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島嶼寫作》之後,第二波文學巨浪再次來襲!
行人文化實驗室暨同名書籍《他們在島嶼寫作》之後,強勢推出第二集。
二十世紀大歷史的遞變、衝突、離散與聚合,掀開華人文學創作最燦爛的篇章。
從一九四〇年代上海的文藝報刊,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的現代詩運動,一九六〇的《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小說創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二系列,合縱連結臺灣、香港兩地文壇的披靡影響;成長於動盪、茁壯於書寫的七位文學大家,交會六位中新世代導演,以經典的小說、以不朽的詩、以至情的散文,穿越島嶼與島嶼之間隱隱相連的岩礁、濤拍、人物,延續壯闊的文學與影像創造力。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介紹了台灣最重要的六位文學作家,至今依舊迴響不斷。四年沈澱之後,我們推出《他們在島嶼寫作2》,以七位作家──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七部文學電影,穿越台灣與香港,試圖在島嶼間構築出一個文學時代的風貌,那時代文學家被迫面對的動盪遷移、與世界文學接軌的新奇衝擊等等,都能在這些偉大的文學生命裡感受體會。經由時代,理解不朽。
搭配七部紀錄片的盛大上映,本書《文學七味》試圖扮演「橋樑」的角色,以年輕的語彙,將七位跨越年代和創作地理的文學巨擘大師的主要作品、主要生平以及重要軼事呈現出來。新一代作家、文學家以各自的理解回憶,帶領讀者作家的作品與生平。新一代的漫畫家,用活潑的視覺語言,以作家軼事將作家的個性鮮活地帶入我們身邊。藉由這些全新的視角,搭配七部文學電影,我們彷彿重新認識了這些作家,揭開這些文學的全新面貌。
作者簡介:
作者/行人文化實驗室
通常我們是一間出版社,但更常我們在做一些實驗,例如,假裝我們也是作者。
用打群架的方式,找到一個目標對象(議題/主題),再找來一群堅強的夥伴(採訪/攝影/設計......),我們不被時間牽著鼻子走(所以不是定期出刊),我們只在乎打一場有把握的勝戰。為議題/主題找到新的觀點、思考方式、甚至是讓它延續與存在的可能。
美術設計/賴佳韋
1984年出生,就讀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研究所。現為自由工作者。熱愛文字和音樂與影像。目前主要從事唱片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與表演藝術視覺設計等等。2012至2014年連續三度獲德國紅點設計獎,作品也曾入圍德國iF設計大獎、金曲獎、金蝶獎、台灣視覺設計金獎、澳門設計雙年展獎等,並受邀德國、上海、澳門等地參展。
撰稿人/王婉柔、陳祐禎、凌性傑、吳岱穎、崔舜華、李進文、林婉瑜、言叔夏、郝譽翔、李桐豪、李時雍、馬世芳、廖偉棠、楊佳嫻、鄧小樺
視覺文學/張季雅、低級失誤、Litalan嵐、柳宮燐、隔壁老王、L2C林士強
章節試閱
【李進文閱讀瘂弦作品】
想拎一首詩幽默地行過兩個夜夾著的深淵
李進文(詩人、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去年(2013)五月,瘂弦返台配合拍攝「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紀錄片《如歌的行板》。當日,拍完後免不了《創世紀》詩社同仁要聚聚,餐後我們在台北某間茶館歇下,瘂弦、張默、辛鬱、管管一夥《創世紀》前輩詩人在茶餘飯後打開前塵往事的話匣子,聊起年輕時的感情八卦,矛頭忽地指向瘂弦,他淡定中見招拆招,以幽默,呵呵朗笑道:「人生這麼長,怎能不有點事兒呢?」
