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試圖從研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剖析歷史的過程和脈動,希望用「通史」的概念,把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裡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以及歷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都包括在裡面,將東亞歷史相互間關聯互動的關係論述清楚。作者將各個平行的國史變成交叉縱橫的網狀區域史,用大區塊的歷史解讀幫助讀者用不同角度去看我們與鄰國的關係與歷史,希望藉由對彼此歷史的瞭解,有更開闊的胸襟視野客觀地面對歷史全局,進而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我要特別指出,呂先生試圖從研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剖析歷史的過程和脈動,這是一個有意義而值得鼓勵的方向。
──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副院長王汎森序
正理兄一再重複他在〈自序〉裡寫的一句話:「以我個人的看法,比較現代企業的起落和歷史朝代的興衰,其間實在沒有很大的差異。」深獲我心。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史欽泰序
一個人如果只讀自己國家的歷史,而對別國的歷史所知有限,通常不會知道一個發生在本國的歷史事件究竟會對另一個國家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很少人會聯想到,本國人民所歌頌的豐功偉業,常常是由另一個國家的人民付出代價。
──作者自序
作者簡介:
呂正理,生於台灣桃園大溪,清華大學化學系及研究所畢業;曾任跨國企業英商卜內門化學公司台灣分公司(ICI Taiwan Ltd.)總經理,中國卜內門化學公司(ICI China Ltd.)執行董事。1999年後從事企業顧問工作,並曾參與創辦多家光電和顯示器相關產業的公司。2003年創辦鼎信顧問公司,專注於協助企業進行策略、管理之變革及組織再造;輔導過光電、精密材料、特殊化學品、IC設計、新能源等相關之企業,並協助完成數件併購案。
本書是作者在歷史方面的第一部著作。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誌謝
我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本書,必須要謝謝很多人,而最要感謝的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先生。王先生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而我與王先生原本是素昧平生。我在花了約兩年時間完成本書的初稿後,經人介紹,前往求見王先生。我雖不是專業學歷史,對於這本書卻有相當的期待,十分在意內容是否足夠嚴謹,下筆是否足夠客觀,是否有什麼不應該有的錯誤。當時王先生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我久仰其大名,冒昧地請求王先生給我指導。
很意外地,王先生看了我的初稿之後,不只給我許多意見和鼓勵,還提出建議,說由於這本書的範疇很廣,最好是請一些研究各種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分別提出意見,而他也樂意幫我安排。一位素賦名望的學者竟然願意如此協助一個業餘的歷史愛好者,最後又為我的書寫序,真是使我除了感謝之外,不知道要再說些什麼了。
我其次要感謝的,是應邀來指導我的青年歷史學者,包括張藝曦先生(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現在交通大學任教)、童長義先生(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現在台灣大學任教)、蔡宗憲先生(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王超然先生(台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裴英姬女士(韓國籍,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以及楊俊峰先生(台大歷史研究所博士)等;其中我特別要感謝小組的召集人張藝曦教授。這幾位後來都成了我的朋友,並協助我訂正了許多書中的錯誤。若是沒有這些各有專長的學者們,這本書裡的一些明顯的錯誤和遺漏恐怕在書一出版後就會讓我自己羞愧不堪了。
