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是台灣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當時人民對社會的不公、國家的無能及資本的霸道發出悲鳴怒吼,各種運動風起雲湧。199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運動的力道逐漸減弱,而社區營造開始蓬勃發展。本書致力捕捉、描摹及分析的,正是這股社會動能的延續與轉變。
在2000年前後的世紀之交,楊弘任帶著三重身分(社會學博士生∕國會法案助理∕保育協會研究員),進入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從事長期的深度參與觀察。憑藉對當地社會紋理的洞識與掌握,構築出理解黑珍珠之鄉的三個視角(蓮霧技術創新、在地結社風潮、社區總體營造),寫就這部扣人心弦的社區民族誌。
本書精巧地結合了林邊與台灣、在地與外力、個案與整體,使得這份針對特定地區的田野研究具有更廣泛的啟示意涵:呈顯出過去百年來所謂邊陲社會共同面臨的課題,即諸如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中心與邊陲等二元範疇彼此拉扯所引起的相互搓揉摩盪問題。
值此「社造二十年」之際,《社區如何動起來?》的增訂版帶我們重返黑珍珠之鄉,透過當地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引領我們再次思索:在怎樣的機制下,組織者與群眾才能交會融合,共同創造出嶄新的「公共性」與「社會想像」,讓看似不可撼動的地方派系得以鬆動甚至轉化,進而啟動社會改革的機制,讓社區自轉前進。
作者簡介:
楊弘任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的綠能轉型、宗教社會學、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葉啟政教授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與「另類可能」的信念,將開創出嶄新的問題意識。——謝國雄教授
《社區如何動起來?》是一本生物社會學。透過田野的細緻解剖,作者向我們揭示了社會生命體誕生的奧秘。本書之所以精彩,正是它從「生命」的角度來呈現社區花園,讓我們清楚地看到,花園中花葉果實之所以能夠長成,其背後所需要的各種養分與熱能。——李丁讚教授
名人推薦:這本書的內容很本土,寫作的筆觸更是本土。它不只是一份優秀的學術作品,更是一份相當具有特色之成功的「報導文學」。整個論述不像一般學術論文,充斥著炫惑而難懂的術語以及彆扭而拗口的西化表達方式,倒比較像民間說書先生侃侃而娓娓地以委婉口吻細說著故事。——葉啟政教授
從改革社會的淑世關懷出發,進入田野,淬鍊出嚴謹的學術研究,成就了這本精彩的專書,然後再回饋給社會實踐,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本書以紮實的個案研究,指出了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就是如此」到「另類可能」的轉變,是可以實現的。「能動...
章節試閱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台灣的 WTO 元年已然來到,二○○二年之後,農政單位判定台灣多數溫帶水果將遭受嚴重衝擊,獨獨幾項熱帶果樹反而有走向國際市場的契機,屏東的蓮霧就是其中最被看好的果品。
蓮霧並不是台灣原生種的熱帶果樹,它是如何在小農體制的台灣社會裡得到新生,變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黑珍珠」果品呢?其中牽涉到哪些技術的創新?這些技術的創新淵源於何方,而技術創新的社會條件又是如何?更為根本的則是,蓮霧栽種,真的是「有技術」的一項人類實作嗎?像這樣與實作者身心狀態緊密關連的農業栽培「技術」,有什麼獨特的意涵呢?
其實,剝除某些來自於社會條件的遮掩效應之後,我們將看到,早在工業剛起步的年代裡,台灣社會就已同時在孕育著許多技藝精湛「師傅級」的農民。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故事,一部綿延二、三十年的技術發展史,讓我們看到蓮霧如何從一九六○年代中期起,經由品種確立、創新命名、以及許多栽培技術的創新改良,進而影響既存的形象與市場的供銷;而所有技術的發展過程,都跟生活在鄉民社會關係與文化氛圍底下,創新力量十足的行動者——果農息息相關。
在本章的最後,我們藉由常民對技術相關詞彙的價值階序安排,嘗試說明技術的有無與高低是由「比較」而來的,但像這樣的農業栽培技術仍有其特性,包括「銘刻在身體」與「整體性」,以及前二者為前提所衍生的「不易複製性」與「擴散遞減性」。以這些特性為基礎,我們也進一步分析了排除社會條件的遮掩效應之後,何以仍說栽培技術是「看不見」的技術。同時,對於農民實作的「經驗」、「技術」與農學專家的「實驗」、「理論」之間,本章也嘗試分析這兩種知識性質的異同與關係,以及這兩類行動者特殊的角色互動方式。
誰發明了黑珍珠?
