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就像甜蜜短暫的芒果雨,一點一滴落入讀者的心中,為你帶來酸酸甜甜的啟發。 (紐約大學人類學教授瑞娜‧拉普)
二十一歲那年,作者克莉絲到西非當志工,在貧瘠的世界角落擔任助產婆莫妮卡的助手。她帶著西方的衛生觀念,來到了馬利共和國的偏遠村落。在這裡,時間的概念、性命的價值、生活的態度,都和她熟悉的一切截然不同。克莉絲和莫妮卡一起工作,體會了在此地身為「女性」的意義
莫妮卡從國小之後就沒唸過書,只受過九個月的醫護訓練,在破舊的生產小屋裡,莫妮卡在微光中指引分娩的婦女;她是村裡的希望中心,挑戰傳統觀念而追求感情自由,忍受家暴且辛勤工作,在這個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婦女們在泥地中生產的環境下,為村中的婦女帶來希望。
生長於不同文化的兩人,不時擦撞出趣味的火花:村裡沒有衛生用品,每月的好朋友讓克莉絲困窘不已;又纏又綁的非洲服飾害她頻頻走光;還因為發音不標準,意外用西非方言開了個黃色笑話;邀請莫妮卡到美國,她卻以為搭飛機像騎機車,要坐在機殼上抓著小手把……兩人發展出最深刻的友情,彼此分享著對於工作、愛情、生命的想法,在病痛時彼此相依,在遭難時互相幫助,兩人關係之緊密,用當地俗話來形容,她們是「同一個媽媽,同一個爸爸」。
這本書,為這個偏遠的小村落帶來了一個新的產婦診所,一位新的醫護工作人員,一位新的助產士。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都去上學了。
故事溫柔記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性別的不平等、食品安全、婦幼保健,讓讀者重新省思自己成長的社會;透過莫妮卡的雙眼,我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作者每晚和莫妮卡並肩躺在無垠的天空下,聊著女人心事的時光,像芒果熟成的甜香,縈繞不去。
本書講述的是友誼和希望——能改變我們人生的深厚友誼,能帶來光明、改變環境的希望。莫妮卡的故事,還在繼續寫……
作者簡介:
克莉絲‧霍洛威(Kris Holloway),成長於玉米之鄉俄亥俄州的小鎮,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一九八九年間獲得環境科學與法文的學位後,加入「和平工作團(The Peace Corps)」前往西非的馬利共和國服務。在當地的三年期間,她運用所學專長,投入產婦與新生兒的照護工作,並與村落裡的接生婆莫妮卡結為莫逆之交,親眼見證了莫妮卡結合傳統與現代知識,為整個村落帶來希望與轉變。目前克莉絲任職於美國麻州的國際教育交流機構「國際研究中心(CIS)」,同時持續募集資源為莫妮卡的兒女籌措教育經費。(圖為作者為當地孩童量體重)
譯者簡介:
楊彝安,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譯有《機器人咬人》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獲選波士頓環球報2006年嚴選最佳好書★榮列哈佛書店2007年五十好書★2008BookSense讀書會年度選書★Entertainment週刊十大旅遊故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和平工作團前主任卡蘿‧貝勒密推薦★美國國家書評獎得主,著名散文家AnneFadiman高度推薦★這本書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態度,闔上書頁後,我還無時無刻在想著莫妮卡的事。(美國讀者)★一旦拿起《莫妮卡的芒果雨》,就再也無法放下。每一頁都像一口成熟香甜的芒果,細細品嚐而回味無窮。(中西部書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這本書就像甜蜜短暫的芒果雨,一點一滴落入讀者的心中,為你帶來酸酸甜甜的啟發。(紐約大學人類學教授瑞娜‧拉普)每年二月到三月,西部非洲的馬利共和國(Mali)一片乾熱,雨季未至,農田皸裂。這時候,天空總會先飄起一陣陣的小雨。這陣新雨淋下,澆透了大地,滋潤了隨處可見的芒果樹,讓芒果樹得以結出最甜美的果實,成為當地人們的重要食糧。每當大家品嚐著甜美的芒果,或在茂盛的芒果枝葉下納涼,總是會說:「該感謝的,是這場芒果雨。」「芒果雨」細微、輕盈,有時不易察覺,卻是不可或缺,而且能產出奇妙的成果。
得獎紀錄:★獲選波士頓環球報2006年嚴選最佳好書★榮列哈佛書店2007年五十好書★2008BookSense讀書會年度選書★Entertainment週刊十大旅遊故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和平工作團前主任卡蘿‧貝勒密推薦★美國國家書評獎得主,著名散文家AnneFadiman高度推薦★這本書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態度,闔上書頁後,我還無時無刻在想著莫妮卡的事。(美國讀者)★一旦拿起《莫妮卡的芒果雨》,就再也無法放下。每一頁都像一口成熟香甜的芒果,細細品嚐而回味無窮。(中西部書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這本書就像甜蜜短暫的芒果雨,一點一滴落入讀者的心中...
