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的心裡出現了一個女人「莉莉」,對於他倆而言,「莉莉」的到來是重生的開始或是背叛的起點?
◎改編真人實事 OUT雜誌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寫下全球首次性別重置手術的動人創作
◎改編電影由金獎導演、《王者之聲》導演湯姆霍伯執導
奧斯卡影帝、《愛的萬物論》主角艾迪瑞德曼擔綱本片主角
◎高旭寛(台灣TG蝶園發言人)、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施舜翔(專欄作家)、陳珊妮(歌手)、魏鵬真(窩著咖啡)、聶永真(設計師)鄭重推薦
◎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記事報、出版人週刊、新政治家週刊 專文好評
當你深愛的某人渴望改變,你會怎麼做?
某個寒冷的午後,畫室裡的妻子葛蕾塔要求丈夫埃恩納幫忙一件事。
來自美國的葛蕾塔為了自由,放棄加州的豪門生活,在丹麥展開藝術家生涯。她擅長人物畫,同為畫家的丈夫則以丹麥北方老家的主題而聞名。
有天,一名歌劇女伶臨時無法前來讓葛蕾塔作畫,她只得央求埃恩納當模特兒,他說:「沒問題,做什麼都行。」
穿上女伶的芥茉黃淑女鞋、繫上吊帶襪、套上白色洋裝,好讓妻子完成最後的工作。望著自己柔滑如絲緞的小腿,頭一次當模特兒的埃恩納不禁頭暈發熱……
從此,兩人之間出現了第三者「莉莉」,她總是趁埃恩納不在的時候出現。有時葛蕾塔出門,回來時只見莉莉坐在埃恩納的位置低頭看書;如果莉莉不在,空氣中則瀰漫著她的味道。莉莉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葛蕾塔不得不思索,丈夫的身體裡面是否真的住了一個女孩?她該怎麼辦?
葛蕾塔沒有想到,只是臨時起意求助於丈夫,竟為往後的人生投下一顆震撼彈,她該如何繼續愛她的伴侶?她曾以為絕不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如今她能承受自己安排的一切嗎?橫越美國、北歐與德國的追尋自我之旅,即將開展一樁最熾烈、最不尋常的愛情故事……
作者簡介:
大衛‧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 )生於加州帕薩迪那,現居紐約。著有多部作品,《第十九個妻子》(The 19th Wife)改編為電視劇、本書《丹麥女孩》改編為電影。曾於紐約大學、普林斯頓教授寫作課程,現於哥倫比亞大學任教,並任藍燈書屋副執行總編輯。《丹麥女孩》榮獲美國藝術文學院羅森塔爾基金獎、浪達同志文學獎,入圍美國圖書館協會獎(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ward )、紐約公共圖書館獎(New York Public Library's Young Lions Award)與詹姆斯‧提普奇獎(James Tiptree, Jr. Award)。埃博雪夫亦兩度獲OUT雜誌名列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
