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老師、家長壓力焦慮OUT!
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
教出不被打敗的孩子!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彭明輝:「這是一本談教育與學習的書,很值得學生、家長、老師和關心教改的人讀。它有一個獨特的作者,從獨特而寬廣的角度看教育與學習,跟你讀過的大部分相關書籍都不太一樣,卻指出許多學習者、教師、家長和教改人士的盲點,也提出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
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沈秀華:「在看似多元的台灣社會表面下,有的是我們對個體生命與整體社會圖像多元化的遲疑與恐懼,這個遲疑更是反應在我們正式教育體制下的無比競爭與成敗壓力。在這樣的升學體制文化下,不論是學生、家長或老師,每個人都難以從容地找到應對的方式與態度,努力地生存過去是許多人對升學體制的共同經驗與感受。這本書描繪、頗析作者在升學體制中的掙扎,與認識到自己是誰的過程。雖然是討論作者個人學習、教學與成長經驗的書,但每個人卻又能在其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對台灣的教育文化又一貼近的反思。」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萬毓澤:「這是一本難得的本土社普書。教育現場淬煉出的經驗、強烈的入世熱情、冷靜的社會科學視野、洗鍊的文筆,這四者要做到任何一點都不容易,但這本書卻兼而有之。不論學生、教師或家長,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反省的契機,練出自己專屬的、不被人生擊敗的招式。」
心波力幸福書房攪和總監
許赫:「知道季風怎麼吹,哪裡的背風面就是沙漠,根本不需要死背。對於一個前重考生來說,真是一本相見恨晚的好書啊! 」
高子壹同時身兼三種有趣的身分:既是補教業的明日之星,又是高中職社會科老師,還是研究教育的社會學者。父母出身鄉村和市場的中下階層,從沒讀過大學,因此用「第幾名打幾下」的高壓逼她讀書。她從偏僻的國中考上北一女,學測時失常卻幸運地進入台大社會系,找到自己的志業。因緣巧合中,一路從事教育的相關工作。她優遊在重視教學與學習效率,正規教育的第一現場,與專業學理間,如何從自己跌跌撞撞的求學體驗中摸索出一套獨具魅力的教養哲學?她說:首要的是家長不能被排山倒海的教育焦慮打敗。然後,才能教出在任何環境下自主學習,不被打敗的孩子!
這是一本同情孩子、同情老師,也同情家長的自傳式心靈告白。
這是一本勵志書,分享作者從升學體系下掙扎求勝的讀書技巧與學習心得。
這是一本溫柔的教養工具書,傳授父母如何不被打敗的步驟一二三。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你喜歡學習嗎?學習能讓你快樂嗎?除了成績和文憑,學習讓我獲得了什麼?
這是一本同情學生、同情老師,也同情家長的自傳式心靈告白。
這是一本溫馨的勵志書,分享作者從升學體系下掙扎求勝的讀書技巧與學習心得。
這是一本教養書,傳授父母如何不被打敗的步驟一二三。
這也是一本教學工具書,介紹作者曾嘗試過的翻轉教學與理解式教學實驗。
這不是一本教小孩如何成功的書,而是一本「不被教育打敗」的書!
現有的教育體制,讓家長、學生以及老師承載著莫大的壓力與焦慮。作者以自身經驗和省思,提供一種思維模式讓家長、學生及老師皆釋然輕鬆!讓學習回到學生本身,並提供實用簡單的學習方式、健康適當的心態。讓孩子贏回自己的天賦,愛上學習!
我們每一個人,不論你我,作為學生或老師、小孩或父母,也許在生命中的某刻,都需要一些「不被打敗」的信仰與傾聽!
如同本書一開始提到:「順著社會的期待,或者過去被認為成功的途徑來走,不保證未來的成功,更不保證幸福與意義感。我們不需要每個孩子都成為郭台銘、李遠哲、王建民,真正的教育,也許關鍵在於如何讓小孩學習一種能力,一種能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下,都能適應,並積極開創可能性的能力。」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尤其在目前的教育體系裡,感到困惑或焦慮的時候,本書討論的教育經驗,將能帶給來裨益,帶來更多的反思和想法。我們每一個人,總會有和教育扯上關係時候,總是會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思考教育、參與教育、批判教育。這本書的分享,能讓關心教育的你我,有一個反思與實踐的開端。
一起別被教育打敗吧!
