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萌的沙漠小動物,展現最強大的愛的力量!
華人世界第一個狐獴攝影師温芳玲,遠渡7000公里,歷時五年,
從南非帶來「狐獴大宅門」主角後代們寶貴的最新影像,
以及一篇篇動人的生命故事與愛的禮物。
曾經,破碎的成長經歷,讓她一度失去愛的行動能力。
因為狐獴,
她看見竭盡所能的奉獻、不畏犧牲的勇氣、保衛家族的使命、真誠及時的關懷,
終於,她也學會了無私的愛,明白每道黑暗傷痕,都值得好好療癒;每個以為失去愛人能力的人,都可以再次擁抱生命的美好。
期待這份感動,為你注入新的燃料,找回生命的熱情與動力。
王育麟、吳淡如、吳獻章、徐莉玲、番紅花、黃國倫、葉欣誠 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序)
芳玲這位四十來歲的客家奇女人,真的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硬頸」。
─王育麟
想不到當年在節目訪談後給她的一句簡單鼓勵,她真的提起勇氣寫成書,電影聽說也要開拍了。有機會你一定要認識這個行動力十足、勇敢追夢的奇女子。
─吳淡如
讀這本書的人,將與被上帝裹傷並復原的芳玲一樣,經歷到「擱淺」並非世界末日,苦難過後,留下的盡是絢麗的鑿痕。
─吳獻章
許多人遇到壓力與困難,失望灰心時,會找尋一個避難所,躲在裡頭不出來。Lisa卻不同,她不但被感動、啟發,回到台灣更把熱情與愛,再次灌注給身邊的所有人,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黃國倫
我相信人類的DNA中,一樣有狐獴的勤奮、奉獻、關懷、犧牲等美德,就看我們如何排除雜訊,回歸純真了。─葉欣誠
◎狐獴小檔案:
狐獴是生長在南非貧瘠沙漠地帶的超迷你動物,成年狐獴身高約二十五到三十公分,體重只有六百到七百公克,幼狐獴則只有五到七公分高,重約一百公克。
狐獴是母系社會,以家庭為單位,一夫一妻制,只有媽媽有生產權,平均一年可以懷孕二到四次,每次約可生下一到四隻狐獴。幼狐獴出生後,兄姊會自動擔任保鑣、保母、餵食員和訓練員,幫忙爸媽撫養和教導弟妹長大。
渺小如狐獴,要面對沙漠氣候變遷的挑戰、畜牧業大舉入侵的破壞,及天空猛禽或地上毒蛇、豺狼等掠食動物威脅,處處都是危機,所以平均三到四隻幼狐獴,只有一到兩隻能平安長大。特別這幾年全球暖化造成天氣不穩定,降雨量更少了,大乾旱帶來的大飢荒,讓他們生存的機會更加渺茫。唯有靠家族團結,才能克服困境,讓平均不到二十個成員的小小家族,得以在艱困的環境中延續生命。
狐獴不只團結力量過人,求生意志堅定,也是我眼中最相愛的動物。每天清晨起床或傍晚進入洞穴入睡前,整個家族一定會聚在一起,彼此擁抱、互相理毛。大的總是呵護小的,覓食沿途極盡鼓勵、照顧和保護之能事。稱他們為全世界最愛抱抱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他們愛的行動力,比人更親密的家庭及手足關係,讓我深深愛上他們,還幫他們取了個綽號,叫「抱抱獴」。相信他們生命的鬥志和毅力,家族的愛和凝聚力,精采的生命故事將永遠延續。
作者簡介:
温芳玲(Lisa Wen)/作者
1969年出生於台北,台大經濟系畢業。二十四歲即創業,現任不累本舖負責人,另一個身分是華人世界第一位狐獴攝影師。曾獲BBC Wildlife、Taiwan Outlook國際節目,以及東森、TVBS、自由時報等媒體報導。個人主要收入大都投注狐獴文創、青少年品格教育工作推動,以及台灣和南非的動物救援,並在少輔院擔任品格教育義工老師。
2006年,當她事業面臨重大危機、健康亮起紅燈時,無意間瀏覽到一則影片,認識了生長在南非大漠的超迷你動物「狐獴」,從此受到狐獴家族成員強大的勇氣與愛所感召,決心前往南非沙漠保護區,與狐獴展開第一類接觸。
2011年,經過三年三度申請一年自願義工失利後,終於獲淮加入參訪團,第一次踏上南非狐獴保育區土地。
今年三月,她即將五度前往,三年來拍下超過兩萬五千張珍貴狐獴照片及近三千則影片。以她的故事為主軸的紀錄片「當Lisa遇見狐獴」榮獲文化局紀錄片補助,由曾入圍金馬獎的「父後七日」電影導演王育麟工作團隊製作,今年將於國內電視台播送。另她也正籌備以狐獴和人為主題的詼諧勵志電影,將於今年開拍。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育麟、吳淡如、吳獻章、徐莉玲、番紅花、黃國倫、葉欣誠 感動推薦
芳玲這位四十來歲的客家奇女人,真的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硬頸」。