林邊黑珍珠與屏東蓮霧的名號,讓當代台灣社會的人們,一想到蓮霧就想到陽光驕豔的南台灣;蓮霧與南台灣,像魚離不開水那樣,深深鎖扣我們的印象。根據農政單位歷年的統計,一九八七年全國蓮霧栽種面積達到歷史高點一萬餘公頃時,其中將近九成的比例就是在屏東。
其實,蓮霧首度出現在官方正式文獻,是在日治時代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的統計數據中,當時全台灣估計有五八.八公頃蓮霧園,此後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最多也只在一百五十公頃上下。而且,出乎意料的,當時種植的主要區域竟然是分布在北部之宜蘭與中部之彰化。在台灣,要說蓮霧有其原鄉的話,也絕不是北回歸線以南,現在我們會覺得熱帶果樹理所當然應該落腳的熟悉地,典型熱帶氣息的屏東。
早在十七世紀,蓮霧已隨著荷蘭人從更熱帶的爪哇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此後主要都只是農家厝腳零星栽種的遮蔭樹,整整將近三百年間,一直到一九六○年代之前,蓮霧生長的果實,都還是夏天時沾糖或沾鹽巴吃著玩的季節性「嘴呷物仔」。像這樣不起眼的,不像香蕉或鳳梨有明顯經濟價值的作物,多數是自家或親友摘採食用,只有極少數整園栽種的農家,才會將蓮霧送到市場上販售。
更加細究的話,專門研究蓮霧的農業學者會告訴我們,昔日跟隨荷蘭人進來的,不只一蓮霧,而且就蓮霧本身的多種特徵差異,農業學者們已經幫大家挑出最容易辨識的方法,依表皮顏色差異進行蓮霧的命名:包含在台灣栽培歷史最久俗稱土蓮霧的大紅色種、俗稱南洋種蓮霧的粉紅色種、還有俗稱新市仔蓮霧的白色種、俗稱二十世紀蓮霧的青綠色種、以及少了俗稱的淡紅色種、乳白色的麻六甲種。
帶有「俗稱」名號的蓮霧,表示該品種蓮霧曾經風光過,也許曾被某些地方的農民抱以熱切的希望,或者至少在生活領域中常見而不陌生。但令人疑惑的是,這些帶有「俗稱」的蓮霧品種,在這二、三十年間漸漸隱姓埋名,而同一時期名聲響徹全島的黑珍珠蓮霧,卻反而沒列名在這六種蓮霧之中。
蓮霧名號此興彼衰的變化,到底其中藏有什麼奧秘呢?這個奧秘跟先前留下的謎題息息相關:「林邊黑珍珠」與「屏東蓮霧」,又是怎麼在不知不覺間重新塑造台灣社會共同的印象,讓南台灣變成人們深信不疑蓮霧的原鄉?
這些疑惑可以總括為一個簡潔的提問:誰發明並且推廣了黑珍珠?
技術,為何看不見?
