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蔣經國不是說「你等會」……
文/卜大中
歷史可以「假如」嗎?假如我爸爸沒有碰到我媽媽,假如他們碰到但沒結婚,會有今天的我嗎?腦筋常常急轉彎的小朋友問我:「怪叔叔,假如國父的媽媽沒生國父,中國會怎樣?」我正忙著想會不會有十次革命、肇建民國這些機車事,他卻格格笑了,說:「中國會少一個人啦!」
「假如」真的很有趣,從個人人生到一個國家的歷史,再到全人類,上帝只要「假如」一下,立即完全改觀。不過,已經發生的事,正是上帝「假如」之下的產物,所以,上帝有最多製造「假如」的材料。人嘛,權力越大的傢伙可以「假如」的選項就越多;小人物嘛,就只有「被假如」的份。所以,「假如」並非偶然,乃是必然的另一種面目。
假如袁世凱一念之間決定勤王,不派兵包圍光緒而是包圍慈禧,中國會怎樣?假如一八九五年中日海戰勝方是中國而不是日本,台灣沒有被「馬關條約」掉,台灣會怎樣?假如李鴻章聽得懂孫中山的廣東番話,沒把他趕出去,而讓他做個「弼馬瘟」之類的官,中國會怎樣?假如太平天國不要胡搞亂搞,而把滿清推翻,中國會怎樣?假如,好吧!更早一點,陳圓圓長得很醜,中國會怎樣?
扯太遠啦,說近一點的事。假如日本只打中國,不惹美國、英國,現在會怎樣?假如胡宗南攻進延安剿滅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只差一點),中國會怎樣?假如老毛在建國後不久就蒙馬克思寵召,由劉少奇、周恩來主政,中國會怎樣?假如金日成沒發神經發動韓戰,台灣會怎樣?假如陳啟禮一行買的腳踏車沒被美國警察發現,台灣現在會怎樣?假如蔣經國那天肚子痛去大便時,門外沒有人聲聲催促他說出副總統人選,台灣會怎樣?假如天安門學運沒被屠殺鎮壓,而成功促成中共政變或崩潰,中國會怎樣?最後,假如針孔攝影機沒被發明出來,台灣社會會怎樣?
以上所有人物,假如都沒被他們的老母生出來,又會怎樣?當然,這樣問很無聊,他們的父母若沒被他們父母的父母生出來……陷入無聊循環,沒完沒了。看官不免也要問,假如沒你這個無聊的卜大中,我們會怎樣?然後自問自答說:「我們會耳根清靜得多,幸福快樂得多。」
假如《鐵達尼號》電影裡的女主角蘿絲不是肥妹,而是骨頭妹,她的信子(男友)傑克就可以和她一起趴在木板上被救啦!結果呢?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非也。蘿絲會生一堆孩子(那年代沒避孕的東西),看他們倆那麼愛嘿咻就知道啦。傑克還是個窮混混,到處用畫畫把妹,蘿絲又胖又嘮叨,家中一堆吵吵鬧鬧的孩子,傑克一定跟別的女人跑掉,蘿絲從此過著貧窮悲慘的生活。回想起來真巴不得當年肥胖,讓木板承受不住兩人重量,而讓傑克淹死凍死,多麼浪漫美好,賺人熱淚,也賺人電影票費。看來,還是不要「假如」的好。
言歸正傳!
假如袁世凱決心勤王,老太后被殺或被關,她不能出馬選立委逃避坐牢,或偷渡到中國去吃香喝辣,光緒正式掌大權,中國今天會是英、日那樣的內閣制;光緒及後代是虛君,天天鬧誹聞,沒正事可幹;也就不會有軍閥割據、國民革命、共黨作亂了吧!只是愛新覺羅王子妃可能撞死在自強隧道裡;王子可能愛上上流美,結婚時,老媽──慈禧的孫女──憤而拒絕參加!
