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勝利組」與「失敗組」,
是如何拉開差距的?
一書在手,萬用無窮!史上最強「智慧經濟學」!
當當網讀者好評率高達99.7%!網易「雲閱讀」★★★★★滿分評價!
如果國家是一個公司,
有人業績長紅,有人經營不善,
成敗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上古聖賢的「禪讓」,原來只是暗盤交易下的「表面工夫」?
屈原自歎「懷才不遇」,其實眼高手低,只會出一張嘴?
「獨斷式管理」成就了趙武靈王,卻也害他活活被餓死?
呂不韋如何用一部《呂氏春秋》,實現精準的「目標行銷」?
商鞅變法成功的關鍵不在「上下同心」,而是「上下同欲」?
楚漢相爭是傳統家族企業與專業經理人制度大PK?
原本是魯蛇的劉邦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晉身跨國企業大老闆?
張良「創業失敗」,轉而以超強顧問的姿態闖出一片天?
所謂「權力」,就是「你可以讓別人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而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貪權、戀權、玩權、弄權的歷史。人人都想要更多的權力,但要掌握權力,不是光靠一紙委任、一個圖章就可以辦到,而是需要「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觀馭人之術,思成事之道」。
本書作者即以時事評論家的格局、財經專家的視野,透過現代管理學的思維,帶領我們重新審視每個歷史人物在關鍵時刻所做出的抉擇,解開權力運作背後的法則。你會赫然發現,他們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受用無窮,幫助我們面對生涯選擇、管理決策、職場競爭,而這也正是歷史中的「智慧經濟學」。
作者簡介:
王偉
鬼谷工作室主筆。工科出身,自由撰稿人、時事評論家。
曾擔任金融公司投資顧問,擅長以歷史、地緣和經濟等多個視角,對國際戰略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著有暢銷書《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系列,累積銷量已突破50萬冊。
《權力密碼》則是他整合歷史、經濟學和管理學的集大成之作,他認為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的思維方式反而更接近現代人,崇尚實力,行事務實,看重實際利益,重視個性尊嚴和個人自由,「草根逆襲」的成功率也遠遠高過後來的朝代,所以決定當時歷史人物命運的關鍵智慧,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章節試閱
大禹治水 掌握實質性權力
所謂「權力」,說得直白點,就是你可以讓別人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比如主管有權要求我們加班,國家有權向個人徵收財物做為稅款。這就是權力的實質,也是權力的可怕之處。
掌握權力,光靠一紙委任、一個圖章是遠遠不夠的。這個話題,咱們需要從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開始說起。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也知道舜把權力禪讓給大禹,然後禹傳子開始了家天下的模式。事實上,從古至今,權力永遠也不會這麼輕鬆就可以獲得。大禹治水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掌握實質性權力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永遠不要奢望別人會把權力主動交到你手裡。
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國北方的地理環境,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完全是兩回事。那個時候全球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二到三攝氏度,西北地區到處是原始森林,河南省遍地跑著犀牛和大象,北京二環能看見野生鴕鳥,黃河裡游著兩三米長的大鱷魚……氣候溫暖濕潤不缺水,不但不缺,而且還經常發大水。現在考古發現的遺跡,基本都和古代的文獻對應得上,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當時確實發生過大洪水。
所謂「大禹治水」,其實就是對黃河的全流域治理。因為局部河段整治根本防不住大洪水,現在也是如此,所以政府才設立「國家防汛抗旱指揮中心」。黃河全流域治理即便是放在現在,也絕對是國家級的大工程,而在四千多年以前,這個工程更是需要集中華夏族的全部力量才能搞起來。
