苦。
◆我們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取決於自己的感受。快樂而充滿能量的時候,我們將這個世界看成是美好的地方;悲傷沮喪的時候,我們對這同樣的世界卻感覺糟透了。這就像是盡全力把一顆球擲向牆壁,而球直接向著我們回彈一樣,並非是球或者是牆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是我們自己引起了這整件事,我們多用力把球擲出去,球就多猛烈地彈回來。
◆寂天菩薩說,被煩惱干擾的心就像是被猛獸尖牙咬住的人一樣,尖牙使勁一咬的時候,這個人就一命嗚呼了。同樣地,當煩惱侵襲的時候,快樂和解脫的所有機會也都被摧毀了。因此,學習初期需要培養禪修的兩個理由是:一個是為了避免被煩惱的尖牙所傷;另一個是為了培養無我的智慧以及了悟心本然的解脫和快樂。
◆有一些人認為「正常的」人是不禪修的,只有宗教界人士或宗教狂熱份子才會禪修。然而,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禪修的利益,這和宗教沒什麼關係。禪修的過程並不涉及神、上帝或任何外來的力量或生命,我們自己就可以禪修了——此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心.
◆禪修並不代表能力退化或變得更依賴他人,透過禪修,我們增長了正念覺察以及活在當下的能力,也學習檢視自心──檢視我們的發心、隱藏的企圖、盲點和內心恐懼之處。禪修並不代表壓抑什麼,而是看到心中出現的一切,但不被它牽著鼻子走。這也表示我們不再被自己和他人所愚弄。
◆人們常常認為,如果要禪修的話,就必須要有上師。在修道的某些階段,我們的確會需要心靈導師,但是實際在禪修的時候,我們唯一真正需要的卻是自己親身的體驗。我們禪修是為了瞭解自己的心,從根本上來說,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做到這一點。
◆禪修很像是馴服一隻狂野或騷動不安的馬,我們不會才剛見到牠,就立刻跳到馬背上去。我們先讓牠在圍欄裡跑一跑,並仔細觀察牠。過一陣子以後,我們輕緩地、謹慎地,而且以一種友善的態度接近這匹馬。一旦牠與我們變得熟悉且不再害怕時,我們便可以在牠背上裝上馬鞍,然後騎上馬背。最後,我們甚至可以訓練牠,騎著牠跳躍或表演一些雜技。以這樣的方式,禪修的時候,我們就成了「心的馴馬師」。
◆走上佛法修行者的道路,意謂著去處理自心的兩種層面。我們面對與處理自心時有多善巧?在這修道上進展有多快速?以及在這心靈旅程上能有多少成就?完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努力、理解力和智慧。
◆跟隨佛陀的教導之後,我們會生起一股更大的勇氣,因為我們都具有保護自己和超越痛苦、恐懼、苦難的能力。這就是「自主」的意義——擁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力量和潛能。到底我們是想要超越恐懼和苦難,或是要墮落到它們的深淵之中,這選擇就取決於我們自己。
◆佛陀教導,每個人應該要獨立自主,並且靠自己去經歷解脫和證悟。我們必須了解,佛教...
作者序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之人,這「三輪」正是關鍵要點。正如印度大師世親菩薩所說:
持守戒律,俱足聞思,此人即已準備妥當,已可進行禪修。
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了邁向覺醒之路的核心三步驟:聽聞(學習)、思維(反思)和禪修(讓自己熟悉、習慣)。對所有佛法修行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是金科玉律,至關緊要。
「聽聞」,或者說是「學習」,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正確的理解、無誤的見地,但若不透過「思維」將它化為體驗,這份理解的基礎也只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語彙。然而唯有當我們能夠藉由「禪修」將「理解」與「體驗」結合在一起,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覺醒的了悟,亦即證悟。當見地與禪修的體驗展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那時我們邁向證悟的旅程才算是圓滿。
既然如此,為了好好了解佛法,得到覺醒的體驗,現在我們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之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們連結上本來的智慧,令它生起。以此方式,我們釐清並掃除了各種程度的無明與謬見。有朝一日,當我們的智慧成熟時,它將成為我們這條道路的真正嚮導。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大師龍樹菩薩說道:
聽聞所得的智慧就像掃除黑暗的燈火,
它是最殊勝的財富,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的確如此,不是嗎?沒有任何佛法的知識或智慧,也就沒有任何修行或修行之道可言。佛教中有此一說:「沒有聽聞,我們能了解什麼?沒有了解,我們能禪修什麼?