今年三月後,又有一位中研院的王明珂教授也應邀前來指導。王教授主要的研究範圍是中國西南和北方游牧部族的歷史,在這個領域是國際著名的學者。我在這本書中關於華夏邊緣的游牧部族方面的歷史著墨很多,不過坦白地說並不是很有把握,但由於王教授的指導,使得我信心大增,自認是幸運極了。
以上這幾位專家學者不但對我多有指正,也提出許多不同的看法和方向,使我從而能夠從更寬的角度深入地探討一些我原先沒有研究清楚的題目,部分章節甚至因而必須大幅改寫。雖然如此,這本書如果仍是有一些錯誤,當然是我本人要負全責,因為最後定稿的還是我自己。
我也要謝謝我的外甥女楊景涵。這本書裡所有的插圖都是她參考一些現有的地圖(部分是中國的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地圖出版社出版。在此特別要向已故的譚先生致敬),與我討論,然後重新修改而畫成的。希望讀者們在對照這些地圖和本書內文之後,對歷史的瞭解會更加深刻。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的院長史欽泰先生,在科技界是一位許多人敬仰的前輩,在從事教育方面也取得十分輝煌的成績,打造出一流的管理學院,培植出眾多企業界的長才。承蒙他在百忙之中同意為我的書寫序,實是我的榮幸。
另外,我要藉此感謝我的父母和所有在我成長階段中曾經教導過我的長輩、老師們,以及在我就業以後曾經啟發過我的先進和朋友們。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許多事物,使得我能夠逐漸累積知識,而敢於大膽嘗試寫這樣一部歷史書。當然,我也要謝謝我的太太和女兒、兒子在寫作本書過程中的不斷鼓勵。
遠流出版公司的發行人王榮文先生、出版三部總監吳家恆先生和游奇惠主編在本書出版過程中,對我協助極大,使得這本書能夠順利地展現在廣大的讀者們面前,也是我在此要十分感謝的。
最後,我要感謝選擇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們。這本書與其說是我的著作,倒不如說是我花了一生讀書,為讀者們所寫的筆記和心得,用來和讀者們分享。我誠摯地希望讀者們在讀這本書時,就如同我在寫這本書時一樣地喜樂。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誌謝
我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本書,必須要謝謝很多人,而最要感謝的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王汎森先生。王先生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而我與王先生原本是素昧平生。我在花了約兩年時間完成本書的初稿後,經人介紹,前往求見王先生。我雖不是專業學歷史,對於這本書卻有相當的期待,十分在意內容是否足夠嚴謹,下筆是否足夠客觀,是否有什麼不應該有的錯誤。當時王先生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我久仰其大名,冒昧地請求王先生給我指導。
很意外地,王先生看了我的初稿之後,不只給我許...
章節試閱
遣隋使與遣唐使
推古天皇在位期間(五九二~六三八年)是日本歷史發展的一段關鍵年代。在中國,隋文帝於五八九年統一南北,結束了將近三百年的分裂與戰亂。推古天皇與聖德太子決定與中國建立直接的文化交流。
推古天皇八年(隋文帝二十年,六○○年),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到中國。中國的史書稱推古天皇為「多利思比孤」。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又派小野妹子為特使到中國,在第二年(大業四年,六○八年)晉見了隋煬帝。日本在此之前都自稱倭國,還在國書上對中國皇帝稱臣,但是這一次完全不一樣。國書一開頭寫著:「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隋煬帝大怒,說以後如果有像這般無禮的國書就不用再呈上。不過隋朝對日本使節仍然以禮相待。從此以後,日本對外已經漸漸不再使用「倭」字,但是還沒有開始使用「日本」的國名。
推古天皇一共派出五次使節團到隋朝,稱為「遣隋使」。使節團還帶去學者、學問僧到中國留學,目的在吸收中國先進的文化與技術。在此之前,日本是間接由百濟吸收中國的文化。遣隋使是日本和中國文化的首次直接接軌,意義極為重大。遣隋使節團之中的南淵請安及高僧旻後來分別成為日本儒學宗師及著名的學問僧;另有高向玄理專門研究中國的職官制度。
隋朝後來大亂,日本只好停止派出遣隋使。唐太宗統一中國後,日本又繼續派出使節團,稱為「遣唐使」,前後一共十九次,而規模更大。使節團通常派出二至四艘大船,每艘最多可載一百五十人。使節團中有很多由國家選派的留學生。日本這種大規模集體出國考察,送留學生出國研習的作法,在「遣隋使」、「遣唐使」已經奠下傳統。十九世紀西方列強興起,日本推行明治維新,也數次派出龐大的代表團,由高官率領,乘船到歐美各國考察,同時又送一大群學生到國外留學。這是日本之所以能夠迅速趕上歐、美,成為當時亞洲新起強權的重大原因之一。
