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2014.10.14 | 第51期
【開卷】
給金融業新人的一點忠告
【觀點】
香港的新公民
【全球經濟】
澳洲經濟轉型 從礦產轉向酪農
非核家園VS.昂貴電力 日本核電前景黯淡
與查理羅斯對話: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公司與產業】
美網最大贏家優衣庫
美國人健康私隱 至少價值70億美元
平價高性能 中國武器搶巿全球
簡訊:香港公司治理亞太第一
【政治與政策】
這些敏感人物 都是當代中國夢的啟航者
能打的牌變少 中國經濟放緩或錯失7.5%
要關閉一所營利的大學 要動用多少政府機關
伊朗總統魯哈尼談伊斯蘭國組織
【科技】
Bezos投資的新創企業 成亞馬遜新對手
遮住cookie 也躲不過數據追蹤
4000萬人用手機 多學一門外語
創新:測繪農場
【市場與金融】
阿里巴巴上巿後 美股上漲或下跌?
中國即將大砍央企負資人薪水
投資捷克農田 回報高於股巿債巿
股票 品質更重要?
日本新股票指數 不重企業規模重利潤
競價與詢價:三菱收購挪威Cermaq
【特寫】
香港之戰
Tim Cook的蘋果 獨家專訪庫克如何再造蘋果
單車回來了 台灣掀起第三波變革
文藝片的新黃金時代 導演許鞍華振興文藝片市場
【ETC】
惹火的「雙峰」
是小善 還是大愛?
工作時聽什麼?
Cadillac品牌和聲譽戰略總監Melody Lee的職場穿搭
Joe Fresh的創辦人兼創意總監Joe Mimran的成功路
作者簡介: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的獨創、獨特及獨立風格,將為台灣讀者帶來全景式、具深度的全新閱讀體驗。
《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於2013年六月在香港創刊,結合兩岸三地財經、文化和藝術菁英編輯團隊,報導資本市場熱點公司和話題,深度研究新經濟下社會變革的要求,讓讀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瞭解世界潮流,成為世界經濟舞台的主角。每期內容聚焦全球經濟發展,深入分析公司產業趨勢,剖析政治政策,追蹤科技,解構市場金融,探索ETC智趣生活,再加上最權威的彭博觀點,帶給讀者全視角的國際財經資訊。
作為全球平面及數位新聞媒體先驅,《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推出的App版被蘋果公司App Store評選為「Best of 2013(Newsstand)」的雜誌類App,成為2013年唯一上榜的中文雜誌 。如今全球的繁體中文使用者,都可以隨時上App Store搜尋「彭博商業周刊」下載使用,不受地域限制。除了紙本雜誌的深度專題,App版每天亦不斷更新來自彭博遍布全球146個分社的即時新聞。App版用戶還能收看配上中文字幕的Bloomberg TV視頻節目。《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以這樣「三位一體」的移動數位內容,滿足現今讀者多頻道互動的高期待。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bwhk
章節試閱
《香港的新公民》
撰文:張鐵志 攝影:鐘卓明
這是一個沒有人預期到的巨大場面。
在9月28日的下午,成千上萬香港市民走上街頭,在沒有具體的指揮與號召下,進行一場非法的「公民抗命」,佔領金鐘一帶的街道。
在928前,是大學生罷課,在政府總部旁的添馬公園舉行集會,有上百位香港老師來義教。大家在這裡聽這些老師談民主、正義和哲學,甚至數學與公義。