沒有禪修,我們能了悟什麼?」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投入佛法的學習。而投入這「學習之輪」最重要的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步步去認識那包羅萬象的八萬四千法門。
今天的我們真是無比的幸運,有數量、種類都如此之多的佛法教導可以學習。不過,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有時卻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因為它常令人難以下手,不知從何開始、下一步如何進行。因此,我和學生們彙編出這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從佛教的基本介紹開始,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過整趟佛法的旅程。這套教材的基礎,來自於傳統的佛教學習系統,以及我的上師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指導,並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讀者做了些許微調。
根據金剛乘佛教的看法,佛陀的教導之中包含了三類不同的教法,也就是所謂的「三乘」。第一類,同時也是最初的教法,稱為「基礎乘」,其中教導的是攸關自身存在以及輪迴(迷惑的存在)和涅槃(解脫)的重大課題,此乘的教法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痛苦,認出痛苦的來源,並進而去滅除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以此方式,我們找到了個人的解脫。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將無法完全了解和接受接下來其他二乘的修持。
第二種教法是「大乘」,它的重點不再只是要解救自己,讓自己脫離痛苦,而是要生起更大的利他之心。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
第三是金剛乘,或說是「佛陀的密續教法」,在金剛乘中,透過種種代表證悟智慧的象徵、符號與直指心性的教授,帶領我們認識心的真實本性:佛智。
事實上,佛陀只教導了一種佛法,只不過信眾聽聞的方式各自不同。聽聞方式各自不同的結果,就是各種佛法宗派於世間應運而生,傳承至今日。每一種獨一無二的佛法面向,都是我們的珍寶,若是能學習、思維、禪修這些教法,我們將會為自己「配備」好智慧與慈悲,用它們來轉化自己的迷惑,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
希望我們為此系列課程中文版所做的努力,能服務到所有讀者,為讀者帶來利益。
竹慶本樂仁波切
於西雅圖西方那瀾陀中心
2012年6月19日
作者:竹慶本樂仁波切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編輯室報告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第一章 啟程,不害眾生
第一節 尋求真正的皈依處
第二節 皈依戒
第三節 戒律,佛教的社會哲學
第二章 馴服心之野馬
第一節 為什麼要禪修?
第二節 禪修,和自心來一場約會
第三節 止與觀的概要
第三章 安住與洞析,詳說止與觀
第一節 修止的準備
第二節 止的三種類型
BOX 止禪練習
第三節 止禪的障礙及對治法
第四節 觀禪,更高的洞察力
第四章 二乘人的修道
第一節 聲聞乘的修道與止禪
第二節 觀禪的修持
第三節 緣覺乘、辟支佛乘的修道
第五章 二乘的修道與證果
第一節 三十七菩提分
第二節 道次第的介紹
第三節 八地,小乘道的位階
第四節 四果,小乘道的果位
附錄
一 禪修導引 轉心四思維的分析式禪修
二 禪修導引 五蘊非我的分析式禪修
三 馴象調心圖
中文版作者序
編輯室報告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第一章 啟程,不害眾生
第一節 尋求真正的皈依處
第二節 皈依戒
第三節 戒律,佛教的社會哲學
第二章 馴服心之野馬
第一節 為什麼要禪修?
第二節 禪修,和自心來一場約會
第三節 止與觀的概要
第三章 安住與洞析,詳說止與觀
第一節 修止的準備
第二節 止的三種類型
BOX 止禪練習
第三節 止禪的障礙及對治法
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