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坤良散文自選集,收錄歷年散文精華,以及《文訊》、《聯合報》的專欄好文,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
「邱坤良的散文最大特質,就是大器,融合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人情義理、和紮根本土經驗的深厚學養,彷如蓄積了博大的能量,源源不絕奔流。……令我既讚嘆又欣羨,又忍不住「嫉妒」的,邱坤良應該是第一位。「平平」是寫鄉土題材,他筆下的人物、生活場域,我也都很熟悉,為什麼他可以寫得那麼豐沛,那麼親切,那麼栩栩如生,簡單一句話:那麼好看。」──吳晟
曾任藝術大學校長、文建會主委,邱坤良不但是台灣重要的本土戲劇學者,兼且能人多擅,以右手俐落治理產官學各領域,左手更筆耕不倦寫出篇篇鮮活動人的散文、評論,也因此被陳芳明寫進《台灣新文學史》,納入文學家之列。本書為邱坤良回顧多年寫作道途,前半部為其自選歷年最具代表性的散文篇章,後半部則收錄《文訊》及《聯合報》的精采專欄,好文終於集結成書,繁花似錦的成果,讀者可一次收齊珍藏。
輯一「坐火車向前行」,主要收錄三本著作中的精華,詼諧裡隱藏對社會百態的評斷,不拘小節的處世態度亦見其重感情的一面,直如一頁頁台灣的「真情活歷史」,從牛肉場老闆、乩童與神棍、歌舞團女子等台灣小人物的故事中,深刻描繪出南方澳的底層生命力,令人隨之悲喜起伏,心弦震動。
輯二「散步行街路」,收錄自2007年至2012年發表在《文訊》雜誌的大散文,看出邱坤良一稟多年來四處漫步觀察市井小民生活百態的習慣,用眼觀察,用心體會,寫下他犀利而有情的人文關懷。輯三「驚起卻回頭」則多元呈現作家不輕易妥協的時事感懷,以及其視角特殊的生活美學。
曾有學者形容邱坤良為「草根文化與精緻創意」融於一身,想了解這位台灣戲劇、文化史上的傳奇人物,就不能不讀這本有觀點、有態度的散文集,篇篇耐人尋味,盡現邱坤良其獨樹一幟的文學美感,以及文化關懷。
作者簡介:
邱坤良
臺灣宜蘭人,作家,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戲劇系主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以及文建會主委。主要著作有《人民難道沒錯嗎?:《怒吼吧,中國!》.特列季亞科夫與梅耶荷德》(2013)、《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2008)、《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2007)、《真情活歷史:布袋戲王黃海岱》(2007)、《漂流萬里:陳大禹》(2006)、《台 灣戲劇館資演戲劇家:呂訴上》(2004)、《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2001)、《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 (1997)、《台灣戲劇現場:抗爭與認同》(1997)、《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993)等,散文集《馬路.游擊》(2003)、《南方澳大戲 院興亡史》(1999、2007)、《跳舞男女:我的幸福學校》(2007)以及編導作品《一官風波》(2001、2002)、《紅旗.白旗.阿罩霧》 (1996)等及創作劇本《霧裡的女人》(2011)。
章節試閱
散步行街路
1.
台灣人在地生活經驗中,散步有一種古典、含蓄的浪漫意涵,同時也是一種行動。男女之間邀約「散步」,想像的空間極大,與現代人MOTEL、HOTEL約會的直接、快速大不相同。五○、六○年代流行歌曲《中山北路行七遍》傳誦一時,歌詞內容描述癡心人因為情人未能赴約,憂愁感傷、東想西想,在美麗、浪漫的中山北路失魂落魄地來回「散步」,悲怨的詞曲,正是那個年代戀愛中人的感情世界與生活步調。
印象中,「散步行街道」、「無行袂出名」是街坊鄰居男男女女、大人小孩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俗話,沒什麼大學問,押韻、容易上口、有行動,如此而已,卻也反映幾十年前台灣人簡單的生活情趣。現在這幾句話不流行了,應該是民眾的生命態度與對散步的觀念有了改變的關係。
現代人談情說愛的空間無所不在,散步演變成較屬個人的運動休閒或養生的撇步,要有心情,也需一點體能。不一定談情才能散步,或者與人散步就要戀愛;也不是只有在郊外、鄉村生活,才能自由自在的散步,快速、忙碌的都市人更需要這種「慢活」。而且,可以隨時隨地隨興散步,不是像節慶活動或大拜拜時禁止車輛通行,只讓人用雙腳走路,也不是配合電影拍攝封街,或特設行人徒步區,那種散步法。
現代人散步是城市景觀與空間環境的一部分,但有些國家、城市氣候怡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適合散步,放眼所至,賞心悅目;有的地方氣候酷熱或嚴寒,景觀單調,加上民生困頓,字典中只有苦行、覓食,沒有散步這個名詞。散步的情境、品質天差地遠,天下事不均平,一至於此。
2.
