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不論從經濟、社會、環境甚至衛生的觀點而言,世界上到處都是沒有用的垃圾。這些垃圾幾乎代表今日社會的所有惡果──汙染、氣候暖化、資源枯竭、物種多樣性衰退,連人類自身的健康都受到侵害。每一天,這些亂象都促使我們探索新思維與新作法,希望我們的努力能觸發思想與社會型態的深層轉變。
到目前為止,循環經濟在產業界依然相當冷門。相反的,大自然中處處可見循環經濟的例子。循環經濟是一種可周而復始、永久存續、帶來正面影響的生產製造方式。這是一種正向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我們時時修正,讓生產過程和能源需求達到最佳狀態,才能儘可能以最少的資源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循環經濟並非只是單純的資源回收,或是像大家常說的降低負面衝擊。回收出現在產品生命的最後階段,而且有時候某些材料只能回收一次!循環經濟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性的檢視整個體系,一開始就要慎選材料,好讓我們(理想上)不需要進行回收。最好的垃圾就是不製造垃圾。
本書提倡的思考方式以下列兩種理論為基礎: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經由夥伴的共同創作、簡易的原型設計及持續的修正,開發新的想法與做法,並付諸實行。
仿生學(biomimétisme):從三十八億年的大自然研發史中學習,重新檢視現有的系統、材料與形式。
本書作者尼古拉.布丹與畢爾.薩佛黑協助企業、地方自治團體及民間團體重新思考所提出的產品或服務,讓這些產品與服務不但提供更高的經濟效益,對使用者與自然環境而言也更加友善。
相關報導:
「一邊遊戲一邊開會」:Wiithaa用桌遊工作坊,讓企業跨部門員工一同改寫商業模式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39436
本書特色
地球是一艘孤獨的太空船,沒有無限物質的儲備庫,既沒有開採也不能被汙染,人類必須要回到自己在生態系統循環中的位置,進行物質再生產──鮑爾丁(K.E. Boulding),美國經濟學家 / 「循環經濟」理念提出者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生態綠總經理徐文彥、綠學院創辦人楊雅雲、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ECOCO循環經濟創辦人李啟中 共同推薦
★ 深入淺出的說明 + 手繪插圖 = 易懂有趣的循環經濟
★ 師法自然創造零廢棄物的生產設計──改變觀念、改變世界
★ 以桌遊找尋企業存在的意義 → 改良固有且產生垃圾的生產模式 → 讓眼前的廢料成為未來的獲利
作者簡介:
尼古拉.布丹Nicolas Buttin 尼古拉.布丹是輝塔設計工作室(Wiithaa)的共同創辦人,這間工作室倡導循環經濟,提供設計與創新開發服務。為了推動企業加入循環經濟,布丹與夥伴合作設計出一套教材,稱為「循環設計室」(Circulab)。「循環設計室」現在已形成全球性的合作網絡,擁有許多受過訓練及認證的顧問。 布丹有多年教學經驗,曾在商業學校、設計學校、工程學院及政治學院教授設計與經濟相關的課程。他也在許多國際性活動中發表演講(包含TEDx),談論與大自然重建連結之道。 布丹畢業於巴黎四大新聞與傳播高等學院(Celsa),並取得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設計管理碩士學位,對史丹佛大學知名的創意理論「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有深入的研究。他為企業舉辦協作工作坊,藉由經營模擬遊戲與簡易的原型設計活動,幫助企業將宏大的理想化為具體的產品與服務。 畢爾.薩佛黑Brieuc Saffré 畢爾.薩佛黑是輝塔設計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及執行長。輝塔工作室成立於二○一二年,是第一個秉持循環理念的設計工作室。薩佛黑也參與「循環設計室」的設計,這套教材的目的是幫助企業及地方建立循環經濟模式,不但用途多元,也豐含趣味性。二○一五年,「循環設計室」開始發展合作網絡,目前已擴展至十五個國家,翻譯成七種語言。二○一六年,薩佛黑等人成立新創公司「Agripolis」,推廣都市農耕。 薩佛黑在行銷與企業經營領域曾出版多本著作,並曾在商業學院及工程學院教授相關課程。他與巴黎萊雅、宜家家居(IKEA)、蘇伊士集團(Suez)等公司合作,幫助這些企業了解循環經濟,掌握先機。
譯者簡介:
陳郁雯 臺大法律學研究所基礎法學組碩士,曾就讀巴黎第四大學古典語文系碩士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關於稅,你知道多少?》(衛城)、《不平等的經濟學》(衛城)及童書、食譜等多種書籍。在留法四年中習慣了沒有二十四小時超商、手搖杯和夜市的日子,漸漸體會便利的背後不但耗費大量資源,更讓人容易忘了真實的滋味。作為循環經濟的初學者,正努力實踐輝塔思考法的第一階段:省視自己。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透過簡單明瞭的圖文,本書不僅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循環經濟的重要概念,更提供了思考工具,協助讀者踏上實踐循環經濟的第一步。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 現在,能有一群熱衷設計的人將這本書帶到我們面前,真是一大福音。第一個理由是因為作者讓我們明白,從現在這一刻起,不論在哪裡,我們都可以開始實踐正確的觀念,並應用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上。第二個理由,是因為作者在產品的生態設計、生命週期、回收與再利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正好回應我們當前迫切的問題,亦即如何打造一個更公平、更有助於社群共生、更具創造力、更穩定、並且更尊重環境的經濟體系。 ───狄迪耶.托凱(Didier Toqué)│新態度(Nouvelle Attitude)創辦人
名人推薦:透過簡單明瞭的圖文,本書不僅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循環經濟的重要概念,更提供了思考工具,協助讀者踏上實踐循環經濟的第一步。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 現在,能有一群熱衷設計的人將這本書帶到我們面前,真是一大福音。第一個理由是因為作者讓我們明白,從現在這一刻起,不論在哪裡,我們都可以開始實踐正確的觀念,並應用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上。第二個理由,是因為作者在產品的生態設計、生命週期、回收與再利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正好回應我們當前迫切的問題,亦即如何打造一個更公平、更有助於社群共生、更具創造...
