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街屋建築的博物館,解析迪化街的變遷過程,
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一磚一瓦背後的建築故事! 台灣的經濟在一九七〇年代開始急劇地發展,也大大地改變了各地歷史聚落的樣貌,除了迪化街等著名的傳統聚落之外。在迪化街,各類街屋建築群聚一堂,山牆上五花八門的裝飾,貫穿整條街道的亭仔腳,石材裝飾的巴洛克洋館,以及古色古香的閩南房屋,宛如街屋建築的博物館!
而這些迪化街街屋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有什麼歷史過程?又分布在哪裡?藉由實地調查加以解釋表明,並針對每一種街屋樣式的變遷過程,以及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更進一步將街屋建築的保存所產生之問題加以探討。
迪化街位在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自清代開港以來,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都是台北、台灣的經濟中心地,可說是台灣建築史的縮影。透過認識迪化街街屋,以全新的視點來看待歷史性的街屋建築,或許能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再生提供另一種思維。再次走訪這條你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看見迪化街一磚一瓦的建築故事!
本書特色【設計特色】本書書衣選用英國描圖紙,在半透明的白色紙張印刷上建築結構圖,宛如坐在製圖板前親手描繪而成。赤牛皮紙的內封,穿透書衣流露仿舊的色澤,展現出老街屋的懷舊情懷。
【走訪街屋建築的博物館】◆街屋常常走,但你知道傳統街屋如何形成?又有何特徵嗎?
◆迪化街從清代到戰後,街道發生了什麼變化?才成就今天的樣貌!
◆閩南、洋樓、巴洛克式,各種建築樣式一次看清楚!
作者簡介:
李東明
學歷: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博士(工學)
日本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攻碩士(工學)
逢甲大學工學院都市計畫學系畢業
現職: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裝修設計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中心資深研究員
1971年生於台北市,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畢業。赴日求學後進入日本工業大學建築研究所,專攻建築史、都市史領域。碩士論文研究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博士論文則專攻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學位返國後,適逢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改訂,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先後完成數項有關聚落與街區保存策略與政策之相關研究,也屢獲內政部自行研究優等獎。後至中國科技大學服務迄今,主要研究領域仍為街區保存、文化景觀及空間再利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丘如華/台灣保存之母、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李乾朗/台灣古蹟大師
林崇傑/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周錫瑋/前台北縣長
閻亞寧/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
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波多野純/前日本工業大學校長
【一致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丘如華/台灣保存之母、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李乾朗/台灣古蹟大師
林崇傑/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
周錫瑋/前台北縣長