有同仁回想起當年瘂弦在學校給學生上課,那具有廣播人特有的磁性嗓音,字正腔圓,咳唾成珠玉,人又帥氣俊挺,「ㄟ~ 你是不是盯著講台下很多女學生放送愛慕的眼神?」瘂弦答道:「不,我都盯著教室後面的『禮義廉恥』四個字。啥事也沒有。」
起鬨的話題,在愛情上溜轉,他妙語珠璣,舉某藝術家詩人說的一句話:「成功的愛情一定包含兩點:一是勇於表達,二是容易脫手。」又道,「世界上最細緻的事,有兩件:一是政治,另一是愛情。」然後對著在座最年輕的我說:「你們這一代,詩很穩健,愛情表現差了點……以前我們只要一個眼神,一聲咳嗽,就知道愛情發生了;現在你們愛情發展了半天,結果卻什麼也沒發生!」同仁女詩人古月則嚷道:「瘂弦你的紀錄片要講這些(感情八卦)才精彩啦……」瘂弦瞇眼養神,一副雲淡風輕。
今年(2014)九月,我終於看到紀錄片的試映,想起一年多前,那次同仁聚會時瘂弦的「愛情」妙語,私心想看看紀錄片中有關瘂弦的情感世界。片子中,我確實看到,我看到瘂弦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家中仔細整理、輕撫著已逝妻子張橋橋娟秀字跡的信,我看到他訴說種種對橋橋的回憶。畫面有一幕讓我熱淚盈眶,他帶著女兒坐在橋橋的墓前草地上,鏡頭晃過墓碑,我看到碑上鑴刻著的不是孤伶伶的一個名字,瘂弦的名字也在其上,死生相伴,摰愛不渝,看他凝視著墓碑,是否想起他寫的〈給橋〉:「常喜歡你這樣子/坐著,散起頭髮,彈一些些的杜步西」瘂弦的愛情,整個都在橋橋的身上。
談瘂弦的詩,為何講起愛情?不,我是認真要談詩,談詩要先談詩人的「態度」。我始終覺得瘂弦的詩,最深刻的是來自於「幽默」態度,而不是意象或他反覆為人稱道的「音樂性」節奏。在日常生活中他可以對愛情這樣一個不容易幽默的題目談笑風生,一旦轉化為〈給橋〉,「下午總愛吟那闋『聲聲慢』/修著指甲,坐著飲茶/整整的一生是多麼長啊」,遂成了深情而日常的語聲,這時幽默還是節制著的,在〈水手.羅曼斯〉真性情豁起來了,「今天晚上可要戀愛了/就是耶穌那老頭子也沒話可說了」、「快快狂飲這些愛情/像雄牛那樣」、「女人這植物/就是種在甲板上也生不出芽來」這是寫水手對於愛情的渴望和追求,節奏飆起來了,帶動詩人本性,幽默感往往比險奇的譬喻更能夠讓人物形象瞬間鮮活。
人生之一切艱難,唯幽默可以消解。有時我會想起古時的蘇東坡,一生以幽默消解苦厄,樂觀迎向蹇途。幽默是詩人天分中最難得的天分。
寫詩,幽默難嗎?這樣說好了……寫詩,一開始我們會花許多年追逐意象(包括各種穎奇詭麗的比喻),只要用功,多仿效,創造意象不是挺難。意象之後,更難的是什麼?是「氛圍」,光影味道和文氣風骨的氛圍,到這階段,我們開始透過斷句、聲韻、運鏡、剪接、結構等等方式去創造一首詩的氛圍(或曰整體的大意象)。
從意象,到氛圍,如果這樣持續十年以上,起碼可以寫出像樣的詩。再後來,我們會發現有些東西是跟天分有關的,並不是想學就成,比如「音樂性」,這裡就要提到瘂弦的詩了,他的詩富於音樂性,這查得到很多論述,就不贅言。但音樂性還是可以學的,只是人人高下境界有別罷了。
有沒有比音樂性更需要天分的呢?有,幽默!瘂弦在〈詩集的故事〉突然寫了這樣一句:「荷馬呢?人們猜測是『幽默』一詞的變調。」或許只是與發音有關,卻引我深思,可以這麼想像,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背景是暗黑的戰爭,荷馬眼盲的世界亦暗黑,但荷馬史詩最終要說的卻是光明,亦即身為人的堅毅、忠誠,以及熱愛自由的美好德行。暗黑與光明的對比與反差是幽默(諷刺),荷馬是幽默,幽默是史詩的境界。
詩人用幽默銷解暗黑的悲苦,因為,幽默就是一種柔光的悲憫。
