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塑膠】
一個塑膠袋的「工作壽命」只有短短15分鐘,但成為的塑膠垃圾在地球上的壽命可能將是無限。海洋每年接收塑膠廢棄物總量的中間值約是800萬公噸,這相當於世界各地的海岸線每1公尺就有15包塞滿塑膠垃圾的塑膠購物袋。同時,海洋塑膠據估每年會殺死數百萬隻海洋動物。由化石燃料製作出塑膠不過是略為超過一百年以前的事情。現在從汽車、醫療器材到食物包裝,每樣東西都有塑膠成分。塑膠製品讓太空旅行變得更容易,也為醫藥帶來革命性改變。塑膠促成汽車和大型噴射客機的輕量化,除了節省燃料還減少汙染。但如今塑膠產量以非常快的速度增加,過去15年來生產的塑膠量,幾乎是塑膠生產至今總產量的一半。塑膠產品的增長,已遠超過廢棄物管理跟得上的速度,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的直接破壞
【處於危險中的鸚鵡】。
鸚鵡具有高度社交能力與智力,能與飼主建立起有意義的強烈情感連結,鸚鵡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受歡迎的寵物鳥。但鸚鵡的受歡迎卻造成牠們遭受非法捕捉。其中一個原因是以非法交易大象與犀牛等動物賺進數十億美元的犯罪集團,已將鸚鵡列入交易名單。非法鸚鵡交易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非常猖獗,寵物市場的需求、加上森林砍伐與棲地喪失,是造成鸚鵡面臨危急狀態的主要原因。其中最搶手的物種是非洲灰鸚鵡,也是鸚鵡中最會講話的一種。
根據《華盛頓公約》組織的資料,在過去40年間,至少有130萬隻非洲灰鸚鵡自牠們分布的18個國家非法出口,還有數十萬隻可能在運輸過程中死亡,或是從西非與中非地區的雨林裡被抓走。
【喀什米爾的爭端】
2017年當時16歲的法蘭.謝克被印度警察以霰彈槍擊中左眼。這件事發生在他位於斯利那加的住家附近。斯利那加屬於印度控管的喀什米爾地區。
去年8月,謝克再次成為無辜受害者,這一次,霰彈打瞎了他的右眼。喀什米爾的紛擾至少可以回溯到印度與巴基斯坦建國之時,為了爭奪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這片喜馬拉雅地區,這片受爭議的地區約有1800萬人口。印度掌管「印巴控制線」以南地區;巴基斯坦則掌握喀什米爾西北部。中國則在1962年的一場戰爭中從印度手中奪下喀什米爾東部。
延綿在喀什米爾這場衝突已達數十年,奪走成千上萬條人命,然而仍看不出任何解決跡象。
【前途未卜的避風港】
幾千年來,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簡稱ANWR)的海岸平原一直是大批馴鹿與候鳥的夏居地,是北極熊在冬季活動的地方,也是阿拉斯加原住民的狩獵場。這裡還可能蘊藏大約77億桶原油,而這就是問題所在。美國國會於1980年通過設立這片780萬公頃的保護區時,美國正經歷不到十年內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因此,立法者暫緩決定該如何處理海岸平原上一片60萬7000公頃、可能蘊藏豐富石油的地區。自此以後,立法者與政治人物便一直為此爭論不休。
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占地780萬公頃,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可能蘊藏大量化石燃料,保育人士表示,若是保護區海岸平原開放石油探勘,可能會威脅到馴鹿與其他脆弱物種如北極熊等的重要棲地,而這些動物的生活早已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而變得非常艱困。
【尋找消失的殖民地】
洛亞諾克島的羽狀煙「讓我們相信殖民地有些人仍在那裡等待我從英國歸來。」他後來寫道。三年前,總督為執行一項短期補給任務,離開了新世界的第一個英國墾殖地,留下超過百名男女及孩童。但英西戰爭的爆發,令他的歸程延期。1590年8月18日,懷特與一群水手終於涉水登上洛亞諾克島,他們沒遇見任何人。他們沿沙岸往上爬時,偶然發現有棵樹上頭刻著「C R O」三個字母。總督解釋,這是事前約定的暗號。如果墾殖者要離開這座島,他們得把目的地刻在樹上或柱子上。如果上頭還刻上十字,就表示他們是緊急撤離。抵達空無一人的墾殖聚落後,總督注意到有根柱子上頭「用大寫字母工整刻著CROATOAN(克洛亞多恩),而且上頭沒有彼岸的資金,懷特再也不曾回到新世界。115名墾殖者,包括懷特的女兒愛莉諾.戴爾及仍在襁褓的孫女薇吉妮雅.戴爾,就這麼被遺忘並困在遙遠的海岸。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塑膠危機
不管你現在在什麼地方,環顧一下四周,看看有多少塑膠製品在你身邊。哪怕你身處荒郊野外,恐怕放眼所及幾乎不可能不看見塑膠。我們的地球正在被塑膠吞噬。全球每年使用1兆個塑膠袋,而每個塑膠袋的「工作壽命」僅有15 分鐘。這些塑膠袋可能在地球上持續存在450 年到永恆。好在危機不是不能解決的。《國家地理》雜誌希望對此有所貢獻並修正過去的錯誤。
