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足以讓一個嬰孩茁壯成人,但卻也只是自然生界生生不息的一瞬之間。台灣生態學會於2003年創立,同年10月《生態台灣》創刊,今年適逢《生態台灣》創刊20周年,回望初衷、行動體悟、分享期許,本期邀請長期投入學會運作的夥伴、以及社運合作先進,回顧其與學會之淵源與羈絆、以及對未來之期許。
本期有兩則專文來到最終篇,一是高俊宏 〈內山地帶新竹淺山地區的殖民地景:加拉排山林記憶〉,作者喚醒我們,原來即便是一個極小的原住民區域,在實地踏查仔細挖掘下,仍可見屬於人與非人的慘烈歷史。另一是,〈林鐵行腳系列‧站之旅〉,帶領大家從林鐵最大的聚落「奮起湖站」,一路向上至林鐵最初的終點站「二萬平站」。
《生態台灣》季刊,來自民間也始終保有理想性與反思性的環境生態刊物,宛如為台灣山林一般,用多元多樣的根系保有島嶼的無窮生機。根植此理念,本期多篇精彩好文,期待與您分享。
【編輯室報告】
生態台灣
文│陳玉峯
「一般自由人的煩惱百分之九十九是自找的,剩下的百分之一通常也不例外」,人們一向自我設限、自己綁架自己,只要有心、矢志、正向思維,則過程就是成長與享受,包括正、反面。
1989年我辭離公務人員,投入幫助林俊義教授的競選團隊,1991年創設「台灣生態研究中心」,把我地毯調查植被的精神與若干方法論,用來全面調查都會萬象。
過往我從事社會關懷的方式,或切入實際運作的方法大致有三大階段或策略:調查、研究與告知;協調與公聽;運動與抗爭,之後,視問題改變的狀況,選擇協助公權單位的改革,或持續抗爭。而抗爭從極軟到極硬,相對最長期的軟性抗爭,可以是體制內外的正向教育或教化。
研究、調查是客觀的認知,旨在瞭解結構議題及因果關係,然後,由時空格局、長遠生態系的維度,以及價值、信仰的視野,決定訴求的內容,透過不同對象的模式「告知」人們,也就是學術或半學術的論文報告(建立學理依據)、文學性或報導文學,以及運動型的檄文類,一魚至少三吃。
協調是指與相關單位人士的溝通,如果能夠理性溝通而解決問題(通常是程度性的解決),何必勞師動眾、大費周章地耗損社會成本?協調不成,則進行公聽、訴求,也就是「告知」的延展及蛻變。
而主事或相關單位還是我行我素,則發動運動與抗爭,進入熱情感染、花樣百出的所謂的社運途徑。族繁,不載。
1993年我先執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1994年轉至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而1991~1995年間,台生中心在地方及全國性的議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後,在教育體制內及社運、社教一樣力矯時弊,放眼長遠改造的事工;1998年以降,更先後舉辦多期「環境佈道師」的培育,同時,在學校同仁的全力協助下,1998~2003年規劃、籌設、創立了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暨研究所,捐款、募款興建了生態館方濟樓,一切就緒後,就把「台灣生態研究中心」的運作模式轉移到學校,成立了「台灣生態學會」,2003年10月創刊《生態台灣》,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我交棒後,同仁及學生、學員們傳承且創發了一代一代的理想,我也在2007年中,辭離了大學教職,朝向宗教價值系統摸索,而了悟臺灣五大價值系統(臺灣土地生界;原民自然情操暨土地倫理;鄭氏王朝暨三萬餘寺廟的帝制倫理;臺灣禪無功用行的隱性文化;三、四十年來的自由、民主、法治暨公民責任與承擔)。2021年,重作馮婦,回鍋理事長一職,只張羅經費等,重點擺在人才的找尋,增加新會員,因為所有公共事務,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也是人!(後藤新平名言)
此間,我找來同事簡義明教授執掌《生態台灣》季刊,果然煥然一新。有天他提問《生態台灣》的英文該如何翻譯,我想到數十年來,沒有任何事物不能探索的一貫原則,隨口說就Eco Everything如何?反正語彙新造司空見慣。
如今《生態季刊》二十周年,成熟穩重、義理分明、後勁十足的簡教授榮登理事長而開展新局,是台灣生態學會的福氣與大契機,我除了虔誠祝福之外,想到臺灣近世以降,社會價值觀的五大轉型期,今後當然是瞬息鉅變,然而,歷史上哪個時代不是最黑暗與最光明?哪一剎那不是鉅變?我也稍加回溯臺灣環運史,第一代生態、環境的先驅,多是公義第一、心胸格局不凡,只求理念、信念的貫徹,而看不見私人得失。我有幸得以親炙先驅,藉此二十周年記念集,獻上一筆向我的老師林俊義教授的致敬。
《生態台灣》必然變革中,不敢說寄語,但一息尚存,莫忘初衷。
~你成佛、成仙、得道了,但社會沉淪、眾生滅絕,則豈不更可恥!~祝福生態學會、臺灣、全球!