大化革新與《大寶律令》
遣隋使及遣唐使帶回來巨大的衝擊,使得日本民智大開。學問僧旻、南淵請安和高向玄理三個人回到日本後,都設立私人學堂,廣收弟子,其中有很多是權貴子弟或是青年俊彥,影響極大。第三十五代皇極女天皇的長子中大兄皇子也拜南淵請安為師,因而南淵請安的另一個傑出弟子中臣鎌足就成為中大兄皇子的智囊。中臣鎌足與蘇我入鹿也曾經一同受教於學問僧旻,聽講佛經及《周易》。中臣鎌足卻不齒蘇我家族的行徑。皇極四年(六四五年),中臣鎌足與中大兄發動政變,在朝中刺殺蘇我入鹿,滅掉蘇我家族。政變後,皇極天皇堅持要退下而禪位給弟弟,即是孝德天皇(六四五~六五四年在位),年號「大化」。這是日本第一次使用年號。
孝德天皇的時代實際上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鎌足兩個人在主導朝廷施政的方向。兩人參考唐朝的制度,又請學問僧旻及高向玄理為新政府的顧問,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組織都做了大幅度的改革。中央政府設立了八省,地方則劃分為國、郡、里,長官都由中央政府任命。大化朝廷又依唐朝均田制的作法,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再依戶口調查的結果授田給農民耕種,稱為「班田收授法」。朝廷又沿用唐朝的租、庸、調法,徵收賦稅,派遣傜役。這就是日本有名的「大化革新」,其目的在於建立中央集權,削弱原有的部落豪強。
革新的詔書雖然發布了,各部落豪強大多拚命抵制,中央政府也沒有足夠力量去推動。因而革新是否能夠推動,是很有疑問的。在孝德天皇以後,歷代天皇都必須一再重提革新,並且不斷地修改相關的法律與行政命令。中臣鎌足因為有大功,被賜姓藤原。藤原家從此成為日本第一巨室。藤原鎌足的兒子藤原不比等與刑部親王兩人共同合作,完成了一部新法典,在文武天皇大寶元年(七○一年)發布,稱為《大寶律令》。
《大寶律令》包括六卷刑法條文(稱為「律」)及十一卷行政法條文(稱為「令」)。日本從此才真正成為一個「律令」國家。中央政府方面明訂為二官八省制。二官指負責祭祀的神祇官,和負責一般行政事務的太政官。太政官之下設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納言等官。八省分別是宮內省、大藏省、刑部省、兵部省、民部省等。其中大藏省負責財政收支及貨幣相關事務,從此時設置,至今已超過一千三百年而名稱不變,執掌內容仍是大同小異。
白村江之戰
中大兄皇子在六六一年接任為天皇,稱為天智天皇。在此前一年,朝鮮半島發生一件大事,日本的盟友百濟被唐朝滅掉,而日本竟來不及出兵救援。在上一章已經敘述其經過。
百濟王扶餘義慈很早就將王子扶餘豐璋送到日本,做為人質。百濟滅亡後,遺民不甘心亡國,於是派人到日本晉見天皇,請求把扶餘豐璋王子接回去,又請日本出兵協助百濟復國。任那被新羅滅掉之後,日本在朝鮮半島早已失去橋頭堡,歷代天皇都為此耿耿於懷。如果百濟滅亡,意味日本在朝鮮將完全沒有立足之地。天智天皇決定出兵。
六六三年(唐高宗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二年),唐朝大將劉仁軌、孫仁師、劉仁願率唐兵與新羅兵水陸並進,到達白村江口(現今錦江口,在朝鮮半島西南)。日本第一勇將阿倍比羅夫率領三萬水軍後至。唐朝水軍以一百七十艘船與日本水軍一千艘船大戰。唐兵四戰四勝,縱火焚燬日本戰船四百餘艘。日軍都跳水溺死,全軍盡沒。百濟王子扶餘豐璋逃奔高句麗,百濟復國的願望於是破滅。這場大戰在日本稱為「白村江之戰」,在唐朝及朝鮮都稱為「白江口之戰」。這是歷史上日本與韓國之間的第二次大戰,更是日本與中國之間有史以來第一次大戰。日本戰敗,從此退出朝鮮土地。一直到九百多年後,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揮兵朝鮮,明朝出兵救援,日本和中國才又在朝鮮半島兵戎相見。
(摘自「第12章 日本的大和、飛鳥、奈良及平安時代」)
遣隋使與遣唐使
推古天皇在位期間(五九二~六三八年)是日本歷史發展的一段關鍵年代。在中國,隋文帝於五八九年統一南北,結束了將近三百年的分裂與戰亂。推古天皇與聖德太子決定與中國建立直接的文化交流。
推古天皇八年(隋文帝二十年,六○○年),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到中國。中國的史書稱推古天皇為「多利思比孤」。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又派小野妹子為特使到中國,在第二年(大業四年,六○八年)晉見了隋煬帝。日本在此之前都自稱倭國,還在國書上對中國皇帝稱臣,但是這一次完全不一樣。國書一開頭寫著:「日出處天子...
