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家公司時應檢視三大領域:管理、營運績效及財務狀況。
本書目的是使讀者了解,如何從各種可利用資訊來分析評估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及財務狀況。
適用對象:股市投資人、企業財務部門人員、金融機構授信人員、證券業相關從業人員、商學院相關科系學生。
在現今瞬息萬變、錯綜複雜,而且步調飛快的企業界,很難判斷一家公司實際體質的健全程度,外表亮麗的資產負債表與使人印象深刻的獲利報告,可能隱藏著一些令人擔心的真相,甚至包括隱隱浮現的破產可能性。因此,如何辨識一家公司經營有多好,以及績效有多棒?
.評估公司績效時,採用哪些比率及基準最好?
.如何辨識公司出現危險徵兆?
.公司會用什麼把戲操縱營運績效?
.如何比較不同產業或國家的公司?
《如何分析一家公司》透過下列要素凸顯公司營運與財務的真實狀況:
.企業發布的各種報告
.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
.現金流量表
.獲利能力評量
.經營效率評量
.股市表現
.變現與償付能力
.資本結構與槓桿運用
.公司治理與企業策略
在這本經完整修訂、更新,透徹且全面分析與評估企業的指南中,您可以找到上述所有問題的最佳解答。
作者簡介:
鮑伯.沃斯(Bob Vause)
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牛津大學格林坦普頓學院榮譽院士,20多年來他在坦普頓學院教授牛津大學的大學生及研究生,並指導許多企業主管課程。在此之前,他在曼徹斯特商學院、牛津管理研究中心任職。他有多本著作,也擔任過許多大企業的顧問。
成功企業的組織管理,是由獲利能力與財務狀況兩大要素交織而成,也提供了一家公司營運狀況的分析基礎。結合年報裡的兩個數字就會產生一項比率;真正關鍵在於決定要採用哪些數據、在哪裡才能找到,以及如何判斷結果。本書第一篇解釋了公司財報的主要內涵: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第二篇採用三大基本規則剖析公司的營運績效與財務狀況。第三篇提供強化財務分析的最後一堂課:提供一系列參考基準,用於進行檢驗以及比較,從而確認公司營運績效的未來趨勢。
財務分析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讓人眼睛一亮的資產負債表與使人印象深刻的獲利報告,可能隱藏著令人擔心的企業真相,甚至是破產的可能性。因此,如何辨識一家公司經營有多好,以及績效有多棒?公司會用什麼把戲操縱營運績效?如何比較不同產業或國家的公司?得到高度評價的經濟學人叢書《如何分析一家公司》最新增訂第5版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贏家教戰手冊。
譯者簡介:
林聰毅
民國53年出生,出生地台北縣。學歷:政治大學外交系、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畢業。經歷:曾任中央通訊社記者、中央日報國際組新聞編譯,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召集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洪志洋
身為現代人,苦惱與興奮無疑是混雜的。一方面苦惱著許多傳統的工作機會流失、一方面又興奮的發現許多新的創業或投資機會。個人收入來源趨多元化,從工作薪資所得、房地產投資、金融證券投資,甚至創業當老闆也漸成為許多人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是隔行如隔山!對許多跨出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士而言,要在短時間內充實自己的財經知識,瞭解自己所經營或所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甚至進行診斷,提出對策等,常會感覺市面上的財經專書內容繁多,意義不容易體會與掌握,有如一座高山擋住去路般,因此對有心一窺廟堂之美的的讀者形成沈重的壓力。
在我看完這本由鮑伯.沃斯所著,林聰毅先生所譯的《如何分析一家公司》後,我發現此書有幾個特點值得提出來給讀者參考:
1、內容完整:對於有興趣或有需要分析公司經營狀況的讀者而言,可以放心的確認一件事情,此書的內容是完整的,沒有疏漏,也沒有偏誤。看完此書已經能掌握財務分析的精髓與方法。
2、鋪陳簡潔有條理:有些作者,會不自覺的重複或闡釋過頭一些觀念,以致造成書的份量增加,雖有強化說明的效果,但是對讀者而言,反而容易因此迷失或是失去焦點。但是此書的作者,很清楚的架構了此書的內容,而後堅定且明確的將各個環節說明及簡單闡述,節奏明快,內容陳述能適可而止,使讀者能加快速度閱讀此書,不至於陷在某些環節而出不來。
