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
我是人,我曾經充滿痛苦,也經歷了你們正在經歷的麻煩。
透過心靈之旅,我達到了證悟的境界,遠離了苦和苦因。所以你們也辦得到。
我可以為你們指出到達這個境界的道路,
但這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你如何抵達、多快抵達、能夠掌握多少,
都操縱在你。
《佛陀佛陀請開門》是「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系列的第一本書。竹慶本樂仁波切所教授、指導的「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是傳統佛法教育在西方傳播、翻譯和改編適應多年的成果。如果身處現代生活中想要「了解佛法」,進而「完整修習」,不被「佛學術語」嚇跑,符合科技時代中「掌握精要」的檢驗,又能與「現今情感經驗呼應」,這一套佛法教材,完全符合了這樣的需求。
仁波切說,一開始,自心猶如一匹野馬,「我們不需要讓牠變得更駿美、更強壯、更聰明,牠們一開始就已經是了。」但如果只是不斷聞思,而欠缺禪修的體驗,「就像我們聞到了烘焙餅乾的香味,香氣濃郁而迷人,但我們的肚子仍舊空空如也。」
中間,培養正念覺察是很重要的,否則「情緒猶如小偷和扒手,總在找機會下手,只要一有機會就偷走我們自心的寧靜。」
最後,如果我們尚未認出自心本性,就還是需要一條「修道」和某種「成果」,「就像帶酩酊大醉的朋友回家,這醉鬼到了自家門口還大嚷大叫,說自己住在別處,最後只好拖著他繞了幾條街再回來,他才以為『到家』了。」
除了以現代語彙生動而清新的講述佛法,最重要的是本書每一章每一主題,都有一個段落,循序漸進,導引讀者進行簡單、細膩卻具威力的實際禪修。這套珍貴的佛法研習系列,實是人們引頸渴盼、期待已久的至寶。
內文介紹(一)
第一篇 從佛陀的故事發現什麼
佛陀的覺醒是從發問開始,而不是從答案開始。
對我們而言,這樣的開始也是很棒的,
「發問」,這就是修道應該啟程之處;
當我們的心變得好奇,渴望找到內在自心和外在萬法更深入的實相時,
佛教真正的心靈之旅於焉展開。
第二篇 匱乏之心與瘋猴心
調伏自心的過程就像是捕捉野馬一般,
我們不需要讓自心變得更美,更神聖或更有證量,
因為自心本來就是美的,神聖的及證悟的。
我們不需要讓野馬變得更駿美、更強壯、更聰明,牠們從一開始就已經是了。
我們只需要帶領牠們進入正念覺察的環境和氛圍。
以同樣的方式,我們訓練自己面對當下的環境。
第三篇 修道之旅
我們把自己纏縛在錯綜複雜的厚繭中,
不斷欺瞞自己真實的身分和本來面貌,
我們依偎在這厚繭的舒適中,
連想都想不出自己的真實本性是什麼樣子,
最後,我們說服自己相信,這偉大的厚繭,
是世界上最自然不過的東西。
第四篇 從煩惱入手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情緒」通常被說是「煩惱」或心的苦惱狀態。
我們可以將它視為敵人或毒藥,或將它視為友伴或快樂的推手,
也可以將它視為證悟智慧的本身。
當我們更精準、更全面看清煩惱到底是什麼,進而明白它是如何運作,
剎那間那樣的體驗真是奇妙!