閻亞寧/中國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
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波多野純/前日本工業大學校長
【一致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第五節 街屋建築的樣式與變遷
◎街屋建築的分類
在經過以街屋建築立面為主為認定基準的現地調查,並經過分析研究對象156 棟的街屋建築立面的形式後,將迪化街的街屋建築一期立面設計的特色,分為四個群組,並分別為這些群組定義適合的名稱,以供本書論述所用。
分布在迪化街的街屋建築,五個群組與名稱如下:
「閩南式」街屋建築:沒有裝飾用立面的平房建築樣式。
「仿洋樓式」街屋建築:採用洋風建築立面的建築樣式。
「洋樓式」街屋建築:以洋風建築構法為基本的建築樣式。
「巴洛克式」街屋建築:採用巴洛克風裝飾的建築樣式。
「近代建築式」街屋建築:以簡潔的設計為主的近代建築樣式。
◎閩南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在的迪化街,古時稱為大稻埕。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街道是在1850年代開始形成。首先,1851年林藍田在迪化街建築了三棟連續的街屋建築(現迪化街一段154 號、156 號、158 號)。
其後,在1853年萬華(位於迪化街南側的歴史街區),發生的移民社會的分類械鬥中敗北的同安人(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出身的移住民),由萬華輾轉經由大龍峒來到迪化街。
所以,早期的迪化街移住民的出身大多來自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地區,加上當時的貿易往來對象也大多以福建省福州、漳州泉州地區為主。由於上述這些與中國福建省南方地區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關係,最早在迪化街出現的街屋建築樣式,也受到閩南地區(福建省南部地區)的傳統建築樣式的影響,所以就自然的在迪化街當地,形成了最初的閩南式街屋建築。
街屋建築的特徵之一,就是在建築物的前方都會設有亭仔腳。亭仔腳與主屋都屬於同一個屋簷下,是主屋的一部份,可以視為將建築物的一部份讓出來,作為公共空間的亭仔腳使用。建築立面被垂下來的屋頂所覆蓋,從外面無法窺得建築立面的全貌。
當時街屋建築設計理念並不重視建築物的立面,所以建築立面一般都是被隱藏在亭仔腳下。由街屋建築的外面看過去,亭仔腳面對道路的部分,只可以看得到屋頂的前端,以及支撐屋頂的柱子。所以,更談不上對建築立面的表現手法或是設計概念。
基本的亭仔腳構造主要為,石造與木造的混合構造,或是閩南磚與木造的混合構造。主屋的構造,是以木造為中心,再加上土角、閩南磚等建材混合使用的混合式構造。
閩南式街屋建築是台灣街屋建築最初的樣式,自然而然,其平面的構成也成為了街屋建築的原型。其平面的構成主要是以第一進、第二進、第三進所構成的典型的三進配置,其典型的平面構成形式,則是以三棟建築物以及兩個中庭為主要構成。
其平面計畫配置為亭仔腳→第一進→中庭→第二進→中庭→第三進的型態存在。其中,中庭並不單純的只是中庭,雖然以中庭的形式存在街屋建築中,一般當地的居民將其稱為「天井」或是「深井」,他的功能異常的豐富,廚房、倉庫、廁所等日常生活用的設施,都會附加在中庭的空間。
閩南式建築的特徵:
一、不存在裝飾性立面的平房建築物。
二、亭仔腳與主屋一體化,將主屋的一部份讓作為亭仔腳的形式。
三、亭仔腳的構造是以石造與木造的混合構造,或是閩南磚與木造的混合構造為主。
四、建物的配置以「三進配置」為基礎。
五、主屋的構造是以木造為中心,再加上土角、閩南磚等建材混合使用的混合式構造。
◎現存閩南式建築物
一、 林藍田宅
迪化街中最古老最具有歷史意義的閩南式建築就是迪化街一段154 號的林藍田宅。
1851年,林藍田同時在迪化街建築了三間大厝,就是現在的迪化街一段154 號、156 號、158 號三棟連續的建築物。目前這三棟建築物的保存情形都還算良好,其後人對於祖先財產的保護也是不於遺力。
這棟街屋建築的構造是以木構造為主體,加上土角磚及閩南磚,作磚木混合使用的磚木混合式構造之一層樓平房建築物。主屋的屋簷向前延伸,屋簷下的空間則作為木造亭仔腳空間使用。
亭仔腳空間的通路寬度為3.6公尺,與迪化街的基本通路寬度一致。亭仔腳與主屋的屋頂為一體化構造,正面並沒有裝飾性的建築立面存在。
平面建築計畫的配置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進通常作為店舖使用,經過第一個中庭再往內,就可以到達通常作為家族居住空間的第二進。