3、觀點正確符合學理:財務學術圈子,有很多重要但是對圈外的人難以明瞭的理論,若沒有嚴謹的學術基礎,有時容易錯誤解釋或錯誤應用這些觀念。此書的內容顯示作者的理論素養是充足與正確的,因此讀者大可安心的接受此書的觀點,而不用去猜測是否有錯誤的問題,而可以將時間用在體會書中的觀點與應用上。
4、寫作風格有典型的英式幽默:內容嚴肅,但語氣輕鬆,有時還帶點調侃的味道,使讀者能在輕鬆中,又注意到一些重要觀點。
此書雖有些小瑕疵,例如最後一篇只有一章,且沒有以一個具體實例來說明此書所介紹的分析方法,讓讀者有更真實的演練經驗。但整體而言,這書仍然是有相當的優點值得欲跨入「分析企業」的非財務專業領域的人士閱讀參考。因此樂為其撰文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序
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洪志洋
身為現代人,苦惱與興奮無疑是混雜的。一方面苦惱著許多傳統的工作機會流失、一方面又興奮的發現許多新的創業或投資機會。個人收入來源趨多元化,從工作薪資所得、房地產投資、金融證券投資,甚至創業當老闆也漸成為許多人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是隔行如隔山!對許多跨出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專業人士而言,要在短時間內充實自己的財經知識,瞭解自己所經營或所投資企業的財務狀況,甚至進行診斷,提出對策等,常會感覺市面上的財經專書內容繁多,意義不容易體會與掌握,有如...
章節試閱
序言
本書的目的是使讀者了解如何從各種可利用資訊來分析評估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及財務狀況。財務分析既是藝術也是一門科學。結合年報裡的兩個數字就會產生一項比率;真正的技巧在於決定要採用哪些數據、在哪裡才能找到,以及如何判斷結果。
在嘗試分析一家公司之前,必須完整掌握金融專業術語與內容呈現方式。本書第一篇在於解釋出現在公司年度報告上主要財務報表的內容與意圖,例如: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獲利與虧損帳目)、以及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所有國家與公司在編製財務報表時都會採用基本的會計架構,只是呈現方式不完全放諸四海皆準。本書第一篇綱要也許需做若干調整,但仍適用於大多數國家與公司的狀況。主要是參考適當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但本書無意詳細詮釋其應用,在看完本書後,這也許是個你可以進一步鑽研的領域。
本書所列舉的範例儘可能簡單明瞭,以便強調或強化本文主題。在掌握基本理論與實務後,進行更詳細且複雜的分析應不成問題。大體而言,本書所列舉的範例主要集中在零售、服務及製造等企業,而非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後者有另一套法律與財報規範(在準備出本書第五版時,適逢2008年金融危機災情最慘重期間,這證明是個意外收穫)。
本書第二篇將從各個不同角度剖析公司的營運績效與財務狀況,主要是採用三大基本規則:一、切勿根據一個年度的數據來評量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通常要看三個年度、最理想是五個年度的數據。二、絕對不要單獨評斷一家公司,通常要與規模相當、或營業項目相同,或是與同一國家內的其他公司做比較。三、在比較公司的營運狀況時,務必要確定(或儘可能確定),你是在相同的情況下做比較──換言之,資料分析的依據,須有其一致性。
當今成功企業組織的整體管理,是由獲利能力與財務狀況兩要素交織而成,它們也提供了分析一家公司營運狀況的基礎。這兩大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而且相輔相成。分析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而不參考其財務狀況,等同於沒有價值;同理,鉅細靡遺分析完一家公司的財務結構卻不參考其營運績效,則是無濟於事。
公司最常見的目標是達到某種水準的必要獲利,以滿足股東的要求──增加股東的投資價值。公司若沒有獲利,就不會有股利,股價也不會上漲,當然也不會對未來的成長及發展進行再投資。本書的精華所在是聚焦於找出計算獲利能力的各種方法。股東價值不僅是年度盈餘,而且並非所有資料皆能加以量化。在決定一家公司的股價時,未來績效的展望猶勝於以往的表現──可能可以做為衡量股東滿意度的最佳指標。本書第五章就是針對一些實務分析而提出若干指引。