─王育麟
想不到當年在節目訪談後給她的一句簡單鼓勵,她真的提起勇氣寫成書,電影聽說也要開拍了。有機會你一定要認識這個行動力十足、勇敢追夢的奇女子。
─吳淡如
讀這本書的人,將與被上帝裹傷並復原的芳玲一樣,經歷到「擱淺」並非世界末日,苦難過後,留下的盡是絢麗的鑿痕。
─吳獻章
許多人遇到壓力與困難,失望灰心時,會找尋一個避難所,躲在裡頭不出來。Lisa卻不同,她不但被感動、啟發,回到台灣更把熱情與愛,再次灌注給身邊的所有人,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黃國倫
我相信人類的DNA中,一樣有狐獴的勤奮、奉獻、關懷、犧牲等美德,就看我們如何排除雜訊,回歸純真了。─葉欣誠
◎狐獴小檔案:
狐獴是生長在南非貧瘠沙漠地帶的超迷你動物,成年狐獴身高約二十五到三十公分,體重只有六百到七百公克,幼狐獴則只有五到七公分高,重約一百公克。
狐獴是母系社會,以家庭為單位,一夫一妻制,只有媽媽有生產權,平均一年可以懷孕二到四次,每次約可生下一到四隻狐獴。幼狐獴出生後,兄姊會自動擔任保鑣、保母、餵食員和訓練員,幫忙爸媽撫養和教導弟妹長大。
渺小如狐獴,要面對沙漠氣候變遷的挑戰、畜牧業大舉入侵的破壞,及天空猛禽或地上毒蛇、豺狼等掠食動物威脅,處處都是危機,所以平均三到四隻幼狐獴,只有一到兩隻能平安長大。特別這幾年全球暖化造成天氣不穩定,降雨量更少了,大乾旱帶來的大飢荒,讓他們生存的機會更加渺茫。唯有靠家族團結,才能克服困境,讓平均不到二十個成員的小小家族,得以在艱困的環境中延續生命。
狐獴不只團結力量過人,求生意志堅定,也是我眼中最相愛的動物。每天清晨起床或傍晚進入洞穴入睡前,整個家族一定會聚在一起,彼此擁抱、互相理毛。大的總是呵護小的,覓食沿途極盡鼓勵、照顧和保護之能事。稱他們為全世界最愛抱抱的動物,一點也不為過。
他們愛的行動力,比人更親密的家庭及手足關係,讓我深深愛上他們,還幫他們取了個綽號,叫「抱抱獴」。相信他們生命的鬥志和毅力,家族的愛和凝聚力,精采的生命故事將永遠延續。
吳淡如
知名作家
我認識的芳玲,客戶第一、積極果敢、遇事一肩挑,有這些特質,事業想不順遂也難,但女強人形象背後,她一路走來不輕鬆。從小家庭失和,渴望家人關愛卻不得,她學會事事靠自己,不輕易示弱,也一口吞下所有真實情緒和需求,故作堅強。
若不是遇見狐獴,她不會放下武裝,真誠面對自己,學著主動表達愛。堅強如她終於也學會柔弱,長成一位真正的勇者,令我驚豔。更想不到當年在節目訪談後給她的一句簡單鼓勵,她真的提起勇氣寫成書,電影聽說也要開拍了。有機會你一定要認識這個行動力十足、勇敢追夢的奇女子。
作者名 王育麟
作者簡介 蔓菲聯爾創意製作有限公司負責人/電影《父後七日》、《龍飛鳳舞》導演
推薦文 不可思議的奇女人
二○○○年前後,整個世界被數位科技及網路搞得天翻地覆。那時我幫東莞一家台商面板工廠做簡介片,讀了一些資料,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英特爾前總裁安德魯‧葛洛夫(Andrew Grove)的一本書《十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英文書名直譯是「唯偏執狂能存活」。葛洛夫六十歲時罹患攝護腺癌,發現不同科別醫師對攝護腺的治療方式沒有共識,於是決定自己動手研究,發揮了他在六○年代做矽研究的精神,找到第一手原始論文,從零學起。最後他成了攝護腺癌的專家,也因此救了自己一命。
一九八五年,Lisa温芳玲北一女高中三年級,她模擬考英文考差了,氣得躲在廁所,看著考卷,狠狠摑自己巴掌。「為什麼這麼不用心,差兩分九十?」
出社會後,她新成立的一家小廣告公司打敗好幾家4A大公司,搶到國際大客戶;從來沒出國留學,卻講了一口標準英文,讓澳洲人認定她是美國紐澤西人;三十多歲時,成了台灣廣告圈叱咤風雲的女強人,事業最顛峰時,一個月賺進數百萬台幣,有兩個佣人,三台進口車。
但有好幾年的時間,她活不下去了,一直想要自殺。
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老天總有安排。Lisa沒死,她的朋友幫了忙,但最關鍵的是南非沙漠的狐獴,狐獴除了可愛、活力十足、整個家族親親愛愛之外,還拯救了她。
此後,不管是腦瘤或是原田氏症導致長達半年的失明,對Lisa來說都不是問題。從來沒正式受過繪畫、攝影的專業訓練,也不成問題。她因狐獴而開始創作,畫畫、寫故事、到少輔院演講、出書、設計遊戲,接著還準備製作卡通,以後還會看到跟她有關的紀錄片和電影。
很很……很……不可思議吧!