假如沒有馬關條約,台灣沒送給日本,台灣就逃不過日後的軍閥內戰、國民革命、滿清覆亡、中日戰爭、國共內戰、三反五反、鎮反肅反、土改反右、三年大飢荒、文化大革命、反精神污染……至今一窮二白,活像另一個海南島。
假如李鴻章收買了本來想做官的孫中山,國民革命就未必成功,滿清帶病延年,到今天還是大清天下,人人留辮子穿馬褂,自稱「奴才」。什麼都不一樣,只有一件事一樣,就是大陸拍的清初三帝的神話,一定得到清廷欽頒的什麼「金雞獎」、「金馬獎」、「金鼎獎」。
假如太平天國推翻清廷,建立「天國」,今天會是亞洲第一個奉基督教之名的國家,也是最早的中共式朝廷:人民公社、人民食堂、男大營女大營……只准官吏貪腐姦淫,不准百姓點燈。中國就成為一個官吏樂園,毛、鄧、江、胡等高幹就是近五十年「天國」的繼承人。共產黨也早就有了前身,不必辛苦革命啦。
假如陳圓圓是個恐龍妹,吳三桂是個禿頭佬,就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啦!那他就死守山海關,不讓清兵越雷池一步。如果後來清兵真的進不來,今天仍是大明天下,我們看到有權勢的大傢伙就是太監宦官啦!引刀割雞雞,唬爛又臭屁。
假如中共被國民黨剿滅(機會很多次喔!),今天中國就是國民黨天下,二蔣在南京關起門來當皇帝,不會勵精圖治。然後中國就貪官遍地、飢民遍野、貧富兩極、極權獨裁,和今天的大陸很像。
假如老毛在建立政權後不久就噶斃了,就變成中國的列寧。中國在右派劉少奇、周恩來統治下,老早就改革開放、吸進外資,中國也早就富裕起來,當然也早就和美國友好、建交啦;台灣說不定早就被賣給中國了,現在就不會有李登輝、陳水扁、民進黨、台聯啦。看吧,藍軍要怪就怪毛澤東活太久了吧!
假如金日成沒有打韓戰,美國也沒介入,台灣恐怕是另一番景象呢!美國曾遊說孫立人推翻老蔣,為孫所拒。等孫有意時(見《中國時報》訪問美國前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剛好發生韓戰,美國決定支持老蔣維持現狀。如果沒韓戰,在美、孫合作下推翻老蔣不是不可能,然後由孫組成臨時政府;大局底定後,交由民間政黨競選形成民主體制。其結果是台灣早在一九五○年代中末期就正式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也是聯合國會員國,受美國庇護。當時,中國正在關門互咬,沒力氣對付美、台,台灣早就獨立了,沒有現在的統獨爭議。當然,若老蔣後來不退出聯合國,接受美國建議留在聯合國會員國內,而只退出安理會,由美國背書的「兩個中國」也就變成既定事實,當時的中國也無力反對。兩次良機錯失,台灣就有了今天的困境與窘境。
假如陳啟禮一行人的腳踏車沒被美國警察發現,電話沒被美方竊聽到,暗殺江南的事就不會被發現,美國就無法向小蔣施壓,小蔣就不會外放蔣孝武,培養蔣孝武接班的事就不會中斷,後來就又是一個「蔣總統」──蔣孝武總統。那台灣今天的台獨勢力就不會這麼大,就沒有李登輝總統、陳水扁總統,局面全然不同,統派心情會比較high,獨派則比較解high。
有笑話說蔣經國在一九八四年的中常會上肚子痛,去廁所棒塞,秘書長在外催促他要提的副總統人選。小蔣說:「你等會!」秘書長聽成「李登輝」,就到會上宣布李登輝了。
假如蔣當時提的不是李,而是其他任何重量級人選,如林洋港等,現在就不會台獨聲浪四起;又如果是外省大老,如俞國華、王昇、李煥、李國鼎、孫運璿(假如沒生病),都不會把台灣帶向主體認同之路,今天和中國統一就容易許多,也不會有這十年來的兩岸緊張和軍事演習,也不需要連、宋去訪問北京,兩岸早就官方互訪了。自然也就沒有杜正勝爭議,也沒有新黨、親民黨的誕生,連戰也不需要自稱為「純種中國人」了。(有雜種中國人嗎?誰?)
