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瞭解台灣今日建築樣貌的成形,首先當認識台灣過去建築發展的脈絡,要瞭解台灣建築發展的脈絡,就應當自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開始認識。
台灣現代建築在二次大戰之後有了相當明顯的轉變,一方面由於脫離日本殖民,日籍建築師紛紛撤離台灣,另一方面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形式成為主流,加上台灣50年代接受美援之後所面對的20世紀現代主義風潮,1950-1970戰後的這20年成為20世紀台灣建築發展最特殊的一個階段。
本書所介紹的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主要來自三類建築師:一、在中國大陸出生,在大陸或海外受教育後來台的建築師;二、外國建築師;三、在台灣出生,在日本受教育的建築師。這些建築師的建築養成教育皆不在台灣本地,但他們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下一代在台灣接受建築養成教育的建築師,進而逐步形塑出現今台灣建築的風貌。
作者簡介:
王俊雄,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主授設計,並探險於台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著有〈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浮游的片段─台灣博物館空間解讀〉、〈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台灣建築現代性〉、〈憂鬱的現代─王大閎與台灣建築現代性1950-70〉等;其它多篇建築評論,散見於建築專業雜誌。且曾參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其他身外之物包括:一堆內容彼此不相干的書籍,一溫室蝴蝶蘭與兩隻狗。
徐明松,建築史學者與建築、都市評論,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著有《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田園城市,2002)、《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田園城市,2003)、《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總策畫與合著,誠品書店,2005)《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合著,木馬,2005)、《王大閎》(合著,建築師全聯會雜誌,2006)、《十城十美》(合著,聯經、2006)、《跟著建築去旅行》(合著,聯經、2006)、《王大閎—永遠的建築詩人》(木馬,2007)。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特別收錄10多位台灣老中青三代建築學者或建築師的500字小語,解讀本書作品,包括:王鎮華、高而潘、吳明修、陳邁、張哲夫、趙力行、廖偉立、陳良全、洪育成、陳佩瑜、陳登欽、邱文傑、孫德鴻、徐岩奇等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本書按年代收錄30件作品,其中有像王大閎一樣大陸來台的建築師作品,像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台北教師會館、圓山大飯店、南港中研院美國所等,也有完全接受日治教育的台籍建築師,像台南神學院與高雄三信高商;還有就是藉由西方宗教的傳播所引進的外國建築師作品,後者為數眾多,力量不能輕忽,因為是更直接的現身說法,例如1957年美國建築師AnthonyStoner的台北聖多福天主教堂、1960年瑞士工程師Dr.JustusDahinden的公東高工、1960年德國建築師GottfriedBohm的後壁菁寮聖十
得獎紀錄:特別收錄10多位台灣老中青三代建築學者或建築師的500字小語,解讀本書作品,包括:王鎮華、高而潘、吳明修、陳邁、張哲夫、趙力行、廖偉立、陳良全、洪育成、陳佩瑜、陳登欽、邱文傑、孫德鴻、徐岩奇等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本書按年代收錄30件作品,其中有像王大閎一樣大陸來台的建築師作品,像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台北教師會館、圓山大飯店、南港中研院美國所等,也有完全接受日治教育的台籍建築師,像台南神學院與高雄三信高商;還有就是藉由西方宗教的傳播所引進的外國建築師作品,後者為數眾多,力量不能輕忽,因為是更直...