芳玲這位四十來歲的客家奇女人,真的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硬頸」。也因為她,我才算真懂了「唯偏執狂能存活」的意思。
作者名 吳獻章 博士
作者簡介 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研發部部長暨教牧博士科主任
推薦文 眼光──讓麻雀變鳳凰
一般人不知道人有兩種眼光:視力和洞察力。
大部分人的視力都比洞察力強,卻不知道洞察力比視力更重要,洞察力的視野比視力更為全面。洞察力還幫助我們看見,在加利利的漁夫們,國小都沒有念畢業,只因被耶穌所觸摸,竟然鹹魚翻生,乞丐變王子;拉撒路的死亡,因耶穌一句話,死亡四天後的他竟被拉回人間。遑論離婚、自殺、憂鬱、痛苦……等,沒有一項能妨礙上帝能力的施展。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視力看見可見的表象,洞察力看見不可見的內涵。視力看見房子(house),洞察力看見更重要的家庭(home);視力看見自然界,洞察力看見自然界背後超自然的上帝。一旦換上洞察力的眼光,才能看見超然的上帝透過卑微的人行神蹟,祂使乞丐變王子,讓麻雀變鳳凰,就像上帝帶領失去生命動力的芳玲,因狐獴而重燃熱情。
幾年前,芳玲到我班上來修《約伯記》,從講台看下去,她那姣好的臉龐總漫著隱約的憔悴、陰霾和痛苦。課堂間她所問的問題,和約伯所問的人生三大問題深沉地呼應著:「義人受苦時,上帝公平嗎?上帝沉默嗎?上帝隱藏嗎?」多次對話間,發現她竟與登上聖經舞台立刻被剝好幾層皮,失去了財富、兒女、健康和友情的約伯一樣,陷入隧道深處,生命充斥疑惑、不解、不滿。擱淺約伯的困境,似乎活生生地在她生命中演繹,她幾乎被無常人生所淹而煎熬和無助。
莎士比亞在其名劇《馬克白》中感嘆:「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進入苦難隧道的人,或許以為正在經歷「信靠上帝就需忍受上帝」(to believe is to suffer)的情境。但芳玲從上《約伯記》課程開始,慢慢看到她的改變,她似乎能體會到苦難不是神施行毀滅的手段,反而是促使人意識到救恩的需要;苦難使人有智慧,讓生命經冶煉後,走向生命的主,向祂敬拜。其實,苦難是神對人說話的管道,讓人被神恢復。就在課程當中,芳玲慢慢穿越黑暗隧道,展開了她的狐獴之旅,甚至用狐獴照片編輯《約伯記》當成期末報告,再次展現她原有的創造力。
原來,只要換上洞察力的眼光,擱淺的人便能體會到愛默生所說的:「只有在天空最黑暗的時候,人才看得到星辰。」芳玲在隧道深處遇見上帝,經歷慈愛和憐憫,帶領她到非洲最貧乏之地重新找到愛的初衷,得到滿足和快樂。爾後她繼續修我的《傳道書》、《以賽亞書》、《士師記》、《啟示錄》等課程,錯愕的生命遂重新歸零、定焦,昂揚於神的智慧清風中,步步走得更堅定,迎見上帝。
有趣的是,芳玲苦境轉回和約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被上帝派去上了「自然課」。約伯被河馬與鱷魚的權能所折服,芳玲則是在狐獴背後找到愛。她不僅因此遇見她生命的導演──上帝,也找到下半場的舞台,包括到少輔院當義工,動手撰寫「劇本」和出版本書。她敞開自己的生命故事,訴說上帝所彰顯的奇妙恩典。
讀這本書的人,將與被上帝裹傷並復原的芳玲一樣,經歷到「擱淺」並非世界末日,苦難過後,留下的盡是絢麗的鑿痕。那含著淚水看天的人,往往看得到彩虹,體會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聖經》啟示人生:「上帝藉著不可能的人,做不可能的事。上帝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更完全。」正如宣信博士說:「上帝不用偉大的人,祂呼召卑微的人見證祂的偉大。」讀芳玲經歷過的生命故事,你會有全新的洞察力,還會遇見那位可以使無名小卒變成英雄(Zero becomes hero)的偉大上帝,這樣的祝福何等浩瀚!
作者名 黃國倫
推薦文 愛,永不失敗
認識Lisa十多年,當她第一次告訴我要去非洲拍狐獴時,我感到納悶又不可思議,為什麼要不辭千里跑到非洲,拍一個我從沒聽過的小傢伙呢?這趟旅程非常辛苦,必須在資源貧乏的沙漠艱難地度過一段時間。不僅如此,還要停下所有工作,離開家人。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神祕的力量?到底Lisa要去拍什麼?找什麼呢?