譯者簡介:
王敏雯,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專職譯者。喜歡翻譯過程中苦樂交參的感受。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這部小說的男扮女裝主人翁被專家們認為是「同性戀者」,或是「身心障礙者」,結果他自己選擇成為「變性人」。用口語說,她勇敢「做自己」。不過,與其說主人翁「做自己」,不如說她「發明自己」:她並不是依循前例,將一個現成的自己達成;身為前例的她,將從來不曾存在的自己加以無中生有。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女英雄不只有一個,而是有一對:一個把自己發明為「女人」的丈夫,以及一個把自己發明為「變性人之妻」的妻子。小說特別動人的時刻,不只在於雙姝之間的相依為命,也在於她們各被肉慾驅策的互相背叛。--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當你所愛的人想要改變自己,甚至是自己的性別,你還會愛他嗎?得自丹麥畫家Einar Wegener真實故事的靈感而寫下的這部性別議題小說,彷彿從左拉畫中走出的愛情故事,些許殘酷卻是真實人生。--魏鵬真(窩著咖啡)
令人心碎而難忘,無懈可擊。——《波士頓環球報》
大衛‧埃博雪夫……建構出豐饒的想像世界……文字精巧,故事性強,絲絲入扣……埃博雪夫寫出動人而不同凡俗的愛情篇章,其中一方的身分是待解的謎團。本書核心複雜深刻……作者探索愛情的技巧令人讚嘆,是值得細讀的小說。——《紐約時報》
了不起的小說成就……對初試啼聲的小說作者來說,《丹麥女孩》是極大膽的嘗試,然而埃博雪夫以優美與智慧,完成了這項高難度任務。換成另一個同情心不夠的作者,書中的性別議題很容易處理失當,或充斥揭人陰私的低級趣味。但本書非但沒有落入窠臼,反而如一首美妙聖歌,歌詠堅貞不凡的愛。——《波士頓環球報》
小說充滿力道,除了因為埃博雪夫生動、富於音樂感的文字,也因為他有能力掃蕩當代對於性別與所謂變性癖的紛擾與誤解。——《芝加哥論壇報》
埃博雪夫善於處理層次豐富的曖昧情事與微妙的心理扭轉。非常引人入勝……讀著讀著,謎樣身分的盒蓋突然打開,性別轉變的歷程栩栩在目。他技巧超卓,令我們不得不相信最不可思議的轉變,某一種身分是以另一個身分的消亡為代價……對於身分議題有中肯的思考,處理相當細緻。——《紳士》雜誌
離奇而令人不忍釋手的故事,關於性別轉換、忠誠、與愛情。《丹麥女孩》是相當了得的處女作:狂野、豐富、教人恐懼……同時令人著迷。——《紐約郵報》
埃博雪夫寫出最深沉美麗的愛情故事,儘管並非世俗常見的愛情。——《密爾沃基哨兵周刊》
不知何故令人深深動容……難以分類的作品,不忍釋手。——《底特律新聞》
埃博雪夫善於觀察細節。書頁間充滿了色彩、氣味、質地、動作……創新而令人沉醉的散文風格……引人入勝,敘事手法奇異細膩,且能深入探索角色的內心。——《舊金山記事報》