作者簡介:
高子壹
台灣大學社會系博士班,曾任國中教師、高中老師、高職老師,並為補教界熱門王牌老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彭明輝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台大MOOC計畫執行長、 翻轉教育推廣者 葉丙成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藍佩嘉
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沈秀華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萬毓澤
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候選人&單親媽媽部落客 周雅淳
台北市河堤國小校長 嚴淑珠
中華合一知見身心靈成長協會創辦人 張含瑄
心理諮商師 張瑋琪
赫哲數學文理補習班、華一文教機構創辦人 沈赫哲
地理名師 謝逸民
心波力幸福書房攪和總監 許赫
名人推薦: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彭明輝
台大電機系副教授、台大MOOC計畫執行長、 翻轉教育推廣者 葉丙成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藍佩嘉
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沈秀華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萬毓澤
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候選人&單親媽媽部落客 周雅淳
台北市河堤國小校長 嚴淑珠
中華合一知見身心靈成長協會創辦人 張含瑄
心理諮商師 張瑋琪
赫哲數學文理補習班、華一文教機構創辦人 沈赫哲
地理名師 謝逸民
心波力幸福書房攪和總監 許赫
章節試閱
如何成為不被打敗的父母
在這個時代,要當一個「好」父母越來越困難。
我們期待父母能教導孩子, 又期待父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我們期待父母能多陪伴孩子,又期待父母能供子女豐衣足食,我們期待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又期待父母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我們期待父母能輔導孩子課業,又期待父母能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如果有人渴望完美地演繹父母的角色期待,也許,他必須同時是教育家、團契隊輔、家庭主婦、企業家、名嘴、大學教授,最重要的是,他大概必須是個宗教家,才有辦法在這麼多要求的夾縫中求生,還不會生氣。
這樣的說法當然有點狡猾,不過,作者想提醒讀者的是:我們對於父母的要求,父母對於自己的要求,都太多、太高了!
我懷疑是否真的有人能大聲地肯定自己是個「好」父母。也許你現在正在腦海中搜尋人選,但,我們理解社會對於父母的期待,不代表我們就必須把自己塑造成那樣的人,或者,只有那樣的人才是「好父母」。
小的時候,我埋怨我爸媽工作太忙,活動太多,記得有次,我一個禮拜都沒看到他們,於是我練就模仿簽名的能力,幫我自己跟我弟弟簽聯絡簿、簽回條。同時,我媽媽對於我的功課要求非常高,什麼「低於九十分少一分打一下」,或者「落出前三名,考第幾名就打幾下」,撕作業本、罰跪、金錢控制,什麼變態的招式都用過,印象最深的是,我國小有次練生,寫得太醜,我媽抓起我的「標準體」就要撕,我趕緊抓著媽媽的手哭著求她說:「這個只有一本,不能撕啦!」那完全是在驚嚇後的反射動作,我自己都嚇到,怎麼我敢這樣反駁媽媽。
後來,那本「標準體」雖然保留了下來,當天晚上,我書桌上卻多了十本空白藍色作業本。國小二年級開始,我父母開始把我送到補習班,它真的是補習班,不是可 以在那邊寫作業的安親班,三年級時,我一個禮拜上兩天補習班,兩天芝麻街美語,一天珠算,這些課都排在平日,回家時間至少八點,沒有一天可以早點回家 寫學校作業。一次我作業很多,爸爸來接我回家的時間晚了些,我崩潰大哭,從 此後我所有的才藝班都停,只固定一週補習兩天。
這些恐懼以及壓力,在我長大的過程中沒有消失,反而漸漸轉化成一種憤怒,尤其是,當我知道我父母他們對我的要求,高於他們自己的學業成就時,那種憤恨就更明顯。爸媽根本不了解我的學業內容,他們不知道那有多麼地難,然後他們制定了一個接近完美的標準。他們怎麼可以用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來要求我?有次我忍不住跟我媽說:「妳連我國文課本裡面有幾課都不知道。」我沒有說出口的是:「妳什麼都不懂,憑什麼要求我。」