瘂弦跟《創世紀》一票戰友都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軍中詩人,辛鬱在《我們這一伙人》開頭這樣速寫瘂弦,「在一九四八年入冬的那段日子,曾經有出生河南省的五千多個青少年學生,在國共戰爭中,顛沛流離,無處安身。瘂弦是這五千多個學生之一,十六歲的他,行囊裡除了幾件破舊衣衫,還有書。」就這樣到了台灣高雄碼頭。瘂弦曾說,逃難時,他沒有帶父母親的照片,竟然帶一本書,那一本書又竟然是何其芳的詩集。
在瘂弦的詩中,大時代的苦難是潛在深沉的背景,愛詩人嚷嚷上口的那首〈鹽〉是悲苦,二嬤嬤反覆嘶喊的「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聲聲鑽入骨髓。然而悲苦在瘂弦的筆下,往往用幽默自嘲消解,當二嬤嬤叫著給我一把鹽呀,「天使們嬉笑著把雪搖給她」二嬤嬤上吊了,「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瘂弦詩中無處不在的音樂旋律,彷彿是哀歌,「酸棗樹,酸棗樹/大家的太陽照著,照著/ 酸棗那個樹」(〈乞丐〉),如果人生老吭著哀歌,日子要怎麼過下去呢?面對人生、面對戰爭和艱難的世道,瘂弦的辦法是以幽默來唱、以微笑淺笑搭拉著一把二胡依依呀呀地唱……霧就漸漸散了,天漸漸亮了。
是了,飢饉的日子,「那也不要在麵包裏夾什麼了,╱就夾你的笑吧。」(〈一九八○年〉)笑,在現實生活中瘂弦總是爽朗地笑,在詩中他笑(或許你沒聽見笑聲因著它隱藏在瘂弦小調哀歌旋律裡、笑聲也隱藏在他暗夜壯膽的意象裡),他笑,幽幽默默地,笑是詩意,一笑解千愁或一笑泯恩仇的那種,深刻的詩意。
年輕時我這樣自我提問過,「瘂弦的詩,對於像我這樣一個五年級世代,有什麼啟發?」答案是:「幽默。」我對幽默感的渴求遠高於對詩藝的需要。對人生幽默以對,才會有正能量,幽默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幽默是創意的原型。「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為生存而生存,為看雲而看雲,/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深淵〉)這是幽默的態度,詩的態度,或許也是瘂弦的態度。
--------------------------------------------------------------------------------------------------------------------------------
【林婉瑜眼中的瘂弦老師】
我所知的瘂弦先生
林婉瑜(詩人)
與瘂弦先生相識,是2006年邀請他幫我的詩集《剛剛發生的事》寫推薦序,彼時他寄來一信對我提出十五個問題:「你是怎樣寫起詩來的?詩齡幾許?影響你的老師是誰?是怎樣的文學啟發?你喜歡的中外詩人是誰?請舉出他們的作品?如果有文學野心之說,你的文學野心是什麼?請簡述。詩人在整個台灣社會居於邊緣,詩愈來愈小眾化,你對此悲觀嗎……(略)。這個問法有點像「口試」了,希望你不會介意,難為你回答一下吧。」
寄去我的答覆提供參考,後來接到「洪範」主編葉雲平來電,瘂弦先生果然傳真來八九千字的推薦序。那段時間我住雲林斗六,每兩三個月,會接到瘂弦先生從加拿大來電,問我近來好嗎、孩子好不好、有沒有寫新的作品,電話最末詢問外子的名字怎麼寫、孩子的名字怎麼寫,然後從加拿大寄來的短信或卡片最末就非常周延地寫著:「問候妳和泰成、知霖好。」住雲林那兩三年是一段辛苦的時間,在毫不熟悉的小鎮生活,江除了工作、晚上還讀犯罪防治研究所在職班、經常不在家,知霖總是睡不好,我也跟著作息顛倒精神不濟,瘂弦先生的來電和信件往往讓我從瑣碎日常中一下子又想起了文學。每每他擲來訊息,都提醒我,有一種文學還在等我,有一些詩還在等我把它寫出來。
