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不是要讓你「自我感覺良好」,
那只是滿足了你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不是要讓你活得開心快樂,
那只是曇花一現的幻覺。
「前行修持指引」集結精練了歷代大成就者的解脫心法,
它不只是一個進入高階修行的通關護照,
而是一切修行的重要基本功,
即使頂果.欽哲法王也終身不輟地反覆修持。
內容簡介
前行,開始學佛前的心理建設
在開始任何計畫之前,你一定有幾個值得你花時間、精力投入的原因。一旦打好這個心理基礎,你自然就會接著問:「那我應當先做什麼?」這是一個好問題,尤其對於希望成為佛教徒或想追求靈性成長的人而言,更有必要「慎於始」,因為這條探索之路,可能暗伏危機。
略過前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
前行修持是一套完整的實修系統,對於佛法有由淺入深的次第教授,涵蓋所有佛教徒必須理解的基本觀念,既可提供對佛法有興趣的初學人當作基本功練習,而對於修行有成的佛教徒來說,也一樣能從中獲到無邊的法益。然而,現在很多人學佛,都愛趕流行,都很功利取向,不想從根基一步步紮實學起,一心只想快點從所謂的大法中學到一點皮毛,獲得一些好處。像這樣,放任還沒調伏好的心去修習大圓滿法正行,就像開著拼裝車上路,如何能一路安抵終點?此外,前行修持也是一套最適合現代修行人的學佛方式,你不用聽聞佛法的八萬四千個法門,就能在前行的心要中根據個人根器,有不同深淺的體悟和受益。
前行,最適合現代人的修心法門
面對浩瀚廣大的佛法世界,前行修持提供了一個可以在忙碌俗世中自我修行的方便法門,讓有心參佛修持的人,可以依據自身的能力學習到佛法心要,當成日常修行。不管是出家僧眾或在家信眾,都能次第井然地按部就班修習、改變習性、調伏心念,即使不曾接觸過藏傳佛法的人,也能融通領受。本書中,特別指出修持前後的自我心理建設,以及可能經歷的種種挑戰。比如學佛的五種心態與四種態度:
.五種心態:
1.培養面對真諦的意願:我們多數人在必須面對真相時,總是容易變得怨恨,然後從怨恨生出否認。比如明知道死亡是無可置疑且普遍的真諦,我們的慣常反應卻是假裝它不會發生——面對大部分其他難以下嚥、令人不安的真諦,我們也都是用這種態度對待。
2.克服貧困心態:許多人都自覺心靈貧困,這是因為我們不停地欲求舒適與快樂。除非我們克服這種貧困心態,否則我們永遠會花大部分心力去確保更多個人的舒適與快樂,如此一來,要放下任何事情都變得非常困難。
3.對「聖財」要貪婪:為了獲取聖財(包括出離心、慈愛心、虔敬心與悲心),我們要加倍努力,佛法修行者對於他們所領受、研讀、修持的教法數量,永遠不該覺得夠多了,因為佛法之財是唯一值得擁有的財富。
4.與時間賽跑:這種心態對修持十分重要,不要說:「下周我要開始修持。」這多少意味著你有可能不會去做。一旦你理解了佛法修持就是跟你的驕慢與我執作對時,就會即刻開始修行。
5.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我們修持什麼或我們修持多少,基本上取決於我們的能力、工作與家庭的狀況,以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用來修持。這些完全都是合理的準則,即使在佛陀時代,他也如此地要求大家。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成為比丘、比丘尼才能做佛教徒呢?絕非如此!
.四種態度
1.如受傷之鹿的態度:如同一隻受傷的鹿尋找僻靜處療傷一般,找個離群之處,讓自己有時間與空間做修持。
2.如獅子的態度:如獅子一般勇猛,完全不理會任何困境或噩耗,因為它們只會吞噬你、令你分心,以至在未來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3.如風的態度:風對自己吹向何處是不加分別的。相同的,不要試圖招引好的狀況,或避開壞的狀況。
4.如瘋子的態度:像瘋子一樣,對任何世間八法不懷偏愛也不憎恨;例如,不在意被讚美也不在乎被批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提到:我們的情緒及習氣如此強大,即使真諦在面前直視著我們,我們也看不見。因此,在開始追求快樂之前,必須先定義什麼是「快樂」真正的意義。如果你「快樂」的概念是要超越世間的喜好與欲望,而不只是名利的追求,那麼佛法也許就是你在尋覓的東西。然而,修持確實是一件令人挫折的事,極可能會傾覆你,讓你停止修持──而這是你必須不計一切代價都要抵擋的誘惑。
作者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61年出生於不丹,被認證為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轉世,自幼跟隨許多偉大的上師習法,特別親近的是頂果.欽哲(Dilgo Khyentse)法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青年時期,便已開始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例如成立佛學中心、資助修行者,以及出版經典書籍,並到世界各地弘法。仁波切承繼了傳承上之宗薩佛學院及其閉關中心的弘法職責,於印度與不丹創立佛學院,並在澳洲、北美與遠東地區成立許多佛學中心。他所創立的「欽哲基金會」(Khyentse Foundation)更在近十年來以各種創意的方式,在全世界各地致力於護持佛法的工作。
