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中央精品亮相台北喜來登
1/31~2/2敲響2015年東瀛春拍前奏
文│東京中央
東京中央拍賣(Tokyo Chuo Auction)將於2015年3月2.5日在東京圓頂飯店舉行春拍,推出一系列極具歷史及收藏價值之珍品。海外預展首站將於1月31〜2月2日假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行。預展精品薈萃,以下率先選介:
齊白石〈五世同甘〉,上款「柿內先生」,應是銀行家柿內常次郎。他曾於民國時期簽署多項對聯華金融合作協議,因公居中國四年,作品應直接得自齊白石。齊取其姓氏中「柿」入畫,畫風生動天真。大阪府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池田市日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藤尾昭,與中國當代書畫家淵源深厚,如范曾、林散之、陳大羽等每逢佳節,甚至藤尾壽辰,都贈與得意之作。本次預展呈現藤尾舊藏,共見證當代名家友好祈願筆墨。
1922年高島屋之展覽,成功將吳昌碩與王一亭的詩書畫印魅力傳至東瀛,同時引起東瀛藏家對近現代的中國藝術家關注,1922年後,高島屋更多次舉辦吳昌碩的書畫篆刻展,他倆名聲大噪,其後王一亭更帶領中國藝術家來日交流。此次便有得自高島屋的吳昌碩、王一亭作品。事實上,中日藝壇交流早而有之,日本書家收藏不少明清時代的筆墨。陳淳〈行書連昌宮辭〉,卷後見多文人題跋,可見流傳至日本之前,已備受文人墨客所重;及後來到東瀛,更成為中日書畫家互相理解,共談書道之橋樑。
(全文未完,詳情請見《典藏.古美術》)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從「新」開始
文/廖堯震
世稱「南張、北溥」的張大千與溥心畬,可謂20世紀近現代畫壇最具代表性的水墨大師。不過,張大千先由敦煌壁畫獲取唐、宋繪畫養分,後又改以潑墨潑彩創作,以此達成變古革新的目標;溥心畬卻終生不脫仿古取徑,創作多臨舊本,且構圖極少變化,唯以深厚的文學素養及精練的書法用筆重新詮釋傳統,較之於張大千,不免予人守舊、停滯不前的印象。
然則,仿古果真意味著與革新背道而馳嗎?學者吳同憶及溥心畬曾如此說過:「『以古為新』,不是『以古為古』。你是現代人,畫古畫不可能再古下去,那古畫是新畫。」顯然,溥心畬在繪畫上抱持較開放的態度,不畫地自限,最終遂得以在仿古中展現耳目一新面貌,建立起新時代的文人畫風。本期《典藏.古美術》專題,便特別呼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除了邀請策展人對溥心畬書畫之演變做一概略性介紹,進而論及溥心畬畫作在藝術市場上的流通與作偽等情形之外,更有專文探索其繪畫仿古的多重面向和藉畫抒懷的意旨,以及帶領讀者馳騁溥氏墨戲小品〈西遊記〉之想像、意趣世界,由不同側面勾勒其有別於傳統文人畫家的藝術成就,及其何以在愛畫者心中占有獨特的一席之地。
新的思維、新的素材,不斷挑戰創作者與時俱進的功力,也同樣挑戰學術上習以為常的經驗和認知。以上古史的書寫來說,史家向以漢文化中心或一元論的觀點來論述早期國家的形成。不過本期「周野鹿鳴—寶雞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出土青銅器」所介紹的近來寶雞西周早期貴族群墓之發掘,卻揭露了當地姬姓周人與游牧之羌族,不論在政治、文化、或血緣上均有十分緊密的聯盟,彰顯出中原(漢)與邊陲(夷)的界限未若過去所認定的牢不可破。同樣地,本期刊載東京大學教授佐藤康宏以「邊界不存、框架存在」為題,對日本美術進行之重新檢視,暗示了日本美術存在著「抽象表現」與「寫實再現」的矛盾和諧,且在描繪故事時,更多著意於表現取景「框架」以外的畫外之趣;其細膩又獨特的看法,亦更新了以往對於日本美術的認知。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意識到,面對考古新證所訴說的文化多面性,抑或新觀看角度所發現的前所未見之風景,唯有不自我設限、不斷修正自身觀點,才有可能在無止境的藝術探索道路上繼續前行。
隨著農曆年將至,2014年度的中國藝術拍賣也進入尾聲。綜觀2014年市場,在理性調整的大趨勢下,儘管有許多被認為是經典的文物不斷下調價格,但仍有少數項目異軍突起,特別是佛像、唐卡、或文房珍玩類文物,均愈來愈受到青睞。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人的品味、偏好之改變,對於市場變動的影響。倘若愛好藝術者也能在這般潮流中調整心態,或許將有更多貼近不同藝術品類的選擇,找到屬於自己的銘心絕品。新的一年,願大家都能有美好的開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從「新」開始
文/廖堯震
世稱「南張、北溥」的張大千與溥心畬,可謂20世紀近現代畫壇最具代表性的水墨大師。不過,張大千先由敦煌壁畫獲取唐、宋繪畫養分,後又改以潑墨潑彩創作,以此達成變古革新的目標;溥心畬卻終生不脫仿古取徑,創作多臨舊本,且構圖極少變化,唯以深厚的文學素養及精練的書法用筆重新詮釋傳統,較之於張大千,不免予人守舊、停滯不前的印象。
然則,仿古果真意味著與革新背道而馳嗎?學者吳同憶及溥心畬曾如此說過:「『以古為新』,不是『以古為古』。你是現代人,畫古畫不可能再古下...
