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編人的話】
積極想要說服別人的熱情文/評論作家 楊照
我在中學讀書時,最討厭的事情之一,是被迫聽演講。從校長、主任到官員或嘉賓,算不清多少大人們在台上長篇大論,我在底下或坐或站,心中充滿了不耐煩。
不是沒有試圖認真聽聽他們在講甚麼,但聽了卻只會讓自己更毛躁更不耐煩。聽了幾次,我得到了讓自己覺得既無奈又生氣的結論:這些大人們只講兩種內容,要不然講我早已經不曉得聽過幾百遍千篇一律的話,要不然就是講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話。
也因而少數一些演講場合,我認真聽了,台上講者講得不是那兩種內容,就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印象,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與影響。例如說我一直記得高中一年級,在建中燠熱的莊敬樓四樓,聽了朱西甯老師的演講,講題是「文學與社會」。老師頂著一頭銀白的頭髮,面容祥和,說話的速度緩慢,而且沒有甚麼手勢,講著講著,十多分鐘後,我左右座位的同學都逐漸沉入夢鄉,我卻精神愈來愈好,坐在椅子上的身體忍不住向前傾,恨不得將朱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抓進腦中,都記下來。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席話,講甚麼是社會,人對社會應該有甚麼樣的責任,文學又應該和社會保持甚麼樣的關係……
幾天之後,我和兩位高二學長,還特別跑到台大文學院去。那是我生平第一次進入台大校園,根本弄不清方向,沿路問了好幾個人,文學院都是女學生,學長害羞不敢去問,硬推我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間樓上的大教室。朱西甯老師要在那裏演講,講題還是「文學與社會」,講的內容和在建中講的大致相同,然而我還是一句一句聽得興味盎然。
這樣的經驗讓我有了深刻的領會,並且隨著歲月而愈加明確。我領會到過去我們不幸聽了多少不認真、不及格的演講,破壞了我們聽演講的胃口,甚至進一步破壞了我們聽演講的能力。在這個社會裡,我們普遍對於口語表達的要求標準很低,很多人從來沒有好好想過、好好準備,就大剌剌上台講話了。
演講有些很基本,但同時也很嚴苛的條件。首先,演講者必須具備強烈的「說服動機」。站在台上,他不只有話要說,而且內心有著飢渴希望大家聽進去他的話,被他說服,因為他的一番話而改變想法或改變行為。
要說服別人,那就先得相信自己所說的話。很不幸的,有太多人上台只是在耍耍威風,東撿西撿一些別人講過的話,其實沒有自己的想法,腦袋是空的,心是虛的,怎麼可能給一場有力的演講呢?
要說服別人,就要用聽眾聽得懂聽得進去的語言,更重要的,還得表現和聽眾溝通的誠意。我們被迫聽過的許多演講,講者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和台下的聽眾溝通,他只在意單向的用命令的口吻將他的結論丟出來,就要人家接受,怎麼可能成功?
要說服別人,演講就一定要有價值內涵。要有一種熱情在言語中躍動,隱隱約約表現著:「我相信這樣是對的,所以希望你們也能感覺到這樣是對的。」內中必然有是非對錯的論辯,不然就算過程再怎麼吸引人,聽眾被逗得很樂,全無冷場,可是演講完了就完了,沒有人因為演講而有甚麼改變,那也不會是成功、有意義的演講。
真正好的演講,可以一聽再聽,更可以讓人一想再想。裡面有股神奇的力量,讓某些句子一直在你腦中心中迴盪,遲遲不去,你不是聽了一場演講,而是會有好幾天你活在那演講的內容裡。
只有當你體會到了那股力量,你才真正聽到了一場演講,你也才有機會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懂得如何藉由演講影響別人的人。面對面、口語的互動,是人類最基本、最自然的溝通方式,也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感染效果最大、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我們有理由擔心,這樣的基本能力似乎正在快速退化中。許多下一代的年輕朋友們愈來愈不習慣和人當面談話,用談話的方式說服、影響別人,他們在人前很沉默,一定要「宅」在家裡對著電腦螢幕,才有辦法以打字的形式滔滔不絕。更誇張的現象是;幾個朋友明明都在教室裡,卻不是彼此說話聊天,而是每個人各自用電腦或手機上網,把要說的話放在「臉書」上交流!
在成長過程中,為保留、精進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做些努力,絕非壞事。至少讓自己在未來需要上台演講時,可以不要講那些令人厭煩、空洞平庸的內容吧!
一種努力的形式,當然是看看第一流的演講長甚麼樣子。選在這裡的文章,都出自歷史上發生過的精彩演講。我盡量從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面向、乃至於不同的價值態度,來選取文章。裡面有幾篇文章的立場,甚至是明顯違背我自己的信念的,但我追求的,本來就不是讓讀者將這些內容當作現成的答案來閱讀吸收的。
我期待讀者認真想像這些話語被以演講形式表達時,會是甚麼樣的光景?
