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將後結構主義理解成一種「回到世界性真實」(Return to worldly realities)的倫理學與本體論立場,本書試圖從中展顯當代教育學所可能呈現出的別種風貌。本書認為,憑藉後結構主義的語藝接引,我們得以重新凝視語言、真理與真實之間的力的複雜關係,以及視域框架本身的政治性、權力性與再現性,進而重新回到對世界性真實的觀看與關注,也重新認識真理、存有、主體性之間的疊合關係與其具有的流變性、多元性與多重可能性。
本書企圖通過對後結構主義與教育學二者的接合來產製出一種後結構主義教育學,藉以展現受到德希達、傅柯、德勒茲三人思想影響所啟發出的當代教育學想像。由於後結構主義延續推演了結構主義「主體之死」的命題,對現代教育論述的基礎議題造成莫大的衝擊,本書聚焦於「主體」概念,環繞著「主體已死」的相關效應議題進行思考,開展出本書的一系列相關討論,包含:對主體性未來建構的形式可能性探究與社群可能性的想像;對教育研究中研究方法論的客觀性預設與主體性轉向的梳理,以及未來可能性的勾勒;並以傅柯晚期思想為範圍,嘗試開採其具有的教育學意涵,據以構設一種主體性教育學的可能;以此為基礎,本書繼之將思考觸角延伸至當前台灣教育學界所關注的教育議題,包含:多元文化教育、生命教育、批判教育學與另類教育。本書嘗試以後結構主義者的視角,提出後結構主義者對這些議題的理解與可能見解,做為後結構主義與教育場域更為具體的接合可能性展現。
以此為基礎,本書大膽想像一種以後結構主義立場為基礎的教育學可能面容,作為當代教育學未來發展的可能方向之一。這樣的後結構主義教育學,將強調主體與真理合一的無目的教育論,不斷想像與召喚著:對自我的逾越與解構、對差異的生成與創造,以及對自身所面對的世界性真實,無條件地予以肯認、歡笑、感激。
目錄
前 言 假若教育沒有本質
第一部份 試論『主體之死』後的當代教育學 Contemporary Pedagogy after the death of the subject
第一章 備受挑戰的教育學本質及其論述
第二章 後結構主義帶來的啟示與探索
第二部份 從主體性開始 Reviving Subjectivity
第三章 後現代之後的主體建構與社群想像
第四章 真理、主體性與教育研究
第五章 晚期傅柯思想與主體性教育學
第三部份 無可取代的差異 The Irreplaceable Difference
第六章 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的主體性可能形式
第七章 死亡做為責任與善性的贈與
第八章 無目的論的教育學可能性想像
結 論 回到世界性真實
參考書目
前 言 假若教育沒有本質
第一部份 試論『主體之死』後的當代教育學 Contemporary Pedagogy after the death of the subject
第一章 備受挑戰的教育學本質及其論述
第二章 後結構主義帶來的啟示與探索
第二部份 從主體性開始 Reviving Subjectivity
第三章 後現代之後的主體建構與社群想像
第四章 真理、主體性與教育研究
第五章 晚期傅柯思想與主體性教育學
第三部份 無可取代的差異 The Irreplaceable Difference
第六章 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的主體性可能形式
第七章 死亡做為責任與善性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