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學博士 吳宏一 重磅之作
日本人都在學 德國人都在看
現代人不可不讀的人生三書
《論語》、《老子》、《六祖壇經》三本代表儒、道、釋思想的經典著作,為我們揭示安身立命之方、為人處世之道,是現代人不能不讀的三本「聖經」。它們都言簡而意賅,字句精簡,容易記誦,字裡行間卻蘊涵哲理,可以啟發智慧、增廣見識,使我們省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世界的資產,具全球影響力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 種,其中德文譯本多達82種。據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老子》一名《道德經》,是認識老子思想及道家源流的必讀書,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經典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古籍。歷來研讀注解的學者,不知凡幾,但對全書五千言的玄言妙論,似乎永遠尋繹不盡。尤以傳本繁多,字句歧異,加上往往「正言若反」,因此常予人似懂非懂、無所適從之感。
本書以傳世較早而且完整的王弼注本為底本,核對歷代各種傳本及新出土的帛書、楚簡本,並參酌古今學者見解,逐字逐句重加整理闡釋,探本溯源,深入研討,其中不乏獨到精闢之論,是目前了解老子思想的最佳讀本。另附《讀老子絕句》八十一首,足見作者之學養。
為什麼要讀吳宏一的版本?
注解簡明 用字精審 版本求精 折衷異同
對於歷來有歧說異義的字句、各種不同版本的說法,或字面意義與現代用法不同時,加以補充說明。
釋義精確 貼近原文 把握原意 文白流暢
盡量依照原文的句型逐字逐句譯成白話,使讀者能明白原文每一字的意義。原來有押韻的字句,也盡量求其音節的和諧。
檢討舊說 提出新解 視野寬廣 時有新意
對字句的音義、寫作的技巧以及文字背後的含意等等,作種種不同的詮解,並闡述各章旨趣及意涵,提供更寬廣的視野。
作者簡介: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臺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詩教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出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論語新繹》、《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出版過《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作者相關著作:
論語新繹: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
章節試閱
《老子》一名《道德經》,是認識老子思想及道家源流的必讀書,也是想了解中華文化的人不可或缺的經典著作。歷代研讀注解的學者,不知凡幾,但對全書五千言的玄言妙論,似乎永遠尋繹不盡,無法測其底蘊。它的傳本很多,字句頗有不同,加上往往「正言若反」,所以常使讀者似懂非懂,無所適從。尤其是近幾十年來,由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兩種帛書本,和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的三種楚簡本,先後出土,更引起中外學者的熱烈討論和關注。對於各種傳本文字的異同,經文章句的解釋,以及老子思想主張的探索,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
筆者以為這些現象,對於有志研讀《老子》的初學者而言,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治絲益棼,不知道該何所抉擇。因此,筆者在《論語新繹》撰成之後,馬上撰寫《老子新繹》這本書。所謂「新繹」者,重點有三:
一、採用直譯的方式,逐字逐句,用白話來翻譯《老子》的經文。原來有押韻的字句,也盡量求其音節的和諧。這是最貼近原文,也是最容易把握原意的做法。
二、校勘各種傳本文字的異同,比較歷來各種注家的解釋,折衷眾說,可採者採之,取其長而捨其短,力求簡明,以便初學。
三、參考有關的研究資料,對每一章的章旨、結構,乃至修辭以及前後經文之間的關係等等,作一番爬梳整理的工夫。間有推陳出新處,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❷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❸
【校注】
❶以上四句——帛書甲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帛書乙本則有脫文。恒、常二字同義。有人以為此書傳本在漢代避文帝劉恒名,故易「恒」為「常」。河上公本、傅奕本皆同王弼本。也,是語尾助詞,作字句停頓之用,猶如今日的標點符號。
