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從實務觀點出發、輔以簡單容易了解的圖表,希望讀者可以很容易入手、也方便操作。本書介紹一般學校的班級輔導主題與可進行方式,重點放在新手領導者如何進入團體諮商之堂奧。本書介紹團體從設計、招募到執行及評估,讓讀者可以在「做中學」時,對於兼具教育與治療的諮商團體有貼切的體驗與感受,同時也就團體進程會發生的挑戰與問題做簡單解說、提供可行的解決之道。
★認識自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本書針對大學生族群,就自我知識與覺察做探索,以期更了解、悅納自己,清楚自己的生命課題。
★本書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互補,增進讀者理解與閱讀效率。
作者簡介:
邱珍琬
現職: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
、《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五南)、《給大一外甥的四十封信》(雅書堂)、《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五南)、《小學生諮商》(五南)、《女孩勇敢向前衝》(驛站)、《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書泉)、《關鍵溝通,讓你更成功》(書泉)、《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一位心理學博士給外甥的五十封信》(驛站)、《協助自傷青少年──了解與治療》(五南)、《父親形象與其轉變》(五南)、《生活的道理》(德威)、《生命是很棒的禮物》(德威)、《心理衛生》(五南)、《諮商技術與實務》(五南)、《遇見諮商》(書泉)、《留學紀事》(書泉)、《女性主義治療理論與實務》(五南)、《我們的父親母親》(書泉),《要愛不要傷害-家庭溝通宅急便》(書泉)、《尋回失落的一角》(宏道)、《A+大學生的42把關鍵鑰匙》(宏道)、《成長書》(東陽)、《親職教育》(五南)、《做個諮商人》(心理)、《作自己的諮商師》(書泉)、《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對應策略》(東陽)、《甜蜜的婚姻書》(新迪)、《我的家缺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張老師)、《完美的分手—失去,沒甚麼大不了》(書泉)、《有情人生》(廣廈)、《簡簡單單的生活哲學》(宇河)、《仞岡散文》、《背景》(文祥)、《短歌吟》(知青頻道)等,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章節試閱
1-1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
我們對於自己很好奇,不僅希望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完成怎樣的生命任務;也期待知道別人是怎麼看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何,以及自己可以貢獻給社會國家的是什麼。這些都需要自我探索與覺察的功夫與努力,也就是「知汝自己」(knowyourself)的功課,也可稱之為「自我知識」(self knowledge)。
許多在大學執教的同僚常常提到,現在大學生的自戀與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對自己不夠了解」,特別是在需要表現能力與成果時,事先總是把自己想得很完美,一到要表現或驗收成果時,就會怯場、退縮、不了了之,甚至將箭頭指向他人,即使是應徵教學或研究助理職務,只將其視為打工、增加收入的「涼缺」,詢問他會哪些能力,卻支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自我覺察」是諮商師及專業協助人員,個人與專業成長很重要的一項工作(Locke, 2001),當然這也可以運用在一般人的自我知識與成長。許多諮商師教育者(counselor educators)也一致認為,應該將自我覺察納入諮商師養成體系中,可使專業人才的培育更為周全、完整(Corey, Corey, & Callanan, 2007;Cormier & Hackney, 1993),儘管許多學者一再提醒自我覺察的重要性(如Corey,1991, 2002; Hazler & Kottler, 1994),國外的諮商師培育機構卻甚少將「自我覺察」納入正式訓練課程,陳金燕、王麗斐(1998)做過研究發表,然而也只是針對課程實施後的學生做追蹤評估,少了在課程內容與進行階段的探究,而陳金燕(1996a)也在實際進行課程教學之後發現:將自我覺察納入零散的教學中,固然有其功效,但因為缺乏系統與統整性,顯示還有許多進步空間。幸好目前國內不少諮商相關系所已經將「自我覺察」列為課程,可以讓準諮商師或輔導教師,在正式加入專業助人工作之前,先做一些自我整理的功夫。
我常常告訴即將開始諮商師之路的學生:
一、要將自己所學先應用在自己身上,倘若有效,才可以用在當事人身上,要不然無以說服自己與當事人,也不清楚這個理念或技術用在當事人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包括困難與功效)。
二、學習心理學與諮商,應該可以讓自己成為健康快樂的人,如果情況不是如此,可能就必須檢視自己是否真正學會,或是有一些未竟事宜依然困擾的我們,需要做一些澄清與整理。儘管在諮商師訓練過程中,時時耳提面命,然而學生也有許多個別差異,不一定願意領受我們的提醒,當然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了。
1-2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續一)
自我覺察的功夫應該是持續下去的過程與工作(Gladding, 1999),不應一時或止,筆者希望將「自我覺察」的課程當作一個敲門磚,讓準諮商師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對於自我與專業成長有更敏銳的覺知、反思與行動跟進,也可以建立起自我與諮商專業之間的緊密連結,除了在專業上更能發揮效能外,甚至可以做長期的自我檢視工作,真正成為一個「持續」(on-going)的歷程,也就是隨著經歷與成熟度的不同,自我覺察的向度、著重點與深度可能有差異。
誠如Corey(1991)所言:諮商師必須知道自己的定位、能力與限制,然後以自我認知為據點,去協助當事人,倘若不知自己是誰、在做什麼,又怎能有效地協助當事人?就是所謂的「知汝自己」之後,才能有效協助當事人「成為他/ 她自己」(Goldhor-Lerner, 1989,cited in Winter, 1994)。
