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氣說》短短三百多字,讀通即能養「浩然之氣」;《中庸首章》不過一○九字,懂得就可解脫無盡煩惱。張德芬喻黃庭禪修為其心靈追尋上最後一片拼圖,此兩篇經典即為黃庭禪修的入門必修。
●黃庭禪張講師多年來遍讀經典,因為此二經典,開悟到心與氣的關係,之前百思不解的經文,霎時豁然開朗,因此推崇這兩篇經文為修心者首選。
●兩篇經文相加不到500字,很快背誦。是平心靜氣的心靈萬金油。
●非單字單句解釋,作者妙解經典,真正幫你理解古人的思想脈絡。了解什麼是「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後,你就會恍然大悟,那和佛家的「金剛法身」、道家的「得丹」是指同一件事;了解喜怒哀樂發動時要如何對治情緒,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難的功課。
●書內附黃庭禪修習的五個步驟說明。
對治情緒,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難的功課 海峽兩岸的名人、企業老總、大學教授、科技新貴、上班族紛紛開始修習黃庭禪,雖然原本是為了修心而來,但卻意外得到許多「副作用」;當終於只把情緒當成無意義的能量看,不再把能量當成情緒看之後,負面的思緒,不良習慣竟不翼而飛。
學習黃庭禪有兩大主軸,一是打坐,二是學經。入門最重要的兩篇經文,即是相加不到500字的《孟子心氣說》與《中庸首章》。因為極短,學員喜歡背起來隨身「攜帶」,當作「心靈萬金油」。
平心靜氣何難之有?《孟子心氣說》中指出,若你是脾氣暴走族,因為氣常常出走,久而久之會得憂鬱症,這樣的人打坐根本坐不住。打坐可以一坐幾小時的人,不是因為意志力強,而是因為元氣足。要學習孟子養浩然之氣,才不會變成志氣散失的草莓族。
情緒之所以擾人,是因為我們很自然會跟著感覺走。《中庸首章》強調,喜怒哀樂發出來的時候不能被帶著走,把它想成遠處的海浪,你不會說,要等海面上的浪平了,我的心才能靜下來,不論是海浪或你心中的起伏,都一樣是能量的變化而已。
《中庸首章》短短一○九字,但是全書三十三個章節的經義要了解,一定要先讀通首章。以此類推,自古聖賢一條心,千經萬典的經義都是相通的,徹底先學通這兩小篇經典,等於拿到一把鑰匙,將來可以去開啟《大學》、《道德經》、《心經》、《金剛經》等重要經典。
作者簡介:
張慶祥
●黃庭禪創辦人。
●民國五十一年出生於新店中嶺山上,自幼慕道。少時好遊於宗派之間叩求人生解脫真理,二十九歲拜入馬祖老師門下習道。
●三十歲為求諸佛安心妙諦,遂潛心研讀三教群經,將主要經典逐條歸類比對,尋找三教群聖千手共指的安心妙義。三十二歲始明三教八萬四千法門,實乃共指同一解脫心法,無二無別。 三十四歲微悟心源,「黃庭」真相若隱若現。正於蒙昧難破之時,因聞馬老師一句「心即是氣」如雷貫耳,頓開茅塞!