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有《近乎佛教徒》(親哲文化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友誼出版社)、《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親哲文化出版社)、《佛教的見地與修道》(親哲文化出版社)與《人間是劇場》(親哲文化出版社)等,影響深遠。
仁波切也是聞名影壇的獲獎導演,親自撰寫並執導過《高山上的世界盃》與《旅行者與魔術師》兩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以及最新即將完成的第三部電影《VARA: the Blessing》(暫譯為《加持》)。
譯者簡介:
姚仁喜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之弟子,曾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作《近乎佛教徒》(親哲文化出版社)、其簡體字版《正見》(友誼出版社),以及《朝聖:到印度佛教聖地該做的事》(親哲文化出版社)。此外,還翻譯《普賢上師言教》(橡實文化)。
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碩士,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曾多次受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與鹿特丹等國際建築展。
2007年榮獲國家文藝獎,並曾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柏克萊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傑出校友等多種獎項。
章節試閱
導言 調整你的心
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現今許多的佛法修行者,包括我自己在內,聽聞佛法開示不知多少年了,但我們的心仍像木頭般僵硬。在生活中,當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時,我們就感到快樂;但是當計畫受阻時,我們就感到受傷,而且還常刮起無法控制的情緒風暴,這是佛法從左耳進、右耳出令人困擾的徵象。我們不免會懷疑:「我的習氣真的有可能根除嗎?有可能將它稍加調整嗎?想像有一天我終能抵達某個境地,那時的每個行動都會是佛法的修行,這樣想像合理嗎?」我們有如剛學開車的新手,看著教練流利地換檔、看後照鏡又踩煞車,心裡想著:「我怎麼有可能學會開車?」
在某部由海意菩薩(Matisagara)向佛陀請法的大乘經典中,功德光王菩薩問了佛陀一個有趣的問題。他請問佛陀,如果「真諦」與「證悟」都無法以語言描述,那麼我們這種凡俗、愚痴的眾生,如何能發願成為證悟之道的弟子?佛陀回答:對教導這「不可說法」之道的人示以尊敬,當佛陀站立時,你也站立著回答;禮敬他,以有禮節的言語尊崇他;保護他、仿效他;供養他衣、食、住、醫藥與其他物資;或者只是景仰其事業、隨喜其德行、忽略其過失,這就是我所謂的「護持不可說法的修持」。佛陀同時也指出,佛法修持的核心不在持咒的多寡或禪定時間的長短,而是在一般、單純的日常行持之中。
在此,以「如何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為例。雖然大多數的人不會有深仇大恨的仇家,但總會要與令自己厭煩的人打交道。對初學者而言,低調地避免衝突可算是一種修行,但是如果你必須面對全世界最厭煩的人而躲避不掉的話,你可以仿效阿底峽尊者。尊者前往西藏時,他帶了一個令人極度厭煩的人做為隨行侍者,以便讓自己有充分的機會修持安忍。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做到像他這種程度,但面對著令人厭煩又無法避免的同伴時,至少可藉此機會將「厭煩」當作修持的對象。
然而,佛陀所陳述的重點是:我們心的狀態不可避免地會從日常生活的各種反應中顯示出來。例如,當計畫受阻時,你的情緒改變得多快?一分鐘前你的感覺還好,突然一陣北風吹來,勾起你過去情緒危機的全部回憶,讓你重複經歷每個痛苦的細節。你到了無法自己承受不愉快的地步,於是打電話給朋友。他注意地傾聽,而你逕自地展現所有的痛苦,完全不考慮後果,不多時,朋友也跟你同樣地沮喪、消沉起來。這麼做的目的何在?做為發願成為菩薩的你,如果感到需要縱容自己的痛苦,那麼就獨自享用吧!別把其他人一起拖下情緒的瘋狂大戲之中。特別如果你是「施受法」(Tonglen)的行者,誓言要承擔世上所有眾生的痛苦,更不應讓別人分享自己的痛苦!