《丹麥女孩》是十分動人而豐沛的真實故事,探討婚姻的忠誠與性反常。——《仕女》雜誌
埃恩納驀然覺醒,以緩慢而優雅的姿態,找到真實的自我……如詩般的文字……埃博雪夫的文字節制而柔軟,幾令人以為出自產量豐富的小說家之手,完全不像啼聲初試的作品。他憑藉堅定的信念,與刻畫細節的能力,讓一九三○年代的歐洲氛圍與小說主要背景,在其筆下重現。《丹麥女孩》令人目眩,然而安靜美好,充滿史實的想像與同理心,允為佳作。——《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
構思細膩完整、極具原創性的處女作。——《紐約消費導刊》
關於性別認同,極少出現如此犀利的探討……埃博雪夫掌握了時代氛圍……既具詩意又充滿熱情。——《出版人週刊》
埃博雪夫的文字令人讚嘆……處女作有此佳績,值得讚美。——《訪問雜誌》
大衛‧埃博雪夫不同凡響的第一部小說,是依照真實故事寫成的……非常優美,令人不忍釋手。本書優雅、篤定、富於機趣,足以令經驗老到的作者自豪,遑論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實令人咋舌。——《星期日快報》
讓人愛不忍釋的佳作……是關於性別變換與身分重建的美妙寓言。這本好書值得廣大讀者重視。——《每日電訊報》
令人深深感動的第一部作品……性別倒置在小說中其來已久,可上溯至古希臘神話。同時襲上心頭的還有珍妮特‧溫特森的《銘刻於身》與蘿絲‧崔梅的《聖境》。埃博雪夫處理的題材極其相似,卻未蹈襲前人,而是另闢蹊徑,傳達出獨特的時代氛圍,故事在哥本哈根、巴黎、德勒斯登三地發生,各具特色。他極為敏感,卻不致流於感傷,文字清新雅潔。是文如其人的佳作。——《新政治家週刊》
《丹麥女孩》能魅惑人……文字優雅細膩。——《Elle》雜誌
本書深具美感,視覺意象富於象徵意味,時代與當地氛圍彷如具有魔力。作者具有藝術氣息的文字頗為允當,畫家職業與其性格發展融合無忤。作者對埃恩納與其妻子深表同情,將此一怪異甚且略帶煽情的主題提昇到新的層次。——《藝術報》
本書令人莫名感動,明晰細緻的文字展現作者對此一困境的犀利見解。大衛‧埃博雪夫竭力避免不當的色慾描寫,因此寫下了動人的故事,關於真愛、苦難、與犧牲。——《星期天電訊報》
細膩、優雅、令人動容。——《觀察家報》
媒體推薦:這部小說的男扮女裝主人翁被專家們認為是「同性戀者」,或是「身心障礙者」,結果他自己選擇成為「變性人」。用口語說,她勇敢「做自己」。不過,與其說主人翁「做自己」,不如說她「發明自己」:她並不是依循前例,將一個現成的自己達成;身為前例的她,將從來不曾存在的自己加以無中生有。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女英雄不只有一個,而是有一對:一個把自己發明為「女人」的丈夫,以及一個把自己發明為「變性人之妻」的妻子。小說特別動人的時刻,不只在於雙姝之間的相依為命,也在於她們各被肉慾驅策的互相背叛。--紀大偉(國立...
章節試閱
最早知道的是他妻子。「能幫我一個忙嗎?」那個下午葛蕾塔從臥室朝外喊,「過來幫我一下?」
「沒問題,」埃恩納眼睛盯著畫布,說:「做什麼都行。」