推薦序
王汎森序
我第一次見到呂正理先生是在去年的二月農曆年前。呂先生經由朋友介紹與我見面,出示將近一千頁的《另眼看歷史》打印稿,並告訴我,這是他花了兩年時間寫成的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當我問起呂先生的背景,得知他並不是專業學歷史,而是長期從事於企業經營及顧問工作,不得不感到十分驚訝。
我平常有些忙,但在農曆過年期間剛好有些空閒,於是匆匆地翻閱了部分的章節。由於呂先生的著作內容太廣,其中有很多部分並不在我所熟悉的範疇之內,因而我建議他另外找人核實史料。呂先生遂與一組青年歷史學者在一起工作,逐章討論了將近一年。現在書稿已成,呂先生請我寫幾句話。
呂先生寫這樣一本書,在我看來,除了對歷史的愛好以外,似乎是有一種使命感在背後驅策。關於這一部分,他自己在〈自序〉裡寫得十分清楚,我就不再重複。不過我要特別指出,呂先生試圖從研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剖析歷史的過程和脈動,這是一個有意義而值得鼓勵的方向。
此書有幾種特色:首先,目前史學界以專題論述為主,即使是成書的著作,往往也是特定主題的monograph,較少有人寫通貫性的歷史。《另眼看歷史》即是一本通史性質的書。第二,過去有幾本「東亞史」之類的書,但是大體上是以一國一章的方式鋪陳,而《另眼看歷史》則是以中、日、韓、台及周邊世界交織互動的方式進行,故比一般東亞史更具特色。最近我開始注意到除全球化、在地化之外,還有一個愈來愈重要的現象──「區域化」。本書把中、日、韓、台寫在一起,並與周邊世界相連結,可說有先見之明。
許多年來我都很欣賞美國史家卡爾‧貝克(Karl Beeker, 1873-1945)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家父因為受到我的鼓勵,曾經試著把一九二○年代後期以來所見所聞及生命歷程寫下,可惜他動筆一段時間之後中輟。此外,我也一直在提倡「面向大眾的歷史學」。我之所以這樣想,主要是認為知識有它的社會責任,以歷史來說,如果這世界上多一個人瞭解自由民主發展的歷史,不是更有助於推動民主政治嗎?能多讓大眾瞭解一些歷史,不正是這門學問的意義所在嗎?
清代考證學壟斷全局很久,到了清代後期有名的學者陳澧便表達了他的不耐,提出「以淺持博」的呼聲,「持」是輔助的意思,這個呼聲在當時並未受到足夠的注意,而且我覺得在清代考證學「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證據動輒千百條,各種文獻星羅棋布的考證學重圍中,陳澧的所謂「淺」其實已經太深了。他大概認為他的《東塾讀書記》或《漢儒通義》已經是「淺」,但是在我看來,他的所謂「淺」只是對當時有學問的人而說的,和我們今天的標準有所出入。
王汎森序
我第一次見到呂正理先生是在去年的二月農曆年前。呂先生經由朋友介紹與我見面,出示將近一千頁的《另眼看歷史》打印稿,並告訴我,這是他花了兩年時間寫成的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交織歷史。當我問起呂先生的背景,得知他並不是專業學歷史,而是長期從事於企業經營及顧問工作,不得不感到十分驚訝。
我平常有些忙,但在農曆過年期間剛好有些空閒,於是匆匆地翻閱了部分的章節。由於呂先生的著作內容太廣,其中有很多部分並不在我所熟悉的範疇之內,因而我建議他另外找人核實史料。呂先生遂與一組青...