法國巴黎的城市空間充滿古蹟與歷史建物,街道不論幾線道,兩旁都有茂密的路樹,穿越石板鋪成的大街小巷,悠閒自在,邊走邊看四周的看板與商家擺飾,很容易忘掉行路的勞累。尤其巴黎大眾運輸系統方便,公共汽車行遍市區,地下鐵網絡綿密,不到五百公尺就有一個地鐵站,讓人可以隨時走走停停,沒有後顧之憂。
巴黎如此,英國愛丁堡、法國亞維儂、義大利威尼斯更把歷史現場、空間景觀與藝術展演緊密結合,創造城市特殊的光榮感,吸引國際藝術家與表演團體,往往未演先轟動,一票難求。然而,不請自來的「他者」也常為城市街頭帶來驚奇,並成為藝術節的主體與特色之一。這些街頭表演活動,以及來自各國的遊客,往往比室內展演更加迷人。
以愛丁堡而言,每年八、九月藝術節期間,走在新舊城區的街道上,除了印證這個蘇格蘭首府的歷史場景與空間意象,也能隨時接觸形形色色的江湖藝人與他鄉之客。走累了,買一張3英鎊(約新台幣150元)的日票,隨便搭上一部雙層巴士,居高臨下,隨著車身幌動,瀏覽愛丁堡街頭,漫無目的,卻別有一番風情。
走在擁擠的東京街頭又是另一種感覺,初來乍到,會被這個城市街頭的人群,以及車廂裡擠沙丁魚的經驗嚇到。從紛亂中欣賞東京,找尋適合自己的觀察角度,需要一點耐性與專注,才能看見從江戶到東京的時空風貌,淺草、上野、銀座、新宿、築地、池袋、六本木、青山、表參道…就像浮世繪的圖像一樣,引人追尋空間營造的痕跡,及其顯現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不久前還有人以主題分類,整理、介紹東京16條散步街道:開心約會、邊逛邊聊、輕鬆或熱鬧前往的街道,以及適合單獨悠閒散步的街道,可作為「散步學」參考。
3.
國外城市適於散步得利於歷史傳統與天時地利,但重要的,在於經營管理與行人的配合「演出」。相形之下,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地狹人稠,終年潮濕多雨,夏秋又有颱風,適合散步的時間相對減少。半世紀前的台灣人敬畏天地,城鎮街道廣種路樹,許多住家蒔花植草,郊區與山巒、草原、河流充滿綠意。沒想到短短幾十年,追求經濟發展,城鄉高密度開發,公共空間概念不進反退,地面不斷被壓縮,建築物不斷往上競賽。舉目所見,擺滿機車的騎樓高高低低,或被商家據為己用,行人難以悠閒地沿著騎樓行走。
現代生活日日新茍日新,政府為民服務,講政策、談方法、效率,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如何興利除弊,從民眾的立場觀察,其實可回歸簡約法則,以能否提供散步的環境,作為具體而微的指標。行政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目前尚保有仁愛路、中山北路、敦化南北路、民生東路五段等適合散步的林蔭大道,漫步其間,累了就在林蔭下座椅稍作歇息,在車水馬龍喧囂聲中,聞聞屬於台北的味道,感受片刻的靜謐。近年台北歷史空間營造與文史資料整理有些成績,城市光彩度增強,可惜每天都在「施工中」,路面經常處於東挖西補、崎嶇不平的狀態,影響市容,也妨害行人交通與散步。
日本京都與台灣許多城市一樣,常受颱風威脅,暴雨瞬間發生,衝進排水管後,直接流入排水溝,容易造成積水現象。京都府因而注意道路鋪面的透水性及排水系統,街道人行道的設計,由兩側緩緩向中央車道傾斜,讓雨水不會因雨聚積。另外,補助住戶購買水桶,收集住宅屋簷的雨水,留作植物灌溉之用,減輕排水溝負擔,避免造成水災。因此,在地人與外來客在充滿歷史空間感的古都散步,既不會遇到水災,也看不到人行道上的積水,這是市政專家的智慧及住民共同維護環境的結果。
4.
