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Sample 樣本》以〈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為題,探討人蟲之間的距離,回顧兩者的關係,藉以想像往後的世界。
封面專題包括【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及【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兩個部分,分別以科技和哲學兩個面向,回溯人類如何從昆蟲身上獲取洞見,應用到人類社會,這種轉譯又經歷了怎樣的歪曲歷史。
【藝術捉蟲】一輯重數昆蟲與藝術之間的交疊,展示藝術家變向昆蟲的諸種方式。
本期的作者專題以台灣作家吳明益為中心,以【昆蟲書寫】的角度切入,檢視他如何藉昆蟲的眼界回看人世,實踐一種「溫和的人類中心主義」。
【人蟲辯證】一輯,將人類的智性與昆蟲的直覺並置,思考共處共存的適切位置。另外,【蠱毒電影】一輯,也展示了蟲類更癲更狂更喪的一面,從蠱毒難以捉摸的特質,剖析邪典電影的呈現與想像,帶來一場過激的視覺盛宴。
創作專題則以【Insect Punk 昆蟲龐克】為題,借助龐克對社會、制度與文明的叛逆想像,將昆蟲的生態接入人類社會,動搖兩者的邊界,測試順從和反抗的諸種形態;思兼、葉晴、李嘉儀、蒙田、黃善瑜、虞興華、楊益東、謝旭昇分別以實踐試驗新型文類,遙想人類與昆蟲交相混雜,互即互入的未來,以求反照當下。假如,我們始終無法確定昆蟲的體驗,或許就是時候放棄分析的目光,伸出觸角,與它們對接,共構關係,好好向昆蟲學習,不再以人類為尊的態度看待它們了。
作者簡介:
一粒字文化主力出版文藝評論雜誌《Sample 樣本》。雜誌於2016年中創刊,於2018年改為雙月刊,每期有一文化主題統涉全書,以編輯專題及文稿眾論深入探析,在高速時代重提細緻閱讀及深度評論。內容包攬嚴肅及流行文化,借閱讀試探生活的可能,展練與文本對話的樂趣,務求讀者把評論視角帶入日常;並輔以文學創作,在評論的基礎上以創作試探邊緣,讓兩者互滲互涉。
Sample樣本編輯部
總編輯:葉梓誦
編輯:虞興華、陳家朗、楊益東、胡文釗丶林銘輝、韓詠儀
美術設計:蔡錦鳴、日以繼夜
行政及推廣:楊益東
實習編輯:黃善瑜、鄭瑋楠
目錄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封面專題:
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 / 葉梓誦
前言
運動、視覺、溝通、建築、結構
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 / 葉梓誦、陳家朗
人類和昆蟲的演化傾向
昆蟲學的啟蒙時代
昆蟲優生學
自我修復的蟻丘
人蟲無異?
集群的智慧
藝術捉蟲 ——《Insect Media》對藝術與昆蟲世界的剖析 /胡文釗
吳明益評論專題——蝶視的連鎖
蝴蝶的暗示——讀吳明益《迷蝶誌》、《蝶道》及其他/何嘉俊
由迷蝶到見道:吳明益的昆蟲書寫與自然美學/袁仁健
複眼中慢慢毀滅的萬千世界/Apricot
蟲視:新時代的倫理與美學教程——從吳明益《苦雨之地》談起/勞緯洛
人蟲辯證
蝗蟲辯證論/陳國榮
蟻穴人間:趣談中國古籍中的螞蟻/凌頌榮
昆蟲:恐懼美學/亞牠
香港蟑螂文化考/Human Wu
蠱毒電影: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
有無問過啲蟲嘅感受!Cult片無法抵達的蠱毒/李日康
蟲魅了解過的東南亞——漫談邪蠱電影/陳子雲
創作專題:Insect Punk 昆蟲龐克
升起的科幻,到底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思兼
羽化/葉晴
夢蟲族/李嘉儀
大衛星蟲/蒙田
蛹屋/黃善瑜
渦蟲紀/虞興華
將一塊石頭扔進洞的另一邊 / 楊益東
Y、詩人與創造的民族/謝旭昇
如何為「昆蟲龐克」寫一篇宣言? /思兼、葉梓誦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封面專題:
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 / 葉梓誦
前言
運動、視覺、溝通、建築、結構
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 / 葉梓誦、陳家朗
人類和昆蟲的演化傾向
昆蟲學的啟蒙時代
昆蟲優生學
自我修復的蟻丘
人蟲無異?
集群的智慧
藝術捉蟲 ——《Insect Media》對藝術與昆蟲世界的剖析 /胡文釗
吳明益評論專題——蝶視的連鎖
蝴蝶的暗示——讀吳明益《迷蝶誌》、《蝶道》及其他/何嘉俊
由迷蝶到見道:吳明益的昆蟲書寫與自然美學/袁仁健
複眼中慢慢毀滅的萬千世界/Apricot
蟲視:新時代的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