作者序
自序
首先我必須說明,我並不是專業學歷史,只是在業餘喜好研究歷史。在我成長的年代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上大學都是優先選擇理、工科系,我也不例外。但我很早就對歷史感到興趣。在我小學時,台灣大部分的人家都還沒有電視,但我們家幸而有一台收音機。當時在中廣電台裡有一位姓林的老先生每天晚上講《三國演義》,我也每晚睡覺前打開收音機,收聽播放,和弟弟、妹妹們各自窩在棉被裡,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
我們家在一個小鎮上,每逢節慶就有戲班在幾個廟前演出,有攤販、藝人從四處來。也有「說書人」來到,擺攤子說故事,連續好幾天,內容有「水滸傳」、「岳飛傳」、「火燒少林寺」等。說書人身穿一襲長袍,道具只有一張桌子、一塊驚堂木、一把折扇,但腔調抑揚頓挫,加上誇張的表情、手勢,真正是引人入勝。說到重要關節處,說書人就拿著帽子請圍在四周的聽眾一一丟錢進去,等收完後才又繼續開講。在這期間,我總是每天抱著一張矮凳前往,坐在前面,聽得流連忘返。
我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並沒有因為讀理、工科系而減少。今日有許多非文、史科系畢業的人士對歷史也抱有同樣的興趣,我猜想可能也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事實上,我很少遇到不喜歡歷史的人。
我後來所從事的工作,大抵都和企業經營有關,因而很自然地開始注重研究歷史朝代的興亡,而尤其對於亂世的研究情有獨鍾。以我個人的看法,比較現代企業的起落和歷史朝代的興衰,其間實在沒有很大的差異。回顧過去三十幾年,我必須承認我所犯過的錯誤非常多。同時,我也看見許許多多的企業不斷地在重複同樣的錯誤和失敗,而這些錯誤其實在過去的歷史人物身上也都不斷地發生過。因而,歷史讓我在工作及生活上得到許多啟發,也帶給我無窮的樂趣。我總想有一天要回饋,把自己對歷史的見解也貢獻給別人,因此就大膽地寫了這本書。不過我並不打算寫成一本教科書,或是一本學術著作,而是要寫成給一般大眾看的「史普」書,希望像我喜愛的一些「科普」書一樣,易讀而有趣。
我寫這本書的第一個目標,是要寫一本客觀而簡要的通史,把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裡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以及歷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都包括在裡面。我之所以希望寫這樣一部多角的歷史,是因為我發現我所讀過的單一國別史大部分都流於主觀,在敘述本國與別的國家互動的經過時多多少少有些偏頗。如果寫某一國的歷史,這個國家就是主角,別的國家都是配角,而有意無意地把別國與本國相關的大事略過,甚至歪曲了。我在想,如果能把幾個不同國家、地區的歷史寫在一本書中,或許可以逼使作者不得不把重要的歷史事件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出發,因而能比較客觀地敘述。
英國的「科幻小說之父」喬治‧威爾斯(H. G. Wells)也曾經寫過一本通史,書名《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實際上是偏重於歐洲地區的歷史。威爾斯寫這本書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戰爭顯然使得他心中有許多感受,因而動筆。威爾斯認為,當時的歐洲人在學生時期從學校裡學到的都是偏狹的歷史。他在自序裡這樣寫:「他們是被蒙上民族主義的眼罩來學歷史的,除了自己的國家以外,一切國家都視而不見。」
我讀了這段話,心有戚戚焉,因為我認為威爾斯所描述的情形也適用於今日的亞洲。
一個人如果只讀自己國家的歷史,而對別國的歷史所知有限,通常不會知道一個發生在本國的歷史事件究竟會對另一個國家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很少人會聯想到,本國人民所歌頌的豐功偉業,常常是由另一個國家的人民付出代價。不同國家的人民如果對歷史的認知不一樣,而有不同的解讀,自然就很難不被各自所築起來的狹隘民族意識所束縛了。只有當人們能夠客觀而完整地瞭解自己的國家與別的國家之間歷史的交錯發展軌跡,才有可能如威爾斯所說:「對於過去的事物採取一種通觀全局的看法」。
當然,寫歷史要做到真正地客觀並不容易。歷史家也常常面臨許多以往的歷史記載並不可靠的問題。既然史料已經有了偏差,歷史著作如何能做到客觀呢?
