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中短篇精品集結!
〈球狀閃電〉被譽為是莫言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的姐妹篇。
‧特別收錄:
全新收錄莫言三篇中短篇小說:〈掃帚星〉、〈馬語〉、〈變〉
莫言親筆手寫毛筆總序
莫言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
「莫言將夢幻寫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社會合而為一。」──諾貝爾獎委員會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作家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創作,他甚至不去關心讀者對自己作品的看法。他關心的只是自己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因為這是他創造的比他自己更為重要的生命,與他血肉相連。一個作家一輩子其實只能幹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連同自己的靈魂,轉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莫言
〈球狀閃電〉是我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之後的第一部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部作品是姊妹篇。──莫言
《球狀閃電》收錄莫言六篇各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說,寫於一九八五年前後的〈球狀閃電〉、〈築路〉,為莫言兩篇早期佳作。〈球狀閃電〉被譽為是莫言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的姐妹篇,是莫言1985年發表於《收穫》雜誌的一篇中篇小說,莫言運用魔幻的人物或情節,塑造神祕的氛圍,陳述一家三代的故事。小說大量運用慢鏡頭描寫、場景切換、敘事角度變換等手法,幻覺和寫實交叉並進,混合交融,是莫言夢幻寫實手法的體現。
〈司令的女人〉大量使用類似民間快板的語言,褒貶不一。但這部作品對莫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其實是莫言長篇小說《檀香刑》的前奏。
〈馬語〉短小精悍,多情詭譎;敘說的是不可思議的人馬戀悲傷故事。
〈掃帚星〉以變性人「咱家」作為主角,以一名採訪記者口述自己顛沛的過去。
〈變〉是莫言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小說透過主角回顧成為小說家之路,從童年的同伴何志武半生的傳奇,以及暗戀的女同學魯文莉的乖舛命運,三個主要角色傾軋出如夢似幻成長之路與彼此人生的曲折際遇。苦澀、無奈、釋懷……,萬千無法言說的人世滄海桑田,精彩動人。
《球狀閃電》收錄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內容扎根鄉土,情節跌宕起伏,盡顯多舛的生命課題,是莫言作品中永恆的瑰寶。
作者簡介:
姓名:莫言
莫言 Mo Yan
本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生。
少時在鄉中小學讀書,十歲時輟學務農,後應徵入伍。
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
一九九七年脫離軍界到地方報社工作。
一九八○年代開始寫作,至今已累積上百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酒國》、《豐乳肥臀》、《食草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勞》、《蛙》;中短篇小說集《紅耳朵》、《冰雪美人》、《透明的紅蘿蔔》、《藏寶圖》、《蒼蠅.門牙》、《初戀.神嫖》、《老槍.寶刀》、《美女.倒立》;散文及其他《會唱歌的牆》、《小說在寫我》、《說吧!莫言》、《我們的荊軻》、《盛典:諾貝爾文學獎之旅》等。
莫言是當代最被國際注目的大陸作家,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於2004年獲頒法蘭西文化藝術騎士勳章,2005年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09年被推選為德國巴伐利亞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2010年被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推選為會員。
所獲重要獎項包括:
2012諾貝爾文學獎
2011茅盾文學獎、韓國萬海大獎
2008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紐曼華語文學獎、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長篇小說紅樓夢獎
2006日本福岡亞洲文化大獎
2005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
2004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