當時還沒有國家的概念,人們都是以部族為單位湊在一起過日子。大禹既是黃河全流域治理的總指揮,也是他自己部族的首領。在治水過程中,大禹肯定要協調沿河的各個部族,於是就建立了最早的上下級服從體制,所有部族都必須聽大禹的命令;參與治水的這些人肯定要脫產,他們的吃喝就只能靠其他人來保障,於是產生了最早的稅收;治水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服管的部族,管不服就得開打,於是大禹就建立了最早的常備軍;要治水肯定得勘察地形,這一趟下來,等於是做了最早的國土普查;勘察完了,為了便於管理,大禹把這些土地分為九州,這就有了最早的行政區畫;治水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少人偷奸耍滑,既要懲治這些人也要為其他人立規矩,於是就又有了最早的司法體制;大水退了之後,需要重新畫分土地搞災後重建,於是有了最早的土地所有制度── 井田制。
大禹治水一共治了十三年,十三年下來,大禹不光治理了黃河,建立了威信,也在自己手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權體系。這套體系包括職業官僚、手工匠人、職業軍人等,這些人都不再下地種田,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大禹手中的這套體制。當大夥都依靠你才有飯吃的時候,你就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實質權力。這就好比現在的一個團隊,其中總會有幾個技術方面的靈魂級人物,一旦離開他們,很大一部分項目將進行不下去。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他們名義上是什麼職務,實質上的發言權往往都會多過其他人。反過來,從團隊負責人的角度來看,應該儘量避免團隊的生存完全依賴一個靈魂人物,最好是能保持兩到三個技術核心人物,否則負責人就會面臨名不副實的問題,管理必然會出現混亂,於人於己這都不是好事。當然,這種「強者」太多,也同樣不利於團隊運作,這一點我們日後會說到。
除此以外,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也擁有了自己堅定的政治盟友── 伯益部族,這個部族的後代我們應該非常熟悉,就是他們建立了大秦帝國。
大禹和他父親鯀能指揮治水,除了個人才智之外,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禹部族是當時最強大的部族之一。伯益部族在實力上與禹部族則不相上下,而牢固的基本盤和牢固的同盟者,恰恰是實質性權力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如今西方國家的總統大選經常搞得充滿懸念,可是資助這些政治家的大財團,翻來覆去其實就是那麼幾個。萬變不離其宗,這些大財團之間往往有比較穩定的同盟關係,這其中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大財團的掌控者們未必會在政府中擔任什麼職務,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國家事務施加影響力,做官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個手段問題,做不做完全看具體的需要。
在職場,必要的人脈和盟友對權力而言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眾多空降下來的管理者,如果缺乏自己的基本盤和盟友,那麼必然會導致權力難以名實相副。
一直以來,說到禪讓,我們都會覺得這是一個近乎理想的權力交接過程,其實真實情況遠沒有這麼美好。有人的地方必然就有政治,有政治就必然有鬥爭,從古至今,這一點從未改變過。舜帝並不是在治水完成以後就主動讓賢的。那個時候帝王是靠各部族公推出來的,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選舉,只不過那時是以部族為單位來進行投票的。大多數部族都選擇了支持大禹,這才有了後面的禪讓。而這個支持,正是由於在此之前大禹已經掌握了實質性的權力,可以影響到各部族的利益得失。
治水成功以後,大禹隨即在會稽山召集諸侯,由他來主持祭祀天帝。在古代,組織祭祀是權威性的體現,其實現在也一樣,農村祭祖,主祭的肯定是家族裡最有威望的長輩。當時舜帝還在位,從法理上說,大禹的這個行為是不合規矩的,甚至可以視為僭越,可是諸侯們誰也沒說什麼,都乖乖地去了。唯獨防風氏這一族,也就是現在汪姓的先祖,他們不服氣。但他們也不敢不來,只能用故意遲到,不痛不癢地「懟」了大禹一次。
大禹的處理方式卻異常激烈,他直接下令把防風氏的首領處死,然後將屍體大卸八塊。這個處置手段同樣是不合規矩的。理論上說,大禹和防風氏首領是平級的,他們是兩個不同部族的首領。可是大禹就這麼幹了,而且各路諸侯對此都予以默認,這就是實質性權力的威力,在極端的情況下,它甚至可以不需要任何程序上的支持。一旦領導者的地位在事實上被架空,千萬不要指望紙上的程序可以幫到你什麼。