實際上,史料有種種不同的來源,其中可靠程度不一,有些可以互相印證,卻也有許多是指到相反的方向。我們如果能夠就某一特定的歷史事件的相關史料進行仔細的蒐集、查證、對比、分析,其實不難得知一些歷史記載究竟是虛構的,是誇大的,或是充滿了謊言。當不實的史料漸漸地被排除,留下來的就越來越接近史實了。古今中外有許多歷史家正是以追求歷史的真相為一生的職志。
史料其實也不只限於歷史著作。清朝著名的史學家章學誠曾經提出一個「六經皆史」的說法,主張《六經》 其實就是孔子生活的時代和在他之前千、百年間的重要史料。舉一個例,《詩經》便是蒐集了商、周及春秋時各諸侯國的廟堂雅樂及民間歌謠,內容十分豐富,有大軍出征打仗,也有婦人埋怨丈夫出征不歸;有國家的隆重儀典,也有陪葬的慘劇;有販夫走卒辛苦的生活樣貌,也有男女相戀的羅曼蒂克。《詩經》因而絕對是一項材料非常豐富而真實的史料。
「六經皆史」的觀念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任何有文字的材料,甚至沒有文字的古蹟古物也都是史料。近代考古學家挖掘古文化的遺址,研究古墓的陪葬物,又挖出千百年前以各種文字刻石記載的紀念碑,破解其中的文字之謎,在在使得史料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可信。也有學者應用天文學、氣候學、語言學、遺傳學、人類學、基因圖譜等來解決過去傳統考證所無法解決的古代歷史問題。這些都使得歷史的研究越來越有趣。
我寫本書的第二個目標,是希望探討各種不同的思想、宗教及價值觀。本書第一卷到第五卷一共有三十一章,都是在敘述從遠古到近代的東亞綜合歷史,但其中第四卷有六章是專門用來說明各種思想、宗教及社會價值觀的起源、發展和演變,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等重要思想,以及道教、佛教、回教、基督教等宗教如何產生?如何傳播?如何壯大?如何發生衝突?這些又跟歷代政治、社會的演變有什麼關係?
我之所以要花這樣多的篇幅來探討思想及價值觀,是因為我深信凡人的一言一行,除了來自於先天的性格以外,無不受到那個時代的思想潮流及社會價值觀的重大影響。因而,生長於現代的人們若要真正瞭解歷史人物的行為,以及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始末,必定要明白當時的思想及價值觀。如果一個人在研究歷史時總是以現代的思想及價值觀為標準來評斷古人古事,在我看來,只能說是膚淺而失之公允。本書這一部分章節的主旨,就是希望能夠還原歷史,幫讀者「回到過去」,從而能掌握到歷史發展的脈動。
話說回來,現代人對於古代「人」的思想及行為雖然要能充分地理解,對於古代人所視為當然的「思想及價值觀」卻必須分開來看待,並且謹慎地想清楚是否適合於現代,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更進一步地說,現代的主流思想及價值觀也未必永遠正確,而我們都受其左右,受其引導,受其束縛。因此,人們如果能夠將眼光放得更長、更寬,放在更高處,或許對某些現在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
學歷史的人總是說要從歷史中借鏡,我不免也要把從歷史借鏡當成寫作本書的第三個目標,並加入自己的觀點,提供給讀者們參考。本書第六卷裡的四章,以及第七卷裡的五章,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嘗試。
七世紀時,開創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曾經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句話說得極為透徹,而通曉中國歷史的人大多耳熟能詳。我個人認為,國家之所以會滅亡,絕對是因為有人在很久以前做錯了什麼事,種下了遠因,並且在關鍵時候又有人犯了更嚴重的錯誤,引爆事件。人物得失與國家興亡因而往往是同一件事。我們如果要向歷史借鏡,重點其實應該是在分析、歸納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的遠因、近因、結果,以及其後續的影響。如果類似的歷史事件之所以重複發生是根源於某些驅之不散的特定思想及價值觀,那麼我們就不能不更深層地去討論這些特定的思想及價值觀。
本書前面五卷的文字既是敘述歷史,那麼我便要求自己必須嚴謹,希望多方參考不同來源的史料,做到每一字、每一句、每一個故事都是客觀的而有根據。假如我不是十分肯定,我會盡量保留,或在書中交代清楚。
本書後面兩卷雖是我對歷史事件、人物、思想及價值觀的評論,代表我自己的看法,但我還是希望盡量避免站在某一個國家、民族或個別族群的立場來下筆,或依據某一特定的意識型態來論斷。很幸運地,我們這一代的人大多是生活在能夠容忍多元思想的社會裡,因而我並不期望讀者們都能接受我所有的論點和看法,不過如果有讀者願意提出不同的意見來與我分享,我將十分感謝。
是為序。
呂正理
二○一○年春,於台北大屯山下
自序
首先我必須說明,我並不是專業學歷史,只是在業餘喜好研究歷史。在我成長的年代裡,台灣大部分的學生上大學都是優先選擇理、工科系,我也不例外。但我很早就對歷史感到興趣。在我小學時,台灣大部分的人家都還沒有電視,但我們家幸而有一台收音機。當時在中廣電台裡有一位姓林的老先生每天晚上講《三國演義》,我也每晚睡覺前打開收音機,收聽播放,和弟弟、妹妹們各自窩在棉被裡,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
我們家在一個小鎮上,每逢節慶就有戲班在幾個廟前演出,有攤販、藝人從四處來。也有「說書人」來到,擺攤子說故事...