不過,兩岸關係那麼好,台灣大老婆更緊張,包大陸二奶也更容易了嘛。三通可能早就通了,包括通姦、通敵、通婚。
假如天安門學運成功,中國有兩個可能:一是民主化,變成跟台灣一樣,政客多如狗,天天吵吵鬧鬧、荒腔走板,但是會多元化與重視人權,政治參與爆炸,很熱鬧;另一是中共崩潰,亂成一團,暴民四起,社會解體,最後是大軍閥出而一統天下,重行獨裁政體專制。無論哪一項,對台灣都影響深遠。
最後,假如沒發明針孔攝影機,台灣人民會很悶。你能想像沒有璩美鳳情慾光碟、陳勝鴻誹聞的日子嗎?還有其他那麼多名人的情慾表演,如果沒有變成八卦,大家怎麼活?活不下去呀!
「假如」是個有趣的心智遊戲。假如古早人類是把內褲穿在頭上,今天羞於見人的器官,就不是私處,而是鼻子(男)和嘴巴(女)啦!
中國發現新世界,十五世紀鄭和的遠征隊可能到達何處
文/小西奧多•庫克
鄭和(一三七一至一四三三年)絕對算是探險時代中的紀念性人物,他的出身與生平就跟狄亞士、達伽馬、哥倫布或麥哲倫一樣錯綜複雜且不尋常。除此之外,他的事業也和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永樂皇帝,於一四○二至一四二四年間統治中國)的掌政緊密交織在一起。皇帝將重要的任務委託給鄭和,而這項任務逐漸演變成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間七次龐大的海上遠航。這七次航行帶著他和中國名號進入今日的南中國海,穿過麻六甲海峽,並且經過依附天險──他們稱為「世界之臍」──的王國。他繼續航行到孟加拉灣、錫蘭,沿著印度馬里巴(Malibar)海岸北上到達傳說城市柯枝(Cochin)與古里,經過名字取得恰到好處的阿拉伯海──自古以來,它的海路就連通了印度、美索不達米亞與阿拉伯──到達紅海,並且走陸路到達麥加。一小部分的艦隊則往南沿著東非海岸航行,經過占吉巴(Zanzibar),最遠可能還到達莫三比克與馬達加斯加。有證據顯示,中國艦隊中有一小部分造訪了香料群島極東端之後,甚至抵達澳洲北岸。
鄭和出身之困厄,一般人難出其右,而他的青年時期則是一段不尋常的發跡歷程。鄭和生於中國西南部的內陸省分雲南,父母是穆斯林,這個地區在一二五三至五四年被忽必烈汗征服,元朝在此地設省,由蒙古親王治理,直到元朝滅亡為止。明朝開國皇帝派大將傅友德前來肅清此地時,鄭和剛好十歲。傅友德來此還有另外一項任務,他要募集一批男孩送進宮裡當太監──中國宮廷最看重的公僕。傅友德看重鄭和的機敏與膽識,便選他進宮,並且評為「才能出眾」。在忍受了以刀子閹割的痛苦折磨之後,鄭和被分派給皇帝之子燕王(朱棣在他父親統治期間受封的爵位)當侍從,地點在首都南京。鄭和之所以被送去接受軍事訓練,主要是因為他的身高、體格及威風凜凜的外表。然後他便被調去戍衛北疆,並且參與主子朱棣發動的內戰:朱棣罷黜了姪子,於一四○二年自立為帝。
身為新天子最信任的夥伴,鄭和被選定為創建並指揮明朝艦隊的負責人。這支原本就相當龐大的艦隊原本在南方海面作戰,現在則繼續擴充。派遣穆斯林而非異教徒擔任全權大使,前往阿拉伯商人支配的海路以及許多由穆斯林統治的國家,外交手腕堪稱明智。航行的經驗明顯不如忠誠度來得重要,然而鄭和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組織技巧與領導才能,所謂的「豐軀偉貌」,只是用來合理化皇帝選擇的藉口。由宦官指揮艦隊或軍隊,在明代並非罕見;事實上,重要的指揮權通常都是交給這種人。然而,鄭和的成功及其與皇帝的關係最後招致了極大的嫉妒與憎恨。