天氣沁爽,波羅的海吹來勁風,平添一股寒意。兩人在名為「寡婦之家」的公寓中作畫。個頭矮小的埃恩納還不滿三十五歲,正在畫他印象中的卡特加特海峽冬景。那一片黑水白浪滔滔,毫不留情,曾取走數百條性命,都是在海上大有斬獲、準備返回哥本哈根的漁人。樓下鄰居是個頭形如子彈的水手,老是咒罵老婆。埃恩納仔細描摹每一道海浪的灰色線條,想像水手溺斃時,絕望地舉高一隻手,灌飽伏特加的嗓子依舊罵老婆是「港口的婊子」。埃恩納靠這種方式掌握顏料調和的深淺,色調必須夠灰,足以吞沒這種男人,一層層塗抹上去,彷彿要與逐漸沉沒的咆哮聲對抗。
「我等一下要出門,」葛蕾塔說,她比丈夫年輕,臉龐扁平,五官生得俊俏。「等我回來就可以開始了。」
這一點埃恩納也跟他妻子不同──他畫陸地與海洋,由小長方形組成,有時明亮,是六月某個角度的光線;有時昏暗,是一月遲緩的日光。葛蕾塔畫人像,泰半是替略有名氣的達官要人畫全身肖像,纖毫畢現,光澤奪目,配上粉紅嘴唇。其中包括赫爾.葛拉克斯達特,哥本哈根自由港口背後的金主;克里斯提安.達爾佳德,國王的御用毛皮商;伊瓦爾.克努森,數一數二的B&W造船公司的董事。當然了,還得加上安娜.方思瑪,如今是丹麥皇家歌劇院次女高音。公司主管與企業鉅子會找葛蕾塔畫肖像,懸在辦公室檔案櫃的上方,有時掛在走廊上,好擋住小推車磕碰掉一角的牆壁。
葛蕾塔站在門框下方,問道:「你真的可以先停下來幫我嗎?」她頭髮攏到耳後,「如果不重要,我也不會求你幫忙。只是安娜原本說要來,又取消了。可以麻煩你穿上她的連身絲襪和鞋子嗎?」
葛蕾塔一隻手略顯無力地拿著絲襪,四月陽光的光線從背後照射,穿透絲襪纖維。埃恩納看到窗外的哥本哈根圓塔,如同巨大的煙囪,上方有一架德意志勞埃德航空飛機悠然盤旋,正打算飛回柏林。
「葛蕾塔,」他說,「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刷子上的顏料滴了下來,滴到靴子上。愛德華四世開始吠叫,轉動白色頭顱,瞧瞧埃恩納,再瞧瞧葛蕾塔。
「安娜又不來了,」葛蕾塔說,「她說《卡門》多加了一場彩排。她的肖像只剩腿沒畫,我需要一雙腿,要不然永遠無法完成。我想,你的腿或許可以。」
葛蕾塔朝他走去,另一隻手拿著芥末黃的淑女鞋,配上白鑞鞋釦。她穿著大罩衫充當工作服,上面有一排鈕釦,外加好幾個口袋,藏著她不想讓埃恩納看到的東西。
「可是安娜的鞋我穿不下。」埃恩納說,看著面前這雙小尺寸的鞋,前方弓起,鞋跟有軟墊。他不禁想或許真的合腳。他腳趾纖長,趾節有幾根極細的黑毛。他想像自己套上微皺的長絲襪,覆蓋潔白的腳踝,從小腿肚拉上來,繫緊吊襪帶的絆釦。埃恩納閉上眼睛,不願再想。
他們上禮拜在豐尼斯貝赫百貨公司便看到一雙這樣的鞋,櫥窗裡的假人模特兒身上是夜空藍洋裝,配上這雙鞋。他們倆佇足欣賞,櫥窗上綴飾著一整圈黃水仙花,葛蕾塔說:「漂亮噢?」他沒回話,厚玻璃反映出他雙眼圓睜的表情。葛蕾塔不得不拉他離開,推拉著走過一條街,經過菸斗店,她嘴裡說:「埃恩納,你還好吧?」