一個社會裡重要的社會現象,有時反而不容易被同一時代生活中的人們意識到。如果只是刻意遮掩住的,反倒容易被發覺,因為遮掩得越加細密,常常意味著先前存在的縫隙越多,而每一道遮掩都可能是不經意的提醒:問題就在這裡了,就在你皮膚掠過去小小突起的疙瘩這裡。其實,真正難以意識到的,卻可能是連一個疙瘩都不存在,也就是那些自始至終明白坦露在天光下,原本應該被看見、可以被看見的,在種種歷史機緣交錯之下,反而被許多「已經被看見的」遮掩住而看不見了。沒有人刻意去遮掩,而是同一時代中其他太多的風景或太鮮明的印象佔據了看的人有限的心思。
特定農產「栽培技術創新與改良」的複雜過程,被遮掩在「品種創新」的形象之下,就是一個貼切的例子。關於農業技術,「新品種的研發」常被當作「技術」的同義詞,能夠開發出新品種才表示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其他的都不能算是技術。然而,實情絕非如此,品種並不代表一切,就算某項作物真正有新品種被研發出來,也不是「品種」加上「土壤」就能等同於成功的栽培,其中仍須一套有效搭配該品種的「栽培技術」。至於黑珍珠,則根本不是另外新發明的品種,而是既有的粉紅皮色俗稱南洋種的蓮霧,然而,南洋種蓮霧早在十七世紀歷史年代裡就已進駐台灣了,而黑珍珠被人們普遍認知卻是近二、三十年間的事。蓮霧變成黑珍珠,不起眼的水果變成高貴的精品,其間的奧秘,更是完全只透過蓮霧「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改良」而達成,縱然那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關於蓮霧農產「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改良」被遮掩而看不見,我們也絕不能漏掉太多看得見的關於這些技術的特定論述方式。也就是說,我們看得到的只是農業試驗單位或農學院師生的研究報告以一定的速度在累積,從這些實驗數據報告中,卻永遠遺失一面,而且通常是最精彩的那一面。實驗數據的論述方式,看不到農業技術創新真正發生的場域與演變的過程,因為那些場域與過程,以及那些帶來創新力量的行動者——農民,絕不是在實驗的環境裡,而經常是被稀釋在季節變換卻年復一年有節奏進行的田間實作經驗與鄉民生活文化裡。
農民形象被遮掩在「菜金菜土」現象中,也是另一個重要的例證。生活在當代台灣社會,我們很容易在周而復始的季節更替中,年復一年被提醒蔬菜價格猛烈的波動:梅雨颱風季節,菜價高不可攀;冬日與來春穩定生長期,卻又是產地農民無奈的將賤價蔬菜割除混入泥土裡當肥料。如果把台灣農業想像成一座舞台的話,今日的主角非菜農莫屬,年復一年在菜金菜土價格波動的舞台背景下,被迫上演形象鮮明無助訴苦者的角色。農民,不只是菜農,就是這般看天吃飯,還要任憑不合理運銷制度的剝削,束手無策無奈無助的角色。這樣被認知的農民形象,自然很難跟「農業技術創新」之類的名詞聯想在一起。
農業的形象則是被遮掩在「以農養工」的印象中。對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史的主流印象,以農養工,犧牲農業來換取工業,農業被當作哺育工業的奶水源頭,工業長大了,農業理所當然也應該是枯竭老去了。一九五○年代初期進口替代到一九六○年代出口替代工業化,統計資料上看到的是第一級產業人口急速減少,主要產值逐年轉變到第二級產業製造業部門。當農業與製造業相比較時,製造業是有技術的、隨時在進行技術創新的,而農業則是枯竭老去與技術無關的。
關於「農業產業升級」的主流印象,也造成某種遮掩效應。農業升級,經常看到的是美國、澳州經驗,也就是大規模農地與機械化作業的遠景。各種大型的農業機械在廣袤無邊的農地上運轉,最完美的圖像則是直昇機在天空噴灑農藥肥料,這是號稱最有競爭力的進步農業典範。至於台灣農村小農零細耕作的型態,則被當作是治不好的舊傷疤,坦露在土地田園上,彷彿只能一代傳給一代犁進更纖細而更無以迴返的傷痛。就這個面向而言,如果要談農業技術的創新與改良,焦點只會被放在農業機械與農業資材(農藥、肥料等)的技術演進上。
