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新挑戰》
升學之路,到底怎麼走?基測和會考,有什麼不同?
補救教學,從哪裡開始?
國中教育失落的關鍵課程:生涯探索,重新起跑
Part I︰十二年國教大挑戰
1.升學之路,到底怎麼走?
2.基測和會考,有什麼不同?
3.國境之東,失落的一角
Part II︰迎接十二年國教
1.失落的關鍵課程︰生涯探索,怎麼開始?
2.生涯探索,學校應該做的事
3.美麗少年們群像小故事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這次《親子天下》的封面故事談「十二年國教」。這是當前最容易「開罵」的題材。只要拿出這個題目,立場迥異的兩方最大的共識就是「罵政府」。政府動輒得咎,怎麼做都不對。每個人都能罵得振振有辭,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是「受教者」或「受害者」,自己的成長經驗,影響個人了對教育的認知與價值判斷。於是每人一把號,在教育議題上,人人都能成為名嘴。
我常常看到教育部發的新聞稿,主旨都是「澄清」︰澄清今天某報某名嘴揭露的消息不正確;澄清某件麻煩事不歸教育部管轄;澄清某社論名家說政策沒理想但其實政策都有想到也有規劃……但幾乎沒有一篇澄清稿,是會受到媒體青睞,「榮獲」刊登的。
我常常覺得很遺憾,主掌國家重要教育政策的第一大部,為什麼要如此「卑微」、「屈就」?為什麼要耗盡這麼多力氣被不同「民意」挾持?
或許有人說公務員沒尊嚴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我認為有另一個重要的面向,是使教育專業行政人員、政策制訂者直不起腰桿的原因︰那就是,我們的教育政策,缺乏長期、專業、大型的研究與品管機制,沒有人能提出足夠客觀的、科學的數據或研究結果,足以凝聚共識、指明未來的方向,理性檢討過去的成果。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建構完成完整的國家基礎教育學力資料庫,孩子們有一堆無謂的考試,卻沒有總體客觀的評量與觀照。
如果你問︰教改十年來,學生的學力和各方面表現,有比較好嗎?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品質有改善嗎?實施多年的九年一貫課綱,成果如何?該在哪裡做調整?必選四書與否;必修母語或修辭學與否?……面對各種爭議性的主張、如果政策領導者,沒有辦法拿出具體、專業的證據,說服多元的意見形成共識,政策就必得陷入十分民粹的討論,使好幾代受教者如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在此次十二年國教專題報導的篇章裡,我們希望暫時按捺住媒體「自由開罵」的專利,提供比較有系統、充分的訊息,讓讀者比較完整的看到這個政策的理想與難處,轉變的歷程與折衝點,以及相關影響。我們也特別請負責基測命題的專業考試機構︰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詳細談談「會考」和「基測」,乃至各種入學方式的優缺點。關心升學方式的讀者,或許可暫時放下「又是考試,換湯不換藥」,或把考試妖魔化的反應,參考一下評量專家的分析。
除了大家關心的「升學管道」之外,我們也走訪了台東,看到離開台北城的精英思考,「國民教育」有比「升學管道」更值得關心,更值得政府花力氣處理、思索的議題。(見一六六頁)
當過往國中教育唯一的生存目標和壓力「考試」逐步離開校園,所有有理想的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會,把國中校園塑造成一個充滿「建設性探索」的環境,幫助青春期的國中生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興趣、性向、能力、價值觀,奠定他們適性發展的基礎。當他們三年後面對人生第一個生涯抉擇(高中高職分流)時,才能夠更健康、更有自信的學會選擇。這都是比考試更重要的事。(見一七四頁)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這次《親子天下》的封面故事談「十二年國教」。這是當前最容易「開罵」的題材。只要拿出這個題目,立場迥異的兩方最大的共識就是「罵政府」。政府動輒得咎,怎麼做都不對。每個人都能罵得振振有辭,因為每個人都曾經是「受教者」或「受害者」,自己的成長經驗,影響個人了對教育的認知與價值判斷。於是每人一把號,在教育議題上,人人都能成為名嘴。
我常常看到教育部發的新聞稿,主旨都是「澄清」︰澄清今天某報某名嘴揭露的消息不正確;澄清某件麻煩事不歸教育部管轄;澄清某社論名家說政策沒理想但其實政策都有想...