大禹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意在立威。權力的實質不是你能做你想做的事,而是你可以讓別人做他不想做的事。這一點,從古至今同樣從未改變過。要真正掌握權力,你總要有那麼幾次做「惡人」的時候,這一點是無法回避的。一些處於中層的管理者,出於個性或是不想得罪人的考慮,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想做「善人」、「好人」。可是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權威性卻在一點點被削弱,因為你背離了權力的本質,權力自然也就會背離你。
會稽山祭祀之後,大禹很快就有了新的舉動。他把華夏各部族組成聯軍,向南方的三苗部族開戰。三苗是華夏族之外的南方蠻族。隨著戰爭的爆發,在治水期間形成的國家機器再一次發揮出了效能。眾多的官員和軍人通過戰爭獲得了戰功,進而獲得了獎賞,而這些獎勵,最終又是從禹王手裡獲得的,這就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大禹的忠誠度。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其實權力也一樣是喜動不喜靜,或者說,權力在於折騰。對於被管理者而言,權力的表象其實就是「賞罰」兩個字,無論是賞還是罰,都只有動起來,只有開始做事才有從談起。過分地強調「蕭規曹隨」、「無為而治」,最終必然會侵蝕你手中的實質性權力。因為在眾人看來,大家無非是按規矩做事,按規矩吃飯,沒賞沒罰,管理者的存在也就失去了現實意義。因此,無論是從保持權威性,還是保持團隊活力來考慮,每隔一段時間,管理者適當地給大家找點事做,無論這些事是否有實際的意義,對團隊來說都不會是一件壞事。
當大禹接替舜帝成為新的華夏族首領已經毫無懸念,之後舜帝的所謂禪讓,實質上不過是走了一個法律層面的程序而已。
我們總結一下會發現,名義上的權力來自上層,而實質性的權力則來自下層:你需要能讓跟著你的人有飯吃有錢拿;你需要擁有必要的人脈網路;你需要在關鍵時刻敢於做「惡人」。而即便獲得了實質權力,也需要時時動一動,做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而在四千年前,大禹恰恰完美地踐行了這幾點,最終他取代了舜帝,成為華夏族最後一個公推的首領。之後他又利用自己的絕對權威,打破慣例,直接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血統傳承的朝代── 夏朝,由此誕生。
紂王自焚 背鍋俠能力太強
有一部火紅的國產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人氣最高的角色不是配角就是反派,比如著名的背鍋俠李達康書記。我們這裡也要說一個背鍋俠的故事,主角就是背鍋俠的祖宗商紂王。我們印象裡的商紂王,既是暴君又是昏君,從周武王滅商算下來,紂王的這個鍋一背就背了三千多年。
多數人對商朝和紂王的印象都是從電視劇《封神榜》裡獲得的,用現在的時髦說法,《封神榜》應該叫「大型玄幻仙俠古裝劇」。它的原型《封神演義》(也稱《封神榜》)只是一部小說,作者許仲琳是明朝人,距離紂王的年代差了三千年。《封神演義》是根據民間傳說來寫的,拿它看商朝和拿《西遊記》看唐朝一樣不靠譜。
按照周秦時代的文獻記載,歷史上真正的商紂王,其實是一個少有的「強者」。史書對紂王是這麼描述的:博聞廣識、反應機敏、能言善辯;孔武有力,能赤手空拳制伏猛獸。簡單概括就是文武雙全,而且很可能還是個偏硬漢形象的大帥哥。這樣一個能力不凡的君王,為什麼最後卻落個國破身死的下場呢?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要瞭解事實真相,我們要先把幾個概念明確一下:品行、能力、實力和大環境。
事實上,品行好、能力強的人從來不是理所應當就該成功的。對於一個君王而言,私德這個東西,討論的意義並不大,他好不好色,生活奢不奢侈,其實跟國家治理得好不好沒太大關係。所謂家天下,整個國家都是他們家的,從動機上說,無論如何,他都沒有理由禍害自己家的產業。在一個國家的範圍內,如果拋開能力而言,君王的私德再好也惠及不了幾個人,不好也禍害不了幾個人,真正能影響一國的,是看他能不能協調好各階層之間的利益平衡。對普通人而言,我們當然絕不能忽視道德的價值,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對一個人道德的評判絕不能代替對他個人能力和利益取向的判斷。而對一個管理者來說,用一個「好人」和用對了人,往往並不存在必然聯繫。
關於能力,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商紂王的個人能力其實是非常強悍的── 能文能武。
