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名為《人性向善》,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繼《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之後,又一部解讀經典的巨作,書名一語道破他對儒家哲學數十年的研究心得,他強調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而非本善,是因為如果人性是「本善」的話,一旦失去「本心」,到哪裡找?唯有「向善」,因為它是一股力量,失去了還可以找回來。
《孟子》一書共七篇,每篇再分上、下,共分十四篇。善用比喻來說明的孟子,創造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和故事;透過傅佩榮教授的翻譯與精闢分析,讀者不但能輕易地跨越文字的障礙,還能藉此欣賞到孟子無懈可擊的辯才與精微深刻的思想,更進一步能體驗人生的意義,體會到更深沈的快樂。
作者簡介:
傅佩榮 著
民國39年生,上海市人。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 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著有:《釐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以上四書為「傅佩榮談身、心、靈整合」專書)、《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人生問卷》、《從自我出發》、《四書小品》、《哲學入門》、《生命重心在何處》、《柏拉圖》、《中西十大哲學家》、《新世紀的心靈安頓》、《論語解讀》、《莊子解讀》、《儒家哲學新論》、《中西十大哲學家》、《西方心靈的品味》、《不同季節的讀書方法》、《為自己解惑》、《人生問卷》、《四書小品》、《文化的視野》(立緒文化),並重新解讀《論語》、《莊子》(立緒文化)以及有聲書系列《創意人生》與《重建心靈》、《論語解讀CD版》、《老子解讀CD版》、《孟子解讀CD版》等(由好好好文教基金會出版)。等。
章節試閱
<11.2>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白話>
告子說:「人性就像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缺口就向東流,在西邊開個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沒有善與不善的區分,就像水沒有向東與向西的區分。」
孟子說:「水確實沒有向東與向西的區分,難道也沒有向上與向下的區分嗎?人性對於善,就像水對於向下流。人性沒有不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現在,用手潑水讓它飛濺起來,可以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水讓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這是形勢造成的。人,可以讓他去做不善的事,這時他人性的狀況也是像這樣的。」
<解讀>
告子以水來做比喻,認為人性的善或不善全看環境,亦即後天的影響。換句話說,人性並沒有所謂內在善的力量或是善的本性可言。
從孟子的回答:「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一語,可以清楚地看出儒家的「人性向善論」。許多人只看到「人無有不善」這句話,就說「人性本善」,而忽視了這是一個比喻,必須對照所筆的事物來說明人性的狀況。
古人說話比較扼要,試問「水無有不下」的「下」是在描寫水的性還是水的流向?當然是後者。同理,人沒有不「向善」,可以直接說成「人沒有不善」,就好像水沒有不向下流的一樣。
如果人性是向善的,為什麼有人做壞事呢?這就好像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但用手去潑或用竹管去引導,就可以使它向上逆流。換句話說,社會上各種外在的力量,或者說形勢,會引導一個人去做不善的事,於是就會有人做壞事。「為不善」並不是變成不善的人,而是去做不善的事。人性是向善的,但是由於外在的勢力、外在的影響,人就會做出不善的事。
由此可知,順著人性,人可以行善也應該行善;正如水如果順著水性,可以向下流、也應該向下流。這個比喻清楚肯定了「人性向善」。人去做不善的事,主要是「勢」造成的,亦即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換言之,在正常情況下,人順著本性即可行善。而人若行不善,則是因為情況不正常的緣故。善是行動,而非本質,所以不宜說「人性本善」。
本章很重要。孟子認為,如果讓水自然發展,一定是向下流的;而讓人自然發展,一定是向善走的,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下」是指水的向,而不是水的性。從這裡還不能體會到「人性向善」的話,那麼要如何才能體會呢?