總之,小農型態的農業被當作明日黃花,而整體農民又太過於被當作同情的對象,因而很難讓人們注意到,其實早在工業剛起步的年代裡,台灣社會就已同時在孕育著許多技藝精湛師傅級的農民。然而,就算將農業真的當一回事來看,也因為農藥、肥料工業的發達,農業被當作只需投入勞力、資本等生產要素,自然就會在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事業。最後的差異只剩下「菜金菜土」的價格浮沈,也就是天候、產量與市場之間的問題;純粹是「量」的問題而完全無關乎技術與品質,而「量」的問題最多又只被換算成運銷制度的問題。
以下我將呈現給讀者的故事,剛好與上述印象都相反。藉由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我們將先看到「質」的問題,由品種確立、創新命名、以及各種栽培技術的創新改良,進而影響蓮霧形象與市場供銷;而所有技術的演進過程,都跟創新力量十足的行動者——果農息息相關。
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歷史打算給予某些人特別契機的時候,通常這些人自己並不容易意識到,至少在事件剛剛從許多不利條件中萌芽的時候是如此。
就像一九六五年,海風像往常一樣吹拂著屏東林邊鄉沿海的一個小村落,二十七歲的阿石站在這塊剛從岳父那邊接手過來的濱海砂質地上,看了看這三分多的土地,鄰近這塊土地,天候與地質條件類近的農民們種的是耐旱、耐鹹的青蔥作物,而阿石的岳父為了更省工、更免照料起見,乾脆栽種了俗稱「土蓮霧」的大紅色種、俗稱「新市仔」的白色種,以及少數幾棵「南洋種」粉紅皮色的蓮霧,每年到清明、端午以後,就是蓮霧自然開花結果的採收期,一輪一輪的採收,大約可以收個四次到五次果實。這樣的蓮霧,當阿石跟岳父提起打算施肥並做一些簡單修剪時,岳父笑說沒聽過種蓮霧還要施肥的,何況是這種海邊鹹鹹黏黏海風吹來的砂質地,這種有得收成就謝天謝地的歹田!不過,歷史總是捉弄人的,整部關於蓮霧如何變成黑珍珠曲折而豐富的技術發展史,以及技術成熟之後蓮霧農作影響林邊鄉以致於成為全屏東縣重要經濟命脈的歷程,不折不扣就是從這塊不起眼的歹田中不起眼的蓮霧樹開始的。
這時的阿石並不知道隔年,也就是一九六六年,與林邊相隔不遠的高雄,就要在國家總體經濟發展的考量下設立「高雄加工出口區」,敲下出口替代工業化政策最具體的第一聲鑼鼓。當然,年少的阿石更不會知道,逐步工業導向的台灣,在往後數十年之間,會一步步試圖將他年壯力盛的許多鄉親同伴們,像鋤頭遇到最強勁的磁石一般,吸引到城市工廠裡換取工資;而阿石此時做的工作,竟然不知不覺在日後為他的這些鄉親同伴們預留一條留鄉或回鄉謀生的活路。阿石居住的林邊鄉,一九六五這年,離海濱較遠的中心區域,最好的田地仍舊是雙冬收成的稻作水田,種植的面積也最廣,其次等則的田園栽種香蕉,主要分布在鄰近林邊溪堤防一帶的土地上。比起稻米及其他作物,香蕉在當時仍舊是最風光的產業,尤其一九六三年日本開放香蕉自由進口之後,日本的外銷市場成為蕉農與地主相對高額收入的保障。
一九六五年鹹鹹黏黏的海風吹拂著,擁有一塊海邊砂質地歹田的阿石做了一個決定,也許意識到這是他個人生命史重要的一刻,也許只是像先前經營冰果室、肖像畫室或水果承包商一樣,又是一次年少時錯誤而深刻的嘗試。 總之,阿石決定把蓮霧當作經濟作物來栽種,希望把不起眼的蓮霧改造出一定的品質與市場價格,像香蕉、鳳梨一樣的經濟作物。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台灣的 WTO 元年已然來到,二○○二年之後,農政單位判定台灣多數溫帶水果將遭受嚴重衝擊,獨獨幾項熱帶果樹反而有走向國際市場的契機,屏東的蓮霧就是其中最被看好的果品。
蓮霧並不是台灣原生種的熱帶果樹,它是如何在小農體制的台灣社會裡得到新生,變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黑珍珠」果品呢?其中牽涉到哪些技術的創新?這些技術的創新淵源於何方,而技術創新的社會條件又是如何?更為根本的則是,蓮霧栽種,真的是「有技術」的一項人類實作嗎?像這樣與實作者身心狀態緊密關連的農業栽培「技術」,...