基本上,也該是時候讓佛法確實穿透佛弟子之心了,特別是像我這種已經在這方面兜轉了很久的人。而且,即使你在一百次的嘗試中只成功了一次這種穿透的話,那也是值得獲頒勳章的成就。
心靈修持會不斷地改變
不論你是日常修「止」,或是長期閉關,你的修持一定會不斷地改變,每天都會有不同的體驗。例如,你可能會發現在早晨心智清晰,到了下午却昏昏欲睡——這是所有人類所受的苦,由於我們都陷在身、語、意三個硬殼中,因而受到五蘊(five skandhas)與五大(five primary elements,五大元素)所支配之故。或者你也會經歷情緒在兩個極端之間震盪,例如,週二晚上你情緒穩定又快樂,但到了週三早上脾氣卻變得極為暴躁,甚至連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都會令你感到不愉快,這些狀況都會在某些時候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又如今天令我們感到鼓舞的事,明日則會讓我們氣餒;今天令我們傷悲而決心出離世間的同一件事,改天又會是令我們一頭栽進娑婆輪迴深淵的原因。這些讓情緒擺盪的罪魁禍首,就是完全依賴於五大的「蘊」(aggregate)。因此,我們的修持完全無法持續而連貫。
正因為缺乏連貫性,所有的修行者——特別是初學者——更應以各種方式激勵自己去修持。如同我們不會只給嬰兒一個玩具玩耍,同樣的,修行者也不應只以一種修持方式來自我設限。如果某一天,你覺得聲聞乘的教法可能有助於釐清出離的利益,你絕對就應當去運用它。也許明天你發現,思惟現象如幻的本質更具啟發性,因為它讓你瞭解幾乎沒什麼事物可以出離,你也應該毫不遲疑地去運用這個見地。你要善巧地以此時、此刻對自己能產生作用的方法修持,而不要限制自己,因為對初學者而言,對修持培養出感覺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發現一、兩種修持對自己最有效,你就應該專注於其上。這有點像遷居到城裡去,一開始你到處遊走,在住家與工作的地點之間嘗試各種路徑,直到終於找到最方便的一條路徑後,才固定下來。
還有某些時候,任何尋常的邏輯都起不了作用,即使最明顯的事實,像是「死亡迫在眉睫且無可避免,一切眾生——包括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都無法逃避」,你都無法接受。當你的心被這種頑強的愚痴占據時,你應當向上師、佛、菩薩祈請,請求他們幫助你能真正接受「死亡無可逃避」的事實。而且切勿落入圈套,以為必須先學習厭棄輪迴,並培養強大的「出離心」,才能做這種祈請。偉大的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ön Kongtrul Lodrö Tayé)曾說:「不論任何事情你都應該依賴上師,包括我們不再渴望輪迴的加持。」事實上,我們甚至應當祈請上師,請他讓我們不忘祈請。
在修行者之間常有一種很普遍的誤解,總以為如果要認真地修持,就必須移居到加德滿都或某個洞穴裡,然後修持就會自動完成。事實並非如此,你只要看看目前住在加德滿都的學佛者,就能瞭解地理位置並不保證心靈的進步,這些佛法浪人有的已經住在加德滿都三十多年了,然而他們却未曾有所改變。他們的心和當初到達時同樣的僵硬,有些人還每況愈下。他們還是背負著一般人都有的世俗垃圾,卻以「佛法修行者」之名來偽裝。雖然這種偽裝不難看破,可是一旦被識破,他們便無法承受這種屈辱。因此,你可以確定,為了能有效地修行而離家出走是不必要的。
佛法教授
佛教的各種修持是我們用來對治「自我珍愛」習氣的技巧,每種技巧都是用來攻擊各個不同的習氣,直到完全去除「我執」這種無法抑止的衝動為止。因此,雖然有些修持看起來像是佛教的,但如果它反而強化了我執,事實上會比任何非佛教的修持還更危險。
在這年頭,有太多教法都是為了讓我們「感覺良好」而做的,甚至一些佛教上師們也都有如「新時代」(New Age)的先知了。他們的開示完全都著重於肯定我執的顯現,以及為自我感覺的「正當性」背書,這兩者都與竅訣教授中的教法無關。因此,如果你要的只是感覺良好,那不如去做個全身按摩,或是欣賞能提振精神、歌誦生命的音樂。佛法教授並非設計來讓你開心的,相反的,它是特別用來暴露你的缺失,讓你感到極為糟糕的。
你可以試著去閱讀《普賢上師言教》,如果它讓你感到沮喪,如果巴楚仁波切令人不安的真理動搖了你世俗的自信心,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那是你終於開始理解某些佛法的徵兆了。同時,感到沮喪不見得必定是壞事,由於自己最羞恥的缺失被暴露出來而感到消沉喪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心裡不會覺得刺痛呢?然而,完全瞭解自己的過失,不是比全然無知更好嗎?如果對自己個性中某個特定的缺點一直渾然不覺,你如何能去處理它呢?因此,竅訣教授也許暫時地會令你沮喪,但它能幫你把過失抓出來曝光,讓你能徹底地根除它,這就是「佛法穿透你的心」的意涵,或是康楚仁波切所說的:「佛法的修持結了果」,而不是經驗到好夢、樂受、極喜、神通、強大的直覺等等這些我們許多人都希望獲得的所謂「好的」體驗。
對康楚仁波切而言,當修行者對她過去不斷嘮叨而在乎的事不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時,那就是佛法修持開始結為果實的徵兆了。例如,在妳還未成為真正的佛法修行者之前,若是有人稱讚妳的髮型,妳就會沉醉在喜悅之中;若有人建議髮型還可稍微再改善一點,妳就即刻掉入無可挽回的沮喪之中。無論是哪種情況,妳都完全不予回應,就是妳的修持結了果,妳也開始成為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這比經驗到上百萬個恩寵、令人鼓舞的夢或樂受還要更好!