<11.6>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歟?」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白話>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沒有善,也沒有不善。』有人說:『人性可以變得善,也可以變得不善。所以,周文王、周武王統治天下,百姓就喜歡善行;周幽王、周厲王統治天下,百姓就喜歡暴行。』」還有人說:『有些人生性是善的,有些人生性是不善的。所以,以堯為君主,卻有象這樣的百姓;以瞽瞍為父親,卻有舜這樣的兒子;以商紂為侄兒,並且以他為君主,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的賢人。』現在您說『性善』,那麼,這些說法都錯了嗎?」
孟子說:「順著人性的真實狀態,就可以做到善,這便是我所謂的性善。至於有人做出不善的事,那不是天生資質的過錯。憐憫心,每個人都有;羞恥心,每個人都有;恭敬心,每個人都有;是非心,每個人都有。憐憫心屬於仁德,羞恥心屬於義行,恭敬心屬於守禮,是非心屬於明智。仁德、義行、守禮、明智,不是由外界加給我的,而是我本來就具備的,只是沒有去省思罷了。所以說:『尋求就會獲得它們,放棄就會失去它們。』人與人相比,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就是因為差的人不能充分實現天生資質啊。《詩經‧大雅‧烝民》上說:『天生育眾多百姓,有事物就有法則。百姓保持常性,所以愛好美德。』孔子說:『這篇詩的作者懂得人生正途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百姓保持了常性,所以就會愛好美德了。』」
<解讀>
公都子大概聽了孟子一些教導,就把各種說法一次提出來,請孟子一一解答。公都子提出了三種主張:第一就是告子說的,「人性沒有善,也沒有不善」;第二:人性可以變得善,也可以變得不善;第三:有些人生性是善的,有些人生性是不善的。
在孟子的回答中,「為善」、「為不善」這兩個「為」字,意思很清楚,代表善、不善是做到或做出來的。所以我一直強調,善、不善不是人本來具有的性質,而是人「做到與否」的善行或惡行,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我無法同意「人性本善」的原因。人性的善是指要做出來的才叫做善,而做出來的善是順著本性,不善是逆著本性,如此就稱為「人性向善」。
孟子接著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也」,這句話沒有本書<3.6>中談得那麼完整,這可能是在辯論的緣故,因此孟子說得比較急切。我在翻譯時,把「惻隱之心,仁也」譯成「憐憫心屬於仁德」,因為古人說仁也、義也,直接說是不是時,意思也包括屬不屬於。
我這種理解是從「白馬非馬」的論證得來的。白馬、黃馬、黑馬都是「馬」;但說「白馬」時,只有白馬才可以算是;因此可以說白馬不是馬。「白馬不是馬」是對的,因為白馬不「等於」馬,但是白馬「屬於」馬,這是一個簡單的反駁。如果有人說「白馬非馬」,那是詭辯。古人所謂的「是與非」有兩種用法:一是等於與不等於,二是屬於與不屬於。說白馬「不等於」馬,是對的;但是,說白馬「不屬於」馬,那就錯了。在此,當然也涉及對一個概念的定義問題。
一個概念有內含也有外延,內含是它的基本要件,外延是它的應用範圍。馬的外延包括白馬、黃馬、黑馬等等;馬的內含則必須在每一匹馬身上出現;因此,我們可以說「白馬是馬」,但不能說「馬是白馬」;可以說「白馬屬於馬」,但不能說「白馬等於馬」。同理,說「惻隱之心,仁也」,是說惻隱之心「屬於」仁德,而不是說惻隱之心「等於」仁德。孟子在〈3.6〉清楚指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則是把惻隱之心等同於「仁之端」。若不如此理解,我們就必須面對另一個問題:難道「仁之端」等於「仁」嗎?難道心中出現憐憫的情緒,就代表做到仁德的要求了嗎?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再說,心的四端是指這四者的根源是人心與生俱有的,一般人為何沒有察覺呢?也因此孟子最後要加一句「弗思而矣」。向內反省自己,覺悟自身的道德主體性,人的行為就有原則可言。