章節試閱
「莫妮卡,妳在這裡當產婆多久了」?
「德古提吉在我來到這裡的第一年後,選我作為產婆。我跟在傳統的助產士身邊當學徒,一跟就是兩年。我加入她們的行列,四處幫人接生,之後她們為我做了九個月的醫護訓練,所以我就成為南波薩拉的產婆,同時也是這裡的醫護工作者。這裡的人慢慢地接受我,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就能獨立接生了」。
我知道她是從規模比較大的科錫拉鎮搬來的,因為這兒的女人都會搬到夫家所在的村鎮。當時的她只有十八歲,而那已是六年前的事了。我完全不知道她獨立作業的時間,居然只有一年之久。
她繼續說,「別忘了,明天是幫寶寶量體重的日子。明早此時,全世界的人都會湧到診所門前」。
「我會一早就起床的」,我向她保證。明天不只是要幫寶寶量體重而已,南波薩拉和鄰近村鎮的媽媽都會走來診所,以談論嬰兒食品、斷奶和接種疫苗等話題。
「在你之前,是誰負責幫寶寶量體重的」?
「沒有人。以前沒有人做過這種事」。
「南波薩拉真是太幸運能有妳了」,而我這麼說算很含蓄了。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包含馬利在內)是全球人均醫生和護士數目最低的地方。能有像莫妮卡這樣的人手幫忙,南波薩拉是非常幸運的。
經過百次世代的交替,南波薩拉這村莊從荒地裡創建出來,可說是名符其實的從無到有。一步又一步,南波薩拉有了泥磚房子和一面面的牆,而房舍間的小徑,則因無數的人類足跡和動物蹄印,所以踏得扁平。小徑因為雨水的洗刷,所以一片光禿禿;與其說這一條條的小徑經過設計規劃,不如說路是人走出來的。我每天都要走過一條毫無遮蔭的炎熱小徑,從居住的地方走到莫妮卡村子中央的夫家去。莫妮卡在那兒煮飯、操勞家事,而她的工作似乎永遠也做不完。也就是在這裡﹝不是我那邊疆地帶、野狗四處的小房間﹞,我開始有了家的感覺。
莫妮卡走在我身邊,頭上頂著一堆木柴,而背上的巴索則隨她的律動上下起伏。她頭上的樹枝參差地頂了出來,好像戴了頂巨大的王冠一樣。她把木柴安放在圍成甜甜圈形狀的圍巾上,然後以單手撐住。她眼神朝前直視以保持平衡,而身子則扮演避震器的角色,即便不低頭看腳,她的每一步也都很平穩。
我們向右轉進入村子中央附近、一塊大約佔地一英畝的空地﹝這裡是南波薩拉最像集會廣場的地方﹞,此時莫妮卡說,「我們得為你的房子擬個計畫,因為這村子為你蓋房子的時刻馬上就到了」。
「你覺得我要蓋在哪裡好呢?我希望能住得離村子近一點」。
「德古提吉會告訴你的,他知道最好的地點在哪邊」。
本村的長老是位和藹、輕聲細語的人,我在抵達南波薩拉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照護我。事實上本村的長老有兩位。幾個世代以來,丁貝雷家族的權力都是以父傳子、兄傳弟的方式來進行的。年長的孫哥勒•丁貝雷是主持儀式的長老,但他把所有的正式權力都交給巴卡利•丁貝雷,也就是德古提吉。在政府官員的眼中,巴卡利是本村的首長,而他則把我當家人對待,並說我是他的女兒丹慕索(「孩子女人」之意)。
我說,「我很高興他會幫我」。
「他會的,他總是幫我。你知道,要不是他,我根本不會有這份工作。要不是他,狄珍芭還會繼續做南波薩拉的產婆。」
「誰是狄珍芭」?
