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國中所學的平面幾何,高中所學的三角幾何和坐標幾何依序代表西方幾何學發展的三次躍進。平面幾何由歐幾里得(300B.C)總結埃及、巴比倫、古希臘的經驗而集大成。托勒密(A.D.100)為了量天而發展(球面)三角,繼而又用以測地。到了17世紀,笛卡兒引進坐標,開展向量幾何,使天球上以經緯度描寫的位置得以單位向量表示,並以內、外積代替餘弦、正弦定理。
本書一方面以淺顯的例子說明上述中學所學的幾何工具如何在古代用以測天,兼論中國古代的方法,另一方面介紹牛頓如何以嚴謹的數學從克卜勒的天文發現推論出萬有引力定理。適合高中生閱讀,高中選修課程和大學通識課程。
作者簡介:
張海潮
1949年生。
美國布藍大士(Brandeis)大學數學碩士、博士。
1978年開始在臺大數學系任教。
2006年擔任高中95數學課綱召集人。
著有《說數》、《千古之謎》、《狹義相對論的意義》、《數學放大鏡》等書。
沈貽婷
1988年生。
臺灣大學數學碩士。
2015年開始在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任教。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