接下來繼續往建築物內側前進可以發現,原本在第二個中庭之後還存在著第三進,由於在1912年,台北受到颱風的侵襲,受災狀況嚴重,當時台北有3,000多棟建築物倒塌,過去的災害導致倒塌,現在變成空地使用。第三進作為倉庫與員工的房間之用。
關於以機能性為主的中庭,使用部分如下,第一個中庭被中間的通路分為兩部分,面對屋內的通路右側的空間作為庭院使用,左側的空間則設置廚房。第二個中庭也被中間的通路分為兩部分,面對屋內的通路右側空間也是作為庭院使用,左側的空間則為廁所及倉庫。
二、錦世堂香舖
錦世堂香舖建於1860年代,是一間代代相傳的香舖。現在的店舖是上一代老闆在69年前(1931年)所購入,目前是由第三代的老闆王俊雄氏負責經營。
亭仔腳的柱子是磚造,而屋架結構則採用木造。亭仔腳通路寬度(2公尺)較迪化街的平均值(3.6公尺)狹窄,也是屬於將店舖的一部份讓出作為亭仔腳的建築模式。是為以木構造為中心,加上土角與閩南磚混用的混合式構造建築物。屋瓦為紅色的閩南屋瓦,散發出濃厚的中國氣息。
由於建築物正面沒有裝飾性立面,所以刻有「王瑞興行」的店名招牌匾額,置於亭仔腳空間內,現在所見亭仔腳的外面的錦世堂招牌,是後來店名變更後所加。
錦世堂香舖的建築物,雖然是一層樓平房建築物,但是在第一進店舖部分則設有「半樓」,也就是類似於現在的閣樓,充分使用屋頂裡的空間,作為貨物堆放用。
第一進的部分是香舖的店舖,屋頂裡的半樓則作為倉庫使用。第一個中庭由外向內看的右邊作為廚房使用,左邊則作為廁所使用。第二進的部分主要是作佛廳及客廳使用,在屋頂裡的空間則設有置物空間。第二個中庭的右側設有三個小倉庫。第三進是屬於兩層樓的建築物,是屬於家族的居住空間。一樓部分作為起居室,二樓部分則有兩個房間。
第一進的店舖部分保存狀況相當惡劣,多年來受到地震與颱風的侵襲,牆壁有相當大的裂縫,支撐天花板的樑柱結構也毀損大半,半樓的地板看來是處於隨時都會塌陷的狀態。
◎仿洋樓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在閩南式街屋建築的主屋前面,加上模仿歐米洋行的洋風建築(殖民地樣式)或是引用這些洋風建築的南洋地區、廈門等地的洋風建築的建築立面及亭仔腳的建築形式。
利用閩南紅磚,建築圓拱型的建築立面與其亭仔腳,產生像是看板建築的效果將主屋隱藏起來。
主屋的構造主要是木造斜屋頂。兩層樓的建築物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建築立面的最上方也出現了山牆(或稱為山頭,為建築物立面上方之突出物,英文為Parapet)的設置。在立面上也出現了匾額式的店名招牌或是花瓶形的欄杆等,簡單古樸的裝飾。
由於是模仿洋風建築所出現的建築樣式,除了建築立面之外,都與原來的閩南式街屋建築沒有太大的差異。平面配置上,基本上維持「三進配置」。三棟建築物都各自獨立,並各自設置其獨立的樓梯或陽台。
仿洋樓式樣式的特徵:
一、以洋風建築為師,擁有簡單裝飾建築立面的兩層樓或三層樓建築物。
二、街屋建築立面的設計以洋風的設計為主。
三、裝飾材料主要為石材與閩南磚為主。
四、亭仔腳的構造以石造與木造的混合構造,或是閩南磚與木造的混合構造為主。
五、建物的配置以「三進配置」為基礎。
六、主屋的構造是以木造為中心,再加上土角、閩南磚等建材混合使用的混合式構造。
◎現存仿洋樓式建築物
一、 李甘香油行
李甘香油行建於1870年代。是一間歷史超過80年以上專營麻油疾苦茶油的油行,目前是由第二代的李明德負責經營。目前店內還留有20世紀初期的古式製油機械。
李甘香油行是一棟有著120餘年歴史的歷史建築,第一代老闆李景約在90年前(1920年代)購入現在油行所在地的建築物,從新竹將油行搬遷到迪化街。現在的老闆李明德則是在迪化街土生土長,繼承油行的家業也經過了40餘年的歲月。
建築立面的裝飾材料是以閩南磚與水泥為主。一樓正面有2根圓形的柱子,將正面分為三等份,在柱子上面則架著平型的石梁。亭仔腳內部通道部分則採用閩南磚所製成的圓拱型,相當具有古樸的味道。
立面的真中央,鑲著用水泥所作成匾額型的立體店名招牌,左右則鑲有花瓶狀的裝飾,用綠色陶製欄杆,為迪化街當地在過去所流行的裝飾特色之一。
二樓的部分也相同使用兩根圓形的柱子,形成了三個窗戶,窗戶的部分是木製的窗框,中央的窗戶是左右開的形式,兩側的窗戶則是上下開的形式。
第一進的一樓部分是油行的店舖,面對店舖的右側是用木板隔間所改裝的儲藏室,在儲藏室的裡面則有簡單的餐廳。除此之外,當看到簡易餐廳後面的平面圖後會發現,建築物向後延伸,像是多了一條尾巴似的空間,就是廚房的所在。店舖的後面同樣也是木板隔間的辦公室,在辦公室的後面則有樓梯可以上二樓。
二樓的前段是佛廳,後段則有兩個房間,面對中庭的部分則設有陽台及廁所。一樓廚房上方的空間,則被作為儲藏室使用。屋頂裡面的閣樓空間也設有儲藏室,目前都僅僅堆積一些雜物。
關於中庭的部分,面對店舖的右手邊是第一進延伸的廚房,左邊則設有廁所與倉庫。第二進的部分由於前幾年的颱風侵襲而倒塌,由於沒有使用,以及被指定為歷史性建築物修復程序太過於繁瑣,所以未加以修復,現在變成了空地使用。現在在第二進的部分留下來的,只剩下進入第二進的門框,以及其周圍的牆壁。