內文介紹(二)
竹慶本樂仁波切教授的「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為那些想要「一窺佛法堂奧」,但又不想被艱深的「佛學術語」嚇跑的現代人,帶來喜訊。
現代世界中,尋找心靈解脫之道的人,往往因為佛教中古老的語彙、神祕的形式,難解的哲理而裹足不前。佛陀當初所傳授的純粹真理,經過歲月的隔閡與文化形式的包裝,對初學者而言,顯得古老而難以親近;面對浩瀚如海的佛學典籍,更是往往不知如何抉擇,才能拾級而上、融會貫通。
竹慶本樂仁波切,當代首屈一指的佛法導師之一,受過完整傳統訓練,同時通曉東西方現代文化,對現代心靈具有深刻了解。他以生活化的語言,撥開宗教的迷霧和文化包裝,為讀者呈現出佛法的清晰原貌,發展出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學習教材,親切易懂,實際可用,依循這套教材次第深入,便能逐漸欣賞到佛法之道的美妙全景。
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本系列書籍萃取佛法精華要點,指出現代人學佛常見的盲點,字裡行間,更充滿智慧與巧思。除了以現代語言生動而清新的講述佛法,本書每一章每一主題,更有實際的禪修段落,循序漸進,導引讀者體會簡單、細膩且具威力的修心練習。這套珍貴的佛法研習系列,實是人們引頸渴盼、期待已久的至寶。
作者簡介:
竹慶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是藏傳佛教寧瑪派與噶舉派新一代大師中最出色的學者與老師之一,亦是一位實修的成就者、書法家、視覺藝術家和詩人。
學習時期的本樂仁波切,在尊貴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等多位大師座下領受教法與訓練,同時成為大圓滿與大手印兩大傳承的持有者。
本樂仁波切的教學方式幽默清新,飽含傳承自其根本上師 竹清仁波切的豐沛力量以及不拘形式的原創力,深受東西方弟子愛戴。
本樂仁波切是「那瀾陀菩提佛法中心」與「正知國際學院」創辦人。已出版的中文著作有《狂野的覺醒》、《離死之心》、《洞徹的智慧》、《叛逆的佛陀》(即將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內文摘要(一)
第一章 佛陀不是佛教徒 第三節「不知道」的智慧
從佛陀的傳記故事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二千五百年前的人們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千方百計想要漠視痛苦,只是方式有些不同而已。我們雖不像淨飯王當時做得那麼徹底,把什麼都遮掩起來,搭新牆、掛簾子等諸如此類,但也有類似之處。就像淨飯王一般,我們試圖把痛苦推開,眼不見為淨,我們試圖在自己的城市、宇宙或全部的環境中,把痛苦變得看不見。一見到痛苦,我們就趕快把痛苦隔離起來,把痛苦限制在某個特定區域中,然後給它取個好名字。事實上,悉達多王子的生命和我們現在的生命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極盡奢華和散亂的生活中,悉達多王子心中老是感覺缺了什麼。他在尋找,卻不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不過,他後來見到的老、病、死以及隱士的出離,讓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轉捩點,引領他走到證悟之道的啟程處。悉達多王子生命中的這個轉捩點對我們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法教和典範。
他是因為對宗教、對神明的虔誠,或是對哲學見地的強烈興趣而進入心靈修道嗎?不是。他的證悟之旅起始於「想要了解真理」這樣簡單、由衷的渴望。悉達多王子是很認真且充滿好奇心的,自然地,他便開始深入探看自己的經驗,尋找真正的知識或智慧。因此,他並不是以答案來開始這條修道,而是以提問揭開他的追尋。佛陀認知到「另外還有著自己並不了解的新事物」,他的旅程就是這麼開始的。
智慧,起始於疑問
那麼,心靈之旅的基礎或根基,也就是佛教所謂的「智慧」,到底是什麼呢?從佛法的觀點來說,我們必須先認出自己對「智慧」之義的誤解,以此為開端。