章節試閱
十二年國教新挑戰
12年國教新聞炒得沸沸揚揚,每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究竟升學之道,該如何走?基測、會考、抽籤……哪種方式好?國民教育延長為12年時,對偏鄉學童的意義又為何?而頓失「奮鬥、生存」目標的國中教育,該把教學主軸放在哪裡?
研究顯示,自我探索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因此,我們更應打造「建設性探索」的環境,來幫助青春期的孩子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性向與能力,奠定他們適性發展的基礎,準備振翅高飛。
▓12年國教大挑戰 1
升學之路,到底怎麼走?
12年國教即將啟動,究竟目前確定執行的方向有哪些?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會考是什麼?特色學校指的又是什麼?《親子天下》彙整相關問題,一掃家長疑慮。
民國一○三年八月,十二年國教將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改革的理想,是希望透過逐步擴大高中免試範圍,促進教育的多元、適性和因材施教。
經過近半個世紀,台灣才從九年國教走向十二年國教。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教育改革,牽動著台灣整個大學以前的教育體制。也因為牽動範圍、影響過於龐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採取逐步、漸進,而非「一次到位」的方式進行。例如,原本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是強迫入學;但未來延長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初期並不強迫人人都要念高中,而是自願入學。
五月二十日宣布的「十二年國教草案」,也採取「過渡」的作為︰初步維持了三成的「特色招生」,保留部分明星高中仍用考試篩選入學。
草案一出,各方利益團體透過公聽會、媒體放話,相互衝突、矛盾的各種主張拉扯著政策的走向︰
強調「理想」的一方認為,十二年國教不可以「過渡」;政務委員朱敬一投書強烈反對「保留特色高中」,要求「一次到位、立刻全面免試」。朱敬一認為,國民教育根本不應該有「明星高中」的存在,那就像「哈佛辦幼稚園」一樣可笑。
家長團體為了「特色學校升學要採計在校成績」的方案而抗爭,全國家長聯盟主張選學校完全抽籤決定,不要任何門檻。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甚至因此憤而辭職,不願為十二年國教政策背書。
另一方面,台北市教師會針對教師的調查卻顯示,近七成教師反對「免試入學」做為升高中的主要管道。每天在教學現場「作戰」的教師們,反而保守的希望把免試比例降低,擔心斷然拿掉基測,會使學生學力大幅下降,老師無所適從。
反對廢除基測的學者認為,不該全面採納西方自由放任式的教育,應適度保留考試,有助於社會流動的公平性。放任家長選擇,反而加速貧富差距。
歷經了紛紛擾擾的公聽會和各方意見的激烈表述,六月中,教育部折衷調整了原本的草案,將免試入學「上限」的比例,微幅提高到七成五;同時也降低了特色學校的比例為二成五。
目前12年國教確認實施的5大方向:
1.自民國103年8月全面實施。
2.高中職免「學費」。
3.全台劃分為15個免試就學區。
4.入學方式分為75%免試入學和25%考試入學。
5.民國103年起,國三生都需參加會考。
▓12年國教大挑戰 2
基測和會考,有什麼不同?
升學一定要考試、評量嗎?考試究竟為了什麼?《親子天下》特別邀請「考試專家」宋曜廷,
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各種評量代表的意義與目的,並釐清目前檯面上的四種入學方式,其優缺點各是什麼?
▓12年國教大挑戰 3
國境之東,失落的一角
到底國民教育為誰存在?為何存在?在鎂光燈聚集的精英台北城市中,答案變得非常狹隘。
十二年國教除了「進明星中學之升學與測驗方式改革」之外,還有沒有一些理想的價值?
走訪台東的故事,或許可以激發不同的思索……
▓迎接12年國教 1
探索,怎麼開始?
免試時代,國中教育要教什麼?國內外研究顯示,自我探索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自我探索成功與否,
攸關未來人生的滿意度。家庭、學校應該做好哪六件事,才能建構一個建設性探索的環境?
▓迎接12年國教 2
生涯探索,學校應該做的事
十二年國教啟動,升學緊箍咒不再,國中教育的主軸該是什麼?探索自我,是大家一致認同的方向。
然而,長期在「升學考試」箝制下的國中現場有哪些問題?生涯發展教育,學校和老師可以怎麼做?