公寓最前面一個房間是工作室,天花板上架著好幾節細梁,中央拱起,像一艘船底翻轉的小漁船。許是因為海霧過濃,天窗均已變形,地板略略往西傾側,但不仔細看其實看不出來。下午時分,日頭無情地照進「寡婦之家」,牆壁滲出淡淡的鯡魚氣味。到了冬天,關不嚴的天窗飄進冷冷的雨絲,牆壁上的油漆浮凸。埃恩納和葛蕾塔把畫架放在兩扇天窗下方,旁邊放著幾箱跟慕尼黑的赫薩拉多夫公司訂購的油彩,以及滿架子的空白畫布。埃恩納和葛蕾塔不作畫的時候,會拿幾張綠色防水布小心蓋好;防水布是樓下的水手丟在樓梯間,他們撿了回來。
「你為什麼要我穿她的鞋?」埃恩納坐在繩索椅上,椅子是從他祖母農場後方的小屋搬來的。愛德華四世跳到他大腿上,狗看到畫布下方的水手狀似狂吼,不斷地發抖。
「為了安娜那張畫啊。」她說,「我要用你當模特兒。」她臉上顴骨突出的部位有一個淺疤,是先前得水痘留下的。她手指輕掠過痘瘢,埃恩納知道她心情焦慮時總是這樣。
葛蕾塔蹲下身替埃恩納解開靴子的鞋帶。埃恩納低頭看她的黃色長髮,那顏色比他的更像丹麥人的髮色。她打算動手做事時,會把頭髮撥到耳後,但這時她頭髮在臉龐上披散,只顧著替埃恩納解開鞋上的結。她身上有橘子精油的味道,她母親每年都透過船運寄來一大箱,棕色瓶身標籤上寫著「帕薩迪那萃取精油」。她媽還以為她用這個烘焙茶蛋糕,但葛蕾塔常沾在耳後當香水。
埃恩納雙腳放在盆中,葛蕾塔開始清洗,非常輕柔卻很有效率,手上的海綿快速搓過每道趾縫,埃恩納捲高褲管,赫然發現小腿肚很有型。他的腳側成一個角度,愛德華四世過來舔乾他的小趾,趾頭狀似鐵鎚,而且生來就沒有趾甲。
「葛蕾塔,不許對別人說。」埃恩納附在她耳邊細語,「你不會告訴別人吧?」他既恐懼又興奮,覺得小孩拳頭般大的心臟正勃勃跳動,快要跳出喉頭。
「我要告訴誰?」
「安娜。」
「安娜不需要知道。」葛蕾塔說。話雖如此,埃恩納心想,安娜是歌劇演員,早已習慣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也就是角色反串。這是世上最大的謊言,但在歌劇舞臺上,根本算不了什麼,只是顛倒混亂罷了,必須等到最後一幕,紛亂的謎團才會解開。
「沒人需要知道任何事。」葛蕾塔說,埃恩納原本覺得舞臺的慘白燈光打在他身上,這時稍稍放鬆,開始將絲襪套上小腿。
「你這樣穿不對,」葛蕾塔說,替他調整絲襪接縫的部分,「慢慢套上。」
第二隻絲襪綻了個洞,埃恩納問:「你還有另外一雙嗎?」
葛蕾塔的臉瞬間僵住,彷彿這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她走去拉開褐灰色衣櫥的抽屜。最上方有一個活動櫃,櫃門上掛了面橢圓形鏡子,另有三個抽屜,拉動黃銅環把手就能打開。最上面那扇抽屜鎖上,葛蕾塔用小鑰匙開啟。
「這雙比較厚。」她遞給埃恩納。棕色絲襪摺得甚是齊整,四四方方。埃恩納想,就像一坨肉,是葛蕾塔夏天到法國蒙頓度完假回來的膚色。「請小心一點,」她說,「我明天還要穿。」
葛蕾塔頭上露出銀白色髮線,他不禁想,不知她的頭皮底下在想什麼。她眼睛往上斜瞟,嘴巴抿緊,似乎正在轉著什麼念頭。埃恩納想問但問不出口,嘴巴像是被人用一塊髒布綁起來似的,因此他只默默忖度,光滑如白桃般的臉上露出一絲憎厭。他想起多年前兩人第一次獨處,她說:「你真是好看的男人。」
葛蕾塔一定是發現到他內心不快,因為她伸手捧住他的臉,說:「這不代表什麼。」又加上一句:「為什麼你老是這麼在意別人怎麼說?」