第一進一樓的店舖部分是在戰爭結束後所改建的(詳細的年代大約30年餘前),是利用木板隔間加以改裝使用,其他部分的建築物及其裝飾物等,都是沒有經過改裝或重建,是原汁原味的歷史建築物。
第一進二樓部分的佛壇以及房間,由於長年無人居住,沒有加以修理維護,所以目前的保存狀況並不良好,二樓的樓地板隨時都有塌陷的可能。面對中庭的陽台及廁所實際上也是處於不可使用的狀態,目前禁止人員出入。
◎洋樓式建築的樣式與特徵
1890年代,台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由於日人現代化的引進,台灣的建築技術與建築材料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此外,由於因應公共建築磚塊需求之台灣煉瓦會社的成立,標準規格(23cm×13cm×6cm)的磚塊,可以進行大量生產。此外,由於公共建築導入了混凝土造,真正的洋風建築之洋樓式,也隨之出現。
外觀與原本的仿洋樓式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洋樓式建築的建物全體(包括建築立面、亭仔腳、主屋)都是採用利用標準規格磚塊所建成的洋風構造。由於磚造技術的更新,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也隨之出現,尤其是建築立面中央部所突出的山牆之設計,更是吸引眾人的目光。
洋樓式建築的特徵:
一、擁有簡單洋風裝飾的洋風建築形式,主要為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
二、街屋建築立面的設計以洋風的設計為主。
三、裝飾材料主要為石與標準規格磚為主。
四、亭仔腳的構造以磚與木造的混合構造為主。
五、建物的配置仍然維持「三進配置」。
六、主屋的構造是採用標準規格的磚造構造。
◎現存洋樓式建築物
一、 迪化街北側荒廢的空屋
本棟建築物約建於1920年代。現在是荒廢的空屋,建築物長年以來被棄置於迪化街的一角,沒有進行修理維護,就此倒塌可能性相當高,因為該建築物所有人對於政府的保存計畫案,有著不信任感,對歷史建築物的未來也相當的不安,對於保存抱持著不支持的態度,與鄰家多戶都已經舉家搬離迪化街。
建築立面的裝飾材料是以磚塊為主。一樓的正面有兩根圓形的柱子,將正面分為三等份。開口部的橫樑是混凝土的平型。二樓的部分設置有裝飾用的花瓶狀的欄杆,並以兩根四角形的柱子構成三扇窗戶,窗戶的開口部採用圓拱型。窗戶上面的半圓形部分,是用鑄鐵作成旭日模樣的窗欄,是一個相當特別的設計。中央部採用突出的山牆設計,在正中央部分放入店名的匾額。
第一進的一樓過去是作為店舖使用,二樓部分主要是作為居住空間使用。關於中庭的部分,面對店舖的右側設有廚房,左側則設有廁所。第二進的一樓可以看出原本是作為客廳使用,二樓則是被認為是家族的居住空間。
此類型街屋建築物是屬真正的洋風建築構造。構造以磚造為中心,與原來的閩南式、仿洋樓式都不盡相同。平面計畫的配置上,與之前的兩個樣式相當的相似。建築物的各進也是各自獨立,有一部分的建築物則在進與進之間,藉由設置在中庭的廁所、倉庫等設施的屋頂,在二樓部分形成走道。在一樓的聯通之外,在一樓以上也有作一些不同形式的連結。
◎巴洛克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這個建築樣式的特徵,雖然在於其主要採用巴洛克風的裝飾為主的建築樣式。實際上卻主要為1900年代到1940年代所興建完成的建築,與歐洲16世紀到18世紀的巴洛克(Baroque),或是19世紀後半的新巴洛克(Neo Baroque)等真正的巴洛克樣式,存在著年代上的差異,基於其建築意象上的近似性,將此類型街屋建築的建築樣式稱之為「巴洛克式」街屋建築樣式。
1900年代,以日本本土樣式建築為模仿對象的公共建築,開始在台灣出現。台灣總督府以台北為中心,在台灣各地建設了相當多的公共建築物,這些建築物所採用的新建築技術、新建築材料、新建築觀念等現代化的建築思潮,也為台灣的建築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啟發以及震撼。
1914年,在本町(現博愛路、衡陽路、重慶南路一帶)由總督府營繕課技師野村一郎、中榮徹朗擔任設計的三層樓街屋建築正式完工,也成為了當時街屋建築樣式的模範。
巴洛克式街屋建築構造是為磚造與RC 造的混合式構造,其建築的特色,就在於其建築立面的趨向複雜化、華麗化、以及採用大量的立體造型巴洛克風味的裝飾。裝飾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以磚、水泥、洗石子、磁磚等為主。
由於RC 造的導入,三層樓建築物逐漸地普及。街屋建築各進的建築物雖然依循三進配置的概念各自獨立,但是在一樓到最高樓層都有設置貫穿中庭的聯絡通道,平面計畫的配置與之前的三個樣式有明顯的變化,也就是中庭的空間逐漸地室內化,庭院的機能逐漸消失,漸漸地轉變為室內挑空一樣的存在。主屋的構造則是為磚與RC 造的混合式構造。