什麼是道德主體性呢?亦即這個道德是要自己決定的,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是考慮到別人的命令或外在的環境,而是因為自己要自己這麼做的,如此才有道德主體性可言。不能肯定道德主體性,行為沒有原則,就只能隨人俯仰了。
人性是一種力量
仁德、義行、守禮、明智,不是由外界加給我的,而是「我固有之也」,只是沒有去省思罷了。許多人以為孟子談「性本善」,但為什麼一定要加上「本」字呢?孟子從頭到尾都沒有注意到「本」這個字,他所強調的是善行的開端、萌芽,一定要由內而發,是一種動態的觀點,亦即人性是一種力量,只要真誠就會發現這種力量是由內而發的。只要掌握由內而發這一點,行動起來就有原有本,不會做了一半之後就放棄了。
由內而發,將使自己心甘情願,堅持做下去,這叫做「集義」,該做的事一直做下去,最後就會養成浩然之氣。很多時候,我們做該做的事覺得很累,但是做久了之後,會覺得內心有一種深刻的快樂,感覺到自己問心無愧,心中非常坦然。
如果講「人性本善」的話,人與人應該相等或相同,那麼為什麼表現出來竟有巨大的差別呢?這實在不易解釋,也不合乎實情。講「人性向善」的話,因為有些人沒有注意到內在的要求,只是做著外在的行為,做久了之後,離自己的本性也愈來愈遠,最後出現相差多少倍的情況。很多人之所以會做壞事,就是因為他沒有保持常性,等於是忘記了自己的內在要求,最後就變成「東邊開口朝東流」的情況。
孟子接著引述孔子所說的:「故有物必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人即使沒有受過教育,只要他保持自己平常而正常的性格,譬如做事全憑良心,自然就會愛好美德。這種說法也有助闡明「人性向善」的觀點。
人性論關鍵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這是整本《孟子》裡談人性論的關鍵。首先,孟子所謂的善是指「可以為善」,可以做到善而不是本來就善。其次,行善的能力,不是由外而來的,而是「乃若其情」所展現出來的。第三,「乃若其情」究竟何意?有的學者認為「乃若」是發語詞或轉語,亦即把「乃若」兩字變成一個詞,並無特別含義,接近白話文中的「至於」。「情」則是指人的真實而言。
如此一來,這句話就被翻譯成:至於人的實質就可以去行善了。這種詮釋雖然不排斥人性向善,但是忽略了孟子一直強調的「順」、「充擴」,也沒有針對本章前半段的質疑,亦即何以人性難以避免環境(或「勢」)的影響?換言之,只有把握了「若,順也」的觀點,才可以避開上述問題。所以,人可能會做壞事,那是外在的影響,而不是本來的問題。
那些堅持「人性本善」,甚至至善、純善的學者,其理由是:因為天生了人,而天是善的,所以人也是善的。不過,春天到了,萬物化生,但秋冬一到,萬物也會蕭條。所以,我們不要只看一面,整個大地有生有死,風和日麗的時候當然完美;一旦看過颱風之後的景象,就知道天地多麼殘酷了。
古代是希望提倡善的一面,想藉此讓整個社會風氣改變。但我們今天則認為,光有好的願望是不夠的,必須根據生活經驗的累積,進而融會貫通,把握人性的真實狀況,在去勇敢實踐,擇善固執。
<11.2>
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白話>
告子說:「人性就像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缺口就向東流,在西邊開個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沒有善與不善的區分,就像水沒有向東與向西的區分。」
孟子說:「水確實沒有向東與向西的區分,難道也沒有向上與...
目錄
卷一梁惠王篇(上)卷二梁惠王篇(下)卷三公孫丑篇(上)卷四公孫丑篇(下)卷五滕文公篇(上)卷六滕文公篇(下)卷七離婁篇(上)卷八離婁篇(下)卷九萬章篇(上)卷十萬章篇(下)卷十一告子篇(上)卷十二告子篇(下)卷十三盡心篇(上)卷十四盡心篇(下)
卷一梁惠王篇(上)卷二梁惠王篇(下)卷三公孫丑篇(上)卷四公孫丑篇(下)卷五滕文公篇(上)卷六滕文公篇(下)卷七離婁篇(上)卷八離婁篇(下)卷九萬章篇(上)卷十萬章篇(下)卷十一告子篇(上)卷十二告子篇(下)卷十三盡心篇(上)卷十四盡心篇(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