完成一家公司的營運分析後,第三篇的表格提供一些參考基準(benchmark),可用以檢驗和比較第二篇所列舉的比率。這有助於強化財務分析的最後一課:比較。製作一系列比率(ratio)有助於點出一家公司營運績效的趨勢,但無法做為績效好、壞或是無關緊要的指標。只能以前述的三大原則決定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
1990年代和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給予世人的重要教訓是,只有在絕對確定了解此一行業及所屬產業的情況下,才能投資這家公司。是要你不知道公司的獲利從何而來,切勿貿然投資。然而很多情況顯示,不是你沒有分析能力,而是經營公司的人在搞鬼。編製及呈現財務報表時,是否採用一套以規則或原理為依據的制度?這個問題顯然早有答案。現今財務報表是按照一套主要以多項準則為依據的會計標準在運作,而這套會計標準也是其他指南及專業審計業者須奉為圭臬者。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主要目標──「依據公益發展一套優質易懂,而且可行的全球會計標準」即將要達成。美國所有上市公司可能在2014年以前適用IFRS。
儘管最近一些變化致使若干會計和財報專業術語的重要性改變,但維持不變依舊很多。在閱讀一家公司的帳目時,了解「認列」、「公平價值」、「現值」、「忠實呈現」等專有名詞的意義是很重要的。本書目的不在於提供一套精密的編製財務報表工具,而是使讀者在使用年度報告的資訊更具信心。本書儘可能以輕快筆調撰寫,且無意要讀者從頭看到尾──適當涉獵即可。假如你發現有某一章節很難讀下去──請略過繼續往下看;因為這是作者的錯,不是讀者的問題。
企業是從人的身上獲得動能,公司營運活動的財務分析是一門藝術,藝術與人結合應該很有意思:假如本書讀來乏味,不妨留給喜歡的人看。
(摘錄自《如何分析一家公司》)
序言
本書的目的是使讀者了解如何從各種可利用資訊來分析評估一家公司的營運績效及財務狀況。財務分析既是藝術也是一門科學。結合年報裡的兩個數字就會產生一項比率;真正的技巧在於決定要採用哪些數據、在哪裡才能找到,以及如何判斷結果。
在嘗試分析一家公司之前,必須完整掌握金融專業術語與內容呈現方式。本書第一篇在於解釋出現在公司年度報告上主要財務報表的內容與意圖,例如: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獲利與虧損帳目)、以及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所有國家與公司在編製...
目錄
序言 005
第一篇 掌握基本資料
第一章 年度報告及其構成基礎 011
誰公布帳目?/誰使用年度報告?/觀念架構/ 性質上的特點/
會計準則/審計標準/公司治理
第二章 資產負債表 049
資產負債表內容/負債/資產
第三章 損益表 105
盈餘的定義/表達格式/基礎實務/折舊與獲利/ 稅務問題/資本或營收
第四章 現金流量表 149
重要項目/資金流量表/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表/摘要
第二篇 評估各項事實
第五章 財務分析準則 179
可比較性與一致性/百分比法則/指數法趨勢分析/ 成長率及趨勢/
外國貨幣/利用資料庫
第六章 獲利能力評量 195
何謂盈餘/利潤率比率/效率比/股東的報酬/ 排名表/附加價值表/摘要
第七章 經營效率評估 231
人力資源管理/有形資源管理/財務資源管理/摘要
第八章 營運資金和變現能力 257
營運資金與現金流量/衡量變現能力/現金周期/ 評估現金部位/摘要
第九章 資本結構與價值衡量 289
財務槓桿/股價與價值/公司估價/資本成本/摘要
第十章 策略的成功與失敗 325
資訊來源/公司治理/企業策略/成功或失敗?
第三篇 有用的參考基準
第十一章 比率分析法實例說明 371
序言 005
第一篇 掌握基本資料
第一章 年度報告及其構成基礎 011
誰公布帳目?/誰使用年度報告?/觀念架構/ 性質上的特點/
會計準則/審計標準/公司治理
第二章 資產負債表 049
資產負債表內容/負債/資產
第三章 損益表 105
盈餘的定義/表達格式/基礎實務/折舊與獲利/ 稅務問題/資本或營收
第四章 現金流量表 149
重要項目/資金流量表/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表/摘要
第二篇 評估各項事實
第五章 財務分析準則 179
可比較性與一致性/百分比法則/指數法趨勢分析/ 成長率及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