巴洛克式建築的特徵:
一、擁有華麗裝飾的洋風建築形式,主要為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
二、街屋建築立面的設計,大量的使用以洋風巴洛克式的設計為主的華麗裝飾。
三、裝飾材料主要以磚、水泥、洗石子、磁磚等為主。
四、亭仔腳的構造是為以磚與RC 造的混合式構造。
五、雖然建物的配置維持「三進配置」,但是中庭逐漸地室內化。
六、主屋的構造是為磚造與RC 造的混合式構造。
◎巴洛克式現存建築物
一、 坤樹藥材公司
建築立面的裝飾材料主要是以磚塊搭配以少許的水泥。一樓的正面開口部的樑是混凝土做的平型樑。二樓的部分有兩根磚造的四角柱,將立面分為三個窗戶,窗戶的開口部則採用平型。三樓的部分有利用水泥浮雕的「東泰」字樣,同時也有突出的花台設計。立面的最上端中央部設有突出的山牆設計,正中央有店名的匾額,裝飾的花樣以花、草等圖樣為主。
關於平面建築計畫的構成,第一進的一樓是作為店舖使用,二樓與三樓的部分則是作為中藥材的倉庫。第一個中庭的中央設有通路,面對店舖的右側則設有廚房。在廚房上方的空間則設有通道,連結第一進與第二進。第二進的一樓與二樓則作為倉庫使用。第二個中庭與第三進都已經拆除,經過產群移轉之後,目前已與後方土地共同興建為公寓大樓。
第五節 街屋建築的樣式與變遷
◎街屋建築的分類
在經過以街屋建築立面為主為認定基準的現地調查,並經過分析研究對象156 棟的街屋建築立面的形式後,將迪化街的街屋建築一期立面設計的特色,分為四個群組,並分別為這些群組定義適合的名稱,以供本書論述所用。
分布在迪化街的街屋建築,五個群組與名稱如下:
「閩南式」街屋建築:沒有裝飾用立面的平房建築樣式。
「仿洋樓式」街屋建築:採用洋風建築立面的建築樣式。
「洋樓式」街屋建築:以洋風建築構法為基本的建築樣式。
「巴洛克式」街屋建築:採用巴洛克風裝飾的建築樣式。...
推薦序
關心居所的價值與意義
在現今高喊「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聲浪中,各領域發展莫不以朝向「專業化」與「國際化」作為出路,然其實「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所隱含的向下紮根的力量,更是「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動」的最重要精神。
一九九八年我在東京第一次見到東明,當時他還是個在日本唸書的楞小子。很熱情地跟我說要以迪化街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做碩士論文題目!我跟他說,街區重要的不是建築的形式,而是人類對空間的行為,以及地域風土的Life Style。我帶著他去參加「第二十一回全国町並みゼミ 東京大会」,也帶他到川越等地開眼界,看我日本老友如何一步一腳印地進行家鄉守護!
二十多年來,東明從在日本求學開始就跟我保持相當密切的聯繫,回到台灣後也跟我一起積極地參與各地各樣的保存工作。也從一開始生疏的稱呼我執行長(時任樂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後來也直接稱呼我「Mother」,兩個小孩更是稱我為奶奶。他雖然從研究機構轉換跑道到學校任教,但依然一直住在大稻埕地區,也默默地進行著屬於他自己的家鄉守護。持續關心的是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未來究竟會變成怎麼樣,走向何方,這才是家鄉守護與社區營造最大的價值與意義,也是東明這本書迷人之處與魅力所在。
丘如華
台灣保存之母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城市是一座無邊界的博物館
城市是一座無邊界的博物館,城市也一本百科全書,它提供多方面的資訊,包括有趣的故事。城市的研究要從市街的建築開始。近幾年台灣的城市包括台北市、台南市或高雄市都引起許多人的興趣,較古老的淡水、鹿港也不乏文史工作者投下心力探訪研究。台北大稻埕之興起源自於清代咸豐年間的族群械鬥。後來又因茶葉興盛,又帶起一波商業高潮。經濟條件提升使市街建築面貌多樣化,且品質為之提高,就材料或施工技巧都能與潮流趨勢接軌。因此流覽迪化街的建築,如同翻書一樣,每一頁都令人驚喜。
我的外祖父世居迪化街靠近台北大橋附近,小時候我有很多機會逛迪化街,當時跟今天一樣熱鬧,甚至台北橋的橋孔下有許多小吃攤,人來人往,可與圓環相比,我認識東明先生十多年,他長期對迪化街及街屋作研究,蒐集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再以學術的眼光分析比較,對街屋自然有更深的理解,特別是街屋形式的演變、各地街屋之比較或街屋內部的生活機能,這些都隱藏著許多動人的故事,透過他的比較分析,這本書有學術作底,可讀性很高。