一週罷課之後,9月26日周五晚上,七十多名學生衝進公民廣場靜坐,被警方包圍,到翌日中午被清場。晚上,人群擠滿了政府總部外面的添美道──2012年9月將近十萬人在這裡抗議香港政府要施行的國民教育。到了周日早上,大部分人散去,現場只剩1000人左右。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呼籲大家前往聲援,但警方已經封閉所有進入添美道的通道,尤其是原本主要地鐵站金鐘站去添美道/政府總部的天橋,許多出入口也被封閉。因此群眾只能蔓延到附近街道,形成了佔領。
我身旁的人是普通市民,有大批年輕人、有帶著小孩的中年夫婦、還有許多老年人。有這麼多人出來參與一場非法行動,確實令人訝異。
當最前方群眾想衝破警察防線,走到對面原本集會之處聲援時,他們受到警察的胡椒霧噴擊,後方群眾焦急地把眼鏡或雨傘往前傳遞,甚至天橋上支持的人們也把傘一一打開丟下來,宛如一片彩色的雨。
我又走到人群已經佔據的告士打道上。人們平和地坐在地上,現場沒有指揮,偶爾喊口號,甚至偶爾全然安靜,只不斷地聽到志願者不斷問要不要水,要不要雨衣。夕陽斜照,晚風習習。
突然,警方發射了催淚彈,一時間煙霧瀰漫,大家掩面後退,但不斷有人大叫慢慢行,所以群眾很有秩序。我以為我和催淚彈有段距離,但沒想到仍然眼淚直流,不斷咳嗽。
群眾稍作休息,重新裝備,帶起口罩往前走。經過警車時,大家對著警車罵,但有人要丟東西時,卻立刻被其他人制止。
夜晚9點,我走進一旁的香港演藝學院想找洗手間,因為這裡已被作為休息和醫護站。一進大門,志工學生就井然有序地引導大家要上廁所去幾樓,要領取物資可去哪裡。學生散坐在各層樓的地上休息。我也深感震撼:這不是學生佔領大樓,而是該校主動開放。
接近午夜,市民又自發性地佔據銅鑼灣與旺角,直到記者截稿的此時。
以前人們說,這個城市是一個國際金融城市,人們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對政治冷漠,崇尚的是中環價值。那是典型殖民城市的性格。
然而,那個香港正在逝去。
回歸之後,香港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轉型,開始對自己的命運,自己的身份認同的有更多的認識與追求。尤其是從2003年以來,更多草根開始努力追求新的價值,包括社區保育、農業與土地問題,年輕一代開始反思過去的中環價值。2008到2009年的反高鐵運動就是一次巨大的世代與價值的衝突。
基本法對普選的承諾也給港人帶來希望,希望可以終於獲得殖民政府沒有給予他們的公民權利。所以可以說,過去十年,香港正經歷一個由「市民」轉向「公民」的過程,但這個對於公民的許諾,或者說對於民主普選的許諾,卻因為八月底人大常委對於政改的規範,而讓許多人感到失望。
因此有了這一波佔領中環運動。這基本是香港的新公民和舊管制模式的衝突,而在這群新公民身上,依然保有香港傳統的守法與克制──除了非法佔領街道。在接下來的關鍵幾天,甚至幾個月,香港新公民應該依然秉持著這種強烈的公民意識、和平溫柔的態度,以一個真正成熟的公民態度去和政府對話。
而香港政府也必須認識到,這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香港了。
這一夜,香港正在燃燒。燃燒的不是具體的火焰,而是人心。誰說這是個自私、冷漠、功利的城市?我看到的是大批市民為了守護他們被暴力攻擊的朋友們,為了捍衛正在失去的自由、尊嚴,為了爭取他們遲到太久的民主,勇敢地站起來。
《香港的新公民》
撰文:張鐵志 攝影:鐘卓明
這是一個沒有人預期到的巨大場面。
在9月28日的下午,成千上萬香港市民走上街頭,在沒有具體的指揮與號召下,進行一場非法的「公民抗命」,佔領金鐘一帶的街道。
在928前,是大學生罷課,在政府總部旁的添馬公園舉行集會,有上百位香港老師來義教。大家在這裡聽這些老師談民主、正義和哲學,甚至數學與公義。
一週罷課之後,9月26日周五晚上,七十多名學生衝進公民廣場靜坐,被警方包圍,到翌日中午被清場。晚上,人群擠滿了政府總部外面的添美道──2012年9月將近十萬人在這裡抗議香港政...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