過了一段時間,Lisa帶回滿滿的狐獴照片與我和乃馨分享,我知道Lisa的世界開始改變了。應該說非洲的狐獴之旅,帶Lisa進入另一個奇妙的世界。看到照片時,我非常的驚訝,她用鏡頭補捉到狐獴的每一個動作、表情,維妙維肖。她說,只用了傻瓜相機,我說,傻瓜相機怎麼可能拍出這麼有質感又生動的照片呢?後來我明白,當她拍攝時,用的不是相機,而是她整個世界、情感,以及她的心,所以每張生動的照片背後都有故事與熱情。
此後,Lisa進入一個「狐獴狀態」。從完全不認識狐獴,到人們開始稱她為「狐獴媽媽」。她帶著狐獴的影片、照片,到許多地方為孩子們做生命教育,儼然是一個狐獴專家。從旁觀察,我知道狐獴帶給Lisa的,是生命的衝擊。應該說,她找到一條實現生命與熱情的道路,而這條路是狐獴給人類世界的啟示。狐獴就像Lisa的救贖,上帝藉由狐獴讓Lisa復活了!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曾讓Lisa失望過,雖然並不完全了解,但我能感受到她活得很辛苦。那些年她不斷努力付出,一直為別人而活,還因此生病,然而換來的卻是更多的壓力與苦悶。從她的轉達與描述,我感受到的狐獴比人還更像人,而人卻因為慢慢失去了愛的能力,變得自私、貪婪。上帝彷彿說,我們擁有這麼多,卻不快樂;追求這麼多,卻愈來愈空虛。反觀這麼渺小又單純的動物,卻可以這樣容易滿足、活在當下,以愛通過每次考驗。所以上帝帶她離開擁擠的台北,來到與世隔絕的南非沙漠,去跟那麼小、那麼可愛的狐獴相處,重新學會愛。
最寶貴的是,Lisa並非從此離群索居,只愛狐獴。我看到的Lisa不僅脫胎換骨,臉上綻放許久未見的燦爛笑容,更重燃對家人、朋友與世界的愛。許多人遇到壓力與困難,失望灰心時,會找尋一個避難所,躲在裡頭不出來。Lisa卻不同,她不但被感動、啟發,回到台灣更把熱情與愛,再次灌注給身邊的所有人,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在我和一群藝人朋友成立的「藝起發光協會」裡,Lisa也是重要幹部之一,我們要一起祝福這個社會,用行動推出愛心文化運動。今年我們鼓勵大家力行微愛行動,一起努力開創「微愛時代」。就像狐獴一樣,主動付出小小的愛,化為實際行動,不論對象是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都能落實。雖然微愛看似微乎其微,有時甚至微不足道,卻能見微知著,涓滴累積成滿滿的幸福,改變世界的氛圍,和狐獴的精神,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我無法親自走一遭南非沙漠,體會和狐獴相處的美好過程(這實在太辛苦了,才意識到這需要多大的毅力、耐力與勇氣,這也正是我佩服Lisa的地方),而我們何其幸運,只要花一點代價,透過這本書就可以身歷其境,去領略、去感受、去學習。對很多人而言,狐獴就是種可愛的小動物吧!世界總需要有人去探索、去重新詮釋,而Lisa擁有獨特的心靈,總能得到許多不一樣的啟發,體會到狐獴表現給我們的不只可愛的外表,還有生命的精神。
我想到聖經有一句話:「愛永不止息。」真正的意思是愛永不失敗。只要心中有愛,跌倒了會再站起來。我要說的是,Lisa真的是一個非常願意付出、了不起的女人。雖然人生還會有許多困難,但我相信,她會愈來愈滿足。感謝她用生命去體驗這堂可貴的課程,並為我們留下寶貴的記錄。我私心的預祝我的好朋友Lisa新書大賣,也願上帝祝福Lisa與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蒙福。
葉欣誠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政務副署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推薦文 從狐獴看到生命的純真本質
很高興有機會為芳玲這本生動活潑卻又意義深遠的佳作表達一些個人感想。當出版社將書稿交到我手上時,看到書名,我還以為是傳統的動物生態紀錄或解說書籍。看完芳玲的自序後,便已充分理解,這不僅是遊記、觀察,更是透過與狐獴的心靈交會,激發出的反思與啟發。
相較於大象、長頸鹿、貓熊這些明星生物,大部分的台灣人對狐獴並不熟悉。我們偶爾會在一些影片中,看到這看來機靈、可愛,像人一樣站著四處張望的群居小動物,但有些人以為這是黃鼠狼或臭鼬。讀了芳玲的書,對於狐獴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體會到芳玲的用心:藉由觀察狐獴的生態與生命,觀察人們是怎麼看待與對待自己、他人、其他物種與大自然的。