至於實力,從現今出土的文物和當時的文獻記載來看,商朝的文明程度和綜合國力遠遠強過周,問題是,國家的實力強不等於國君的實力就一定強。夏商周時期的國家其實就像是現在的股份有限公司,國君就是董事長,貴族是董事會的大股東,但是董事長手裡的股權比重其實並不大,遠遠達不到對什麼事情都能一票否決。我們前面一直強調說,兩三千年前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其實更接近現在人的生活狀態,因為無論那時還是現在,領導者都很少能做到說一不二。
而最大的問題是出在大環境上。商紂王從他父親子羨手裡接手這個全中國最大的股份公司的時候,其實公司的情況並不怎麼好,甚至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東面有東夷族不斷叛亂,西面的西岐,也就是周方國,也開始蠢蠢欲動。最早的時候,周和商的關係有點像安祿山和李唐的關係,所不同的是那個時候周的自主權更大,算是一家小公司對另一家大公司參股,商連控股權都算不上。
初期兩家基本算是相安無事,隨著周的實力越來越強,商開始坐不住了,最終兩邊的關係徹底破裂。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季曆就是死在商紂王的爺爺文丁手裡的,兩家至此成了世仇。
而商朝內部,用現在的話說,當時正面臨著既得利益集團尾大不掉的問題。貴族把持著國家大部分的財富和政治權力,百姓的不滿情緒在不斷積累,而最終要為這個局面埋單的只能是紂王他們一家。
紂王登基以後,很快就在內政外交上有了一系列的新舉措。對外,開始集中力量征討東夷族叛亂。我們知道,任何時候,對國家和企業而言,兩線作戰、腹背受敵是最麻煩的。這種時候,把握好時間差,集中力量先解決掉相對弱勢的問題可能是最好的方案,雖然這樣明顯帶有賭的性質,但是至少贏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不賭,那就只能等死。而且這個時候商的實力不弱,早賭好過晚賭,再晚幾年,國家在眾多貴族既得利益集團的拖累下,可能連賭的資格都沒有了。
這就牽涉到了另一個問題── 內政。紂王登基以後,隨即開始對壟斷政治資源的貴族下手。當時商朝的官位事實上已經都成世襲的了,丞相的兒子還是丞相,將軍的兒子還是將軍。紂王登基以後,一方面打壓貴族出身的官員,一方面開始大量從平民甚至奴隸階層選拔人才,同時還宣佈,貴族的奴隸只要進入朝廷,就可以算自由民。這從人性、從文明角度來說顯然是歷史的進步。而當時紂王的考慮,應該說更具體,從草根階層選拔人才,可以給早已腐朽的官場注入新鮮血液,打破既得利益階層對權力的壟斷。而奴隸在當時,本質上是貴族重要的私有財產,給奴隸自由也是在削減貴族手裡的資源。《封神榜》裡說紂王濫殺大臣,原因追根溯源其實就是從這來的。
除此以外,紂王還開始逐漸減少祭祀活動。那時候,人們一度非常迷信神鬼,當時大到打仗,小到蓋房子都要占卜,這導致祭司們手裡掌握了大量的權力。就算國君心知肚明占卜是怎麼回事,可是為了穩定人心,占卜是不能廢除的。導致的結果就是,一件事最後能不能辦成,很大程度上全憑祭司的一張嘴,他要是說占卜結果是「大凶」,這事還怎麼做?之前的歷代商王都是以妥協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到了紂王這一代,已經沒有時間也沒資源來和稀泥,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硬「懟」,直接宣佈所有人都不許再信這一套,這件事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叫「移風易俗」和「反對封建迷信」。可以說商紂王的眼光非常準,他的幾項改革措施都直擊要害,可是正因為他看得實在太準了,才導致了後面一系列悲劇。
紂王登基以後,隨即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弊政。弊政本質上就是既得利益集團早已駕輕就熟的獲利工具,你把它革掉實質上就是斷人財路,對上層而言,這可比殺人父母都要嚴重。在和貴族的權力鬥爭中,紂王已經對不少元老大臣開了殺戒,可照樣還是壓制不住對方的反撲。前面我們提過,商朝本質上就是一個股份公司,而商紂王做為董事長根本做不到絕對控股。
就在這個時候,周武王開始率軍東進,這就是後世所說的武王伐紂。在出兵之前,周武王姬發給紂王列出六條罪狀:
1.好喝酒。
2.聽信婦人言。
3.自信有天命。
4.不祭祀神明祖先。
5.不重用貴族。
6.任用「小人」。
前面幾條顯然都是拿來湊數的,關鍵在於後兩條。在古漢語裡,「君子」和「小人」的意思最早不是說道德水準的好壞,而是指社會地位,所謂小人其實就是指草根階層。周武王的這幾句話顯然不是說給自己人聽的,而是說給商朝的貴族們聽的。他是在提醒這些貴族,紂王才是那個斷了他們財路的敵人。周武王的話還有一層意思,既然我說紂王的改革舉措是錯的,那麼今後如果我得了天下,就會把紂王的改革廢除掉。果不其然,大量的商朝貴族背叛了紂王,這裡面級別最高的是商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微子。