▓迎接12年國教3
美麗少年,舞動青春
人生探索,沒有地圖;一群美麗少年,也許還不確定自己的形狀,但是,在成長路上,他們找到了那把鑰匙;隨著夢想的光,他們將看見人生燦爛的風景。
十二年國教新挑戰
12年國教新聞炒得沸沸揚揚,每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究竟升學之道,該如何走?基測、會考、抽籤……哪種方式好?國民教育延長為12年時,對偏鄉學童的意義又為何?而頓失「奮鬥、生存」目標的國中教育,該把教學主軸放在哪裡?
研究顯示,自我探索才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關鍵課程」;因此,我們更應打造「建設性探索」的環境,來幫助青春期的孩子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性向與能力,奠定他們適性發展的基礎,準備振翅高飛。
▓12年國教大挑戰 1
升學之路,到底怎麼走?
12年國教即將啟動,究竟目前確定執行的方向...
目錄
封面故事
152 12年國教新挑戰
154 12年國教大挑戰1
160 12年國教大挑戰2
166 12年國教大挑戰3
174 迎接12年國教1
184 迎接12年國教2
192 迎接12年國教3
世界與視野
34國際趨勢
42教育反思 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
46焦點人物 黑幼龍 vs. 黑立言父子對談
54世界的小學生
家庭與教養
58教養一點通 考試考壞了,怎麼辦?
64親密關係 如何相愛到白頭?
70狗醫生 毛茸茸的心靈捕手
76五都友善家庭幸福指數調查
84台北市:「住得起」就幸福
86台南市:文化古都 期待政府更多作為
90高雄市:就業與托育必須雙管齊下
94台中市:育兒支持 民間力量更勝政府
96新北市:一級期待,三級資源
100健康家庭 5對策 遠離塑化劑
106料理達人Grace教你做Brunch
110砧板、抹布細菌多,該怕嗎?
112家有學前兒
118家有青少年
122家有特殊兒
126玩具小家庭
學習與教育
130學習工具箱
134親師SOS 3妙招 和學生「搏感情」
140像我這樣長大的小孩 獨立音樂天后陳綺貞
146徐薇UP學堂
生活
200歡樂點子簿
204節氣綠生活
208親子小旅行
212 夏日閱讀書單大推薦
219爸爸的愛
10讀者回函
14編者的話
專欄與短波
28吳靜吉:開心,更有創意
30柯華葳:素養是什麼?
32鄧惠文:當男人愛說不出口……
16新鮮事
23活動快報
24夫妻恩愛被孩子看見,怎麼辦?
26我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怎麼辦?
世界與視野 World & Vision
延續天下集團對國際趨勢與全球視野的關注,每期報導最先進教育趨勢與行動,呈現更廣闊的世界觀。
學校與教育 School & Learning
親師生三方溝通平台,深入探討教育領域看似針鋒相對的議題,如「一綱多本」等。每期固定”親師交流道”、”相對論”、”校園新視界”等欄木,強化親師、親子間的深度溝通。
家庭與教養 Family & Parent
針對家長的需要提供更多更實用的家庭教養法則。每期固定”教養一點通”、”親密關係”、”學習幫手”等欄目,更貼近親子家庭每日面對的實際需求。
生活 Life
以「友善家庭」價值觀為核心,提供更有品質「家庭與生活」資訊。每期固定有適合親子共享休閒生活建議、家庭健康提案、親子共讀書,全方位促進家庭生活的豐富與親密。
封面故事
152 12年國教新挑戰
154 12年國教大挑戰1
160 12年國教大挑戰2
166 12年國教大挑戰3
174 迎接12年國教1
184 迎接12年國教2
192 迎接12年國教3
世界與視野
34國際趨勢
42教育反思 四書改必選,孔子怎麼看?
46焦點人物 黑幼龍 vs. 黑立言父子對談
54世界的小學生
家庭與教養
58教養一點通 考試考壞了,怎麼辦?
64親密關係 如何相愛到白頭?
70狗醫生 毛茸茸的心靈捕手
76五都友善家庭幸福指數調查
84台北市:「住得起」就幸福
86台南市:文化古都 期待政府更多作為
90高雄市:就業與托育必須雙管齊下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