「你還沒見過她嗎?她是那位個子不高的老產婆,有白髮的」?
「沒有」。
「啊,那你以後會見到她的,因為我接生的時候,她還是會來幫忙。記得我說曾經跟在傳統的產婆身邊作學徒嗎?狄珍芭就是其中一位,因為她和海倫•達屋兩人越來越老,所以村裡希望再找第三位產婆,找一個年輕的產婆來分擔她們的工作。」
我們走過清真寺,這座比村裡建物高上兩倍的寺院,全以木材和石頭打造而成。多數的馬利人都是回教徒,而南波薩拉這兒的居民也不例外。喚人祈禱的聲音象徵著早晨的來臨,此時連綿不絕於耳、高頻率的人聲,會劃破沉靜的黑夜,而每天五次的祈禱和沐浴,則標記著一天的時辰。清真寺的對面是一座小型的天主教堂,莫妮卡就是在此做禮拜的。天主堂只有一層樓、外層包覆水泥,在天主堂錫屋頂的最上頭,有簡易焊接而成的十字架。大約十分之一的村民信仰基督教,而這比例在馬利算高了。教堂的後頭還有個當地傳統宗教的迷你神龕,裡面放著村子信奉的眾多神物之一。
這些神物是本地彌尼安卡宗教儀式的法器,屬於複雜信仰中的一環,當地的信仰能保護村子和村民,並規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而莫妮卡以泛靈論來稱呼這種信仰。雖說回教和基督教已進入彌尼安卡人的生活,但這套信仰體系卻來自於這片土地。信徒會膜拜克雷,也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而人和神靈溝通的中介就是這些神物、或四處遊散的靈魂,他們分散在水、空氣、大地、動物、甚至是我們人類之中。當地有很多特殊的團體,而參加的大部分都是男人,這些人宰殺牲畜以獻祭神物;進行獻祭的人,在班巴拉語裡叫做久松瑙﹝灌溉神物之人﹞,而這在法語裡就叫獻祭者。連回教徒、基督教徒有時候也會宰殺雞隻,配戴護身符、使用特殊的藥物和油膏、或加入一年當中的舞蹈、喪禮和慶典活動。這裡所有人都能和平相處,因為不管信仰什麼,他們都是彌尼安卡人。
我和莫妮卡走過教堂,進入一條條蜿蜒的小路。有些路旁可見圓圓的穀倉,而穀倉上頭覆有茅草。莫妮卡必須小心走路,以免頭上的木柴打到穀倉的壁面。
「哈!法圖瑪塔,我講個故事給你聽。我在幾年前獲選成為產婆的時候,差一點就死了」。
「什麼」?
「沒錯,我得了黃熱病,而且病得很重。村裡的人說,那是狄珍芭的先生對我下咒的關係。他們說他很忌妒我偷走他太太的工作,所以想藉著下了毒的話來殺死我」。
「好恐怖」,一陣涼意湧上我的背脊,我說「你相信是他讓你得了黃熱病嗎」?