●三十九歲本著為往聖繼絕學的理念,奉馬老師之命,帶領志工們胼手胝足開山建設中嶺山禪院,創辦黃庭靜禪研修課程。並於民國九十三年依法立案為『社團法人台北縣達觀靜禪協會』,宣講源自本心清靜的解脫之道。廣渡有緣於煩惱罣礙之中,接引學子於無盡性理之上。
●因有感於當今宗教家守戒勸善者多,而覺悟心源性海者少。遂依三教先聖「直指人心」之真諦,怒螳臂以擋車轍,創辦「黃庭禪」研修課程,並潛心於性理心法之教學,三教經典之翻譯講述以悟群生。
●著有《找回失落的自己》等。
●更多訊息請見 http://www.htz.org.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們的老祖宗是靈修高手
文◎張德芬
2002年,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我的感覺是:世界上外在事物的追求都是虛空的,不能給我最終的滿足。我到底該怎麼辦?於是我走上了心靈成長、往內探尋的道途。
這些年來,我看遍了中英文身心靈成長的書籍,在世界各地尋訪名師、學習各種心靈成長療癒的方法。到了寫《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我覺得我找到了一條明徑,於是和大家分享這份靈修地圖。
但是,繼續修下去的時候,我覺得我的靈修地圖還是缺了一塊。我有很多的疑惑沒有老師可以為我解答。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雖然都大有改善,可是,我總覺得我所學習到的都不是究竟根本的途徑。
此外,當我在國外學習的時候,看到西方人大談我們東方的哲學,在印度看到老外虔誠地學習印度的靈修法門。在內地和臺灣,很多好的老師都是外國人,需要透過翻譯來學習。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了說中文的好老師,他們所學習的東西也都是在國外學的。
我不禁要問: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不談靈修,只談一些空無的清修(我觀念中的道家、老子)或是八股的仁義道德(我觀念中的儒家),要不就是佛家(源頭也是印度),而且佛學有的時候真的有點深,帶著濃厚的宗教色彩,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黃庭禪的創始人張慶祥,與我同歲,但卻有一個很老的靈魂。他教的禪坐方法,是我見過最好、最直接簡潔的。經由他,我才終於明白打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以及怎麼樣打坐才會得到理想的進步。
這位張老師的學問素養真是深厚,他熟讀各教典籍,包括儒家、佛家、道家、聖經,甚至新時代的《奇蹟課程》、《與神對話》等也包括在內,所以講起話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讓人信服。不過,這種人我也見多了,實修與否,我其實一看也知道。張老師真是一個實修的人,並且,老師解讀四書五經的方法,讓我歎為觀止。那些八股的道德文章(如《大學》、《中庸》之類的),到新時代的《奇蹟課程》,在他的詮釋下,竟然都充滿了極為深遠的靈性意義,以及觸類旁通的驚喜,真是讓我喜不自勝,原來我們的老祖宗真的是靈修高手,境界很高的,高到後人都無法立刻理解出它的真意,啊!原來夢寐中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就活生生的印證在張講師所闡述出來的性理心法裡面啊!真是太棒了!(我以前對這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真的是充滿偏見和無知啊!)
張老師所創辦的「黃庭禪」,是他根據古聖先賢的典籍而體悟出的實修方法,它不僅特別的實用,可操作性強,往內去印證更是清楚明瞭,正確無誤,更寶貴的是符合歷代各教聖賢在經典中所交付之最高原則,讓人修起來特別安心踏實。我奔波這麼多年,踏破鐵鞋,所缺的就是這個領域,真的很高興能找到我靈修地圖的最後一塊拼圖!
(本文作者為身心靈作家,作者網址:www.innerspace.com.cn)
名人推薦:我們的老祖宗是靈修高手
文◎張德芬
2002年,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我的感覺是:世界上外在事物的追求都是虛空的,不能給我最終的滿足。我到底該怎麼辦?於是我走上了心靈成長、往內探尋的道途。
這些年來,我看遍了中英文身心靈成長的書籍,在世界各地尋訪名師、學習各種心靈成長療癒的方法。到了寫《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我覺得我找到了一條明徑,於是和大家分享這份靈修地圖。
但是,繼續修下去的時候,我覺得我的靈修地圖還是缺了一塊。我有很多的疑惑沒有老師可以為我解答。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雖然...