為什麼要組成遠征隊,裡頭的原因並不像選擇鄭和那麼明顯,而其中的意義必須從整個明史的脈絡來理解。朱棣於四十二歲即位為帝,成為明朝──他的父親朱元璋(洪武帝,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所建立──最高領袖。明太祖成功發動軍事叛亂,於一三六八年以武力推翻元朝。洪武帝以貧農身分帶領漢人重回皇宮,並且將蒙古人、來自中亞在蒙古人底下為官的色目人,以及在蒙古官僚底層任官逢迎拍馬的漢人驅逐出去。洪武帝的官方肖像目前收藏於台北故宮,畫像捕捉了他粗俗的特徵:突出的下巴、旺盛的精力及潛在的暴力傾向。驅逐蒙古人的戰爭漫長而艱苦,戰禍遍及中國全境及周邊地區,朱棣才剛成年便立即投入戰役中。
朱棣奪取了姪子的帝位,他具有莎士比亞劇中人物的野心;然而在此同時,他又對自己行為的道德性深感懷疑,這些特質使得學者對所謂的「明朝二次建立」深感興趣。朱棣以「違背太祖聖訓」為由宣布「清君側」,他這麼做似乎是想和他顯赫的父親一較長短,甚至於想凌駕父親的成就。雖然姪子可能已經在一四○二年七月十三日一場燒毀宮殿的大火中死亡──朱棣的軍隊在此時擁入南京──但是他的死從未得到證實。由於擔心姪子的支持者可能在國外找到盟友,例如渴望南下復仇的蒙古人,或者是海外勢力,永樂帝決定向全亞洲宣布他已經登基,以彰顯他才是中國的正統統治者。除此之外,他決定邀請各國君主前來朝貢;他派鄭和率艦出航,主要就是為了這項任務。
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中國艦隊是個龐大無比的艦隊,裡頭的無數船隻,其大小與精細度都是歐洲人做夢也想不到的。十五世紀末進行史詩航行的葡萄牙或西班牙堅固快帆,與明朝艦隊中最大的「寶船」相比,簡直成了侏儒,而其大小與性能也比不上艦隊的其他船隻。鄭和率領的艦隊專為遠航而設,人數有時達三萬七千人之譜。他有馬船,能夠運載馬匹,馬匹可能是從中國運來,供軍隊使用;也可能是朝貢貿易,準備運回中國。他有補給船,以及特別設計在乾燥地區未知海域執行任務的運水船。他手下還有龐大的戰鬥艦隊,包括「浮動堡壘」,上面裝備了大砲和其他能轟擊頑強敵人的武器;還有運兵船運送龐大的陸軍,以及小巧快速的船隻可以擊退並追捕海盜。他們靠著複雜的旗、鼓、鑼與燈籠系統在海上協調合作,為的是讓船隻能彼此連繫,輕易可靠地將航行或其他危險的重要資訊逐船傳送出去。
一四○二年,永樂帝命鄭和組織艦隊,準備遠征印度洋。到了一四二○年,它已經擴展成一支擁有三千八百艘船的龐大帝國艦隊,其中有一千三百五十艘是能夠作戰的主要船隻。在戰鬥艦中,約有四百艘是大型海上浮動堡壘,至於大型「寶船」則可能有兩百五十艘。精確的大小形式,以及船隻索具與帆的排列──桅杆看起來似乎多至九根──長久以來一直是海軍建築學者爭論的主題。明朝艦隊的船隻不只是在尺寸上超越前代,也非常適合海上航行。船隻配備了最新科技,包括磁羅盤、尾柱舵、詳細的地圖與海圖、甲板下的防水艙隔及交錯桅柱;之所以如此放置,是為了更有效捕捉風力,運用的則是最強韌的帆布。在尺寸上,船隻則讓歐洲船相形見絀,有些船的排水量達一千五百噸,是達伽馬航向印度的船的五倍。