❷以上八句——前四句有人斷句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歷來據以解說的大有人在,觀其所論,亦言之成理,第三十二章說的:「道常無名」,更足以為據。但筆者以為上文既云「名可名,非常名」,則此不宜再以「有名」、「無名」為說,而且下文又有「常無」、「常有」之辭,故於「無」、「有」下斷句,似較可取。又,「天地之始」,帛書本作「萬物之始也」,亦可通。
後四句,帛書本作:「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蓋以「無欲」、「有欲」為讀。這種讀法自亦有據,河上公注:「人常能無欲,則可以觀道之要。」就是如此解讀的。查第三章:「常使民無知、無欲」,第三十七章:「夫亦將無欲」,第五十七章:「我無欲,而民自樸」等等,皆其證。但就上下文氣論,傳統讀法將「欲」字連下文作助動詞者,似乎仍較可取。例如書中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第三十六章:「將欲翕之」、「將欲弱之」、「將欲廢之」、「將欲奪之」等等,都是這種用法。噭、徼同音通假。徼,音叫,世德堂本云即「竅」字。說文:「竅,空也。」猶言山谷之洞穴、房室之門戶,與下文「眾妙之門」相呼應。有人以為「妙」同「眇」,有要眇幽微之意,而「徼」同「儌」、「曒」,有邊際向明之意。一暗一明,互為對應。
❸以上五句——帛書本作:「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胃」字應為「謂」抄寫之誤。「眇」同「妙」,皆有幽微之意,已見上注。帛書本的「兩者同出」二句,比傳統通行本句子要簡短整齊,都是說「有」與「無」是一體的兩面,是相生相成的。推而衍之,「名」與「道」也是一體的兩面,有形相聲色可以指稱的一面,叫做名或器或物;無形相聲色可以指稱的一面,叫做道或法或德。如此說來,把「無,名天地之始」以下,斷句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都可以此解之。「有」、「無」既相生相成,則無名有名、無欲有欲,「無」什麼「有」什麼,也都可以互文見義了。《紅樓夢》有云:「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或可移作「玄之又玄」的注解。
【直譯】
道理可以說明的,就不是永恆的道理。名義可以指稱的,就不是永恆的名義。
「無」,指稱天地的開端;「有」,指稱萬物的本源。因此常「無」,想藉此來觀察它的奧妙;常「有」,想藉此來觀察它的訣竅。
「無」、「有」這兩樣東西,同時出現卻有不同的名義,同樣可以稱呼它們為玄妙;玄妙啊它們真玄妙,是所有奧妙的訣竅。
【新繹】
此章是全書或者說是「道經」中的開宗明義第一章,說明「道」是天地萬物的創始者,難以指稱,卻具有永恆的本質和玄妙的變化。要了解它永恒的本質和玄妙的變化,必須先從「有」、「無」二者的概念及其作用說起。
全章可以分為三段:
「道可道」的上個「道」字,是名詞,在《老子》一書中,它指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生命狀態。它是宇宙間天地萬物的主宰。天地的形成,萬物的誕生,都與它有關。大自然界的寒暑陰陽、因革變化,人類歷史的古往今來、興亡成敗,彷彿也因它的存在,而具有一定可以遵循的法則。它有如古人之看雞卵,雖然孕育著新生命,卻渾沌一片,令人看不清、摸不著,可是它卻又真真實實的「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存在著一種生命狀態。它可以有形狀和顏色,卻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顏色;它可以有聲音和氣味,卻沒有固定的聲音和氣味;以此類推,總之,它恍兮惚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當任何人要稱呼它時,它可以有名義,卻沒有固定的名義。就像《莊子.知北遊篇》所說的:「道不可聞」、「道不可見」、「道不可言」,「道不當名」。它是不可有固定名義的。當它化為無形時,可稱之為道氣;有跡可循時,可稱之為道路;於事稱為道理;於人稱為道士或道人。總之,它是不固定的。
就因為它不固定,所以不可言說。「道可道」下字的「道」,就是動詞的「說」。不可道,就是不可言說,不可用言語道盡,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完全充分的說明形容。「名」就是言說時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就因為不可用言語道盡,無法用語言文字來完整說明形容,所以它雖然一直存在著,卻沒有固定的形相、聲氣和名義。無以名之,只好一仍舊名,稱之為「道」。第二十五章就這樣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所謂「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說它使天地萬物有一定可以遵循的法則,從不斷的變動中,找到了一個不變的規律。在無常之中,找到了一個統攝天地萬物的道理。