作者序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身為社會學者,我很慶幸自己在兩千年前後的世紀之交,能以一種深度參與觀察的角色,來到一個內在變動力量非常豐富的華人小社會之中。黑珍珠之鄉,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一個人口數兩萬多人,家戶數六千戶上下,全鄉分為內五村與外五村等十個村落,這樣一個福佬人為主的小社會。兩千年前後,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認同與民主化進展已相當成熟,各種社會改革的論述或制度,延續著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社會運動黃金十年的態勢,仍在擾動大社會與小社會,每一回激起的波瀾都還在逼問著這個社會的質地是什麼,這個社會的走向是如何。
兩千年前後,我以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生的角色,同時擔任了屏東縣立法委員曹啟鴻國會辦公室的法案助理,以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的研究員。三重角色,三種身分,時而斷裂或矛盾,但每每絕處逢生,在水窮雲起之境,忽然撞見了社會的細緻紋理,也參悟了自己為什麼走到這裡來的因由種種。運動年代裡的許多朋友們早一步來到屏東落腳,當我還在學院裡苦苦思索許多大論述之時,不時被這些朋友的細膩觀察、歸納與創新驚起。幾年之間,這些朋友們開始對屏東在地的水文、地質、山林、海岸、昆蟲、動植物、作物,以及上山下海的各種途徑瞭若指掌,怎麼到達一座蓮霧園,跟著天天聚會、元氣飽滿的鄉里老者們談論時政;怎麼到達一個養殖池,在曲曲折折的鄉間小路盡頭,看著池裡池外生機蓬勃。幾年之間,我發現我的這些朋友們已成為社會中的第一線實作者,能從在地生活世界裡反覆整理出有意思的軌跡模式來。其中,尤其以「南方水學」的在地論述最讓我驚豔。來自在地公共社團的主導者,包含了關心生態保育與文史保存的政治人物曹啟鴻,一方面從省政府文獻館調閱出清領、日治時期高屏一帶的老地圖與水文圖冊,另方面結合數代鑿井的在地資深師傅多年實作歸納,加上在地學院中專攻地下水水利工程的專業學者,不斷進行現地踏查與規劃討論。這一過程特別讓我看到「地方知識」的可貴之處,也看到「文化轉譯者」如曹啟鴻這樣的鄉紳知識分子,在帶領「地方知識」迎向「專家知識」時的自信與創新。
莫拉克風災,二○○九年八月八日極端氣候強降雨給南台灣上了寶貴的一課。在這之後,災難不再是常態型災難,如每年固定的夏季颱風、冬季寒流之類,這類常態型災難其實常被蓮霧農夫或魚塭業者納入成為在地創新的契機,在因應小規模天候變化時,調節出更佳的農漁產出。莫拉克之後,災難變成臨界型災難,生存處境被逼近到「留下、或者離開」的臨界點來了。屏東的社區總體營造核心團隊諸多成員,在這之前已陸續跟隨曹啟鴻縣長入主屏東縣政府,擔任各類機要職位或局處首長。「二次社造」的態勢逐漸在形成,這次是以地方政府的治理轉型與資源動員來發動。莫拉克風災的災難治理,促成曹啟鴻主政的屏東縣政府出現了跨局處的任務型編組「綠能工作小組」,仍舊雙向動員「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這一次更連結了各類的綠能廠商,策劃出同時處理地層下陷區國土復育、在地社會綠能轉型、農漁產業與綠能共生的政策。從林邊鄉與佳冬鄉的「養水種電」到屏東全縣的「綠能造縣」,地方政府的綠能治理與社會創新,正在繼續試煉「二次社造」的最大潛能。
本書第一次出版是在二○○七年春天,感謝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將我的博士論文選為社大文庫論述類叢書,並交由左岸文化出版社出版。本書第一版出版後,激起社造界、學術界不少迴響,出版後的三、四年間,我也隨著這本書遊遍台灣各處的社造中心與許多大學的相關科系,與第一線社造行動者或學院內關心社造、社區研究、台灣社會史、第三部門、在地民主化、教育實作轉型、甚至是宗教團體的公共性等議題的學者們充分交流。進而,來自日本的年輕學者也看到這一個案研究,嘗試追溯回日本造町運動或地方自治進行比較。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社區伙伴團體,也前來交流討論,探詢華人地方社會自治轉型的條件。台灣社會的年輕新世代在各個校園中所成立的社會議題社團,也陸續邀約演講交流或以本書做為讀書會的閱讀討論材料。一本博士論文,在左岸編輯睿智的建議下,將第一章拗口的理論回顧部分裁減掉一半以上,沒料到竟有這麼大的共鳴與迴響。