埃恩納喜歡聽她說這一類的話,雙手在空中大力比畫,信心滿滿地宣告她的信念,全世界都該這麼想。他覺得她這一點最像美國人,哦,還有她喜愛銀飾珠寶的品味。
「幸好你腿上的毛很少。」葛蕾塔說,彷彿直到現在才發現。她拿著專用瓷碗正在調顏料。葛蕾塔已經畫好安娜的上半身,多年來吃的奶油鮭魚都化成身上多餘的肉。葛蕾塔畫她雙手捧著一日百合的花束,埃恩納心想畫得好極了。手指部分的處理相當細緻,指關節上方的皺縮和指甲均一一畫出,採用不透明畫法。百合花是美好的月白色,綴以暗紅色花粉。葛蕾塔的畫法經常出現矛盾,但他從來不說;相反地,他盡可能給予讚美,或許有時略嫌誇張。他盡可能幫她,把她不懂的技法傳授給她,尤其是光線和距離。埃恩納相信,只要葛蕾塔找到適合發揮的主題,她會成為優秀的畫家。「寡婦之家」窗外飄過一朵雲,陽光照在安娜的半身畫像上面。
葛蕾塔拿出一只烤漆皮箱,充當模特兒站立的平臺。皮箱是跟來自中國廣東的洗衣婦買的,她每隔一天出現,不是拉開嗓子喊,而是敲響手指上綁著的小金鈸,沿街叫賣。
埃恩納站在皮箱上,覺得頭暈發熱。他低下頭看自己的小腿,柔滑如絲緞,只長出幾根腿毛,如同豆莢上的細絨毛。黃皮鞋顯得太秀氣,彷彿不足以支撐他,然而他的腳背自然朝上弓起,像是在伸展許久未用的肌肉。埃恩納閃過一絲念頭,覺得自己像追逐田鼠的狐狸,正用細長的紅鼻子掘生機勃勃的土地,一層又一層,只想找出獵物。
最早知道的是他妻子。「能幫我一個忙嗎?」那個下午葛蕾塔從臥室朝外喊,「過來幫我一下?」
「沒問題,」埃恩納眼睛盯著畫布,說:「做什麼都行。」
天氣沁爽,波羅的海吹來勁風,平添一股寒意。兩人在名為「寡婦之家」的公寓中作畫。個頭矮小的埃恩納還不滿三十五歲,正在畫他印象中的卡特加特海峽冬景。那一片黑水白浪滔滔,毫不留情,曾取走數百條性命,都是在海上大有斬獲、準備返回哥本哈根的漁人。樓下鄰居是個頭形如子彈的水手,老是咒罵老婆。埃恩納仔細描摹每一道海浪的灰色線條,想像水手溺斃時,絕望地舉高一隻手,灌飽...
推薦序
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與本書作者對談
◎你怎麼會發現埃恩納、葛蕾塔和莉莉的故事?
幾年前,有個在大學出版社任職的朋友寄了一本書給我,有關性別理論,是他那間出版社出版的。我帶回家看,隨便翻了幾頁。因為向來不太熱中理論,我想應該不會喜歡這本書。我這麼想是對的,書裡盡是些文學建構的討論,甚少涉及人物性格、敘事、情節,這三者才足以令小說作者動心。但書裡有段敘述(其實是括弧裡的附加說明),提到了埃恩納,說他是第一個成功變性的人。我以為第一個變成女人的男人,是來自布魯克林的美國大兵克莉斯汀‧約根森。這段話只說埃恩納是畫家,由妻子幫助他進行變性手術,倒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想,這個男人為何被世間遺忘,他是誰?他太太又是誰?這樣的改變如何影響他們的婚姻?
好奇心驅使我到紐約公共圖書館尋找埃恩納‧維金納的生平資料,一找之下卻沒有。於是我轉而尋找有關性別和性別認同的書,才看到莉莉‧艾勒柏的名字,和埃恩納連在一起。但只有寥寥幾筆資料,而且相互矛盾,最後才找到莉莉的日記與信件,一九三三年出版。至此我的研究真正開始了。
◎你如何研究目前僅有的史料?