芳玲仔細用心地觀察了狐獴的「家庭生活」,看到了自然生態的如此順理成章與殘酷,也看到了狐獴社會中的「倫理綱常」。不同的狐獴「幫」如同人類社會的一個家庭,因為血緣關係而發生,在幼兒長成後,也必須另外獨立成家,建立另一個家族。狐獴家中謹守輩份、任務,對於尊重長輩、教養後代、維繫家族每一天的飲食與安全盡心盡力,無條件付出,必要時做出犧牲。這似乎是我們從小所看過的許多「教忠教孝」的故事情節,卻是在非洲沙漠中,這群小小動物在大自然規律之下,基於本能、發自內心的單純舉動。
這其實提醒了我們,人類也就是自然生態系中的一種生物。當我們的老祖先出現在二、三百萬年前的地球上時,我們的行為模式,也許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狐獴是類似的。人類經過漁獵時期、農業時期、到今天的工商社會,我們生活的內容、關心的事物、與他人或自然相處的方式,或說基本的價值觀等,似乎早已脫離了當我們「還在自然中」時的簡單,而充斥著雜訊與干擾。經年累月之後,常態與變態已經混淆不清,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常製造了更多的問題。若我們能回頭看看狐獴,就可以輕易透過回歸自然規律而有所領悟。
譬如,我們使用基因改造作物促進生產,並且集約豢養動物,再搭配化工食品原料與添加物,創造廠商利潤,卻早已忘了自然食物的風味。譬如,我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已經太短,卻在難得的相聚時刻,各自滑著「智慧型手機」,繼續活在自己的虛擬空間中。甚至,人們為了自己的過度需求,想像各種理由侵犯其他人的家園與生存權,創造了「戰爭」這種殘酷的東西。與狐獴對比,我們便會瞭解,直接取之於環境的食物,才能養活養好最多的家族成員;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光,就是和家族成員的相聚時刻,最直接的互動感受最真實;還有,我們不需要過度消費,更不需要為了無謂的奢侈需求侵犯他人的領域,讓我們的族群自相殘殺。
芳玲訴說的狐獴故事帶給我們的,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在談的環境倫理與生態法則。我也相信人類的DNA中,一樣有狐獴的勤奮、奉獻、關懷、犧牲等美德,就看我們如何排除雜訊,回歸純真了。
名人推薦:王育麟、吳淡如、吳獻章、徐莉玲、番紅花、黃國倫、葉欣誠 感動推薦
芳玲這位四十來歲的客家奇女人,真的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硬頸」。
─王育麟
想不到當年在節目訪談後給她的一句簡單鼓勵,她真的提起勇氣寫成書,電影聽說也要開拍了。有機會你一定要認識這個行動力十足、勇敢追夢的奇女子。
─吳淡如
讀這本書的人,將與被上帝裹傷並復原的芳玲一樣,經歷到「擱淺」並非世界末日,苦難過後,留下的盡是絢麗的鑿痕。
─吳獻章
許多人遇到壓力與困難,失望灰心時,會找尋一個避難所,躲在裡頭不出來。Lisa卻...
章節試閱
狐獴到底有多神奇的力量,居然吸引一個年過四十,體力欠佳的城市歐巴桑,不顧一切前往沙漠探險。我想是因為他們家人之間的愛,不是掛在嘴邊,不是埋在心底,而是表現在行動上,那份愛的行動力深深震撼了我。他們能表達許多人已經不會或遺忘該如何表達的温暖,對我而言,他們是比人更有人味的動物。
說狐獴是我生命中的奇異恩典,一點也沒錯。二○○六年,我的事業面臨空前危機,最大客戶三星的總經理外調後,事業突然失去方向,從人人稱羨、手握大筆預算的廣告公司負責人,變成要重新開發客戶、乏人問津的普通角色。加上與家人關係長期疏離,長年以來習慣忽視和壓抑的憂鬱,也接近潰堤。然而,一段狐獴哥哥搶救弟弟生命的影片,卻意外帶給我新的力量,冰冷的心,又有了温度。
那是一個週末下午,我無所事事在網路上瀏覽各種動物影片,其中一支短片,我看見一隻大老鷹正在追逐一群狐獴,對準一個跑不動的小狐獴,準備俯衝而下。就在最危急的時刻,一隻大狐獴不顧危險,突然轉身急速衝到小狐獴身邊,和老鷹競速的大哥哥,終於搶在鷹爪抓走小狐獴之前,快速叼起他,躲進附近避難洞穴裡,化解一場致命危機。
大狐獴不畏懼死亡的勇敢震撼了我,我不懂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讓大狐獴寧願犧牲生命,也要搶救弟弟。記憶裡,沒有人曾經這樣用力愛過我,我的生命未曾感受過這般炙熱的温暖。看完這段影片,我不知不覺掉下淚來,原來我的生命是如此孤單空乏,小狐獴比我幸福多了。
從此,我對這群可愛的動物無比好奇,開始深入探索。結果,愈深入了解,就愈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他們。這群動物無比豐沛的愛,填補了我心裡失落的那一塊――渴望擁有緊密的家庭關係,渴望有人對我無條件付出。
我蒐集了國內外許多狐獴影片,反覆欣賞。其中由英國BBC 製作的紀錄片「狐獴大宅門」(Meerkat Manor)最是扣人心弦,讓我隨著劇情又哭又笑。但播出四季之後,「狐獴大宅門」再也沒有新的作品,片中的狐獴巨星們與他們的後代過得如何,讓我牽腸掛肚。