散步皇帝大,需要主客觀條件,包括有與汽、機車車道區隔的人行步道,不必擔心飛來橫禍。同時需要場景,否則枯燥乏味,最好路面兩側綠樹成蔭,不僅美化景觀,淨化空氣,在炎熱的天氣還有遮陽避暑的效果。散步空間作為都市治理的象徵,另一層意義在以「人」為中心,人的身體、生活空間、動線,皆為城鄉環保與交通建設的基礎。發展適合民眾散步的空間,乍看只是與道路交通有關的市政議題,雖屬小道,卻大有可觀,反映深層的空間環境與行政結構,正是市政管理最基本的問題。有些官員熟知行政問題,努力爭取建設,包括到處發展自行車道,卻忘了從住民與行人的角度思考,以至忽略「人」的行動空間。
生活中的散步,除了天時地利,還需「心情」。如果三餐不繼,日夜為生活奔波,或者失業在家、上街「算電火炷」,哪有閒情逸致散步?再方面,也需要人長久,腳手勇健,才能享受散步的樂趣,否則飽受病痛折磨,心情惡劣,就少了散步的動力與興致。
民眾能不能自由自在的散步,固然是個人的修養與生活態度,但為民眾營造可以散步的良好工作、生活環境,卻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經國大業」。
溫泉鄉的送行者
1.
唸高中的遙遠年代,每天搭乘公路局巴士,一路從漁港經蘇澳、冬山、羅東,越過蘭陽溪,到溪北的宜蘭市上學。中間公路停靠站大大小小不下三十個,走走停停,一趟車程需要七、八十分鐘,比現在從台北到宜蘭還要遠。同班同學來自溪南溪北各鄉鎮,家住礁溪的蕭宗義座位剛好就在我旁邊,印象中,這是第一次跟礁溪人面對面講話。在此之前,對礁溪僅有的印象是小學時代有一年遠足,在老師帶領下跟著一群小朋友,走大段的蘇南山路,再從蘇澳坐火車到礁溪,出火車站,又走一段山路到五峰旗瀑布,吃完便當就回家,一天的遠足好像就是為了出外吃便當。
認識宗義之後,礁溪的點點滴滴透過他的嘴巴,逐漸進入我的生活。他有一副短壯身材,臉上不時掛著幾顆青春痘,兩排牙齒略為外突。我原以為他家務農,交談之後才知是開醫生館的,醫師兒子我不是沒看過,不是白淨碰皮,就是斯文膽小,難得像他長得如此草根。當時的我從未想過宗義有一天會成為禮儀師,其實也無從想像,因為那時跟這個行業有關的,不是師公,就是土公,絕不會想到有禮儀師這個專門行業。
2.