一個夢境到底是好的或壞的徵兆,是很難分辨的。巴楚仁波切說,一個好夢很容易是障礙或魔羅(梵Mara)的化現,因為如果你把它看成是目標已經達成的徵兆,那麼你可能就會停止修持,或對自己的能力顯現出自我膨脹與憍慢。因此他說,如果你昨夜夢見與佛陀共進晚餐,你應將此夢視如一口痰一般,不用多想,更不必記錄下來,或與別人談論它。事實上,你應該有點擔心,若是感覺自己多了一點悲心,或增加了一點虔敬心,你也都要擔心,因為這些都可能讓你研讀或修持的紀律鬆懈下來。
傷悲之心
康楚仁波切建議我們要向上師、諸佛與菩薩祈請,請求他們賜與加持,「讓我因而生起傷悲之心」。但是,何謂「傷悲之心」(heart of sadness)?想像有一夜你在做夢,雖然那是個好夢,但在內心深處,你知道自己終究會醒來,而這一切都會結束。我們在生命中也是如此,不論我們的感情、健康、工作或生命中其他面向目前的情況如何,一切的一切遲早都會改變;而如小搖鈴般一直在腦後提醒你這種無法避免之事實的,就是所謂的「傷悲之心」。你會瞭解,生命正與時間賽跑,因此不該將修持佛法拖延到明年、下個月或甚至明天,因為未來可能永不到來。
「與時間賽跑」這種態度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修持上。我親身的經驗告訴我,當我答應自己:「下週我即將開始修持」,多少就確定了我永遠不會去做,而我猜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所以,當你理解佛法修持不只是正式的靜坐禪修,而是不停地與自己的憍慢與我執對抗,以及學習如何接受各種改變,你就會即刻開始修行。舉例而言,想像你坐在海灘上欣賞落日,沒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發生,你感到很滿足,甚至很快樂。但突然間,那個小搖鈴在腦袋中開始響起來,提醒你這可能是你看到的最後一次落日。你理解到,如果自己死了,來生很可能完全不具足欣賞落日的能力,更不用說有能力理解何謂「落日」。光是這種思惟,就會幫助你的心專注於修行。
死亡的確定性
我們必須向上師、諸佛與菩薩祈請,請求他們賜予加持,讓我們因而能衷心體悟死亡的確定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自己這個事實——「自己與所有認得的人都隨時一步步接近死亡」。當然,我們都不是白痴,所以都知道自己不免一死。但我們還必須與更糟的事實相處,那就是自己何時會死,以及死亡將如何發生的不確定性。隨著我們對因、緣、果的信任與尊奉愈加增強,我們更要一再地思索這個不確定性。
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死亡」與「業」,因為令人訝異的是,大多數的人很容易忘記這兩件事。時常忘記「業」的一個明顯徵象,是我們有太多的抱怨——對佛陀、上師、丈夫、妻子、友人或街上的陌生人。例如,想像有個固執的人堅持要在懸崖邊上的土路駕車,有人告訴他這條路很危險,而且飲酒駕車更是自找麻煩,但他完全忽視這些忠告。有一天,他喝得爛醉,又在懸崖邊上加速前進,於是車子翻下了懸崖,在他摔落崖下石堆之前,在最後的幾秒鐘,他還在抱怨這是多麼地不公平。這,就是人生的寫照。如果能檢視所有我們經歷過的悲劇之因,就會發現自己是如何有系統而精確地安排了所有的因與緣,因而確保了我們所經驗的果。然而,我們只是不斷地抱怨!這顯示出你對因、緣、果缺乏理解,且對佛、法、僧缺乏信心。
巴楚仁波切曾說,天底下並無所謂「佛法修持」與「世間法」兩者都圓滿的人。如果我們遇見某人似乎兩者都圓滿,那麼他的善巧很可能只是根基於世俗的價值。
誤認為修持佛法會讓自己平靜,而且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是個極大的誤解。佛法並非一種治療;相反的,佛法其實是專門設計用來翻轉你的生命的,而這也是你來報名參加所想要得到的。因此,當你的生命四處碰壁時,為何要抱怨呢?如果你修行,而生活卻未翻覆,那麼這是你的一切所為皆未生效的徵兆,這是佛法與「新時代」法門——諸如靈氣(aura)、人際關係、溝通、舒活(well-being)、內在孩童(the inner-child)、與宇宙合一、擁抱樹木(tree-hugging)等——的分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花樣都是輪迴眾生的玩具,也是很快就會令我們感到無聊麻木的玩具。
超越概念
真誠地想要修持佛法的願心,並非出於對自我快樂的欲求,也不是希望被人認為是個「好人」,當然更不是想要讓自己不快樂,或成為一個「壞人」。真正想要修持佛法的願望,來自於達到證悟的渴望。
大致而言,人類都傾向於跟隨大眾所接受的規範,並以溫和、有禮、受尊敬的態度來融入社會;矛盾的是,這也是大多數人想像修行之人應有的舉止。若有佛法修行者被發現其行為不端,我們就會搖頭,而且對她膽敢自稱為佛弟子相當不以為然。然而,我們最好避免這種批判,因為「融入」並非真正佛法修行者努力的目標。就以帝洛巴(Tilopa)為例,他的樣子極為古怪,如果他今天出現在你家門口,你大概會拒絕他進門。而你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很可能幾近全裸,如果你幸運的話,他頂多穿了類似丁字褲的東西。他的頭髮從未接觸過洗髮精,嘴裡含著抖動的活魚,魚尾巴還露在外面。你對這種人會有什麼道德判斷?「他!是個佛教徒?那隻可憐的生物正被他折磨生吞!」這是我們神性、道德性、批判性的心在作用。其實,這種作用很類似世界上那些較為清教徒式、破壞式的宗教。當然,道德性並無必然的錯誤,但根據金剛乘的教法,心靈修持的重點是要超越我們一切的概念,包括道德性的概念。
在目前,大多數的人只能承受些微的特立獨行,但是我們應該祈願自己終能一如帝洛巴。我們應當祈願,自己終有一天會有勇氣,能夠如他一般地瘋狂而膽敢超越「世間八法」(eight worldly dharmas),對別人的讚譽或批評都毫不在乎。在現今的世界,這種態度是終極的瘋狂。大家愈來愈認為,當自己受到欽羨或讚美時應該感到快樂,受到輕蔑或批評時應該感到不快樂。因此,那些希望被世人看成是正常的人,很難冒險飛出「世間八法」的巢穴。然而,聖者對此毫不在乎,因此從世間的觀點來看,會認為他們是瘋狂的。
導言 調整你的心
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現今許多的佛法修行者,包括我自己在內,聽聞佛法開示不知多少年了,但我們的心仍像木頭般僵硬。在生活中,當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時,我們就感到快樂;但是當計畫受阻時,我們就感到受傷,而且還常刮起無法控制的情緒風暴,這是佛法從左耳進、右耳出令人困擾的徵象。我們不免會懷疑:「我的習氣真的有可能根除嗎?有可能將它稍加調整嗎?想像有一天我終能抵達某個境地,那時的每個行動都會是佛法的修行,這樣想像合理嗎?」我們有如剛學開車的新手,看著教練流利地換檔、看後照鏡又踩煞...