特別是他對於許多著名的街屋商店,親自走到內部訪問調查,從結構、材料與空間型態來分明,從十九世紀中葉的發展期,過渡到充實期,以數據作基礎,得到的結論也較有說服力。最後還有保存模式的討論,當然,後來透過市政府特定專用區的規劃與管控,迪化街大體上保存下來,今天成為極有吸引力的街區。
依循東明這本書,可作深度參觀,因此我非常樂於推薦給城市文化的愛好者。
李乾朗
台灣古蹟大師
省思迴視是為遠望
迪化街作為台灣最為獨特而真實的歷史保全現場,訴說著台灣自清末民初、日治以至如今歷史街區發展的絕佳典範。她不僅在建築形式上完整的留下百多年來的歷史身影,同樣的完整留存了當年商貿繁盛下的運作模式,讓我們仍得以一窺百多年來台灣茶、米、布、藥材、南北貨等重要物資當年的承銷運轉與空間使用。迪化街可以說是台灣唯一不只在建築形式、也在活動機能上仍能鮮活保存的歷史街區。
今天我們漫步迪化街頭悠閒於古趣盎然的街上,很難想像不過二十年前這裡可是絕然不同的景象。她是台灣第一個發自民間街區保存運動的場域、也是第一個運用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手段得以落實街區保存的地區;她也是台灣至今唯一一個運用容積移轉機制成功保存下來的歷史街區;她更是成功的運用都市再生策略,激勵各方參與成功促成歷史街區活出現代生活樣貌的典範。重新閱讀迪化街的前世今生,正讓我們可以穿越時空,重新返視迪化街區的所來之徑。
作者帶領著我們一一回視這個歷史街區的成長繁榮、沉寂與再繁榮,這是一本讓我們重新認識迪化街街屋的獨特所在,作為一個建築學者作者除了知微見卓的描述了歷史街屋的細微精彩外,更旁徵博引的為我們架接了迪化街登場下的歷史情境及建築脈絡,這是一本認識從歷史中走來的迪化街的好書,也是我們漫步倘佯於迪化街頭的歷史風情之中,應該伴手的導讀。
林崇傑
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
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
我認識東明是在擔任台北縣長的期間,當時他們幾位年輕人(東明教授、波多野想教授、王騰崇館長)為了黃金博物館的發展來找我商量,希望推動黃金博物園區的文化景觀劃定及生態博物館計畫。聽了他們的想法後,我也放手讓文化局、觀旅局、城鄉局、經發局等局室的年輕同仁與他們通力合作,成就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黃金博物園區、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等現在非常受歡迎的休閒景點。
過去在北縣我一直秉持著「城市需要設計、生活需要美學」的概念,追求自然美與人文美,同時也積極推動花園城市、低碳城市、健康城市、城市美化及宜居生活。對於城市的文化保存與文化創意也相當重視,我一直認為偉大的文化都在人類最興盛的時代產生。那時代的一群人運用木雕、冶金、繪畫、建築、石雕、花草、樹木、山水、音樂、美食來表達出人類的智慧、理想和創意。大唐文化、拜占庭文化、佛教文化、埃及文明、羅馬文化等等,都是在最興盛的時代所創造的燦爛動人文化。迪化街同時也代表了台灣發展的縮影,東明的這本書可以帶我們看到最真實、最生活的迪化街,請大家可以用心體會。
周錫瑋
前台北縣長
關心居所的價值與意義
在現今高喊「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聲浪中,各領域發展莫不以朝向「專業化」與「國際化」作為出路,然其實「地方知識(Local Knowledge)」所隱含的向下紮根的力量,更是「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動」的最重要精神。
一九九八年我在東京第一次見到東明,當時他還是個在日本唸書的楞小子。很熱情地跟我說要以迪化街街屋建築的亭仔腳做碩士論文題目!我跟他說,街區重要的不是建築的形式,而是人類對空間的行為,以及地域風土的Life Style。我帶著他去參加「第二十一回全国町並みゼミ 東京大会」,也帶他到川越等...
作者序
走在習以為常的建築博物館
我是鐵工的兒子,父親開鐵工廠,在鶯歌蓋了很多窯業廠房,我小時候的假日,往往都在「巡工地」。母親協助父親拼搏經濟奇蹟,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文化,或是努力賺錢就是我們的文化。
我在台北出生長大,台北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卻也是我最陌生的地方。迪化街對我來說,是小時候探險的地方。因為爸爸的結拜ㄟ,就是一九三四年創業的「波麗路西餐廳」的第二代老闆,也是我乾爹。但我對迪化街的印象就是老舊,對街區的建築之美則完全無視!