宗義的家在礁溪街上,是獨棟的白色洋房建築,走進圍牆還有小花園,在小山村很有氣派,也相當搶眼。他在學校的功課並不出色,與我半斤八兩。他好像也有自知之明,從未表達要考醫學院,繼承父親衣缽的雄心壯志。不過言談之間,總是把孫中山那句「做大事」掛在嘴巴。那個年代到處都是國旗、黨徽、銅像與政治標語,無論甚麼集會都要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中學生行不踰矩,卻又調皮,敬禮動作快而潦草,比劃比劃而已;只有宗義立正站好,畢恭畢敬,彎腰鞠躬,他頭還在下垂中,我們早已鞠躬完畢,繼續聊天、嬉鬧。
宗義說他崇拜的人是孫中山,言必稱三民主義,然而,他卻又喜歡向同學「開講」風花雪月,礁溪溫泉的情色故事在他嘴巴中,感覺像三民主義的「育樂兩篇補述」。當年礁溪的情色行業欣欣向榮,蕭家有一片田地鄰近溫泉旅館區,經常散落著疑似使用過的衛生紙,從旅館的水道流出的汙水,發出怪異,卻又不明所以的氣味。少年宗義常到田裡走走,看看書,順便收拾衛生紙,清除汙穢,偶爾會撞見僅著一縷薄紗的妙齡女郎遠遠地與他招手。每次聊到這裡,他會吞了口水,彷彿在心內唸了一句:「阿彌陀佛」。
宗義的大學時代是在淡水念三專工商管理科,退伍之後,南北奔波,不停地找工作,也不停地換工作,覺得沒啥前途。還在猶疑之際,在礁溪的父親不幸車禍往生,他決定帶著新婚的太太回到家鄉照顧母親,兼管理家裡的產業。可是精明能幹的母親像大觀園裡的賈母,親自當家,讓他的「工商管理」專業無從發揮。
母親把白石腳的一塊山坡地與建商合蓋「販厝」,分了幾間,自己留一間,其餘變賣。保留的這間販厝送給回鄉的宗義,解決他住的問題。不過仍面臨養家活口的壓力,還好太太出生礁溪奇立丹農村,耐勞耐操,為了營生,夫妻做起海產攤生意,太太掌廚,宗義做外場兼洗碗,攤販區臨時蓋的廁所也不請清潔工,由自己動手清掃。
3.
海產攤做了四、五年,三個小孩陸續出生,太太照顧不來,宗義收攤改種溫泉空心菜,當起農夫。而後幾十年之間,身上每天沾滿油漬與塵土,居家陳設、衣著、飲食都十分簡單,牙齒也一直保持原型,質樸得像個莊稼漢。常來礁溪泡溫泉的人也許見過這位古道熱腸的阿伯,成天忙於地方公共事務。鄉里家有喪事,他也不辭辛勞,主動幫忙,並成為抬棺木的基本班底,不避諱生死,也不畏粗重,很難想像這位經常在喪葬場合「逗腳手」的田庄阿伯出身富裕的醫生兼地主家庭呢 !
九○年代礁溪配合經濟部推動形象商圈、街景改造,逐漸卸下「粉味」的「酒番」文化。雖然Q.K的色情服務並未完全根絕,大體上,礁溪溫泉已轉型成泡湯旅遊景點。宗義看到鄉里在變化,也看到自己的一點心血發生作用,為了加速地方發展,決定站在第一線「問政」。他推出太太競選鄉民代表,高票當選,後來又連任兩屆。為了提升服務品質,宗義鑽研代書法律專業,成立綜合文書事務所,並擔任鄉調解委員,經常穿梭大街小巷,為民眾調解糾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二○○二年,當了三任鄉代的夫人放棄連任,宗義代妻出征,競選村長並順利當選。他上任之後,第一件德政就是自掏腰包,在村裡設置監視系統,保障村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在白石腳的住家也像二十四小時的7-11,不眠不休地為村民服務。每天深夜夫妻躺在床上「三省吾身」,相互勉勵:辛苦總會有收穫。然而,村長任滿之後競選連任的神聖戰役,仍然慘遭滑鐵盧。失敗之夜,夫妻回想當代表、村長這幾年,竭盡所能,無私無我,卻被無知的村民真心換絕情,不禁抱頭痛哭,怨嘆人情澆薄。
4.