她大笑說「不是、當然不是。我和村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別說是狄珍芭的先生害死我的。如果我死了,那是出於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其他人的』」。
拐過幾個彎後,我們走進丁貝雷家的院落。他們沙土滿佈的院子,差不多有大型後院游泳池的規模,院子裡佈滿石塊、大木缽和木杵、成堆木柴、和有待刷洗的薰黑鋁鍋。有一個小穀倉傾倒在入口處,而一群山羊急切地在那兒搜尋,希望能撿到殘餘的幾粒小米。
有三間小屋圍在院子的四周,一間給莫妮卡婆婆白蘭琪和小姑艾莉絲住、一間給大家長路易住,而第三間則用來進行炊事。至於莫妮卡、她兒子巴索和她先生三個人,則睡在別的地方,但我並不知道哪裡。莫妮卡三歲的女兒吉妮薇妮也不住這兒,她和莫妮卡的雙親住在科錫拉,那是比這裡還大的城鎮﹝由祖父母輩的親人來帶小孩,是很常見的做法。雖說通常是父親那邊的家人負責帶小孩,但因為莫妮卡的母親很喜歡吉妮薇妮,而且不想讓她成長於沒有學校的村子裡,所以就把孩子接去帶﹞。莫妮卡公婆和小姑住的屋子,是長方形的兩層樓建築,而每幢小屋都只有一扇粗糙的木門。幾個小窗位於靠近屋頂的地方,因為位置很高,而且窗戶很小,所以通風不太好。除非是下雨或到了就寢時間,否則大家都不常待在這些悶熱的蒸籠裡。
所謂的炊飯小屋,就是個開口很大的房間,但房間卻沒有裝門。屋裡有兩口火,鍋具擺在支撐用的三塊石頭上,熱呼呼地烹煮食物,而不規則的牆面上有炊火煙薰的痕跡。奈井緊鄰在廚房旁邊,但四面的牆壁不僅低得讓人發窘,而且也極需修繕。
白蘭琪和艾莉絲坐在靠她們屋子牆面的陰涼長影中。她們在剝洋蔥,並把剝好皮的洋蔥丟進一個小木缽裡。
「奧尼蘇,晚安」,莫妮卡和我異口同聲說。
白蘭琪回應我們說「奧尼蘇」。她從西吉蘭(小木凳)上站起來,並把那張木凳遞給我。她那張靦腆又年邁的臉朝著我,但眼神卻不看向我,這種不直視人眼睛的做法是為了表示敬意。她像隻年邁的鹿,駝著身彎著背,動作輕柔又安靜。
我接受了她的好意。白蘭琪輕盈地滑到炊飯小屋,並找到一把更小、但缺腳的木凳坐。莫妮卡走進炊飯的小屋。
「艾莉絲,請給我一些洋蔥來剝」,我把手伸向她。
白蘭琪說「哇喔」,並朝著艾莉絲笑,她的眼神在長長的臉上閃爍光芒,但她摀著嘴,下意識遮掩那缺了門牙的嘴。她覺得我想幫忙的這點子很有趣。她們非常小心謹慎地對待我,因為她們相信我不是「不應該」、就是「不會」做日常的家務瑣事。因為白蘭琪和艾莉絲都不會說法語,所以我在那裡的第一個月裡,對她們的認識實在進展地相當緩慢。「請給我一些洋蔥來剝」這句話,是我能以班巴拉語來拉近距離、表達自己的最大限度。
艾莉絲和白蘭琪簡直是從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只不過艾莉絲臉上的皺紋比較少,牙齒也比較多。她們拿葫蘆當作碗來使用,而她從葫蘆裡掏出幾粒小洋蔥,並把洋蔥和刀子遞給我。她的動作和思考一樣緩慢,好像每一個動作都讓她困惑莫名。這家人不太容易幫她找到婆家,此外她還有個包袱:一位名叫卡拉摩哥的小男孩。艾莉絲是未婚生子的。卡拉摩哥大約只有一歲大,他體弱多病,碩大的頭部佇在乾瘦的身體上。他坐在艾莉絲身旁的地上,而無精打采的眼角和嘴邊,則有飛舞的蒼蠅大啖眼屎和口水。
我接過打得有點鈍的刀子,蹲下來剝洋蔥。我小心只剝除最外層的洋蔥,因為昨天有鄰居來,他一看到我棄置在地的洋蔥皮,就一把抓起那些東西在空中揮舞,還很用力地以彌尼安卡說了一番話。莫妮卡為我翻譯那些話的意思是,「光靠你丟棄的這些東西,我就可以為整餐飯調味」!