章節試閱
(一)【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孟子心氣說》)
「蹶者、趨者」是什麼意思呢?「蹶」是跌倒,「趨」是快跑或快走。簡單的說,蹶者是指走不動的人,趨者是指跑太快的人。
孟子用蹶者、趨者在影射什麼呢?讀經典時要先有一個基本認識,經典是一個「象」學,象學就是「比擬」的學問,一個影射意境的學問。像這裡的「趨者」、「蹶者」就是在影射「過」與「不及」的意思。過與不及都是病,社會中就是因為有太多的過與不及,因而產生無盡的亂象與煩惱。
而為什麼有的人會「過」,有的人會「不及」呢?孟子說,原因就在於這「氣」能反動他的「心」呀。
例如:這個人講話總是劈里啪啦的,毛毛躁躁的,你叫他靜一點,溫柔一點,有禮貌一點,但實在很難改變。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的「氣」太躁了,他被「氣」的形態給控制了,他跟著「氣」而毛躁起來了。
為什麼那些少年會喜歡飆車?你叫他要乖一點,靜一點,那是沒用的,少年血氣方剛,他那滿腔的剛烈之氣已經完全控制了他的心,所以行為就脫序了。情況輕一點的就感覺輕浮、毛躁;情況嚴重一點就形成躁鬱症,甚至帶有攻擊性,這都是孟子所說的「趨者」。
還有一種「蹶者」,我們說:「走!去爬山!」「唉喲,累死人囉,我不想去!」;「不然我們去打個球吧?」「喔,我心情不好,改天吧!」;「要不然來讀個本書?」「再讓我睡一下吧!」。這就是「蹶者」,做什麼都沒勁,真是夠「蹶」的了。
這種人常令人頭痛,但當你瞭解他是被身中一股低迷的氣所控制時,也會不忍心怪他,因為他其實是不得已的。
為什麼一個人的「氣」會如此低迷呢?只因這個人長久以來,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暴」了他的元氣,消散了他身中的陽氣。陽氣不存而陰氣滋生,久而久之,「氣」就蹶了,「心」也跟著蹶了。輕則整天懶洋洋,重則形成憂鬱症,對身心都有不良的影響。
又為什麼有人特別容易「暴」了自己的元氣?這起因來自於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甚至是他的起心動念、他的脾氣……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身中的氣質,因為氣質太弱或太強了,氣偏離中和了。
氣越偏離中和的人,越容易受情緒所困;越受情緒所困的人,元氣就更容易散失;元氣越散失又更容易受情緒所困。所以,若不懂得怎麼樣養氣,這個惡性循環是永遠沒有改善的一天。
來看一則寓言:
有個小孩很喜歡哭,你問他:「為什麼哭呢?」他說:「因為人家都說我的嘴巴很大!」然後你再問他:「你為什麼嘴巴大?」他說:「因為我很喜歡哭!」你又問:「那你為什麼還哭!」他說:「就因為我嘴巴大嘛!」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他只有一天到晚哭個不停了。
請問什麼時候他的嘴巴才會變小?不要哭就慢慢會縮小了嘛。這個惡性循環你得先改變一項,情況才能有所改進。
氣養不了中和,心也別想得到安寧,這蹶者、趨者就是因為「氣」反動他的「心」。所以你說「養氣」重不重要?很重要呀。為什麼這麼多追尋情緒管理的人,或這麼多追尋修行的人,都忽略了養氣的重要呢。可惜呀!
(二)【遁辭知其所窮】(《孟子心氣說》)
「遁辭」是閃躲逃避、吞吞吐吐、理由牽強、或在背後說是非的言辭。像是「我只是犯了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這樣的話,就叫遁辭,自己犯了錯承認就好了,還拉一大堆的男人下水幫他背書,試圖以此脫罪,讓人家覺得他很無辜。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的理由勉強屈窮,不會因為這番牽強的理由就誤認他是對的。