我期待讀者開放地去感受含藏在這些內容背後的人的感情,致力於要讓別人接受他想法的熱切誠意。
我期待讀者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人在這樣的處境下,為什麼會這樣想?如果換作是我,我會怎麼想,又會用甚麼樣的言詞來表達我的想法呢?
大部分的篇章,原來都不是用中文書寫的,在翻譯過程中難免佚失了許多口語演講的生動流暢性質,因而我也期待那些被書中內容激發起好奇興趣的年輕讀者,會願意積極培養自己的外語能力,有朝一日可以超越限制,直接以原文領受這些演講的精采美好。
【系列企劃緣起】
晨讀10分鐘,成長與學習必備的元氣早點/天下雜誌童書出版總編輯 何琦瑜
二十年前,大塚笑子是個普通的日本高職體育老師。她看著一群在學習中遇到挫折、失去學習動機的高職生,每天在學校散漫恍神勉強度日,直到快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大塚老師認為,有閱讀習慣的人,就代表有終生學習的能力。她於是決定在高職班上推動晨間閱讀,概念和做法都很簡單:每天早上十分鐘,持續一週不間斷,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一開始,為了吸引學生,她會找劇團朋友朗讀名家作品,每週一次介紹好的文學作家故事,引領學生逐漸進入閱讀的桃花源。
沒想到不間斷的晨讀發揮了神奇的效果:散漫喧鬧的學生靜了下來,上課比以前更容易專心,成績也大幅提升了。這樣的晨讀運動透過大塚老師的熱情,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全日本有兩萬五千所學校全面推行。正式統計發現,近十年來日本中小學生平均閱讀的課外書本數逐年增加,各方一致歸功於大塚老師和「晨讀十分鐘」運動。二○○七年,天下雜誌出版了《晨讀十分鐘》一書,書中分享了韓國推動晨讀運動的高效果,以及七十八種晨讀推動策略。同一時間,天下雜誌國際閱讀論壇也邀請了大塚老師來台分享經驗,獲得極大的迴響。
受到晨讀運動感染的我,一廂情願的想到兒子的學校帶晨讀。選擇素材的過程中,卻發現適合十分鐘閱讀的文本並不好找。面對年紀愈大的少年讀者,好文本的找尋愈加困難。對於剛開始進入晨讀,沒有長篇閱讀習慣的學生,我們的確需要一些短篇的散文或故事,讓少年讀者每一天閱讀都有盡興的成就感。這些短篇文字絕不能像教科書般無聊,也別總是停留在淺薄的報紙新聞,這樣才能讓新手讀者像上癮般養成習慣。遇到熱愛閱讀的老師和家長時,若這些短篇文本有足夠深度,還能引起師生、親子之間,餘韻猶存的討論。
我的晨讀媽媽計畫並沒有成功,但這樣的經驗激發出【晨讀十分鐘】系列的企劃。在升學壓力下,許多中學生每天一到校,迎接他的是考不完的測驗卷。我們希望用晨讀打破中學早晨窒悶的考試氛圍。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日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十分鐘】系列,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二○一○年,我們邀請了學養豐富的「作家老師」張曼娟、廖玉蕙、王文華,推出三個類型的選文主題:成長故事、幽默散文、人物故事集。在成長故事裡,張曼娟老師大膽挑出教科書不會出現,卻縈繞著少年時期的主題:關於失落的童年、萌芽的愛情、無人了解的寂寞與恐懼……。好笑的東西,只能有一種「綜藝節目」式的語言嗎?廖玉蕙老師蒐羅了古今中外名作家的散文,讓少年讀者開懷閱讀,又能體驗高段幽默的雋永。人物故事,是探索自我的成長關鍵期必備的案頭書。喜愛歷史的王文華老師,又編又寫的打破過去「偉人傳記」的沉重,找出「勇於追求不一樣」的人物典範,他們或是當代的麵包師傅吳寶春、揚名海外的服裝設計家吳季剛、風靡世界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柏斯;或是千百年前的怪咖鄭板橋、地理學家徐霞客………。
我們的想像是,如果中學生每天早上都能讀一段某個人的生命故事,或真實或虛構,或成功或低潮,一年之後,他們能得到的養分與智慧,應該遠遠超過寫測驗卷的收穫吧!【晨讀十分鐘】系列,帶著這樣的心願,從最「艱困」的中學階段開始,未來也會持續擴張年段和題材的多元性,陸續出版,包括:少年小說專家張子樟教授選編「世界經典作家寓言短篇」、給小學生晨讀的科學故事集、童詩、童話、寓言故事等。
在日本掀起晨讀奇蹟的大塚老師,在台灣演講時分享:「對我來說,不管學生在哪個人生階段……,我都希望他們可以透過閱讀,讓心靈得到成長,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勇往直前,這就是我的晨讀運動,我的最終理想。」
這也是【晨讀十分鐘】這個系列叢書出版的最終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