我們通常認為智慧就是「知道答案」。當我們必須解決什麼問題或陷入迷惑時,我們通常會說:「喔,我沒有智慧解決這個問題和疑惑。」所以我們就認為智慧即答案。但是根據佛陀的認知,「智慧」起始於疑問而不是答案。疑問來自於懷疑、質疑和好奇心;當我們有了健康的懷疑或質疑時,這會讓我們得到準確且清楚的提問,當問題清楚明白時,答案其實就已經在那兒了。當你提出一個清晰精確的問題時,你其實已經回答了許多問題。因此,從佛法的觀點而言,提出清楚準確的問題,就是智慧的一種表現。此外,要了解自己不知道什麼,也得擁有大智慧。
我們總是以為智慧即表示無所不知。而且我們也不想承認自己不知道什麼,所以即使我們不知道,也要假裝自己都知道。相反的,真正的智慧是明白「自己不是無所不知」,而且知道哪裡出了差錯,儘管我們可能不是每次都立刻知道如何修正。當我們懷著好奇心去提問,我們便會得到答案,不過這些答案也不盡然都是正確的。
事實上,答案並不一定要完全正確;在修道初期,我們若是想要找到「正確」答案,是找不著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直到證悟為止,我們都不可能找到正確解答。在我們修道初期,正確解答是不可捉摸的,只有在終點時才會得到。我們的毛病是,在尋找答案的初期就以為自己知道答案,這樣的話,旅程就不會再繼續前進了。我們卡在半途上,因為我們對智慧有了誤解。
智慧,也是從錯誤中學習
因此,智慧並非只是去弄清楚我們不知道的事,智慧也是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如果第一次嘗試我們就全都弄對,這世界可就非常不同了。只有犯過錯、然後認清錯誤,我們才能糾正自己的錯誤並找到正確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一心一意只想得到「正確解答」,而沒有去「認清錯誤」,那就永遠都無法找到正確的道路。因此,當我們看到自己犯過的錯誤,當我們看到自己的煩惱和我執席捲而來,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心並不清楚某些答案,那就是擁有了大智慧,我們便能以此為道,這可能就是最大的智慧,也就是讓悉達多王子步上證悟之道的智慧。
我們在此對佛法產生一些疑問,並不代表一定要趕快去請示某位上師。「一有問題就馬上請示上師」,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問題主要是拿來問自己。我們要向自己提問並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研讀經典,可以聽某些老師講道理,也可以請教某些老師,但是我們必須先思考過自己的問題。倘若我們能夠用心,一再一再的思考並分析自己的問題,那個問題就會引導我們得到某種答案。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請教別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有時,我們會問老師很多問題,提問之中,卻發現自己早就知道答案,真不知自己為何一開始還要提出這些問題。也有一些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不知自己到底在問些什麼,即使你的老師很慈悲,對這些不明之處也提出了一些說明;但是到最後,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從他們的言語之中得到任何答案,因為,我們的問題不清不楚,硬是要從不清不楚的問題中得到清楚明白的答案,怎麼可能找到答案呢?
如果我們只是想要找答案,我們可以找到成千上萬本書籍,有成千上萬的書籍在回答各種不同的問題,有成千上萬的佛教典籍、基督教書籍、新時代叢書,還有各種不同的宗教與哲學,東方的、西方的,你找到了什麼?智慧並非只是從某宗教人士告訴你要相信什麼,就能得到的某種答案。真正的智慧是當你找到了某個真實的問題。倘若我們不知道自己實際上在問什麼,成千上萬本書籍或老師也不可能回答我們心中的任何問題。
