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世界史中雜兩本79折全知讀者視角碳水循環我討厭貓侯文詠東野圭吾當上主管角川漫博會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季暢銷5折起猶太商法匡靈秀大塊文化75折起大罷免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台灣島巡禮(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廖鴻基

評價
6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32 NT$ 111 NT$ 350

教科書學科檢索:人文學門>其他人文學類
賣家:聖雅
書況(讀冊判定):普通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限量商品已售完

購買新書
88 308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2003年3月10黑潮的夥伴在廖鴻基的帶領下,搭乘多羅滿號,展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台灣島巡禮。本書是航行人員的實地紀錄,以及團長廖鴻基從歷史、地理及航行等各方面所做的紀實,配合近四百張珍貴的照片,是一本海洋台灣的住民都應該認識的書。

台灣枉為一個海島國家,一般人申請海上活動的許可並不容易,而各港口的地形設施、入港導引與停泊補給的資訊與資源,不是不足就是無公開資料,非當地人不易了解,甚至從開港以來從無接待外港船隻的經驗;至於海防單位,除了執行懷疑公民活動「動機」的天職外,似乎並無提供航行資訊的功能。總體來說,台灣的沿海航行條件,乃至於港對港的航行,都還是處於非常不公開不發達不方便的原始狀態。繞島航行活動無疑是要從破除這些有形無形的禁錮開始著手。  

彷彿是自我禁錮在一座大族屋內好多年好多年之後,終於踏出門限,在戶外寬闊的庭院裡走了一圈。第一次,終於可以從戶外的角度看到這一座住屋多樣的外觀、方位和若干曲折變化的轉角處,見識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歲月的滄桑。斷崖,岩礁,三角洲,鼻岬,灣澳,沙丘,階地,等等,面貌形態特質,都很不一樣,但都是我們的海岸。

作者簡介:

廖鴻基

1957年出生,花蓮人,花蓮高中畢業。曾經討海,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2000年執行「墾丁鄰近海域鯨豚類生態調查計畫」,2001年隨台灣魷釣船遠航至南大西洋記錄台灣遠洋漁業。  著有、《鯨生鯨世》、《來自深海》、《尋找一座島嶼》、《山海小城》、《台11線藍色太平洋》、《漂島》。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賴和文學獎。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