章節試閱
序論 這本書就像一本使用手冊,附有許多範例和真實案例,因為我們希望各位讀了之後能付諸行動,讓循環經濟真的動起來。書中也會列出一些思考工具,還有我們從設計界、仿生學(biomimétisme)和有趣的合作經驗中汲取靈感所建立的方法論。循環經濟是一種良善且可永久經營的經濟模式,為了說明它的內涵,我們必須先讓大家了解一些現象,尤其是大自然和生物的生命週期。我們也會談到創新發明與生態設計的概念。本書著眼於人類的經濟體系與產業體系,探討如何讓此一經濟體系更公平、效能更高、更符合環保精神。 最近很多人談到環保、談到企業責任時,都會提到「循環經濟」一這個詞。在企業的用語中,「循環經濟」漸漸取代了「永續發展」。不過「循環經濟」指的究竟是什麼?它真的是個新概念嗎?有些企業或組織馬上跳出來說他們在做循環經濟,我們是不是該對他們抱持懷疑的態度 ? 循環經濟和線性經濟(économie linéaire)相反,線性經濟代表「開採→製造→丟棄」的模式,是自兩百年前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濟體系的主要特徵。線性經濟無法永續運作,因為這種模式並未正確看待資源和垃圾的價值。雖然我們會回收資源,但是目前的回收量只占全部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可貴資源只被消費者使用過一次,就被丟進焚化爐或掩埋場。我們還為了清理這些垃圾耗費不少能源。一個產品,兩份帳單,我們不該再為這樣的荒謬埋單了,我們應該將這些支出轉為收入、轉為正向的影響。有些企業、地區和地方政府已經著手實行了,本書將會從中挑選一些率先嘗試的案例(他們仍在不斷改進做法),並加以說明。 到目前為止,循環經濟在產業界依然相當冷門。相反的,大自然中處處可見循環經濟的例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應該向生物界、向生態系統師法,應該重新認識大自然,將自然視為絕佳的實驗室,不要任意破壞。書中會再詳談。我們的觀念是:能夠永續生存的世界早已存在你我身邊,在森林裡、在動物身上、在植物身上、在蕈類身上、當然也在人類身上,在人體器官和細胞的運作裡。自然界有許多解決問題的奇妙方法,還有許多自體產生的因應策略,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找尋靈感。這就是仿生學的基本理念。這門科學試圖在生物與大自然身上尋找解答,以改善工業原料、技術,、以及整個產業界的運作。 循環經濟是一種可周而復始、永久存續、帶來正面影響的生產製造方式。這是一種正向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要求我們時時修正,讓生產過程和能源需求達到最佳狀態,才能儘可能以最少的資源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循環經濟並非只是單純的資源回收,或是像大家常說的降低負面衝擊。回收出現在產品生命的最後階段,而且有時候某些材料只能回收一次!循環經濟要求我們儘可能全面性的檢視整個體系,一開始就要慎選材料,好讓我們(理想上)不需要進行回收。最好的垃圾就是不製造垃圾。我們會在書中討論相關議題,尤其是在這套系統性的經濟觀點下,能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設計是本書的另一個主題。設計為我們提供策略上的工具,幫助我們改造觀念和推動這種新的經濟典範。不過我們要談的究竟是什麼?事實上,我們無法找到一組定義足以精確說明何謂「設計」。設計涵蓋的範圍既廣,又經常變動,本身就是一個千變萬化的領域。從起初單純的產品製造,設計漸漸轉向對各類系統進行複雜且全面性的審視。設計原本服務於具體的需求,例如實體物件、圖像或符號的設計,現在則納入更為抽象的標的,例如服務(service)、流程(processus)、網絡(réseau)等。也就是說,設計變得無所不包,也更面面俱到。從這個角度來看,設計不再只是針對物品或材料的思考和規劃,而是針對這些物品或材料衍生的整條價值鏈。換句話說,設計的工作是規劃各種複雜的系統,讓它容易理解且效能良好。以產品設計為例,假如我們以全新的方式改造傳統的供應、生產、銷售、消費和銷毀模式,就屬於新型態的設計。 