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雜2本79折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暢銷精選陳思宏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歐洲醫療五百年: 卷三 醫療與國家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Europe Since 1500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克爾‧瓦丁頓

評價
18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64 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52 156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疾病的意義往往超越生物學層面。
500年來,
醫療的行為、體系與制度
究竟如何受到權力、商業與國家的影響?

過去,醫學總是和「進步」劃上等號。醫界發展出精密的外科手術,輔以各式高科技儀器;研發新型疫苗,逐一攻剋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十九世紀,歐美的船堅炮利,搭配熱帶醫學,躍升為全球主導力量。

不過,自一九六○年代以來,歷史學界挑戰了這樣的看法。醫學並非以線性的方式向前進展,後來看似造福人群的醫學成就,也並非在一推出時,便獲得各界接受。當展開醫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圖時,發現醫學並非拉動歷史的唯一引擎,疾病形態、常民觀念、實作、個人行動、醫療人員、機構、社會、文化與政治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波持續四、五十年的研究潮流也帶來人類社會過度「醫療化」的省思,例如:婦女生產過程的醫療介入是理所當然的嗎?精神疾病的版圖持續擴大是否暗示沒有「正常人」了?但是,作者提醒我們,「醫療化」的批判角度簡化了我們和醫學的關係。我們該如何正視醫療對我們的衝擊,持平地評估醫療的貢獻和轉變?

全套書分成三卷([卷一]醫療與常民、[卷二]醫學與分化、[卷三]醫療與國家),以重要的議題為經,以大量的歷史研究成果為緯,試圖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上,將常見的理論、概念與史學潮流檢驗、琢磨與修正。那將促使我們思索「進步」的意義,對「專業權威」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豐富我們對於醫學史的認識,也讓讀者意識到醫學的權威並非不證自明,醫學的改革反映了每個時代。


**************************************************


過去五百年來,把身體失衡和社會失序連結起來,向來是疾病的政治、文化與社會表徵的一部分,不論瘟疫或愛滋病都是如此;疾病的意義常超越其生物學層面。權力關係的微妙變化以及商業考量等因素,也都一直影響到醫療。——克爾‧瓦丁頓(本書作者)

作者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整理、綜合了近四十年來,對歐洲十六到二十世紀醫療社會史大量、多樣而豐富的研究成果,寫成一本精彩可讀的介紹性著作,讓讀者一方面能對現代西方醫療的歷史有宏觀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掌握醫療社會史研究的發展、議題、爭論、面臨的挑戰與前景。——李尚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各卷提問】
⊙公共衛生何時進入國家的掌握中,它如何從針對飲用水、污水、都市清潔的環境改善,進展成為針對個人,具有排他性質的管制?細菌學在其中扮演如何角色?為什麼當發展出疫苗血清,可以抵禦傳染病時,仍有人反對接踵疫苗?

⊙醫療的目的常是救助人的身體,但是戰爭竟然幫助了醫學的進展,從外部手術、精神症狀「驚彈症」的判定,到引入DDT和盤尼西林,戰爭如何促展了醫學的發展?

⊙精神病學如何從傅柯所謂的「大監禁」的精神病院時代,轉向抗憂鬱藥物的時代?

作者簡介:

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
英國卡地夫大學醫療社會史教授、
歷史-考古與宗教學院學術發展主任

譯者簡介:

李尚仁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科學史科技史與醫學史中心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著有《帝國的醫師》(第二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