可是它有萬千端緒,千變萬化,令人不知從何說起,又令人不知其極。《管子.心術上篇》也這樣說:「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德,然莫知其極。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說也。」《韓非子.解老篇》說得更好:「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唯夫與天地之剖析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而常者,無攸易,無定理;無定理非在於常,是以不可道也。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也因此,不能不令人感悟:能用語言文字來說明解析的道理,都只是「道」的一端,而不是「常道」,不是恒常不變的「道」的全部。
「道」既不可道,能道者又非「常道」,因此,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然而為了向世人說法,為了「傳道、受業、解惑」,又不能不道,因而只好藉「名」來論「道」。更何況「道」本來的另一意義,就是「說」。
「名」和「道」是對待的詞語,雖然相對待,但卻不是相對立而是相因依的。「道」常常恍兮惚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而「名」卻是具體的存在。譬如說,人都有父母和親人,我們一談到父母和親人的名號,他們的形貌、聲音等等,就會自然具體的呈現在眼前。一談到天地,就可以馬上想到天空和土地的實體;一談到古琴和鋼琴、西裝和旗袍等等,我們也都可以馬上從它們的名義上知道它們種種的不同。總而言之,談到任何人或事物,我們都可以從其不同的名字、名分、名號或統稱為名義之中,去辨認其實體存在的意義。即使是抽象的東西,也通常可以從大家為它所取的名稱中,得到若干共識。例如天空、天然、天神的天,有其不同的意義,大家即使不能客觀分析,卻仍然可以感受。
古人說,「名」是聖人為萬物所取的名稱,用來表達萬物不同的概念。這萬物不同的概念,統攝起來,固然有一個無以名之的道,寓乎其間,但它往往是形而上的,如何孕育,如何長成,都恍兮惚兮,難以理解。可是分別來看,萬物仍然各自有其不同的名義可以指稱,而不同的名義,往往又代表了不同的固定的形狀、顏色、聲音、氣味等等特質。因而相對於形而上的「道」,這些可以指認稱呼的天地間的一切萬物,古人認為它們是形而下的東西,就稱為「器物」或「器」。
器或器物,究竟與「道」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一器物有一器物之用,因而各有其特定的名稱。每一個器物的名稱,常常因時間空間的不同、語言文字的不同、觀念的不同、種族的不同等等因素,而有所改變;不可能一成不變,也不可能永恒不改,甚至在同一時空、同一種族、同一語文、同一觀念的環境之中,都又有了不同的名義。相傳古代倉頡造文字時,「天雨粟,鬼夜哭」,可見創造文字,為宇宙天地萬物命名定義,是多麼不容易之事,足以驚鬼神而動天地。《管子.心術上篇》說:「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可見聖人即是為宇宙萬物取名得當的人。聖,本意是耳聰目明,所以能為萬物命名者,必定聰明而神聖。誰有權力可為萬物命名呢?無疑的,他必然是所謂最高的統治者或領導人。這在《老子》書中,就稱之為「聖人」。可是,不管你多麼聰明神聖,當你為某一器物命名時,它就已經具有了特定的名稱和意義;當它有了特定的名稱和意義,它已經同時又有了一定的限制,無法呈現它原來就具有的全部意義和價值。因此「道」這個字,當你解釋為「道理」時,你已經忽略了它還有其他的很多意義。對於那不可道的常道,更不知如何界定名義了。
例如「天」、「地」等等,幾乎每一個字,當你解釋它的名義時,你會發現無論怎麼詳細解釋都不可能周全,而且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翻譯解說時,你更會發現它還有許多有待詮釋的意義。可見任何器物的名義,不管你如何界定,永遠界定不完。這就是所謂「名可名,非常名」。
以上說的是前四句第一段,以下八句第二段主要是說明「無」與「有」二者的概念及其相生相成的作用。
上述的「道」,先天地萬物而長存,雖實有而看似虛無;上述的「名」,依天地萬物而指稱,雖看似實有而實虛無。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說天地間的一切萬物,都有其「名」,是有形相聲色等等可以指稱的實體,可是它們是如何誕生的,如何形成的,推究起來,它們其實都來自那先天地萬物而長存的「道」,依一定永恒的法則運行而成。依照《列子.天瑞篇》和《淮南子.天文訓》等等的說法,道原是先宇宙而生的一道元氣,當它運行時,先是清輕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降為地,而後發生陰陽四時的變化,而後產生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等萬物。這道元氣即是「道」的本身,也叫做「一」。《淮南子.原道訓》說得很清楚:「所謂一者無匹,合於天下者也。……是故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循之不得其身。無形,而有形生焉;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於無,實出於虛,天下為之圈,則名實同居。」既然「名實同居」,也就表示我們可以由「名」以識「道」,而名之「有」、「無」,也就關係到天地萬物的要妙所在了。