在沙漠這麼危險的環境,他們能熬過來嗎?家族是否得以持續壯大?乾旱會讓他們面臨什麼樣的死亡威脅?我時時刻刻掛念著,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身前往他們的故鄉南非喀拉哈里沙漠,一探究竟。
‧三年的漫長等待
狐獴豐沛的愛,以及對他們的懸念,讓我興起了到非洲當自願義工一年的念頭。此時,也正逢事業和家庭遇到瓶頸,我擺脫不了眼前的困頓,思考不出人生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如果去到最荒涼之地做社會或動物服務,我能否重新找到生存的動力?於是我開始著手寫申請信,給劍橋大學狐獴研究計畫團隊,希望能擔任自願義工一年。
我知道自己早已超過二十八歲的年齡限制,也不具動物學學士或碩士等相關學歷,但我總是告訴計畫管理人,我擁有比任何人更愛狐獴的心,或許可以解決我資格不符的問題。但連續兩年我都被拒絕。
第三年,因為免疫系統失調延遲就醫,我的雙眼幾乎失明。因為視網膜持續積水,有近半年時間生活在黑暗之中,教會姊妹和弟兄自願排班表,輪流開車接送我外出及回診。
在漫長的治療期,我默默對上帝許下心願:親眼見到這群讓我佩服不已的小動物,是我這一生莫大的心願,只要視力能恢復,一定突破萬難,親自走一趟南非大漠。
我想上帝是聽禱告有憐憫的神,半年後我的視力不但恢復,還比以往更好,而我也再一次提出狐獴義工的申請,並多次發郵件給申請單位,告知他們我的決心有多強,一定可以戰勝條件的限制。但,研究團隊的回覆沒有改變過,我的資格確實不符。
然而,因為持續不餒的堅持,終於在他們第三度拒絕我成為一年義工的同時,帶給我一個意外的好消息。
他們開放了一種特殊行程,是為期十六天的「狐獴之友」參訪行程,如果我有意願,他們很樂意將五個名額中的一個留給我。欣喜的我,就這樣意外成為第一位獲准進入南非大漠狐獴研究計畫保護區的東方女子。接到同意信的那天,我興奮到徹夜無法入眠。
‧真的要出發了?
興奮過後,當接到相關參訪的問卷和必須簽署的同意書時,欣喜頓時被恐懼給取代了。
資料上是這麼寫的:不時遇見大型野生動物、毒蛇或毒蠍;可能二十四小時無法到達大型醫療中心。沒有旅館,只能住在半荒廢的研究人員「單身雅房」,共用衛浴;衛浴都在戶外,不分白天或夜晚都要獨自步行前往,必須自備手電筒照明(荒漠可是沒有路燈的)。食物是就地取材的南非沙漠料理。因為要持續跟隨狐獴的蹤跡, 一天可能要步行超過8小時,自己背裝備,還要爬過最矮也有約一層樓高的原始圍籬。日夜温差大時,會高達二十甚至三十度。原始的大漠沒有電視或報章雜誌、網路線、電話,遇事時手機也幾乎無法通聯⋯⋯
到這一刻我才明白,要深入的地方有多遙遠。我開始懷疑,一個不曾離開便利都市生活的中年女子,連一隻昆蟲都難以辨識,沒有任何野地求生經驗,更不喜歡運動,我,真的可以嗎?
經過忐忑的一週,同梯次外國朋友不斷發郵件鼓勵,女兒也對我說:「媽媽,不去會後悔吧。放心去吧,你有神啊!」我下定決心接受這份挑戰,因為機會,真的不會有第二次。
我將問卷及同意書簽妥後寄回,確定參加。簡單帶了幾瓶防蚊液,夏季及冬季的換洗衣物,一台佳能的傻瓜單眼相機,配上一個長鏡頭,和一身憨膽,踏上這個未知的旅程。
‧南非,我來了!
經歷兩次轉機,才抵達南非最接近沙漠的小鎮普平頓(Upington)。接著換乘沒有冷氣的四輪傳動休旅車,搖搖晃晃開過一段又一段的沙漠道路。
從日正當中出發,到日落之後,好不容易才踏上南非喀拉哈里沙漠,這一刻很不真實。當我第一眼看到狐獴,文字也不足以形容內心的感動。
清晨五點多,黑暗的天空出現第一道紅光,伴隨著有環繞音響效果的蟲鳴聲,我屏息蹲在洞穴旁等待。六點半左右,第一隻狐獴醒了,他的頭偷偷探出洞穴,試試外面的温度,似乎還有點涼,甩了甩毛,又躲回洞穴。
直到太陽升到半空中,黃色光芒充滿大地,一隻接著一隻,慢慢爬出,筆直地站在洞穴前矮土丘上,頭靠著頭或肩併著肩,面向太陽做暖身。幾隻還沒完全睡醒的小狐獴,站沒多久,就像螃蟹側著走,往旁邊家人身上倒,逗趣極了。
他們個子比我想像迷你好多,眼神跟人一樣,充滿感情,彼此常常搭肩、擁抱、磨蹭,模樣可愛,真的跟人好像。研究人員開始忙碌的為他們一一秤重,看看經過寒冷的一夜,食物產生的能量消耗了多少。
不一會兒,小傢伙開始追逐嬉鬧或互相挑蟲理毛,大傢伙則開始工作:有扒土打掃地底洞穴通道的、有充當訓練員帶領家族後輩練習打架和覓食技巧的。一天的開始,熱鬧非凡。直到媽媽一聲令下,一支小小義勇軍便展開了一天的覓食之旅,我們也緊跟著他們的步伐移動。
這裡的生活條件,比我原先想像或電視傳遞的更加困難。天乾地熱、大型掠食動物出沒、缺乏遮蔽物、畜養牛隻造成的傳染病、產業道路的開發,都成為狐獴的隱形殺手。但他們家人間的親密互動,讓天天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變得温馨而幸福。就是這份平凡的愛和感動,鼓勵我飄洋過海來到他們跟前。