到最後,我們又回到了原點。我們之所以無法明確看清自己的旅程,或者有時無法領會到任何結果(諸如禪修方面所說的種種體驗),都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把問題問清楚。因此,如果你能仔細觀察這過程,直到你提出明確的問題時,你已經回答了其他幾千個問題了。這就是佛教中所謂的智慧。
花點時間沈思問題
因此,智慧並非只是從某宗教人士告訴你應該相信什麼,就能得到的某種答案。這裡所說的真正智慧,是當你找到真正的問題時,那個就是你應該花點時間去沉思的問題,不用急著得到任何答案。這個問題可能會跟著我們好一陣子,這也沒關係。我們應該好好思索這個問題,它會引領我們到達更深入的體驗、了悟和答案;而這些又會帶我們到達更多的問題點上,如此等等。這就是從佛法觀點來看心靈修道的進展過程,但絕不會把我們帶到缺乏智慧或不清明的狀態,相反的,透過這個過程,你便能找到自己的證悟之道。
你也可以向老師請益這些問題,這正是為什麼許多原始佛教開示都以問答的方式呈現。這些「請問集」不是只像某些開示抄本或書中的研究論文;而是有時,弟子請益提問,由佛陀回答問題,有時則反過來。「提問」這件事,直至證悟的階段,也不會停止,連佛陀都會問問題。佛陀多次問弟子城裡有些什麼事發生,比如是否有很多群眾聚集,弟子回答後,佛陀就前往這些集會處做開示或回答問題。
如果稍加思考,你就會看到這整個過程其實極具啟示性。首先了解到智慧其實並非在答案中,而是隱藏在提問中,且有賴於自己的分析有多精準,這點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為何從佛法的觀點來看,當我們清楚知道自己不明白什麼時,就是一種智慧。有時候,我們以為這是一種無知,但是當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時,才是佛法所說的真正的無知。
內文摘要(二)
第四章 調伏瘋猴心 第四節 善知識
所謂的「善知識」或心靈之友(spiritual friend)是什麼?與善知識建立關係又是什麼意義?一般說來,「善知識」的這個觀念是非常務實的概念,我們不需要對善知識懷有什麼幻想,或以為善知識超越我們凡俗概念的想像。善知識就是一位人類老師,一位經驗老道、有了悟、懷有悲心的嚮導,其中沒有什麼神祕難解的成分。根據以上說明的三種法門,便產生了三種不同的善知識,與我們有著不同的關係。
長者
以最基礎的層次來說,善知識被視為長者,亦即在理解和了悟上,較為年長、有智慧,在心靈修道上擁有較成熟經驗的人。這位長者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好朋友,我們可以相信這位教導我們基本法教的長者,他告訴我們:佛陀是誰、佛陀的法教是什麼、修持這些法教有何意義……等。
以世俗意義而言,「知交好友」即是可以一起談天,請教正面觀念,請教有益的領會和指點的人,而在心靈修道上幫助我們的善知識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是,善知識可能不是世俗事物的專家。舉例來說,他或她或許不是請教汽車問題的好對象,但是這樣的朋友卻擅於給予我們心靈修道上的幫助,這就是為何我們稱之為「心靈之友」或「善知識」的原因。
心靈上師
在禪修佛法開示的深廣法門脈絡中,如同修道嚮導的善知識,成了心靈上師。在修道中,從這樣的心靈上師身上,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有益的實用知識。在初學階段,我們與善知識的相處主要在觀念的層次上,但是在進階時,我們得到的利益是更為個人化,是來自修持體悟的建言。
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就好比跟法律系教授和律師談話的不同。例如,從法律系教授那兒,我們應該可以得到很好的法律資訊,教授擁有理論性的瞭解,可以針對基本法律知識,給我們很好的一般性建言和理解。不過,若是想要更實用的法律建言,知道在特定情況中如何應用,那麼我們反而要去找律師,因為律師知道各種訣竅和法律漏洞,以及詭譎的灰色地帶。律師有很多實際經驗和實在的建議,這些對我們是比較有用的。
同理,心靈上師比起長者,擁有更多處理不幸業力的經驗。世俗上遇到不幸事件時,我們可以求助律師,而當我們在心靈修道上遇到不幸(災難)時,心靈上師便能以實際經驗幫助我們處理這些。對心靈上師來說,幫助他人不只是理論和概念而已,他們身經百戰,經歷了這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因此可以提供我們非常實用、心心相印的建言。這就是善知識在深廣法門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鑽的金剛上師