人本諮商師非常重視治療師自身的覺察與功能,治療師本身就是一個工具,運用他/她自己以及治療關係,來協助當事人。傾聽自我是每日的功課,諮商師的存在是有效療癒的基本要素,而諮商師與自己的關係,更是決定其工作品質的重點(Mearns & Thorne, 2007)。
「自我覺察」是許多諮商師養成課程中著重的一項功課或過程,目的是希望諮商師在真正協助他人之前,有足夠的自我知識,一來可以讓自己在個人與專業上持續成長(這也是當事人之福),二來可以避免諮商師在臨床工作中出現的自我議題妨礙了治療過程與功效。
由於諮商師所面對的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的問題或困擾,而諮商師也是人類社群裡的一份子,不免也會經歷這些議題,倘若助人專業者有殘留的未竟事務或是議題未解,很容易在諮商場域中被引發或挑起,而諮商師本身卻無敏感度或覺察,進而妨礙了治療工作,甚至對當事人造成傷害,就茲事體大。自我覺察可以讓諮商關係更安全,也讓治療師可以更客觀地看事物(Hackney &Cormier, 2009, p.14)。
回到一般生活中,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說過,我們一生的任務就在於「知汝自己」,每個人都努力在認識、了解自己,進一步展現自我與實現自我。曾子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認為讓自己進步成長的途徑之一,就是反思與反省,我們在親職教育中也發現「願意反省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因此可以了解:藉由覺察,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同時也會有反思或反省,進一步思以改進之道,讓自己更好。
1-1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
我們對於自己很好奇,不僅希望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完成怎樣的生命任務;也期待知道別人是怎麼看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何,以及自己可以貢獻給社會國家的是什麼。這些都需要自我探索與覺察的功夫與努力,也就是「知汝自己」(knowyourself)的功課,也可稱之為「自我知識」(self knowledge)。
許多在大學執教的同僚常常提到,現在大學生的自戀與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對自己不夠了解」,特別是在需要表現能力與成果時,事先總是把自己想得很完美,一到要表現...
作者序
諮商師不可缺少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能力
認識自己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我們從認識自己開始,在了解之後,才會愛自己、認可自己的價值,也才能進一步悅納自己。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時,亦是第一次獨立生活,會同時發現到自己的許多能力與挑戰。我們心理輔導學系的學生會有一堂「大一入門課」,其主要目的是協助新鮮人可以及早融入大學生活、有效利用相關資源,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滿意,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自我覺察」課程。
不僅是一般人有自我覺察的必要性,諮商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許多正在受訓的諮商師常常忘記這一點,結果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上發生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不僅讓當事人受到傷害,自己也對助人專業失去了信心。
在近二十年的培訓輔導教師與諮商師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懷抱著錯誤的觀念來系所,其一就是認為自己是來助人的。然而,倘若我們所學的知能無法先運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信服,又怎能使用在當事人身上?其次,不少學生認為諮商只是使用助人技巧的工作,卻沒有思考到諮商師本身的「自我知識」才是最根本之方。幸好,許多諮商師或輔導教師培育系所,已經將自我覺察開設為一門課程,提供學生做選修,而一般大學部也有類似課程,但著重點與內容有許多不同。諮商師若不了解自己,沒有與當事人一樣的生命體會,又如何同理當事人的處境,進一步予以有效的協助?因為諮商通常是以自己為治療工具,以自己的真誠一致展現在當事人面前,讓他/她與他人有誠實緊密的接觸與互動之後,看見自己的「能」,然後才有改變的動力與行動。因此,在自我了解的同時,清楚自己的挑戰或不足,就會有所行動,自然會有所成長。
市面上有許多有關覺察的工具書,但較少針對諮商師自我覺察的書籍;此外,綜覽自我覺察相關課程,許多授課教師還是使用一些相關書籍,卻沒有一本名為「自我探索」的書,這或許正展現了百家爭鳴、各有重點的多元情況。感謝五南出版社的王琍文副總編輯,要我找時間完成這一本書。之前,我教授有關自我覺察與探索的課程時,都是靠自己摸索、慢慢上手,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將歷年來對於助人專業的自我探索教學與研究做一番統整,希望可以帶給相關領域的後進一些參考地圖,也可做為一般大學生自我認識與成長用書。在本書中,我將「自我覺察」與「自我探索」交互使用。
諮商師不可缺少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能力
認識自己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我們從認識自己開始,在了解之後,才會愛自己、認可自己的價值,也才能進一步悅納自己。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時,亦是第一次獨立生活,會同時發現到自己的許多能力與挑戰。我們心理輔導學系的學生會有一堂「大一入門課」,其主要目的是協助新鮮人可以及早融入大學生活、有效利用相關資源,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滿意,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自我覺察」課程。
不僅是一般人有自我覺察的必要性,諮商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許多正在受訓的諮商師常常忘...