卸下武裝和面具,遇見真實的自己
過去我以為只要努力得到更好的社經地位、物質生活,心裡一切匱乏都可以補平。但一成不變的生活,忙碌成了一種盲目追逐,讓我失去動力和盼望。
直到踏上狐獴棲息地,狐獴的愛卸下我的武裝和面具。那份恬靜,讓我聽到心裡最深的聲音。
我眼前快速翻轉許多過往畫面,才發現原來我的內在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曾長大。四十多歲的軀殼裡,填充的卻是七歲小女孩的靈魂,像個放學卻遲遲等不到父母來接的孩子,看著別的孩子擁有大手握小手的温暖,一個個幸福離開,我只感到無比孤單、失望和害怕。一顆沒被愛滿足的心,在看到狐獴那一刻被釋放了。
我哭了,把多年的恐懼和失望徹底哭出來。一旁研究人員拍著我的肩,同行好友給了我擁抱,他們沒問我為何哭不停,卻一起紅了眼眶。
經歷過這一切,我想只有最真實的面對,才能更真實的生活,放下一層又一層的包裹,撕開世俗價值堆砌出來的面具,你也可以更自由的追逐夢想,快樂垂手可得。
如果未來有機會,我最希望做的,是將狐獴的精神和愛傳遞出去,不管是透過文字、照片、影片、演講或多少心力。也期待將我這些年拍攝的照片和影片,真實記錄他們生活點滴的感動,分享給更多需要被愛鼓勵的人。願狐獴帶給我生命的啟示和力量,成為你生命的祝福。
狐獴到底有多神奇的力量,居然吸引一個年過四十,體力欠佳的城市歐巴桑,不顧一切前往沙漠探險。我想是因為他們家人之間的愛,不是掛在嘴邊,不是埋在心底,而是表現在行動上,那份愛的行動力深深震撼了我。他們能表達許多人已經不會或遺忘該如何表達的温暖,對我而言,他們是比人更有人味的動物。
說狐獴是我生命中的奇異恩典,一點也沒錯。二○○六年,我的事業面臨空前危機,最大客戶三星的總經理外調後,事業突然失去方向,從人人稱羨、手握大筆預算的廣告公司負責人,變成要重新開發客戶、乏人問津的普通角色。加上與家人關係長期疏離,...
作者序
常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喜歡狐獴?」其實我無法清楚表達,他們像是我生命中一塊遺失的拼圖(Missing Puzzle),找到了,我才圓滿,也讓不曾學過畫的我,因為愛上他們而神奇地揮毫創作。
我更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寫書。「作家」之於我,曾是個遙不可及的封號,而一年多前,因為狐獴參訪旅程,應邀出席我崇拜的淡如姊主持的廣播節目,聊了許多;訪談結束後,她鼓勵我:「我覺得,你可以把你跟狐獴的故事,跟更多人分享呢!」就這樣,在她熱心牽線下,開始了我的「寫作」之路。對她的提攜和指導,以及總是謙遜的分享,內心感激無法言盡。
從來沒有寫過書的我,提筆初期,像在寫回憶錄一樣,非常痛苦,許多陳封的記憶和傷痛一一被挖開,強迫再一次經歷。想起新竹石光老家前院,阿嬤拔著雞毛最後的笑臉,那曾是我童年最温暖的時刻;小學被老師狠狠修理,天天罰兔跳到想逃學的無奈;一家窩在黑暗的倉庫裡,父母激烈的爭吵聲,我緊閉雙眼假裝睡著了的驚恐;爸爸被房東逼著下跪道歉,旁邊的我跟著跪下、痛哭、磕頭、求饒的無助……整理到這裡,不知道哭過多少遍。我停了下來,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無法再繼續。
這時我也在中華福音神學院選修課程,一位吳獻章老師,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他常用聖經的話語和人物,以及其他人真實的生命見證和經歷鼓勵我。他像是又長又黑隧道中的一盞明燈,沒有他的帶領和鼓勵,就沒有今天這本書和我。對吳老師,我內心有道不盡的感激,他對我們這些學生的愛,有時已超過自己能負荷的,而他總是不厭其煩陪伴聆聽,並為我們禱告。
我決定再度提筆。然而幾次在女兒熟睡後,輕撫她的臉,看著熟睡的她,翻閱一張又一張她寫給我的小字卡,字字句句鼓勵當年想不開的我堅強活下去,我又忍不住痛哭失聲,眼淚中有歉意、後悔、無奈和更多的不捨及感恩。寫作又再次中斷。我決定再次前往沙漠探視狐獴寶貝們,讓自己歸零,回來繼續努力。
就在書快寫完時,我心裡又有新的憂慮,擔心家人的反應。一天晚上,我問女兒:「如果媽媽把這一切分享出來,怕不怕會傷到家人、我和你?」孩子毫不思索就說:「如果可以幫助別人,幹嘛不做。」孩子的一句話,讓我更加堅定。「是啊,如果狐獴的愛可以感染更多人,像我找回力量一樣,為什麼不做。」這一天像是有了從天上來的確據,心情豁然開朗,從憂慮轉為期待。
因為白天還是要工作,也有很多雜務,通常夜裡十一點之後,我才開始做自己喜歡或想做的事,不管寫作或畫畫都一樣。這本書能出版,我也要特別感謝公司的主要股東莊英明和賴美華夫婦,以及公司的同事們。我常常不務正業,中午過後才進公司,遲到早退不說,還常請長假出國,但他們對我總是鼓勵和包容,不管公司賺與賠,繼續給我薪水,支持我基本的生活開銷,讓我可以安心創作。