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了解我的學業內容,所以他們只能要求成績與名次。也因為他們不了解,他們沒有辦法跟我討論課業,也沒有時間跟精力跟我討論課業,他們會用最直接的方式——體罰或者給零用錢獎勵。這種長期不被了解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憤怒,直接指向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親。
這種憤怒伴隨在我的求學生涯當中,也展現在我的碩士論文中。我的碩士論文是研究在台灣的升學主義下,國中生家長為自己的子女請家教的現象,並且去探討這種現象背後所展現的社會意涵。在我書寫碩士論文的過程中,我才看到,我的父母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與社會條件下,而且這是個普遍的經驗。升學體制與勞動力市場,與家庭教育之間的扣連性太過緊密,讓升學壓力成為台灣學子普遍的經驗。而我論文筆下那些媽媽們面臨的教育困境,我媽媽也都曾經面對過。
於是我開始慢慢釋懷。
我甚至會想像,如果再重來一次,我會希望我媽媽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我?然後我才發現,憤怒的來源不在於課業,而在於不被了解。
直到現在,我已經搬出家門獨立生活,就讀博士班的我仍有沈重的課業壓力,我媽媽也會詢問我關於課業的事情,我雖然會有點不耐煩,卻不會因此而憤怒。那麼,小時候那股那麼強烈的憤怒,那種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委屈,到底來自於哪裡呢?
來自於父母的不了解,以及不近人情的要求。
我在教書的過程中,遇過數以千計的學生,也面對過許多家長。我發現,即使一樣要求成績,有的小朋友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充滿緊張,就像過去的我一樣,有的小朋友卻能跟父母討論關於課業的話題,他們可以一起討論老師的教法,討論彼此對於科目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前者不一定是社經地位較差的家庭,後者也未必是社經地位較好的家庭,即使社經地位差不多的家庭,也會有前者與後者兩種親子關係的差異。
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家長是否試著去「了解」小孩所生活的世界。
如果我的父母當時能試著去了解我當時學的東西是什麼,老師是什麼樣的老師,我喜不喜歡這個科目,我有沒有遇到困難,而不是什麼都不問,只負責出錢讓我去補習,然後看成績,那麼,也許我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憤怒與怨恨。
父母不是聖人,父母也有他們可以改進的地方。同樣地,我也不是聖人,我當然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前的我總是很羨慕同學的媽媽會早起做早餐,會陪他們看巧虎島,會陪他們練鋼琴。說實話,這些要求都非常地「挑剔」,媽媽沒有早起幫我做早餐但她給我零用錢讓我去買早餐,媽媽沒有陪我看電視但她有空的時間會帶我出去玩,練鋼琴這就更好笑了,我自己練鋼琴坐不住,還怪媽媽沒有壓著我練呢!
當然,我現在用一個成人的角度來看,會覺得這些要求太超過,但是,連小小年紀的我,都知道這個社會是如何能挑剔地要求一個媽媽,這些要求幾乎可以無限上綱,以至於就算我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媽媽也很難拒絕。也因此,當我看到別人的媽媽都可以做到這樣那樣,而我媽媽卻只要求我成績的時候,我感到委屈。
我媽媽當然可以不知道我的國文課本裡有幾課,因為那是我的國文課本,不是媽媽的國文課本,我媽媽根本不需要因此感到羞愧或不足。如果,我媽媽當時不需要那麼辛苦地維持媽媽的形象,直接跟我商量這些對彼此的期待與要求,也許我就能理解,自己對媽媽的要求幾乎可以說是強求,也不會對「媽媽」有那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稍微分析一下可以發現,我感受到的第一種憤怒來自於「為什麼父母不完美,卻可以要求孩子完美」,第二種憤怒感的來源跟第一種很像,但指涉方向相反,它來自於「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完美,父母怎麼可以不完美」。
弔詭的是,既然我們每個人本來就不完美,我們又何苦在家庭裡彼此為難,彼此要求?要培養出不被打敗的孩子,父母當然不能先被打敗了。市面上有這麼多的教養書籍,幾乎每一本都在教父母怎麼成為一個「好」父母,為神聖的好媽媽、好爸爸再多添幾筆光環。本書卻不這麼認為,相反地,本書主張:父母不需要再勉強自己成為教育家或宗教家,父母,做自己就好了。