社會上常有一種人,在背後說了一大堆人家的是是非非,但當人家要正面和他對質時,他卻支吾其詞,說「你誤會我的意思了,其實我不是這個意思」,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是不斷地閃爍其詞,試圖要來圓這個場。一看到這樣的場面,雖然我們不和他計較,但我們知道他編造了是非,因此內心有所窮屈了。如果這種錯誤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更要立即覺知到自己內心的理屈,而大大地自省一番。
再舉個古代的例子,孟子對齊宣王說:「假如您有一個臣,因為要去楚國遠行,於是把妻兒委託給一個朋友照顧,等到他回來時,卻發現他的朋友沒有盡職,讓他的妻兒挨餓又受凍,交到這種朋友應該怎麼辦呢?」齊宣王理直氣壯地回答說:「這種無情義的朋友應該和他斷交。」孟子又說:「如果你下面有一個負責管監獄的官,但他卻連自己的屬下都管不好,那你應該怎麼辦呢?」齊宣王理直氣壯地回答說:「免了他的職!」接著孟子說:「那麼一個國君應該要負責治理國家,但他卻沒有把國家治好,那應該怎麼辦呢?」齊宣王沒有回答,眼神一下子看左、一下子看右,就把話題岔開了。
因為知道自己理屈,再也不能理直氣壯了,又窮於找理由來應付,乾脆顧左右而言他,這就是「遁辭」的表現。有時我們的內心也會這樣,因為理窮,所以一直找理由掩飾,或是故意去忽略那個不淨的心思。明理的人一發現自己有這種現象,就應該坦然的自省,才有機會走在正人君子的道路上,有了這樣的覺知力,便叫「遁辭知其所窮」。
(三)知言舉例
看看今天的選舉制度,選票已經握在眾生的手中了,但眾生們究竟用什麼標準去選人呢?他們大多先看候選人長得漂不漂亮、帥不帥、再看他敢不敢拍桌子罵人、敢不敢開大張的支票給百姓、會不會講一些慷慨激昂或熱淚盈眶的話來讓選民感動、敢不敢向選民下跪……等等。除了這些條件以外,有幾個人真正去看看候選人的政見有幾條是確實可以實施的?有幾條是為國家的長遠利益在著想的?有幾條是說得出來又做得到的?有幾條是不會讓我們的子孫去背債的?而這些選民又有幾個在投下選票時,是真正公正無私毫無偏見的?如果我們連這些真相都看不出來,怎能叫「知言」呢?
很顯然,我們沒有用選票去封殺該封殺的梟雄。我們沒有孔子的智慧能看出誰是言行不一、似是而非的騙子,也沒能封殺那些「心達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強記而博」、「順非而澤」的梟雄。今日能站上國會的幾乎都是孔子眼中的梟雄,但我們卻沒有智慧去封殺這些人。
這要怪誰呢?實際上只能怪百姓不能「知言」,不能分出什麼是詖辭、淫辭、邪辭、遁辭所致了。百姓只喜歡看表面,只喜歡會表演的人,當然就會有那些人的出現了。試想,今天即使有一個非常務實且有遠見的政治家出現,百姓會把票投給他嗎?他從不講誇大的不實話,不會去照美美的沙龍照,不會去經營感人的故事,不會在鏡頭前做秀,不會開支票巴結選民,不會買票,也不會造勢。這種務實無華的人,百姓怎麼可能去選他呢。如果會的話,今天全天下都會是這種候選人的。
今日的百姓已握有選舉權,但卻又沒有「知言」的能力,最後的結局就是今日的亂象了。所以「知言」重不重要呢?辨明他人及自己胸中的詖辭、淫辭、邪辭、遁辭重不重要呢?非常重要呀。整個世界要進要退、要治要亂,就在「知言」這兩個字上面而已呀。然而知道別人的心術正不正,前提是要先能知道自己的心術正不正,不能看透自己胸中的存心,又怎能看得透別人胸中的存心正不正呢?因此「知言」是以觀照自己的存心為本的。
我們常把責任推給別人,我們聽到這邊有個說法讓你感動、那邊有個說法讓你感動;這邊有個表情讓你同情、那邊有個表情讓你同情,但我們沒有智慧理出一個頭緒來,我們不知道他到底可不可行,他的內在真正的「言」到底是什麼?而我此刻內心的「言」又是什麼?那些政見的話我聽得很高興,到底我被慾望收買了所以高興,還是我被騙得感覺很尊榮所以很高興,還是我因聽聞了真理而感到高興?