推薦序
譯者後記(摘錄)
這是一本當代版的《普賢上師言教》。
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其深廣的悲心與浩瀚的智慧,為金剛乘道上的學子寫下了這本關於金剛乘「前行」的指引。《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一書,不只是前行修持不可或缺的指南,更是一部滿盈「竅訣教授」的精要法教。金剛乘的修行者,無論是做「前行」或任何其他修持,一定會如我一般,發現在仁波切特有的詼諧與叮嚀的智慧話語之下,本書處處充滿了讓我們得以導正缺失、免於執著的珍貴教誨。
再度地,仁波切為了讓全球所有的中文讀者能盡早接觸此書,特別安排在英文書尚未定稿前就進行翻譯。(英文書名為Not for Happiness: A Guide to the So-Called Preliminary Practices於二○一二年三月由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出版電子書。)因此,諸位手中的版本是本書全球的第一本紙本書。
譯者後記(摘錄)
這是一本當代版的《普賢上師言教》。
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其深廣的悲心與浩瀚的智慧,為金剛乘道上的學子寫下了這本關於金剛乘「前行」的指引。《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一書,不只是前行修持不可或缺的指南,更是一部滿盈「竅訣教授」的精要法教。金剛乘的修行者,無論是做「前行」或任何其他修持,一定會如我一般,發現在仁波切特有的詼諧與叮嚀的智慧話語之下,本書處處充滿了讓我們得以導正缺失、免於執著的珍貴教誨。
再度地,仁波切為了讓全球所有的中文讀者能盡早接觸此書,特別安排...
作者序
在我們開始任何計畫——例如學習新的語言——之前,若能毫無疑問地知道自己為何要做,並能確定它值得自己去貫徹,是會有幫助的。一旦建立起這個基礎,你自然會問:「我應當先做什麼?」這是一個好問題,而且,如果是學習新語言的話,答案也相對地單純。對初學者而言,當然從字母學起;但是,如果談到「圓滿成就心靈之道」這種更具雄心大志的主題時,事情就會變得有點複雜。雖然我們必須提出同樣的問題,但是比起學習語言的學生,這條探索之路對於渴望成為佛教徒的人而言,將更為危險。為什麼?因為在佛教世界中,問題與答案都已經被制度化了。
理論上,由於每個人的心靈旅程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對於「我應當先做什麼」這個問題,也就會有許多不同的答案。遺憾的是,只有圓滿證悟的諸佛與大菩薩,才能就每個人需要先做什麼給予精確的量身教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見這般聖者的可能性卻極為微小。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我們該何時開始、該做什麼?是否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忽視或略過的?