這一次的改版,感謝群學出版社總編輯與幾位年輕有活力的編輯們,建議出「增訂版」的再版編輯方式。首先,黑珍珠之鄉的田野民族誌將保持六章的原貌,但進一步再將第一章社運到社造的理論對話與第六章社造理論的定位等篇幅,也一起移出併合到本書新版的「附錄一」之中。編輯眼光獨到,建議我讓全書前六章一氣呵成,以流暢的民族誌看看能不能引起更多共鳴。完整的民族誌之後則規劃了三篇附錄,分別是附錄一〈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附錄二〈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附錄三〈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三篇附錄,第一篇是二○○四年博士論文時期以社運理論來思考社造行動的嘗試,如對行動理論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捕捉一些線索,繼續做突破。第二篇是本書第一版出版後,二○○七年夏天我以黑珍珠之鄉的研究為基礎,對民族誌個案研究方法做出方法與理論的初步定位,原收錄於南華教社所出版之《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如對社區民族誌參與觀察感興趣的讀者,可從其中比較出幾種主要民族誌取向的勝場之處。第三篇是二○一一年發表在《思與言》期刊「地方學專號」的作品,將邊界與認同、地方知識與專家知識、在地範疇與外來範疇,以及文化轉譯的意涵,做出更明確的討論與定位,如對在地性、地方生活世界的公共性等議題感興趣的讀者,這篇附錄應可引發不少突破性的對話。
從非常多年前,還在熱衷於台灣社會轉型的年輕碩士生時期起,我就受益於三位台灣社會學的先行者。一位是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葉啟政教授,一位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謝國雄教授,一位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李丁讚教授。關於社會理論、社會思想史、行動與結構的糾結與釐清,我深深受益於葉啟政老師,從大學時期跨系選修社會系課程起,一直到博士班時期跟著葉老師有系統的幾門課,行動與結構、日常生活、文化社會學,這樣的基礎受用至今。我能不畏懼西方,甚而逐漸站在本地基礎上挪用並編排西方,都是葉老師走在我們這一世代前面,先一步鋪排出來的基礎。
我的博士指導教授是葉啟政與謝國雄,碩士指導教授則是李丁讚與謝國雄。九○年代中期剛離開社會運動場域時,我就擔任謝國雄老師的研究助理,跟他一起跑田野,以準師徒制方式做中學,在台北縣(今新北市)勞工局勞工申訴中心擔任輔佐人,同時蒐集勞動研究的田野素材。準備挑選社區田野個案時,也是謝國雄走在前面,先行以坪林茶鄉進行民族誌個案研究,嘗試再拓展社會人類學社區研究的視野。隨後,帶著考察「基本分類範疇」與「社會構成原則」的社會學關懷,我來到黑珍珠之鄉。
李丁讚教授一直關心公共性、公共行動的議題,我也長期分享這些關懷。李丁讚很早就注意到「細節、綿密」等生活世界行動方式的特質,在他自己的研究中,在他擔任指導教授或口考委員的過程中,不斷提醒捕捉社會質地的重要起手式。李丁讚與他的同事也以新竹金山面社區為個案,發表了「講道理與搏感情」關於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重要著作。本書第一版之時,李丁讚就給了本書一篇萬餘字的長序〈社造,一種生命工程〉,為社造行動與黑珍珠個案研究做出理論定位。這一次增訂版,編輯建議將這一篇序文改為全書總結的跋文,呼應我自己三篇附錄的理論性思考。