在我因為填錯志願卡而考上逢甲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的年代(沒填錯應是逢甲建築),正好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尾聲,營建相關科系是當紅炸子雞,大家想的都是求新求變的土地開發,還是沒有人關心我們原來就擁有的一切。
到日本求學進入研究所後,我的師父「波多野純教授」(日本工業大學校長退休、日本復原建築大師)為了我的論文,親自到台北實地踏勘。原本僅安排迪化街作為「觀光路線」。但在波多野純教授進到這條老街後,驚為天人,認為迪化街是在台北最繁華區活生生的建築博物館。
可是當時的我,一點都不覺得迪化街的街屋建築有什麼特別,不就是堆蒜頭、藥材、南北貨的地方嗎?!被師父逼著檢討亭仔腳的出現、街屋立面的裝飾後,也寫了幾篇小論,突然發現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充滿著許多生活的哲學,而往往被我們忽略。所以,我最後就以「亭仔腳街屋建築的研究」取得碩士學位,並以「街屋建築的空間形式」取得博士學位。回到台灣,進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還是以「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傳統街區整體保存與永續發展」等研究報告屢獲內政部優等、甲等獎項的肯定。大稻埕是我的家,兩個小孩在古蹟中成長,他們都唸榮星幼兒園(辜家鹽館)、太平國小(大稻埕公學校)、在功學社(創樂館)學鋼琴,放學都走迪化街散步回家。
或許現在的迪化街已經跟我在一九九〇年代進行調查時相去甚遠,但我希望以九〇年代最質樸的寫真,帶領大家再次看到「原汁原味」的迪化街。我也希望用我自己的方式,繼續守護我的家鄉!
李東明
前言
◎昔日風華大稻埕
台灣現存之傳統聚落的前身大多為開拓初期的城鎮,也可以說大多數都擁有相當風光的商業活動之歷史,由當年仰賴水運的過程來看,也可以說大多數的歷史聚落都是港口城鎮。根據其功能性以及普及性而言,在城鎮聚落中的台灣傳統建築大多為街屋建築,也可以說街屋建築構成了城鎮聚落。所以,現今我們所見到城鎮中的傳統建築絕大多數為街屋建築。從實際案例來看,開拓初期南部地區的聚落,如府城台南、鹿港等地,北部地區的聚落,如淡水、迪化街、萬華、三峽、大溪以及湖口等地,到處可見街屋建築的存在。
過去,迪化街及其周邊地區被稱為「大稻埕」,為台灣的商業中心。現在的迪化街一帶各類型的街屋建築群聚一堂,就像是街屋建築樣式的展示場。使用石材所裝飾的巴洛克風味之洋館,在屋頂的兩側高高的突起山形的牆壁,在和緩的天際線中,這些山牆也深深吸引了許多的目光。利用簡單的幾何學圖案所描繪出之牆壁、柱樑以及欄杆也都處處展露了二十世紀歐洲之近代的以及理性的精神。隨處所見的閩南風味的小房屋,紅瓦的屋頂、突出步道的屋簷、紅磚以及土壁更是引人注目。彷彿是為了過去繁榮一時的商業活動一般,整條街道上到處都陳列著擁有美麗立面的建築物。迪化街街屋建築琳瑯滿目的建築樣式,來自於大航海時代興起的歐洲海權國家西班牙、荷蘭等,以及日本、中國的樣式,並受到該時代商業活動影響的投影。
台灣的經濟在一九七〇年代開始急劇地發展,各地歷史聚落的風貌也有相當大的改變。存在於台灣各地有著美麗立面的街屋建築,除了迪化街等著名的傳統聚落之外,也逐漸地消失了。
◎街屋建築博物館
迪化街位在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自清代開港以來,歷經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都是台北、台灣的經濟中心地。自一八五一年起到光復初期(一九五〇年代)的一百年間,各個樣式的建築物爭奇鬥艷,可說是活生生的街屋建築博物館。而迪化街也可說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街屋建築歷史街區,美麗的街屋建築綿延超過一公里以上,建築立面、山牆上的裝飾五花八門,亭仔腳也南北連通,貫穿了整條迪化街。
街屋建築為正面開口狹窄,但縱深長度相當長的建築形式。在建築物的前面大多會附有亭仔腳,而亭仔腳也左右戶相連通,貫穿整個街區。
現在的迪化街,已經不再是獨領風騷的大規模商業中心地,但是還是以南北貨、食品以及布料的批發地聞名全台。
由一八五〇年代迪化街開拓以來,到現在歷經一百五十多載的寒暑,在現今的街道中,存在著許多不同年代的街屋建築,可說是台灣建築史的縮影,但同時商業活動也相當活絡,是一個值得多次走訪、深度認識的街區。
走在習以為常的建築博物館
我是鐵工的兒子,父親開鐵工廠,在鶯歌蓋了很多窯業廠房,我小時候的假日,往往都在「巡工地」。母親協助父親拼搏經濟奇蹟,在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文化,或是努力賺錢就是我們的文化。
我在台北出生長大,台北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卻也是我最陌生的地方。迪化街對我來說,是小時候探險的地方。因為爸爸的結拜ㄟ,就是一九三四年創業的「波麗路西餐廳」的第二代老闆,也是我乾爹。但我對迪化街的印象就是老舊,對街區的建築之美則完全無視!