「有」與「無」,實存與虛無,是相對的詞語,可是它們不是相對立而是相因依的。這也就是下文第二章所要說的:「有無相生」。這裡的「無」,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零有」,而只是還沒有顯現出它的形相聲色而已,有如風之無形,水之無色。也因此,「無」可以用來稱呼「天地之始」,也可以用來稱呼「萬物之母」。相同的道理,「有」也可以兼攝「天地之始」與「萬物之母」。這四句顯然是互文見義,同樣是合用「無」、「有」二者,來說明天地萬物的開端和生命的起源。《莊子.大宗師篇》有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說的就是道合「有」、「無」二者的道理。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郭店楚簡本《老子》作:「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無。」這是單從「有」的方面來說的,拿來和第四十二章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理正相契合。一物衍生一物,終至衍為萬物,這是從實存的「有」來說的,它只是沒有把「有」背後的「無」同時說出來而已。因為假使「道可道」,那就是「非常道」了。
就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常從上述「無」與「有」的概念中,去體察「道」與「名」之間的關係,去體察天地萬物的奧祕和生命的出路。道之用,生天地萬物,而後萬物有其名,而後聰明之人由名以說道。「觀其妙」,是靜觀其內在的幽微要妙;「觀其徼」是瞻望其外在的歸趨出路。一幽一明之間,就是所謂灰色地帶,也就是下文所說的介乎黑白之間的「玄」。至於「玄」是什麼,下文自有分解。
名,也就是字,是說為某人或事物取個稱呼,以便指認辨別。古人名字有別,我們今天卻名字連用,事實上,指的都是一個特定的人或事物。有人從甲骨文去探究「名」的本義,以為「名」原指古代一種盛肉用的禮品,雖然證據不夠充分,但古代確實是常將名與器並稱的。例如《左傳.成公二年》孔子說:「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這裡的器指禮器,名即指名義、名分。名器應該相符,才有意義,但名與器卻常常不相符,例如《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說的「觚不觚」,觚原是飲酒用的禮器,可是孔子所看到的觚,形制用途都已經不是原來的觚了。這可以說是有其名而無其實,所以孔子才會感嘆觚不像觚。這就是名器不符、名不符實的例子。這個例子說的,是具體有形的器物;下面還可舉一個無狀可言的概念,來說明名與實不相符的情況。
我們都知道儒家講禮,講正名。《論語.顏淵篇》中,孔子回答齊景公的問題,就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不論是什麼名義,都要符合自己的身分。又在同篇章中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這些話中的君臣父子,都有兩個字,上面的君臣父子,指的都是正式名義,下面的君臣父子,指的都是名不符實的對象,說不像君臣父子該有的樣子。易言之,名義和實際已不相符合了。
這裡再以君臣為例來作進一步的說明。君字的本義,原是指嘴巴說出的話就要用雙手來執行的人,所以稱為君上;臣,指俯首屈身屈伏在地的人,所以稱為臣下。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君上對臣下可以發號施令,予取予求,而臣下對君上則必須畢恭畢敬,絕對服從。《韓詩外傳》卷五就記載了下面一段故事:孔子有一次侍坐在魯國執政大臣季孫身邊,季孫的家臣來報告說魯君派人來「假馬」(即借馬。假,即借),不知道借不借給他。孔子馬上說:「君取於臣曰取,不曰假。」意思是該家臣只能說魯君來「取」馬,而不應說是來「借」馬。季孫同意孔子的說法。就因為要正名義,魯君來向臣下借馬一用,只能說是「取」而不能說是「借」,所以孔子才說:「正假馬之言,而君臣之義定矣。」這也是說君是君,臣是臣,假使君不像君,臣不像臣,那麼名義和實際就混亂了。
可見儒家非常重視「名」,重視名實或名器是否相符,而老子所說的「名」,則超越這個層次,藉之與「道」並稱。天地萬物創始之初,「道」渾沌一片,無形相可言,既非器物,所以無以名之,只能概稱為「道」或「大」(見下文第二十五章),後人因而稱之為「大道」;等到天地創始、萬物衍生之後,萬物各有其形制,此有彼無,彼有此無,所以也就各有其不同的名義。這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可以說都是由於「有」、「無」二者相生相成的作用。