「知言」就是在一席話之中,你得看清楚你的心思,並且也看清說話者的心思,對不對你都已經了然於胸,那個人有沒有甜言蜜語在收買你,你也很清楚。而此時你不準備再被收買,你不準備再順非而澤,也不準備再與群小共舞,你準備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你準備做出該有的抉擇,去支持最具長遠正見的人,這才是「知言」的用意。
(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首章》)
「須臾」是多久?一彈指叫做須臾。子思說「道」這個東西具有什麼特性呀。它最主要的特性是「連一彈指的時間都無法離開」的呀。「可離非道也。」這句話是說,可以讓你離開一剎那的,都不是天賦的真道,不是生生世世永遠都陪伴著你的道。道創造了你,道的特質就是你根本無法離開一剎那的,好像叫你離開你自己一般,這事你根本做不到的啊。這句話講的真是太好了,因為這句話讓我們有所依據,可以判斷出什麼是道,而什麼不是道了。
我們前面談到修道就是率性,那麼「性」是什麼呢?不好說明。眾生常常疑惑,到底什麼是我的性呀?子思為了解開這個每個人都有的疑惑,他說性這個東西呀,是沒有辦法離開的,即使是一剎那也離不開的呀。
各位聰明的人們應該想想呀,什麼東西是做人也好、做鬼也好,做佛也好,生生世世的輪迴也好,都沒辦法離開一剎那的呢?最親的父母妻兒最後要不要分開呢?最愛的鑽石、瑪瑙、名利、地位……,最後要不要分開呢?甚至最珍貴的呼吸,最後要不要分開呢?想想你現在身上所摸得到、看得到的,有哪一項是永遠都不可能離開的呢?想想大限一到都是必須離開的。
有的人以日日唸經、唸佛號為道,拿著木魚一直敲,一直唸,正在唸的時候它是沒有分開的,但他休息一下去喝杯水,離開了沒?離開了!
有的人以打坐為道,坐累了站起來的時侯,離開了沒?離開了!
有的人崇尚站著不倒,叫做「不倒丹」,站著站一天、五天、十天,一直站著,都不躺著睡的,夜裡拿著拐杖睡,然後猛點頭。站著睡是很難的,但是以此為德的人,站到人生最後要不要躺下,還是得躺平平的給後人笑的。
有的人以坐著不起來為道,有的人以站著不下去為道,這些修行的毛病,實在是大出我們的意料之外。但最後都離開了沒呢?都離開了。記住呀,可以離開剎那的都不是道啊。
那麼什麼東西才是你從有這個靈性以來,歷經無量百千萬億劫,連一剎那都不曾分開過的東西呢?找到這個東西以後,在這個東西上用功,才是在圓滿你的本性呀。什麼東西是永遠沒辦法離開的呢?想想看呀。若能找到這個東西,並在這個東西上面有所成就,那麼便是永恆不朽的成就。若是在一個可以離開的東西上面用功,縱然有所成就,那也不過是火石電光般的成就而已,有什麼值得努力的呢?
常常有人喜歡空談「生命的意義」。你有沒有想過,你的真正生命在那裡?永遠跟著我,陪伴著我,不曾離開過我的東西是什麼?那才是我真正的生命。若是這點沒有找到的話,空談生命的意義豈不是太短暫,且太虛幻了嗎?找不到這個東西,你所有的努力並非在圓滿你的生命,而是在圓滿一些看起來暫時存在,而它馬上要離你而去的虛幻成就而已。
為了釐清這個盲點,子思特別舉出「可離非道也」這句話,表示這是老天爺給你那個無法抗拒的東西,你想離也離不開的,這東西正是你那真我的生命,及你那本性的所在,這個東西此刻就存在你那短暫的身體裡面,即使有朝一日你的肉體四大分散了,做神做鬼它還是陪著你的,它正是你的生命主軸,永遠不會與你分開的。此刻你想要認識它,你得要往身內觀察才能有所發現,若是你一直往外看的話,不會有絲毫收穫的。
子思談到這裡,那個「不可須臾離也」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還沒說出來。為了慢慢引導我們接近這個重點,子思便鋪陳了以下這段文: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現乎隱,莫顯乎微。」
子思說這個所最該戒慎恐懼的東西是「不睹不聞」的,它不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不是用耳朵可以聽得到的,因為它就在你的身內,除非你去「感覺」它,否則你無法認清它的樣貌。
子思又說這個東西「莫現乎隱、莫顯乎微」,它深藏在內,所以非常的隱微,人們常會忽略了它的存在,但它對人們的影響,卻是如此的明顯,只要一個人的內在微微地一動,不僅外在整個人的言行都被撼動了,而且還可能影響到周圍所有的人。所以子思要我們以非常戒慎恐懼的態度,往內觀察它、覺知它的存在。
人們的習慣,眼睛一張開,就是整天往外看,耳朵也是整天往外聽,這是美的,這是醜的、這是尊貴的、這是卑賤的、這是光榮的、這是羞辱的……,我們不斷地往外追尋。但一個君子修行,他不是往外的,他是專注在內的,因為內在的發生才是自我人格與生命意義的最重點。「莫現乎隱,莫顯乎微!」這兩句話,是表示內在那個隱微的東西,所發出來的力量,才是真正可怕的。
仔細思索子思的文章,到這裡每個人都會在內心產生疑問,到底子思所指的是內在的什麼東西呢?剛開始往內觀察的時候你會很茫然,子思到底要我觀察什麼?要我找什麼?什麼才是我生命的本質?什麼才是一剎那都離不開的東西?
