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縱馬彎弓射大鵰
——那些在草原上奔馳的日子
很少看到一種動物對人類的用處如此多元,是先民的食物,也是運輸苦力和農耕器具,最終成為人類的騎乘工具和戰爭武器,深刻改變文明走向。這種動物如此重要,卻如此地被忽視,當人類春風得意,還要牠跑快一點;當人類戰死沙場,還要借牠的皮革一用……。
文/孫維新
多年前的10月初秋,一個週六清晨,當洛杉磯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之中,我和三位美國同學已經上車前往學校北邊山上的馬場。這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休閒課程「英式騎術」的第一堂課。
當我們來到馬廄,英姿颯爽的女教練凱西遞給這一班六位同學每人一根韁繩,隨手指向我們身後的草原,草原上馬群散佈,凱西一一點出哪匹馬今天是誰騎,然後要我們自己去草原上把馬拉回來。
我拿著韁繩,來到馬的身前,看到馬只是低頭吃草,不知道要怎樣讓牠抬頭套上韁繩,美式禮貌讓我客氣地問一下:「Excuse me?」但發現馬根本不理你,四周同學都楞著不知怎麼辦,這時凱西走過來,接過我手上的繩子,一彎腰將手伸到馬頭之下,用力將馬頭拉起來,套上韁繩,把繩子交到我手上,說了句話:「要讓牠知道,你是主人。」
這匹褐白相間的馬叫做「雷克斯」(Rex),相當高大,我身高182公分,已經不矮了,沒想到馬背比我的肩膀還高,走在一起,還真的稱得上是「人高馬大」。
回到馬廄開始上課,但別以為馬上就可以扳鞍上馬、顧盼自雄,在這之前,有好多工作要先完成。第一件事就是「刷馬」,拿著刷子從頭到尾(真的有尾)把馬身刷一遍,花了不少時間,從沒想過高頭大馬的表面積有這麼大。
然後再拿過一個手掌大小形似問號的尖銳倒鈎,要幫馬的四蹄清除可能卡在馬蹄鐵縫中的碎石,騎乘前若不清除這些碎石,快跑起來馬蹄就會受傷。但問題來了,要怎麼讓馬心甘情願抬起腳來讓你清理腳底?這件事更困難,還是要凱西一個一個學生教。
若要清理左前腳,要站在牠左前腳旁,面朝後彎下腰去,左手先抓著馬的左前腳,然後用自己身體去頂馬身,馬受力身體朝右偏移,重量壓到右腳,這時左腳就輕鬆了,手一用力就能將馬的左前腳拉起,此時趕快拿倒鈎將馬蹄鐵內側和馬蹄之間的狹縫刮上一圈,確定沒有碎石殘留就好。
辛苦半天,終於把第一隻馬腳清理乾淨,沒想到鬆手放下的那一剎那,馬腳竟然踩在我腳上!那可是整整一圈馬蹄鐵啊!馬又不講美式禮貌,踩得怡然自得。我痛極了就用力一頂馬身,才將人腳從馬腳下抽出來。馬覺得奇怪,這個人幹嘛撞我,就回頭來看,剛好我起身轉頭,兩顆頭就撞在一起,我的天哪,從來不知道馬頭那麼硬!
好不容易處理完一隻腳,直起身來看到還有三隻腳,就想著馬的演化為什麼要停留在四足行走?沒辦法,硬著頭皮繼續工作,但要記得,繞過馬的身後到另一邊時,手一定要放在馬屁股上,一邊摸著拍著一邊繞行,讓馬知道這是剛才那人,否則馬要是覺得後方有陌生「動物」接近,會毫不客氣舉腳後踹的,不知這和「拍馬屁」有無關係。
綁上馬鞍,套上韁繩,在馬口中勒上嚼子,然後攀鞍上馬,雷克斯還真高大,騎上去感覺像上了二樓。初級班從「走」(walk)教起,到「快走」(trot),到「慢跑」(canter),學期結束時嘗試了「馳騁」(gallop),收穫豐碩,馬又如此優雅,所以第二個學期我就報名了中級班,精采的來了,中級班要學「跳欄」!
當馬快速奔馳時,背脊起伏十分劇烈,騎者的屁股不能坐鞍,要靠著雙膝夾緊馬鞍,維持下身懸空,這就是我們在賽馬場看到的畫面,沒想到「跳欄」也一樣!馬的質量如此巨大,越過欄杆落地時會有強大的撞擊力,騎者若是坐在鞍上,會被震飛到空中落地。所以在跳欄之前,需要培養大家在馬上持久懸空的能力,那真的很辛苦!全班同學騎馬繞場奔馳,凱西站在場中央,一吹哨子大家就要抬起下半身,兩腿夾緊,繼續奔馳,再吹哨子才能坐回馬鞍,一堂課下來兩腿痠麻,更糟的是我沒買專業馬褲,穿著牛仔褲就上場,褲子內側有一條粗厚墊布,夾著馬鞍摩擦就會破皮,回到學校兩膝內側常是鮮血淋漓的,但後來到了跳欄階段,自己能從容操控馬匹一躍過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這一期《科學人》有篇文章〈馴馬記:人與馬的5000年故事〉,談到了馬的起源和被人類馴化的過程,從十字軍東征到蒙古西征,從殖民中南美到開拓大西部,馬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種動物的「自由」,來自另一種動物的「奴役」,就是人馬關係的寫照。
2018年7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受蒙古國立博物館的邀請,前去探訪公元四世紀匈奴的晚期墓葬,我們7月10日出發,因為第二天7月11日就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Naadam),全國上下都在進行射箭、賽馬,和摔跤的比賽,熱鬧非凡。我看到好多幼齡孩子騎術精湛,就問蒙古人他們小學就教騎術?蒙古人仰天大笑,說他們的孩子三歲就上馬了,我說三歲孩子還沒半截馬腿高,怎麼上得去?他們說孩子趁馬低頭吃草時,抓著馬鬃,拿腳一踢馬嘴,馬吃痛一揚首,孩子就被甩上馬背了!
在蒙古草原上策馬急馳,看著金鵰嘯唳長空,想著少年鐵木真縱馬彎弓射大鵰,直至蒙古征服歐亞,馬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幫手!但人類卻鮮少關注和感恩,最多只是在詩詞中表揚一下:「馳騁沙場不計功,願將皮革裹英雄」,從生到死都奉獻給人類了,這種動物,我們能不感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