一四○五到一四○七年的首航,鄭和艦隊由三百一十七艘船構成,搭載了將近兩萬八千名武裝部隊。這些船當中有許多是龐然大物,九桅寶船有四層甲板,能容納五百名以上人員及大批貨品,長度達一百二十四公尺,寬度達五十一公尺,這些寶船在當時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海上船舶。在前三次航行中(一四○五至一四○七、一四○七至一四○九,以及一四○九至一四一一年),鄭和艦隊前往的地區是東南亞、印度與錫蘭。第四次遠航(一四一三至一四一五年)前往波斯灣與阿拉伯,而之後的遠航則沿著東非海岸南下,所造訪的港口遠達今日肯亞的麻林地(Malindi)。在旅程中,鄭和慷慨地發放禮品,例如中國的絲綢、瓷器和其他貨物,而鄭和也從各國東道主那裡收到許多罕見的回贈,其中包括各種後來在明御苑中終老的動物。鄭和一行人尊重各地的神祇與風俗習慣,在錫蘭,他們立碑榮耀佛陀、阿拉與毗濕奴(Vishnu),這是一塊包含各宗教的羅塞達石板(Rosetta Stone)。鄭和總是透過外交手段達成目的,但是當時的人也提到,鄭和走路像隻老虎,當他認為有必要以武力迫使外國人就範時,也不會規避用兵。他無情地鎮壓長期為害中國與東南亞水域的海盜,介入錫蘭內亂以建立他的權威;而當阿拉伯與東非當地的官員威脅他的艦隊時,他便展示兵力。這七次遠航為中國在印度洋盆地建立聲望。第四次航行返航時,鄭和帶回三十國使者,讓他們來中國朝貢;然而,往後的航行開始失去中央的支持,因此接下來兩次的氣勢與規模都大不如前。
隨著朱棣帝位的穩固,昂貴的海外宣揚國威之旅似乎也失去了必要,航行的龐大費用也逐漸榨乾了維護本土安全所需的資源。當蒙古對北疆的威脅日趨嚴峻時,朱棣也決定在第五次航行(一四一六至一四一九年)之後減少海事費用。一四二一年的第六次遠航規模明顯縮小,但是鄭和卻提早返航,為的是進獻貢物慶祝北京新紫禁城落成──永樂帝重建的北方都城。鄭和展示了祥獸麒麟,但是獻貢之後不久卻發生了災難,雷擊造成大火,嚴重損害了新宮殿。皇帝將此解釋成惡兆:難道他的做法是倒行逆施?他減輕賦稅以減少民眾的負擔,並且暫時停止寶船的海外航行。既老又病的朱棣於一四二四年北征時死於戰場上,享年六十四。
朱棣的繼承人是好學的長子朱高熾,非軍伍出身的新皇帝開始計畫更改父親的政策,其中包括因戰爭與公共工程而課徵的重稅。然而,朱高熾只當了九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朱瞻基(年二十六歲)於一四二六年繼位為帝。第五任明朝皇帝結合了祖父的好戰與揮金如土,以及父親的好學與財政儉約,他的統治是一段和平、繁榮與完善政府的時期。他於一四三○年命令鄭和進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寶船遠航,意在宣揚國威及恢復朝貢貿易。這次或許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遠航,有兩萬七千五百名人員與三百艘船。