目錄
序
第1章 諮商師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1-1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
1-2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續一)
1-3 諮商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訓練
1-4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
1-5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成為成熟諮商師
1-6 自我覺察的定義與項目
1-7 自我覺察項目與行動跟進
第2章 知汝自己
2-1 自我認同與發展
2-2 自我認同與發展、影響因素
1-3 自我知識
2-4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
2-5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續一)
2-6 自我的面向之二:社會自我
2-7 自我的面向之三:因應自我
2-8 自我的面向之四:創意自我
2-9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體自我
2-10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體自我(續一)
第3章 檢視與覺察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3-1 自我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3-2 原生家庭的依附關係及其影響
3-3 從原生家庭帶來的未竟事務
3-4 原生家庭與自我的成形
3-5 原生家庭是自我與他人互動的原型
3-6 雙親的教養模式
3-7 雙親相處的方式
3-8 雙親相處的方式(續一)
3-9 手足間的相處
3-10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
3-11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續一)
3-12 原生家庭對專業助人者的影響
第4章 檢視與覺察人際關係
4-1 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標
4-2 人際界限與自我性格
4-3 情誼維繫
4-4 情誼維繫(續一)
4-5 家人關係
4-6 親密關係的覺察
4-7 從人際學習
4-8 真誠是人際關係的要素
4-9 霸凌是人際關係中的問題
4-10 人際關係與溝通
4-11 檢視自我的語言及模式
4-12 檢視自我的姿勢、動作及需求
4-13 檢視自我習慣使用的溝通模式與態度
4-14 與自己溝通,獨處的智慧
第5章 檢視與覺察自己的價值觀
5-1 價值觀常存而不論,卻影響深遠
5-2 價值觀與偏見的由來
5-3 諮商師的價值觀
5-4 諮商師的價值觀對專業的影響
5-5 對家庭、父母與婚姻的態度
5-5 為人處世的標準,對人性、生活與成就的看法
第6章 檢視與覺察身體和情緒
6-1 身體與感官的覺察
6-2 身體與感官的覺察(續一)
6-3 行為與姿勢的覺察
6-4 感受或情緒的覺察
6-5 情緒的文化制約與意涵
6-6 性別與情緒
6-7 情緒教育與管理
6-8 情緒與自我覺察
6-9 情緒管理技巧
6-10 情緒管理技巧(續一)
第7章 檢視與覺察壓力及自我照顧
7-1 認識壓力、了解壓力來源
7-2 了解壓力來源
7-3 因應壓力的方式
7-4 自律與時間管理
7-5 自律與時間管理(續一)
7-6 自律與時間管理(續二)
7-7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
7-8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一)
7-9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二)
7-10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三)
第8章 檢視性別敏感度與議題
8-1 性別是自我的一部分
8-2 諮商理論與性別
8-3 諮商中的性別
8-4 諮商中的性別(續一)
8-5 女性主義不是「恨男人」主義
8-6 了解男性經驗與其影響
8-7 當諮商師面對男性當事人
8-8 性傾向
8-9 性別與情慾、語言文字
8-10 諮商師的責任與性別考量
第9章 檢視與覺察生命意義/靈性需求
9-1 生命意義的思索與對周遭環境的覺察
9-2 對死亡的覺察
9-3 對死亡的覺察(續一)
9-4 對不確定的覺察與寬容
9-5 對宗教與信仰的態度
9-6 對宗教與信仰的態度、當事人故事的正面力量
9-7 覺察生命的美善
9-8 覺察生命的美善(續一)
第10章 對助人專業的自我探索與覺察
10-1 生涯探索與決定
10-2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一)
10-3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二)
10-4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三)
10-5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
10-6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一)
10-7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二)
10-8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三)
10-9 危機的敏銳度與處理
10-10 危機的敏銳度與處理(續一)
10-11 諮商技能從自己本身做起
10-12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
10-13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一)
10-14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二)
10-15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三)
10-16 檢視對當事人的態度與文化偏見
10-17 求助能力
10-18 從不同理論中做自我覺察與省思
10-19 諮商師的專業倫理、道德操守與責任
附錄
從這裡開始
從這裡開始(續一)
參考書目
序
第1章 諮商師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1-1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
1-2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續一)
1-3 諮商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訓練
1-4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
1-5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成為成熟諮商師
1-6 自我覺察的定義與項目
1-7 自我覺察項目與行動跟進
第2章 知汝自己
2-1 自我認同與發展
2-2 自我認同與發展、影響因素
1-3 自我知識
2-4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
2-5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續一)
2-6 自我的面向之二:社會自我
2-7 自我的面向之三:因應自我
2-8 自我的面向之四:創意自我
2-9 自我的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