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碎碎念
韓劇《我的大叔》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劇。這部劇以最真實殘忍的筆觸,勾勒出一段21歲少女遇見中年大叔的非愛情故事,用最晦暗的燈光色調,映照出兩人同在悲傷及偽裝的堅強裡活著。最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到了中年的悵然若失,那些赤裸裸的遍體鱗傷,竟能因著一次次對話互動,被人看見及理解了,最終獲得療癒,更溫柔地接住彼此。就這樣,這部劇也接住了當年正要從39歲邁入40歲的我。
原來,人到中年,能被理解是如此大的慰藉。
因此,本期的封面故事 〈40難料:中間世代待修學分〉想談的不是中年的人生幸福學,也不是解決中年危機的求生指南,而是透過直視35歲到40歲這一輩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掙扎與處境,一起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性。
於是,我們藉由調查採訪找出一般表演藝術工作者的中年生活樣貌,也發現了多數人處於資源短缺、收入不夠、只能借錢做案子的現實。另外也透過將邁入40歲的藝術家林人中與代表50世代的劇場人傅裕惠,梳理出當代劇場中,資源分配與生態環境之間緊密的依存關係。
當然,我們也想細緻理解如謝盈萱、柯智豪、孫平、黃翊、李育昇等,一共13位表演藝術工作者,面對40,他們認為自己還有哪些「待修學分」?或許是面對外界質疑眼光學會處之淡然,或者是在身體發出警訊後開始學著對案主說不,又或者是,期許自己該肩負起更多創作以外的責任……
慶幸的是,現在的40歲早已不是過往的40歲,社會相形更為自由開放,找到出路並非不無可能,往其他產業斜槓也可以是一種選項。
本期小專題〈音樂職傷的迷思與轉機〉非常巧合地也想推翻對職業傷害的迷思,釐清音樂職傷從何而來,再藉由現代醫學介入,找到解決方法帶來轉機,讓職傷不再是音樂家們心裡永遠的痛。
同樣談音樂,往音樂家成長之路深掘的〈少年往事〉則回溯林生祥在家鄉美濃的成長,如何結出他日後音樂創作路上美好的果實。〈紙上策展〉邀請攝影師劉振祥,透過他的快門捕捉那些演出外不朽的美麗剎那,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劇場風景。〈跨界對談〉找來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與醫生何瑞燕對談,了解他們如何藉由琴聲找到彼此,最後相伴一生。
中年人生大不易,希望更多朋友在讀完本期封面故事後,也有種被溫柔接住,或者自心中萌生一股「啊,原來我其實不孤單」之感。
客座總編輯 江家華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碎碎念
韓劇《我的大叔》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劇。這部劇以最真實殘忍的筆觸,勾勒出一段21歲少女遇見中年大叔的非愛情故事,用最晦暗的燈光色調,映照出兩人同在悲傷及偽裝的堅強裡活著。最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到了中年的悵然若失,那些赤裸裸的遍體鱗傷,竟能因著一次次對話互動,被人看見及理解了,最終獲得療癒,更溫柔地接住彼此。就這樣,這部劇也接住了當年正要從39歲邁入40歲的我。
原來,人到中年,能被理解是如此大的慰藉。
因此,本期的封面故事 〈40難料:中間世代待修學分〉想談的不是中年的人生...
目錄
Editorial
02 編輯室碎碎念
●江家華
編輯Pick-Up
10 禪機,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李秋玫
Cover story╱40 難料:中間世代的待修學分
導讀篇
12 40歲的人生苦惱
●croter——繪
40世代群像
16 謝盈萱:在鮮花與子彈的交界,思考40
●李晏如 ●蔡詩凡——攝
22 柯智豪:即使放假,也會找出一堆事情塞爆自己
●吳垠慧 ●Terry Lin——攝
28 孫平:勇敢一點,拋開「一定要成功」的偶包吧!
●林欣誼 ●蔡詩凡——攝
34 李育昇:劇場已是前夫,給彼此距離,更能開心扶養孩子
●張慧慧 ●潘怡帆——攝
40 黃翊:造一間咖啡館,讓夢與現實在旋轉門間流轉
●陳亭聿 ●許斌——攝
46 鄧湘庭| 兆欣| 趙雪君|王奕盛| 汪兆謙|楊乃璇|陳武康|蘇威嘉
●張慧慧、吳岳霖、李秋玫、江家華、郝妮爾
50 林人中X傅裕惠
輩分權力仍舊鞏固,世代交替轉型速度太慢
●董柏廷——整理 ●楊雅淳——攝
前輩真情相談室
54 宋光清:狗改不了吃屎,但你可以少吃一點
●李秋玫
黎煥雄:去談場夠重大的戀愛吧!這是最後關卡了
●張慧慧
次世代想什麼
56 陳履歡:學會據理力爭,不因年紀而妥協
陳明緯:前輩教會我,去看見時代需要什麼
●張慧慧
世代日常縮影
58 倖存者的頑強,在他們這世代的臉上閃現
●蔡亞嵩
Gallery
63 劇場風景
●劉振祥
Feature╱音樂職傷的迷思與轉機
72 音樂職傷「不」迷思
●吳毓庭
74 那些音樂家走過的職傷歷程
●吳毓庭
訪復健科醫師蘇炯睿
76 演奏傷害絕非不治之症
●吳毓庭
訪耳鼻喉科醫師張智惠&語言治療師蔡子培
80 「語言治療」有助聲帶消炎、讓繭消失
●吳孟珊
訪清華大學音樂科技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蘇郁惠
82 如何化恐慌為舞台上的助力
●李秋玫
Dialogue
跨界對談
84 林昭亮X何瑞燕
琴聲註定了醫生的牽手
●李秋玫 ●鄭達敬——攝
Interview
少年往事
90 家鄉美濃的自然養成
——林生祥的年少回憶
●張瑋珊
Critic
深度評論
94 從劇場IP改編說起的挑戰與困境
●白斐嵐
98 從《未來相談室》思考參與的美感經驗
●黃馨儀
ARTalks
102 「表面」之愛:劉玗個展《假使敘述是一場洪水》
●蔡佩桂
Column
106 創作顧問之問
●周伶芝、郭亮廷
108 小提琴是魔鬼發明的嗎?
●Daniel Hope ● 劉又慈——譯
109 更多元的作品永遠不會足夠
●簡莉穎
110 對白
●高俊耀
111 門
●張輯米
112 大腦有話說:走音天后的音樂障礙症
●楊馥如
113 愛情像費柴的壁爐
●尉任之
City & News
114 伯明罕|巴黎|柏林|紐約|東京|首爾|香港|澳門|檳城|曼谷|上海|新加坡
●林大貂、楊宜霖、陳成婷、謝朝宗、新田幸生、許景涵、陳國慧、莫兆忠、陳偉光、林千琪、李翠芝、蔡兩俊
Editorial
02 編輯室碎碎念
●江家華
編輯Pick-Up
10 禪機,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李秋玫
Cover story╱40 難料:中間世代的待修學分
導讀篇
12 40歲的人生苦惱
●croter——繪
40世代群像
16 謝盈萱:在鮮花與子彈的交界,思考40
●李晏如 ●蔡詩凡——攝
22 柯智豪:即使放假,也會找出一堆事情塞爆自己
●吳垠慧 ●Terry Lin——攝
28 孫平:勇敢一點,拋開「一定要成功」的偶包吧!
●林欣誼 ●蔡詩凡——攝
34 李育昇:劇場已是前夫,給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