章節試閱
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60
Justurs Dahinden
/王俊雄
建築師小傳
達興登(Justurs Dahinden) 1925∼
達興登(Justus Dahinden ),1925年出生於蘇黎士,瑞士知名建築師、建築學者。他早年曾潛心研究美國建築師萊特與西班牙建築師高第的作品,這個經驗不僅使他的創作更加活潑,同時也使他的設計能在激進設計與嚴謹的方法間取得完美的平衡。1949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建築系,1956年再取得Ph.D.。1955年在蘇黎士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建築語言明顯受到自身虔誠宗教觀的影響,而事實上,他對於宗教建築的見解,也成為他對都市建築設計的理論基礎。達興登亦受到六、七○年代新前衛主義:英國建築電訊(the group Archigram)與日本代謝論團體(Metabolist Group)的影響。他的都市烏托邦(urbanotopia)則企圖尋求一個替代方案,取代巨型大都會((megalopolis)裡的非人性化都市現狀。作品看似穩定的結構,其實是相當具動態與彈性的空間組織,能夠與社會、都市既存的紋理緊密結合,甚至融為一體。曾獲得1981年巴黎建築大獎(Grand Prix d’Architecture)、2003年斯洛伐克(Slovakia))提名他為密斯歐洲建築獎(Mies van der Rohe Award for European Architecture)得獎人。重要作品除1960年的台東公東高工外,還有1966-69年在Wildegg的聖安東尼教堂(St. Antonius Church),1970年在蘇黎士的Ferrohouse、1987年在Bern-Ostermundigen 的Migros OM 超級市場、2005年在蘇黎士的Binzmuehle Zuerich。
位於台東市區西北的公東高工,1960年由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那時距白冷會第一位教士踏上台東土地不過七年光陰。白冷會全名「白冷外方傳教會」,成立於1921年,會士以瑞士籍教士為主。因自許盡可能在「貧窮、受剝削、受輕視及失去人權的」人群中展開傳教工作,1953年白冷會選擇當時最偏遠落後的台東,作為在台灣傳教的開端。白冷會從此在花東地區投入可觀的人力物力,到1970年代初期,已興建了超過100座教堂,歸化者亦超過兩萬人之眾。建立公東高工是白冷會來台宣教初期最重要的使命之一,目的在協助處於邊緣之青年能藉由職業教育邁入現代主流社會,而同時也可以替台灣社會培育厚植產業所需之人力。而白冷會對公東高工創建之重視與謹慎,可由其特地從母國瑞士,聘請建築師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來規劃設計看出。
從設計結果來看,達興登對現代主義建築理想與原則相當熟悉。在公東高工校舍中,他同時運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現代建築論述。在處理一至三層的實習工廠、教室及宿舍等世俗空間時,達興登運用的是現代建築主流的理性主義論述。為了合乎工廠、教室與宿舍各有其不同尺寸與需求,也為了節省建造經費,達興登大膽使用台灣少見的「板結構」,嘗試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將需要不同的各式空間整合,而由此具現為清水混凝土直接裸露的粗獷造型,最終達到結構、空間與形式三者明晰合一的現代建築理想。然而在面對教室大樓頂層的小教堂,可能是為了反映其宗教性格,達興登一反下面三層的理性原則,以情感性的象徵主義手法來設計。他充分運用斜面屋頂、噴上粗面水泥的牆面、微明而戲劇地貫穿教堂主軸向的天光,以及牆面鑲彩色玻璃等方式,製造出一種厚重、幽暗、充滿宗教象徵性、沈思靜謐的聖堂空間,一如柯比意於1950年代運用在廊香教堂與拉圖黑修道院的空間手法。
公東高工完成後不久,其理性爽直中兼帶有神秘優美的建築論述,立刻成為台灣本地建築師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對於當時有志於追求現代建築、但苦於只能從為數不多的書本和雜誌中吸取養分、難以親見現代建築典例的年輕一輩建築師而言尤是如此。藉由吳明修在當時台灣唯一的專業雜誌《建築》(雙月刊)的介紹,公東高工的影響力跨出了偏遠台東的侷限,同時也與台灣那時方興未艾、屬於現代主義路線的教堂空間新美學相呼應;雖然這些平行案例並不如公東高工小教堂那般直接顯露柯比意的影響,而是各有其論述的脈絡。當時這些案例,如公東高工般由外國建築師設計者,包括台北中山北路的聖多福教堂(1957)、台南後壁鄉菁寮聖十字堂(1961)、聖心女中(1967)和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2)。至於台灣本地建築師的迴響,則包括台南大學路天主教大專學生活動中心(1962)、宜蘭羅東長老教會(1965)和台中衛道中學教堂(1967)。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1963
貝聿銘、陳其寬
/徐明松
建築師小傳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