註:《生態台灣》在最早的規劃設計,就是上述「告知」的媒介,性質介於學術與科普之間。
作者簡介:
【第80期作者群】陳玉峯/張豐年/周素貞/陳月霞/黃煥彰/高俊宏/黃瀚嶢/姚若潔/張庭怡/小令/Nakao Eki Pacida/陳椒華/謝宜褰/洪憶瑄/古碧玲/鄭婉阡 等著
【第80期作者群簡介】
張豐年醫師 曾擔任臺北、臺中榮總之外科主治醫師,現任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委員,2020 年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周素貞 2017年至2019年間以志工身分無酬擔任台灣生態學會執行秘書,亦為學會長年支持者。
陳月霞 長年從事攝影、寫作及兩性、親子、社區、環保、自然教育等工作。
曾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台中市文藝作家協會理事、台灣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外交部國內女性攝影家海外巡迴展評審委員,現為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理事長。著有《植物之美》、《聰明母雞與漂亮公雞》、歷史長篇小說《阿里山物語》等書。
黃煥彰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通識領域副教授,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透過實際深度的田野調查與環境運動,期待環保問題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已長達27年。曾獲2021年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2018年全國社會教育貢獻獎,2016年全國SUPEPR教師大專組首獎的得主。
高俊宏 1973年生於新北市,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創作形式以計畫型藝術、錄像、非虛構書寫為主,主要關注議題:身體、社會、歷史。
陳玉峯 臺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臺灣大學植物系,臺灣大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臺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於2020年1月底退休,2021年重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同時為「山林書院」負責人、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黃瀚嶢 臺大森林所碩士。1988年生,成長於都市,但自小喜愛自然觀察。現從事生態圖文創作與環境教育,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案集《野地之眼》以及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長期擔任永和社區大學生態課程講師,小說作品〈搖樹〉曾獲時報文學獎。
姚若潔 生長於臺北,從小喜歡抓蟲釣魚與文學藝術。臺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所學程研讀,布萊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現專事翻譯與寫作。翻譯作品以大眾科學類為主,中短篇譯作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2020年以《為什麼要睡覺?》獲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著有長篇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
張庭怡 1997年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雙主修生命科學畢業,目前任職於野生動物救傷NGO,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建蓁環境文學獎。住在水獺家附近的觀鳥初心者、胖到跌島島民代表,被海燕噴過鹽巴,芭樂乾好吃。
小令 景美人,1991年生。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畢,專職侍茶數年。著有詩集《日子持續裸體》、《今天也沒有了》、《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監視器
的背後是彌勒佛》。
Nakao Eki Pacidal 漢名那瓜,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臺大法學士,哈佛大學科學史碩士,荷蘭萊登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專職翻譯、寫作、原住民族運動。自2005 年起至今多部翻譯作品在臺灣出版,從大專教科書、學術專論,到科普、文學、臺灣史等,橫跨人文與自然科學領域。著有原住民小說《絕島之咒》。
陳椒華 環保運動人士,現任時代力量不分區立法委員。曾任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投入環保運動20多年,因抗爭東山垃圾掩埋場後與環團共同成立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2017年獲得全國NGOs環境會議頒發「臺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謝宜褰 1986年出生於高雄,目前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生、創作者,曾在上海、重慶長駐,回臺後關注現代性發展、身分認同議題,思考社會生存狀態與所面臨的困境,現在正藉由觀察即將遷村的大林蒲,了解自身未曾留意 ,同時「正在」發生的歷史。