由於我們缺乏證悟諸佛的個別指引,因此,唯一能依賴的就只有佛法現存的一般化教授,而這是數世紀以來揣摩臆想的成果。雖然這不像是個激勵人心的消息,但是請諸位不要絕望。這些揣摩想像雖然已有數百年歷史,但最初都是由一些世界上曾經存在過、最偉大的學者與修行者所發展出來的。因此,「如果要依循佛法之道,我該做什麼?」如果你所獲得的答案是修持「止禪」(shamatha meditation)或「四加行」(four foundations),那麼你大可放心,這個答案雖不中,亦不遠矣。
我們今天所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前行」(藏Ngöndro)這項修持愈來愈被看作是一種慣例或習俗。這並不是新的現象,習俗或傳統原本就一直環繞著心靈修持的方法而衍生。事實上,我們很難想像如何能避免它,或甚至該不該避免它。例如在緬甸、日本、泰國等地,現今妝點佛陀智慧的當地色彩,即是過去讓教法生根發展的極大助力。但是今天,只要有個想要步入金剛乘(梵vajrayana)的弟子一接觸到教法,就會被告知: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必須先完成「前行」。然而,佛陀所有教法背後的意圖,就是要我們超越人為的習俗與文化,這些都會隨著時代、國界與主流思想而有所改變。設若佛教的律法是被教導於某個飛沙走石之地,佛陀無疑地會建議比丘們使用現在所謂的「罩袍」(burka)來保護臉龐。如果這個傳統之後被移植到一個潮濕無風的熱帶森林,當地的比丘們可能不會覺得這條戒律有何啟發人心之處。
隨著你的修習愈深入,你就會愈加發現前行是金剛乘最獨特的要素。可悲的是,在這年頭,大家都流行愈快擺脫它愈好,新進的金剛乘弟子將前行視為自己被允許接受更高深教法之前所需克服的門檻。這是極大的錯誤!而且也是個潛在的危險,因為它幾乎無法被駁斥。然而,許多人都抱持這種看法,而其後果也開始愈來愈難以收拾。例如,在佛教圈裡,有種心靈「政治正確」的作用,因此,即使像是「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累積十萬遍大禮拜」這種最輕微的建議,也會受到極大的排斥。如果愈多人這麼想,這項珍貴的修持被貶為無意義儀式的風險也就愈大。
當然,依循一套步驟分明的修行之道,是有益又令人感到有所成就的。但問題是,現今的佛弟子們總是太過亦步亦趨地依循既定的修持。其實每個弟子的需求都不同,因而上師需要培養的一種善巧,是要找出最適合每個人根器的修持方法。
舉例而言,假設你必須教導隔壁的鄰居學騎自行車。你首先發覺她在清晨注意力都難以集中,而那卻是她需要騎去上班的時刻。做為老師的你,於是建議她離家前先喝一杯咖啡來提神。結果成效奇佳,不到兩天,她就在早晨安全地騎車上班了。不久之後,她的堂兄要她教如何騎車,由於你建議的那杯咖啡對她的騎車經驗非常有效,於是不管他是否需要,她就將這個建議傳遞給堂兄。接著,她堂兄又將同樣的訊息傳遞給弟弟,弟弟又傳遞給女兒,如此一路傳遞下去。過了五百年,就衍生出一種嚴密的教派——他們一定先喝完咖啡再騎自行車,否則就不上路。
文化配件多有用?
從亞洲發展出來的心靈之道,例如佛教或印度教,都裝載了各式各樣的文化配件,而且為了適應各個種族的需求,也發展出各種特定的儀式。亞洲的人們喜好跟佛法有關的各種盛典與儀式(這種帶有戲劇感的儀典,至今還持續地利益許多修行者),然而,如今佛教哲學已經在亞洲之外傳播,我們就必須面對某些挑戰。許多古老的佛教儀式雖然很適合亞洲人,但是對歐美或澳洲等地的人而言,就比較難以消化。甚至出生在尼泊爾、不丹或西藏這些傳統佛教社會裡的年輕人,也很難理解一些佛法比較儀式性的面向。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許多由來已久的東方傳統看似有點過時,就武斷地認為它們在現今變遷的世界中是無用的。雖然也許有些面向不再有用,但大部分佛法裡所謂「宗教性」(religiosity)的事物,還是非常有用且值得保存。由於文化既非獨立也非永恆的,因此有關儀式方面的事物,仍可教導並加以運用。這也就是說,佛教修持中必要的那些古老文化元素,無疑地應該傳遞給現代人。
以合掌表示尊敬或致意的「合十印」(anjali mudra),就是一個優美而普遍的手勢;將它應用在大禮拜上,也是眾所接受的修持方式。想像如果這種修持被現代化,有人告訴你可以用握手十萬遍來取代合掌,雖然理論上並無任何邏輯可說它行不通,但它就不會有相同的效果。強大而長久的習俗總會駕馭邏輯,而且老辦法往往正是最佳的方法;往昔大師們非凡的洞察與遠見,也在他們制定的這些廣為運用的修持法門中得到見證。例如,禪坐時要挺直背脊,不論人們來自何種背景,這個方法都一直適用於所有人類。
當然,對現代的修行者而言,與前行修持有關的習俗與傳統仍然非常合適。舉例而言,像我這種人,就對既定的結構與可度量的目標感到鼓舞與啟發——有如寓言中綁在驢子帽上的胡蘿蔔。但是我們處於末法時期(degenerate times),很難在眾多仍然存在的善巧方便中,分辨出何者仍然適合現代人。邏輯告訴我們,由於時代艱困,因此前行的每個項目都不只要重複習俗上的十萬遍,而是三十萬遍,甚或更多。然而,也有一些人鼓吹把數量降低到各一萬遍,來激勵那些會因數量龐大而氣餒的人。
喇嘛項仁波切(Lama Shang Rinpoche)曾說,想要修持大手印(梵Mahamudra)的人,應該不要把「先修完前行的積聚」看得太嚴重;他認為前行與所謂的「正行」應該一直同時修持。這裡所說的重點是,前行的目標不應只是累積數量而已,而是要讓它穿透我們的心,弄亂我們憍慢的羽毛,並且確實地削弱我們的我執。
《龍欽心髓前行》
佛教中許多所謂的「前行」,都以特有的名詞來涵蓋其獨特且深奧的教法。我們以《龍欽心髓前行》(Longchen Nyingtik Ngöndro)為例,雖然它是眾所周知的「前行」,卻包含了佛法中一些最深奧的語言。類似「氣」(梵prana)、「明點」(梵bindu)、「脈」(梵nadi)等字眼一開始就出現於法本中,而且自始至終重複許多次。《龍欽心髓前行》背後的偉大啟發即是「大圓滿」(梵mahasandhi;藏dzogchen)傳統,它包含了藏傳佛教中一些最古老、最直接的智慧法教。例如,在「上師瑜伽」(梵Guru Yoga)中有關灌頂(梵abhisheka)的段落,就包含了與「四種持明果位」(four stages of a vidyadhara)相應的內容;對某些人而言,僅是聽聞持明(梵vidyadhara)的名號,就感到非常鼓舞了。
