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10月手記
建築師的社會性責任?!
伊東豊雄在《那天後的建築》中寫道:「…我不由得思考自己一直以來設計的建築究竟為何? 又是為了誰設計,為了甚麼而設計? 」。他回顧他出生在韓國、成長在信州鄉下地區的悠哉及閒逸,直到「東京」打動了他;東京的現代以及未來感成了他追求的夢想世界。接下來的時光-五十年,在東京為了打造自己的建築夢想而努力。然而,逐步的懷疑浮現,他自問自己是否這些巨大的都市已經成了龐大資本具象化的結果,而真正的夢想以及浪漫的支持力已經喪失?…就在這懷疑逐步成形時,311地震發生了。當他前往災區時,他說:「也許總向東京前行的我,在那旅程繞了一圈後,又回歸自然之地。」
回歸的「自然之地」是一個怎樣的境地?伊東應該說的是人性的回歸吧!尤其再加上以建築師這一個身分而談時,應該就是這個角色下的倫理感及對於社會的善意。過去建築師專業下的美常來自於對於「物」(建築)的美,而忽略了是真正建築的美應該源自於怎樣的目的去進行建築的活動,而伊東所說真正建築的美,應來自於建築師對於人所投注的關懷。
建築這一個產業所暗示的具有一個衝突的雙向性;一方面它常服務於資本,但另一方面它有可開展雙手服務社會及人群。有人切割它為服務私有以及公有,也似乎只有服務公有才具有和社會以及他人連接的本質;但不論公有或私有,任何建築的行為已經脫離不了它是「社會」的一部分;就算建築純粹屬於最私人的產業及投資,它也必然的使用到土地、耗損資源,而另一方面聘僱到員工、提供經濟力的一個統計數據。
建築的行為被成為跨到「社會設計」概念時,其所被暗示的建築行為本質,常被直接連接到慈善、災難安置等設計活動;雖這連接很貼近真實需要,但更加擴大的定義來自於Victor Papanek早在1971年所說的社會設計是為了「真實需要」所設計的內容:透過設計思維,解決人民、社會或城市必須面對的問題,並發揮實質的影響力。這種「設計」的作品稱為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
這所說的「真實」,正是對於一位建築師所面對設計為何的本質提出最好的詢問以及自我回應; 一方面批判建築資源過於傾斜於「非真實」,並扭曲這種非真實成為真實的假象,而另一方面則又給予設計產業一個真切的真實要求,並能將此設計轉化成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因子。在建築設計上,大家已經熟悉的公共住宅並是其中一個要項,另一項目可以泛稱將設計作為一種擴散理念、並能發展影響效力的教育過程,我願意將任何建築師們盡心戮力在我們生活領域中建造的好建築,都稱為一種社會設計下建築的一部分。
本期《ta》所提出的「社會設計下的建築」,部分和我們孰悉的緊急災難救助項目有關,另一部分則時反映時代轉化下所呈現於公共領域下的建築。謝英俊引領出它近期的相關設計,此外也包含陳良全、蔡元良以及徐岩奇在大陸地震災難後進行的扶助性相關設計。此外在面對急遽變化的香港及大陸的社會樣貌下,王維仁的設計提供幾許當社會需要在被迫轉變下樣貌的建築設計的觀察。
當建築教育的「社會性」逐步成教育重點時,建築人的意識無不已經被洗禮。「義築」正是一個來自於教育機構中催化下的結果,他們在許多偏鄉學校發揚建築學生的道德及進行思想及技藝的磨練。
總編輯褚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