只是,需要多出那麼一點,這點就是——了解 ,多出這一點,就會很不一樣。這裡,我們想跟父母一起練習的是:請父母試著,站在小孩的高度,用小孩的眼光來看事情,理解小孩的世界,也許,父母不一定要做孩子的偶像或燈塔, 父母,也許也可以是孩子的夥伴。
不論是讓小孩為自己負責,讓小孩練習思考,或者讓小孩認識世界,本書提出的方法,都不在於教出完美小孩,或者教出完美父母,相反地,本書一直在打破所謂「完美父母」的形象。我們邀請父母蹲下自己的腳步,跟孩子一起成長。夥伴,也許不一定完美,卻一定會相互陪伴。
也許,只有父母跟子女彼此都先放下對於「父母」與「子女」的期待,理解彼此的優缺點,並接受彼此的不完美,才能在互相理解與陪伴當中,不斷地感受到對彼此的愛。
而愛,也許才是一切教養的前提。
如何成為不被打敗的父母
在這個時代,要當一個「好」父母越來越困難。
我們期待父母能教導孩子, 又期待父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我們期待父母能多陪伴孩子,又期待父母能供子女豐衣足食,我們期待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又期待父母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我們期待父母能輔導孩子課業,又期待父母能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如果有人渴望完美地演繹父母的角色期待,也許,他必須同時是教育家、團契隊輔、家庭主婦、企業家、名嘴、大學教授,最重要的是,他大概必須是個宗教家,才有辦法在這麼多要求的夾縫中求生,還不會生氣。
這樣的...
作者序
彭明輝──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這是一本談教育與學習的書,很值得學生、家長、老師和關心教改的人讀。它有一個獨特的作者,從獨特而寬廣的角度看教育與學習,跟你讀過的大部分相關書籍都不太一樣,卻指出許多學習者、教師、家長和教改人士的盲點,也提出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
作者高子壹的經歷很獨特:父母出身鄉村和市場的中下階層,從沒讀過大學,渴望讓孩子進大學,因此用「第幾名打幾下」的高壓逼她讀書;她從偏僻的國中考上北一女,學測時失常卻幸運地進入台大社會系,找到自己的志業;但是一路唸名校的她,卻要到唸清大社會所的時候才真正地了解什麼叫做「學習」,以及「如何讀書」。從痛苦地被迫學習,到終於知道為何學習以及如何學習,這本書跟讀者分享她的心路歷程,也藉此幫讀者釐清「何謂學習」、「為何學習」、「如何讀書」,希望讀者可以不被「學習」這件事打敗。
一路唸名校的「聯考贏家」通常不會了解成績不好的人心裡在想什麼,以及為何學不好。作者卻因為具有豐富的家教、代課與補習班的經歷,以及社會學薰陶下對不同社會背景人士的同情與理解,而深知各種人學不好的原因和困擾。北一女和台大的校友有幾人願意去當補習班老師,並且放下身段,認真去理解補習班老師的教學訣竅和背後的理念?作者卻願意虛心地去理解補教老師的教學要領,親自去嘗試,並且在一再失敗與調整教法後得到成功的要領。面對各種難教的學生,作者分享她作為老師的心得,跟家長和老師們談「如何不被學生打敗」。
一個唸社會學,志在研究社會問題的人,竟然想引導補習班學生用批判性思考談社會問題,引導學生去理解社會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評價,這會不會是異想天開?結果,學生不但聽得很開心,還因而對公民課本與歷史課本培養出思考能力與理解力,並因而突破「這些科目只能靠硬背」的僵固信仰。藉著這些篇章,作者希望跟我們分享她的經驗和心得,希望這個社會可以「不被僵化的教育體制打敗」。
這是一本內容有趣,值得讀的書。它是一個熱血青年的心路歷程,卻又有著社會學的寬廣視野和思考的深度。
書裡有些篇章、段落的主題被藏在曲折的故事後面,而非開門見山地直接道出,因此讀者剛開始時可能抓不到要領,需要耐心讀過幾頁之後才恍然大悟。
但,這樣的耐心是值得的。
讓孩子愛上學習
張瑋琪-空中大學新竹分部面授教師及玄奘大學心理輔導組諮商心理師
看到書中這句「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一股莫名的感動浮上心頭!多年前曾聽到一則事件,訴說著一個盡責疼愛孩子的媽媽,每天忙著接送孩子上、下學、趕才藝班,甚至為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音樂教育,住在台北以外縣市的她還假日辛勞的送孩子到台北找名師上課。孩子曾經在放學走出校園時,眼睜睜的看著同學在操場上玩耍,開口跟媽媽說他想玩一下盪鞦韆,卻因為要趕車、上課而被否決了。這樣的日子持續著,直到某天孩子生病、住院、往生了,媽媽才哭泣懊悔的表示:早知道會這樣,我當時就該讓他坐盪鞦韆玩!許多父母為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希望他不落人後,使孩子失去了無憂無慮寶貴的稚幼童年,多少學子也在父母、師長的期待與社會制度下失去了快樂的青春歲月。我了解許多家長也不希望如此過日子,誰希望把自己搞得那麼累或不快樂!我很感謝本書作者以親身體驗與教學經驗,道盡時下社會教育制度與風氣如何造成家長、學校師長與孩子莫大的焦慮、期待與壓力,喚醒所謂「大人」們停下腳步,對其教育理念與態度進行更深的省思。