目錄
目錄
王汎森序
史欽泰序
自序
誌謝
■上冊□
第一卷 歷史源流篇
第1章 遠古的中國──黃河文明的歷史源流
第2章 遠古的中國──從春秋、戰國分裂到秦朝統一
第3章 遠古的中國──從兩漢統一到三國再分裂
第4章 韓國的歷史源流
第5章 日本的歷史源流
第6章 遠古的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源流
第7章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第二卷 交錯的歷史(西元四至十世紀)
第8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五胡十六國
第9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南北朝
第10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隋、唐、五代及突厥、回紇、吐蕃的興衰
第11章 韓國的三國時代、新羅統一及高麗王朝的建立
第12章 日本的大和、飛鳥、奈良及平安時代
第三卷 交錯的歷史(西元十至十八世紀)
第13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宋、遼、夏、金及蒙古帝國
第14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明朝、北元及滿清建國
第15 中國的治亂循環──清初盛世及中衰
第16章 日本的平安、鎌倉、室町及南北朝時代
第17章 日本的戰國及江戶時代
第18章 韓國的高麗王朝及李氏朝鮮時代
第19章 台灣歷史的開始
■下冊□
第四卷 思想及宗教篇
第20章 中國的諸子百家思想
第21章 道教、佛教、回教及其他宗教在中國的發展及影響
第22章 儒家思想在中國的演變及影響
第23章 佛教及儒家思想在韓國的發展及影響
第24章 神道、佛教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發展及影響
第25章 基督教在中國、日本、朝鮮的傳播及影響
第五卷 近代篇
第26章 西方威脅下的東亞巨變
第27章 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
第28章 中國的革命及列強的干涉
第29章 中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30章 日本帝國統治下的韓國及台灣
第31章 二次大戰後東亞的分裂及後續變局
第六卷 歷史的借鏡──論興亡之道
第32章 從中國歷史上的十四次大動亂說起
第33章 國家為什麼會滅亡?
第34章 從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中借鏡
第35章 從成吉思汗的成功之道論組織及變革
第七卷 歷史的借鏡──論人物、思想及價值觀
第36章 從歷史記載及小說論曹操、關羽及諸葛亮
第37章 清談、玄學及竹林七賢
第38章 從岳飛及袁崇煥的兩齣悲劇借鏡
第39章 談武士道
第40章 論戰爭及侵略思想
附錄:中、日、韓、台灣及世界大事年表
目錄
王汎森序
史欽泰序
自序
誌謝
■上冊□
第一卷 歷史源流篇
第1章 遠古的中國──黃河文明的歷史源流
第2章 遠古的中國──從春秋、戰國分裂到秦朝統一
第3章 遠古的中國──從兩漢統一到三國再分裂
第4章 韓國的歷史源流
第5章 日本的歷史源流
第6章 遠古的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源流
第7章 台灣原住民的歷史
第二卷 交錯的歷史(西元四至十世紀)
第8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五胡十六國
第9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南北朝
第10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隋、唐、五代及突厥、回紇、吐蕃的興衰
第11章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