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臺北藝術中心開幕了!曾成德教授與原點出版社推出《譫狂紐約》中文版,代誌上個月登《錯過柯布!還能不遇到庫哈斯嗎?》一文,細述這段定位直追首版原書的艱辛出版始末。本期特邀OMA台灣總監林家如建築師撰《北藝DNA和DNY的對話》談Rem如何在1978年出版《譫狂紐約》並在2008年OMA團隊開始準備北藝的競圖時,將當年的想像在現實世界中修正調整重新整合落實,讓臺北藝術可閱讀、觀劇甚或遊走北藝刻意安排的後台動線,體驗近半世紀前的虛擬文字、圖片如何幻化為真實夢境,書、劇場都值得你親近咀嚼再三。
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XIII》以捷行國際家居博物館手稿、文字敘述企圖透過宇宙運行的法則與「人體宇宙」的活動以建構微型的「建築宇宙」,讀者可透過手稿、文字探索廖建築師的小宇宙運行。
魚夫《還我風華的愛國婦人會會館》敘述日本愛國婦人會的緣起及曾有的事功,目前在台灣僅留臺南、高雄兩座實體建築遺留下來。且各有風華,在修復後彌足珍貴。
建築人魏廷羽《相由心生——急水溪畔的李氏三進古厝》佔地寬廣格局恢弘,建於1930年代,近百年歲月仍保有原構風貌,但農村產業沒落居住人口稀少。維護整理不易,適時的紀錄測繪時屬必要。
放築塾七月底桃園、新竹行腳,賴宥凱建築師既多位學員整理圖文分享,甚且與鹿港文武廟、臺南吳園、日本名古屋美術館互相比對,非常值得閱讀欣賞。
專技建築師考試20年間設計、敷地計40題,文圖出現廟宇、傳建合計13題,佔比超過三成,比例頗高(110敷地題目東側有大廟,但文字未提及),高考20年間設計20題,出現廟宇、傳建者2題,佔比1/10,可見命題者對專技建築師在社會文化脈絡紋理的要求高,而在公務高考則比較著重在法令實務的要求,本期特撰《脈絡式思考——如何面對有脈絡的廟宇、傳建之設計、敷地考試》分期刊出。
總編輯 陳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