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潛與思考,宗義覺得教化人心、匡正禮儀的責任未了,開始研讀起十三經,幫人寫訃文、弔詞兼做司儀,還當上禮儀師公會理事。他出現在婚喪喜慶場合的機會更多,每個月總有五、六次。事畢,主人送個紅包致謝,雖說紅包大小「在人」,但還是有行情,他偷偷告訴我:八千塊上下。
有了收紅包、做「老人工」的生活經驗,宗義性格愈來愈圓融。當鄉代或村長時,他服務對象皆以玉石村為主,所關心的也是鄉里的婚喪喜慶。現在的他做為禮儀師,觀照全礁溪鄉的風土人情與地方文化資源。更重要的,他深深瞭解順得主人意,才是好功夫。禮俗固需追本溯源,糾正誤謬,但通權達便,也是人情之常;他有一套民俗禮儀標準規格,若主人有特殊考量,也予以尊重。每個認識他的人都發覺他的眼光愈來愈寬廣,談起礁溪的一點一滴頭頭是道,充滿感情。
走在礁溪的大街小巷,昔日的「政治」人物,今日的禮儀師頻頻點首,不時地跟鄉人打招呼。他好學不倦、精益求精,到處參加民俗禮儀講習會,甚至報考大學的生死學研究所,連考二年才勉強被錄取可惜沒被錄取,他半開玩笑地說如此自我解嘲:「可能是那些教授大概也不知道要如何教我吧!」
日本電影《送行者》中,那位從東京返鄉的大提琴手,因生活所逼,為往生者擦拭遺體、換裝、化妝。慢慢地,他把妝扮的過程當作向往生者致最後敬意的神聖儀式。宗義的人格特質與音樂家不同,工作性質也與專業的「送行者」有異,但地方事務再怎麼汙穢、煩瑣,他都視為神聖的使命。這位從醫生館少爺,歷經農夫、海產攤販、村長「蛻變」而成的禮儀師,頗有幾分傳統土公仔與東洋「送行者」的綜合體。
(原載《文訊》,二○一○年二月)
散步行街路
1.
台灣人在地生活經驗中,散步有一種古典、含蓄的浪漫意涵,同時也是一種行動。男女之間邀約「散步」,想像的空間極大,與現代人MOTEL、HOTEL約會的直接、快速大不相同。五○、六○年代流行歌曲《中山北路行七遍》傳誦一時,歌詞內容描述癡心人因為情人未能赴約,憂愁感傷、東想西想,在美麗、浪漫的中山北路失魂落魄地來回「散步」,悲怨的詞曲,正是那個年代戀愛中人的感情世界與生活步調。
印象中,「散步行街道」、「無行袂出名」是街坊鄰居男男女女、大人小孩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句俗話,沒什麼大學問,押韻、容易上口...
目錄
【序】吳晟
目錄
【輯一:坐火車向前行】
坐火車向前行
藍山咖啡因
生活風景
哥哥妹妹與他們的表演事業
男兒哀歌
海上的橋與路
尋找第一個跳脫衣舞的人
這邊港彼邊港
三十功名錄
走過館前路
再見巴黎
博多夜船
粗坑的菅芒
金錶
二十年豆漿店
倉儲上的音樂廳
漂泊的腳步
【輯二:散步行街路】
豬血湯的感動
地下道行者
出一張嘴
名城印象
聖杯千秋記
無信的年代
散步行街路
玩四色牌的年輕女老師
華麗島青春夢
江舟泣血記
小偷手記
來亂的才能
溫泉鄉的送行者
救國補習班
【輯三:驚起卻回頭】
像泥土一樣死去
公車一條線
烏鴉與城市
一切有情
正毅的臉書
小店令人驚喜的信任哲學
梅雨時節在東京觀劇
夏日莫斯科難以想像台灣寒流
阿姆斯特丹過客
有竹籤的焢肉飯
阿布拉咖啡公園
生活的空間想像的空間
戲院生活圖像
郵局、郵政與郵便局
可愛陌生人
中小學生作文的那雙手
【序】吳晟
目錄
【輯一:坐火車向前行】
坐火車向前行
藍山咖啡因
生活風景
哥哥妹妹與他們的表演事業
男兒哀歌
海上的橋與路
尋找第一個跳脫衣舞的人
這邊港彼邊港
三十功名錄
走過館前路
再見巴黎
博多夜船
粗坑的菅芒
金錶
二十年豆漿店
倉儲上的音樂廳
漂泊的腳步
【輯二:散步行街路】
豬血湯的感動
地下道行者
出一張嘴
名城印象
聖杯千秋記
無信的年代
散步行街路
玩四色牌的年輕女老師
華麗島青春夢
江舟泣血記
小偷手記
來亂的才能
溫泉鄉的送行者
救國補習班
【輯三:驚起卻回頭】...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