我偏好戲劇性、故事性強的詩,不偏好根著於一點向下向內轉圈鑽磨的文字,於是瘂弦先生詩裡不斷推進的情節、一個接一個躍動浮現的畫面和適於朗讀的音樂性,都是我較為喜歡的。詩裡經常提及的異國、異地、奇花異草,創造出一個虛擬空間,在當時並不開放的社會氣氛下,詩人在這空間裡得以更自在地述說、更無畏懼地闡述。他的詩即「詩歌」,瀏覽《瘂弦詩集》內的詩題:「秋歌」、「歌」、「無譜之歌」、「如歌的行板」、「非策劃性的夜曲」、「一般之歌」、「葬曲」、「短歌集」、「協奏曲」,許多詩的命名都從「歌」或「曲」的概念出發;而詩句裡的詠歎:「啊,無弦琴」、「啊,花朵們」、「渾圓的海呦」、「啊,一個希臘向我走來」、「馬額馬啊,靜默日來了」……種種口語的呼喚,讀著讀著,幾乎就想用唱的了。
我手上有他擔任總編輯的《聯合文學》第一第二第三期、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行的《瘂弦自選集》(一本綠色小書)、《聚繖花序》、《記哈客詩想》、《瘂弦詩集》等,在為聯副撰寫的《記哈客詩想》書評中,我寫道:「一本嚴謹的詩學筆記。對文學有初步理解的人,能跟隨瘂弦的邏輯推演;對詩的創作者而言,本書尤其切中胸臆:詩是什麼、詩人性情、『因字生字因句生句』的寫詩過程、散文與詩的分野、何謂偽詩、台灣詩壇可能的方向……種種重要而本質的問題都論及了。」《記哈客詩想》是瘂弦先生詩觀的整體呈現,其中〈形式的魅力〉、〈寫詩像戀愛〉、〈詩是一種製作,一個未知〉與〈附錄〉中的「個性」、「語字」……等篇,談的都是詩本質上的真理:「詩人的每一首詩,事實上都是作者為他鍾愛的對象重新命名的紀錄。」、「好的作品不是技巧的炫弄,而是技巧的埋藏。」、「成功的作品是作者全人格的投影。作品的魅力來自人格的魅力。」……這些論述,寫詩人讀起來是非常有共感的。
2013年瘂弦先生回台拍攝紀錄片,在我手機的語音信箱,留下對我詩集《那些閃電指向你》的讀後感:「這些是非常聰明、非常可愛的詩,熟悉詩的人不會覺得太淺;不熟詩的人不會覺得太深,你的詩走到一個新的方向……」那時還未成書,是以列印稿的形式交付他閱讀,回想起來,瘂弦先生好像是第一個對這本詩集發表意見的詩人,四五分鐘的語音有他剛讀完詩作的激動語氣,聆聽的我也被撼動。
他曾到訪我家一次(彼時我已在台中市定居),記得是薄涼天氣,八十二歲的瘂弦先生滿頭銀髮精神奕奕,披著格紋長圍巾,見到他,覺得他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就是一種詩的精神站在那,當他談及詩句、詩的身世、編輯台上趣聞軼事,讓人覺得他就是一個詩的歷史、文學的精神站在那。
經常向他詢問許多事:河南的童年如何?隨軍來台是否有辛苦的遭遇?副刊黃金時代是什麼景況?有些問題像線頭,會拉出瘂弦先生深長的回憶侃侃而談,他清晰記得所有細節,彷彿那是昨天發生的事。
後來我知道,我的所有疑問其實來自於時代,一種名之為「時代背景」的溝渠把我和他隔開,像〈紅玉米〉裡寫的:「宣統那年的風吹著/吹著那串紅玉米//它就在屋簷下/掛著/好像整個北方/整個北方的憂鬱/都掛在那兒」、「你們永不懂得/那樣的紅玉米/它掛在那兒的姿態/和它的顏色/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兒也不懂得」紅玉米,就是他在河南的童年、就是他的思鄉、就是他隨軍來台的動盪、就是那一代人獨有的滄桑……,沒有經過那個時代的後來讀者,可以去想像,卻永無法切身體會。
掛在屋簷下,瘂弦先生兒時抬頭注視過的紅玉米,遂在久遠以後時間的廣場中凝為圖騰,成為意念的果實,詩的果實。
【李進文閱讀瘂弦作品】
想拎一首詩幽默地行過兩個夜夾著的深淵
李進文(詩人、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
去年(2013)五月,瘂弦返台配合拍攝「他們在島嶼寫作Ⅱ」紀錄片《如歌的行板》。當日,拍完後免不了《創世紀》詩社同仁要聚聚,餐後我們在台北某間茶館歇下,瘂弦、張默、辛鬱、管管一夥《創世紀》前輩詩人在茶餘飯後打開前塵往事的話匣子,聊起年輕時的感情八卦,矛頭忽地指向瘂弦,他淡定中見招拆招,以幽默,呵呵朗笑道:「人生這麼長,怎能不有點事兒呢?」
有同仁回想起當年瘂弦在學校給學生上課,那具有廣播人特有的磁性嗓...