在我因為填錯志願卡而考上逢甲都市計畫與空間...
目錄
推薦序:關心居所的價值與意義/台灣保存之母、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
推薦序:城市是一座無邊界的博物館/台灣古蹟大師──李乾朗
推薦序:省思迴視是為遠望/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
推薦序: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前台北縣長──周錫瑋
作者序 走在習以為常的建築博物館
前言
引言:老街屋的建築視野
第一章 傳統街屋建築形成的背景
第一節 街屋建築的特徵
細說台灣的建築特質
豐富街屋建築的立面
街屋建築不可缺少的亭仔腳
亭仔腳的使用功能
亭仔腳與主屋的關聯性
分析街屋的建築形式與基地
第二節 街屋建築的由來
中國東南部地區的街屋建築
東南亞地區(南洋)的街屋建築
台灣與其他地區街屋建築有什麼差別?
典型的台灣街屋建築樣式
第三節 街屋建築的近代化
模仿洋風的街屋建築立面
市區改正計畫意外成為推手?
牌樓式建築的特徵
來看看迪化街的牌樓式建築
第四節 樣式建築的導入與影響
日本政府導致樣式建築出現?
樣式建築引領風潮
當代街屋建築的特徵
迪化街全盛時期的牌樓式建築
設計派別大不同
立面裝飾的技法
第五節 街屋建築的樣式與變遷
街屋建築的分類
閩南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存閩南式建築物
仿洋樓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存仿洋樓式建築物
洋樓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存洋樓式建築物
巴洛克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存巴洛克式建築物
近代建築式建築的樣式及特徵
現存近代建築式建築物
各類型街屋建築樣式的特徵
街屋建築樣式的變遷
第六節 現存街屋建築的形成過程
街屋建築年代判定
各年代的分布情形
迪化街各區的年代分布
街區的形成過程
迪化街各地區街屋建築的現狀
台北市政府選定的歷史性建物
我們怎麼選定歷史性建築物?
歷史性建築物的選定結果出爐
第七節 各樣式之街屋建築分布情形
樣式別的年代分布
閩南式街屋建築的分布
仿洋樓式街屋建築的分布
洋樓式街屋建築的分布
巴洛克式街屋建築的分布
近代建築式街屋建築的分布
第二章 大稻的傳統街區
第一節 清代(1851~1895)
迪化街的形成與發展
迪化街街區的形成背景
邁向台北商業中心的成長過程
第二節 日治時期(1895~1945)
成為台灣商業中心的成長過程
迪化街街區的全盛期
台灣總督府的殖民政策
第三節 戰後時期(1945~)
台灣奇蹟的創造地
紙醉金迷的大稻埕
進入衰退期的街區
第四節 各時期制度影響街屋建築
清代的都市規劃
日治時期的都市基礎工程
日治時期台北市區計畫
大台北市區計畫
第五節 大稻埕傳統街區保存的軌跡
大稻埕街區保存現況
街區內各分區的現況分析
迪化街保存運動的由來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的成果-年貨大街活動
居民贊成保存的主張
居民反對保存的理由
有關發展上的問題點
使用上所產生的問題
第三章 其他老街區的發展與變遷
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老街(三峽老街)
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街(大溪老街)
結論:達到保存共識不容易
附錄:用語之定義
推薦序:關心居所的價值與意義/台灣保存之母、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丘如華
推薦序:城市是一座無邊界的博物館/台灣古蹟大師──李乾朗
推薦序:省思迴視是為遠望/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
推薦序:最興盛時代的燦爛動人建築/前台北縣長──周錫瑋
作者序 走在習以為常的建築博物館
前言
引言:老街屋的建築視野
第一章 傳統街屋建築形成的背景
第一節 街屋建築的特徵
細說台灣的建築特質
豐富街屋建築的立面
街屋建築不可缺少的亭仔腳
亭仔腳的使用功能
亭仔腳與主屋的關聯性
分析街...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