古碧玲 字耕農,雜學雜讀,現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透過副刊的編輯,挖掘作者耕耘一方字園,書寫飲食、生態與農林漁牧等散文與報導;亦透過「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一職,投身於珍食、土地、永續循環等倡議。著有《不知道的都叫樹》、《請問里山怎麼走?:走讀從森林到海岸的四季生活》等書。曾任職報社、財經雜誌與政治雜誌總編輯、編務總監、基金會營運總監。
鄭婉阡 1979年出生,屏東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碩士。莫拉克風災後因緣際會進入NGO工作,從事環境教育及地方風土體驗推廣逾10年,懷抱對環境友善、愛護更深的心念,正試圖在地層下陷的養殖區中育養一塊有機天地。
優惠價: 9 折, NT$ 162 NT$ 1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5
20年,足以讓一個嬰孩茁壯成人,但卻也只是自然生界生生不息的一瞬之間。台灣生態學會於2003年創立,同年10月《生態台灣》創刊,今年適逢《生態台灣》創刊20周年,回望初衷、行動體悟、分享期許,本期邀請長期投入學會運作的夥伴、以及社運合作先進,回顧其與學會之淵源與羈絆、以及對未來之期許。
本期有兩則專文來到最終篇,一是高俊宏 〈內山地帶新竹淺山地區的殖民地景:加拉排山林記憶〉,作者喚醒我們,原來即便是一個極小的原住民區域,在實地踏查仔細挖掘下,仍可見屬於人與非人的慘烈歷史。另一是,〈林鐵行腳系列‧站之旅〉,帶領大家從林鐵最大的聚落「奮起湖站」,一路向上至林鐵最初的終點站「二萬平站」。
《生態台灣》季刊,來自民間也始終保有理想性與反思性的環境生態刊物,宛如為台灣山林一般,用多元多樣的根系保有島嶼的無窮生機。根植此理念,本期多篇精彩好文,期待與您分享。
【編輯室報告】
生態台灣
文│陳玉峯
「一般自由人的煩惱百分之九十九是自找的,剩下的百分之一通常也不例外」,人們一向自我設限、自己綁架自己,只要有心、矢志、正向思維,則過程就是成長與享受,包括正、反面。
1989年我辭離公務人員,投入幫助林俊義教授的競選團隊,1991年創設「台灣生態研究中心」,把我地毯調查植被的精神與若干方法論,用來全面調查都會萬象。
過往我從事社會關懷的方式,或切入實際運作的方法大致有三大階段或策略:調查、研究與告知;協調與公聽;運動與抗爭,之後,視問題改變的狀況,選擇協助公權單位的改革,或持續抗爭。而抗爭從極軟到極硬,相對最長期的軟性抗爭,可以是體制內外的正向教育或教化。
研究、調查是客觀的認知,旨在瞭解結構議題及因果關係,然後,由時空格局、長遠生態系的維度,以及價值、信仰的視野,決定訴求的內容,透過不同對象的模式「告知」人們,也就是學術或半學術的論文報告(建立學理依據)、文學性或報導文學,以及運動型的檄文類,一魚至少三吃。
協調是指與相關單位人士的溝通,如果能夠理性溝通而解決問題(通常是程度性的解決),何必勞師動眾、大費周章地耗損社會成本?協調不成,則進行公聽、訴求,也就是「告知」的延展及蛻變。
而主事或相關單位還是我行我素,則發動運動與抗爭,進入熱情感染、花樣百出的所謂的社運途徑。族繁,不載。
1993年我先執教於靜宜大學中文系,1994年轉至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而1991~1995年間,台生中心在地方及全國性的議題,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後,在教育體制內及社運、社教一樣力矯時弊,放眼長遠改造的事工;1998年以降,更先後舉辦多期「環境佈道師」的培育,同時,在學校同仁的全力協助下,1998~2003年規劃、籌設、創立了全國第一所生態學系暨研究所,捐款、募款興建了生態館方濟樓,一切就緒後,就把「台灣生態研究中心」的運作模式轉移到學校,成立了「台灣生態學會」,2003年10月創刊《生態台灣》,而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我交棒後,同仁及學生、學員們傳承且創發了一代一代的理想,我也在2007年中,辭離了大學教職,朝向宗教價值系統摸索,而了悟臺灣五大價值系統(臺灣土地生界;原民自然情操暨土地倫理;鄭氏王朝暨三萬餘寺廟的帝制倫理;臺灣禪無功用行的隱性文化;三、四十年來的自由、民主、法治暨公民責任與承擔)。2021年,重作馮婦,回鍋理事長一職,只張羅經費等,重點擺在人才的找尋,增加新會員,因為所有公共事務,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也是人!(後藤新平名言)
此間,我找來同事簡義明教授執掌《生態台灣》季刊,果然煥然一新。有天他提問《生態台灣》的英文該如何翻譯,我想到數十年來,沒有任何事物不能探索的一貫原則,隨口說就Eco Everything如何?反正語彙新造司空見慣。
如今《生態季刊》二十周年,成熟穩重、義理分明、後勁十足的簡教授榮登理事長而開展新局,是台灣生態學會的福氣與大契機,我除了虔誠祝福之外,想到臺灣近世以降,社會價值觀的五大轉型期,今後當然是瞬息鉅變,然而,歷史上哪個時代不是最黑暗與最光明?哪一剎那不是鉅變?我也稍加回溯臺灣環運史,第一代生態、環境的先驅,多是公義第一、心胸格局不凡,只求理念、信念的貫徹,而看不見私人得失。我有幸得以親炙先驅,藉此二十周年記念集,獻上一筆向我的老師林俊義教授的致敬。
《生態台灣》必然變革中,不敢說寄語,但一息尚存,莫忘初衷。
~你成佛、成仙、得道了,但社會沉淪、眾生滅絕,則豈不更可恥!~祝福生態學會、臺灣、全球!