有時候寫一本小說,尤其是過去的在世人物,必須先蒐集足夠的材料,加以適當安排,才能有栩栩如生的效果,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然而這一切必須出自同一個人之口,具備同樣的風格,一氣呵成。《丹麥女孩》的資料仰賴五間圖書館館員的協助,提供我關於人物與地點的寶貴史料。這五家圖書館分別是: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皇家圖書館、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德勒斯登衛生博物館附設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帕薩迪那公共圖書館。
其中最重要的資料是丹麥報紙報導埃恩納變性一事,刊登於一九三○至一九三一年間,尤其是《政治報》與《國家貿易報》上的報導,丹麥皇家圖書館製成微縮膠卷供人閱讀。一九三一年,莉莉首次對大眾解釋她的人生,在《政治報》上發表一系列文章。她有個朋友在這家報社做事,允許她本人執筆,以第三人口吻寫成。這幾篇文章揭露埃恩納從已婚的知名藝術家變成年輕女人的過程,也提到德勒斯登的醫生為她進行三次手術。數月之後,莉莉的訃聞以假名出現於《政治報》上,然而多數人認為這也是出自莉莉之手。莉莉以其獨特的方式寫下最後幾句話,讓世人明白她這個人。
莉莉過世後不久,她的朋友奈爾斯‧胡勒動手編輯她的日記和信件,出版了《男變女》一書。日記的確是極其寶貴的史料,其中有埃恩納和莉莉,更重要的是提到性別改變的契機及過程,在德勒斯登市立婦女診所住院,以及做過的檢查及手術。日記也讓我知道如何蒐羅其他線索,包括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和新港運河一帶地區、隆斯泰茲的放射科診所、日德蘭半島沼澤圍繞的鄉村(埃恩納在那裡長大),以及巴黎和德勒斯登的幾間診所。
◎你認為埃恩納和葛蕾塔的故事為何遭人遺忘?
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埃恩納‧維金納在一九三○年代初期動手術,那時全世界動盪不安,尤以西歐哥本哈根、巴黎、德勒斯登等地為然。經濟蕭條的烏雲、法西斯主義……最後是納粹的鐵蹄踏碎了整個大陸。接下來的十五年間,政治動盪、民不聊生,不再有人記得這個故事。這是其一。其二是埃恩納變性一事的本質。即使在今天,變性人也很難融入這個社會,願意給予協助的人並不多。但在一九三○年代,此事簡直是駭人聽聞,不光是世上的人頭一回知道「性別」可以如此錯綜複雜,新聞也大肆報導變性在醫學上的可行性。全世界報紙爭相報導埃恩納變性,夾雜著敬畏和價值判斷。其時舉世矚目,但自從莉莉死後,就算是哥本哈根最寄予同情的報社也僅以注腳方式報導此事。至少莉莉在《政治報》上刊登自己的訃聞,不致在歷史洪流中滅頂。
◎這篇故事如何啟發了你,讓你打算創作第一部小說?
婚姻令我深深著迷。兩人的婚姻長或短,我們如何在婚姻當中改變,婚姻本身如何改變,何以某些關係能夠持續、某些卻不行。世上每一段婚姻都足以寫成一篇小說。在我看來,埃恩納、莉莉,以及葛蕾塔的故事核心,並不在於性別改變,而在於親密模式改變。即使以兩個女人的身分共同生活了幾年,他們仍然相愛,是什麼樣的關係能夠承受這樣的改變?簡單來說,這也是我們不斷問自己的問題:愛是什麼?
當我開始讀埃恩納和莉莉的生平,我還逐漸了解到,從某方面來說,我們每個人都算是生錯了軀體。我們一生都在學習接受這副軀體,相信每個人站在鏡子前,一定都曾想過:「這個人不是我。我應該是另外一個人才對。」當然大多數人不會採取那樣激烈的手段,解決「我是誰」的困惑,然則埃恩納的身分認同確實具有普遍性: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
◎創作一個先是男人、後為女人的角色,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想像出這樣一個角色,我想最有趣的一部分是思考過去和現在。「過去」在小說中一向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本書有趣的一點是:誰的過去?當埃恩納扮成莉莉,哪些記憶(包括實際的和情感上的)屬於埃恩納,哪些屬於莉莉,哪些記憶是兩人共有?埃恩納一九三○年春天走進德勒斯登市立婦女診所,幾個月後莉莉踏出了診所。埃恩納的過去,到哪兒去了?喜愛與懊悔,挫折與記得的夢境,都去哪裡了?我如何解釋這一切?