比起上述兩類善知識(一個好比法律教授,另一個好比好律師),第三類善知識就好像一九九五年的「超時空戰警」(Judge Dredd)(中譯註5)一般。這樣的善知識擁有證悟之心純正的功德特質,鮮明強烈地展現而出,伴隨著犀利敏銳的威力,就像是「一把劍,兩面刃」。這把劍削鐵如泥,能切割我們想要切割的一切。此外,若是不謹慎小心,我們同樣也容易傷到自己。劍刃的鋒利不僅能向外揮砍,也能向內削切。
面對如鑽的金剛上師意味著,沒有能讓我執遊戲、煩惱、權力抗衡和修行娛樂存在的餘地。那些不符合真實、不符合有時相當赤裸無遮的萬物本貌之本性的一切,在當下就被「憤怒的慈悲」所斬斷。這種殊勝卓越的上師,無論何時都極端難以面對,因為我們的我執一秒鐘也無法得到任何安全感。同時,上師的難以面對也給我們機會能夠當下就撕裂那自滿、自我中心的老繭,摧毀自我中心的煩惱習氣,最終,則能呼吸到真正清新的空氣。
內文摘要(三)
第七章 處理煩惱 第一節 什麼是煩惱
無論我們處於生命中的哪一種狀態,青年或老年,富有或貧窮,學富五車或孤陋寡聞,無論居住何處,我們都被這一刻快樂,下一刻又痛苦的煩惱影響。儘管我們每天都希望快樂,也努力追求快樂,但我們可能會覺得朝這個方向所付出的努力,常常徒勞無功。在一天的最後,我們並沒有感到滿足,反而覺得自己又再一次錯過了快樂之船。事實上,我們不僅錯過了快樂之船,還看到它就這樣愈開愈遠了。
我們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一心追求快樂,到最後卻常常離目標如此遙遠?究竟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願望和意圖?前一章曾講到,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用四個甚深的真諦,來認識此生的境遇和所經歷的痛苦。首先,痛苦是無可避免的;第二,痛苦有其特定的成因;第三,可以真正且永遠的滅盡痛苦,可以超脫痛苦;第四,超越痛苦也有其特定的成因,而讓這些成因能夠呈現的,就稱為「道」(修道),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離苦之道、解脫之道、證悟之道等等。簡單來說,痛苦有其成因,痛苦的止滅亦有其成因,兩者都不是隨機發生的。
專注探究痛苦的根本原因
在佛教心靈修道的脈絡中,痛苦的超越,並不只意味著痛苦滅盡後,一種持續不斷的相對快樂狀態就取而代之。痛苦的超越,指的是超越所有能覆蓋自心本性的因和緣,達到完全喚醒自心圓滿潛能的境界。我們在這個修道上的目標,就是要了悟這究竟智慧與慈悲的俱生大能,它們代表了非緣起(不是因緣和合)的究竟喜樂。
步上這條修道,意味著我們樂意禪修自心,也同樣樂意接受過程中不時發生的不悅感受。這也代表了我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事物如何運作,對真理和真實的體驗有某種程度的渴求。
由於痛苦有其成因,所以,找出這些成因就能加以對治。當我們試圖找出苦因時,佛陀法教指示我們要先觀照自己的心,以此觀照,作為體驗的源頭以及瞭解自心的方法。往內觀照時,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苦惱的主要來源,就是情緒的感受。煩惱似乎突然生起,渲染了我們的世界,讓我們無所適從,沒來由地產生了各種希望和恐懼,一點也不理性。
受到煩惱的影響,我們可能會火冒三丈、歡天喜地或變得麻木遲鈍,我們應該更精準,更全面地看清煩惱到底是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去瞭解自己的煩惱,認出它們的各種樣貌,明白它們如何運作,也需要揭開自己對煩惱的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我們是否慶幸生活中有很多煩惱,或是害怕情緒的撩撥呢?我們是否壓抑情緒或放縱情緒?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察覺煩惱或情緒的出現呢?