註:《生態台灣》在最早的規劃設計,就是上述「告知」的媒介,性質介於學術與科普之間。
作者簡介:
【第80期作者群】陳玉峯/張豐年/周素貞/陳月霞/黃煥彰/高俊宏/黃瀚嶢/姚若潔/張庭怡/小令/Nakao Eki Pacida/陳椒華/謝宜褰/洪憶瑄/古碧玲/鄭婉阡 等著
【第80期作者群簡介】
張豐年醫師 曾擔任臺北、臺中榮總之外科主治醫師,現任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委員,2020 年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周素貞 2017年至2019年間以志工身分無酬擔任台灣生態學會執行秘書,亦為學會長年支持者。
陳月霞 長年從事攝影、寫作及兩性、親子、社區、環保、自然教育等工作。
曾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理事、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台中市文藝作家協會理事、台灣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外交部國內女性攝影家海外巡迴展評審委員,現為台中市社區婦女成長協會理事長。著有《植物之美》、《聰明母雞與漂亮公雞》、歷史長篇小說《阿里山物語》等書。
黃煥彰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通識領域副教授,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透過實際深度的田野調查與環境運動,期待環保問題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已長達27年。曾獲2021年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2018年全國社會教育貢獻獎,2016年全國SUPEPR教師大專組首獎的得主。
高俊宏 1973年生於新北市,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創作形式以計畫型藝術、錄像、非虛構書寫為主,主要關注議題:身體、社會、歷史。
陳玉峯 臺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臺灣大學植物系,臺灣大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臺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於2020年1月底退休,2021年重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同時為「山林書院」負責人、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黃瀚嶢 臺大森林所碩士。1988年生,成長於都市,但自小喜愛自然觀察。現從事生態圖文創作與環境教育,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案集《野地之眼》以及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長期擔任永和社區大學生態課程講師,小說作品〈搖樹〉曾獲時報文學獎。
姚若潔 生長於臺北,從小喜歡抓蟲釣魚與文學藝術。臺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所學程研讀,布萊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現專事翻譯與寫作。翻譯作品以大眾科學類為主,中短篇譯作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2020年以《為什麼要睡覺?》獲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著有長篇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
張庭怡 1997年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雙主修生命科學畢業,目前任職於野生動物救傷NGO,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建蓁環境文學獎。住在水獺家附近的觀鳥初心者、胖到跌島島民代表,被海燕噴過鹽巴,芭樂乾好吃。
小令 景美人,1991年生。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畢,專職侍茶數年。著有詩集《日子持續裸體》、《今天也沒有了》、《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監視器
的背後是彌勒佛》。
Nakao Eki Pacidal 漢名那瓜,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臺大法學士,哈佛大學科學史碩士,荷蘭萊登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專職翻譯、寫作、原住民族運動。自2005 年起至今多部翻譯作品在臺灣出版,從大專教科書、學術專論,到科普、文學、臺灣史等,橫跨人文與自然科學領域。著有原住民小說《絕島之咒》。
陳椒華 環保運動人士,現任時代力量不分區立法委員。曾任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技系副教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投入環保運動20多年,因抗爭東山垃圾掩埋場後與環團共同成立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2017年獲得全國NGOs環境會議頒發「臺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謝宜褰 1986年出生於高雄,目前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生、創作者,曾在上海、重慶長駐,回臺後關注現代性發展、身分認同議題,思考社會生存狀態與所面臨的困境,現在正藉由觀察即將遷村的大林蒲,了解自身未曾留意 ,同時「正在」發生的歷史。
古碧玲 字耕農,雜學雜讀,現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透過副刊的編輯,挖掘作者耕耘一方字園,書寫飲食、生態與農林漁牧等散文與報導;亦透過「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一職,投身於珍食、土地、永續循環等倡議。著有《不知道的都叫樹》、《請問里山怎麼走?:走讀從森林到海岸的四季生活》等書。曾任職報社、財經雜誌與政治雜誌總編輯、編務總監、基金會營運總監。
鄭婉阡 1979年出生,屏東大學休閒事業經營碩士。莫拉克風災後因緣際會進入NGO工作,從事環境教育及地方風土體驗推廣逾10年,懷抱對環境友善、愛護更深的心念,正試圖在地層下陷的養殖區中育養一塊有機天地。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