眾多貴族官員的叛變,導致了商王朝的國家機器徹底癱瘓。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周的好幾萬軍隊從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出發,一路連打帶殺,不遠萬里推進到河南新鄉。這麼遠的距離,這麼大的動靜,紂王卻一直被蒙在鼓裡,始終把主力軍隊放在東部和東夷族打仗,唯一的解釋是,朝廷內部已經沒幾個真正的自己人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紂王臨時拼湊軍隊和周的軍隊進行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決戰,也就是牧野之戰,「流血漂杵」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這件事。戰敗後,紂王為了維護自己做為君王的最後尊嚴,選擇和自己最心愛的兩個妃子一起自焚而死。人要是想自殺,其實辦法很多,自焚是最痛苦的一種。紂王之所以選擇這麼慘烈的死法,就是為了徹底毀掉自己的屍體,讓周武王連拿著自己首級炫耀的機會都沒有。
分析到這裡,我們發現商紂王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正確的,可歷史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無奈,正確的未必就一定能夠成功。商朝的種種政策弊端已經累積了數百年,各既得利益階層早已是樹大根深,彼此的關係盤根錯節,甚至連商王室都是這個利益關係網中的一員。這就好比一個常年臥病在床的人,如果保持現狀,就會被疾病慢慢吞噬掉生命,可如果上了手術臺,結果很可能就是直接斃命。
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往往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所處的企業裡面到處都是毛病,而且這些問題都是顯而易見的,要糾正似乎很容易。那麼,為什麼沒人去做呢?通常情況下,很多人開始在有關責任人的道德、能力上找原因。如果對照發生在三千年前的故事,我們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單靠幾個人,無論是明君還是能臣,其實都改變不了大局。個人能力自然是不能缺少的,但歸根到底,要想改變點什麼,首先要有合適的大環境和足夠的實力。最先需要改變的是眾多人的利益關係,這裡面所涉及的人越多、利益關係越複雜,改革的難度也就越大。從古至今,莫不如此。成功的變革就是逆天改命,而這樣的案例,歷史上也的確是存在的。
大禹治水 掌握實質性權力
所謂「權力」,說得直白點,就是你可以讓別人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比如主管有權要求我們加班,國家有權向個人徵收財物做為稅款。這就是權力的實質,也是權力的可怕之處。
掌握權力,光靠一紙委任、一個圖章是遠遠不夠的。這個話題,咱們需要從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開始說起。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也知道舜把權力禪讓給大禹,然後禹傳子開始了家天下的模式。事實上,從古至今,權力永遠也不會這麼輕鬆就可以獲得。大禹治水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掌握實質性權力的過程,沒...
目錄
權力,人所欲也
大禹治水 掌握實質性權力
紂王自焚 背鍋俠能力太強
吳起之死 權力的理解偏差
韓非入秦 陰謀與陽謀
趙武靈王 制度比個人更有用
完璧歸趙 眼界決定成敗
紙上談兵 執行者的無奈
底牌是定好了的
商鞅變法 成功的改制重組
冰炭同爐 秦法與激賞體制
《呂氏春秋》 精準的行銷推廣
李信伐楚 有擔當的老闆才可愛
李斯上位 從郡吏到丞相的攀爬
二世而亡 秦帝國的起落
想成大事,得知道這些
取捨有方 「 格局 」影響未來
攪局之道 規則的把握與利用
內行外行 「 統 」「 治 」需分離
懷才不遇 見識與能力不是一回事兒
背後有人,才好做事
項羽之殤 從奮鬥的落魄貴族到自刎的西楚霸王
劉邦稱帝 心理定價與格局
蕭何擇主 育木而棲
德不律人 賢者居其位,能者在其職
韓信失勢 議價權因何貶值
黃老之術 「 不勞心 」的智慧
尾聲
權力,人所欲也
大禹治水 掌握實質性權力
紂王自焚 背鍋俠能力太強
吳起之死 權力的理解偏差
韓非入秦 陰謀與陽謀
趙武靈王 制度比個人更有用
完璧歸趙 眼界決定成敗
紙上談兵 執行者的無奈
底牌是定好了的
商鞅變法 成功的改制重組
冰炭同爐 秦法與激賞體制
《呂氏春秋》 精準的行銷推廣
李信伐楚 有擔當的老闆才可愛
李斯上位 從郡吏到丞相的攀爬
二世而亡 秦帝國的起落
想成大事,得知道這些
取捨有方 「 格局 」影響未來
攪局之道 規則的把握與利用
內行外行 「 統 」「 治 」需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