雖然這些概念可能一開始會讓初學者感到迷惑,但它們都不是留到法道終了才出現,而是一開始在前行的階段就引介給大家,以便幫助學生熟悉這些名詞與其背後不凡的意義。虔敬而精進的修行者,很可能每日複誦這些詞句十年或甚至二十年,才極為歡喜地逐漸發現它們所代表的深義。例如,多數佛法修行者都非常熟悉「菩提心」(梵bodhicitta)一詞,大多數的人也都相當確定它與我們想要在心中建立的某種善良、慈愛的念頭有關。然而事實上,「菩提心」的真義卻只會在許多年的修行之後,才會浮現。
關於本書
本書的對象並非全然新進的佛教徒,而是針對那些對佛法至少有些概念,而且不論花多少時間都願意理解佛法語言的人,或者是那些強烈地渴望修持的人所寫的。我希望本書對所有想要修持藏傳金剛乘法道的人都有所用處,但是,就如同你將會發現的,雖然全書內容充滿了一般化的論述,我還是以《龍欽心髓前行》做為主要的參考,並且相當依賴於寧瑪派發展出來的名詞與解釋。
然而,我必須承認,某部分的我擔心如此做之後,反而會對所有其他深奧的金剛乘傳承造成傷害,因為各個傳承都有其獨特的語彙,包含了精心琢磨的字眼與語意。為何我不包含其他這些傳承的語言呢?尤其我們總是鼓勵大家要培養「不分教派」(non-sectarian)的態度,而且要以純淨的觀點來看待所有的傳承。但是,如果挑選不同傳承中的名詞,然後把它們像語言炒麵般地混在一起,事實上才是最違背「不分教派」的做法,而且毫無益處。例如,「平常心」(ordinary mind)一詞對「大手印」修行者是某個意思,但對「大圓滿」修行者又是另外一個意思。同樣的,「不分心散亂」(do not be distracted)在聲聞乘(梵shravakayana)傳統與金剛乘傳統有相當不同的意義。因此之故,我試圖以寧瑪派對這些修持的解釋為主軸,而我同時也要懇請諸位,未來如果你讀到未曾在本書出現的名詞時,請勿輕易忽略它們。
雖然我最常參照的是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的《龍欽心髓前行釋論》,以及噶舉派大手印前行的論釋,但是不論你依循的是哪個前行傳統,都有許多很好的參考文獻。修持《龍欽心髓前行》的人,可以參考所有之中最特別的前行釋論——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的《普賢上師言教》(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它是一系列直接又根據經驗的竅訣教授(pith instructions)。修持大手印前行的人,可以藉由岡波巴(Gampopa)的《解脫莊嚴寶論》(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與許多其他典籍來充實自己。修持「道果」(藏Lam Dré)的人,可以參考薩迦傳承不同的《三現分》(Three Perceptions)教法;同時,我們也不該忘記宗喀巴深奧又殊勝的法教《菩提道次第廣論》(藏Lam Rim;The Gradual Path)。
其他值得研讀的典籍包括:《楞伽經》(梵Lankavatara Sutra)、寂天(梵Shantideva)的《入菩薩行》(梵Bodhicharyavatara)、蓮花戒(梵Kamalashila)的《修習次第》(Stages of Meditation of the Madhyamika)、阿底峽(Atisha Dipamkara)的《菩提道燈》(Lamp for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諸位也會發現我在本書中引用了很多名言,這純粹是由於我的怠惰使然,我也因而感到一種奇怪的罪惡感。然而,最終而言,我們傳達給別人的訊息也只能根基於對自己所學的自我詮釋而已。因此我認為,與其掙扎好幾個月試圖精確地去翻譯他們的話語,倒不如直接引用往昔大師們的語句還更好。因為不論翻譯有多「好」,也只是從我的觀點看起來正確而已。
老天才曉得為什麼——不!是「業」才曉得,現代世界完全執著於「性別議題」。因此,容我先警告大家,我使用的有關性別的語句,可能會觸犯諸位對政治或其他原則「正確性」的概念。然而,我例舉中所使用的「他」或「她」,並非有意的選擇。
至於各種不同觀想的細節,有的可能過度解說,而有的可能太過草率地略過。因此,與其完全只靠這本書,我建議諸位根據你所修持的傳統,參考大師們原始的論釋會更好。
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本書提及的上師、教法或所用的名詞,我建議你參考現在網際網路上一些很好的資源,可以在其中查詢名詞的解釋或上師的生平傳記。這些資源包括:蓮師翻譯小組(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藏傳佛教資源中心(the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re)、本覺維基(Rigpawiki)、那爛陀翻譯委員會(Nalanda Translation Committee)與本智出版社(Rangjung Yeshe Publications)等。
彌勒(梵Maitreya)菩薩說,聽聞佛法是開啟解脫之門;很多學生便因而想像,對修持佛法而言,聽聞與思惟佛法就足夠了。沒錯,對於剛剛開始心靈修持的人而言,聽聞、閱讀佛法是會很有收穫的,而且,比較老道的佛法修行者也不可將它完全放棄。然而,詞語是完全依賴於古老假設的抽象概念,因此造成我們不得不使用的語言既曖昧又模糊。究竟而言,只是聽聞、思惟佛法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修行。因此,在我們心靈之道上,聞、思、修佛法都非常重要,而以修持為其核心。
在我們開始任何計畫——例如學習新的語言——之前,若能毫無疑問地知道自己為何要做,並能確定它值得自己去貫徹,是會有幫助的。一旦建立起這個基礎,你自然會問:「我應當先做什麼?」這是一個好問題,而且,如果是學習新語言的話,答案也相對地單純。對初學者而言,當然從字母學起;但是,如果談到「圓滿成就心靈之道」這種更具雄心大志的主題時,事情就會變得有點複雜。雖然我們必須提出同樣的問題,但是比起學習語言的學生,這條探索之路對於渴望成為佛教徒的人而言,將更為危險。為什麼?因為在佛教世界中,問題與答案都已經被制...