目錄
【他們在島嶼寫作 二】
他們的文學時代
──新世代創作者眼中的大師
序文/童子賢
【漫畫小劇場】他們的文學時代/腳本:王婉柔,漫畫:張季雅
劉以鬯
凌性傑閱讀劉以鬯作品/所有潮濕的記憶──閱讀劉以鬯
洛楓眼中的劉以鬯老師/文學副刊的栽花者:記劉以鬯先生的義與情
【漫畫小劇場】生活在文學中的劉以鬯/漫畫:低級失誤
洛夫
吳岱穎閱讀洛夫作品/地下室裡的洛夫
崔舜華眼中的洛夫老師/踩響那春日的霹靂──我遇過的洛夫
【漫畫小劇場】八二三炮戰的軍中詩人——洛夫/漫畫:Ryan Hong
瘂弦
李進文閱讀瘂弦作品/想拎一首詩幽默地行過兩個夜夾著的深淵
林婉瑜眼中的瘂弦老師/我所知的瘂弦先生
【漫畫小劇場】瘂弦的總編輯人生/漫畫--Litalan嵐
林文月
言叔夏閱讀林文月作品/聽人說話
郝譽翔眼中的林文月老師/最美的傳奇:記林文月老師
【漫畫小劇場】紫式部與我的對話——林文月譯源氏物語的因緣際會/漫畫:柳宮燐
白先勇
李桐豪閱讀白先勇作品/泳褲各自不同,寂寞極其類似
李時雍眼中的白先勇老師/秋思
【漫畫小劇場】才華洋溢的年輕人——白先勇與現代文學/漫畫:低級失誤
西西
馬世芳閱讀西西作品/西西與我
廖偉棠眼中的西西老師/西西留給我們一代的未來
【漫畫小劇場】我的名字叫西西/漫畫:隔壁老王
也斯
楊佳嫻閱讀也斯作品/泥濘亦是這般真實
鄧小樺眼中的也斯老師/也斯有趣
【漫畫小劇場】回看也斯/漫畫:L2C 林士強
延伸閱讀
大師番外篇:【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
The Inspired Island ∥:A Series of Eminent Writers Form Taiwan
「島嶼二」研究委員會幕後花絮
【他們在島嶼寫作 二】
他們的文學時代
──新世代創作者眼中的大師
序文/童子賢
【漫畫小劇場】他們的文學時代/腳本:王婉柔,漫畫:張季雅
劉以鬯
凌性傑閱讀劉以鬯作品/所有潮濕的記憶──閱讀劉以鬯
洛楓眼中的劉以鬯老師/文學副刊的栽花者:記劉以鬯先生的義與情
【漫畫小劇場】生活在文學中的劉以鬯/漫畫:低級失誤
洛夫
吳岱穎閱讀洛夫作品/地下室裡的洛夫
崔舜華眼中的洛夫老師/踩響那春日的霹靂──我遇過的洛夫
【漫畫小劇場】八二三炮戰的軍中詩人——洛夫/漫畫:Ryan Hong
瘂弦
李進文閱讀瘂弦作...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