此外,在停筆過程,我的教會好姊妹寇乃馨和黃國倫老師、台北基督之家以斯帖小組的教友和牧者們,因工作結識的新普利總經理楊尚軒夫婦、創略廣告總經理人黃志靖、幫助我成立臉書粉絲專頁「I Love Meerkat我愛狐獴」且正在架設狐獴網站的海棠設計老闆朱利安、克萊兒,以及曾是女兒畫畫老師的陳摩菲,他們都扮演小天使的角色,鼓勵我繼續努力,不要害怕和自我設限,間接催生這本書的誕生。
當然,還要謝謝我親愛的姊姊、弟弟給我的支持和包容,爸爸、媽媽允許我放下部分家庭重擔,讓年過四十、已是個都會歐巴桑的我,還可以開心追夢,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這樣,經過一年多,不知來來回回改過多少遍,對多數人而言,這也許是一本微不足道的書,也不清楚沒有過人文筆和知名度的我,到底能表達到什麼程度。我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也許我什麼都影響不了,但這過程,我卻經歷了一場療癒和釋放之旅,生命的基底因此更堅實豐厚,平穩滿足,像是走過時光隧道,一關一關重新走過後,我面對了我以前不敢面對的,也挖掘了以前沒有好好善待的傷口,再次裹傷。我和自己和好,接受自己所有的過去和犯過的錯。和家人重新彼此寬容和接納,以新的態度和眼光,温柔共處。我看世界的角度變了,不再以自己的感覺為出發點,懂得原諒我以為傷害過我的人。
意外的收穫是,我和家人愈來愈親密,相處愈來愈自在。我和女兒有了更多內心的交流、和解,彼此療癒,給「家」全新的定義。我比以前更願意無條件關心周圍的朋友、孩子和流浪動物,生命有了新的價值和意義。這是寫書前不曾預期的結果。
希望書中的一切真實經歷,也能為你的生命注入新的燃料,跟我一起穿越陳封的黑暗,找回生命的熱情和動力。路還很長,我們一起努力。
常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喜歡狐獴?」其實我無法清楚表達,他們像是我生命中一塊遺失的拼圖(Missing Puzzle),找到了,我才圓滿,也讓不曾學過畫的我,因為愛上他們而神奇地揮毫創作。
我更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寫書。「作家」之於我,曾是個遙不可及的封號,而一年多前,因為狐獴參訪旅程,應邀出席我崇拜的淡如姊主持的廣播節目,聊了許多;訪談結束後,她鼓勵我:「我覺得,你可以把你跟狐獴的故事,跟更多人分享呢!」就這樣,在她熱心牽線下,開始了我的「寫作」之路。對她的提攜和指導,以及總是謙遜的分享,內心感激無法言盡。
從...
目錄
推薦文 不可思議的奇女人 王育麟
推薦文 眼光──讓麻雀變鳳凰 吳獻章
推薦文 愛,永不失敗 黃國倫
推薦文 從狐獴看到生命的純真本質 葉欣誠
自序
揭開序幕 遇見生命中的奇異恩典
第一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寬容別人,善待自己
1愛,從一個擁抱開始
2愛,完全饒恕快樂自來
3愛,不必武裝真實表達
4接受失敗,期待未來
5坦然無懼,面對變化
6愛,毫無委屈完全接納
7服從家規,共存共榮
第二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合作與紀律的必要
8善用時間,保衛家族
9分工合作,互相補位
10別人優先,相互成就
11隨時警戒,保護家族
12讓出寶座,珍重再見
第三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無私的奉獻
13愛,從付出中開始獲得
14傳承經驗,壯大家族
15放棄權利,只盡義務
16竭盡所能,給你幸福
17愛,沒有極限,奇蹟自現
第四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面對萬變世界的不變勇氣
18超越死亡,正面突圍
19放大自己,正面迎敵
20有勇有謀,出奇制勝
21借力使力,突破限制
結語 愛的故事永遠不會停
推薦文 不可思議的奇女人 王育麟
推薦文 眼光──讓麻雀變鳳凰 吳獻章
推薦文 愛,永不失敗 黃國倫
推薦文 從狐獴看到生命的純真本質 葉欣誠
自序
揭開序幕 遇見生命中的奇異恩典
第一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寬容別人,善待自己
1愛,從一個擁抱開始
2愛,完全饒恕快樂自來
3愛,不必武裝真實表達
4接受失敗,期待未來
5坦然無懼,面對變化
6愛,毫無委屈完全接納
7服從家規,共存共榮
第二部
遇見狐獴我才學會
合作與紀律的必要
8善用時間,保衛家族
9分工合作,互相補位
10別人優先,相互成就
1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