雖然你還感受不到任何東西,抓不到觀察的主軸,然而你卻感受得到,你的內在有一個隱微的東西,力量非常巨大,它深深影響著你的思考、情緒、甚至一舉一動。
例如我們莫名其妙地開始擔憂,我們莫名其妙地開始煩躁,有一個感覺,使你的腦袋停不下來,使你坐立難安,甚至驅使著你不停地走動。有的人必須要讓自己感覺很忙碌,若是一靜下來就慌,就擔憂,就煩躁,就不舒服;有的人則必須讓自己很安靜,一動就不舒服,就煩躁不安。
這都顯示著有個內在的力量在控制著他們的情緒與作為,那個東西形成人們的個性與作為,也形成各種的執著,各種的毛病。你可能讀到了大學,讀到了好幾個博士,你可以懂很多的道理,但你有時可能連讓自己平靜下來,或快樂起來的能力都沒有。你不知道被什麼力量給控制了。你找不到它的蹤跡,因為它深藏在你內,它很隱微,可是你知道它的力量卻大的不得了。因此子思以「莫現乎隱、莫顯乎微!」來形容它。
你知道這個力量此刻正存在你的身中,而非在你的身外,想要瞭解它,你必須慢慢地觀察,才能找出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找到原有清真的本性來。而下文正是道破照見那主角的原則。
(一)【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孟子心氣說》)
「蹶者、趨者」是什麼意思呢?「蹶」是跌倒,「趨」是快跑或快走。簡單的說,蹶者是指走不動的人,趨者是指跑太快的人。
孟子用蹶者、趨者在影射什麼呢?讀經典時要先有一個基本認識,經典是一個「象」學,象學就是「比擬」的學問,一個影射意境的學問。像這裡的「趨者」、「蹶者」就是在影射「過」與「不及」的意思。過與不及都是病,社會中就是因為有太多的過與不及,因而產生無盡的亂象與煩惱。
而為什麼有的人會「過」,有的人會「不及」呢?孟子說,原因就在於這「...
目錄
第一部 《孟子心氣說》
新解《孟子心氣說》
一、不動心的層次
二、「志」與「氣」有什麼關係?
三、「志」與「氣」孰輕孰重?
四、「志」與「氣」如何相互影響?
五、何謂浩然之氣?
六、「義」該從何做起?
七、「觀自在」心法的訣竅
八、養氣,順其自然!
九、自古聖賢一條心,人性真理只一個
「知言」舉例
黃庭禪修的五個步驟
第二部 《中庸首章》
新解《中庸首章》
關於黃庭禪
第一部 《孟子心氣說》
新解《孟子心氣說》
一、不動心的層次
二、「志」與「氣」有什麼關係?
三、「志」與「氣」孰輕孰重?
四、「志」與「氣」如何相互影響?
五、何謂浩然之氣?
六、「義」該從何做起?
七、「觀自在」心法的訣竅
八、養氣,順其自然!
九、自古聖賢一條心,人性真理只一個
「知言」舉例
黃庭禪修的五個步驟
第二部 《中庸首章》
新解《中庸首章》
關於黃庭禪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