佛法所要探究的「煩惱」(梵文klesha)和英文所說的「情緒」(emotions),一般來說是相同的,但二者仍然有明顯的差異。它們都是一種心的狀態,以「感覺」(feeling)為主,但不涉及「認知運作」(cognitive functioning);二者都是描述心的狀態,有著或強或弱的擾動不安,甚至可能伴隨著各種生理反應。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情緒」通常被說是「煩惱」(disturbing emotions)或心的苦惱狀態。這不僅包含了凡俗迷惑的情緒經驗,也包含了痛苦的根本原因,也就是無明愚癡或根本的無覺知狀態。
佛教說到三種主要的煩惱:貪欲、瞋恨和愚癡,從這三者中又發展出嫉妒和傲慢,這五種合稱為「五毒」。這些煩惱遮蔽了自心的本然明性,是許多粗劣與負面行為的成因。由於如此,缺乏正念覺察和覺性時,這些煩惱或情緒一般都被視為破壞性的心態,是製造和增強痛苦的力量。
內文摘要(一)
第一章 佛陀不是佛教徒 第三節「不知道」的智慧
從佛陀的傳記故事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二千五百年前的人們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千方百計想要漠視痛苦,只是方式有些不同而已。我們雖不像淨飯王當時做得那麼徹底,把什麼都遮掩起來,搭新牆、掛簾子等諸如此類,但也有類似之處。就像淨飯王一般,我們試圖把痛苦推開,眼不見為淨,我們試圖在自己的城市、宇宙或全部的環境中,把痛苦變得看不見。一見到痛苦,我們就趕快把痛苦隔離起來,把痛苦限制在某個特定區域中,然後給它取個好名字。事實上,悉達多王子的生命和我們...
作者序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之人,這「三輪」正是關鍵要點。正如印度大師世親菩薩所說:
持守戒律,俱足聞思,此人即已準備妥當,已可進行禪修。
這句經典名言說明了邁向覺醒之路的核心三步驟:聽聞(學習)、思維(反思)和禪修(讓自己熟悉、習慣)。對所有佛法修行者來說,這三個步驟都是金科玉律,至關緊要。
「聽聞」,或者說是「學習」,讓我們對佛法生起正確的理解、無誤的見地,但若不透過「思維」將它化為體驗,這份理解的基礎也只不過是一些無意義的語彙。然而唯有當我們能夠藉由「禪修」將「理解」與「體驗」結合在一起,才會為自己帶來真正覺醒的了悟,亦即證悟。當見地與禪修的體驗展現於日常生活的行為之中,那時我們邁向證悟的旅程才算是圓滿。
既然如此,為了好好了解佛法,得到覺醒的體驗,現在我們所要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習」之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我們連結上本來的智慧,令它生起。以此方式,我們釐清並掃除了各種程度的無明與謬見。有朝一日,當我們的智慧成熟時,它將成為我們這條道路的真正嚮導。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大師龍樹菩薩說道:
聽聞所得的智慧就像掃除黑暗的燈火,
它是最殊勝的財富,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的確如此,不是嗎?沒有任何佛法的知識或智慧,也就沒有任何修行或修行之道可言。佛教中有此一說:「沒有聽聞,我們能了解什麼?沒有了解,我們能禪修什麼?沒有禪修,我們能了悟什麼?」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投入佛法的學習。而投入這「學習之輪」最重要的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步步去認識那包羅萬象的八萬四千法門。
今天的我們真是無比的幸運,有數量、種類都如此之多的佛法教導可以學習。
不過,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有時卻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因為它常會人難以下手,不知從何開始、下一步如何進行。因此,我和學生們彙編出這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從佛教的基本介紹開始,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過整趟佛法的旅程。這套教材的基礎,來自於傳統的佛教學習系統,以及我的上師 堪布仁波切的指導,並為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讀者做了些許微調。