目錄
編輯手記Editorial
從「新」開始 廖堯震|58
新聞News
2015迎好展!──「明清花器特展」暨「宋遼金元玉器展」 王怡文|64
傳燈展覽第一彈──中華文化總會「靈漚館風-江兆申的創作與傳承」 鄭婷婷|66
「101」件作品.只在台灣──台北故宮「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王怡文|68
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3.4億港元!──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行的最高紀錄 藍玉琦|70
46位近現代書畫大師──國父紀念館「遷想妙得─中國近現代書畫擷萃」 藍玉琦|72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74
專題Special Report
溥心畬的書畫情懷
〔特展篇〕渡海到台員,王孫歸不歸?──國立歷史博物館「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特展 蔡耀慶|80
〔臨古篇〕王孫的西山畫語──溥心畬仿古繪畫五例 廖堯震|88
〔志怪篇〕神與天合,心遊物外──溥心畬的《西遊記》連環畫 鄭婷婷|94
〔市場篇〕溥心畬書畫在市場──從北平至今朝 藍玉琦|100
筆記Essay
〈嘉語錄〉自己成主角,讓文物活過來 鄭又嘉|108
展覽Exhibition
世界史大企劃,前進亞洲──台北故宮「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于福|110
周野鹿鳴,德音孔昭──三千多年前寶雞石鼓山西周貴族的精緻生活 陳亮|114
APEC藍天下的博物館盛宴──中國國家博物館「絲綢之路」特展 王怡文|124
瀏覽「書齋內外的風景」──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東亞文人藝術展 王靜靈|132
道教眾神出巡,移駕寶島──國立歷史博物館「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特展」開幕 編輯部|136
特寫Close-up
《文資法》中,考古出土文物應獨立成項──中研院史語所院士臧振華談古物分級 鄭又嘉|140
評論Review
看穿Ming Vase之外──大英國協的明代藝術政治學 黃韻(Yin Hwang)|146
鑑賞Connoisseurship
虛齋收藏四王,甲於天下──龐元濟舊藏王原祁〈仿古山水圖冊〉研究 萬新華|150
論壇Forum
與江南才子唐伯虎有約──蘇州博物館「六如真如—吳門畫派之唐寅特展」暨學術研討會紀實 盧素芬|162
性別如何影響我們對物品、圖像的認知方式?──中研院近史所「物品、圖像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 李佳穎|170
邊界不存、框架存在──佐藤康宏「我所知道日本美術的二三事」演講紀實 葉雅婷|172
動態Events
黃光男的現代水墨語境 廖新田|174
胸懷天地氣勢撼人──于右任盛年時期的碑派書法 吳國豪|178
封面Cover Report
東京中央|182
拍賣Auction
巴黎秋拍.佛像一枝獨秀 游智淵|184
香港第二波秋拍綜觀──香港佳士得、香港邦瀚斯、東京中央、香港蘇富比、香港羅芙奧 金浩鈞|186
北京迎秋拍,寒風中展翼順翔──2014年中國嘉德、北京誠軒秋拍綜合報導 廖堯震|192
北京保利2014秋拍,24.91億──乾隆白塔山,一個億! 李城志、董耘|198
北京匡時2014秋拍,13.4億──古書法資優生 李城志、董耘|202
香港邦瀚斯|205
香港萬昌斯|206
北京榮寶|207
西泠拍賣|208
北京東正|210
銀座國際|211
北京古天一|212
北京文博苑|213
北京遠方|214
浙江南北|215
保利山東|216
帝圖藝術|218
中信國際|219
考古Archaeology
唐代韓休墓8世紀無人山水屏風曝光 李如珊|220
考古紀事 劉榕峻|222
展訊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228
編輯手記Editorial
從「新」開始 廖堯震|58
新聞News
2015迎好展!──「明清花器特展」暨「宋遼金元玉器展」 王怡文|64
傳燈展覽第一彈──中華文化總會「靈漚館風-江兆申的創作與傳承」 鄭婷婷|66
「101」件作品.只在台灣──台北故宮「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王怡文|68
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3.4億港元!──中國藝術品在國際拍賣行的最高紀錄 藍玉琦|70
46位近現代書畫大師──國父紀念館「遷想妙得─中國近現代書畫擷萃」 藍玉琦|72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74
專題Special R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