對我們而言,設計是一種思考取徑,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世界,找出改善它的方法。在這個處處是專家,知識及專業高度分化的時代,設計身為一門橫跨多重領域的專業,正好可以幫助 彼此建立更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本書第一部中,我們將帶領各位換一種視角觀看現今的世界。接著,第二部要介紹的是我們用來推動循環經濟這種新典範的觀念和工具。最後在第三部,我們將從企業或地方遭遇的問題出發,整理並詳述有參考價值的實用案例,一方面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目前已經採取的行動,更重要的是,知道這些行動為整個生態體系及所有成員都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
序論 這本書就像一本使用手冊,附有許多範例和真實案例,因為我們希望各位讀了之後能付諸行動,讓循環經濟真的動起來。書中也會列出一些思考工具,還有我們從設計界、仿生學(biomimétisme)和有趣的合作經驗中汲取靈感所建立的方法論。循環經濟是一種良善且可永久經營的經濟模式,為了說明它的內涵,我們必須先讓大家了解一些現象,尤其是大自然和生物的生命週期。我們也會談到創新發明與生態設計的概念。本書著眼於人類的經濟體系與產業體系,探討如何讓此一經濟體系更公平、效能更高、更符合環保精神。 最近很多人談到環保、談到...
目錄
作者的話 推薦序 序論 第一部 變動的世界 第一章 今日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不穩定現象的蔓延 觀察與學習 生生不息的世界 陽能:能源新選擇 天然能源 最佳化 看似垃圾,實為養分 果樹的例子 生態系統 土壤,孕育生命的要素 第二章 符合自然法則的創新設計 三十八億年的生命史 在演化中創新 韌性:增加機會 成為生態系統的一環 大自然的設計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與自然和諧共處 遵守宇宙的遊戲法則 重新看待設計與系統 歷史的包袱 好設計的十大法則 設計版圖的分化 設計是一種策略工具 走向「設計思考」 建立在使用經驗上的創新設計 典型的創新開發 設計是創新的源頭 升級再造 第三章 我們追求的世界 本世紀的重大課題 有機肥皂如何傷害原始林地 減少傷害已經不夠了 建立正向良善的經濟體系 任務:提升所有物種的生活品質 依循宇宙法則的富饒經濟 開發潔淨新能源 共享價值及充滿韌性的經濟 萬物皆相互依存 重新思考水資源循環 第二部 如何行動? 第一章 省視自己,放眼未來 省視自己 用地圖呈現自身處境 創造生機的事業 「循環設計室」討論版 循環設計室夥伴討論版 從企業存在的意義出發 建立企業的存在意義 企業宗旨的宣示 擘畫藍圖:化願景為真實 組織目標:建立「企業路線圖」 第二章 為所有資源與知識創造價值 讓眼前的廢料成為未來的收益 重新思考生產流程 了解企業使用資源的現況 實踐產業生態學 第三章 讓生態系統全面升級再造 學習自然智慧,創造全新感受 仿生卡 著眼於使用者感受的生態設計 找回資源的掌控權 讓生態系統與公共財生生不息 全方位的正面效應 第三部 實際案例以及你可能遇到的問題…… 讓廢物變成寶物 讓所有資源得到最佳利用 搶救商機大作戰 減少對原料的依賴 化阻力為助力 重新打造使用經驗,開拓全新視野 用好設計孕育豐沛生命力 強化地區韌性,再啟事業活力 結論 跋 參考資料 致謝
作者的話 推薦序 序論 第一部 變動的世界 第一章 今日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不穩定現象的蔓延 觀察與學習 生生不息的世界 陽能:能源新選擇 天然能源 最佳化 看似垃圾,實為養分 果樹的例子 生態系統 土壤,孕育生命的要素 第二章 符合自然法則的創新設計 三十八億年的生命史 在演化中創新 韌性:增加機會 成為生態系統的一環 大自然的設計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與自然和諧共處 遵守宇宙的遊戲法則 重新看待設計與系統 歷史的包袱 好設計的十大法則 設計版圖的分化 設計是一種策略工具 走向「設計思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