巴關曾說:「教育孩子是最困難的藝術之一」,時下教育制度與風氣已經忘記了生命的意義和教育的初衷,致使許多父母、師長與教育家不斷的以為孩子著想為理由,將教育建構在教孩子如何追逐社會理想中的生活或有成就者,以前就學期會希望孩子有能力讀台大、政大、師大、清大、交大……,出社會之後希望孩子能成為未來的王永慶、當醫師、律師、工程師…...等等「師」字輩的;現在希望孩子有能力成為郭台銘、比爾蓋茲、馬雲……;您可曾傾聽孩子內心真正被召喚的聲音為何?合一大學的某位指導老師曾說:「孩子生來就是覺醒的,是大人和社會把他們教成不覺醒的」。當然有些父母很愛孩子,送孩子到私校或森林小學生活,所費不貲,並非大多數家庭所能支應;也有少數父母與師長能真正破除社會文化束縛而允許孩子快樂做自己,有些孩子比較幸福,但終究是少數家庭。本書體貼的道出所謂好父母,不是為了塑造完美形象而汲汲營營的想成為形象好的父母或神聖爸媽,而是如實如是的做自己。您是一位做自己、讓自己在關係裡自在幸福、樂在工作與生活在愛裏的父母嗎?愛孩子要先從愛自己做榜樣開始,因為沒有一個孩子能生活在不快樂的父母底下,卻還能獨自黯然享受幸福快樂的。還等什麼?為了孩子,該是停下腳步,閱讀和跟隨本書的節奏對教育進行省思的時候了。
愛因斯坦說:「每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牠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是愚蠢不堪」。作者談到許多孩子內心的痛苦來自於父母的不瞭解、不近人情的要求。本人自民國83年開始接觸心理諮商輔導領域,看盡許多父母親戚常常認為問題出在孩子不夠認真、不夠用功、太懶不努力、不聽話、個性或脾氣問題、青春叛逆期、老師問題、配偶問題、爺奶教育問題,或是歸因為前世債……等等因素,似乎須要諮商輔導的都是孩子或其他人,但在孩子的眼裡常常認為須要被諮商輔導的正是那些認為他們有問題的大人們!其實大家都是家庭的一份子,彼此同在一條船上,相互影響著彼此,沒有一個問題僅是單純的出自於一位家庭成員,在潛意識和家庭集體意識上彼此相繫相互影響著。很棒的是,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往往反應出家庭動力及潛藏的問題,隨著問題的發生、探討、看見與調整,正是家庭問題共同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時刻。
《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提到:「世上所有東西,累積過多時,都會讓人越來越大、越重、越硬、越固著,弄到最後,卡在原地,哪也去不了;世間只有慈悲和智慧,是不嫌多的,越多就讓人越小、越輕、越軟、越流動、越有能量,到最後能心想事成,想去哪、就去哪」。試回想,您過去國中小學背誦和記憶的內容,在畢業出社會之後,除了從事的工作須要用到的專業知識之外,日常中真能用到當年課本內容的比例有多少?比例很低。現代的孩子們很聰明,許多知識上網問問類似「Google大神」的搜尋引擎,答案即可輕易獲得;如今英文和電腦常用的應用程式歸類為基本能力,已經不算是專業知識了;要孩子背誦一堆課文、學習和記憶一堆收斂性思維的知識應付考試、取得高分的觀念已經落伍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內隱學習之影響深遠,現代教育真正要做的是教孩子什麼是愛、慈悲,如何建立與經營關係與人脈,學習如何去學習,以及培養水平式發散性思考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正如本書談到的「關鍵在於如何讓小孩的學習成為一種能力,一種能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下,都能適應,並積極開創可能性的能力」。這本書正是父母學習如何教育及培養孩子這項關鍵能力的重要態度與方法的寶典。