「法圖瑪塔,晚安」,有人以粗厚悶塞的嗓音,小聲用口音很重的法語和我打招呼,莫妮卡的公公路易從他屋裡探出身來。他如同往常般地立正站直,並把手擺在身體兩側,這是他在二次大戰加入法國軍隊後,所習得的禮儀。路易大概有六十五歲,但因為他的臉有點呈鑽石的形狀,也就是下巴尖、顴骨寬,所以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得多。他的臉上佈滿皺紋,而且因為他耳朵和鼻子都尖尖的,所以看來像個乾癟的小精靈。他老是戴同一頂毛線帽,而且永遠穿寬大的衣服,這裡所有的賽可羅巴(老人)都作這種打扮。路易以前是備受尊敬的獵人和獻祭者,但在改信天主教以後,他就放棄這些活動了。
「晚安,路易」,我站起來朝他走去,以握住他伸出的那隻手。他把另一隻手放在前伸的手臂上(同樣也是表達尊敬),並點了點頭。
他問我「你今天過得還平靜嗎」?
「除了平靜之外沒有別的了。那您呢」?
「沒問題」。
我特意強調地說,「埃丁貝雷──您丁貝雷」,用意在於彰顯他姓氏的榮耀。
他說「埃法那、埃丁貝雷──你也是,你丁貝雷」。
他坐在木製的坐臥長椅上(這椅子的木材是以乾燥的動物肌腱紮成的),並把風霜滿佈的手放在膝蓋上。
我回頭繼續剝洋蔥,四下回復沉默。幾分鐘後,我聽到一陣靜電的噪音由遠處靠近,有個瘦瘦的男子踱步朝我們的院落走來,他有大大的杏眼和緊閉的雙唇,而身上攜帶的那台收音機,顯然極需一台清楚的頻道和嶄新的電池。他,就是莫妮卡嘴裡說的那男人。我幾乎沒和莫妮卡的先生說過話,而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他名叫法蘭索。法蘭索不常出現,而且每次他一出現,和莫妮卡之間的氣氛就會很緊張。莫妮卡會說法語,那男人不會;莫妮卡有上過學,那男人沒有;莫妮卡來自科錫拉,而那男人則來自這窮鄉僻壤。我有種很明顯的感覺:法蘭索娶莫妮卡算是高攀了。
那男人今晚穿著牛仔褲和丹寧布上衣,且還把上衣領子立起來,以模仿貓王的風格。他懶得和我們打招呼,直接坐到路易身旁去,並自顧自享受﹝或忽略﹞他收音機的嘈雜靜電聲。他在等莫妮卡端飯菜給他吃。這裡的習慣是男人先吃,而女人和小孩吃男人吃剩的。莫妮卡很快地就從廚房裡端出托、和小碗的泥鰍沾醬。所謂的「托」,就是濃稠的小米粥,也是馬利農村的主食。她走過我身邊的時候,眼睛不往上看,表情既僵硬又冷酷。她把食物放在男人面前的地上,旁邊還擺了幾碗清水以供他們洗手,之後就很輕微地屈膝行個禮。路易向她點了點頭,但法蘭索卻什麼動作也沒有。
山羊在院子裡四處走動,牠們到處嗅聞、唇部不停抖動,其中有隻山羊趁莫妮卡離開之際,嗅著嗅著、就嗅進廚房裡去了。
莫妮卡從院子的另一端飛奔回來,大喊「勿!去!哎!踏!」,而且雙腳用力地往地上蹬。驚慌失措的山羊火速逃離現場,卻在跑到院子入口處時,突然止步不逃,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那畜生,我會把牠趕出去的」!莫妮卡一邊說著、一邊走回廚房。她把大型的鍋子從爐火上拿起來,赤手空拳地握住兩側的金屬,然後快速把鍋子放到地上。她的臉呈現痛苦的表情,這可能是因為鍋子很燙,也可能是因為鍋子很重,或者兩者都是。莫妮卡送上更多熱呼呼的「托」,她把托放在我面前。因為我是客人,所以不會有人要求我吃男人的剩飯,而且我也有自己的碗,但每晚除非莫妮卡和我一起享用食物,否則我是不會碰那個碗的。
路易謝謝莫妮卡準備這頓飯,這同時也表示他已經吃飽了,但法蘭索卻只是把碗推開而已。莫妮卡收拾碗盤,並把碗盤交給白蘭琪和艾莉絲,之後就在我身邊坐下。現在是晚上七點,而這是我整天第一次見到她休息放鬆。她把一隻肘放在膝上、再把頭枕在手心上一會兒,堅實粗壯的手指深陷柔軟的臉龐中。