2001法國Laure Bataillin外國文學獎、聯合報十大好書獎等。
相關著作
《初戀‧神嫖(諾貝爾獎珍藏版)》
《我們的荊軻》
《會唱歌的牆》
《美女‧倒立(諾貝爾獎珍藏版)》
《老槍‧寶刀(諾貝爾獎珍藏版)》
《蒼蠅‧門牙(諾貝爾獎珍藏版)》
《藏寶圖--莫言中篇小說精選2》
《蛙》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代序/作者的話
收到本集中的作品,創作時間最早的,當屬〈球狀閃電〉。那還是一九八四年冬天,我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讀書的時候。〈球狀閃電〉是我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之後的第一部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部作品是姊妹篇。在〈透明的紅蘿蔔〉中,主人公還是一個少年,到了〈球狀閃電〉裡,這個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娶妻生子。本篇首發表於一九八五年《收穫》第五期。
〈築路〉創作於一九八五年暑假,發表在一九八六年的《中國作家》第三期上。時任該刊主編的馮牧先生託責編向我轉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築路〉比〈紅高梁〉好。馮先生的話未必是真理,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一部作品,能入了他的法眼、也不是件容易事。一個做人作文都十分嚴謹的老資格評論家誇獎一部作品,必然有他的道理,可惜我當時沒有讓責編去問他,為什麼說〈築路〉比〈紅高梁〉好。事情過去了十幾年,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經寫過〈築路〉,而〈紅高梁〉依然是貼在我的「名氣」外衣上的一個耀眼的標籤。由此可見,一部作品就像一個人,有它自己的命運。
發表於《收穫》二○○○年一期的〈司令的女人〉,這部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類似於民間快板一樣的語言,褒貶不一。但這部作品對於我真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其實是我的長篇小說《檀香刑》的前奏。
〈掃帚星〉此篇作於二○○三年。咱家當時對闖關東的事兒頗感興趣,研究了很多植物學著作,掌握了一些動物的知識和林業生產知識,還專門去過長白山。咱家原計畫冬天去趟東北,沿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考察,再去看看大興安嶺;夏天再去一次,沿黑龍江進入俄境,入阿莫爾河,一直航行至入海口,那裡,幾百年前,是中國人的土地。可惜因事,計畫未能實現,這部構思中的長篇也就此流產。
〈變〉這篇文章的由來,緣起於二○○五年一月,女兒笑笑陪我去義大利烏迪內領取NONINO國際文學獎。其間,結識了印度加爾各答一家出版社的編輯NaveenKishore。女兒與他用英文交談,我坐在旁邊看他。這是一個面部輪廓極為鮮明、沉默寡言的黑皮中年男子。穿一身黑色制服,披一件黑色風衣,提一架看上去十分沉重的黑色照相機。風衣的領袖、皮鞋的幫沿、相機的邊角,都磨得發了白。我請他吃了一盤麵條,他給我拍了一張照片。當時互留了電子信箱和通訊位址,但分手之後,也就基本上把他忘記了。二○○六年年初,突然收到他的郵件,說希望我能給他們出版社寫一篇描述三十年來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的文章,我感到這個題目太過寬泛,自己難以勝任,便婉辭了。但架不住他一再來信勸說,最後竟允許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這樣,就沒有理由拒絕了。拿起筆來才知道,我不可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也不可能「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拿起筆來才知道,他給我的題目,還牢牢地約束著我。他還發來了當年為我拍的那張照片,附在郵件上,黑白的,有些酷。我這樣的臉他竟然能拍出酷的感覺,可見是個高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代序/作者的話
收到本集中的作品,創作時間最早的,當屬〈球狀閃電〉。那還是一九八四年冬天,我在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讀書的時候。〈球狀閃電〉是我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之後的第一部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部作品是姊妹篇。在〈透明的紅蘿蔔〉中,主人公還是一個少年,到了〈球狀閃電〉裡,這個少年已經長大成人、娶妻生子。本篇首發表於一九八五年《收穫》第五期。
〈築路〉創作於一九八五年暑假,發表在一九八六年的《中國作家》第三期上。時任該刊主編的馮牧先生託責編向我轉達了他...
目錄
新版總序/莫言(毛筆親筆手寫版)
代序/作者的話
球狀閃電
築路
馬語
司令的女人
掃帚星
變
新版總序/莫言(毛筆親筆手寫版)
代序/作者的話
球狀閃電
築路
馬語
司令的女人
掃帚星
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