目錄
【前言】
【一】文化配件多有用?
【二】《龍欽心髓前行》
【三】關於本書
【導言】調整你的心
【一】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二】心靈修持不斷地會改變
【三】佛法教授
【四】傷悲之心
【五】死亡的確定性
【六】超越概念
第一部 我們為何要修持前行?
第一章/佛法有什麼好處?
【一】佛法會讓我快樂嗎?
【二】培養「出離心」
【三】培養面對真諦的意願
【四】如何珍惜佛法真正的價值
【五】克服貧困的心態
【六】要貪求「聖財」
【七】聽聞與思惟佛法
【八】依自己的能力而修持
【九】誓戒
【十】從幻相與迷惑中解脫
【十一】持續的存在
【十二】佛性:培養「最糟的染污也能洗淨」的信心
【十三】正念
【十四】持戒、禪定與智慧
第二章/因乘與果乘
【一】因乘
【二】果乘
【三】「道」即是目標
【四】捆綁輪迴眾生的事物,也能解脫眾生
【五】利用此身做為法道
第三章/前行略說
【一】「前行」:一個誤稱?
【二】前行的結構
【三】開始修持前的幾句建言
第四章/你的心靈熱身
【一】修行者的四種態度
【二】三殊勝法
【三】切斷念頭之鏈
【四】以持戒做為準備
【五】憶念上師是修持最好的準備
【六】開始修行前的三個竅訣教授
【七】遙呼上師
【八】四共加行
第五章/運用你的想像力
【一】觀想修持
【二】常見的問題
第六章/我們為何需要上師?
【一】檢視上師
【二】老師示現,以啟發學生
【三】上師
【四】學生為何需要尋找上師?
【五】上師即是「法」
【六】不要事後批評自己
【七】純正上師所具有的功德
【八】福德與上師
【九】以虔敬心來度量心靈的進展
第二部 前行
第七章/皈依
【一】為何要皈依?
【二】皈依:理論
【三】皈依:竅訣教授
【四】皈依:修持
【五】積聚大禮拜數量
【六】如何克服你對修行的抗拒
第八章/生起菩提心
【一】何謂「菩提心」?
【二】相對菩提心
【三】究竟菩提心
【四】座修的結尾
第九章/淨除蔽障的修持──觀修上師為金剛薩埵
【一】蔽障與染污──惡業
【二】為何要觀想上師為金剛薩埵?
【三】虔敬心──深信咒語與觀想
【四】四種力
【五】觀想
【六】三昧耶
第十章/供養曼達
【一】福德
【二】修持
第十一章/「古薩里」修法
【一】觀想──戰勝四魔
第十二章/上師瑜伽
【一】觀想
【二】「上師瑜伽」之心要
【三】修行指南
【四】修行者成熟的徵兆
【五】祈請文以及應該祈請什麼
第十三章/「灌頂」與上師瑜伽四灌頂
【一】灌頂──引介佛性
【二】「灌頂」的理論
【三】修法:自我灌頂
【四】認識心的本性
【五】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六】薈供
第十四章/有關修持的忠告
【一】以情緒(煩惱)為道
【二】最後的忠告
致謝詞
譯者後記
名詞解釋
欽哲基金會
【前言】
【一】文化配件多有用?
【二】《龍欽心髓前行》
【三】關於本書
【導言】調整你的心
【一】佛法的核心在日常行持之中
【二】心靈修持不斷地會改變
【三】佛法教授
【四】傷悲之心
【五】死亡的確定性
【六】超越概念
第一部 我們為何要修持前行?
第一章/佛法有什麼好處?
【一】佛法會讓我快樂嗎?
【二】培養「出離心」
【三】培養面對真諦的意願
【四】如何珍惜佛法真正的價值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