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達成永續農業、解決飢荒、適應氣候變遷、促進生物多樣性以及改變農業食物系統的重要角色,因此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身處臺灣的我們,在進入大地小米時代,應如何發展更具韌性的在地農糧生產系統?如何延續小米背後乘載的文化記憶,復振在地的小米文化和祖先的味蕾記憶?本期專題「小米復耕:世代傳承的文化連結」,為您進行在地的第一線報導。
《生態台灣》季刊,一份來自民間也始終保有理想性與反思性的環境生態刊物,宛如為台灣山林一般,用多元多樣的根系保有島嶼的無窮生機。根植此理念,本期多篇紮實、精彩好文,期待與您分享。
作者簡介:
【第81期作者群簡介】
董景生 臺灣大學昆蟲所博士,現為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研究員,曾任植物園組研究員兼組長與臺北植物園園長,身兼作家、昆蟲與生態專家多重身分。興趣廣泛,專注於昆蟲與植物的關係—蟲癭,同時也對臺灣南島民族植物感興趣。目前正積極投入植物園方舟計畫,這是個整合臺灣植物園與研究人員能力,推動臺灣原生植物保種的行動 。
王雅萍 政大教育系博士,現職政治大學民族系專任副教授兼政大USR副執行長兼辦公室主任,專攻民族教育,經常獲邀在各種原住民及新移民營隊、鄉土民俗文史調查訓練、災區重建、社區營造、族語復振、社區大學部落大學師資培育工作坊,講授課程並擔任導員。教學領域多元涉及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教育政策、部落重建營造、文化產業、田野調查等等。
Kui Tjuzingla 漢名高金豪,任教於屏東縣來義高中,擔任高中部社會領域公民與社會科教師,規劃民族教育課程,教授「排灣族傳統農耕」、「部落玩家」等校訂課程,並身兼屏東縣泰武鄉萬安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與萬安社區青年會文化課程指導老師。
陳玉峯 臺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臺灣大學植物系,臺灣大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先後任教臺大、逢甲、東海、靜宜大學,曾任靜宜大學副校長、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於2020年1月底退休,2021年重任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同時為「山林書院」負責人、台灣生態研究中心負責人。
王俊能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生態演化所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皇家植物園博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園博士後研究,專長為植物傳粉生殖、花多樣性發育與演化、高山植物保育。
劉烘昌 從小在新竹頭前溪中摸魚捉蝦,培養鍛鍊出自然獵人的身手。國中時立志成為物理學家。高中時因觀看BBC影片「活生生的地球」,重燃對生物學的興趣進而努力自學。大學時就讀化學系,1990年從「國家地理雜誌」 聖誕島紅地蟹介紹認識了「陸蟹」,1994年開始固定在恆春半島進行陸蟹研究。 2012年辭教職成為獨立陸蟹研究者,2013年起定期前往聖誕島進行陸蟹生態研究。
蘇泓恩 臺灣大學昆蟲系畢,高中開始深入了解蝴蝶,之後進到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徐堉峰教授實驗室學習研究,喜歡在山林中採集昆蟲和露營。
Nakao Eki Pacidal 漢名那瓜,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臺大法學士,哈佛大學科學史碩士,荷蘭萊登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專職翻譯、寫作、原住民族運動。自2005 年起至今多部翻譯作品在臺灣出版,從大專教科書、學術專論,到科普、文學、臺灣史等,橫跨人文與自然科學領域。著有原住民小說《絕島之咒》。
艾米·伯恩(Amy Byrne) 於2018年取得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自然資源和環境科學學士學位,自此即在保育領域工作。目前協助全球樹木保育董事協調全球橡樹保育聯盟(Global Conservation Consortium for Oak,簡稱GCCO)事務,同時負責管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中心樹木組(Center for Species Survival for Trees,簡稱CSS:Trees),及組織並主持針對瀕臨危險橡樹物種的保育規劃工作坊。
趙克堅 30歲前想成為一個傑出的建築師,30歲後想盡力為台灣這塊土地做一點事情,做該做且正確的事情。年過半百才發現對與錯不是判別真理的依據。
姚若潔 生長於臺北,從小喜歡抓蟲釣魚與文學藝術。臺灣大學昆蟲學碩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認知科學的哲學研究所學程研讀,布萊頓大學視覺傳達博士候選人。現專事翻譯與寫作。翻譯作品以大眾科學類為主,中短篇譯作常見於《科學人》雜誌及《國家地理特刊》,2020年以《為什麼要睡覺?》獲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著有長篇小說《發光白鳥的洞穴》。