《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自本期開始,改以紙袋寄送雜誌,每個月將省下250 萬個單次使用的塑膠袋。長久以來,《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訂戶每個月收到的雜誌是以號稱「生物可分解」的塑膠袋包裝。我們透過這次機會,向廠商詢問包裝袋的材質。我們發現這種包裝袋雖號稱「可分解」,但實際上是在塑膠材質中加入玉米澱粉,只會將塑膠袋裂解成細小的塑膠碎片,如果未經妥善處理,依舊可能造成環境危害。因此我們決定仿效英文版,自本月開始改用紙袋寄送雜誌,同時也嘗試不使用收縮膜來包裝陳列在零售點的雜誌。儘管紙袋成本比我們原本使用的包裝高出一倍,甚至可能造成較高比例的零售雜誌破損,但我們願意用環境成本較低的方式來為讀者服務。使用紙袋當然解決不了所有的環境問題。
畢竟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使用紙袋只是目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一種作法。但是我們想和讀者分享的是:稍稍改變我們的行為,就可能減緩我們對環境造成的危機,只要我們願意做出改變。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塑膠危機
不管你現在在什麼地方,環顧一下四周,看看有多少塑膠製品在你身邊。哪怕你身處荒郊野外,恐怕放眼所及幾乎不可能不看見塑膠。我們的地球正在被塑膠吞噬。全球每年使用1兆個塑膠袋,而每個塑膠袋的「工作壽命」僅有15 分鐘。這些塑膠袋可能在地球上持續存在450 年到永恆。好在危機不是不能解決的。《國家地理》雜誌希望對此有所貢獻並修正過去的錯誤。
《國家地理》雜誌英文版自本期開始,改以紙袋寄送雜誌,每個月將省下250 萬個單次使用的塑膠袋。長久以來,《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訂戶每個月收到的...
目錄
■影像故事
10 平壤寫真
在一個「個人」並不存在的國家,尋常百姓的肖像可能像是為獨裁政權拍的宣傳照。當這些照片被視為一個整體觀看時,卻令人感到不安。
攝影/ 史蒂芬. 格拉迪厄
■探索啟程
19 面對資源,該貪婪還是節制?
如果整個社群賴此維生,你會大方分享,還是會自私自利?
撰文/ 狄倫.蕭特曼
■天才側寫
把垃圾變珍寶
工程師黃謙智找到了垃圾的新用途,革新了資源回收技術。
撰文/ 克莉絲汀娜. 諾涅茲
更多內容
• 真菌洗衣劑
• 海洋玻璃動物?
■鏡頭之下
40 意外的相遇
他們研究海洋物種,但有隻不速之客的距離卻近到超乎預期。
撰文/ 大衛.都必烈、珍妮佛.
海耶斯
■解碼自然
會溝通的樹木
在加拿大的森林裡,真菌和樹木發展出了某種地下情報網。
製圖/ 鍾彥儒、萊恩.T.威廉斯
更多內容
• 飛越戈壁沙漠
• 新超級大陸
■專題報導
44 塑膠
我們製造塑膠、依賴塑膠,也用塑膠填滿海洋。有將近50億公噸的塑膠垃圾躲過了焚化爐跟回收桶,要花上超過好幾百年的時間才會自然分解。我們能同時享受這種神奇材料帶來的生活,卻又保持環境不受汙染嗎?
撰文/ 勞拉.帕克爾
攝影/ 藍迪.奧森
94 鳥類世界的人類
鸚鵡可能因為太受歡迎而不利於生存。
撰文/克莉絲汀. 戴拉摩爾
攝影/喬.沙托瑞
106 創鉅痛深,積怨日增
霰彈槍造成的傷害加劇了延續數十年的領土爭端。
撰文/拉妮雅. 阿布利得
攝影/賽德里克.傑貝耶
114 前途未卜的避風港
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探勘的風險相當高。
撰文/小喬爾. 伯恩
攝影/弗洛里安.舒爾茲
130 尋找消失的殖民地
洛亞諾克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撰文/安德魯.拉勒
攝影/馬克.希森
封面圖片 一個塑膠購物袋的「工作壽命」大約是15分鐘,而我們一年會使用到1兆個。塑膠購物袋是非常常見的塑膠廢棄物,但在充滿塑膠的海洋中,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更多關於塑膠危害的報導請見本期專欄「塑膠」。
PHOTO BY JORGE GAMBOA
■影像故事
10 平壤寫真
在一個「個人」並不存在的國家,尋常百姓的肖像可能像是為獨裁政權拍的宣傳照。當這些照片被視為一個整體觀看時,卻令人感到不安。
攝影/ 史蒂芬. 格拉迪厄
■探索啟程
19 面對資源,該貪婪還是節制?
如果整個社群賴此維生,你會大方分享,還是會自私自利?
撰文/ 狄倫.蕭特曼
■天才側寫
把垃圾變珍寶
工程師黃謙智找到了垃圾的新用途,革新了資源回收技術。
撰文/ 克莉絲汀娜. 諾涅茲
更多內容
• 真菌洗衣劑
• 海洋玻璃動物?
■鏡頭之下
40 意外的相遇
他們研究海洋物種,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