此章的最後五句,是第三段,說明「有」、「無」二者同出於「道」,而且是同時產生,同時發揮作用。它們雖然名稱不同,但它們必須合在一起,「道」才能發揮其玄妙的功能。下面各章所說的道理,幾乎都由此衍化而出,所以說是「眾妙之門」。
【論老子絕句】之一
名道開篇各擅場,可名可道即非常。有無分合妙何在,我欲談玄不自量。
《老子》一名《道德經》,是認識老子思想及道家源流的必讀書,也是想了解中華文化的人不可或缺的經典著作。歷代研讀注解的學者,不知凡幾,但對全書五千言的玄言妙論,似乎永遠尋繹不盡,無法測其底蘊。它的傳本很多,字句頗有不同,加上往往「正言若反」,所以常使讀者似懂非懂,無所適從。尤其是近幾十年來,由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兩種帛書本,和湖北荊門郭店村戰國楚墓的三種楚簡本,先後出土,更引起中外學者的熱烈討論和關注。對於各種傳本文字的異同,經文章句的解釋,以及老子思想主張的探索,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提出...
作者序
「人生三書」總序
吳宏一
年紀逐漸老大,回首向來蕭瑟處,覺得人生雖然風雨載塗,但畢竟時有陽光普照。有些人,值得紀念;有些事,值得回憶;有些書,值得推薦。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條,所謂「世路多歧」。有人生來渾渾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向,猶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徬徨而無依;有人則始終認定一個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條路適合你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選擇。
書有很多很多種,但就一般人而言,「書到用時方恨少」。少的不是書,是你所需要的知識。知識,包括智慧和見識。對於人生的道路,很多書都曾談到,但值得推薦的,不會多;可以真正給你智慧和見識的,當然更少。
我年紀逐漸老大以後,覺得有三本書真的值得推薦:《論語》、《老子》和《六祖壇經》,恰好是儒、道、釋三教的必讀經典。這三本書代表人生三條道路的大方向,可以給大家智慧和見識。它們都言簡而意賅,句子簡短,容易記誦,可是仔細體會,卻意義深遠。
《論語》、《老子》、《六祖壇經》代表儒、道、釋三家不同的思想,也分別代表追求人生、完成理想的三個指標,為我們揭示安身立命之方、為人處世之道,是現代人不能不讀的三本「聖經」。《論語》教讀書人如何進德修業,以期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老子》教統治者如何清靜無為,以期做為治國安民的指標;《六祖壇經》則教萬方俗眾如何明心見性,以期達到開悟解脫的境地。因此為「人生三書」作白話注譯、闡釋評述的工作,讓讀者藉此親近經典智慧,省思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我長久以來的心願。
如今「人生三書」終於完成,令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人生的路該怎麼走?如何安頓身心,活出積極、清靜、圓融的人生?答案就在書裡面。
「人生三書」總序
吳宏一
年紀逐漸老大,回首向來蕭瑟處,覺得人生雖然風雨載塗,但畢竟時有陽光普照。有些人,值得紀念;有些事,值得回憶;有些書,值得推薦。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很多條,所謂「世路多歧」。有人生來渾渾噩噩,白白走了一遭;有人不知方向,猶如暗夜到了十字路口,徬徨而無依;有人則始終認定一個方向,勇往而直前。哪一條路適合你呢?完全在乎你自己的選擇。
書有很多很多種,但就一般人而言,「書到用時方恨少」。少的不是書,...
目錄
「 人生三書」總序
《老子新繹》序論
道經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 至虛,極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大道廢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 將欲翕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
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國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參考書目舉要
「 人生三書」總序
《老子新繹》序論
道經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 至虛,極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