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曾獲1983年建築普立茲克獎。美籍華人建築師,祖籍蘇州,祖父貝立泰曾在朝為官,因父喪而返家掌家產,並協助創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貝聿銘父親貝祖詒就是祖父刻意培養走財經路線的三兒子,他也不負眾望成為中國銀行的原始創辦人之一。貝聿銘兩歲時,國民政府強行向父親擔任經理的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索取軍費,遭父親拒絕,因此全家避走香港。10歲再隨父親來到上海。中學讀上海青年會中學,為昂貴、排外的寄宿學校。18歲到美國,先入麻省理工學院念建築,之後就讀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主持的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他的碩士畢業設計是上海博物館,曾發表在美國重要的建築刊物《前衛建築》,被老師葛羅培斯如此稱許:「沒有犧牲時代精神,掌握了傳統的特徵,具備高水準的現代建築手法。」畢業後短暫在大學任教兩年,爾後被紐約地產大王齊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網羅,從事都市更新暨平價住宅的設計,以解決戰後的嚴重房荒。1954年接受美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委託規劃東海大學,開始與台灣結緣,主導規劃完成了文理大道兩邊的房舍,1963年與陳其寬再完成路思義教堂,1970年又協助經濟部完成了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除此之外,知名的建築還有1971年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1989年的法國巴黎羅浮宮整建、1989美國達拉斯梅耶生音樂中心、1997年日本滋賀Miho博物館。
約莫在五○年代末,東海第一期工程完成了文理大道兩側的建築群、宿舍區與體育館等,六○年代初,陳其寬接任建築系系主任,校園建築多為他主導設計,唯一一棟貝聿銘未放棄主導權的就是路思義教堂。構思期間,陳其寬已落腳東海,整個設計發展多賴他盡心盡力,可以想見當時投入之深,也難怪後來與貝聿銘兩人在爭創作權時出現尷尬。
路思義教堂座落於文理大道底端偏北側,未遵循古典配置坐落端點,據說是讓在大道漫步的學子可以遠眺台中市。教堂正好介於教學區與宿舍區之間,可說是東海大學校園的精神象徵,其特殊造型更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神采。當年大膽的結構設計,將宗教精神賦予形象化,像極了雙手祈禱的圖像。整個設計的著眼點在於獲得大跨度的禮拜空間,以超越長方體的二度空間設計模式,突破了一般的空間經驗。設計過程中曾製作十餘個草案模型,在結構、穩定性、內部使用和外觀等因素的考量下,確立為四片分離、亦牆亦屋頂的雙曲線結構,每片曲面在與地面及頂端相接部份則為直線,形成標準的堪諾依(Conoid)雙曲面。據說概念是來自於一次南台灣參觀造船廠的經驗,陳其寬看到船底部雙曲面造型吃水的模樣,回來後立刻做了模型,並成為草案之一,隨後偕張肇康一同至紐約貝聿銘住處討論,最後貝聿銘將有船底部意象的模型倒置,才決定了今天看來具有多重象徵的路思義教堂。
營建過程中,在綁完模板、配好鋼筋、灌漿之前,負責施工的光源營造廠老闆吳艮宗先生發現薄殼兩側未配繫筋,特地到台中城隍廟擲筊求問,神筊落地竟有一隻站立,不肯躺平,吳心中忐忑,連夜趕至台北詢問結構技師鳳後三,確定有誤,遂自己掏錢補上繫筋。待灌完漿,拆模之際,工人卻不敢拆除任何一根模板支撐,擔心建築會砰然而下,據說陳其寬身先士卒立於教堂內,最後支撐拆除完畢,教堂永立。兩則故事都成為台灣當代建築史上的一段佳話。
整體造型上,在曲板與曲板間引用大片玻璃面,一則強調出曲板的結構力量,二則可在東西兩側引入光線。材質除室內格子樑的清水混凝土處理外,外部金黃色面磚的溝縫做法與內部格子樑的雙曲縮放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說,不是等縫,而是隨面積擴大而拉張。有機、穿透式的空間處理方式讓教堂充分融入周邊環境,這種藉結構自身的「形式」統合外型,可說是東海最沒有鄉愁、最現代的一棟建築。
有趣的是,1964年丹下健三完成的天主教東京瑪利亞大聖堂有八片雙曲線薄殼,概念上非常近似路思義教堂,是否參涉路思義教堂不得而知。不過坂倉準三事務所大阪分所的負責人西澤文隆(於1963年秋與1964年初夏應邀來台,設計基隆六堵鹽野義製藥廠)在演講中曾提過,東海校園建築規劃設計在日本專業雜誌上早已刊載, 看來間接影響丹下也不無可能。1965年陳其寬又與沈祖海合作高雄聖保羅教堂,從造型來看,也是由四片雙曲線薄殼構成,只是這回不僅曲度更彎折,組織更複雜,且是真正的薄殼,沒有格子樑,是一個精彩的作品,在路思義教堂面前,當仁不讓。
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960 Justurs Dahinden /王俊雄建築師小傳達興登(Justurs Dahinden) 1925∼ 達興登(Justus Dahinden ),1925年出生於蘇黎士,瑞士知名建築師、建築學者。他早年曾潛心研究美國建築師萊特與西班牙建築師高第的作品,這個經驗不僅使他的創作更加活潑,同時也使他的設計能在激進設計與嚴謹的方法間取得完美的平衡。1949年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建築系,1956年再取得Ph.D.。1955年在蘇黎士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建築語言明顯受到自身虔誠宗教觀的影響,而事實上,他對於宗教建築的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