事實上,埃恩納真心相信他已經徹底變成女人,一把手術刀畫過他,從此他變成了女人,就像開燈關燈那麼簡單。但我認為他把事情看得太單純。在我看來,性別轉換並非如此。我相信(也因此決定以虛構方式寫作這個故事),埃恩納既是男人也是女人,並非單一身分,說他以男人或女人身分生活,都不夠真確。從生理上來說,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他具備兩性特徵。不過更重要的是,他的身體和精神同時具備兩性特質,或許比重不同,但即使動完手術,莉莉仍然不完全是女人。說到底,她如何能夠辦到?她以為自己是,但事實並非如此。誠然創作是男亦是女的角色是個挑戰,卻非常值得一試,因為充滿了各種可能。
◎葛蕾塔是個令人著迷的角色。她為何鼓勵埃恩納變裝?是什麼激勵她這麼做,她又是如何排遣因而帶來的苦痛?
葛蕾塔具有異乎尋常的獨立性和忠誠。她動機強烈,非常自我,但同時對兩任丈夫死心塌地,尤其是埃恩納,願意為他做任何事。她比他更懂他自己,比埃恩納先一步明白:他想扮成女人。葛蕾塔鼓勵埃恩納以莉莉的身分生活,因為她深知他內心的渴望,對葛蕾塔來說,這個理由便已足夠。只是事情沒那麼簡單。葛蕾塔的畫家生涯因為莉莉畫作而有了突破;對她來說,莉莉與埃恩納同等重要。莉莉提昇了她藝術家的地位,但我認為葛蕾塔在這方面沒能對自己或丈夫完全坦誠。若無葛蕾塔,埃恩納不會變成莉莉,但葛蕾塔若無莉莉,同樣無法達到她一心企及的畫壇地位。雙方的動機和行為是無法分割的。
◎寫作本書如何影響你對變性此一抉擇的看法?
寫這本小說,讓我重新體悟到何謂勇氣。八十年前,莉莉做出史無前例的決定,但直到今日,變性仍需要非比尋常的勇氣。情況慢慢在改變,但非常緩慢。你得深信自己在巨大改變後,仍能保有自我的完整。我們當中有幾個人夠堅強,膽敢做出這樣的決定?
◎《丹麥女孩》不只是首位變性人的故事而已。你希望讀者從書中得到什麼?
我們愛的是誰;為何愛上他或她;如何愛他或她;什麼事對愛有益、什麼事會傷害這份愛。我希望讀者終卷後,能夠對這一切有更深的觀照。除了上述思考,我還希望人們記得,曾經有個勇敢的男人,他有個美麗的太太和潛藏體內的丹麥女孩;他們的人生、婚姻、各自的轉變和共同經歷的轉變,都值得我們記取。
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與本書作者對談
◎你怎麼會發現埃恩納、葛蕾塔和莉莉的故事?
幾年前,有個在大學出版社任職的朋友寄了一本書給我,有關性別理論,是他那間出版社出版的。我帶回家看,隨便翻了幾頁。因為向來不太熱中理論,我想應該不會喜歡這本書。我這麼想是對的,書裡盡是些文學建構的討論,甚少涉及人物性格、敘事、情節,這三者才足以令小說作者動心。但書裡有段敘述(其實是括弧裡的附加說明),提到了埃恩納,說他是第一個成功變性的人。我以為第一個變成女人的男人,是來自布魯克林的美國大兵克莉斯汀‧約根森...
目錄
作者序 身分的失落與獲得
卷一 一九二五‧哥本哈根
卷二 一九二九‧巴黎
卷三 一九三○‧德勒斯登
卷四 一九三一‧哥本哈根
後記 故事與想像
作者訪談 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
跨越性別的跨性情感欲望 高自華
作者序 身分的失落與獲得
卷一 一九二五‧哥本哈根
卷二 一九二九‧巴黎
卷三 一九三○‧德勒斯登
卷四 一九三一‧哥本哈根
後記 故事與想像
作者訪談 別看我的身體,要看我的靈魂
跨越性別的跨性情感欲望 高自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