根據金剛乘佛教的看法,佛陀的教導之中包含了三類不同的教法,也就是所謂的「三乘」。第一類,同時也是最初的教法,稱為「基礎乘」,其中教導的是攸關自身存在以及輪迴(迷惑的存在)和涅槃(解脫)的重大課題,此乘的教法幫助我們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痛苦,認出痛苦的來源,並進而去滅除這些造成痛苦的原因。以此方式,我們找到了個人的解脫。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將無法完全了解和接受接下來其他二乘的修持。
第二種教法是「大乘」,它的重點不再只是要解救自己,讓自己脫離痛苦,而是要生起更大的利他之心。經由大乘的教法,我們將發掘出那珍貴的、無私的、對於一切眾生的慈愛悲憫之心,也因此我們竭盡所能、奉獻一切,為所有眾生的利益與覺醒而努力。
第三是金剛乘,或說是「佛陀的密續教法」,在金剛乘中,透過種種代表證悟智慧的象徵、符號與直指心性的教授,帶領我們認識心的真實本性:佛智。
事實上,佛陀只教導了一種佛法,只不過信眾聽聞的方式各自不同。聽聞方式各自不同的結果,就是各種佛法宗派於世間應運而生,傳承至今日。每一種獨一無二的佛法面相,都是我們的珍寶,若是能學習、思維、禪修這些教法,我們將會為自己「配備」好智慧與慈悲,用它們來轉化自己的迷惑,為一切眾生帶來利益。
希望我們為此系列課程中文版所做的努力,能服務到所有讀者,為讀者帶來利益。
竹慶本樂仁波切
於西雅圖西方那瀾陀中心
2012年6月19日
佛教是貨真價實的心靈科學,也是真實的生命哲學。蘊含在這古老傳統中的智慧,究竟來說,超越了所有時間、語言和文化的藩籬,它就如同純水,水本身無形無色,然而一旦倒入某個容器,那個容器的顏色和外形就成為它的外衣。同樣的,佛陀的純淨智慧總是隨著「文化」這個容器的外形,改變它的外在形貌、顏色和風味。因此,佛陀所傳授的智慧和慈悲,從來就不是靜止的死水,總是常保新意,不受時間的限制,歷久彌新。
佛陀曾說:想要了悟這樣的智慧,必須進行「三輪」的練習,這三輪是學習、禪修與行為(或說是正念行持)。對於希望以佛法為嚮導...
目錄
中文版作者序 2
編輯室報告 6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8
第一篇 從佛陀的故事發現什麼
第一章 佛陀不是佛教徒 16
第一節 悉達多王子的旅程
第二節 覺者
第三節 「不知道」的智慧
第四節 親自尋求而得到的確信
第五節 佛法是心智科學
第二章 匱乏的心態和真正的解脫 46
第一節 盲信V.S.正向的懷疑
第二節 文化裝飾與法教本質
第三節 調伏自心,敞開心胸
第四節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自由嗎?
第五節 動亂的心
第六節 澄清迷惑並醒覺
第二篇 匱乏之心與瘋猴心
第三章 痛苦的真相與人生的實況 74
第一節 尋找自己的水牛
第二節 痛苦即是恐懼
第三節 不知足的模式
第四章 調伏瘋猴心 94
第一節 禪修自心,調伏與訓練
第二節 禪修教導我們什麼?
第三節 三種契入心之本覺的法門
第四節 善知識
第三篇 修道之旅
第五章 修道之旅即是本地風光 120
第一節 「重新發現」自心本性
第二節 內在的旅程
第三節 證悟原就在自心本性中
第六章 迷惑與明覺的幻變 140
第一節 生命的四個基本真相
第二節 契入無我和圓滿的空性與慈悲
第三節 遇見自己的明覺(證悟心)
第四節 三乘修道,同一根基
第四篇 從煩惱入手
第七章 處理煩惱(一) 166
第一節 什麼是煩惱
第二節 三種看待煩惱的方式
第三節 禪修煩惱,到達智慧的踏腳石
第四節 轉化煩惱的三個步驟
第八章 處理煩惱(二)184
第一節 正念,處理煩惱的關鍵
第二節 觀照,瞭解情緒的全貌
第三節 放下,毫不保留地釋放
附錄 簡介禪修姿勢
中文版作者序 2
編輯室報告 6
關於「那瀾陀菩提佛學研習課程」 8
第一篇 從佛陀的故事發現什麼
第一章 佛陀不是佛教徒 16
第一節 悉達多王子的旅程
第二節 覺者
第三節 「不知道」的智慧
第四節 親自尋求而得到的確信
第五節 佛法是心智科學
第二章 匱乏的心態和真正的解脫 46
第一節 盲信V.S.正向的懷疑
第二節 文化裝飾與法教本質
第三節 調伏自心,敞開心胸
第四節 我們要的是真正的自由嗎?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