王筠婷 藝術創作者,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長期關注流浪動物議題,以影像、生命書寫與藝術行動,試圖為流浪狗尋找與社會對話的可能性,進行兩者之間的關係修補。過去展覽包含《慣性遺忘》、《黑色》、《路徑的延續》、《小石造山》。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小米‧風土‧地球村
文│汪文豪
以前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意思是指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生活。農作物不僅扮演人類生存所需的糧食供應角色,背後所展現生產者順天應人的智慧,利用者幻化出美食佳餚的巧思,更是常民生活文化與自然生態交融的具體展現。
小米耕作起源於黃河流域,經過早期南島民族的遷移傳到我國,再從我國傳到南島民族其他島嶼,雖然小米的種植隨著大宗糧食作物的貿易全球化而逐漸衰微,但聯合國大會仍指定今(2023)年是「國際小米年」,理由是小米的遺傳多樣性具有適應生產環境,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並且有助於部落小農生計與糧食自給,來達到多項永續發展目標,因此聯合國建議國際機構與各國民間組織、私部門與學術團體透過各項活動,敦促政府採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增進小米的永續生產利用。
在臺灣,雖然隨著漢人移民帶來的水稻耕作技術與二次大戰戰後國民政府接受美援引進大宗穀物如小麥、玉米與大豆的糧食加工體系,使得小米的主食地位式微甚至不再生產,但臺灣原住民族還保有相當精彩的小米文化傳統,包括神話、音樂、祭儀、與多樣化的小米利用方式等,近年成為部落文化復振與地方創生的重要成分,並伴隨著民族實驗教育的開展,看到新的希望。
因此本期封面主題以「小米復耕:世代傳承的文化連結」為主題,分別邀請民族植物學家董景生、民族教育學者王雅萍以及原住民實驗教育教師kui tjuzingla,從小米種植展現遺傳資源生物多樣性進而創造多元文化的角度,來介紹近年我國各原住民族開展的小米保種行動當中,背後蘊含的農作、飲食知識如何被喚醒與重視,並藉由各地與各級校園開展的民族實驗教育,成為部落文化復振與地方創生的重要成分,重新尋回土地、族群、文化和人的親密關係。
除了呼應今年的聯合國國際小米年,今年對臺灣環境生態界最重要的大事莫過於政府組織再造,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並特別因應氣候變遷而在環境部轄下新增氣候變遷署負責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調適工作,將農委會林務局升格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升格後的環境及生態保育部門是否能夠一改過去重商輕環境的施政思維?能否因應極端氣候以及扭轉人為不當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持續破壞?趙克堅「從政府組織再造看未來的環境可持續展望I—價值的挑戰」與張子見「六輕迷糊帳還有多少?兼評環評監督制度」可見對於行政院組改的針砭回應。位於臺東縣達仁鄉的東南區殼斗科森林保育雖然在生態保育界奔走下受到重視,後續的保育管理該如何進行?來自全球橡樹保育聯盟的艾米·伯恩(Amy Byrne)「東南區殼斗科森林保育之旅」一文,或許可給予升格後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後續規劃與執行保育政策參考。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室報告】
小米‧風土‧地球村
文│汪文豪
以前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意思是指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生活。農作物不僅扮演人類生存所需的糧食供應角色,背後所展現生產者順天應人的智慧,利用者幻化出美食佳餚的巧思,更是常民生活文化與自然生態交融的具體展現。
小米耕作起源於黃河流域,經過早期南島民族的遷移傳到我國,再從我國傳到南島民族其他島嶼,雖然小米的種植隨著大宗糧食作物的貿易全球化而逐漸衰微,但聯合國大會仍指定今(2023)年是「國際小米年」,理由是...
目錄
【封面專題 小米復耕:世代傳承的文化連結】
不僅是小米,不只是農糧
文│董景生
從校園開展的小米文化復振
文│王雅萍
屏東來義高中小米田紀事
文│kui tjuzingla
【生態教室】
大自然不容許我武斷,卻永遠賜予我驚喜與慰藉
文│陳玉峯
暖化使高山特有植物瀕危、臺灣人,你不該冷漠
文│王俊能
螃蟹生態學──生態學研究的重要失落環節
文│劉烘昌
消失的黃鳳蝶與公民生物復育
文│蘇泓恩
【環境與生界議題:紀實與反思】
黑暗之心:關於剛果盆地的文化偏視
文│Nakao Eki Pacidal
東南區殼斗科森林保育之旅
文│Amy Byrne
從政府組織再造看未來的環境可持續展望──價值的挑戰
文│趙克堅
六輕迷糊帳還有多少?兼評環評監督制度
文│張子見
【自然小徑:環境教育與生活美學】
安靜的所在
文│姚若潔
失去臉的動物
文│王筠婷
普通村莊裡的一小塊地VS一公頃的生地:一個「愛的空間」的故事
文│Yury Smirnov
【封面專題 小米復耕:世代傳承的文化連結】
不僅是小米,不只是農糧
文│董景生
從校園開展的小米文化復振
文│王雅萍
屏東來義高中小米田紀事
文│kui tjuzingla
【生態教室】
大自然不容許我武斷,卻永遠賜予我驚喜與慰藉
文│陳玉峯
暖化使高山特有植物瀕危、臺灣人,你不該冷漠
文│王俊能
螃蟹生態學──生態學研究的重要失落環節
文│劉烘昌
消失的黃鳳蝶與公民生物復育
文│蘇泓恩
【環境與生界議題:紀實與反思】
黑暗之心:關於剛果盆地的文化偏視
文│Nakao Eki Pacidal
東南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