然而,一四三○年代中期,明朝皇帝決定完全終止遠航。儒家官員不信任鄭和與支持航行的宦官,他們認為將昂貴遠航的大量資源投入農業才是更好的運用。除此之外,一四二○與三○年代,蒙古人在西北發動了新一波軍事威脅,陸上兵力急需財政的支援。學者責怪是晚明的內省文化造成了科學與技術的衰退。中國令人敬畏的海軍力量在一紙命令下出海,如今也在中央的示意下全面停止。一四三六年,皇帝下詔禁止建造新海船,大造船廠於是沒落,海軍人員也重新分派職務。維護海船的能力也崩解了,有些熱心官員為了讓遠航永遠不能恢復,竟然毀損偉大旅程的記錄。鄭和本人則死於一四三三年,顯然是在最後一次航行中過世的。
一四七四年,艦隊規模已經降至明初的三分之一;到了一五○三年,只剩下顛峰時期的十分之一。曾經在皇帝意志下縱橫四海的偉大艦隊,如今已消失無蹤,並且成了毫不起眼的地方事務。一五一五年,葡萄牙使者狡猾地說:「只要十艘船,〔葡萄牙的〕印度總督……便能拿下整個中國海岸。」真是難堪啊!
事情一定得如此嗎?
如果一四三三年鄭和最後一次任務結束後,中國統治者並沒有減少龐大海外遠航的開支,反而繼續將中國輝煌的文明傳布到東南亞以外的地區,並且將與明朝合作的利益以及中國的世界秩序擴展到尚未造訪的地方呢?如果中國皇帝沒有聽從儒臣與儉約者的建議,放棄他們認為的無前例可循的魯莽海洋活動,反而允許繼續進行或甚至擴大規模呢?如果中國統治者沒有屈服於返歸中國史「常態」的呼聲,並因而產生懼外的內向心態,反而甘冒風險向全世界開放,不管是利益或危險都一律接受呢?如果明朝艦隊沒有受到限制,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
想像有一支中國艦隊,其規模遠小於鄭和最後一次的東非遠航,卻仍足以讓葡萄牙人相形見絀。這支艦隊在莫三比克以南的南非海岸航行,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中國人一定會稱其為第二個「大西洋」。這個地區的海岸非常貧瘠,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但他們還是捉了鴕鳥和其他動物放入皇帝的海上獸欄中,當成額外的收獲。然而,是否有充足的誘因讓中國分遣艦隊願意沿著非洲西岸北上抵達幾內亞,或者是在葡萄牙人率軍前來之前抵達葡萄牙所屬的大西洋島嶼?也許當時剛好有足夠的理由讓他們相遇。面對擁有盟友及附庸國(來自安哥拉、剛果與西非海岸)的中國艦隊──即便規模小了一點──葡萄牙人還願意繼續探索往東的航路嗎?
很難想像羅馬天主教會是否會將中國艦隊當成魔鬼派來的另一個折磨基督教世界的工具。面對東地中海聲勢日隆的土耳其人,以及北非地區力量仍強的阿拉伯人(不過他們已經退出伊比利半島),這時若再加上來自南方的另一股實力雄厚且持續不斷的異國力量,很難不使天主教徒想像這是不是上帝給他們的又一次試探。面對這種局勢,十五世紀中葉的葡萄牙人能做什麼呢?從歷史來看,葡萄牙人於一四八二年在西非黃金海岸建造埃爾米納堡(Fort Elmina)。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中國人出現在好望角或大西洋海域,就表示中國人已經在印度洋盆地建立了極為穩固的地位,其結果將是牢牢限制了葡萄牙人的擴張。可怕至極的大西洋奴隸貿易,有沒有可能在這麼早的時期就因葡萄牙人無法沿著非洲海岸擴張而胎死腹中呢?