一路走來,從直接介入社會運動、直接參與社造行動的參與式觀察學徒,到晚近逐漸標定出應該從個案研究走回原初關懷,再次逼問台灣社會的質地是什麼、台灣社會的變動能量是什麼,甚而是,以台灣社會為個案,嘗試提問社會是什麼、社會的動與靜原由何在等等,我是享受在許多個案參與觀察後的沈澱回甘時刻了。除了由衷感謝三位社會學先行者之外,我還要用力的謝謝社運的朋友們,謝謝屏東公共社團、在地村落以及仍在二次社造的朋友們。當年能在青春的尾巴之際深度融入並省思台灣地方社會,從黑珍珠之鄉的考察分析進而參悟社會學的種種,我需深深的禮敬上天、禮敬大地、禮敬人群。在天地人周流轉動之際,社區動了起來,我也動了起來。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身為社會學者,我很慶幸自己在兩千年前後的世紀之交,能以一種深度參與觀察的角色,來到一個內在變動力量非常豐富的華人小社會之中。黑珍珠之鄉,國境之南的屏東縣林邊鄉,一個人口數兩萬多人,家戶數六千戶上下,全鄉分為內五村與外五村等十個村落,這樣一個福佬人為主的小社會。兩千年前後,台灣社會的本土化認同與民主化進展已相當成熟,各種社會改革的論述或制度,延續著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社會運動黃金十年的態勢,仍在擾動大社會與小社會,每一回激起的波瀾都還在逼問著這個社會的質地是什麼,這個社會的...
目錄
推薦序 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到另類可能/謝國雄
推薦序 走入「地方」/葉啟政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第一章 行動中的社區
.技術、社區與認同 .兩種習性的文化轉譯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派系的命名與起源:為什麼是舊派與新派? .拼貼歷史:派系分化與菁英甄補 .派系成員的日常習性與轉型軌跡 .黑珍珠之鄉地方派系轉型趨勢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誰發明了黑珍珠? .技術,為何看不見? .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準師徒制:銘刻在身體裡的技術之傳承 .技術,真的看不見?
第四章 在地結社風潮及其轉型
.林邊民主促進會的形成與轉型 .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形成與轉型 .林邊文史工作室的形成與轉型 .結社、公民性與在地民主
第五章 黑珍珠之鄉的社區總體營造
.為什麼純粹的「村落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 .為什麼純粹的「社團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 .社區動起來的主要機制 .社造行動的特質
第六章 社造,持續的文化轉譯
.社區是「做」出來的 .不斷轉譯在地習性
附錄一 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社運到社造
.社運到社造 .社造,潛在對手的社區認同 .轉化地方社會中的網絡與資源 .文化轉譯,啟動有廣度也有深度的動員過程
附錄二 個案能說什麼?——重探詮釋個案法與延伸個案法
.民族誌個案的魅力 .範例,或者異例:鬥雞事件的爭議 .深描,或者解釋:文化理論的科學基礎 .從詮釋個案法到「社會—象徵分析法」
附錄三 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
.在地性、邊界與文化轉譯 .以地方知識轉譯專家知識 .以在地範疇轉譯外來範疇 .結語
參考書目
跋 社造,一種生命工程/李丁讚
推薦序 由不動到能動,由現實到另類可能/謝國雄
推薦序 走入「地方」/葉啟政
自序 回到社區,探問社會
第一章 行動中的社區
.技術、社區與認同 .兩種習性的文化轉譯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派系的命名與起源:為什麼是舊派與新派? .拼貼歷史:派系分化與菁英甄補 .派系成員的日常習性與轉型軌跡 .黑珍珠之鄉地方派系轉型趨勢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誰發明了黑珍珠? .技術,為何看不見? .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準師徒制:銘刻在身體裡的技術之傳承 .技術,真的看不見?
第四章 在地結社風潮及其...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