作者強調要找到自己的tone調。尼采:「我們所經驗的事物大部分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是連自己都不知的偉大藝術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靈魂有其生命藍圖,孩子的靈魂帶著他的天賦能力來到世間,等待喚醒內在的力量以活出他的天命與使命。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教育的目的絕不是填鴨式的教導如何活出大人們以為的生存能力,身為父母的您很重要,孩子等著您教他如何認識世界、如何用心對待世界,孩子期待您能瞭解和賞識他的內在資源與特質,陪伴他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許多父母常會提到孩子缺乏自信,殊不知給孩子為自己負責的空間,正是給孩子找到力量以建立自信的空間。如何做到?本書提供了實行的智慧。
網路上流傳一段約翰藍儂的話:「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關鍵。上學以後,他們問我長大後的志願夢想是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說我沒搞清楚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沒搞清楚人生。」願天下父母、師長們與孩子們都活在健康快樂的生活裡。
彭明輝──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這是一本談教育與學習的書,很值得學生、家長、老師和關心教改的人讀。它有一個獨特的作者,從獨特而寬廣的角度看教育與學習,跟你讀過的大部分相關書籍都不太一樣,卻指出許多學習者、教師、家長和教改人士的盲點,也提出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
作者高子壹的經歷很獨特:父母出身鄉村和市場的中下階層,從沒讀過大學,渴望讓孩子進大學,因此用「第幾名打幾下」的高壓逼她讀書;她從偏僻的國中考上北一女,學測時失常卻幸運地進入台大社會系,找到自己的志業;但是一路唸名校的她...
目錄
第一部分:真正的學習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補習班老師
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
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考試
背誦不是真正的學習
知識也需要除魅
什麼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二部分:適當的教育
萬用讀書法──抓重點、做筆記
一對一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學習不該被分成理解與練習兩個部分
互補教育不該是媽媽的責任
學生需要的不只是教學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缺乏彈性的教學要求與標準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適當的教育
第三部分:稱職的老師
能用的知識才是好知識
所謂「轉譯」就是尊重聽眾
沒有色彩本身就是一種色彩
找到自己的tone調
實例分享──在補習班談學生運動?可能嗎?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稱職的老師
第四部分:不被打敗的父母
為難的教育,難為的父母
第一顆種籽:給孩子「為自己負責」的空間
第二顆種籽:讓孩子練習思考
第三顆種籽:教孩子認識世界
如何成為不被打敗的父母
結語:不被打敗的孩子
不被打敗的能力是能帶著走的能力
高職生寫信給行政院長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不被打敗的孩子
第一部分:真正的學習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補習班老師
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
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考試
背誦不是真正的學習
知識也需要除魅
什麼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二部分:適當的教育
萬用讀書法──抓重點、做筆記
一對一是最好的教學方式
學習不該被分成理解與練習兩個部分
互補教育不該是媽媽的責任
學生需要的不只是教學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缺乏彈性的教學要求與標準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適當的教育
第三部分:稱職的老師
能用的知識才是好知識
所謂「轉譯」就是尊重聽眾
沒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