伊比利半島的君主此時王位仍不穩固,很可能走上與歷史不同的路,反而較不傾向支持「瘋狂的探險」。葡萄牙人原本在非洲西岸安哥拉建立第一個據點,然後是東岸的莫三比克,接下來便是在東非無情地大肆剝削;如今在中國的影響下,非洲王國可能受到激勵起而抵抗葡萄牙人,並且請求「主君」的幫助。原本歐洲人以臥亞(Goa)、馬來亞、新加坡和東印度群島為基地,在東方許多地區進行剝削,如果中國控制了麻六甲海峽,並且間接透過朝貢體系使各國對天子負有義務,這將使明朝皇帝獲得一項重大資產,同時也對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闖入的歐洲探險家構成巨大障礙。中國勢力出現在錫蘭與印度海岸,除了能豐富當地的文化,使其更具多樣性,也能讓當地統治者較不容易受到脅迫,葡萄牙人就無法輕易地設立堡壘化的哨站及軍械庫,並進而控制商路。同時,如果中國持續出現在紅海接近埃及的地區以及波斯灣,很有可能改變中東的歷史。
西向探索可能產生逆轉的效果。如果中國及附庸國的商人能在非洲與西方進行貿易,伊比利航海家將只需要繞行半個地球,而中國本身也將有所轉變。如果對國有企業的束縛與控制能夠放鬆,股息將會非常龐大;在一個尋求中國工業與發明產品的世界中進行貿易,當中的潛在收入將足以為中國帶來商業革命。
既然已經想出這麼一幅場景,人們勢必會繼續想像,如果是中國人發現了美洲,並且在哥倫布之前與原住民接觸,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除非中國人在非洲西岸立定腳跟,否則這件事不可能發生。由於對西方陸塊缺乏具體的認識,因此他們可能缺乏誘因去挑戰可怕的南大西洋海流。除此之外,中國海上遠征隊需要很龐大的後勤部隊,可能不適合冒險跳進未知的領域;然而,要是西非整塊凸出部分都併入中國的體系中,往南美大陸方向探索的可能性將大為增加。人們可以想像,歐洲世界與在非洲海岸停駐的中國艦隊有著密切接觸,將迫使歐洲在這些海域形成龐大的戰略守勢,正如他們在東地中海對抗土耳其人,歐洲將把探索的任務留給中國入侵者。
中國的海上擴張除了從西非航向巴西之外,另外還組織了引人注意的龐大海上遠征隊,準備橫跨太平洋到美洲大陸。這支遠征隊最有可能利用北方的航路,先航經琉球群島,然後造訪好客的日本,接下來便穿過北太平洋到阿留申群島與阿拉斯加。從那裡出發,遠征隊將沿著歐洲人後來命名的加拿大海岸往南航行到加州──以及更南之地。中國人也有可能選擇從低緯度地區橫跨太平洋,麥哲倫是在一五二一年首次走這條航線。不過,西班牙人走這條航線時,是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到菲律賓群島,這樣的走法較為可靠;如果走的是相反方向,問題會較多,除了海流不穩定之外,開闊的海洋上也缺乏中繼島嶼。
這兩條航路都能通往後來被稱為美洲的大陸,而這兩條航路也將世界各民族置於中國的勢力範圍內,各地的酋長向明朝天子進貢,將他視為遙遠的主君,以此換取珍奇的中國貨物及中國的承認。外交、文化和軍事交流上的劇烈變化,完全改變了美洲原住民被征服與剝削的命運,而這也不禁令人好奇「拉丁」美洲將會有什麼發展。如果這次造訪的是中國人,「前哥倫布」〔前鄭和〕時代的王國同樣會被舊世界的病菌無情地消滅掉嗎?如果中國人引進馬匹、槍砲和冶金術,那麼在十六世紀的前三分之一,這些物品能幫助阿茲特克人與印加人讓西班牙人陷入困境嗎?或者,西班牙人及其好戰的天主教信條最終還是會獲勝,但這必須等到十六世紀末才有可能?天花仍舊會讓歷史天平傾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