她說,「我們吃吧」,於是我們埋頭吃起那淺綠色、有顆粒的「托」。飢腸轆轆的她把身子往前,有條不紊地把碗裡的『托』捏成一團黏黏的球,再沾黏稠的棕色沾醬來吃。她把油膩膩的泥鰍推到我的碗邊,但我小心不去碰那盤沾醬。我決心吃素,而且也樂於知道這意味莫妮卡和別人能吃到我那份的肉食。艾莉絲餵卡拉摩哥一點「托」來吃,卡拉摩哥坐在艾莉絲的大腿上,心不在焉地吃著飯。莫妮卡把巴索從背上解下來,並把兒子放在大腿上。這圓圓胖胖的小傢伙開始叫喊哭鬧,所以莫妮卡把身子往後傾,並把他貼在胸口附近。
幾隻山羊鬼鬼祟祟地回頭朝屋子走來,並開始舔食掉落地面的食物殘渣。莫妮卡站起來,一隻手拿著長棍、一隻手抱著巴索,用力拿棍子打最大隻的山羊,嘴裡叫著「去、去」!山羊再次奔逃跑向院子的入口處,但莫妮卡把牠們趕到院子的角落,也就是靠近頹圮糧倉的地方去。
法蘭索彷彿受到山羊退場的指引一樣,站了起來,跟在莫妮卡身後走進角落,並消失在視線之外,我只聽到兩人低聲又憤怒地以彌尼安卡語交談。莫妮卡回來的時候,我馬上把視線投向地面,收音機的雜音在遠處漸漸淡去。她坐下來嘆了一口氣,調整身上的重量,並重新調整巴索的位置,然後繼續吃她的飯。我之前從沒聽過他倆爭執,不曉得該說什麼好,於是只好專心地揉我的「托」。
「啊、唉、唉」,莫妮卡搖著頭。
我有點遲疑地問說「怎麼了」?
「沒事啦!我是說,這只是那男人和我之間的問題而已」,然後她語重心長地說「就和平常一樣」。
莫妮卡把頭望向路易的屋子,雖然路易已經回房去了,但她還是盯著那扇打開的門看。之後莫妮卡把聲音放低:
「法圖瑪塔,請原諒我這麼對你說,但我真不知道要拿這段婚姻怎麼辦才好」。
她的話語懸在空中,而我們兩個都停止吃飯,並一動也不動地坐在那裡。她的這番話讓我很驚訝,我會驚訝倒不是因為她說了什麼,因為明眼人都不難猜到她的婚姻絕非天作之合,但她願意坦白向我吐露這些事,實在令我驚訝。我很好奇想知道他們剛剛發生什麼事了,我看向莫妮卡,她雖然靜止不動,但眼睛仍卻仍咕溜溜地轉著。
兩隻山羊漫步走來,停住腳步,然後在我們的食物周遭徘徊。牠們把頭放低,伸出粉紅帶灰的舌頭,舔噬食物沾醬一路滴到地上的長痕。莫妮卡向牠們衝去,並在最大的那隻轉身逃跑的同時,賞了山羊屁股一巴掌。
「你想知道我怎麼想嗎」?坐回木凳的莫妮卡這麼問我。
我期待地看著她,急切地想知道更多關於法蘭索的事,也想瞭解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問題,更希望她能趁路易回來之前,一吐胸中鬱悶之氣。莫妮卡把雙眼瞇起來,並把手指向我。
「我覺得,所有山羊都會在熊熊的煉獄之火中燃燒」。
「莫妮卡,妳在這裡當產婆多久了」?「德古提吉在我來到這裡的第一年後,選我作為產婆。我跟在傳統的助產士身邊當學徒,一跟就是兩年。我加入她們的行列,四處幫人接生,之後她們為我做了九個月的醫護訓練,所以我就成為南波薩拉的產婆,同時也是這裡的醫護工作者。這裡的人慢慢地接受我,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就能獨立接生了」。我知道她是從規模比較大的科錫拉鎮搬來的,因為這兒的女人都會搬到夫家所在的村鎮。當時的她只有十八歲,而那已是六年前的事了。我完全不知道她獨立作業的時間,居然只有一年之久。她繼續說,「別忘了,明天是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